传统音乐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音乐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音乐教育

传统音乐教育范文1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传统音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我国的传统音乐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内容上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性格气质、审美心理、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从上世纪初开始,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桎梏,随着五四“”的爆发,受西方文化进化论的影响,这一时期早期的中国现代音乐家,开始把欧洲音乐体系作为圣经引向国内。而自彼时起,我国的传统音乐便开始了被边缘化的命运。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发展,逐步步入世界强国之林,受“洋为中用”的思想主导,大批的西方传统音乐被国人由喜爱到熟知;而今,各种各样的现代音乐,凭借互联网以及多种媒体传播方式对传统音乐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一方面沟通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促进了中国新音乐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发生忽视以至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现象,纵览近年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现状,诸多学者心存忧患,也各有论述,但笔者认为主要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教育体系中对传统音乐教育思想的缺失

中国现行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深受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一直以来皆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涵盖整个学习周期(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以上)的音乐教育,严重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重建和普及。尤其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学制方面,采用以德、奥、俄为中心的欧洲音乐体系,从而使得“音乐成为专指西方音乐的名词”。在音乐理论方面,也以欧洲音乐体裁为效仿的楷模,苏俄的音乐理论为基础的音乐创作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的主流。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小学、中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时,在不知不觉当中完全灌输西方音乐即欧洲音乐体系的思想,比如,告诉学生什么是音名,“音名就是C、D、E、F、G、A、B”;什么是唱名,“唱名就是1、2、3、4、5、6、7”。于是乎,我们一代一代的学生在潜意识当中就知道音乐是从西方学来的。很少多解释一句我们现在学习的音乐常识是借鉴欧洲音乐体系的。这一切不仅不利于中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更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将西方音乐的表现特征作为中国民族音乐乃至整个音乐的特征来看待。

1.2传统音乐传统的传承方式与现有音乐大课堂教育之间的矛盾

传统音乐传统的传承方式则是口传心授,手把手、一对一,长年累月地传授,习者不仅在音乐技能、音乐理论上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对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形成厚实的基础,在传承音乐的同时,传承了文化。当今的音乐教育,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及音乐教育,其方式都是以课堂为主要形式。大课堂教育方式的优点在于能让大量的学习者尽快学习和掌握传统音乐的理论、方法,而其弊端则是很容易造成艺术个性的丧失,形成艺术人才的批量生产,比如,有些人一味追求技巧上的突破,忽略音乐的东西。经过训练,声音的音量加强了、音色改善了、音高突破了,而音乐的原生性和音乐所承载的文化、民族情感则被冲淡了。所有的声乐作品都是依靠声乐技巧来实现的,但是声乐技巧毕竟只是手段,作品的主体和内容(当然也有形式)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本质,艺术形式所承载的文化背景。最终导致了演唱方法上的“千人一腔”、“千人一面”现象。

1.3当代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淡漠情绪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学校的音乐教育应牢固地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它们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们中小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和喜好程度是怎样的呢?有人对某地区中小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认识、兴趣等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在中小学生中,接触最多的音乐形式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占83.3%,西方古典音乐的占10.3%,中国传统音乐的占6.3%。在接触传统音乐最多的学生中,小学生占85%,初中生占15%,高中生为0!①给喜爱音乐的形式排序调查显示:在现代流行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中,中小学生将传统音乐列为首位喜爱形式的占11.7%,列为末位喜爱形式的占64.3%。此问卷调查虽不是笔者亲自所为,但是通过日常的教学与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可印证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这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状态,并揭示了中小学民族音乐的教学现状。

2民族音乐发展的建议

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之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使我国民族音乐健康持续地发展,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广泛学习传统艺术,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厚感情

通过学习一些典型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民间歌曲、戏曲、曲艺等,在学习的同时,了解相关的文化内涵;在传授民族音乐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清楚传统艺术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使学生从心理上对民族音乐具有强烈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有了这样美好的感情,就会让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实施民族音乐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关于教育传承方式的对策

(1)关于教材,尽管目前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教材,如袁静芳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杜亚雄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王耀华的《中国民族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对传统音乐理论都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和翔实的记述,但是,这些书籍的推广不容乐观。同时,这些教材也仅仅适宜于音乐学高等级的学生甚至学者参考,把它们再简化为适宜于中小学生的课堂教材方面也不是很理想。

(2)在各个层面的院校组建传统艺术兴趣小组、社团和民族器乐班等形式的艺术团队,比如吹打班、鼓乐班、丝竹班、锣鼓班等等。增开与地方民间音乐相关的技术课程,如可聘请民间艺人开设地方民间音乐的各种技术性选修课,包括戏曲、曲艺、民族乐器等,在高校开设非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让非专业学生了解民间音乐,从而进一步普及传统音乐艺术,提升其在学生中的认可度。

(3)组织各种民间音乐的演出活动,定期邀请民间音乐方面的艺人、专家讲座。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民间音乐教研科室,编印民间音乐相关课程教材,对民乐进行管理、调研、采集、教学等工作。同时把现有的地方民间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中来,这既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音乐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措施。

2.3提供民间音乐实践活动的舞台,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情感

传统音乐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中国传统音乐;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就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雄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的兴衰都伴随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都会出现很多代表时代意义的传统音乐形式。现如今,由于全球化的趋势,很多外来音乐文化开始冲击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很多传统音乐濒临消亡或者已经消亡,这一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找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定位,使其得到完善的发展,成为了音乐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无需置疑的是,在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过程中,高校音乐教育承担着不容小觑的重要责任。

一、 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

1.教育内容相脱节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指的是在音乐学院或者师范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教育的对象是本科生、大专生和研究生。这些学习音乐的人将来很多都成为了演出团队里的演艺人员或者是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成为学校的音乐教师、研究人员等。这些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理论和音乐修养很多都受到高校音乐教育理论和方式的影响,并且决定着我国音乐未来发展的方向。他们走向国际之后肩负着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的音乐教育必须要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和模式。但是,自从西方音乐传入高校以来,很多的高校音乐教育都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不管是基本乐理、和声,还是对位、作品的分析方式等;特别是一些学校将钢琴课定为学生的必修课,而中国任何一件传统乐器都没有过这个地位;在音乐界很多都将演唱俄语和意大利语的歌曲看做是音乐的高水平,这种形式的教育使很多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了厌倦和自卑。这种高校音乐教育方式下,很大部分的学生都十分崇尚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失去了兴趣。从根本上来看,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应该以本国的文化为基础,但是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却完全与之相反,中国高校音乐教育都不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教育内容与中国传统音乐严重脱节。

2.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音乐很多都是在民间兴起和衰退,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都是由民间艺术家们传承下去的,并且自生自灭。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和研究者都是相分离的,总的来说,只有当那些研究者需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时候,才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民间向传承者去了解。即使很多的民间传统音乐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还是缺乏继承人,最终还是会自生自灭。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继承者人数很少,并且高校音乐教育很多都是以西方音乐为主,使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十分的困难,在加上很多有关部门并不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没有做好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衔接工作,对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式的变化,有关部门没有及时调整有关的政策和执行有效的措施,导致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步履维艰。

二、高校音乐教育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我国很多的传统音乐由于缺少继承人,很多都濒临消亡或者已经消亡,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如何振兴中国传统音乐?如何传承中国传统音乐?这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加强传统音乐的教育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关键。高校大学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主体,是我国音乐教育的最高层次。1994年我国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教学和文化策略”的四点要求,高校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一个社会化和文化传承的场所,高校以自身的独特性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具备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接受力和学习能力强的阶段,他们情感丰富并且对音乐怀有兴趣,所以,在高校中更加有利于展开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活动,实现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弘扬。尤其,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于中国的天南海北,这里有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这些都是传统音乐的环境和背景,更加有利于对中华母语音乐和地域音

乐的弘扬和传承。 三、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发展建议

1.思想观念重建

高校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思想观念,改变对中国传统音乐狭义的看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中国教育者要充分重视传统音乐的地位,每一位中国人都不能否认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上的作用。传统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但是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也同等重要。许多高校都以西方音乐为基础理论,教育和中国传统音乐严重脱节,很多学生只对流行音乐感兴趣,所以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上的重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其实很多传统音乐中并不缺乏明快的节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比如在《音乐鉴赏》中听《忐忑》来欣赏京剧,听《地图》来感受湘西土家苗族音乐等。

传统音乐教育范文3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作用;功能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今,传统音乐文化得以延续艺术生命,不仅体现在其扎实的文化根基,而且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民积累和沉淀的艺术智慧,优美的音符记录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群众的思想和情感,汇集成了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音乐形式,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因而,探寻音乐教育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多元功能,将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将进一步深化学校音乐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与实践,从音乐教育改革和传统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使传统音乐文化学科建设更加系统

传统音乐想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保护和长久的传承,进行学科化建设是必须要走的一条正确的路径。虽然近些年来,学校的传统音乐教学陆续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系统化的学科建设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事实上,音乐教育的深入开展,不仅可以使传统音乐教学课程专业性强、涵盖性广,而且能够触及传统音乐文化内核,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将其渗透于学生的艺术修养之中。另一方面,笔者在对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由于过去我国的音乐记谱意识薄弱,导致很多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因为没有系统的记录而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这种文化的流失是永久的、不可恢复的,是永远的遗憾。过去由于大众文化传承意识薄弱,没有及时地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导致很多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断代。现在,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政策引导下,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更加规范和深入,音乐教育担负起了文化传承的重任。音乐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传承渠道之一,是传统音乐艺术性传承和学术性建设的根基。所以,学校的系统性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从正规性的学科建设入手,优化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力度。学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化建设,不仅能够丰富传统音乐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能从音乐表演实践需求出发,加强传统音乐表演型、学术型、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笔者从学校传统音乐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校的传统音乐教育开展能够从高瞻远瞩的发展性策略入手,系统化地进行传统音乐课程设置和教学开展,从传统音乐的理论基础入手逐步深入到艺术实践,将传统音乐的表演舞台与音乐的教学讲台连接为一体,将田间地头的传统音乐搬到多元精彩的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其对传统音乐的艺术性和系统性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使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创作更具创新力

传统音乐是在一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体现了当时大众艺术审美的眼光和追求,因而传统音乐也印刻了时代的烙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大众的音乐审美品位也更加的多元开放。在此背景下,传统音乐文化如何结合时展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符合音乐多元化的要求是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大量实践证明,学校丰富的音乐教育开展活动,对于传统音乐内容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培养的音乐人才具备专业的音乐基础,对于音乐内容的创作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因而在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中,能够与当前的观众欣赏需求和审美品位相匹配,为传统音乐作品加入更多的现代内涵。音乐教育系统地培养和拓展了学生音乐创作的技法和手段,使传统音乐文化能够以新颖的形式展现内在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显然,与传统的依赖于民间艺人创作发展的常规形式相比,音乐教育激发了传统音乐自身创新发展的动力。以传统民歌为例,很多学校在本土的校本音乐教材的构建中,融入了很多学生喜欢的脍炙人口的音乐内容,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传唱家乡的歌。很多学生为了使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对民歌的演唱内容和曲调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有的加入了说唱内容,有的加入了合唱声部,有的则进行了乐曲的重新填词,加入了符合现代学生审美的歌词,赋予了传统音乐新的艺术思想。这样一来,传统音乐不再是一种古老、陈旧的音乐形式,而是在与现代音乐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产生了新的艺术表达和呈现形式。

三、使传统音乐文化人才培养更加多元化

千百年来,我国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以老百姓最为喜欢的方式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音乐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多以口传心授的师承关系进行代代相传,现今看来,这种传承方式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适合当时的传承人培养工作。现在,只能作为其中一种的传承方式,而不能作为主要的传统音乐传承人培养方式。面对缺乏系统的传承模式这一问题,学校教育以更为专业的平台加强了传统音乐人才的培养工作。现今,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学校音乐教育在针对传统音乐人才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拓展方面经验更加丰富,形成了专业系统的传统音乐人才培养渠道。尤其是学校音乐教育平台的构建,集聚了最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高端的教学资源,在音乐师资的储备上也更为专业,进一步拓展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途径。相较于传统的传承方式而言,音乐教育以系统化的人才培育为切入点,对传统音乐传承人才针对性地展开系统化培养工作,进一步弥补传统传承人才培养方式中的不规范和不足之处,以更加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传统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音乐教育的广泛性开展,可以使传统音乐人才能力更加多元化,符合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也进一步丰富,彻底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中表演、创作人才一把抓的状况,细致地对传统音乐人才进行分类,能够满足各个方面的传统音乐人才需求。

四、使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工作更为深入

传统音乐教育是面向学生群体展开的教育活动,辐射的面积大、受益的群体广。因而,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具有显著作用。传统音乐在学校教学中的开展,使广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度和理解力提升,能够从文化遗产的传承角度去重新思考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随着学校传统音乐教育活动的逐步深入,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审美体验和心理认同,继而逐步地从感性的音乐品鉴上升到理性的传承思考,能够自主地参与到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成为守护传统文化的一分子。所以,从传统音乐教育活动实施的根本目标上来看,一方面丰富了学校的音乐特色化教学,加强了音乐学科建设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使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趣味凸显出来,营造与众不同的音乐氛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角度而言,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加强了传统音乐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速度,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传统音乐艺术的璀璨夺目、博大精深。音乐教育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助力,有益于激发传统音乐文化自身内在的活力,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被动传承改为主动式发展,这样才能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学校传统音乐教育活动的持续性开展,使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畅游在丰富的艺术海洋中,得到了音乐审美和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不仅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欣赏传统音乐的好习惯,还能够主动创作和保护传承传统音乐形式,使传统音乐创新发展成为一种常态。所以,传统音乐教育的普及开展对于传统音乐传承工作的快速推进意义深远,作用显著。

五、结论

总而言之,传统音乐文化依托教育平台进行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传统音乐形式得以保护以及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学校深入的音乐教育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以更为学科化的课程建设,展开了传统音乐人才的全面性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化了音乐教学改革,使我国传统音乐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了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因而,对于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作用的探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效地指导了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合理开展。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也肩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重任,以保护和抢救文化的角度探寻传统音乐发展路径,全面推进传统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指导传统音乐艺术实践的探索。当然,学校的音乐教育开展要与时俱进,做出不断的调整,要根据传统音乐传承工作的时代要求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才能体现出学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时代性和特色,才能确保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

参考文献:

[1]侯昀晨.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研究[J].艺术家,2020,(08).

传统音乐教育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高校音乐教育;融入机制

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理解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根据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气候特征、风俗习惯、地域文化及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及其民族优秀品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展现。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也为不同的国家烙上的自身特有的印记。这里的“传统文化元素”一词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省略语。它是我们能够展现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这里所指的“元素”,不是指化学中的微量元素,也不是数学集合中的对象,而是一种代表了传统文化的符号。传统文化元素相当之丰富,如:中国书法、乐器(二胡、笛子等)、对联、年画、唐诗、宋词、象棋等。其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分类方法,许多专家都给予了传统文化元素不同的分类标准。

(二)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意义

首先,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重要意义之一。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量的西方元素涌入国内,给新一代青少年带来不小影响,甚至许多年轻人对外国文化了解远甚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而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有利于年轻人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并传承下去。其次,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与发展的文化成果,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都在其深厚的文化中。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树立优良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最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也有利于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和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会使得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开设更具多元性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使得学生更容易投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传统文化元素内容缺乏创新性,传统文化音乐教学体系不健全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音乐教学内容枯燥,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的方式过于单一,仅仅靠一些书面文字无法完全表达传统文化元素的全部内容。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课堂,仅仅通过读书式的讲解或者是看电影式的欣赏是无法真正学习到其精髓,单一而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大打折扣。另外,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并没有成熟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仅仅是音乐片段的欣赏或者单一的书面表达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环境。没有系统性、全面性的教学课程无法良好地传播教学内容。

(二)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单一,传统文化元素占比较小

目前,校园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播手段较为单一,仅仅以极少数公选课的形式存在是远远不够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类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另一种平台。校园传统文化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学生接触传统文化音乐机会减少。此外,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西音与中音课程的占比失衡。西方音乐的课程远比本土音乐的课程要多,大部分高校还存在着西音至上的错误观点,使得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更加困难。传统文化元素占比小使得学生削减了学生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从而形成一种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三)传统文化师资状况不容乐观,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淡薄

除了课程内容,传统文化的教学师资也相对短缺。学校的不重视与市场的萎缩,使得传统文化师资日益萎缩。传统文化名师大多年数以高,教师年龄出现严重断层现象,老龄化问题严重。很多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危险境地。另外,校园充斥着流行音乐社团活动或比赛,如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街舞大赛等,却很少有关于传统文化类的音乐活动。这样导致校园传统文化传播受阻,没有能建立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出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首先,增添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授课形式,要做到静态与动态教学相结合,感性与理性内容相结合。通过文字配以图像或者影像的配合讲解,改变原本单一的书面讲解,更生动形象地展示传统文化音乐教学内容。邀请传统文化相关名家面对面授课,可进行一对一的个人教学和一对多的多人教学。对于学习积极性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学习。通过名家们的经典再现,可以还原书本中难以解释与说明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与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教学反馈与舞台实践,通过真正地舞台实践来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通过这样的创新性教学形式的建立,加强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带入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另外,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首先通过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学习与培训,增强教师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意识。第二,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科研力度,设立传统文化科研专项经费,提高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大力支持教师研究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第三,提升传统文化音乐教学的创新性,与时俱进地发展,整理相关资料并加以归纳总结。不断地丰富教学模式,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学习。

(二)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加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内容中的占比率

第一,校园是学生文化学习与吸收的重要环境,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学校应重视校园传播的多种路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在校园内的各项活动来提高传统文化音乐教育的传播度。比如:在广播站增添传统文化音乐的播放与科普,举办校园诗词朗诵比赛,传统文化专场音乐会等相关活动。通过一系列传统文化音乐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与学习。第二,增加传统文化音乐教学课程的排课。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限于欣赏,更应该深入地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音乐中所展现的精神品质,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要开设相关理论课程,同时还要开设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舞台的实践,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传统文化中的魅力,难以切身地领悟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格。对传统文化音乐教学课程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占比,提高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传统音乐教育范文5

一、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体系中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之一的音乐类选修课已经在各高校中广泛开设,但多以综合性的音乐欣赏课为多,传统音乐教学只能在这种综合性的欣赏课中略微涉及。另外常见的有《西方交响乐欣赏》、《外国歌剧欣赏》等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主体的课程,与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民歌、曲艺、戏曲等课程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中反倒不多见,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比重大大小于西方音乐课程。在这种严重向西方音乐文化倾斜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主体意识全面失落。在大学生心目中“西雅中俗”的观念十分普遍,很多学生在大学的音乐课堂中都欣赏过西洋歌剧,舞剧,但是却从来没有完整地欣赏过一出我国传统戏剧;西洋交响乐名曲能数出很多,对我国的民族器乐名曲却了然不知。可见,大学生们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淡漠和无知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二、探寻其原因

传统音乐教育范文6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文化;音乐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212-0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文化领域的造诣自然也很是深厚,对于百姓来说他们也是智慧与才智的化身,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发明了无数的文化知识,这其中也包括音乐文化,所以音乐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象征,更是它进步的体现。但如今的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在教育时还是存在许多弊端的,教师往往只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教育,而且在音乐教育时忽视传统文化的灌输,更多的是将西方的音乐技巧加以沿用,这点上对本土文化就是一种不重视,所以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在教育时既要学习新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又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音乐学习。

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意义

对于高校的音乐教育来说,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学习音乐知识是教师需要做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学习的技能,让他们对音乐知识有进一步的鉴赏能力,同时丰富视野,就目前我国高校音乐的现状来看,是需要进步的空间的,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传统音乐的教育,因为传统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加的了解民族文化,也能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音乐知识还能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研究。要想让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缺点得到完善和改正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进必须在其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对学校的教育是种提高也是一种改进。

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学习音乐文化知识时,能够学到许多的积极的心态,增强他们的素质教育,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就有许多的好的值得学生学习的文化内涵,所以高校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一边学习中能够发现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同时让自己的思想道德进一步提升。在传统文化中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就应当加以运用。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它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也是一种进步,在现在的音乐教育中不能单单只学习新的音乐知识也要将传统的音乐文化加入其中,做到共同发展融合。学生一方面学会了现代化的音乐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又掌握了传统的值得学习并延续传承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二者相结合,才能做到音乐知识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发展情况

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音乐教育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中小学阶段我国还设有音乐课程,但是在学生步入高校阶段时除了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其他学生都很少接触到音乐学科,所以在高校中对音乐知识的涉及已经很少了。在高校中教师与家长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其他语数外学科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的音乐知识的教育。大部分高校对音乐根本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也没有认识到音乐对一个人的成长的积极的作用,不管是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他们都认为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是不重要的,所以音乐就成为了高校的选修课程中的一门学科。而且大部分高校在音乐选修课中并没有将传统的音乐文化作为讲授的重点,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学到传统的音乐文化知识,让音乐课程的学习有了缺陷。

高校教师在对音乐课程进行教育时,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艺,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领域的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现代化音乐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传统音乐文化,按照我国目前的声乐学习现状来说,将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涵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融入传统文化并不是说就要抛弃西方声乐文化艺术,而是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与传授。做到两者完美的融合。以往的教育模式教师都是以采用西方国家的唱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其实这一方法是不完善的,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学生有义务掌握本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知识,与此同时,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还能丰富学生的眼界是一举两得的。

三、传统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路径

(一)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就目前大部分高校音乐教育来说,他们在教育时已经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融合在音乐课程中,但是如果单靠课堂教育很难让学生完全的深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注重提高传统文化音乐教育的课堂效率。而且相比较音乐专业的学生非专业的学生在音乐理论知识以及基础知识上掌握还是有待加强的,而且非专业学生在对音乐知识感到陌生的同时就会对音乐学习提不起兴趣,这样一来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就存在很大的弊端,而且在学习中就很难掌握传统的音乐文化。国家对于这点已经引起了重视,对高校的音乐教育有了很明确的规定,认为并且要求高校成立组建传统音乐文化的选修课,同时将传统音乐文化知识作为衡量学生思想品德的标准与依据,国家也大力提倡学校对学生传统音乐知识的教授,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自然会对本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引起相对的重视,学校应当积极倡导对学生的音乐知识的教育,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充足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一个很好的学习。

(二)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是不同的,这也是由于每个人的特殊性决定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而且他们的受教育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教授传统音乐课程时要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不管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怎么样的理解与认知,都是他们自身对本国传统音乐知识的一种欣赏一种态度,都是值得赞扬的。所以教师对学生应当给予鼓励的态度,而且在对传统音乐进行欣赏甚至鉴赏的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对学习有所局限性。学生在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中仍然能感受到我国音乐教育中本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在教育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的鉴赏课,给学生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乐于去投入到其中,小到音乐中使用的一些小技巧,大到音乐所表达的感情。通过这些适当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加的想要参与到其中,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去对传统音乐作品进行亲身操作演练,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的去感受传统音乐本身的内在含义,这对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是一种提高。所以对于高校传统音乐课程的教育而言,教师需要在注重对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引导技巧上入手之外,还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去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三)创新传统音乐教育模式

以往的传统音乐知识教育多以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知识为主,但是这其中就忽略了传统的音乐文化知识,所以目前的教育模式是需要改进的,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获取来源,应当鼓励学生到课堂以外去获取书本中所没有的知识。任何时期的音乐作品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与体现,所以都是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课外积累的方式去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让学生走进生活发掘社会中的音乐文化是教师需要努力做得。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教育,要让学生对民族声乐有更深层面的理解。

(四)注重情感表达的方式

对于声乐的表达方式来说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内在情感所决定的,我国在传统音乐的表达手法上就是比较委婉细腻的,希望通过传统音乐表现的是表演者内在的情感世界,而相比较我国的传统音乐表现手法而言,西方国家对音乐的表达方式都是比较热烈激情的,他们希望通过音乐表达他们直接的个性特征。对于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来说教师应当更加注重音乐的表达方式,让人很清晰地就能体会出传统音乐文化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教师在教育前需要让学生对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再经过反复的琢磨深入到歌词里发现它所表达的精髓。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给学生提供所学音乐作品的大的环境,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含义。因为每个传统音乐作品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是时代文化的产物。教师做到这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也更加有学习的热情,也可以减少学习中不必要的困难。让学生可以简单地就学会所学作品,教师也应当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让他们在自己的优势下更好的发挥。

(五)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选择适合的教师也是很重要的,学校可以挑选那些音乐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进行教育,师资力量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很大因素,教育的专业素养是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很重要条件,经验越丰富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会更加优秀。但是目前我国音乐教师的教育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教师应当去主动地去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来源。对于教育机构而言,应当对教师的教育水平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进修的空间与机会,让教师处于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我的状态。教师的教育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教师在提高自己的同时才会让学生有接触到更多知识的机会。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学习传统音乐文化不仅能让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于高校而言必须对传统音乐文化引起重视,让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意识。加强传统音乐文化课程是高校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景春.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