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水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基础水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水平范文1

关键词:塔型设备 风荷载 地震作用

引言

塔设备是石油化工、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塔设备由塔设备本体、塔设备附属构筑物(如操作平台、栏杆、梯子、管线等)、支持塔设备的基础这三部分组成。塔基础支持塔设备的全部荷载(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等),所以塔基础的设计非常重要,要求达到坚固、适用、经济和合理。

塔型设备属于高耸构筑物,在高耸构筑物计算中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计算尤为重要。在塔基础的结构设计中,应根据使用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表1荷载组合表

通过表1可以发现在塔基础结构设计中无论何种工况的组合都少不了风荷载。同时地震荷载在组合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SH3030-1997)中5.4.4列出了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的几种情况,说明在这几种情况下风荷载起决定因素。所以下面我们重点讨论风荷载作用和水平地震作用。

1 风荷载[]

露天放置的塔设备在风力作用下,将在两个方向上产生振动。一种是顺风向的振动,振动的方向与风流向的一致,另一种是横风向的振动,振动方向与风的流向垂直。前一种振动是常规设计的主要内容,后一种振动也称风诱发的振动,在工程界以前较少予以重视,但现在对诱发振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而在塔设备设计的时候考虑风诱发的振动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1.1 风向风荷载(常规风荷载计算)

《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SH3030-1997)5.3.1条给出了塔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公式

Wk=βzμsμzμr(1+μe)(D0+2δ2)ωo

在这里仅就公式中几个系数计算须注意的问题阐述如下:

⑴风振系数βz

《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SH3030-1997)5.3.2条:当塔型设备的基本自振周期T1≥0.25s时,应考虑由脉动风引起的风振影响……

βz=1+ξε1ε2

首先要计算塔体的自振周期,判断是否需要考虑风振影响。在SH3030-1997附录A中给出了塔的自振周期计算公式,但都是针对壁厚δ1≤30mm的塔,对于我们现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壁厚是δ2≥30mm的塔体的自振周期则没有提及,这就要另外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了。规范《钢制塔式容器》(JB/T 4710-2005)是一本设备专业的规范,在这本规范中有计算塔式容器基本振型的自振周期:对于直径和厚度不变的每段塔式容器质量,可处理为作用在该段高度1/2处的集中质量。

H:塔式容器高度,mm

m0:塔式容器的操作质量,kg

(包括塔壳和裙座壳质量,内件质量,保温质量,平台扶梯质量,操作时塔内介质质量,人孔、接管、法兰等附属件质量,偏心质量)

Et:设计温度下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δe:圆筒或锥壳的有效厚度,mm

Di:塔壳内直径,mm

直径、厚度相等塔式容器的第二振型与第三振型可分别近似取T2=T1/6,T3=T1/18.

《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附录A中圆筒(柱)式塔基础,δ1≤30mm:

我们可以对壁厚δ1≤30mm的塔分别用两本规范公式仅就圆筒(柱)式塔基础进行计算,做一下对比:

表2 T1计算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一般设备规范计算出来的周期较塔基础规范计算出的周期长。且绝大多数塔周期都是≥0.25s的。

⑵脉动增大系数ξ

这个系数在《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上可以查出,但要注意两点:

第一:对于ωoT2,对地面粗糙度B类可以直接代入基本风压,对于A类、C类、D类应分别乘以1.38、0.6和0.32.

第二:结构类别应选择无维护钢结构这项。

⑶振型、结构外形的影响系数ε2

这个系数在表格中是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是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选取的具体数值的。从A~D,B类取1/4处,C类取1/2处。

⑷体型系数μs和风载扩大系数μe

这两个系数要放在一起说这牵扯到《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和《高耸结构设计规范》上对μs取值的不同。

在《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μs取0.6,一般我们也按照这个取用。但是在《高耸规范》中体型系数选取表格4.2.7中有一项是明确为:石油化工塔型设备结构类型的。这一项是根据塔设备直径不同、塔体本身携带钢梯不同来选取μs,其最小值也要比0.6大很多。在注1中提及这个μs是包括了平台、扶梯等影响的单个塔型设备的。

对于不同规范的μs其取值依据是不同的,包含的意义也不同。在《塔基础》中是用μe来考虑独立平台、联合平台、钢斜(直)梯和管线等部分的风荷载的。在《高耸规范》中,这些因素都包含在μs这一个系数中的。也就是说《塔基础》规范中μs(1+μe)才相等于《高耸规范》中的μs。

μs计算对比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高耸规范》计算出的数值要大些,同时也可以发现塔设备的直径越大,风荷载扩大系数影响越小;塔设备的直径越小,风荷载扩大系数影响越大。

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钢制塔式容器》这本规范,在这本规范条文说明中提到,对于细长柱体结构,试验表明体型系数与雷诺数Re有关,当Re≤1.5x105时,μs=1.2;当Re≥4x105时,μs=0.7.对具有圆柱形截面的塔器,常遇到的雷诺数都大于4x105,所以规定μs=0.7。

如果把0.7代入上表,可以看出这是介于《塔基础》和《高耸》之间的一个数值。《钢制塔式容器》中扶梯、护栏操作平台也是另行考虑的。它的公式计算很细致,获取那么多细部尺寸对我们专业来讲比较困难,所以就没有列出公式。但是它的意义和《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中的μs一致。

1.2 横风向风荷载

《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中并没有提及考虑横风向风荷载,但是在《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中4.2.11与4.2.12条提到了高耸结构应考虑由脉动风引起的垂直于风向的横向共振的验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7.6提出了对一些情况下圆形截面横风向风振(漩涡脱落)的校核。这表明对于大型塔型设备应该考虑到横风向风荷载的影响

对于圆截面柱体结构,当发生漩涡脱落时,若脱落频率与结构自振频率相符,将出现共振。漩涡脱落频率fs与风速v成正比,与截面的直径d成反比。同时雷诺数Re,斯托罗哈数St它们在识别其振动规律方面有重要意义。

所谓漩涡就是风吹过塔体表面速度减小压强增加在塔体后半周形成空白区,在逆向压强梯度的作用下,必然有倒流的流体来补充,倒流的流体又受到高压强的的影响而被推开,于是在塔体背后产生了漩涡。

发生横风向共振有两个条件:

第一,雷诺数Re≥3.5x106.

第二,结构顶部风速vH的1.2倍大于vcr,j。

产生横向风振后在垂直的横风向也产生风力,还可以产生风力矩,但是除重要的的特高的塔设备结构外,一般可不考虑它的影响。

1.3 双塔

这里的双塔是指间距比较近的两个独立的塔。由于工艺需要常常有些塔被布置到离的很近的位置,有时需要把两塔做成联合基础,这样对于这两个塔的风荷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就不能仅就单个的塔进行计算,还要综合考虑两塔之间风荷载的变化,进行验算。

由并列双塔,当双塔间距S=D体型系数接近单塔的系数,但当S<D时,则μs有所提高(当S=D/4时,μs提高一倍)。

前后双塔,对于前塔μs变化不大,但后面的塔μs则有变化,当S≤D/4时后塔μs变为负值,说明有“迎风倒”的趋势。(S指两塔之间的净距)。

2 地震作用

一般我们计算地震作用经常采用的方法大致为:

第一:底部剪力法,即首先根据结构的构造特点、重要性、动力特性、重量、地基条件及设计烈度等因素求出结构的底部剪力,亦即结构所受的总的地震剪力,然后将此总地震作用按某种规律分布给结构各质点。

第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即首先求出各振型的最大反应,然后按某种方式进行组合。

2.1 底部剪力法

在使用此方法时须注意采用多质点体系计算,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进行计算,单质点体系则不必。

这样对多质点体系总重力荷载代表值进行取用,反应了多质点体系底部剪力值与对应单质点体系(质量等于多质点体系总质量,周期等于多质点体系基本周期)剪力值的差异。

2.2 振型反应谱法

振型反应谱理论的基本假定是:结构地基相等于刚性平面,各点的运动完全一致;地面运动过程可以用强震观测仪器的记录来表示;并假定结构是弹性的。

在确定塔设备的地震作用时,并不需要考虑所有的高振型,一般只需考虑它的第一、第二振型,必要时最多再考虑第三振型就足够了。这是根据一般结构水平振动的频谱特点和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特性得出的。

这里X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可以按照《塔基础设计与计算》表2-52选取。

2.3 地震影响系数α

地震影响系数α可以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5条计算,但是《抗震规范》并没有明确塔的阻尼比ζ的取值。不过在《钢制塔式容器》这本规范条文说明中提及,塔式容器是属于高耸的柔性结构,因此塔式容器的阻尼比较标准设计反应谱所采用的ζ=0.05来得小。因此推荐ζ=0.01。

3 结语

本文对于塔式设备基础结构设计中风荷载、地震作用计算涉及的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1、对于位于框架内的塔,一般借助楼层或在楼层上做操作平台,塔设备本身平台较少。在计算风荷载时一般选用《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中μs=0.6,再结合扩大系数。如果是独立在框架外的塔设备,一般选用《钢制塔式容器》中μs=0.7,但是计算公式还是用《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中风荷载的计算公式。如果塔设备很高、平台、管道荷载很大会酌情选用《高耸结构设计规范》的计算方法。塔毕竟是设备不属于结构,对于使用《高耸规范》还要斟酌。

2、当计算双塔联合基础时,即使是两个独立的塔设备,也要根据塔间距考虑风荷载体型系数的互相影响。避免风荷载计算偏小。

3、计算地震作用时一般用两种方法都计算,并比较一下,选取一个大的。如果阵型反应谱法比底部剪力法小的多,会再加一个阵型计算,然后再进行比较。

参考文献

[1] 郭彦林,潘涌.变截面工形柱平面内稳定极限承载力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

[2] 申红侠,顾强.楔形变截面压弯构件平面内极限承载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2,12.

[3] 李峰,顾强.楔形变截面单跨门式刚架柱计算长度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4,6.

[4] 王江,周晖,宋雪峰.变截面工形柱平面内弹塑性极限承载力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2.

1 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SH3030-1997)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3.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

4 钢制塔式容器》(JB/T 4710-2005)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计算机基础水平范文2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方法;途径

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学习工作上的一个好帮手,初中课堂也开设了计算机这一门动手性、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旨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应对现今越来越科技信息化的社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受到了教师的关注。

一、有效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抽象比喻法

初中计算机教学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基础理论知识组成的,包括很多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当比较于上机操作部分,这些知识很枯燥,只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死记硬背是很难学好的,特别是还有一些计算机的专业术语,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困难了,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采取一些抽象比喻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兴趣激励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自身实践法

在现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操作,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事半功倍。

二、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熟悉教材

指导学生熟悉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说是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计算机教材中有大量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致使学生学习没有针对性,教师应该在学习前,先指导学生熟悉教材知识点,从而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

2.多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意味着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但现今有些老师授课课程过多,导致实验上机课少之又少,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应该在教授过程中,增加学生上机操作时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基础水平范文3

【关键词】会计核算;部门决算;决算水平

年度财务决算是单位全年财务工作的整体反映,是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报表使用者了解单位财务状况的主要信息来源,是单位加强内部管理,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区水利部门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提高部门决算编制水平提出个人看法。

1.部门决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决算报表的基础资料来源于日常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这些基础资料的真实、完整直接影响到决算报表的质量。近年来,我们通过决算汇审发现在基础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建账不规范,个别单位基本建设资金与水利专项资金未按相关制度要求分账核算,报表编制时临时区分,随意性较大;二是总帐不总,明细账不细。水利部门专项资金类型较多,使用范围各不相同,个别单位在核算时不能按照专项资金的类别进行合理划分,违反了专项资金专账核算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算报表的填报。三是会计核算工作不及时。由于会计人员工作态度和习惯问题,个别单位财务人员不能按照规定做到会计核算的日清月结,日常工作积攒到月末集中完成,容易造成问题的堆积。

1.2年终对账工作不及时

一是未做好收入核对工作,影响决算编制工作。纳入预算内、外管理的资金应及时收缴,按计划拨回,以确保收入应收尽收。个别单位由于各种原因预算外资金不能按时收缴,预算不能顺利执行,影响决算工作按时完成。二是政府采购资金核对不及时。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定,单位的政府采购项目完成后,要及时向商品供应部门支付资金,对需要保留一部分质量保证金的项目,要做好备查登记,及时与财政核对,到期后按时拨付,但在实际采购工作中,有个别采购单位在采购工作结束后,未及时核对清理采购资金,拖延资金支付。三是与财政部门沟通对账工作不及时。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各单位经费均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年度中财政有时会追加经费,各单位财务部门不及时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对账,年终决算时各项指标、计划与年初下达的预算不一致,由于对账工作不及时,不清楚追加各项指标、计划的用途,影响决算编报工作。

1.3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不到位

会计决算是反映单位年度内生产、科研、工程建设等各个方面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指标,具有很强的全局性。通过编写财务分析报告,充分利用财务信息数据,可以全面掌握单位财务活动及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并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本单位有针对性地改进财务管理工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这一工作涉及面广,非财务一个部门能独立完成。决算汇总发现,个别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与业务、后勤工作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资产的购置配备不清楚,项目建设完成后产生的效益不了解,在编写决算报告时,无从下手,只能将报表中数据罗列,针对数据说数据,对单位财务状况不能做到全面分析。

1.4报表审核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单位在决算报表填制完成后,除按照决算软件提供的共性审核公式进行审核外,对一些特殊性的、不具有共性问题的,如实物量指标还需进行人工审核,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决算准确上报。但也有个别单位在决算报表编制完成后,只是按照决算软件提供的有限功能进行审核,不再进行人工审核,计算机通过审核后就上报主管部门,在主管部门组织的决算汇审中,问题较多,上报的有些数据缺乏合理性,需要进行反复修改、调整,影响了年终决算的质量。

1.5财会人员业务能力薄弱

年终决算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对每一个单位和财会人员的工作都是一次考验和检验,需要财会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绝大部分财务人员能够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从大局出发,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和要求,保证了决算报表及时、准确上报。但也有个别单位财务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对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2.提高部门决算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2.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财务决算和部门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年度部门决算是用数字和文字全面地反映单位年度内经济活动情况和经营效果的综合性信息资料,是上级主管部门综合评价单位生产、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各级领导进行规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单位和国家重要的历史资料和档案材料。会计决算报表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和及时性,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各单位要把年度决算工作与预算执行、综合绩效评价、费用控制等工作相结合,为相关责任指标清算奠定基础;要与内控制度有效性相结合,促进单位进一步夯实各项基础管理;要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单位年度工作完成情况相结合,为上级领导,其他组织评价单位运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提供信息支撑,促进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地发挥财务决算的作用。

2.2齐心协力、明确职责分工

会计决算是反映单位年度内生产、科研、工程建设等各个方面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指标,具有很强的全局性,非财务一个部门能独立完成。因此,在年度决算工作开始后,单位要组建相应的工作小组,配备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以财务部门为主,联合业务、后勤等部门,在总结以往财务决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加强工作组织、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要通过召开财务决算会议,组织学习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对决算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确保财务决算顺利进行。

2.3夯实基础,规范会计核算

年度财务决算、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于单位的会计日常核算,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决算报表的质量。为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首先,要认真学习《会计法》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和经批准的年度预算,对账套进行科学规范的设置,明确核算内容,为年度预算执行奠定基础。其次,要严格执行年度部门预算,合理安排支出,加强各类资金的内部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解决财务管理、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加大督促整改力度,防止年终大量的调账和突击花钱。第三,做好决算前的账款核对工作。一方面要做好收入核对工作,除按照年度部门预算拨回各项财政补助收入外,对纳入预算内、外管理的资金及时收缴,以确保预算应收尽收。另一方面清理核实各项往来款及固定资产等。决算前,要对单位往来款项进行集中清理和必要的账务处理;对各类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进行认真清查、核对,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时进行处理,保证资产账实相符。

2.4严格审核,及时准确上报

决算报表按要求编制完成后,要进行认真审核。要按照报表软件提供的审核功能、过录查询、有效性审核等功能认真核对上年数,核查表内、表间勾稽关系,充分控制误填、漏填、无效数据,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该调整的进行调整,不能调整的说明原因。

计算机基础水平范文4

【关键词】 早期动脉血乳酸; 乳酸清除率; 失血性低血容量; 预后

Prognostic Value of Early Arterial Blood Lactate and Lactate Clearance Rate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Hypovolemic Shock/CHEN Yi-ming,WU Hai-bin,LIAO Mei-y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6):060-06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is value of early arterial blood lactate level and lactate clearance rate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hypovolemic shock.Method:From May 2015 to June 2016,142 patients with hypovolemic shock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of 106 cases and death group of 36 cases according to the outcome of the disease.The age and sex ratio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APACHE Ⅱ)was used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Measure the level of arterial blood lactic acid in patients at admission and treated 6 hours to calculate 6 hours lactate clearance rate.ROC curv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early arterial blood lactate level and lactate clearance rate.Resul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sex ratio or APACHE score of two groups(P>0.05).Arterial 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 at admission and after treatment of 6 hours of the survival group both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death group,the lactate clearance rate of the surviv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eath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Early arterial blood lactate; Lactate clearance rate; Blood loss low blood volume; Prog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Zhaoqing 52604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6.017

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是患者因手g失血过量或创伤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细胞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受损,如患者早期组织灌注未得到有效的恢复,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50%~90%的病死率[1-2]。探讨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对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抢救,早期为患者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临床上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证据证实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失血性低容量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3-4]。因此,本研究通过监测动脉血乳酸水平,探讨了早期乳酸清除率在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106例,死亡组36例。本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入选者均符合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诊断标准[5],(1)临床表现失血病因明确、血红蛋白降低;(2)皮肤湿冷、动脉压超过9.3 kPa,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嵌压低于0.5 kPa、心率>100次/min;(3)尿量低于0.5 mL/(kg・h)。排除标准:(1)合并肺动脉高压、动脉瘤、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2)失血病因无法根除。

1.2 方法 采用生化分析仪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型号:Au5800型)测得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治疗6 h后的动脉血乳酸浓度,采用多参数监护仪(厂家:Philip公司)对患者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进行持续监测。采用适当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药物止血等常规复苏措施,必要时可使用多巴胺血管活性药或行手术止血,输血扩充血容量,对酸中毒及其他对应症进行及时纠正与处理,以稳定内环境。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入院24 h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分)[6],包括APS、年龄及慢性病三部分,总分71分,分值越大说明预后越差。10~20分病死率约为50%;20分以上病死率为66.8%~100%。(2)检测入院时及入院6 h动脉血乳酸浓度,并计算患者入院治疗6 h的乳酸清除率[7]:乳酸清除率=(入院时乳酸浓度-入院治疗6 h乳酸浓度)/入院时乳酸浓度×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乳酸浓度及乳酸清除率比较 存活组入院时及入院治疗6 h的动脉血乳酸浓度均低于死亡组,且存活组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良好,早期动脉血乳酸浓度临界值≥2 mmol/L及乳酸清除率临界值≥10%时预测患者死亡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见表3,图1-2。

3 讨论

导致发生休克的根本原因是微循环障碍,低血容量性休克因种种原因减少了有效循环血容量,使重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足,从而引发微循环障碍,致使细胞缺氧,增强了无氧酵解,增加了乳酸生成并蓄积在组织中,形成乳酸性酸中毒,进一步使细胞代谢功能紊乱,损伤造重要器官,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存活组与死亡组中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以及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院时及入院治疗6 h的动脉血乳酸浓度均低于死亡组;且存活组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越高,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预后越差,且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可有效地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均具有重要评估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山.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预后中血乳酸检测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3):108-109.

[2]刘磊.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14-116.

[3]郭阳.动态检测血乳酸对于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4):296-297.

[4]张家留,高伟,殷丽萍,等.早期乳酸清除率指导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价值[J].江苏医药,2014,40(19):2310-2311.

[5] Wang D L,Lu X G,Guo W X,et al.The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hemorrhagic shock: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omplement Ther Med,2016,29:78-88.

[6]石莹,江荣林,徐华,等.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红细胞输注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777-780.

[7]岳乔红,程晓东,童开.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对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164-2165.

[8]梁振中,吴华林,王彬.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时间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9):2470-2472.

[9]蒋晓鸣.外伤性副脾破裂伴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5):621.

[10]李娥.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腹腔出血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例的护理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0):405.

[11]胡直文.早期乳酸清除率在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5):2268-2270.

[12]李晶菁.乳酸水平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评估[J].交通医学,2013,27(6):648-649.

[13]单希胜.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早期监测乳酸清除率与休克转归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9):890-891.

[14]王伟.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5):559-560.

[15]程越.低血容量性休克容量复苏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1):2817-2819.

[16]陈芳.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水平εФ局⒒颊呶O辗植愕牧俅惨庖宸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580-583.

[17]蒋红英,庄乐,吴青云.创伤性低血容量休克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预后的评估[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63-64.

[18]周文龙,吴莹,李占明,等.脉搏灌注指数变异指导液体复苏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1):1785-1787.

[19]吴健锋,管向东,陈娟.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与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预后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4(4):28-30.

[20] Jones A E,Shapiro N I,Trzeciak S,et al.Lactate clearance vs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as goals of early sepsis therap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0,303(8):739-746.

计算机基础水平范文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作为现代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教师,如何借助计算机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提高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是身处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将本文命名为《浅谈如何提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基于生本原则,分别采取分层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效果。旨在与广大同仁交流,不断提高农村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信息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追求的话题,当然,初中计算机教师也是如此,尤其是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学,农村初中教学不论是教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不能与城市相媲美。因而作为农村初中教师,更应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方能为培养更多农村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谈谈提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一、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技能

农村初中学生与城市初中学生相比,不管是生活水平还是教学条件具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较为欠缺,有的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家长也注重,因而为学生配备了电脑,而有的则是由于农村自身经济条件差,家庭条件有限,很多家长就是想给学生配备个人电脑也没有那个条件,更有的虽然家里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而由于家长的远见能力和思想上没有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而也就没有给学生配备个人电脑。此外,学生对计算机的感兴趣程度不一,因而农村初中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教师的教学既要顾及基础水平差的学生又要满足相对基础水平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基础水平高的学生认为教师所讲的基本知识已经索然无味,而基础水平相对薄弱的学生则认为教师的教学进度太快,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此外,由于农村信息技术课的课时较少,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不牢的现状,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基于此,笔者建议可采取分层次教学法,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尽可能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二是上课时采取分层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以七年级上期为例,教师可以着重讲一些课本基本知识,将一台电脑主机拿到课堂上,把电脑的CPU、主板、硬盘、内存、电源等一一拆卸,并分别讲解它们在电脑中的作用,使基础不高的学生对电脑主机的构造有个基本的认识,而对于基础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可以以深化课程内容为基础,进行详细的讲解,只要求作为“选修”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二、采取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是所有教师的共鸣也是不可置疑的。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基于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实践之中培养而得,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最为直观有效的笔者认为莫过于情境教学法。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幻灯片制作这一知识点时,我将动画片《喜洋洋灰太狼》中的相关图片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备该幻灯片中的相关音乐,一下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引入故事情境之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而助力。

三、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初中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的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就能举一反三,有的即使多方协助也难以明白其中的奥妙,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为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教师的教学策略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浅显,基础好的学生就不愿意配合,基础差的学生则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很有必要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方,但在分组之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分组时可以采取基础好、一般、基础差三种学生的分组方式,将每组以1:4:5的比例(也可结合实际灵活调整)组合,由基础好的、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当小组长,由其替代教师的角色,带领全组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并与其他小组选派代表最后进行比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但在分组时,必须基于尊重差生的自尊心为前提,首先可以由学生自行组合,教师再结合实际进行适当的调整,再一道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充分运用评价激励学生奋发上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客观、公正的评价,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给予学生鼓励、希望等这类的语言,虽然是几句朴实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能让他感到成功的喜悦,及时改进学习上的不足,满怀信心、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对学生评价时用“你真棒、继续努力、不错、有创意、很好”等词汇激励学生奋发上进。

五、关于提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为提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笔者建议除采取上述方式外,还应尽可能的结合农村教学实际。例如简单知识要求学生先自学,根据教师教学,学生能发现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较为系统、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熟悉和理解,采取类比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PPT图片插入时, 可要求学生结合WORD教学中的图片插入方法完成PPT中的图片插入。

六、结语

总之,提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是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以上笔者仅结合实际谈了几种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作为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我们的责任更重、使命更强,必须认真设计好每一堂课,以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做好初中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与教学技能的提升,切实提高农村计算机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更多信息技术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景万胜.偏远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探微[J].中小学电教(下),2010,(09)

计算机基础水平范文6

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具备基本信息素养的业务水平,技术水平和计算机应用专业水平;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招生类型的多样化,大学计算机教育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采用手把手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多简单知识点讲解得比较快,由于地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了解相对较少,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很多学生只对上网、QQ聊天、网络在线游戏等简单的操作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所有的非计算机专业教学大纲完全一样,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太一致,课堂教学所讲授的内容往往是课本知识点,未注重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课本上知识的衔接,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有效的进行引用。本文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会计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招生类型大致分为统招、五年制及自主招生三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一新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际水平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该门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改革的尝试。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分级教学的优点

(一)分级教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由于生源地不同,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曾经我们对大一新生做过调查后显示:通过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学习或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占12%;地域经济好点,能够经常接触网络但对课本上相关知识点的真正含义一知半解的占51%;只接触一点或根本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占37%。通过分析,按照传统方式来组织教学非常困难,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造成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必然影响到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如果教学内容过深,教学只是为少数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服务,这必然挫伤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较差的学生水平越来越差,使得教学质量全面下降。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就是分级教学的目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二)分级教学符合课堂教学的原则由于学生生源的多样化,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实施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的原则。(三)分级教学应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传统教学教师占主导作用,任课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分级教学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尽可能的顾及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专业发展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四)分级教学大大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分级教学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完全掌握主导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逐渐向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分级教学的构建与运作

(一)分班新生入学后,我们对2013级经贸系会计专业二百多名学生计算机基础的水平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教研室根据学生反馈的实际情况,结合这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从而进行分班教学。大致将学生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二)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1、初级层次是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共80人,基础较差,操作水平较低或“零”起点的学生。初级学生以加强基础操作为主,课程进度比较慢,上课知识点讲的比较透,并补加上机课时,机房辅导时采用手把手教学,同时在课余时间由各任课教师进行集中辅导,把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强化训练,辅导的内容主要是细化上课所讲授的知识点并兼顾安徽省一级考试中相关考点内容。通过集中辅导和强化训练,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不仅增强这门课程学习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这门课程的学习动力。2、中等层次是成绩在60到80分之间的学生共140人,是已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致来源各市、县中等职业院校招生过来的学生,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经教研室讨论后决定采用项目化方式来组织教学,授课教师组织每个模块教学时找一些与学生本专业中具有关联的实例来讲授上课内容,根据这些具有与本专业关联内容的讲解延伸出相关知识(比如历年来省一级考试题目)来进行讲解和总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兼顾考试;通过本专业中实例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例如讲授EXCEL表格中时,教研室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时,首先要认真分析这个章节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层次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层次学生的各类任务(例如:“学生成绩表”“,班级课程表”、“班费收支情况统计表”、“简单函数运算表”等等)。在创建上述任务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讨论后找出解决上述任务的办法,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学生通过讨论能解决上述任务,教师不必再进行过多讲解,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无法解决任务,任课教师就在要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通过讲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完成任务。3、高层次的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共35人,他们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的好,而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生。操作水平较好的学生除了按照中级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以外,授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适当介绍一下《计算机应用基础》各模块涉及当前计算机领略相关的新技术尤其是会计专业方面的新技术、新软件的介绍,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必须围绕教学内容来选定恰当的案例,一般我们会用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事实案例来作为教学素材,案例的编制不能随便进行编制,要依照客观事实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组织教学。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关软件的详细介绍,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能迅速地掌握企事业部门的经济运行状况,利用计算机手段能够正确地分析出市场发展状况并提出可行性报告上报单位领导,通过高质量的可行性报告分析单位领导层能进行正确的决策,通过相关专业类似的案例介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

四、分级教学的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