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规律口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规律口诀范文1
一、写字口诀的开发与应用要注重科学性
写字口诀的的开发,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形象地了解汉字的结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写字的规律和方法。
1.根据汉字的规律开发与应用口诀。汉字的总数很多,如果一个一个指导学生写字的要点,必然会给学生增加负担,而且也不利于运用。发掘出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规律,用口诀来帮助理解,让学生能掌握同类字或一系列字的写法,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比如,在一下第1课的十个生字中,有三个很有特点的字:梨、杏、桃。不难看出,这三个字都含有“木”字旁,教学时要特别把这三个字拿出来一起学。先让学生回忆独体字“木”的写法口诀:撇捺撑开不落地。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中“木”有什么变化?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总结出口诀:“梨”字中的“木”:木在下,脖子缩缩短,手臂伸伸长,撇捺撑开不落地。“杏”中“木”:木在上,撇捺撑开同时落地。“桃”中“木”:木在左,手臂缩短,右捺变点。再结合前面学过的“林”字口诀:木在右,左撇略收,右捺舒展。这就是“木”在字的不同位置发生的不同变化,也就是“木”的变化规律,基本囊括了“木”所有的变形,以后遇到凡是含有“木”的字,学生对照这个规律,用上这几个口诀,这一类字也就不需要多讲,自然就能写正确、写规范了。
我们还可以根据汉字自身的特点寻找规律。如像“林、朋、从”这样的左右部件基本相同的字,可以开发出写字口诀:左右相同,右边稍大。如像“多、出、炎”这样上下部件基本相同的字,可以开发口诀:上下相同,下边稍大。这就是根据汉字自身的特点寻找规律归纳的口诀,当遇到同一规律的字,就可以运用上面的口诀。当然还有“坐、丛、篮、森、谈、哭”等字,字中有部分出现了上述规律,同样可以用上这些口诀。
由此还可以根据笔画的书写规律,开发出如“两竖相遇右竖长”“两横相遇下横长”“两捺相遇一捺变点”等一系列写字口诀。自己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些小规律开发的口诀:“撇前有竖,撇不出头,如:白、百、向。”“撇前无竖,撇要出头,如:匀、勺、年。”而“的”字正好两种规律同时用上。
2.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开发与应用口诀。低年级学生学习写字是从笔画开始,然后到简单的独体字,再到复杂的合体字。根据每一阶段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教师及时开发出相应写字口诀,能帮助学生尽快且轻松地完成这一阶段的写字任务。当练习写笔画的时候,根据每一个笔画不同的特点,及时开发出笔画口诀:
横:横像跷跷板,左边低,右边高;长横有坡度,底横平又平。
竖:悬针竖,像根针;垂露竖,下挂露珠。
撇:撇像兰草叶,轻轻顿,出笔快。
捺:开始轻,渐渐重;停顿一下换方向,换了方向还是斜。
提:写提之前看方位,迅速提笔别犹豫。
当练习写独体字时,就引领学生学会找“主笔”,即一个字中最主要的笔画,或一个主要的走势,主笔写好了,整个字也就不难看了。例如:“中”,中竖直又直,踩稳竖中线;“八”,撇头对捺头,双手抱小球;“毛”,竖弯钩,要注意,竖直弯圆钩朝天;“香”,撇捺要撑开,托上又盖下。
当练习写合体字时,及时提供合体字结构的书写口诀,以便学生能尽快掌握不同结构字的书写方法。如:左右结构,互相穿插,互相谦让;上下结构,上下紧凑,中心对正;半包围结构,冲出包围:……
3.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发与应
用口诀。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水平低,枯燥乏味的讲解提不起兴趣,不能引起其注意。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开发出的写字口诀,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内容简单,短小押韵,像唱歌一样就把字的书写要领唱出来了。如:“良,撇捺就像荡秋千,飞到空中不落地”;“里,横画多时,空白相等”;“舌,小口别太大,两竖往里收”……这些口诀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记住,而且琅琅上口,乐于接受。
二、写字口诀的开发与应用要注重趣味性
1.想象形象,富有趣味。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加上喜欢想象,我开发的写字口诀有丰富的形象,有生动的想象,学生们特别喜欢,运用口诀写出来的字好看了,他们就非常开心。
如字形口诀:
马:马头小小,马背宽宽,马腿弯弯。
点:四点底,像拱桥,两边低,中间高。
风:风字框,要收腰,收腰还要收得高(做一个双手叉腰往里收的动作)。
如偏旁部首口诀:
忄(竖心旁):小柳枝上挂柳叶,左一片,右一片。
宀(宝盖头):横勾就像小鸟嘴,低头轻轻啄羽毛。
心(心字底):卧勾就像半个碗,心上三点点点高。
2.自主创造,很有趣味。学生自己创造的口诀与他们的生活最接近,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能促进动脑用脑,培养创造力。最主要的是,学生们喜欢用自己创造的口诀来写字,就觉得格外有意思。
在教三点水旁时(氵),我给了一个口诀:三点水像小半圆,中间一点往左出。说完随手用红粉笔沿着三点水的左右画了小半个圆,以便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口诀的意思。可立刻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觉得三点水旁更像一个三角形。”说完他走上讲台,也拿起红粉笔围着三点水画了一个三角形,还补充说:“第一点的点头和下面的提头要对对齐。”简直太好了,全班同学都感觉他的口诀比我的更精确,后来三点水旁的口诀就变成了:“三点水像长三角,中间一点往左出,点头提头对对齐。”
3.同伴对话,饶有趣味。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写字口诀的讨论,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尊重他人的见解,并从与他人的对话交流中获益,思维互相碰撞,使写字口诀的开发与应用充满趣味。在教走之底(辶)时,我只告诉学生最下面的是平捺,但如何写好还一时缺少办法。小组讨论后,一个学生说,这个平捺像我们平时的滑滑梯;一个说,捺脚像滑滑梯下面缓冲的那部分,这样不至于一下子坐到地上去;又一个同学说,起笔处像爬到高处的那个小平台。在互相对话启发后,他们三人总结出了平捺的口诀:“小平台,滑滑梯,到平地。”多么有趣生动啊!教师正准备使用,又有学生举手,说结合他们的口诀,自己又想到了“起笔短而平,捺脚要分明”的口诀,真是精辟!看来,同伴互助中,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写字口诀更加形象生动,而且也充满趣味。
4.专家引领,更有趣味性。运用口诀教学写字,也有犯难的时候。记得一上“认一认2”,出现了生字“鸟”,刚入学没多久的学生,写这个字非常困难,虽然我也教了学生口诀:“横折钩瘦而短,竖折折勾上面直下面弯,长横长长伸出头。”可学生总是掌握不了,还是把上半部写得肥肥大大,横折折勾就更难看了,直不直,弯不弯。于是,我去请教写字专家童俐俐老师,她想了想,告诉了我一个新的口诀:“鸟头小小,鸟腿弯弯,小爪子藏一半,露一半。”说完,还在黑板上演示了一遍。哇,真是太有趣了!这个“鸟头小小”不就是那个横折钩吗?“鸟腿弯弯”不就是横折折勾吗?小爪子就是下面的长横呀。这个口诀和小鸟的外形那么贴近,我的口诀就像个绕口令,把学生全绕住了。我用新口诀在班上重新教了一遍,学生们都说:陈老师,这个口诀真好玩。我又到平行班里去教了一遍,一次过关,非常有效!
后来,我又模仿童老师“鸟”字的口诀,依葫芦画瓢,造出“马”字的口诀:马头小小,马腿弯弯,马脚藏一半露一半。这次学生非常快地掌握了“马”字的写法。真要感谢专家的引领与示范啊!这也启发我运用更加科学、更加多元的研究方法,解决写字教学的困境,将写字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三、写字口诀的开发与应用要注重可操作性
1.反复出现,多次使用,能增强操作性。低年级学生遗忘快,因此,需要让写字口诀反复出现,经常使用,才能提高口诀的操作性。比如,在新学的字中出现了学过的笔画、偏旁、结构等,就要把相同口诀拿出来再次说一说、唱一唱,唤起学生的记忆,反复多次出现、使用后,学生也就记得牢固了,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2.鼓励自主运用口诀,增强操作性。学生在书写汉字的时候,我允许他们自主选择口诀,可以是老师给的,也可以是自己编的,也可以是从同伴那里学来的,只要能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就行。这样的选择,学生当然乐意,不仅增强了口诀应用的操作性,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3.家校配合,增强操作性。增强写字口诀开发与应用的操作性,当然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校联手,才能让学生记得更牢,用得更好。我常在家长会上,或短信平台中,有时个别电话中,告诉家长写字口诀,家长了解后,在孩子写作业时就可以用得上,孩子的习惯培养好了,态度也端正了,写出来的字还能不好看吗?
教学规律口诀范文2
笔者在执教低年级数学时发现,一支小小的粉笔。看似普通,却藏着很大的智慧,数学教学中因为有了它,变得精彩、变得有效。
一、利用粉笔的两头,让课前谈话出彩
[案例]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中的一个片断:
课前激趣。(脑筋急转弯)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脑筋急转弯”吗?老师这儿有个“脑筋急转弯”,想玩吗?师: “一支粉笔有两个头,请问半支粉笔有几个头”?请抢答。生1:1个头;生2:4个头;生3:2个头。师(面向生3询问):奇怪,一支粉笔两个头,分成了两半,怎么还有两个头呢?学生说明理由后,教师用粉笔现场验证。引导体会:无论粉笔有多短,它总是有两个头,也可以说有两端。
反思:开场白方式有很多种,好的开场白可以给学生以启迪,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粉笔的颜色,让课堂教学有效
1.利用粉笔的颜色,发展儿童的记忆策略。记忆任务是学习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不是特别困难,但是准确长久地记忆这些知识不是非常轻松的任务。例如。我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运用彩色粉笔的颜色,找到口诀的规律,大大降低了学生记忆的难度。
[案例]苏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中的片断:
合作编写口诀,得出规律记忆口诀。师:小朋友们根据前面的观察和计算,你能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1个9是9。我们可以编出口诀是:一九得九,根据2个9相加是18,我们可以编出口诀是:二九十八,剩下的几句,你能根据表格来编写吗? 师:9的乘法口诀也有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呢。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呢?可以小组里说一说。
有了彩色粉笔的板书,学生很容易得到规律: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是1-9;每句口诀的最后一个字是9~1;每句口诀的第二个字是9;有的口诀的得数是“倒过来的”如27,72;从上往下看,得数一个比一个大9;从下往上看,得数一个比一个小9;几个9比几十少几。
反思: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学生对理解了的知识、有结构的知识,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通过彩笔突出重点、难点之后,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再进行记忆,就会大大降低记忆的难度。
2.利用粉笔的颜色,架设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的桥梁。“算理”和“算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何谓算理?算理就是计算的依据、道理,它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算理一般由数学概念、运算规律、运算性质等构成。什么是算法呢?算法是计算的基本程序或方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点”而开窍,“拨”后见日,是启发式教学追求目标。
下面的案例“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我利用彩色粉笔的颜色处理了“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数学模型,逐步形成了技能。
[案例]探索20x3的口算方法。师提问:每堆10根,一头大象一次能22堆,一头大象运了多少根?要求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怎么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x3交流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下面两种:20+20+20=60;2x3=6,20x3=60。提问:你能结合图说一说20x3=60在图中表示什么吗?提问:离开了大象运木头的情景,只看20x3这个算式,20表示什么?乘3得几个十?板书:2个十乘3就是6个十。 (用彩色粉笔描出横式中的2、3、6)
反思:不少教师对“算理”和“算法”的处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不是单纯地讲“算理”,缺乏“算法”的提炼(建立数学模型),就是用“算法”讲“算法”。忽视算理的教学(建模过程)。计算不是“依葫芦画瓢”式的简单模仿,教师要进行剖析、类比、小结,在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了桥梁。
三、利用粉笔的长度,帮助学生感知单位
粉笔是孩子们在教室里最常看见的东西,利用粉笔的长度,很容易就能帮助学生感知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这么好的教学资源,何乐不用呢?如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型:
教学规律口诀范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30-01 "一焦分虚实,两焦分大小。"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它是我在初中时物理老师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口诀,让我深刻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增强了记忆效果,终生难忘。究其原因,口诀是根据事物内容要点编成便于记诵的语句,它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繁琐的语言精炼化,能激发人们的兴趣,启迪人的思维,牢记纷繁复杂的事物。巫师、匠人等能记住许多东西也正是运用了美妙的口诀。凡是能引起人感兴趣的东西,正如记忆口诀,它会让人过目不忘,记住事物的本质特点。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兴趣也。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克服困难和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新课改理念也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追求目标之一。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改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我们物理教师若能结合新课改理念,在完成教学目标之后,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或让学生独立编写记忆口诀,会使你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下面是我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记忆口诀,现分类总结于后,借此抛砖引玉。
1.力学部分
1.1让学生对长度有一大体上的印象。其口诀是:一臂长一米,拳宽一分米,甲宽一厘米,毫米一粒米。
1.2天平的使用方法。其口诀是:天平放水平,游码回到零;调节右螺母,指针中线处,横梁就平衡;物左砝夹右,再调小游码,直到横梁平;读数两项加。
1.3二力平衡的条件口诀:同一直线方向反,两力相等同一物。
1.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口诀:同一直线方向反,两力相等在两物。
1.5求平均速度口诀:平均速度看似难,先抓 "总"字是关键。先求总路程,再求总时间。
1.6回声测距口诀:若要回声测距离,别忘时间取一半。
2.热学部分
2.1物态变化记忆口诀:物态变化有六个,固液气态往上排,向上变化为吸热,向下放热不会错。
2.2四冲程内燃机"421" 口诀:吸(气 )压(缩)做(功)排(气)四冲程,曲轴(转)两周一(个工作)循环。
2.3列热平衡方程口诀:热平衡,吸放(热量相)等 ;高温降,低温升;由公式,列方程;末温t,初加零(下标)。
3.光学部分
3.1光的反射定律口诀: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在一平)面,法线居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2平面镜成像特点口诀:平面镜,成虚像,像物(关于镜面)对称记心上。
3.3光的折射规律口诀:三线同(在一平)面,两线分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空(气)中角大(光斜射界面时,无论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都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不变(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O0)。
3.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凸(凹)透镜的光路图口诀:两次折射,往"厚"方偏,通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第一次从空气进入透镜,第二次从透镜进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都向透镜厚度大的方向偏折。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算作特殊)。
3.5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但它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即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实像。)两焦分大小(物体在二倍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之内、一倍焦距之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6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可简记为"凸实凹虚"。
4.电学部分
4.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以简记为:同电相斥,异电相吸(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2摩擦起电后物体带电情况口诀: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不得不失不带电。
4.3串并联电路的区分口诀:独路一条为串联,还有路径为并联。
4.4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口诀:串联接入电流表,"+"进"-"出要记好,不超量程先试触,(未经用电器而)直接电源损坏(电流)表。
4.5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口诀:并联接入电压表,"+"进"-"出要记好,超出量程损坏(电压)表,(未经用电器)直接(测)电源(电压)也无妨。
4.6滑动变阻器使用要点口诀:一上一下接电路,电阻大小看"长度"(有电流流过的电阻线长度)。
4.7插座的极性判断口诀:左零右火上接地(两孔插座的左孔为零线,右孔为火线;三孔插座多的那个上孔接地线,其余两孔极性相同)。
4.8测电笔的使用要领口诀:测电笔,按笔尾(金属体),触火亮,触零灭。
4.9安全用电口诀:低压电,摸不得;高压线,要远离;超低压(36V及36V以下),才安全;守电规,别冒险。
4.10安培定则可简记为:"右手握(螺线)管,四(手)指顺(着电)流(方向),姆指(指向是螺线管的)北极。
4.1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以简记为"同名相斥,异名相吸"。
教学规律口诀范文4
一、加强直观教育,启发学生思维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基础,并靠动作来完成。因此,我在数学别注意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及时开展抽象思维。
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首先让学生摆5朵黄花,再让他们在黄花下面摆红花,要求摆的红花比黄花多3朵。在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直观体会到红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黄花同样多,另一部分比黄花多3朵,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红花的朵数。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中两数之间的关
系。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小学低年级学生模仿力强,爱说好动,肯动脑思考。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地获取知识。
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为帮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我先让他们思考下面一些问题:一个9是多少?比10少几?比30少几……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从口诀的特征去发现规律,从而很快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之后,又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加起来和是9(比如,三九二十七,二和七合起来是九)。9与单数相乘积是单数,9和双数相乘积是双数。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浓厚。
三、掌握认知规律,引发思维
数学知识间有纵、横联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力争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矛盾中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先让学生举出一些商是3的除法算式,学生答后教师有规律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发现:被除数、除数不同,商却相同,这一现象,与学生原来误认的被除数、除数变化,商也随着变化发生矛盾。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疑问。此时,教师提问:“你们能探究出它的规律吗?”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例如:(3×2)÷(1×2)=3
(6÷2)÷(2÷2)=3
教学规律口诀范文5
教法简介:我在讲解初中英语语法时,总是运用各种手段,查阅大量参考资料,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所要讲的语法知识进行整合,编成口诀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记忆,尽量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我的一堂“趣味英语语法”课纪实。这堂课,本来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们乍一看两份表格,一头雾水。我通过用自己总结的语法口诀进行教学,化难为易,提高了学生的记忆速度,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授课内容:八(上),“序数词”、“反身代词”。课型:新授课。
课前复习:前一天布置作业,让学生复习“基数词”1-100和“人称代词”。要求学生会读“数词”并能熟练按顺序默写出来;“人称代词”能按人称单、复数顺序默写出来。为了培养学生在课上探究学习的能力,我故意不让学生提前预习“序数词”和“反身代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产生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
课上讨论一:在课堂上,我把准备好的“基数词”、“序数词”1-100,分左右两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展示在显示屏上。然后,将全班按坐的位置,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讨论英语“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变化规律。
经过大约8分钟时间的讨论,由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我将发言内容记录在黑板上。8位学生代表发言完毕后,我发现学生总结的规律虽然不是很符合逻辑,但基本区别已经找出来了。
课上讨论二:接着用同样的分组,继续讨论“人称代词”变“反身代词”的规律。经师生配合,不到5分钟的时间,又完成了讨论和板书记录等课堂活动。
两次讨论结束后,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于是我趁热打铁,尽快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
及时点拨:我对学生的两番发言进行了简评。然后在显示屏上,展现出我自己总结的两个语法口诀:
口诀一:巧记“基数词”变“序数词”之规律
基变序,有规律;一二三特殊词,特别写法单独记。八去t;九去e;ve要用f替;y改为ie;所有结尾要加th。
口诀二:巧记“人称代词”变“反身代词”之规律
“反身代词”容易记,“人称/物主代词”加“自己”。第三人称用宾格,其它均用形容词(性)。单数加上self,复数要加selves。
由于学生们通过讨论,已经总结出了变化规律,此时学生总共仅用了5分多钟,就很快背熟了这两个口诀。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变化规律,有几个中下等学生,当场高兴得手舞足蹈,整个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跟踪练习:学生背熟了两个口诀后,并不意味着就会变化词形,接下来我让学生做针对性练习,以巩固背过的语法口诀,争取理论与实践能完美结合在一起。
知识复现:做完以上练习,学生基本上掌握并巩固了“基数词”变“序数词”和“人称代词”变“反身代词”之规律。为了进一步梳理所学的知识,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把本节课所学内容复现一遍,然后再补充100以外的序数词的变化规律:one hundred and one――onehundred and first(只变化100以后的数字,变化方法刚学过。)
教学规律口诀范文6
关键词:生活;教学设计;思考设计意图【A】:
源于生活,巧引例题。
说明:课的开头通过喜羊羊因为环境污染需要离开草原,所以做船这个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本的例题中来,既有趣味性又尊重了教材,还进行了环保教育,再通过集体回答、同桌讨论、独立思考等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建立几个7和得数的关系,为后面的顺利编写口诀做准备。
精彩回放:
1.情境创设
谈话:请看屏幕――话说青青草原上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羊,(随着出示喜羊羊等7只小羊)你们看都有几只羊啊?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1至7。
谈话:可是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森林遭到了破坏,青青草原原本清新的空气没有了,原本清澈的河流也变脏了,小羊们不得不离开家乡重新寻找他们的快乐家园。为了过河,小羊们必须用身边仅有的小木板先做小船,每7块木板可以做一条小船。出示例题表格:
师:请同学们看看1艘船用7块木板,也就是1个7是――7,那你知道2艘船用几块木板?(14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一般学生会回答7+7=14)
师:指着表格说也就是2个7是多少?(14)表格出示答案。
……
师:那么接下来的表格你会填吗?全班同学一起填写。
2.交流反馈
等学生全部填写好后,让学生和黑板核对一下。观察表格: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8”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35?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3.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B】:
层层递进,巧记口诀
说明:第二部分的教学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编口诀、记忆口诀,鉴于之前的一些经验,应该说有不少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老师可以不用手把手教学,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分为以下五个层次:1.独立试编2.探索规律3.尝试记忆4.交流汇报5.游戏巩固,让每个同学有说的机会、有听的机会、还有写的机会,通过这几个环节的环环紧扣,有效地记忆全部7的乘法口诀。
精彩回放:
1.独立试编
师:想想,根据表格里的数据你能编7的乘法口诀吗?(学生跃跃欲试)
师:听清老师的要求,要求每位小朋友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最后再把自己编的乘法口诀写下来。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学生活动。
2.汇报结果
投影展示一位学生编的乘法口诀。学生代表朗读口诀,问其他学生:这样的编写是否正确?追问:编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回到刚才的几个7是多少)
3.初步探索规律
再请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编的口诀,老师顺便在黑板上把7句口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问学生发现一些规律了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能会出现下面情况:
(1)第二个字都是七,顺势指到课题说明是7的乘法口诀
(2)第二个得数比第一个得数多7,也就是从上往下看,得数依次多7;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少7。
4.尝试记忆
师:如果我们现在就记住这七句口诀,大家愿意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开始读读、记记、背诵这些7的乘法口诀。
5.交流汇报
师:在背的时候,你觉得哪一句最容易记住?(一七得七)还有呢?学生自由发挥。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文字。羊村的小羊们坐着小船经历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又找到了一片大草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住下来再说。并组织探讨记忆“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等口诀的方法。
6.游戏巩固
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很多记忆的方法,你能不能就运用刚才学到的这些方法快速地来记忆呢?学生记忆一分钟。
设计意图【C】:
回归生活,巧用口诀。
说明:在学生学会了基本的口诀之后必定要通过练习题来起到巩固的作用,我在设计练习的时候用了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对应两个乘法算式,最后一句因为乘数都是7所以只有一句,学生在游戏中强化了新知。同时来源于生活,必须回顾生活于是将数学书中的例题继续用刚才的情景串起来,既首尾呼应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练习的最后略有提升,为后续的学习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
精彩回放:
1.找好朋友算式游戏(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事先发给学生一些口算卡片,然后完成游戏,比如一个学生拿的是1×7=7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拿的7×1=7的学生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最后一个学,是7×7=49没有找到朋友,老师问,为什么找不到其他朋友呢?因为两个乘数是一样的。
2.依次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目
3.解决实际问题(回到情景中来)
师:小羊们到了新草原过上了美美的日子,出示画片。
瞧:晚上他们开着篝火晚会,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那是北斗七星,星光下小羊们唱歌跳舞,懒羊羊在玩七巧板,美羊羊弹起了琴,算算3组琴键一共有多少个键?沸羊羊在草丛里看到了4只七星瓢虫,瞧他们的背上一共有多少个星呢?学生完成后投影展示结果。
师:经过6个星期,小羊们的新房盖好了,你知道一共经过了几天吗?你是怎么想的?(隐含每个星期是7天)6×7=49(天)
师:新房可漂亮了,有7层,每层都可以住3户,一共可以住多少户?7×3=21(户)
4.巩固深化
师:今天我们和羊村的小羊们一起学习了7的除法口诀,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学得如何?一起完成口算比赛,时间控制在2分钟。
思考:
1.本篇教学设计共分三个环节
从生活引入例题―尝试自主编写记忆口诀―灵活运用新知,教学的层次比较清晰,井然有序。
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参与热情比较高、学习的效果比较好。
2.记忆环节生成层出不穷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讨论如何去记忆这些口诀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活跃,生成出很多非常好的方法,超出了原本的设计思路,这恰恰是老师最愿意看到的。
3.这里体现了生活化的数学课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低年级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从改编后的新教材的内容来看,的确去掉了不太实用的内容,我在整个教学的设计中贯穿一个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知识,同时加强了一定的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