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管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管理学

文化管理学范文1

关键字:PBL教学模式;文化产业管理学;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72(2016)02-0142-04

一、PBL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PBL(ProblemBasedLearning)一词最早出现于1944年JohnDewey的《民主与教育》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的医学教育最早应用,[1]随后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广泛应用于美国和英国医学院,[2]2000年左右引入我国,目前应用于医药学、生理学、心理学、经济管理学、物理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3-4]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以问题(项目)为导向,设立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老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学生是问题与知识的发现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和扩展知识点,最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5]、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应用性技能[6]。PBL教学方法在不同国家和领域的实施步骤略有不同,但基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为学生呈现预先制订的PBL方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与课题相关知识点的联想及整理工作———将学生分组,建立团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小组充分利用资源,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内容和结论进行整理及展示———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包括指导教师与学生本人的评价)。[7]PBL教学方法在10余年的推广和应用中取得了很多成绩,创造了“人人求知、人人善问、人人动手”的氛围,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8]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普遍问题: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负荷加重;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较难,大学管理层和支援体系不足等。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应该吸取经验,扬长避短,有序展开。该文以石家庄学院为例,探讨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特点及实施PBL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引入和应用PBL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原因有三:第一,国家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2015年10月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二、三类高校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石家庄学院属于新建本科类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的改革符合学校发展的要求。第二,文化产业管理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科生的一门基础平台课程,需要支撑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但是该课程涉及知识点宽泛,要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于刚入校不久的一年级新生来讲,单靠课堂讲解来理解和掌握文化产业管理原理和理论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认识不清,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没信心,继而产生学习热情降低、动力缺乏、探究精神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PBL教学模式的引进和推行来改变当前的现实问题。第三,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文化产业本科教学中,“教学+笔记+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仍是主流。首先,教学偏理论,书本知识固化。学生为了应试,大部分课内时间只是听讲和记笔记,形成了“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的被动学习局面。知识涉猎仅限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固化内容,难以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和成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被束缚。其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自身学习多立足于教材和文献,缺乏社会实践技能,在课堂上所应用的案例大多是为了引出新知识点而精心加工出来的,缺乏实践基础与实际价值,学生很难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动手能力弱。

三、文化产业管理学实施PBL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应遵循“紧跟学科前沿,贴近企业实际,完善体系内容,改革教材教法”的课程建设思路和教学改革原则。[9]

(一)调整适合PBL教学的教学思路和大纲

目前石家庄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为4个学分,64个课时,平均每周课内学习时间为4课时。结合石家庄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和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将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确定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推行和应用PBL教学模式的计划:教师讲授课时为1课时/周,答疑、总结1学时/周,其余为学生小组讨论和交流学时。大体可安排如下:周一第一课由教师对上一个项目成果进行总结并布置下一个任务,周二至周五为学生小组PBL项目学习时间,周三或周四的课堂3个学时为小组指导老师答疑时间。[10]

(二)做好适合PBL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课堂交给学生,老师主要发挥导向性、帮的作用,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问题设立—解决—延伸”的学习过程。在理论学习时,教师针对专题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讨沦。例如,课程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知识点,为该课程设立8至12个项目(Task),每个项目的标准学习周期为1周,可根据任务的繁简程度适当调整时间。其次,给予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的空间。把学生分成有课程老师指导的8至10人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查找资料—信息交流—群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锻炼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交流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最后,做好及时的总结和反馈工作。课程各个章节项目完成后,开会总结并发表成果,以便于鼓励学生并及时调整和控制进程。

(三)做好PBL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支撑

PBL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通过外部渠道获取大量学习资源,学习渠道和资源的匮乏会抑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首先,精心挑选教育部规划教材和优秀参考书。学生研习文化产业课程,提高对文化产业管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主要依靠专业教材及参考书目的广泛阅读,所以课程组教师应仔细筛选和提供国内外知名教材和参考书目,以满足学生课外阅读之需。其次,由于文化产业管理在国内属于新兴学科,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不多,需要课程组积极编写有特色的教材、案例集和问题库。教学案例大体分为“了解型”“启发型”和“策划型”三大类,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化市场的实际情况,思考案例中的现象,倡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解决方案。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组教师应总结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企业调研实践等多种方式编制有特色的、有现实意义的、适合高校教学改革的文化产业管理学案例集和问题库。再次,建立充足的习题库。习题集的使用便于学生对章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最后,积极设立教育教学改革基金,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本科生实习基地。

(四)构建促进PBL教学改革的外部条件和交流平台

PBL教学模式的完成还需要活动场所、多媒体设备及仪器等因素,需要给学生配备可供全天候利用的活动室、会议室、白板、投影仪、电脑、互联网等设备和硬件环境。首先,将声音、图像、视频等应用于课堂,开放文化产业专业实验室。其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和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多家资源丰富的学术网站和资源库,拓宽学生查询资料的渠道。再次,实现精品课网站建设和教学资源同步,以便于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和在线测试。最后,利用社交软件构建师生网络沟通平台。积极利用QQ群、微信群等社交工具和软件,建立相应的小圈子和小群组,实现群成员之间的及时沟通和资源共享,使课前和课后的交流沟通更加便利,信息反馈更加及时和有效。

(五)建立和稳定课程PBL教学团队

课程组教师是PBL教学要素中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特点和知识结构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和效果。该模式要求教师要有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有指导及咨询能力,有企业的实践经验,还要有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心和爱心。因此有必要根据学校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需求,从人员数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从业履历等着手,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首先,多途径培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让老师掌握PBL的真正含义和意义、实施、评价过程。[11]其次,成立课外学习、指导小组。由课程组教师、班级辅导老师和学生会合作,在课外时间组织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和参加课外实践,保证教学活动的安全性和有序性。最后,吸纳和引进督导专家和外援人员。当学生小组提出的问题超出专业教师的知识范畴时,可咨询校内外专家或企业相关人员,让他们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去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六)完备PBL相关政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首先,石家庄学院课程的考核方式为“20%平时成绩+10%期中考试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点死记硬背上,关注于学生出勤率却忽视了课堂积极性。所以,课程考核方式应打破传统试卷考试,应展示学生创新思想和能力,比如增加项目综述的撰写和展示,实行项目得分累加等方式,其成绩评价由个人评价(笔试、教师的评价、进度发表会上的评价、组内的相互评价等)和小组评价(成果的评价、课程组评价、项目运营方的评价等)组成,比例各占50%。其次,应改变现行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估体系。目前教师绩效考核主要以课堂教学和科研为主,这种针对教师的定量监督和评估方式会掣肘于教师对PBL教学模式的尝试和应用。最后,学校管理层应给予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相应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保证教师开展教改工作的积极性和有序性。

(七)增设PBL教学辅的实践环节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可以配合性地增设一些调研、访谈、实习等课外实践性环节,例如,在“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讲授完毕后,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调研和了解河北省、石家庄本土文化企业的招聘计划、人才需求标准和就业现状;在讲授“组织结构与设计”一章时,安排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调研不同规模和性质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公司的组织结构类型、优劣点等。这些辅的践行环节既可提升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和知识理解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使得学习有的放矢,积极主动。

四、结语

文化管理学范文2

在学术研究中,情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已得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的认可和关注。学者们认为,首先,情境化在组织行为的研究中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越来越显得国际化的组织领域的研究,从社会科学的的领域来看,一个情境的模型的应用向另一个情境模型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地面临着挑战。其次,工作环境和工作的多样化,对于员工组织之间也将会明显地改变动态的因果关系,从而导致以往的理论对于当代管理实践不适用的现象。因此,对于学者们,在进行组织领域的研究时,情境化的研究应该加入的更多一些。期刊会对于组织行为学比较愿意接收和倾向于能够融入情境等方面的研究方法[2]。情境敏感和不敏感的一些方法,被很多的管理学者们所采纳,这些方法主要都是借用了西方现存的一些相关理论,再通过在中国情境中的应用来进行对新情境的现象的解释。如果想让学者们从理论的视角能回馈出一更好的知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至少研究者需要做到情境方面的敏感。也就是摒弃一些不敏感及低程度情境化的研究方法,加进去对于特定情境的理解,把新的信息和理论带进去。

2渐进性中国情境化研究的过程

通过学者们好的研究结论,我们来进一步对于中国管理理论的创建进行拓展。中国管理学的研究是在深度的情境化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一渐进性的过程。研究范式是以理论启发和现象驱动的指导的,通过新情境现象的拓展和概念化,完整的情境理论体系已逐步形成。对于世界的其他局部人们产生的好奇,是世界某个局部通过人们的阐释而引发的。这就是研究情境化的意义。对于管理学者们在其他情境中的好奇心和产生的共鸣,就是由于管理理论通过对中国情境研究而引发的,经过启发和相互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思想,但是,徘徊在“普适性”和“特殊性”之间的情境也是存在的[3]。世界管理学界交融与沟通与中国本土的研究的最为重要的一步是跨文化分析。因为对于中国情境方面的管理理论,大部分还不能使中国的新机制和新的概念与其他的情境跨文化地进行比较。

3中国情境研究与国际管理学研究的互动

中国情境研究作为从事新理论的创造导向,对国际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同时,对于国际管理学的互动和对话,中国情境研究也提供了互动的空间。对于新现象,中国情境具备一定的洞察力,是情境化研究深入开展的起点。

4结束语

文化管理学范文3

1、学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专业写作、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化思潮、文博基础、传播学、影视文化、文化产业学、文化政策学、文化法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管理心理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实务、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合同法学等。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文化管理学范文4

关键词:学校管理;科学;完善;实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03-01

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随着新时期人们的人文意识不断增强,我们的学校管理更需在进行科学化的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强学校管理的人文色彩。教育管理的发展轨迹,是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经验主义走向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继而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的发展过程。因此,小学校长应当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效地实施学校管理工作。

一、校长要全心全意地经营学校,以严治校,以实育人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只有本身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才能带领学校的老师教书育人,求实创新。因此,在管理中要将资源和设备充分为师生服务。多年来,我校在抓常规管理上,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与考核结果相结合,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办学质量逐年提升。

1、制度管理到位,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我校近年来制定出了一整套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日趋科学合理。对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目标、工作措施、注意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建立起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励教职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形成一种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氛围。

2、考核管理到位,提高办学质量。多年来,我校在狠抓制度落实的前提下,严格考核管理:一是认真研究制定考核细则。依据制度要求制定各项工作考核办法,经过自上而下的研究讨论,修改完善,达成共识,形成考核细则;二是在严格落实考核上下功夫。在考核方法上,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工作成绩考核与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突出教学工作全程考核这一重点。三是执行考核公示制度,提高考核透明度。凡学校组织考核的结果都必须向全体教师公布或公示,从而激发教师改进工作的主动性和认真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四是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做到评先评优不举手,严格按照考核走。形成激励竞争机制,人人力争上游,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良好局面。

3、校长必须率先垂范且与教师共担教学任务。当一个好校长,必须先当好一个好老师。校长必须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为小学校长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教学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校长将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工作来做,在教学上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在教师队伍结构上的优化,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步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二、校长要全力服务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自身素质

1、校长一定要尊重教师,有亲和力。校长和教师在政治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除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外,还是同事、朋友关系。要尊重教师在学校的地位,要激励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要尊重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校长要搞好服务,要把自己的事放到一边,以极大的努力去为教职工着想、服务。

2、校长要宽容,有气度,不计前嫌。我担任校长多年,上任之初,由于年轻气盛,在说话及处理一些问题上曾得罪个别教职工。但我冷静之后,常思己过,在适当的时候主动与地向他们沟通,取得其理解。我认为,只要做到了爱其人、知其心、长其善、补其过、激其勤、启其思、倡其辩、坚其志、导其行,尽可能地宽以待人和诚信包容,才能形成较为宽松的环境,才有民主气氛,学校才有生气和活力,这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关键。

3、过硬的业务管理能力。作为一名校长,在学习上除了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正常的业务培训外,要坚持写好业务学习笔记,平时在校内多听课,并力求做到多带课,带好课。管理中要尊重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做教师的表率。

4、全面的沟通协调的能力。作为一名校长,要学会沟通的技巧,除了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家长的关系之外,还要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确保各部门、各个人都能获得工作所需的信息,并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使学校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5、积极的开拓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的载体,校长要带动教职工创新,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管理要有新办法,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运用新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管理学校。

三、营造民主氛围,注重科学方法

学校的一切工作既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是为了顾及全校师生的根本利益,所以,师生理当有知情权,决策时就应该听取教师甚至学生的意见。民主管理就是用民主的方式定下来的事,就要有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在民主管理中,要让每位教职工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民主监督,就是校长要自觉地接受领导、教师和社会的监督。我认为,校长要凡事带头,如做到每周早到迟走,真心诚意地将自己置于教师的监督之下。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只有通过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才能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实用。学校的人文管理更注重的是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重视管理中人的能动作用和管理中人的自身完善,形成管理全方位的人本体现,以充分调动师生潜在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完善自身,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虽然实现这一过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但我们将力争达到更高的管理境界。

参考文献:

文化管理学范文5

[关键词] 医学院校文化;医学院校管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c)-155-02

Discussion of medical college culture management in the new times

WU Xingjie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81,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s of medical college culture management and points out the specialties and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college. In this sense, the author raises a key technique in medical college culture management by carrying out EAP internally and PAP externally.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culture; Medical college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医学院校的文化管理是医学院校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医学院校人性化的根本所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提高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树立高校自身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价值。

1 医学院校文化管理的内涵

文化管理学是一个交叉而新兴的学科领域,整合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艺术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3]。文化管理学随着其他学科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文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对高校管理活动中人的管理,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核心,方法主要是营造高校内部的和谐氛围,通过必要的科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乐观性,让教职员工充分融入到集体中,形成一个和谐而团结的整体,进而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价值等。

医学院校的文化管理跟一般企业的文化管理有显著差异。一般企业的文化管理,主要管理对象为本企业各级员工,而医学院校则大不一样。医学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其管理对象的主体为学生、教师等。学生作为教育服务对象其数量总是数倍多于服务者,换言之学生数量远多于教师,而又不能将学生纳入单位教职员工范畴对待。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顾客与服务人员的关系,因此,医学院校的文化管理远比企业公司复杂。医学院校的文化管理一方面既要对教职员工开展(包括教师、行政管理者、后勤保障人员等);另外一方面,又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管理,而学生的专业、年龄、经济基础、专业、文化背景千差万别,要搞好学生的文化管理,并非易事。在管理手段上,医学院校的文化管理也有别于企业,首先,是对教职员工的文化管理,教师人员常常承受家庭、疾病、工作的压力与伤害,需要得到人文关怀;其次,学生群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心理问题出现率逐渐升高,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因此,擅长医学和心理卫生的医学院校的文化管理,在手段上更有灵活性和专业性,这是一个值得充分发挥的优势。

2 医学院校文化管理的作用

2.1 导向作用

文化管理可以凝聚教职员工的医学价值观,如救死扶伤的医学人文精神以及甘为人梯培养医学接班人的牺牲精神。医学院校作为学术性教学科研单位,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如果教师因为经济待遇等问题,而将精力偏离科研任务,就失去了医学院校创办的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医学院校的文化管理。

2.2 鼓励作用

“以人为本”即重视教职员工的个人价值、成长发展以及精神生活,运用政策鼓励教师,激发其工作热情,让其找到“大家庭”的温暖感。俗话说“人才留不留得住,关键还看感情深不深”,如果教师对单位的感情不深,不但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连低素质人才也不能留住。要解决留人重在“留心”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医学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使教师对学校产生信赖、依赖和好感,这样学校内部员工才能上下和谐,留住人才。

2.3 凝聚作用

教职员工由于专业、从事工作不同(如教育教学、机关行政管理、勤保障等),个人价值观也不相同,如何将能将不同岗位员工凝聚在一起是医学院校文化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高校的目标应与个人目标一致,这样才有空间供个人发展,因此,需要二者树立共同的目标,例如医学院校上下齐心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及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等级、层次、规模等。集体的目标往往更容易深入人心,更容易激发员工的集体主义感,从而更好地凝聚人心,使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人员向同一个目标齐力前进。

2.4 辐射作用

良好的文化管理结果具有较强的辐射效应,例如机关工作人员团结、和谐可以极大地带动教员的和谐,学校教职员工整体的文化氛围可以很好地辐射到学生群体中,受此良好文化影响的学生,毕业后又会将积极的价值观带到社会各个地方,回报社会。

3 医学院校文化管理的措施探索

医学院校的文化管理,乍看范围很宽泛,与许多事情相关,但若抓住了文化管理的核心本质就能从容应对了。医学院校文化管理,充分体现了医学院校的教育性和公共服务性。医学院校文化管理的对象,对内主要针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如教师、行政管理者、后勤保障人员等),对外则主要针对学校中各个专业和年级的学生。

3.1 对内开展员工辅助计划[4-6]

员工辅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是指通过专业心理卫生人员对教职员工精神、思想状态进行诊断,提供专业培训、指导或咨询从而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行为与心理问题,改善管理与气氛,提高组织绩效。EAP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长期的、系统的福利与援助项目。目前90%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都通过EAP解决企业管理问题,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完整的EAP包括宣传推广、压力评估、组织改变、压力咨询、教育培训等内容,即完整的EAP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通过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信念等来改变个体弱点;另一方面通过疏导与缓解情绪、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症状来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EAP服务通过增强员工自信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克服不良嗜好、改善工作情绪、有效处理师生关系等手段,使单位在节省招聘费用、节省培训开支、减少错误解聘、提高组织公众形象、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改进生产管理等方面获得很大收益。EAP通过关注人、尊重人、注重人的价值、帮助人开发潜能、面对困难、保持人的成熟和健康心理等方式,体现人文管理的精神。笔者认为在未来5~10年里,起源于西方社会的EAP作为一种新生服务模式必将在中国获得飞速发展,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快速发展的经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节奏,也对个人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际关系更具挑战性,这些都促使了组织机构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

总之,EAP可以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改善医学院校教职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适合医学院校对内开展文化建设与管理。

3.2 对外实施医学教育帮助计划

教育帮助计划(university student assistance program,USAP)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帮助计划。由于学生对自己学业、生活的自理能力需要提高,以及学生对医学院校及其周边社会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7]。199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报告指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为25.3%。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情绪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应对行为消极等现象愈发严重,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均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学校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应给予教育学、医学(包含心理学)的引导和帮助,避免学生心理问题恶化,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行为[8]。

综上所述,EAP计划和USAP计划的服务对象不同,具体实行方法有差别,但所需的学科知识有较多共性,均属于人文管理的范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思想、心理健康、行为积极,二者均偏重心理卫生知识和相关医学科学知识的运用。将EAP计划和USAP计划联合应用,对营造高校良好文化氛围,提高文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文化管理才是企业管理的核心[J].冶金企业文化,2009,(6):1.

[2] 昝加禄,昝旺.浅议医学文化的社会功能[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2(2):137-139.

[3] 李佳.浅谈企业文化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09,(32):34-36.

[4] 赵瑞芬.创新高校文化管理的若干思考[J].现代高校,2009,9(10):106-107.

[5] 徐宁杰.EAP帮助企业和谐管理[J].江苏企业管理,2009,(11):18-19.

[6] 徐佼.员工帮助计划(EAP)在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初探[J].管理与财富,2009,(11):61-62.

[7] 屠吉三.重视推广EAP员工帮助计划[J].冶金管理,2009,(9):55-56.

[8] 于洁,许苹,连斌,等.医院文化与医院核心竞争力[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3(1):61-63.

[9] 王茜.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刍议[J].学理论,2010,(16):205.

[10] 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143-144.

文化管理学范文6

关键词 高校 来华留学生 跨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Manage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based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Perspective

——Tak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as an example

Abstract As China's foreign-students education career booming,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reakthrough 26 million people in 2011, students levels extends from under graduate to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which includes master and Ph .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s showed, brings difficulties to management. This essay analyzes status quo an difficulties of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our colleges, and then it analyzes the reason and reflection of cultures differences, that specially putting forwards the counter measures to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making the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y soft cultural import and special system of management.

Key words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0 引言

随着教育的国际联系愈加紧密,加深了与各国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使中国的教育市场向全球开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1991年在华外国留学生首次超过万人,到如今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①留学生已成为中国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地质大学作为1978年教育部最先批准的222所可招收留学生的大学之一,也由最初的1986年招生的1人增长为2011年的548人,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来自除北美洲以外的各大洲,其中以非洲国家留学生最多,为298人。留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都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也为留学的学习造成许多困难,如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影响到其学习与生活,这就要求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者主动研究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在管理方面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方法,为中国高等学校探寻适应中国大学实际情况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际化的发展。

1 高校跨文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高校跨文化管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在以往教育管理的基础上树立了一个跨文化维度,扩大了高校管理的范围。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各个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都有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学校对学生具体管理就包括了签证管理、交通安全、宗教活动以及社会保险等多个方面,但是这种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在现实中也遇到了很多难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由于文化差异性给留学生带来的不适应性。语言不通导致的交流问题以及价值观不同导致的相关问题而由此引发的文化冲突、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应、不能有效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的障碍、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本文在此主要从文化差异视角来分析留学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来解释上述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2 来华留学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

文化差异常常发生在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而迁移到完全陌生的异族文化和社会的人员身上。作为来华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一些差异可以刺激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但是另一些会导致留学生的不适应性,从而导致管理的困难。

2.1 文化差异带来心理上的刺激

留学生来到一个新国家,社会文化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上的刺激能够满足其猎奇冒险的新奇需求,在认知上会感觉新奇。但是这种文化刺激不会持续很长,往往在数天到数个月不等。③据统计,70%以上留学生在初到中国通常会对本国特色文化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生有选择性地保留类似自己国家的习惯。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由于该校来自非洲国家的留学生248人占留学生人数59%,大多数学生选择保留原有的饮食习惯、自己动手做饭或者将食物限于饼类食物。

2.2 语言问题带来的生活适应性问题

对来华留学生来说,语言障碍限制了其了解中国文化、接触中国社会的机会,更在他们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造成不便。该校留学生层次上是以本科、研究生为主,达到76%,而培训生只占约1%。虽然该校留学生层次及自身素质普遍较高,且学校已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依旧还存在着留学生遇到生活问题由于语言交流不善导致解决滞后等因素综合引起的生活不适感。

2.3 价值观、不一致导致的问题

来华留学生大多有,在尊重他们宗教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在留学生之间可能也会存在不同的交流可能导致的碰撞和冲突。④该校大多数留学生文化中都有热情好动的因素,这就与传统内敛的中国文化形成冲突,在日常生活中留学生通常习惯在夜晚进行娱乐活动和进行庆祝,这就导致了留学生与本国学生或老师之间的一些差异,引起更多交流的不便。

3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来华留学生在受到中国教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时,他们原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起作用,部分留学生甚至对我们的教育法规、政策、规章制度存在认识偏差。⑤这就要求我们弱化文化冲突造成的不利影响,调动文化差异为我们提供的潜在的积极因素。

3.1 强调心理沟通,帮助留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针对文化差异,有准备、合理科学地进行科学的心理沟通,会减少其带来的不适。利用刺激期的兴奋感,对留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和辅导,帮助其理解异国文化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心理冲突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让其从不自觉地被动认识新环境到自觉主动地适应和认识新环境,端正对异国文化的态度。通过及时的心理沟通,使来华留学生对这个过程做好思想准备,正确地认识文化差异。

3.2 注意文化间差异,集中建设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由于来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由于其语言上的差异、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学习方法上的差异都会给其带来心理上的不适,从而影响其留学效果。这要求我们注意这些差异,可以采用放慢教学进度、部分采取双语教学等方式,使其尽快适应学习阶段。同时学校可以建设特色学科,地大开设例如开设水稻栽培等中国拥有相对领先技术的课程,发展优势学科,培养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3 建立完善制度,适应动态的多元文化融合

留学生面对巨大的文化差异,仅靠软性的文化导入是不够的,必须还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来适应动态的多元文化融合。在建立管理制度的时候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制定可行的留学生的招生标准来保证留学生整体素质;提供方便快捷的入学申请方式;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针对留学生需要制定其培养计划等,来帮助留学生建立一种与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的共同文化。

4 小结

对于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作,高校管理者必须建立有效的留学生跨文化管理机制以满足其需要。管理者改变传统的单一文化管理观念,通过具有非理性、可选择性和渐进性的文化导入来引导,同时通过拓展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健全的管理制度的保障,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使组织具有生机和活力。才能积极有效地施行对于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以达到高等教育目的。

注释

① 2011年来华留学生统计简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

② 杨广德,王勤.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教育[M].上海师范大学,2004.

③ Professor T.C.Bestor,What is Culture,Anthropology110,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thropology[J].2002(318).

④ 王恩林.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M].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36-237.

⑤ 张静.高教留学生管理工作初探[J].科教探索,2007(475):65-66.

参考文献

[1] 邵旭平.跨文化交际对重庆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