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基础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问题范文1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 教学效果 因素
一、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是一个合格的专业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计算机这门课程并不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内容基本上是重新开始。兴趣比基础更重要。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如在课堂上能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完成一定量的理论和上机作业,可以轻松地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观察到,对计算机怀有一定兴趣的同学,在上机操作与考试中成绩明显领先。那怎样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呢?
1.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选取教学素材
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充满朝气,喜欢接触新的事物。老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他们喜欢与熟悉的内容,巧妙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与实践中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有竞争性的活动与比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在课堂上开展小型的计算机知识竞赛,采用小组比赛,分必答题与抢答题两种类型,邀请学生一起参与主持与记分,学生兴趣深厚,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3.结合计算机应用实际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操作实例和任务
计算机的发展迅速,应用日新月异,计算机课程本身为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应根据当前计算机应用的主流(而不是根据教材)来选择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学有所用,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学生在操作任务的设计上,也应该考虑实用性原则,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操作中收获自信,提高协作能力。
4.组织相关的计算机兴趣小组
在中职学校中,可以根据开设的计算课程,开设相关的计算机兴趣小组,通过小组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兴趣与提升能力。
二、重视“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学习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走进社会多个行业,引起了一系列的行业变革。中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摇篮,其教学工作的质量与实效性直接决定人才的基本素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云计算”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应用,是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发展新需求,也是必要举措。通过“云计算”的应用,从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入手,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对现有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进行创新,对传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进行革除,是新时期提高教学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
1.软件教学
在软件教学工作中,必须将“云计算”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将教学内容与新技术进行融合。在进行操作系统教学中,教师要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压缩,适当对于“云计算”设备的操作进行讲解,例如 WINDOWS 操作系统中“云计算”应用技术的讲解。在应用软件的教学上,教师可以以office 系列软件为例,通过在线办公的实现,让学生了解“云计算”技术对于办公带来的便利,通过对相关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云计算”技术的概念。另外,软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地对手持终端设备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进行教学,并且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硬件教学
硬件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接触计算机时的第一部分内容。计算机硬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处理器从以往的低频、单核,发展到了现在的高频、多核,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硬件设备的出现,结合互联网技术,形成了一个新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智能电器的出现,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讲解新鲜事物,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并且展望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趋势。在硬件教学中,融入“云计算”概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云计算”技术对于社会生活的改变和积极的意义。
3.网络教学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改变了现代社会的信息交互方式。在“云计算”技术应用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智能设备、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满足数据处理与信息交互的需求。教师可以针对网络技术的发展进行教学,并且引入当前火热的移动网络的“4G 技术”,通过结合身边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在学习传统网络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网络技术发展的认识,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确保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与时俱进,让学生在日后工作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
三、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方向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直接就业的专业型人才,毕业生应该具备某个职业所要求的专业素质与技能,而且还应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具备必需的职业发展能力。在信息技术应用十分普遍、应用层次日渐提高的今天,扎扎实实地学好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对于中职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寻找社会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需求,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有效提高学生日后的就业能力,让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走上工作岗位。专业内容的设置还要积极为本专业教学工作服务,并且保证教学过程的与时俱进,新技术与传统基础技术进行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拓展能力。
计算机基础问题范文2
Abstract: the computer cultural foundation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basic computer skill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plays a big role.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computer cultural basic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methods.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中职 教学
Key words: computer culture basi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学生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也成了用人单位考察的条件。虽然目前很多中学甚至小学,已经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城乡地区的差异,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知识掌握知识的程度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现在很有必要来探讨一下现阶段中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缺乏重视,认为这门课程相对比较简单,没什么可深入学习的地方。文科类专业学生更是认为这门课程与他们的专业毫无关系,认识不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要性。
2、实验室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陈旧,配置方面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存在某些学校甚至没有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所必须的多媒体教室,教师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将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加之每周课时安排不多,就更加影响到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3、 教师综合素质需要提高。目前我国还有很多中职院校教师的学历水平很低,为专科水平或者更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时间操作能力,那么就很难出高水平的学生,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且随着中职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有限的教师来向更多班级的学生授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必然有所下降。
4、 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发达地区,学生从高中甚至初中就已经接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但那些落后地区的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使用计算机了,没必要再跟老师学习,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是感觉计算机复杂难懂,很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
5、教材落后,内容没有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无论是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应用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学校的教材却还停留在几年前,远远落后于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以至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实际的需要。
二、几点建议
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提高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备课是贯穿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备课,可以熟悉授课内容,改进授课方法。在授课前,教师要通晓整个教材,熟悉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遵从由易到难、有直观到抽象的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易理解,激发学习热情。
2、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案例。目前,随着中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模式也被大量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媒体教学将我们的传统授课中无法在黑板上描述的各种实际操作,通过文字、声音、 图像、 动画效果等方式表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大量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3、注重实践,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只是简单的在课堂上讲授,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精心设计实验课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自我动手能力。在课下,可以布置一些课后实践练习,鼓励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课外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熟练的程度。
4、分层次教学,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地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程度的不同,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肯定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我们再教学过程中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在新生入学时,在第一次授课前可以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照顾水平差的学生,也要兼顾基础好的学生。既要让让底子较弱的学生也能很好的学会基础知识,也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习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可以通过课下补习或辅导的方式,使得一个班级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习进度尽量保持一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小结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实施,对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实践表明,要想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水平,就要提高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我们的引导作用,通过实践经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才能够促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宏滨、刘耀恕,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7):58-60
计算机基础问题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存在问题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计算机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当前教育的计算机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职业教学中加强计算机的基础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力求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来为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计算机教学打下基础,进而发展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因而,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一、当前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节,忽略基础教学重要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都融入了计算机元素,因而导致当前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依据不同的行业领域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而依据现代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所采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一致,并且将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作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而出现本末倒置的局面,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投入度,导致学生的专业学习相对较差,教学内容严重脱节。[1]另外,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大多采取模仿的教学方式,即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忽略了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因而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生差异较大,没有重视学生差异性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因而城市地区的学生相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来说,其计算机基础能力较强,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基础差异较为明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重视这种差异性,教学方式“一刀切”,因而课堂两极分化严重,学生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认为教学没有可讲性,进而产生厌倦的心理。基础较差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较难,甚至跟不上教学进度,进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当前职业教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1]。
(三)教学与所需专业不对口,无法提高效果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教学中,其教学却受到应试教育的桎梏,大部分的教学都有考试大纲,因而教学内容不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教材的更新往往跟不上计算机的更新,导致教学内容较为老套陈旧,学生不能够良好的触摸到社会发展的前沿[2]。另外,在目前的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所学习到的专业不一样,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性,导致其基础教学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四)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对于当前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说,计算机人才较为缺乏,因而需要许多计算机教学人才。但是,在目前的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虽然职业学校和职业教学机构配有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但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学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的给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受到了阻碍,教学质量无法取得明显的提升。
二、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问题的有效举措
(一)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基础教学在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需要教学内容,重视计算机的基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学生今后在计算机行业和各个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基础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各个行业的基础能力[3]。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点加强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础内容,重点培训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和所学专业的相连性,并设置相关的教学练习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锻炼,教师还可以优化这些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这些内容的练习技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
(二)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当前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差异性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式,以此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开展分层角度的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增长自身的实力,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开始教学之前,给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的课堂测验,以此来了解学生的能力情况,然后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能力较强,基础较强的学生,为优等生,另一部分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困生,然后针对两部分的学生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练习。通过分层教学模式,有效地重视重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有收获,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基础教学质量在现代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手段,并活用教学手段,以此来为课堂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以班级为基础,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相关实践。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减轻学习负担。教师还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弱化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习欲望。教师也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教学,以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发动手能力,给予了学生的自我展示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2]
(四)重视同步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在现代社会的计算机发展趋势下,要求计算机的基础教学要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为此,教师要重视同步教学,打破应试教育桎梏,进而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能力方面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然后在此基础下,有针对性地重点教导学生所发展的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然后,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发展进程,了解学生专业最新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4]。例如有些专业重视计算机基础中的excel相关知识,对此教师就可以将现代最新的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以此来实现教学与社会的同步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五)进行课外教学资源拓展,提高学生能力在现代的职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外教学资源拓展,进而来为学生拓展教学环境,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才能在其它领域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才能更容易地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有效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课外的拓展。例如,让学生在学习完基础知识之后,组织学生观看并实践图书馆等图书信息的录入,以便来让学生锻炼信息录入的基础计算机技能,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候,进行电脑商城的学习和拓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销售电脑的途径,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配置或者功能,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有助于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发展,为学生的进行社会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在当前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身水平的提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校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参与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以便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地给出专业性的意见。在教师参加培训的时候,学校要设置奖罚制度,以便来让教师意识到危机,进而积极进取,以正确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培训。另外,教师自身要不断地阅读相关书籍,不断和同事之间进行学术探讨,积极参加相关专业性的讲座,进而不断汲取相关的知识,学习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强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效的满足了当代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促进了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中,各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地对教学做出调整和改变,以此来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突破教学困境,进而培养出更多的高技术的计算机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欧阳磊.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5):143-144.
[2]杨粉.职校计算机教学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8(02):44.
计算机基础问题范文4
1.1医药类专业和教学内容结合不密切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主要采用工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形式,就是讲授计算机的发展历史、Office办公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简单的数据库知识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在上学期间与毕业后承担着各级医院的医、教、研究等工作,在工作中他们难免会接触到计算机,例如用计算机对患者进行各样的检查、诊断和必要性的治疗,或者运用软件与数据库相关的知识去管理科研工作中的许多数据[1]。但是在毕业后这些学生就较少再接触计算机,所以不得不设法让他们在学校时学习一些实用的计算机知识。而现在医学院校采用的计算机教材并没有医学特点,因而必须选取适合的教材,否则随着普及中小学计算机知识的变化,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1.2课程内容的设置落后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当今,计算机专业教学大多是理论教育,而缺少职业基础课程,专业方面的技能训练也不多。计算机在高科技技术范围中,并且实用性很强,且快速的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但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内容体系并没有以其实际应用考虑,反而开设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太多,这些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没有很大的影响,而安排的急需实践训练的部分少之又少,忽略了医学专业对计算机技能的特别需求,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已比世界其他国家落后很多,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没有相适应,不能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进而导致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影响。
1.3教学模式守旧
粉笔、黑板、老师、书以及课堂的形式是旧的教学模式主要组成部分,采取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主要是听,被迫的接受知识。但计算机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空口讲授会使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一些学生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思维方式很难变换,破坏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导致抵制情绪的出现。计算机的更新速度很快,从教学方面来说,重要的是传授基础的知识,但传授准确的学习方法、操作技能与自学能力也不容忽视。当前的教学模式比较偏于讲授,当课程结束后,不仅学生很快就遗忘了学过的计算机知识,而且又缺少获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其很难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1.4学习效果的评判方法简单
对教学成果的评定,以前的做法通常受到学科考核的限制,偏于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察。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其考查内容也是理论考试为主。计算机教学以应付考试和较高的通过率作为目的,使得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力的标准下降,导致医学生对考试要点重复训练、死记硬背,却不能真正的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技巧,缺少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丢失了在医学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真正目的。
2.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对方法
2.1增强计算机教学内容和医学专业的联系
医学计算机的教学应该提高计算机在医学中实际应用情况的研究,熟知医药行业计算机的运用情况,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针对医学学生因材施教。在讲授计算机应用时,可以选择与医学或医院相关的例子,讲授Internet知识时,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医学信息的网址与搜索引擎,且激励学生在空闲时间多上网浏览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医院用人的标准等,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心。
2.2优化教学内容
不同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依据该专业的特点整合、重组、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把实际问题当作指导,就是从实际着手,首先学习相关技术的运用技能,接着再掌握较为抽象的理论,并且重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把重要的专业理论在明了的实际背景下来介绍,让学生掌握真正有用的知识。并且不同专业不但要完成计算机基本层次的教学目标,还要根据该专业的特点相应添加教学内容。比如:添加一些经常用的信息化诊疗设施操作方法与应用原理的内容,熟悉用计算机开展宣传的工作。总而言之,在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把将来人才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考虑进来,使计算机成为他们将来工作中真正的有利帮手。
2.3精讲多练、突出应用
精讲,主要是讲清楚基础知识和内容的精华;由于学生的学时不多,因此老师只讲授带有启示性的、重点的知识,引导学生经过看书自己熟记所学的知识。多练,就是多多练习基本技能。多练不是没有目的的上机操作,而是有针对性、有成效。重视培养计算机的应用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且能很大程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老师在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上要有“应用性”的体现,而不一定非要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原有的教学把计算机教学看作是一门理论课,先学习系统的理论再结合实际,注重完整性与系统性。从实际运用方面来说,我们完完全全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精讲多练”、“突出应用”要求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运用计算机去实践。充分了解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实用性特征。最大程度的加长学生的上机时间,只有切实做到这样,才有可能使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2.4综合评判学生学习成果
计算机基础问题范文5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众所周知,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强、专业性强的学科,其中计算机基础课程又是每个学生必修课,它开设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和国家培育一批批专业能力强、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也就是说高校已经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纳入到学生学习知识整体的结构中来,并且还作为了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对此,研究现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的措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环节上出现脱节的现象。目前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利用课堂授课和上机辅导两个模式作为主要教学环节,其教学效果一直没有提高,而因素在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是属于应用性的课程,加上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后,由于自身的计算机知识结构掌握层次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一些比较难、抽象的理论知识没法及时消化和掌握理解,导致在进行上机后不会操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计算机课程失去兴趣,没法对基础课程入门,更别说会提高整体教学的效果了。
其次,教材内容比较落后和陈旧。计算机技术就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普及应用,作为高校也要跟着时展的步伐来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如果高校的计算机教材比较落后和陈旧,就会导致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自然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另一面,多数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培养在校大学生计算机意识给予充分的重视,一直都是只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的,并没有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和分析任务的欲望、怎样在将来各行业中怎样利用计算机等纳入培养目标中来,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认识误区,使学生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
(一)我们必须要转变教学的理念和观念,形成具有独特的教学特色
现在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使了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都是多元化的,对此,我们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不单单传授课本上的一些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会转变成会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自主操作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PPT的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想象好的元旦贺卡,让他们在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亲自动手来设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还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动手能力。
(二)要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和动手应用能力,对此,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要优化课程体系,我们要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特点在教学环节中设置好课程体系,促使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要求,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基础、技术基础、应用基础,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另外,还要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组合、重新整理教材理论知识点,让知识结构更加的紧密性和系统性、连贯性,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其知识内容。
(三)必须要转变教学模式
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模式。随着我院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在新型模式的教学下,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我们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各种条件的综合,结合实际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相互借鉴学习,明确课件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手段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大学生在进入高校时由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层次不同,导致教学内容难统一。教学效果往往是不不尽如人意的。改革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实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使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可以看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效果的,也就是说对于培育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教学环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的给予分析和解决,最终达到高校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玉洁.基于自主学习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19-122,125.
[2]常小红,见伟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与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2011(06):38-40.
[3]李建华,林士敏.计算机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48-149.
[4]王亚娟,王兰.浅谈研究性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教育,2007(01):104-105.
[5]葛敏娜.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J].考试周刊,2009(17):155-156.
[6]张居晓.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策略[J].计算机教育,2011(02):54-57.
计算机基础问题范文6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基础教学 课程 教学改革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通用的智能工具,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也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国家建设的重任,为了培养适应新时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容忽视,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1 高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计算机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搞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在全国的各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
1.2 课程体系。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计算机教育更新较快,因此,我们的教材也应跟上步伐,一般来说,一本教材用2~3年就要更新。
1.3 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各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差距大。经对每年高校新入学的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考查发现: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普遍较高,很多学生可以相当熟练地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各种计算机工具,如多媒体、办公软件操作等等;大多数从小城市或从农村来的学生很少甚至没有学过计算机课程。
2.2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的师资等条件不足。较前几年,全国各高校都大规模地扩大招生规模,教师队伍也相应地扩充了。由于部分高校对教师业绩的考核和职称评审以科研量为主要指标,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工作量大、科研含量低,很多教师不愿意从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致使从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和学习的教师生源比率下降得很多。基于授课教师不足,计算机基础课都采用大的合班课教学,教学采用“计算机+大屏幕”这种投影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授课为主,与学生的交流很少,在教学中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针对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2.3 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自律性差导致沉迷网络。这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导致大学本科教育已不是过去的精英式教育而变成普及式教育。伴随着扩招而来的大学生分配难等社会问题,使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加上由高中教育的应试教育方式突然过渡到大学的自主教育方式,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一时还不能改变,无法适应大学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人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的动力,不思进取,沉湎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
3.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3.1 合理安排课程,优化教材内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作为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应该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授课,这样更有利于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更有利于学生较早地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3.2 完善方法,改变手段。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授课+上机实验”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该说还是比较切合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特点与教学要求的;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出现了学生对授课缺乏兴趣、学生无法及时消化教学内容、学生自学积极性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提高办学条件,改变授课环境。最好做到人手一机,然后通过安装多媒体教学控制软件使得教师机可以控制学生机。这样一来,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与操作演示时可以对学生机进行有效控制。
(2)提高课件质量,注意精讲多练。一个好的教学课件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仅要注意内容上的要点提示,还要注意声音、图片、动画之间的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授课内容要结合教学目标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讲,对于操作性的内容要以多练为主。
3.3 构建配套教学网站,利于学生自主化学习。在实验环节上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研究。针对计算机基础综合性较突出的特点。在实习部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突出以项目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辅导方式的转变。构建和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网站,将课程网站作为学生课后学习和答疑的远程教学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线学习,和教师在线交流,从而使学生快速入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4 改革考核方式,提出“考证促学”。为使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掌握21世纪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目前,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编软)。考试分笔试和上机测试两部分,笔试和上机测试都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CCT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证书。
4.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担负着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普及与应用的艰巨任务。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把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促进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