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技术项目计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技术项目计划书范文1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对项目进行工期的合理安排,以期达到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目的。项目进度管理实质上是对项目完成过程的一种过程管理和工期调配。项目进度管理的具体方法是在项目内容确定后,对项目的工程顺序,项目的工程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项目的工程时间进行合理的管理分配,使项目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通过最优的工作时间安排,达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目标。在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明确项目主题和内容,明确完成项目所要求的活动具体内容:其次是要明确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对于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解;另外要对项目的工程时间进行估算,根据每项活动的工程师间进行叠加,获得综合的工期预估;在完成工期估算的任务后,要对项目顺序,项目时间,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做出项目进度计划安排;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随时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调整,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人为的干扰,设备使用的影响,资金配置的影响,其中对项目进度管理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为因素,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高低,团队的合作是否和谐以及团队技术水平的高低。
2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通过网络计算对工程的整体日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网络计划技术是完成项目进度管理的一种高效手段。它的具体方法就是通过图表来表示通信工程的进程,并且对每一个进度所需的时间进行精密的计算,最后得出完成整个工程所需要的时间,使项目主管人对于整个工程的进程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项目进度的分析计算,为项目主管人设计出在工程时间,资源配置,以及成本消耗方面综合的最优工程安排。网络计划技术是项目进度管理的重要方法。在项目进度计划开始发展的时候,人们是使用甘特图对项目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甘特图的特点是比较简单,可以通过直观的观察对其进行理解,并且甘特图对于信息的容量比较大,是一种比较优秀的项目进度管理技术。但是,由于甘特图在形式结构上的过于简单,使其对于各项具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展现并不十分明确,并且对于活动进程中的时间的估算并不全面,也不能对项目进程进行合适的项目优化。甘特图的这些不足,对于项目管理进程的优化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这也限制了甘特图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它只适用于比较简单而且比较小的项目管理。
3网络计划技术对于通信工程发展的作用
通信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在我国,通信工程的建设也是我国当前十分重视的建设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在通信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项目成本和项目周期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在当前通信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成本缩减措施,对于项目完成的时间进行减少,使当前的通信工程的发展更加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手段的采取都是通信工程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通信工程的市场竞争力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结束语
新技术项目计划书范文2
关键词:建筑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建筑信息化模型
建筑工程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主要依托于建筑信息化模型,也就是BIM模型。BIM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BIM虚拟建造技术不仅带来了现有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影响了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推动了思维模式的转变。BIM最突出的优点是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包含和要处理的信息种类众多,同时施工中又会产生大量的新数据,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准确有效地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作为建筑业目前最核心的大数据技术,BIM在技术方法、数据处理和协同工作三大层面提供了革命性的管理手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流程模式。它能够真正实现复杂工程的大数据创造、共享、管理和应用,解决过去信息技术没有做到的事情。
二、建筑信息化手段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建筑市场上BIM技术人才相对匮乏,而高校充当了培养和输送BIM技术人才的重要角色。BIM作为创新技术引入教学中,最先起源于美国,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我国高校也相继开设了BIM相关课程。其中: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深圳大学等在本科阶段开设BIM概论及技术应用课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研究生阶段培养BIM方向的专业人才。高职类院校以“双高计划”为指导,顺应时代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开设了BIM相关课程。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BIM技术全生命周期应用虚拟平台,开设了土建、安装、市政等方向的相关课程,打造BIM模型库、BIM5D管理系统、数字建造及智慧运维虚拟管理系统等教学资源,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成立了BIM实训中心,使学生在校能接触到真实的项目,培养实践技能,并且可以承接企业BIM技术服务项目。
三、课程实践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现状1.只重视理论讲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属于专业课,理论性、专业性较强。传统授课时,教师授课重点主要在讲解理论知识,深奥难懂。由于学生缺乏现场实际经验,很难理解课程内容,达不到预设的授课效果,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授课中配合实践操作或者施工现场的实景教学,能够极大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2.授课内容陈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都广泛使用在工程施工中,但课本内容陈旧、落后。由于更新不及时,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以后,进入实际工作中会有比较强烈的不适应感,进而会对学校教育产生抵触情绪。3.学生缺乏兴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传统授课模式就是教师课堂讲解,同时使用PPT展示图片、视频等内容,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很好理解课程内容,影响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听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低,进而失去学习动力。
(二)课程改革内容1.明确培养目标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建筑信息化、新型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建筑业的发展急需BIM人才,因此学校的培养目标需要紧跟国家和行业的发展需要。在“BIM+”时代,建设类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建设工程管理、技术、经济等多学科知识,成为在建设工程领域从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能型人才。2.建立BIM实训基地BIM技术涉及的建筑工程类知识非常抽象,如果只是以传统理论授课模式讲解,学生会感觉内容晦涩难懂,很难深入学习,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建立BIM实训基地尤为重要。利用多种BIM技术软件,如广联达建模系列软件、Revit系列软件、斑马梦龙软件等,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到软件当中,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能够使学生迅速提升对BIM技术的掌握能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1+X考点,已经建成比较全面并能够满足土建、安装、市政方向学生学习和实训的BIM实训基地,包括BIM实训教室、BIM虚拟实训系统、建筑模拟实训室场地等。3.课程体系重构传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要是理论内容的讲授,近几年引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实训,但是实训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缺乏对施工现场实际作业环境的认识,以及对项目的宏观认识和把控,所以需要依靠BIM技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项目。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开设BIM技术相关课程,如建筑工程BIM集成技术、建筑工程BIM建模技术、BIM算量软件应用等课程,将BIM技术系统融入原课程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把控项目全过程的能力,利用BIM技术帮助学生了解项目现场情况,并对项目突况进行提前预判及处理。4.教学改革内容首先,教学方式要进行变革。授课时先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内容理论课程讲完,给学生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然后引入BIM模拟施工教学,进行虚拟施工管理、施工交底、施工碰撞问题检查,同时利用BIM5D模型让学生准确提取工程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模拟真实项目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管理项目的能力。其次,利用BIM技术可存储大量数据、快捷提取信息的特性,把项目全过程管理中需要的多种数据输入BIM应用教学模型中,使建设项目模型的物理属性、时间属性、管理属性等可以一起参与到项目全过程管理中。比如,融合前期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导入项目相关数据生成三维立体模型,然后利用虚拟实训系统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施工现场,如此将现场实际和课本知识结合在一起,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内容,同时也能提高学习兴趣。5.重视师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必须要具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团队。作为教学改革的发起者,教师首先要掌握BIM技术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师资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学校可以定期聘请软件公司专家对老师进行软件使用的指导和培训、邀请BIM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通过挂职锻炼将教师派驻企业学习、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技术比赛提高教学水平。6.加强校企合作与学校相比企业的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在企业中进行实战培训,能够快速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校企合作还可以开展教师交流培训等活动,将基于BIM的实践教学体系落到实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金山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建设公司等建立有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另一方面还可以派驻教师挂职锻炼,企业也可以在实习学生中遴选优秀人才,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三)教学改革难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学生有些理论课程的基础比较薄弱,或者BIM技术课程安排晚于项目管理课程,导致一些BIM技术学生不会使用;再如还有学生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和规范不熟,造成授课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因此,在课程教学上教师会弱化BIM建模过程而提供建好的模型,将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利用模型完成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的管理,以及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
新技术项目计划书范文3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学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笔者目前主持的市级课题就是对信息技术下项目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从目前研究及实验情况看,信息化教学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效果,促进了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可以说是为职业学校的教学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下面以笔者参加江苏省信息化大赛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在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中,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高教学实效。
一、信息技术提升了项目化教学
(一)项目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利用网络资源准备有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制作成制学课件;
②将教学课件、信息化教学服务系统、仿真加工全过程的视频录像挂在数控仿真实训室局域网的服务器上。
③后台设置信息化教学服务系统,并将学生的用户名及密码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以便上课时使用。
④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机房计算机呈六角配置方式,每组一般6人,设定技术员四名(A、B、C、D四名同学)、质检员一名(E同学)、车间主任一名(F同学,即生产小组的组长),安排各自任务;少于6人的由车间主任或质检员兼技术员。
2、学生准备
巩固G71指令,预习G73指令,通过网络访问数控精品课程或其他相关资源,进行G73指令的相关学习,为本节课做好相关准备。
(二)项目实施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球头短轴类零件的生活应用----门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共同确立项目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运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使用课件展示门吸零件;使用电子教室系统电子点名及组织学生讨论,安排技术员A代表小组汇报。
教学设计意图:图片展示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任务一 初识G73
演示刀具轨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G73指令格式。
信息技术运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利用FLASH动画演示;使用电子教室系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及小组汇报;使用网络评价系统进行学习评价。
教学设计意图:FLASH动画演示生动直观,学生易于理解;使用网络平台的教学评价系统,便于学生评价和教师统计,实现了教学的实时评价,解决了以往教学结束后才能评价、评价后教师难以统计的现象,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任务二 分析图纸
组织学生结合五大问题分析零件图,做好编程准备工作。
信息技术运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使用电子教室系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及教师展示;使用网络评价系统进行学习评价。
教学设计意图: FLASH动画演示走刀路线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掌握;教师展示分析过程,便于结合学生小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总结。
4、任务三 编制程序
组织学生先独立编程,再小组讨论出最优化的程序。
信息技术运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使用电子教室系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及教师展示;使用网络评价系统进行学习评价。
教学设计意图:使用记事本编程便于小组讨论修改,和导入仿真系统;展示参考程序,便于讲解注意事项及对学生编程点评总结。
5、任务四 仿真加工
组织学生仿真加工出球头短轴并进行质量检测。
信息技术运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使用上海宇龙数控仿真教学系统进行零件的仿真加工和质量检测;使用电子教室系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使用网络评价系统进行学习评价。
教学设计意图:虚拟数控零件,弥补数控设备不足,场地有限的劣势,避免学生操作失误而造成对学生自身和设备的危害,提高学生数控学习的自信心;仿真软件直观生动并能调整速度,学生可细致观察加工过程行,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项目总结
1、经验交流知识拓展
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学生结合三大问题总结汇报;布置作业对知识适当拓展。
信息技术运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使用电子教室系统帮助学生讨论及汇报;使用网络评价系统给各组打分,评出项目学习优胜小组;使用邮箱收集学生作业。
教学设计意图:使用评价系统汇总学生评价,及时评出优胜小组,表彰及时,激励功能最大化;知识适当拓展为后续项目做好辅垫。
2、课后助学助教
组织学生课后交流讨论,巩固本课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运用:建立QQ群,在个人网站开辟讨论论坛;将上课视频及教学课件等资料放在网上供学生下载使用;提供相关数控精品课程网站给学生参考。
教学设计意图:便于课后师生间加强交流,使学生课后的个性化无限学习成为可能,方便了课后的助学助教,提高了学习成效。
二、信息化项目教学的实践思考
学生在《仿真加工球头短轴》项目学习中,借助信息技术,方便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从理论分析到技能应用,最后自我总结、拓展创新,每个学习任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其中起助推器作用的无疑便是信息技术。
1、根据数控专业岗位分析(学生必须具备数控机床操作及数控编程的能力)设计本项目教学,采取“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的方式实施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整合多种信息技术资源辅助教学,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汇报展示反馈评价总结提高”的方式,利用仿真软件模拟企业情境,体现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和“低起点、小步子、多反复”的教学特点,分解了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2、依据“组内强弱搭配,组间能力均衡,个人职责明确”的原则进行“异质分组”,结合仿真机房计算机按六角配置的特点,按6名同学组成一个生产小组,模拟企业情境角色扮演,每组设车间主任一名、质检员一名、技术员四名。虚拟数控加工企业环境,利用仿真软件仿真加工零件,弥补学校数控设备不足,教学场地有限的劣势,避免学生操作失误而造成对学生自身和设备的危害,提高学生数控学习的自信心,为后续真实数车实训奠定良好基础。
3、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问题为纽带,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掌握重点;仿真加工零件,直观生动,为指令的理解提供方便,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强化技能,提高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自主设计本课网络评价系统,轻易实现了实时评价及统计,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利用网络平台,方便了师生课后讨论交流,使学生课后延伸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信息技术方便实现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小组成员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而展示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的过程。
新技术项目计划书范文4
关键词:歌剧院及博物馆;给水;排水;热水;消防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Guangxi Yulin Opera House and the Museum of the Cultural Arts Center for example, for the Opera House and the museum complex range of device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Opera House and the museums involved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fire protection, water supply, drainage system design, and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respective technology. Key words: Opera House and Museum; water supply; drainage; hot water; fire
中图分类号:TL3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概述
项目地块位于玉林市中心城区东部,二环路东侧,北临为民路,坐落着玉林市行政中心办公楼,南临爱民路,区位条件优越,基地范围内用地较为平整,形体方正,交通便捷,自然生态环境极其优越,用地充裕。总用地规模为8.7公顷。项目分为2栋单体,歌剧院与博物馆、会议中心,包含1个1380座乙级剧场,1个342座音乐厅,一个能容纳400人的多功能厅以及办公等功能用房。博物馆与活动中心,包含1个博物馆、1个城市展览馆、4个活动中心及地下商场。两栋建筑之间为连廊部分包含商场及部分辅助用房。
给水系统设计。
2.1 给水水源
1)给水水源
给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市政供水压力按0.30Mpa设计。本工程用水从西侧及东侧市政路供水干管中引入两根DN200给水管供给,并在引入管处各设集中水表井一座。在区内布置DN150给水干管连接成为环状管网,采用生活和消防合用的供水管网。
2)用水量计算 用水量见表-1
2.2 给水系统分区
1)歌剧院及博物馆最不利用水点高度为22米,给水系统竖向分一个压力区,由室外给水管网(压力0.3Mpa)直接供水,可以满足建筑物用水压力要求。采用下行上给式供水系统。
2.3 管材
歌剧院及博物馆室内生活给水系统主横干管及管井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DN
3污水排水系统
污水量:本工程室内生活污水量为202.3m3/d。
排水方式:本工程室内排水采用分流制,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污水管,汇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
管材:室内排水系统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粘接接口;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密闭圈承插连接。
化粪池:采用国标砖砌化粪池。
歌剧院及博物馆地下室没有生活污水,车库内的污水,由潜污泵提升至室外,排入室外市政污水管网,每个集水井有效容积为1.5m3,潜污泵数量为一台,选用型号:WQ15-15-1.5(Q=15m3/h,H=15m)。
歌剧院地下室泵房内的污水,由潜污泵提升至室外,排入室外污水管网,集水井有效容积为3m3,潜污泵数量为两台(一用一备),选用参数:Q=40m3/h,H=15m。
4雨水排水系统
降雨量
区内的雨水量按玉林市P=5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2170(1+0.484LgP)
q=(L/S. ha)
(t+6.4)0.665
t——降雨历时(min),t=t1+mt2,t1取10min,t2为雨水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P——重现期(年),取5年;
m——折减系数,取m=2。
雨水流量公式:Q=ψ·F·q(L/S)
ψ——综合径流系数,取0.8;
F——汇水面积(ha);
q——雨水暴雨强度(L/S. ha);
Q——雨水设计流量(L/S)。
歌剧院及博物馆采用虹吸雨水系统。
屋面雨水由天沟汇水,经雨水斗、雨水立管排入雨水井。
雨水斗选用锌锰合金材质,雨水管采用HDPE排水专用管材(PE80),管道连接方式采用热熔连接。
与排出管连接的雨水检查井应能承受水流的冲力,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有雨水统一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各层阳台、露台设排水地漏或接入不承担天面排放的雨水立管。
虹吸雨水排放系统需由有合格施工资质专业厂商提供设计并负责供货安装。
4消防用水量
设计参数:
名称 流量(L/S) 延续时间(h) 水量(m3)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30 2 216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20 2 14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 60 1 216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 20 1 72
总用水量为648 m3,室内消防水池贮水量432 m3。
5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
1.本建筑的消防用水从南侧及东侧市政路供水干管中引入两根DN200给水管, 给水干管在区内布DN200生活消防合用环状管网,室外消火栓用水由市政供给水管网环状供给。室外消火栓沿道路设置,间距不大于120m。
2.本建筑物在地下一层设消防水池,其消防容积为470m3,歌剧院电梯机房顶设消防高位水池容量为18m3。
3.消火栓系统竖向设一个供水分区,当系统内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使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室外设接合器各2套,供消防车使用。
4.室内消火栓设置在建筑内前室、走道、地下室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其间距应保证有2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除地下室的消火栓明装外,其余场所的消火栓均为暗装。
5.消火栓箱内设SN65室内消火栓1个、25米水龙带1条、φ19直流水枪1支和30m消防卷盘1套,消火栓口离地面高度1.10m,出水方向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充实水柱不小于10m,每个消火栓箱处设一个启泵按钮及警铃。
6.地下室泵房内设消火栓主泵两台(一用一备)。
水泵型号:XBD5.9/20-DL(Q=20L/sH=59m N=22KW)
7.除消火栓箱上的按钮直接启泵外,在消防控制中心和泵房均可以手动启动消防主泵,并将启泵信号传到消防控制中心。
8.系统干管布置成水平环状,上接高位水池,并在歌剧院和博物馆上人屋面各设试验栓一个。
6 重点部位消防措施
歌剧院
剧院内舞台、观众席、葡萄架配置大空间水炮装置的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天花内超过800mm设置喷头上喷。
博物馆
博物馆内地下一层的珍品及纸质书画、纺织品仓库,五层字画展厅均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项目建筑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范围为除变配电房,台仓,耳光室,声控室,空间高度超过8m的观众厅外,其余部位均设闭式喷头喷水保护.据按建筑物中危险Ⅰ级(停车场按中危险Ⅱ级考虑,中危险Ⅱ级设计喷水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喷水强度分别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中危险一级设计喷水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喷水强度分别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空间高度超过8m,在8m~12m内均设闭式喷头喷水保护. 中危险一级设计,喷水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喷水强度分别为12L/min.m2,K=115, 作用面积为300m2。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按最不利情况考虑为Q=30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火灾前期由天面水池引下供给,之后由消防水泵房内专用自喷水泵(一用一备)供给。
水泵型号:XBD11.8/60-DL(Q=60L/sH=106m N=110KW)
3.车库喷头选用湿式玻璃球喷头,喷头动作温度68℃,每个喷头保护面积9M2~11.5M2。设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并将信号反馈至消防中心。
4.湿式系统的喷头动作后,应由压力开关直接连锁自动启动供水泵;消防控制室(盘)应能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信号阀、水泵、消防水池及水箱水位、有压气体管道气压,以及电源和备有动力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反馈信号,并应能控制水泵、电磁阀、电动阀等的操作。(泵房手动启泵)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流指水示器所在管段处压力超过0.4Mpa时,在湿式报警阀前安装减压阀。
6.地下室防火卷帘采用特种防火卷帘,不设喷头。
8气体灭火系统
本工程地下一层的发电机房、高低压房、变压器房,珍品及纸质书画、纺织品仓库,五层字画展厅均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系统构成形式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由火灾报警系统、灭火控制系统及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三部分组成。火灾报警系统设置感烟、感温两路报警,通过气体灭火控制器进行控制,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贮瓶充装压力为2.5MPa(20℃)。
启动方式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有以下二种控制方式
1)自动控制
当感烟、感温两路同时报警后, 气体灭火控制器启动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并延迟30s后下达灭火指令,按下列程序工作:
(1)联动关闭开口密闭装置、通风机、防火阀等设备
(2)延迟30s后打开电磁阀, 释放氮气,氮气驱动相应的储瓶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2)手动控制
若操作人员将气体灭火控制器的控制键拨"手动"位置, 当感烟、感温两路同时报警后, 气体灭火控制器启动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 但并不启动灭火装置。操作人员可按下气体灭火控制器上的"紧急启动"按钮或旋动防护区门外的手动控制盒上的钥匙至"启动"位置, 启动灭火装置。
9大空间智能型喷水灭火系统
设置部位: 空间高度超过8m的观众厅。和空间高度超过12m,在12m~25m内均设大空间消防水炮保护,单个保护半径为25m。
系统设置
自动灭火装置技术参数:
工作电压220 V
射水流量 5 L/s
标准工作压力 0.6Mpa
保护半径 25 m
安装高度 6-25 m
配置大空间水炮装置的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原理:水进行灭火,驱动现场的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并将火灾信号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扑灭火源后,装置再发出指令关闭电磁阀,停止水泵。若发现有新火源,系统重复上述动作。炮为探测器、水炮一体化设置。当水炮探测到火灾后发出指令联动打开相应的电磁阀,启动消防水泵。
系统设计
系统共用湿式自动喷水系统的水泵,水泵采用一用一备,其满足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流量与压力要求。本工程消防水炮共14个,设计流量20L/S; 其中歌剧院设消防水炮9个,设计流量20L/S.博物馆设消防水炮5个,设计流量10L/S.
系统中设有水流指示器与信号阀。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与自动喷水系统合用一套供水系统, 故独立设置水流指示器与信号阀。
在不同装置的管网最不利点处分别设置模拟末端试水装置,模拟末端试水装置装设在卫生间等便于操作测试的地方,采用间接排水方式排水,出口接不小于DN50的排水管。
10管材选用
1.室内消防给水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当管径
2.室外埋地消防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热溶连接
11灭火器的配置
本建筑室内按国家标准GB50140-2005(2005年版)规范的要求配置灭火器。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
新技术项目计划书范文5
数控加工技术;三位一体;项目化教学
【作者简介】丑幸荣(1955—)男,汉族,大学本科,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与数控加工操作是高职数控专业、数控加工技术的三门核心课程。这三门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高度结合,直接面向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通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数控加工所必需的工艺分析、数据处理、编程、机床床操作及工件加工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1.该核心课程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意义
A.教学现状
数控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加工标志性技术并逐渐得到普及,而数控人才(现代制造业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紧缺人才,社会需求巨大。目前虽然我国各类职业院校加大了培养数控人才的力度,但始终不能满足我国数控人才的需求,主要原因之一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操作技能不高,职业性不强。
目前,我国很多职业技术学院都将数控专业作为教改的重点专业,并已经把数控专业部分核心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尝试。然而,大多学校是把各门课程单独进行项目化教学或部分整合,并没有把数控专业相关性较紧密的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系统串联。学生不能在学习中真正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不能理解岗位群中的内在联系,缺乏就业竞争力和岗位升迁的能力。
B.三位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本项教学改革就是解构原有高职数控专业数控加工技术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模块相互独立的传统知识体系,把职业岗位(群)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与就业岗位紧密相关、且相互紧密关联的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的核心课程中;对该三门核心课程的内容和实训环节进行重构,实施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教学模块的系统化串联,即三位一体;创新数控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以机械制造业的典型零部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为导向,通过项目化教学实施,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渗透到一系列的项目教学和实训中。使学生牢固掌握职业技能,熟悉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课程改革的内容
A.以职业岗位(群)能力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
通过企业调研得知,高职数控专业学生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有:数控工艺员、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其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如下。
a.数控工艺员
·具有编制和实施数控加工(车、铣削/加工中心)工艺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数控加工程序验证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利用MasterCAM等CAM软件自动编程的知识和能力。
b.数控机床操作工(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
·具有根据数控加工工艺文件选择、调整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及其常用刀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进行对刀并确定相关坐标系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进行程序的输入和调试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操作车床加工中等复杂程度的轴、套、盘类零件(能操作铣床/加工中心加工凸轮廓类、型腔类、孔系类零件)的知识和能力
·能够熟练使用常用量具进行零件的长度、内外径、螺纹、角度等精度检验。
可以看出,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包含了传统课程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中的内容。为满足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将相互紧密关联的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的课程的内容和实训环节进行重构,实施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教学模块的系统化串联,即三位一体,并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B.项目规划
根据岗位需求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确定课程内容,设计课程项目。保证教学内容以应用为目的,满足于职业岗位需要。
根据企业的岗位设置,将本课程分为三个模块:
数控车削工艺设计、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削工艺设计、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自动编程。
一般机械行业的数控加工零件的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程度以下,以手工编程为主,所以,前两个模块中的数控编程为手工编程。数控加工自动编程实质是计算机软件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所以将自动编程内容单独设置一个模块。这样也便于教学实施。
根据岗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结合生产实际,每一模块设计了若干个项目。共计理实一体化授课116课时,机床操作实训44课时。课程项目及课时安排如下(括号内为课时数:理实一体化授课课时/机床操作实训课时):
概述(4/0);
模块一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
项目一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8/0);
项目二 数控车床操作(4/2);
项目三 阶梯轴加工(8/3);
项目四 螺纹轴加工(6/3);
项目五 圆弧面轴加工(6/3);
项目六 盘套类零件加工(6/3);
项目七 非圆弧曲面轴加工(4/4)。
模块二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
项目八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8/0);
项目九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4/2);
项目十 平面凸轮廓零件加工(8/4);
项目十一 型腔类零件的加工(8/4);
项目十二 孔系零件的加工(8/4);
项目十三 曲面铣削加工(6/4);
模块三 数控加工自动编程:
项目十四 Mastercam数控加工基础(12/0);
项目十五 二维零件铣削加工(8/4课时);
项目十六 三维零件铣削加工(8/4)。
其中“概述”部分为非项目化内容。主要讲述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机床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功能、数控编程方法、数控机床坐标系、数控程序的结构与格式等各模块中的共性内容,为项目教学打下基础。
C.项目设计
根据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每一项目首先确定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指出难点和重点。每一项目包含四部分内容:项目导入、知识学习、项目实施、项目实训。
项目导入:导入来自生产实际的项目,说明项目要完成的内容。所有加工类项目都包含加工工艺分析、数控编程、数控加工三个基本环节,使学生在每一项目的学习中都能体验数控加工的完整生产过程。
知识学习:该项目中相关知识的介绍与学习。
项目实施:完成项目相关知识的学习后,对该项目实施工艺分析、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模拟)。
项目实训:对该项目导入的工件进行数控机床加工。
项目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举例,以下是项目三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阶梯轴的结构特点、加工工艺特点、正确分析阶梯轴的加工工艺;掌握G00/G01/G90/G94/S/T/F等指令应用;掌握阶梯轴的手工编程方法。
新技术项目计划书范文6
【关键词】电子通信技术;智能化建筑;项目设计施工;应用研究
前言
智能化建筑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存在比较特殊,可以将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提供给我国社会公民,并且具有高效便捷、环保节能等明显优势。与此同时智能化建筑的具体施工建设也需要智能信息平台的参与介入,在我国的现代通信技术领域中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想要将电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中的设计与施工研究透彻,就需要对电子通信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1智能化建筑项目与电子通信技术
1.1智能建筑项目内容
智能化建筑物使根据用户的具体使用需求,将建筑作为一个基本的平台,并将设备的管理系统。信息应用系统、设施系统组成比较完整的系统中心,使其组合优化。在智能化建筑中,其职能功能的实现也较为以来这一系统结构,从而保证通信系统的自动化、布线系统合理、信息设施健全等基本要素[1]。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楼宇的功能也将在整体上实现自动化。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智能化建筑也越来越完善,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建筑,成为社会中的主流建筑形式。因此也就需要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1.2现代通信技术的内容
在国际上将现代通信技术也称之为远程通信技术,在我国指的是电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也就是在当前科学水平不断成熟的前提系,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我国的通信方式进行优化,使其在内容上系统完善。我国目前的通信技术发展较为全面,其中涵盖的科技层面也较多,主要应包括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异步传输技术、宽带多媒体技术、接入技术等多种技术。在我国信息化普及程度越来越广的背景下,这一技术形式也在不断向智能化与科技化发展。从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来看,也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与智能化建筑的融合也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的整体建筑产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
2电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2.1专网设置应用
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专网设置应用是指在专业性较高的大型会议室或是报告厅中进行专网设置,以此提高此类建筑的使用功能。在这样的建筑中进行此方面的应用,追求的并不是安全舒适与节能环保,而是能够满足相应的办公需求[2]。在此方面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信息传输以及综合处理能力上,其效率较高。并且在这一方面的应用情况比较特殊,也需要相关的电子通信技术的介入,以此保证此类建筑的通信能力,使其具备自身的技术优势,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具体需求。
2.2通信配置应用
在进行智能建筑的设计时,应当根据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建筑物的综合布线工程。对智能化建筑的智能水平来说,这一环节十分关键,将决定整个建筑的智能化功能水平。如果在在这一环节出现瑕疵,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的瘫痪。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十分谨慎,严格按照通信配置需求进行布线工作,防止出现建筑功能不健全的情况[3]。对布线的综合性的掌控也是为满足智能建筑的通信配置需求,并且对日后的智能化建筑的功能扩充也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2.3自动控制应用
智能化建筑应当以人性化、功能化为原则进行设计与施工,并且需要对安全智能程度进行综合的考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动控制的应用程度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保证其智能化建筑的功能的可行性。通过自动化控制应用系统也将把证建筑的功能更加便于人们操作,对整个建筑的管理也将更加细致具体,并使得每一项目都将在人的掌控下进行,也将实现各个智能化环节的环环相扣,使系统呈相对稳定的状态,对整体的技术利用程度也将更加全面。
3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项目设计和施工的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建设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此方面应用完善也将在极大程度上保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11,03:166~245.
[2]杜群.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04:18~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