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业务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征信业务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征信业务管理

征信业务管理范文1

关键词:品牌关系;业务创新;证券公司业务;品牌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证券业的快速发展,证券公司的运营环境、政府监管体制、业务类型与社会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业务创新、服务升级为核心的证券公司市场化进程加快,证券公司的个性业务设计与相应的品牌建设迫在眉睫。如何根据业务的发展需要,推出反映其主要目标客户认知心理的品牌形象,规范各个品牌的个性与代表性,进而理顺公司的品牌关系,成为证券公司当前制定品牌战略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品牌关系是指一个公司内部各个品牌之间的关系。品牌关系对内要确定公司业务组合结构与竞争战略,对外要明确各个品牌所代表的客户利益的差异及其关联度,便于顾客识别与认同。大卫·阿克教授提出有四种品牌关系模式:多品牌组合模式、品牌化模式、主副品牌模式、托权品牌模式,每种模式的选择都涉及到公司的业务结构、竞争战略与顾客认知三个基本层面。品牌关系决策的核心是要回答做公司品牌还是做业务品牌?公司品牌与业务品牌之间以及业务品牌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等战略问题,它规范着公司品牌发展的方向与脉络。本文试图从业务创新的视角对证券公司品牌关系模式进行初步的研究。

二、证券公司业务的性质与品牌资产的形成

证券行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行业特性决定了公司未来业务创新的方向,品牌资产则反映了客户对业务的认知心理。

1证券公司业务的性质

证券业是对资本进行定价并提供交易中介服务的行业,证券公司经营的是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是一种虚拟产品,其价值或效用不像实物产品那样易于衡量,价格制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使得为金融产品定价受到买卖双方的实际和心理需求、市场环境和时机选择等因素的影响。查理斯·R·吉斯特认为,为新股定价,“一部分是科学,另一部分是艺术”。而金融衍生产品,使得原本虚拟的金融产品越来越脱离物质基础,投资者识别和运用各种金融产品越来越困难,证券公司个性化的产品优势与品牌形象在增强投资者识别与信心方面作用巨大。

投资活动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消费,而是一个长期的变动过程,在其中包含着多种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国际上对服务品牌的研究表明,服务是一种员工与顾客的互动过程,服务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作为提供金融服务机构,证券公司能否赢得顾客对服务的满意,既取决于顾客的体验和从服务中获得的价值,也取决于企业的工作流程、员工管理、品牌化的程度等因素。规范化的员工行为、运作流程与品牌文化等品牌导向的管理行为,成为证券公司品牌资产的重要来源与保障。

金融服务与其他服务相比还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为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创新胜、风险性、高回报性等。证券业务作为一项专业化很强的领域,客户往往难以准确认识产品的风险与回报,做出决策的依据往往是凭借以往的经验和对证券公司的信任,使得证券公司金融创新的实现、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高回报的获取等,都有赖于投资者对券商信任的形成,强势品牌建设与忠诚客户的培养是证券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证券公司品牌资产的形成

当代品牌资产理论认为,品牌资产是由“品牌一消费者(客户)”关系决定的,以此类推,证券公司的品牌资产是由“证券公司——客户”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对证券公司来讲,决定其品牌与客户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客户对其业务的识别能力,二是对公司品牌的信任程度。

品牌识别是由品牌构成的要素体系与个性特征决定的。品牌识别包括证券公司品牌之间的识别与统一证券公司内部各种业务之间的识别。

同一证券公司内部品牌之间的识别是客户通过了解或体验品牌的诉求、业务特点和获得的实际利益等品牌要素,区别出不同金融产品的品牌个性形象与特点。在一个公司推出的针对不同客户的众多金融产品中,对每一个产品进行严格的客户身份、形象定位,是保证客户准确识别产品的前提,也是品牌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证券公司品牌资产的形成首先来源于表现业务目标客户形象的品牌个性设计与推广活动,缺乏个性或个性不鲜明终究会导致目标客户对品牌认知的混淆与品牌失败。

证券公司之间的品牌识别则突出了各个公司在业务上所追求的差异化与核心竞争优势。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各个证券公司会根据自身的历史、目标追求以及当前的业务优势,力争在某一方面形成自身的品牌个性,这种个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该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增加品牌资产。如国外券商一般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和竞争优势,如美林证券长于项目融资和个人理财服务,高盛证券长于公司购并业务,摩根斯坦利长于证券承销业务,雷曼兄弟长于二级市场的自营业务等。

为了增强客户对证券公司品牌的信任,证券公司要培养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创新团队和科学规范的服务流程。形成这些优势需要企业对所推出的金融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内容包括:品牌价值观体系、品牌定位目标、品牌市场运作与服务模式、品牌管理监控等,当公司的客户在接触到与公司品牌一致的信息并体验到品牌的实际价值后,才会形成对公司品牌整体印象,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度,这是一个反复感受的过程。

三、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及其对品牌关系的影响

品牌关系模式是根据公司的业务种类、性质与市场细分等对公司的品牌进行层次上的划分与隶属关系结构上的规范,以便清楚、简要地说明品牌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的起点是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及其创新趋势。

1当前证券公司业务结构的不足及其创新趋势

从我国证券公司业务情况看,目前开展的业务一般有证券经纪业务、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其他业务等五类。从业务收入构成看,手续费和自营收入一直是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创新业务收入比例极低,这种不均衡的收入结构加重了券商对二级市场的依赖性,一旦市场行情转弱,券商的整体经营状况将受较大影响。

而根据国际上的经验,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证券经纪、承销、公司购并基金管理、衍生产品、风险投资、金融咨询等多项类型。业务多元化使收入来源也呈现多样化,收入比重也较均匀,这大大提高了证券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按照国外证券公司的业务划分和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发展的趋势分析,未来证券公司的业务从目标客户的属性上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

一部分来自于证券公司最核心业务,即证券经纪业务、承销业务,其目标客户是传统意义上的客户,包括股票投资人、上市公司等,这是客户识别证券公司的基础与前提,也是目前证券公司品牌资产的基础。

二是同业拆借业务,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进行的投资活动。这部分业务的目标客户都是金融机构,这部分客户关系的发展受制于政策法规的变化,品牌关系的发展不能完全由证券公司自己所掌控,客户识别证券公司往往依据行业内的法则和从业的经验。

三是自营业务。作为投机性较高的业务,由于其业务的风险性高,正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严格限制,在这方面树立品牌资产的难度很大。

四是基于高水平服务的创新业务。包括: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产品、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顾问等。创新业务的目标客户是社会上一切需要提供金融服务的个人、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这些客户多数缺乏金融专业知识,加之金融业务创新的广泛性和专业性,使得客户对新业务的了解与接受都存在难度,必将给客户选择决策提出挑战。客户在判断金融产品的价值时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依靠有限的信息来识别金融业务的特点与风险,其中对品牌的信赖往往成为客户决策的重要依据。

2证券公司业务创新对现有品牌关系的影响

目前的品牌关系现状。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市场化程度不高,主营业务的局限性,各个证券公司的品牌关系基本上处于公司品牌(基本上是一个公司品牌模式)建设阶段。也有的公司推出并注册了业务品牌的商标,这是一种新的探索。

证券公司业务变化的基础是对客户进行的市场细分,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必将引起品牌关系的变化,变化的趋势就是证券公司品牌模式的多样化。因为,业务变化的方向是市场导向、客户导向,未来的竞争在于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各个公司要在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上进行竞争,这就要求证券公司适时推出代表不同业务形象的、适应客户认知规律的品牌,或者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推出托权品牌,形成主副品牌的形式等。

四、证券公司品牌关系模式选择的基本策略

1证券公司选择品牌关系模式的标准

在证券公司开发创造出新的业务时应该采取哪种品牌关系模式呢?根据大卫·阿克教授的品牌关系结构模型,核心是采用多品牌组合模式还是品牌化。品牌化即是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以不脱离现有品牌为前提,在保留现有品牌的全部或部分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推出新的业务,新的业务并没有新的品牌名称。品牌组合模式就是给新的业务命名一个与原品牌没有任何关联的全新品牌,使公司同时经营多个品牌。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是主副品牌模式、托权品牌模式。主副品牌模式是在业务的推介中,首先提到的是公司品牌,然后再提及业务品牌,两个品牌都要提及,一前一后。托权品牌模式是先提及业务品牌,然后提到这个品牌是某某公司推出的,业务品牌处于显著的位置,公司品牌往往处于不太显眼的地位。

据此,证券公司品牌关系模式选择决策,需要回答下面10个问题,对前五个问题的肯定回答,倾向于选择品牌化模式,对后五个问题的肯定回答倾向于选择多品牌组合模式。这10个问题为:

(1)主品牌是否使新业务更能吸引客户,主品牌的积极要素是否被转移到新的业务之中,使客户对新业务产生积极的联想?(2)主品牌(证券公司)的组织单位是否被客户信任。如公司的服务水平、经营成就、技术能力、创新精神等。(3)出现的频率怎样?建立一个出现频率高却和人们常见的知名品牌没有联系的新品牌其成本会是非常昂贵的,目前公司品牌在大众面前的知名度与信息出现频率高低成为重要指标。(4)现有公司品牌在公司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效率如何?由于公司会在不同的领域推出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在这些产品推出时是否会形成整体的互动效应,起到品牌信息相互支持的作用。(5)新产品的推出是加强还是削弱公司品牌的地位?能否使公司给人一种新鲜感,并受到客户的认同。(6)创建新的品牌能够建立和创造某种新的联想物。使得新品牌能够开辟新的证券服务领域。(7)能够有助于说明品牌的独特性或突破性的利益点。(8)为了避免某些不好的联想。尤其是当公司品牌受到大众怀疑时。(9)当证券企业进行兼并和重组时。对被收购的公司的品牌是否保留呢?原公司的某些业务可能还有广泛的市场基础。(10)避免证券公司的业务在销售渠道上发生冲突。

这10个标准的关键是证券公司品牌能否支持新业务以及新业务的推出是否将公司品牌资产的价值最大化。对前5个问题的肯定回答,往往表明新业务能够增加品牌资产,所以当新业务达到这样的标准时,公司可以采用品牌化的品牌关系模式。如果对后5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公司就要考虑推出新的品牌了。

经过对上述标准的归纳,可以梳理出决定证券公司品牌关系的两个主线:品牌的识别性与客户的信任度。由这两个主线可以概括出一个更简便的二维分析模型,即:识别性——信任度模型。从前面的论述来看,影响证券公司创新业务品牌决策的关键变量是客户的识别能力和客户对公司的信任程度,这两者密切相关。

2证券公司品牌关系模式选择的对策分析

依据上述的分析模型,我们可以将证券公司当前的业务分为四类:一类是识别性高——信任度高;二类是识别性低——信任度高;三类是识别性高——信任度低;四类是识别性低一信任度低等。

对一类业务,证券公司应保持原有品牌的个性与运作模式,采用证券公司品牌化模式,主打证券公司品牌。这些业务包括当前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证券经纪、承销业务、自营业务等。这些业务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品牌资产,客户认知度与信任度都较高。

对二类业务可以考虑采用主副品牌的形式,即可以推出“公司品牌+业务名称”的形式,向公众说明公司最近新推出的业务名称。这些新业务可能并不是本公司的创新,而是仿照其它公司的成熟业务,试图利用本公司在业界的影响力和已有的品牌资产,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条件是这些新业务与公司当前的业务在某些方面有内在的联系,使得客户能够产生自然的联想与信任。

对三类业务可以采用公司品牌托权的模式。即将创新业务的品牌名称置于显著的地位,而利用公司业已形成的公司品牌影响力作为托权,在推出有个性的新业务名称时,由公司品牌做出价值与安全保证。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给新业务起一个响亮而有个性的名字,用这个名字最直接地锁定特定的目标消费者,在目标客户群中形成最早、第一或最好的概念,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对策主要是当证券公司开发出别人所没有的独特业务,而且此业务对目标客户来说具有极强的识别性与吸引力,而客户对公司也很在意,不便于推出一个新品牌的情况。

对第四类业务,要么放弃,要么推出新的品牌,采用多品牌组合模式。这种业务品牌的推出,主要是当证券公司规模较小,在业界被公认为处于跟随者地位,客户的认知与认可程度较低,但在某些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公司决意采用市场集中战略,在某一集中市场上展开竞争的情况。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可以根据自身以往的客户资源,专门为其提供具有个性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

征信业务管理范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财务战略 提升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及特征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 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

1、价值优越性

核心竞争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或更好的服务享受,同时能使企业保持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从而能使企业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价值目标,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价值实现的主要来源。

2、异质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同时也应该是不可复制的,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并且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异质性,与特定具体的企业组织相伴而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无法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

3、动态层次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动态化的过程,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形态。康荣平、柯银斌(2000)认为企业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能力、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在基本能力阶段,企业、处于能量的积聚期,企业价值低,经营风险与信息风险都比较高;在亚核心能力阶段,企业形成了初步规模,经营风险降低,然而该阶段市场开拓成本费用相对较大,由此导致企业仍然维持较低的利润水平,但该阶段企业成长需要大量资金,所以财务风险可以适度提高。在核心能力阶段,核心竞争力的拓展使企业经营风险下降,企业信誉度进一步提高使企业筹措资本的能力增强,企业发展需要更多资金投入,企业的借款量大增,企业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财务管理是一种战术职能管理行为,并不具有战略特征。然而,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竞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财务管理并非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加以考虑。所谓财务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对其财务资源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统筹安排的过程。企业财务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企业资金投放的目标、原则、方向、规模、方式和时机等重大问题。

2、资金筹措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企业资金筹集的目标、原则、规模、结构、渠道和方式等重大问题。

3、收益分配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企业收益如何分配的重大方针政策等问题。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财务战略管理的关系分析

第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财务战略的决定因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价值来源。企业战略的实施要能确保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优势。而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中的子战略,它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服务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要求。因此,核心竞争力提升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企业科学有效的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保障作用。在企业战略体系中,财务战略对企业战略及其它子战略的目标实现发挥财务支持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企业战略的支持,而企业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财务资源的投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创造和配置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财务资源。由此可见,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支持和促进的作用。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水平下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一)基本能力阶段

1、内含发展型投资战略

这一时期企业应重点关注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为了降低企业的总体风险,企业这一阶段适合于采取内含发展型投资战略,企业在这一阶段面临着扩大再生产的经营要求,所以其财务战略管理应以挖掘企业生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投资为重点。

2、低负债筹资战略

企业在这一阶段尚未形成其竞争优势,其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因此企业这一阶段必须保持非常低的财务风险水平。所以该阶段的企业应主要通过权益资本而非债务资本筹资。企业的资金来源应以自有资金为主,可以适当的辅以少量政府资本或风险资本。

3、不分配收益战略

为了使企业能尽可能多的积累收益,为其生存发展扩充资本,企业在这一阶段的股利战略的目标应是不分配股利或低微股利分配。此外,更多的留存收益还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自有资金比重,为企业下一发展阶段的债务筹资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二)亚核心能力阶段

1、一体化投资战略

在亚核心能力阶段,由于企业还未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企业应紧紧围绕自身的亚核心能力参与市场竞争,应采用一体化的投资战略。在这阶段企业应该慎用多角化的投资战略,以防止企业能力的不利消耗。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内部扩张投资战略或者外部资本扩张战略。一方面企业可以增加内部资产投资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比如更新改造业务流程等维持并发展其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吸纳外部资源比如兼并收购等来推动企业的成长。

2、参与资本市场和合理利用财务杠杆

在亚核心竞争力阶段,企业的市场地位相对也比较稳定,同时产品技术己趋向成熟,经营风险降低,因此企业在这一阶段可以适当提高负债水平。同时,企业可以考虑上市融资,比如买壳上市以加大权益资本金的投入以进一步合理控制财务风险。

3、低收益分配战略

处于亚核心能力阶段的发展型企业应采用“低现金股利”的股利分配战略。低现金股利可以使企业收益中再投资的比重加大,从内部资金来源方面保证发展型战略所需的大宗资金。另一方面,低现金股利还可使企业减少因收益下降而造成股利无法支付,以至使股价剧降的风险,也可降低企业因无法偿还到期债息而使企业破产的风险。这将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种较为平稳的外部金融环境。同时,它给企业以较大的灵活性。企业可以通过灵活运用额外股利的发放来传达企业的信息,适时为企业发展战略创造出更好的外部金融环境。

(三)核心能力阶段

1、多角化投资战略

由于该阶段企业已经形成其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考虑开展多元化经营,因此处于核心能力阶段的企业的投资战略应趋向于相关多角化投资。

2、利用财务杠杆

在这一阶段,企业经营风险大大降低,相对来说,企业财务风险可以升高,因此该阶段企业应该更多地使用债务资本融资,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3、稳定增长的收益分配

对于已经进入了核心竞争力状态的企业,收益稳定,同时筹资能力变强,能随时筹集到经营所需的资金,其资金积累规模较大,具备了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因此,应当采取稳定增长的股利分配政策以稳固投资者的信心。

五、加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措施探讨

1、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一方面,企业应着重培养综合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努力提高经济管理人才的整体业务素质,为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人员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应不断完善其财务管理系统,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地运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2、增强企业竞争观念与战略发展眼光

企业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共同奋斗,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增强竞争意识,强调员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共谋企业发展。

3、健全财务预警机制

在企业核心力提升的过程中,企业难免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的过程也是风险管理的过程,在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潜在危机时,预警机制能及时帮助企业做出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从而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健全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核心保障。没有财务监督,企业的资金运作就可能陷于低效的状态,财务战略也无法有序地实施。所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其监督机制,保证其财务战略的顺利实施,从而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阎达五,陆正飞.论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兼论财务战略及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J].会计研究,2000(9)

[2]徐郑峰.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价值增值[J].工业技术经济,2007(9)

征信业务管理范文3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源于80年代的日美经济竞争。经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经济学者发现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无一例外地在某些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且这种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资源、技术、内部机制或价值观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垄断地位,于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应运而生。

随着证券市场的日益成熟、监管的日益严谨及证券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券商经过10年的粗放式发展后,也愈来愈发现培育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其进行探索及研究。

笔者作过一次较广泛的券商调研,发现许多券商对于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思考,并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券商业务关联结构的构造与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其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获得有极大的关系。

券商业务关联结构与其核心能力的关系

我国券商业务主要由自营业务、承销业务及经纪业务三大块传统业务组成,在机构上也相应地设有经管总部、投行总部及资产管理总部三大业务主体。但由于券商发展的历史特点,我国券商三大主要业务之间关联度很差,三大业务部门各自为战,缺乏信息沟通,更谈不上业务上的支持与联合,使许多可以共享的资源及基础活动得不到共享,极大地影响了券商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某券商曾就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作过一次调查,其主要结论如下:

1.目前阻碍券商进一步高速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仍来自于公司内部,而外部因素如监管过严等则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2.公司制度性因素成为目前阻碍券商进一步高速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具体说就是激励机制不足和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够。这充分说明券商内部各部门配合协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事业发展的重要制度;

3.从业时间越长的员工越是将各部门的配合问题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各部门配合不力是券商积恶难去的一个老问题;

4.管理部门将各部门的配合问题作为第一位的因素。其实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实际上就是一个管理问题,管理部门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一方面说明这个问题管理部门体会得最深刻,另一方面说明券商现有的制度还不能使管理部门很好地解决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5.不仅员工在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感到配合不力,经理层包括总经理在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也感到不尽如人意。

笔者调研的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对我国券商来说具有普遍的意义,各业务部门间缺乏协调与合作、各业务单元间缺乏关联,已成为制约我国券商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

随着证券业竞争态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券商已意识到构造自身竞争优势的迫切性,在经营管理上大下功夫。但由于我国券商的发展时间很短,且业务发展的粗放式进程使其核心能力大都未能形成。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随着证券业竞争的市场化以及券商自身能力的积累,今后将是我国券商形成各自特殊核心能力及竞争优势的时期。

本文认为,券商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在于券商必须培育出可持久的企业核心能力,券商的核心能力是其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企业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企业不同业务单元、不同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技能的有机结合。其不仅仅表现为关键业务、关键技术、关键资源或企业的运行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各种能力的提升。

对于核心竞争力有个很形象的解释。如券商这样的多样化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能力。它是公司内部如何协调纷繁复杂的生产技能和过程的知识及信息的汇总,是凝聚公司现有多种业务的“胶水”。

综上所述,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公司内部的协调机制。它不仅仅是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更应该是各种业务在技能、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尤其是提供与实现这种融合的企业运行机制。因此目前对于券商来说,合理构造自己的业务结构,使多项业务形成关联,并在制度及机构上作出相应安排,确保这种融合的实施,是券商构造其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券商业务关联结构三原则

经过一轮高速增长时期,我国券商正从强调增长转向强调效益,这也是全球经济的共同特点。笔者认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券商应以业务组合规划策略代替业务单元策略,寻求业务单元间的关联,发挥业务单元间的协同效应,使各业务单元可彼此共享基础性和辅活动,从而降低成本或促进差异性,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是合理构造券商业务结构,寻求最佳业务单元组合,以形成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的竞争优势,为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强项原则

构造券商业务关联结构首先要选择相应的业务单元,构成券商业务关联结构的每项业务最好是券商的强项业务,是券商拥有最多资源的业务,因而也是券商最易成功、效益最好的业务。因此券商业务关联结构的第一条原则即强项原则。一般来说,券商强项来自以下几方面:

1.过去成功业务的经验。如果券商在某项业务上获得较大成就,表明券商就该项业务形成了较丰富的成功经验,积累了大量人力资源、客户资源、销售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该项业务自然是券商的强项业务。

2.特殊的背景及关系。券商与企业、行业部门或地方政府的特殊关系,是券商强项的另一重要来源。这种良好的关系资源,将有助于券商选择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战略。因此券商应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及时培育并长期保持这种紧密关系。

3.研究强项。券商对于某些问题特别的研究力量将有助于券商形成业务的创新能力,从而构成其相对强项。国内某券商在全公司范围内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研究力量对券商各项业务具有强大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对营业部及经纪业务的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4.成本强项。券商在何处形成规模或多项业务分担成本的状况,将使券商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这样的一些业务相对成为券商强项业务。如申银万国在经纪业务上,由于形成了有效的资讯及管理等支持体系,从而具有了相对其他券商经纪业务的成本优势。

5.财务强项。如果券商能够对外界变化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在财务和其他资源方面能对业务单位的变化提供支持,则该券商在创新业务上也会具有强项。

6.资金强项。如果券商有大量的现金流或畅通的融资渠道,这无疑将给券商在许多业务方面带来优势。

经过10年的发展,应该说我国券商已积累了多个强项,各自在许多方面形成了相对优势。但是许多券商未能发现这种优势的重要性,从而未能有意识地积累和强化这种优势,更未能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协调与组合,使得这种优势没有在券商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券商的一项紧迫的工作就是客观地、理性地分析与找寻自身的相对强项,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这种优势、利用这种优势。

二、低成本原则及歧异性原则

券商业务关联结构构造的第二个中心问题是其在证券业中的相对地位,也即券商在证券业中的定位问题。在目前证券业结构并不理想、行业平均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定位合理的券商仍然可能获取较高的收益率,其根本基础是持久性竞争优势,特别是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低成本和歧异性。券商在证券业所具有的优势或劣势的显著性最终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相对成本和歧异性有所作为,因此券商的业务关联结构应在相对成本及歧异性方面作出反应。

券商低成本战略的目标是成为证券业中经营成本最低的券商,并将低成本地位转化为高收益,从而取得高于证券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券商成本优势的来源包括追求规模经济、特殊资源(如与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良好关系)、特殊产品或服务及创新能力等因素。

尽管券商可依赖低成本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但仍必须在相对竞争对手标新立异的基础上创造优先的竞争地位,它保证券商为获取满意的市场份额而进行的必要的让利行为不会抵消低成本优势,从而确保领先于证券业平均收益水平。在歧异战略的指导下,券商应力求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它可选择许多客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多种产品或服务(如并购、项目融资),或某一特定区域(如东部沿海、中西部等),以某种独特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它将依靠该种独特的地位而获得溢价的报酬。歧异战略的基础是产品本身或服务、客户种类及地区分布、销售服务体系等因素。

因此,券商的歧异战略必须基于上述强项原则,分析自身的优势,合理选择构成业务关联结构的业务单元,并在下述关联原则的指导下,寻求各业务单元间的有机关联,使之协同作战,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低成本战略和歧异性战略,从而真正实现规模效益。

三、关联原则

券商通常同时开展多项业务,但目前券商业务间(特别是经纪、自营、投行三大业务)缺乏相互关联,无法协同作战,大大影响了券商的经营能力。本文认为,券商业务结构构造的第三条原则是关联原则。即券商各业务单元应相互支持,彼此共享某些基础价值活动、分担某些成本,这样业务单元关联也可转变为券商竞争优势。

业务关联源于共同的客户、销售渠道、技术和其他因素,不同业务单元间基本技能或管理特定类型活动的经营手段的转化,业务单元之间有可能共享某些基本的价值活动并分担某些成本,业务关联即由此产生。如果关联带来的共享所降低的成本或增加的产品歧异性足以超过共享成本,而且竞争对手难以在这种共享方面相匹敌,那么共享活动能导致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目前来看,券商各业务单元至少可在下列方面构成关联:研究、信息等后勤支持活动;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及上市公司等客户服务网络;研究、投行、自营及经纪业务间的纵向支持系统等。

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本文提出的券商业务三原则,而应该看到这三条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其关系十分紧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互相配合。简单来说,可将其关系概括为:业务结构中每项业务单元的选择要符合强项原则,业务单元的组合要遵循关联原则,其最终的组合结果要达到低成本原则和歧异原则。

实施券商业务关联

的制度与机构安排

一、区域性管理制度

券商区域性管理即指实行三级授权,设立区域性的管理总部,证券营业部作为三级法人在区域性管理总部的领导下从事工作,这种模式近年来已被许多券商所采用。它实质上是券商业务间的横向整合。

经济、文化的地域性是券商区域管理总部存在的基础。由于地区性的差异,各地经济、文化生活带有浓厚的区域性特点,如果能植根于本地,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目前券商大多有了业务匆匆而来,办完事又匆匆而去,难以与服务对象形成鱼水相融的关系。据统计,作为上市主承销商而又能接到第一次配股业务的不到30%,从而影响券商业务的持续发展。目前许多券商争当地方政府和企业财务顾问,可以说是对这一失误的纠正。从目前营业部的人员、知识构成来看,还难以承担如此重任,而总公司的经营业务相当程度上受经济效益驱动,难以在投资意识和投资群体上进行引导和培育,相对来看,区域性管理总部却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有这种能力。

从效益成本来看,目前全国性券商的投资银行部、研究发展部大部分按行业分工来设置,二级市场的调研工作也是这样,当然依据专业的分工有重要意义,但从效益成本的角度看不合算。800多家上市公司分散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如果以行业划分,难免有许多重复性工作。如果能以一定的区划为基础,特别是依托营业部,发挥地区证券营业部的桥头堡作用,不但能节约成本,还能建立区域资料库,形成业务的持续发展力。

区域性管理总部(分公司)作为授权法人,不应设置过多职能部门,在有限的岗位中要强化三项职能:

第一项是营业部的服务与风险控制职能,促进营业部的竞争能力。

第二项是区域性市场培植职能。区域性管理总部要注意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精心耕耘和开拓区域内的市场和业务,才能为券商未来的发展提供市场,这还包括对区域内潜质企业的发现与培育。

第三项是区域性信息反馈职能。区域性管理总部负有向公司提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特殊企业等各类信息的义务。

二、业务链管理制度

业务链管理制度是指对券商的多项业务进行纵向整合,在该券商的范围内将不同的业务或其他经济过程结合起来综合管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发挥协同效应。这种管理制度的核心就是要寻找各业务间的关联,构造各业务间的联系,互相支持,联合作战,发挥整体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券商业务间的链接关系有以下几种:

1.向前链接,即券商某项业务可通过供给与其他业务发生关联。如券商投行业务中积淀下来的各类证券可成为其自营业务的原材料,从而构成与自营业务的向前链接。事实上广发证券等券商已认识到二者间的关联,在实际运作中已将两者结合操作,共同考核,共同结算。

2.向后链接,即券商某项业务通过需求与其他业务发生链接。如上例中的券商自营业务与其投行业务就是向后链接。同样,券商的自营业务、投行业务及经纪业务对研究的依赖越来越大,从而与其研究业务也构成向后链接。

3.投入关联,即券商各业务部门间资源及管理等投入上的关联。它可用“投入系数”衡量,该系数的经济含义为券商某一业务所需要的其他业务部门的投入量。该系数有助于寻求券商各业务间结构比例的量化指标,并为券商业务结构比例的合理性提供判别标准。如根据券商直接创利业务(经纪业务、自营业务与投行业务)对研究业务的依赖,可以判断目前券商研究业务在整个业务结构中的比例偏小,券商业务结构存在不合理,应该加大对研究的投入与整合。

三、信息流动机制与数字化管理制度

券商业务关联的核心纽带应是信息,券商各业务部门经营及业务信息的顺畅流动、广泛共享是其业务关联形成的基础。为此券商应采取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

事实上,一场新的管理革命正在广泛兴起,那就是数字化管理革命。它以企业内部信息的数据化及指标化为基础。在信息时代,对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内部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因为内部信息记载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只有通过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迅速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企业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纠正的信息反馈过程。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券商机构尚无专门的信息收集与处理中心,更缺乏明确的信息流动机制,信息的采集、处理、流动处于无序状态,各业务部门信息不能及时传递至决策层,也无专门机构对各业务部门的信息进行归并综合分析,提出决策参考意见。这种信息流动机制的缺陷极大地妨碍了券商向现代化经营管理的转变。

为此,券商应制订公司内部信息收集及流动机制,明确各业务部门的业务信息文档管理责任,建立公司内部信息网及中心数据库,使各类信息在严格权限控制下顺畅地流动并得到广泛共享。中心数据库可以及时采集并处理各业务机构的业务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实现对公司及各业务部门经营业绩的评估,以及诸如客户构成、资产状况等的分析,并以可比的指标及数据形式提供给领导,作为公司决策的参考。

券商业务关联的试验与建议

一、已有关联试验的分析

1.投行与自营的关联

券商投行业务中由于包销会积淀一些股票,造成券商持股现实。但券商对这些股票的持有不是作为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而是要在二级市场上以合适价格兑现来获得收益。而二级市场运作业务的优势在自营部门而不在投行部门。如果投行部门为了保证其业务的连贯性,强揽积淀股票的二级市场兑现,要么由于缺乏专业性而影响收益,要么就得扩充自身机构,造成小而全的局面,同样是效益不高。

由此可见,投行业务与自营业务内部事实上形成了一定的纵向关联,目前国内已有券商将两部门打通营运,作出了成功试验。

另外,由于新股发行方式的改革,特别是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投行业务也需要自营部门的协助,从新股的二级市场前景、价格空间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此服务于认购机构和争取认购机构,从而保证新股的顺利发行。反过来,投行业务可以自身对企业的较充分的认识,向自营业务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可以是券商自己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参考论证信息。关键的是这种信息流通机制要制度化,以确保其畅流。

2.经纪业务与研究的关联

经纪业务与研究的关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研究对营业部的服务与支持,以扩大公司经纪业务量和经纪业务效益。如国内某大券商具有逾百家营业部,其研究所对各营业部实行统一的资讯服务,减少各营业部的投入,精简了营业部人员编制,大大提高了其规模效益。经纪业务与研究关联的另一方面是,通过研究对基金的服务获得基金的分席位,从而扩大券商经纪业务份额。

二、研究对券商各项业务的支持分析

券商研究水平与能力对其业务的支持作用是很大的,随着我国证券业的不断发展,这点已为业界普遍认同。上面已谈到研究对经纪业务的关联与支持,事实上,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演变,目前的新股发行方式对券商的整体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券商研究能力的要求则更高。仅以新股定价来说,就需要券商对该企业所处行业、该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以及其在二级市场的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这些绝不是券商投行部门能做到的,需要其研究部门的全力支持。

同样,券商的自营业务更是离不开研究部门的支持,只是目前许多券商在自营部门下另设了研究部门。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存在许多弊端。它一方面造成券商各业务部门的“小而全”格局,另一方面则削减了公司整体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这种低水平重复带来低效益的现象实不应出现在券商机构。券商应该整合全机构的研究力量,提高整体研究能力,以支持和推动各项业务的开展和发展。

三、研究对业务信息的综合把握及对业务关联的敏感捕捉。

征信业务管理范文4

行政事业单位履行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在我国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财务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经济运行成本以及促进行政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形成全面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缓和资金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不高的矛盾。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缺少合理预算机制

财务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预算与计划,使初期投入过多,无法对后期资金进行合理管理。预算的欠缺与内容不完全,无法整体反映单位发展的方向与前景,无法充分和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资源浪费,日常工作由于没有目标进行困难,工作在环境与条件变化时也无法做到合理预测,员工在工作中容易产生盲目行为,削弱员工工作自信心,导致工作的缓慢进行。资金不经合理规划管理,一方面将造成资金的不必要占用,另一方面,会造成需要资金事项的拖沓与不良影响。没有财务预算,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就没有蓝图。

(二)财务管理制度缺少对工作期间财务的合理管理

工作期间,单位未对财务进行合理管理,导致员工财经纪律淡泊,造成员工公款私用现象,使?污腐败滋生,影响社会进步。员工将费用挪用,造成奢靡风气,影响单位整体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影响办事规则程序,过于简单的财务管理使财务去向状况流于形式,无法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节约经济运行成本。

(三)财务管理模式缺少合理的监管机制

财务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得到监督,没有明确的监管机制,易导致员工产生不合理使用工作中的资金不会有影响的观念。缺少给予员工警示的管理信号,员工素质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得到提高,在资金利用上没有完善的规划,缺少正确节约的理财观念,凭借经验工作,走形式主义。财务管理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在核算监督时,机制体制不够健全,且内容和方法不合理,造成核算结果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没有规范化的财务管理监管机制体制,就无法严格规范要求工作人员的行为。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一)完善财务管理的预算机制

为做好单位内部有效调控,必须做好预算工作,建立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对单位内部各个部门进行支出预算,做到合理,提高准确性和科学性,确立预算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队伍中的地位,在扩大预算范围后,要求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坚持单位内部以及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领导工作计划与预算适应,做到预算编制和分析的及时快捷性,在环境变化和条件变化中随机应变。其次,从过去的预算中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合理性与误区,做好预测工作,在超出预算时做出正确决策。做好预算工作是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以及运行的关键链条,对于单位的未来前进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财务管理中必须坚持财务预算,合理配置资源,把握绩效,使各项开支都能够用到实处,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

(二)完善工作期间的财务管理机制

资金专项使用与流向管理明确,及时反映单位工作运行状况以及员工工作状态,切实进行成本核算监督,准确查明资金使用情况。必须在工作运行期间,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进行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培养,让员工具有良好的心态和状态,拥有完善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在工作中随机应变,避免失误决策带来的严重影响。科学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和筹资成本,把握好项目的财务管理关,防止急功近利。跟踪项目的资金使用结果效用,建立事项决策负责制度,杜绝集体决策、团体负责、最终无人负责的现象。抓好资金流程管理,集中调度及有偿使用,尽快处理积压物资,及时处理闲置、过时以及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在项目工作实施期间加强完善资金的管理流程,明确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促进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三)完善财务管理监管核算机制

优化资金结构约束机制,把握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跟踪各项工作的完成状况,发挥全体员工的作用。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管核算机制,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及项目运作的重要手段,能保证单位各项工作正常有效开展。按照财务专项资金管理要求,结合实施的方案,检查资金流向与实施效益,查证财务办理手续流程。建立财务监督管理部门,完善违规违纪惩罚体系,对于挪用或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进行惩治。要求被检查单位密切配合检查。

(四)完善整体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按照现代化单位发展要求,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创新和完善。在单位内部,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教育,树立重视科学财务管理的观念,精准细致的设计财务管理条例,贯彻条例到各个部门和工作领域,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资金落向实处,出现问题有据可查有人可管,能及时进行核查与调整。杜绝工作人员乱花乱用现象,从源头处解决腐败问题的出现与泛滥,在资金的去向上做出详细说明与总结,在工作的起始预算、期间核算和完结监管总结中能够规范科学便捷。

征信业务管理范文5

省政府在20*年以来实施法制政府八项制度和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的基础上,今年又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的决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决定从今年3月1日起,在全省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为把工作落到实处,省政府于2月27日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根据省政府的决定,我们今天召开大会,对我厅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年林业厅推行责任政府四项制度成效显著

20*年,针对行政机关不同程度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责任心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推倭扯皮等问题,围绕建设责任政府的目标,省政府在县以上行政机关推行了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四项制度。一年来,我厅严格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在林业厅得到了有效落实,机关工作得到有效改进,自身建设得到有力加强,人民群众对林业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为圆满完成20*年全省林业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推动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我厅把推进四项制度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有力手段,强化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着力改进机关作风。通过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规范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促使机关人员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减少了办事拖拉、推倭扯皮的现象,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责任心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得到改正。通过实施四项制度,增强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改善了服务态度,改进了工作作风,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规范了机关工作的程序。厅机关重新制作和规范了各处室、单位牌子,所有处室的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直接服务社会的行政许可受理中心等窗口单位和部门公示了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工作岗位、业务范围和投诉方式等,在网站上向社会公开了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单位的办公电话、服务内容、承诺事项、办理程序,在厅机关办公楼大厅悬挂了《行政机关八项工作承诺》、《云南省林业厅服务承诺书》、《行政问责事项》和《行政问责方式》标识牌,设置执行四项制度意见箱,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规范行政行为。修订了《云南省林业厅工作规则》,对各类会议、公文处理、公务活动、经费审批等进行了进一步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职责,规范了机关日常工作秩序。

三是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结合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我厅加强了行政受理中心工作,启动了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使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取消、合并和下放了19项行政审批事项,提高了审批效率。省政府督查组对林业厅履行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后认为,林业厅开展四项制度以来,责任心明显增强,态度非常热情,工作质量很高。

四是履行了服务承诺的兑现。在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过程中,我厅向社会作出了公开服务六项承诺并切实履行承诺,对省政府确定的二十个重点项目和二十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涉及使用林地的,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认真做好咨询服务、指导工作,积极依法支持铁路、机场、公路、水电站、新昆明建设、昆钢搬迁等重点工程建设。同时简化程序,将涉及的林木采伐一并审批,大大提高了办事的效率,为昆明新机场,昆广、沾六、玉蒙等5条铁路的如期建设赢得了时间。主动加强与省发改委、经委、国土、水利、电力、环保等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并针对存在问题,先后与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昆明铁路局等多次召开协调会,达成共识,确保了行政许可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各项工程建设依法如期进行。

五是提升了执行力和公信力。围绕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我厅强化了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通过严格执行行政问责、狠抓服务承诺的落实兑现、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等,有效提升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自推行服务承诺制以来,我厅实施服务承诺的部门的限时办结率、首问首办率、投诉回复率“三率”一直保持100%。迄今为止,我厅还未接到群众和有关部门转来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的举报信件。

在充分肯定去年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深入推进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的部门和个人认识还不完全到位,存在松懈思想和厌倦情绪;二是一些好做法没有很好得到坚持;三是行政问责的主动性、时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问责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四是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和规范,长效机制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年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把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作为今年加强林业厅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是我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完善政府自身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在政府重大决策前召开听证会,及时听取群众意见,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助于形成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政府决策机制,使政府决策更具科学性并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理解,促使决策达到预期目的和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在政府实施重要事项之前,及时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活动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在政府工作中及时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作向社会进行通报,有助于畅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让人民群众了解政府工作,更好地监督政府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为公众查询政务信息提供服务,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有助于人民群众通过公开、公平、合法的渠道及时获取政府信息并加以利用,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一)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基本内容

1、实施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主要目的在于加快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要求行政机关,对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决策事项,涉及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决策事项,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事项,在决策前都要采取面向社会公开的方式进行听证;听证会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保证听证的合法性;听证会结束后,要形成书面听证报告,经审查后的听证报告应作为政府决策的依据,并向社会公布听证情况。

2、实施重要事项公示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使政府工作更加广泛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求行政机关,对于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项,涉及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事项,公务员录用、职称评定、重要的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事项,在实施前都要向社会进行公示,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3、实施重点工作通报制度。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工作落实,提高政府执行力。要求行政机关将确定的重点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和工作完成后,要向社会进行通报。通报的内容主要包括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进展情况及其成效、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向社会公布的服务承诺事项和落实情况、公众关注以及其他应当向群众通报的重要事项等四个方面。

4、实施政务信息查询制度。主要目的在于及时、高效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务信息的多样化需求。要求行政机关要通过“96128”政务信息电话专线、政府网站、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档案馆和公共图书馆等场所设立的政府信息公告栏和电子信息屏等设施、信函和来访等方式,为公众查询政务信息提供服务。“96128”政务信息电话专线,终端设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为各地公众提供政务信息电话查询服务。

(二)林业厅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具体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林业厅贯彻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将继续由厅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实施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即领导小组由厅长陈玉侯任组长,驻厅纪检组长潘忠云、巡视员张林冲任副组长,厅办公室、资源林政处、政策法规处、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驻厅监察室、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森林公安局、宣传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驻厅监察室),抽调有关人员组成,具体承担林业厅实施四项制度的日常工作。机关各处室和厅属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总责。

2、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09〕4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9〕40号)文件精神和省政府的职责分工情况,林业厅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要在总体协调推进的前提下,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各司其职,具体职责分工是:一是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由厅政策法规处牵头,相关处室配合协调推进;二是重要事项公示制度、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和政务信息查询制度由厅办公室牵头,相关处室配合协调推进。三是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负责四项制度实施中的监督检查及投诉受理工作。四是厅宣传中心负责做好相关信息宣传工作。具体任务分配:在3月20日前,一是由厅政策法规处起草出林业厅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二是由厅办公室起草出重要事项公示制度、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和政务信息查询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制订具体措施,建立配套制度,使四项制度的内容具体化。三是由厅四项制度办公室汇总,形成林业厅贯彻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实施。

3、抓好平台建设。网站、电话、政务服务中心及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的相应设施是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今年上半年的重要任务。我厅将在今年上半年搬入新办公区,各相关处室要通盘长远考虑,拿出平台建设的最佳方案。第一,要高度重视林业厅网站建设,信息中心要进一步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建立完善的林业政务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充实信息,确保公众全面、准确地获取政务信息。第二,要把档案室、公共图书室和林业政务服务中心等场所建设作为新办公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上半年全面完成相关设施的建设任务。第三,要抓好“96128”政务信息电话专线的建设。4月1日,省级行政机关以及条件基本成熟的昆明市、大理州将开通“96128”专线,厅办公室信息中心要做好林业政务信息查询电话专线开通方案制定,为开通电话专线和提供查询服务做好相关准备。

4、强化学习培训。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规范标准要求高,执行程序要求严,公众广泛关注。为了使我们在执行中能够按规范操作、按要求推进,确保执行有力、落实到位,不变型、不走样,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要制定学习计划,尽快组织学习培训,使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全面掌握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厅党组将把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作为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厅党组成员和各处室、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集中学习;各单位要把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学习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厅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要把阳光四项制度的有关内容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目标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内容之一,认真抓好落实。3月份,省级责任部门将分别牵头,围绕各项制度的实施组织开展培训。我厅各牵头部门要组织好各相关工作人员,届时参加省里组织的培训。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抓好“96128”政务信息查询电话专线联络员队伍的建设,4月1日,“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将开通,要迅速从厅办公室、资源林政处、政策法规处等业务处室确定林业厅“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联络员,参加省级责任部门组织开展的培训,保证林业厅专线畅通,确保林业政务信息查询答复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

5、加大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也要像去年宣传责任政府四项制度一样,认真制定宣传方案,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同时,健全举报、投诉、监督机制,公布投诉电话,定期和不定期对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作为今年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通过听取汇报、民意调查、明查暗访、集中督查和动态跟踪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搞形式主义,不执行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同时,要把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监督实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是统筹抓好法制政府和责任政府各项制度的深入落实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更不是一阵风。虽然今年我厅重点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建设法制政府、责任政府的任务已经完成,不能因为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而放松对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和法制政府八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一)继续抓好法制政府八项制度的落实。

20*年我省出台法制政府八项制度以来,林业厅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八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了行政效能。下一步要有重点地推进法制政府八项制度,把实施八项制度于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结合起来,把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的相关要求,贯穿于法制政府八项制度实施的始终;要通过开展行政问责,推动法制政府八项制度的实施;要按照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要求,在法制政府八项制度制定实施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和重点工作通报,切实推进法制政府建设进程,推进政府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进一步巩固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的成果。

征信业务管理范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是社会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但是新形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并没有和形势接轨,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降低了它行政管理的职能,造成了国家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对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监督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更好的实现它的国家行政管理职能。

一、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1.预算不准确

目前部分单位很难做到预算准确,各单位基本可以做到审查过程的严谨,但是由于各部门存在各自为政、互相推诿的现象,导致原本制定预算制度流于表面。而在一些县级、乡级的行政事业单位中,收到财务人员能力、学历的制约到只做出预算并不是十分准确,并进一步导致上一级的预算存在问题。

2.预算的执行力度弱

预算的执行力度弱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表现为,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对支出没有严格的控制,产生超支、浪费现象,例如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公款吃喝、公款旅行,打着工作的幌子,实际是在为自己谋私利,不仅造成国家公共资源的浪费,也使老百姓对政府产生不好的印象,使一些好的政策也难以的到老百姓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对于资金的具体使用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造成了很多的糊涂账。

3.财务人员集体意识弱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财务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他们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出现冲突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选则。他们或把自己的意志作为核心,对于财政制度持无所谓、不重要的态度,或是把领导的意志摆在首位,只认领导签字,不以制度为准,没有做好审核工作。

二、新形势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方法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包括的内容很复杂也很重要,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的技术能力很有必要。工作的难度决定了对财务人员要求的高度,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各种方式的训练,提高专业能力。因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出现过这种情况:对于基础性的工作也总是有人问,所以在进门选拔和后期训练中都要严格把关。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除了专业性的知识,还应加强对人员的思想方面的培训,要提高集体意识,不能因私废公,同时还有法律方面的知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提{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2)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会计管理方面不重视,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就要改变对财政“重使用、轻管理”的财务管理观念,管理是第一位的,首先有好的管理制度,在资金的使用上才会合理,不出差错。这就要提高财务管理的意识。任何方面的管理,思想意识都是最难管理的,但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健全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资金收支管理工作。

加强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建立一个可行性高的制度,不能用一般的财务规范。从而增加组织的控制意识。单位内部互相牵制,一个业务不能由一个人或部门完成,要进行分工,就像流水线,谁也不影响谁,制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既便于问责而且高效。然后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财政政策及单位的实际情况考虑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完善有效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保证所有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保证财务管理的质量。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根据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最后,为了做好对资金收支的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保证单位的支出都有明确的记录,有迹可循,避免糊涂账,假账的出现。

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实行奖惩制度

(1)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关于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做好对开支的预算工作,并严格执行,从而减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低下的人为因素。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财务管理上要紧跟时代步伐,与信息接轨,可以设置财务信息管理。准确高效。

(2)国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按时审查监督,增加透明度。行政事业单位要主动的配合监督,财务透明才会避免投机倒把,使资金有效运转,用到实处。

(3)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评价机制。做的好的要有奖励,不好的就到提出批评,严重的就要进行处罚,在财务会计人员的意识中形成力争上游的思想。否则就不能及时发现不足之处,无法进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注意奖惩不是虚设的,要是实实在在的,如此下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动力也会提高,这样良性循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提高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有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管理制度,进而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设立奖惩制度,加强监督。有这样的管理链,单位运行才会高效、科学、透明,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促使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