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作曲方法;研究与实现;分析阐述
前言:
算法作曲也被叫做自动作曲。算法作曲,其是人们在开展走作曲作业时,利用模式化方法开展创作,利用不同类型和结构、形式,开展创作。例如:利用卡农和赋格等等模式化方法,在创作后,在结合倒影和逆行等等手法,展现乐曲曲目。
1、算法类型研究分析
详细来说,计算机作曲方法具有不同形式,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不同型。
其一:知识库体系。对于理论基础高,艺术内涵丰富的音乐领域,知识库作曲算法应用性较好,可以把乐曲理论和作曲理论结合应用,结合作曲理论与乐曲理论线性规则,实现系统真实性建设目标,仿真度好。由于音乐具有自身复杂性和特殊性,桨巡煌规则和特点总结为一个巨大工程。其次,乐曲理论和作曲理论也具有模糊性不特点,不是任何作曲流程,均可以直接记录和保存。例如:初期创作的灵感来源,即使具有多年创作经验的作曲家,要向充分对出走思维表达,难度也较大[1]。
其二:音乐文法形式。假如把音乐看作是一种语言,就可以把音乐中音符和节奏,看做是单词。音乐连接和结构,看做是语言文法。通常来说,把现有的一个艺术家作品结构布局,看作为文法模式,对末班分析和研究,就∮薪岷衔姆ㄌ氐悖创作出和其风格与艺术形式相似的艺术作品。不同类型算法在应用环节,在构造期间,均运用以下几个方法。运用了统计分布方法,对音的范围规定和限制。利用模仿技术,利于形成相同风格作曲[2]。
2、计算机作曲方法实现研究分析
2.1业余作者自身对经验阐述
即使是音乐作曲创作人自身,在对作曲思维阐述时,对创作思维认知也较为模糊,对计算机作曲方法研究带来相对影响,因此,注意关注业余作者创作过程。作曲门槛合理,没有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只要是可以哼唱出音乐和曲调的人,就是作曲行为体现。如果把这些行为记录下来,也许是一个很好片段。这里运用不是曲子,而是品片段。因为曲子有一定格式要求,一个两个乐曲句子,并不能展现乐曲的风格,仅仅能把其称作为片段,称为是动机。一些创作人员在实际创新欧环节,主要是利用自上向下的方法,一个一个去创作,对音符不断修改和完善,直到作品的最后形成。利用这一方法的原因,是由于业余创作人员,自身经验少,没有经过作业学习,在初期不会站在整体角度设计,甚至会在一般后才会考虑。因此,为了实现作曲创作最大目标,无论是业余创作人员,还是其它创作人员,在设计创作期间,优先构建一个灵感模型,在模式基础上,开展创作,显示音乐关键与作曲算法。如下图一,创作灵感模型展示图。在结合灵感模型展示图内容基础上,形成一个满足模型的简单动机,开展创作[3]。
2.2明确曲子的感性取向
在结合灵感和以往经验基础上,做出基础判断后,创作人员需明确曲子情感,结合物资调性和速度,把曲子整体的情感色彩展现。明确曲子主题和主要旋律,把曲子的主要旋律,利用音符和作曲连接,利于形成优美旋律,满足艺术创作流畅性要求。曲调和情感基础设计完毕后,创作人员可以对灵感扩展和延伸,发展动机,增加曲子中创新性,满足大众多样化艺术审美需求。
2.3实现和设计
其一:把作曲创作过程作为模型,在模型中展现作曲创作灵感的形式,和发展详细进度。其二:利用以往点及面的理论思想开展创作,把灵感产生动机,作为末班,在模板中放入不同手法与规则,利用形成不同乐曲展现形式。其三:控制好曲子的质量和度量。利用曲算法自动化形式曲子,是一有趣行为。
结论:
由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在音乐进行演奏时,获得效果是利用接受。站在乐理角度来说,音乐跳幅度作掌握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带来消极影响,结合音乐山下行月符,增加曲子趣味性。为了实现曲子创作最大目标,在实际存在环节,需要结合以往创作经验,把乐曲理论和作曲理论结合应用,:把作曲创作过程作为模型,在模型中展现作曲创作灵感的形式,结合作曲理论与乐曲理论线性规则,实现系统真实性建设目标,仿真乐曲度好,可以创作出丰富多样,具有艺术气息的乐曲作品。
参考文献:
[1]黄欣,董军.基于经验的计算机作曲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心智与计算,2007,02:264-280.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2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甚为密切,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时,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此,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还是对提升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研究的意义
纵观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之举。只有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背离的弊端,从而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特征日益突显。一方面,当地政府成为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主要面对当地办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显现。因此,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还是对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地方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地方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经济建设中提供人力资源角色。地方高等教育能够发挥其自身优势,培养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各类人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此外,地方高等教育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训,为社会提供技术更新以及人员的技能提高,以间接形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援助。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基本具备知识密集、学术研究力量强等方面优势,对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生产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使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教育机构的科学孵化器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援助。
(3)地方高等教育可以改善区域经济软环境。地方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摒弃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带来清新的科学文明和现代思维理念,从而创新制度,形成高尚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经济软环境为区域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2.区域经济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1)区域经济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愈来愈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地方政府支持程度有很大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快与慢,直接关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好与坏。
(2)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层次。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十分重要的物质保障。实践证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的快速增长积极带动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每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到这些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事实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地方高等教育优化学科结构。经济与高等教育联系的纽带是人才,而人才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层次和种类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地方高等教育不断调整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优化学科结构。
三、促进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扶持力度要不断加大。一是中央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应给予积极支持;二是地方政府对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要有足够认识;三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区域在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方面的权力、义务和责任;四是积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加大区域经济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统筹权、决策权,理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
2.要适度控制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如果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那么地方经济发展中就会出现产品质量低下,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人才供给不足的弊端。如果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就会出现人才培养过剩的情况。继而不能使地方经济更好的发展。至此,地方高校应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盲目的扩大招生,到今天重视培养学生的质量上来,力求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不断创新。
3.注重地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地方高等教育能否为区域经济服务,将高校优势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关键一点就是看地方高等教育结构是否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要使教育作用发挥最大化,就得努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在培养大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不断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4.面向区域经济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地方高等教育的专业要依据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去设置,并以社会岗位及重点技术领域的需求而适度调整,特别在专业设置上要有超前意识,根据行业所需和科学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增设新专业。对原有专业,做好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内容的更新和补充,做好专业调查,对就业率较低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应及时撤销。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应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支撑,带动地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共同建设。开拓出一条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依托,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的办学之路。事实证明只有这样,地方高等教育才能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5.地方高等教育要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适人才。地方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特点,重点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己任。地方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对人才需求方面相统一,根据所在区域的办学定位,搭建人才培养、输送和储备的合理平台。
6.探索产学合作的有效路径。首先地方高校应该积极走出去,做好社会调查,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将高校科研优势发挥出来,有针对性的对企业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打开高校与企业的屏障,通过校企科技研发,带动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其次是校企间应创建产学联合的人才互补模式。当前,在高校中,即懂政策、又善经营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较少;而对企业来说,创新能力强、知识全面的研发型人才较少。因此,打破校企双方在科技人才交流上的壁垒,将有利于双方的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2015年度鞍山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潘愁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1,(3)
[2] 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Granger检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存在,在这样的现实存在中寻找更好的发展思路就需要更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推动力、经济增长点是重点;对于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而言,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找准自身特色和发展突破口成为地方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两者的发展重点结合,不失为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发展的好方法,即:地方高校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统领下,使得自身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区域经济在地方高校智力和人力支持下,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使生产更注重内涵,提高集约化水平,在发展上取得实质性提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关系特别是定量的因果关系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为地方高校发展规划制定奠定现实基础。
一、相关理论基础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为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财富增加,即各种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以货币形式表示,则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一观点面临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尽管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却没有得到改善,贫困、失业、两极分化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使得经济学家开始重新认识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包括多方面:首先,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其次,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在GDP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工业中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在第三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加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有传统的农民转化成现代化产业的工人,聚集到城市里,从事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带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更多的强调,高等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产业工人,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应予以充分的考虑,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来做战略部署,使之和区域整体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升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即高等学校中地方高校占比极大,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发展竞争激烈,既有来自中央高校的竞争,又有来自相同区域地方高校的竞争,地方高校自身要获得更好发展,在战略上要有新的着眼点。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既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又对地方高校自身的战略规划提供新的视角,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
经济理论指出,某些经济变量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即使变量受到干扰偏离长期均衡点,在均衡机制调整下会在下一期重新回到长期均衡点。协整表明,尽管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两者的某个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两个序列之间的这种稳定关系,是对经济学中所说的规律的定量描述。因此,研究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就是在研究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协整关系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经济变量,虽然它们各自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还是避免“伪回归”的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对它们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就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变量为同阶单整序列。下面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的内蒙古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用IG表示;选取内蒙古1987年至2011年地方高校的在校生数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指标,用SE表示。选取的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对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涉及的数据均为取对数后进行分析,取对数的原因:首先,是符合经济增长的理论的一般形式;其次,能够保留数据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对数据取对数后,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内蒙古生产总值用LIG表示;作为衡量地方高校发展的内蒙古地方高校在校生数用LSE表示。
(一)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ADF单位根检验
对数据进行ADF检验是为了检验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因果检验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是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要求。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平稳性的ADF检验是避免“虚假回归”,探寻数据之间真实关系的必要步骤。因此,在进行Gre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
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1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下:
表1是LIG和LSE在水平下、一阶差分、二阶差分的分别仅含截距、同时含截距和趋势、同时不含截距和趋势的ADF检验结果:
表1 LIG、LSE的ADF检验结果
(二)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上文中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是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于两个变量的协整检验,Eangle和Granger提出了两步检验法,也称为E-G检验。本文采用较新的 Johansen检验,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5.1,检验结果如下:
表2 LSE和LIG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检验结果得出二者的协整方程为:
LIG=1.347656LSE-6.106427
式中,Log likehood为79.71640,标准误是0.11950。
(三)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基于以上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可以判断排除了“伪回归”的可能性,对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数据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5.1软件,根据AIC、S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期为4阶,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表3 LSE和LIG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不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因此,数据检验结果拒绝了内蒙古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它们之间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是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没有得到数据支持。但是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存量因子即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而日益明显。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结合上文中计算得出的协整方程,可以分析得出结论: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从上文对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中可知,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相对地方高校发展而言,发展超前,即地方高校发展现状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高校总体发展规模较小,但其发展空间较大,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长迅速,随着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里必然会快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有效的支持了上述结论。这一检验结果并非是检验内蒙古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互为发展因果关系的正确与否,目的在于通过定量的科学分析研究二者的实际关系现状,为内蒙古地方高校战略规划提供现实思路,让其战略规划更能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使自身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论证,内蒙古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关系:首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发展,代表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总值是代表内蒙古地方高校发展的在校生数的Granger原因,内蒙古地区生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增长1%,地方高校发展将增长1.35%;其次,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地方高校不断发展后所增加的存量因子的影响,即人力资源的积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越来越大,内蒙古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留在区内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逐年增多,由于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区外大量人才的流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尽管整体存量较低,但是出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人力资源积累所产生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1]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3
[2] 李俊英.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科学与管理.2009,
1:55-5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历年
[4]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年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52-02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口和劳动力的文化、科学、技术素养的提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1] 而地方高校是区域人口和劳动力的提高文化、科学和技术素养的主要通道。可见,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也应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保障地方高校强盛的生命力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之一,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地方高等学校的区域性决定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发展更为紧密,地方高校逐步成为了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如产业规划、工业布局、农业产业开发等等重大的地方性课题的研究,还需要地方高校的积极参与,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切实地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2]。
2.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合理化,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区域社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归根结底,取决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直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不重视区域社会自身的智力开发,单靠外部的物质、技术与人才的输入是不可能收到显著效果的。
3.有力促进区域文化的更新
发展区域文化事业需要提供一定的环境与基础,而地方高校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地方高校一方面为地方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递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具有促进区域文化繁荣的功能。首先,地方高校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文化事业繁荣可以较好地满足区域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区域社会成员丰富的精神生活又可以转化为推动区域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其次,地方高校能有力促进区域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区域文化观念是区域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区域社会变迁的导向与先声。区域文化观念更新,从根本上讲,是由区域社会变革引起的,但地方高校促进区域文化观念的正向变迁,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4.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科技的作用主要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来实现,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科技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科技发展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要造就这样一支科技人才队伍,必须依赖于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与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二,地方高校能直接创造和开发新的科技成果,为地方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最便捷的通道,是区域发展新科技成果开发的重要基地,能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加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3]。
二、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转变陈腐观念,合理定位
大学定位主要包括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办学规模、服务面向等方面。而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普遍存在着追求“大而全,争一流”和“重攀比、轻特色”的倾向,模式趋同,目标不明,要么是办学目标定得过高,脱离学校的实际办学水平;要么是盲目模仿,贪大求全。然而,“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 [4] 许多地方高校并未立足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而是热衷于设置重复率很高的热门专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对地方高校的定位而言,最为关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类型方面一般应确立为教学型大学。教学是地方高校的绝对工作中心,教学是其第一任务。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办学设施、师资条件、办学环境、办学实力等方面都相对有限,应当也只能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大学。(2)人才培养方面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对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培养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点任务。(3)在服务方向上必须坚持地方性,面向地方、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高校的地理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4)在办学特色上加强特色建设是地方高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地方高校而言,培育特色、发展特色、造就新的增长点,是地方高校发展之战略,是地方高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5]。
2.瞄准区域市场,调整专业
长期以来,中国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原有计划经济的影响,其专业设置的理念及调整的力度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专业设置贪大求全,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等等。许多地方高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区域市场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使得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新专业,对于一些陈旧过时的传统专业要及时调整。“由于革新和技术进步,经济领域将越来越需要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专业人才。” [6] 为保证专业设置紧贴区域市场,适应区域社会需求,地方高校还必须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使设置的新专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此,一方面要吸收有关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等参加,加强对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情况的研究,共同搞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开放办学,主动走入市场,同区域社会广泛联系,加强对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改革与调整的研究,深入了解人才需求信息,考察人才需求动向与数量 [7]。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所设专业真正适应区域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3.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偏重社会科学导致劳动市场上现有的毕业生类别失衡,使毕业生和雇主对高等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质量感到失望。” [6] 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对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地方高校要培养真正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产学研相结合,首先,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使科研导向和科研发展策略紧贴市场,使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得以及时转化。其次,强化服务意识,主动走出去,加大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开放力度,把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在服务地方上多下工夫;通过开放,人才和信息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可以实现共享,高校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使学生学习与就业关系更密切,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
4.服务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区域社会的进步和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8] 目前,在中国高等学校中,地方高校占93%,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服务的理念,将办学宗旨定位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既是时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应强调其地方性,在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地方高校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开拓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空间。地方高校要面向区域办学,区域有多大,“校园”就要有多大 [9]。这样,地方高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地方输送各行各业人才,使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逐步完善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体系,开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96.
[2]李清山.实施“三个战略”办好地方性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
[3]周平,陈俊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1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5]杨科正.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2-123.
[7]王成涛,张健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2).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经济布局;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现代物流业;物流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1-0024-07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作为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最为紧密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办学定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发展。高职办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专业建设。近年来,为更好地对接产业,很多地区和高职院校整合专业资源,通过建设专业群来对接产业办学。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来研究区域某个专业的布局是高职办学策略研究的关键,需要根据产业布局和专业布局的现状来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研究现状
本文中所述专业类是指高职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大类和二级类;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因此,专业群往往由专业类中的几个专业或跨专业类的几个专业组成,一般有一个核心专业,服务于1~2个产业,通常有一个产业作为主要服务的产业。“高职专业布局”可以是一个专业中多个方向的布局,也可以是一个专业类中多个专业的布局。
已有不少学者在高职专业(或专业群)与产业经济对接的理论上作出研究,认为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在专业(或专业群)的布局上应服务于产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设置专业是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1]。张舸认为我国高职普遍存在专业布局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问题[2]。高小泉认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高职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征相脱节问题[3]。杨振军认为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标准是区域内高职专业的种类、人才培养规模是否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否基本匹配[4]。桑雷、尹玉珍、马蕾认为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5]。杨善江认为常州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走专业“群”发展的道路,应当建立起专业群与产业群“双向协调机制”[6]。吴岳军认为,应通过本土化的专业、专业群来服务地方产业[7]。邓鹏、赵晓琴、许健通过对新疆2007-2012年的经济数据和高职教育数据分析,得出了农学专业对产业的正向促进使用关系[8]。张苗、赵静、张尹莉对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序列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及关联度排序,得出高职专业结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9]。赵昕、张峰认为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是区域高职服务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10]。
从省市地理范围、跨地理范围的协同发展等不同视角,有学者在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和高职专业的布局对比后进行了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王玉婷分析了广东省及广东省内的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11]。章建新认为高职专业建设应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来进行专业布局和功能提升,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分析[12]。杜怡萍对广东省的高职专业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广东省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结构性短缺严重等问题[13]。倪永宏、王武林、黄兴海以苏中为例重点分析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提出了通过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专业、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等建议[14]。柳燕君、吕良燕在文献[15]中,以及杨振军在文献[16]中均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北京市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提出了调整建议。孙莹、闫丹在文献[17]中,张艳、孙婉、张默等在文献[18]中均针对辽宁省高职专业布局存的问题,建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职院校围绕不同的产业群建立相对应的专业群,并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张菊霞、任君庆认为宁波市高职已基本形成了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布局,但存在专业重复率高、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19]。李真真、陈庆合、孙芳芳等建议山东省高职院校应当按山东省的区域行业设置特色专业[20]。唐继红通过对重庆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和高职专业设置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调整和优化高职专业布局的建议[21]。
可见,有关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的关系、内容、问题、对策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此前的研究作定性分析的较多,产业结构用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与专业点在所有专I点中的占比作比较分析的较多,做一、二、三产业这些大产业宏观层面研究的较多。但是,目前尚未见有专门针对省级区域内某个高职专业(或专业类)布局开展研究工作,亦未见有量化的评价研究出现。
二、研究思路
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思路:提出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该方法分为若干个可操作的研究步骤,提出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的量化评价量表;以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作为案例剖析;通过分析湖南省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现代物流业的专项规划,得出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统计分析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现状,与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作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的定性评价;针对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用量化的评价量表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找出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
三、区域高职专业布局的研究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
(一)产业规划、专业布局现状分析
高职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向就要与产业发展保持一致,但学历教育的培养时间较长,高职专业的布局和教学内容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得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最好的参考素材就是区域产业有关的规划;再结合区域专业布局的现状来对比分析。
(二)产业与专业布局的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要将产业经济布局情况与专业布局情况进行定性的对比分析,见图2。
从产业有关的规划可以得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集聚的区域、要打造的产业特色、会出现的产业新兴业态。
从专业布局的现状可以得到专业与专业群设置的情况、专业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域分布情况,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重点与特色专业的情况,专业与专业群重大的产学研一体化布局举措;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与创新情况等。
将产业与专业布局对比,可以定性分析发展方向的趋同性、地理布局合理性、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三)量化的契合度评价
下面提出一个简单的量化衡量产业经济布局与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的量表,指标主要根据图2所示的定性对比分析的5个方面进行设定,见表1。
有了量表后,根据定性分析可进一步得出评分结果。可认为80分以上为优秀,专业布局只需少量调整;70~79分为良好,专业布局需要做一些优化和调整;60~69分为一般,需要对专业布局做较多的改进;60分以下表示专业布局与产业经济布局不相适应,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大量的变革、改进。
(四)专业布局问题的查找
可将问题的查找范围放在评价指标的5个方面。
(五)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分析
有了对问题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总体的评价,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下面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作为案例研究。
四、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
(二)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情况
高职专业在2015年经过了一次专业目录调整,在这次调整中物流成为一个二级类。物流类中有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供应管理7个专业。还有一些与物流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如港口物流管理、铁路物流管理、航空物流、快递运营管理。接下来的专业布局分析中,将这4个专业作为物流类专业分析,共计11个专业。2016年,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中一共有27所高职院校办有物流类专业;共开办有物流类专业点39个,分布情况见表3。近年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情况见表4,其中,毕业生人数为0的表示是新增专业,暂无毕业生。
于湖南省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大多从物流管理专业变化而来,专业开设的课程带有浓重的物流管理专业色彩。普遍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非物流管理专业(和专业方向)根据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的偏向性设置一些方向性课程,如物流工程技术(制冷方向)开设有食品冷冻学、冷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航空物流专业开设有航空港物流运营、飞机载重与平衡等课程。
在专业群建设上,湖南高职院校大多将物流类专业作为某个专业群的非核心专业来建设。仅有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将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作为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
有产学研合作上,湖南的物流类专业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合作,如湖南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行业公共信息平台――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顺丰快递开办了“顺丰班”。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教师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大量科研服务,部分学校还承担了编制物流规划项目、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等任务,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长沙市现代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物流实训中心等。
(三)布局对比分析
1.发展方向的趋同性
从湖南现代物流业的布局可知,总体上“十三五”期间是“一核三区多园六通道”“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促进物流业集约发展”“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下面做出“发展方向的趋同性”的定性分析,如表5所示。
2.地理布局的合理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地理布局合理性的对比分析,在湖南省现代物流集聚的“一核三区”中,分布不均衡,专业点的布局长株潭核心区27个,大湘西地区1个,洞庭湖地区4个,湘南地区6个,湘中地区1个;且39个专业点中仅物流管理专业就占到25个;目前仅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管理4个专业有毕业生,其他7个专业暂无毕业生。因此,总体上的定性评价是“集聚区域都有专业提供人才培B服务,部分带动相关专业以群方式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3.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
在对“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的支撑上,尚不够有力,一些方面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如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因此,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撑”。
4.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
对现代物流业的一些新兴业态,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两业联动、物流物联网、物流云计算、物流大数据等的支持上,已经开始有一些专业出现,如物流金融管理;已经有一些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出现并已经运营多年,如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有一些新技术课程被开发出来,如RFID技术、条码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等。然而,这些课程对新兴业态的支持还不够全面,许多方面还没有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如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物流大数据等。因此,对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持”。
5.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大部分重点业态、新兴业态可以找到专业、专业方向或课程进行支撑,但有少部分找不到支撑,如保税物流没有专业、专业方向和课程支撑,港口物流管理暂时还没有毕业生,说明专业结构尚需向现代物流业结构靠拢和改善。此外,已有专业结构和毕业生人数中,物流管理专业占比最高,2016年专业点占比和2013-2015年毕业生人数占比分别为64%和95%,见图3。许多体现地方现代物流产业特色及重点发展方向没有专业点进行支撑,也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
通过前文所述的分析,可以归结出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落后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两业联动、多式联运暂无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支撑;港口物流专业刚刚新增,无毕业生;无农产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快递物流没有专业进行支撑;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二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地理布局不合理。物流类专业点大多数分布在省会长沙,其他区域很少;物流管理R刀来螅其他专业布点很少;大湘西地区布点过少,仅1个专业点;在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湘南地区没有以物流类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大湘西地区缺乏布局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有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洞庭湖地区缺乏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湘南地区缺乏布局无水港、农产品物流及快递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是对湖南的特色物流支撑能力不足。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优势产业物流、快递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在先进物流技术上(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尚无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四是现代物流业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技术课程开发太少,很少有开设新技术课程;现代物流业的新型业务课程开发较少,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两业联动、多式联运等。
五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离现代物流业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快递运营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暂没有专业点布局;物流管理专业布点相对过多,特色物流及本地化物流所需的专业布点过少。
(五)对策
1.改善高职物流类专业设置,新开发非物流管理专业
如表7所示,可在大湘西地区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农业物流方向)、物流管理专业(边贸物流方向),用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大湘西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洞庭湖地区可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用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洞庭湖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湘南地区新开发港口物流管理(无水港物流方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农业物流方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用铁路物流管理、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增专业构建一个与湘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
长株潭核心地区也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可新开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增加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工程技术、工程物流管理、物流金融、航空物流、铁路物流管理等非物流管理专业的布点,增设物流金融管理(保税物流方向)、物流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方向),除已有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可新构建现代物流金融专业群,这样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上均有现代物流专业群进行覆盖。
此外,结合湖南本土产业特色新开发专业方向,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在已办的和新增的物流类专业上,结合特色产业开发专业方向,如物流类专业的工程机械物流方向、轨道交通物流方向等,将这些专业方向纳入到学校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群建设范围中,在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产学研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上,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来进行打造。
2.推动产学研格局形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出台政策或办法,在与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一致、服务特色产业经济的物流类专业、专业群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联合研发岗位培训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课程等。如在长株潭核心地区校企合作成立以企业命名的股份制或董事会制快递物流学院,共同培养快递专业人才;在洞庭湖地区与企业合作建设港口物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共同培养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和联合科技攻关。
3.加大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力度,对新兴业态及特色物流形成支撑
建议在已有的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新开发一批支持新兴业态及特色物流的专业课程,如物流大数据、互联网+物流、物流物联网、物流云计算等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进行跨界融合的交叉学科课程;保税物流园区管理、无水港运营管理、农产品物流、边贸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两业联动、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区域特色物流课程;工程机械的仓储与运输、轨道交通物流与供应链、汽车物流、盐化工物流、粮食物流、医药物流、石油化工物流、输变电物流等一批与本土产业特色结合的物流类专业课程。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聚类法;人均GDP
1 新的区域经济划分
1.1 主成分分析
由于研究的是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所以选取指标时应该考虑的是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因素。根据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以下13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来进行计算。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的分析,然后能够得到关于总方差的相关解释。由于系统默认方差大于1的为主成分,由表2可以看出只取前两个,前两个主成分累加占到总方差的89.183%,第一主成分的方差是12.099,第二主成分的方差是2.170。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认为所选的16个指标能够成两个主因子,以此来作为广东省区域经济划分的主成分。计算出的主成分的载荷矩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分析出来,第一主成分对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就业人员年末总数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该主成分是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第二主成分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是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农林牧业总产值,反映的是农业方面的情况,将农业方面的内容单独作为成分分析来反映农业方面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两者相结合,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出经济的发展情况。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广东省21个市分成4类:第1类,广州市和深圳市,第2类,佛山市和东莞市。第3类由于第一主成分偏低所以总体的综合得分较差。第4类城市都是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大都依靠农业发展。
1.2 采用系统聚类法并通过SPSS进行区域划分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减少变量数量,再通过系统聚类法来分析比较事物之间的性质,从而对性质相近的成分归为一类,对广东省的区域经济进行划分。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后,从而消除由于量纲不同可能会带来的不良的影响。再通过系统聚类法获得的树状图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考虑认为将区域经济分为四类最能够体现区域发展的差异。从而对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分为四类。分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广州市、深圳市
第二类:佛山市、东莞市
第三类:湛江市、茂名市、珠海市、中山市、阳江市、
第四类:惠州市、梅州市、清远市等12市
2 提出的建议
2.1 优化产业结构
需要调整为以第一产业为基A、以高新及产业作为发展向导、第二产业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首先是第一产业要从传统向现代开始转变,提高粮食产量的生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做好做强本国农产品使其达到出口水平,以获取更高额的利润。其次是将工业水平推向高级化的层次,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减少污染废弃品的使用,较少技术含量低和竞争力弱的产品生产
2.2 发挥特色产业优势
广东省的特色产业差异是其区域经济的差异特征之一。特色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优势发展力量应该着重培养,在木桶效应中我们知道要补自己的短处,同时也需要加长自己的长板。例如在第三、四类区域的特色产业中我们发现大多是以农业、食品为主,深入挖掘自然资源的优势,优化自身的特色产业布局。
2.3 提高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研究各类区域的优势条件时发现很多城市都受到了发展成熟的区域的辐射和影响。广东省的城市化进程属于核心―边缘区的类型,通过发展第一类和第二类区域来影响三、四类区域的发展.目前第一类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较为完善,现在需要的是带动周边地区的协调性发展。
2.4 改善县和乡一级的基础设施情况
考虑到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受到该方面的影响。由于城乡差距过大时,同时会影响该地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所以通过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的剪刀差数值,得出城乡发展的差异程度,从而引出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情况。通过提高乡一级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在减轻“短板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缩小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差异。
参考文献
[1]金学良、乔家君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在人口区划中的应用,经济地理1999(08)
[2]蔡丽娟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与对策研究 2008(05)
[3]刘昭云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对策,经济地理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