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发展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发展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发展建议

建设发展建议范文1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现状;问题;建议;宁夏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31-02

农村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农村实施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1-3]。近年来,宁夏地区紧紧抓住信息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特别是2007年以来,自治区将信息助农纳入每年民生计划和为民办实事内容,采取政府支持、公益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法,强化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利用、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电话、电视、网络“三网融合”,使信息化技术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 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信息资源建设

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将支撑信息发展的网络资源分为3类,即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网。其中,前两者是传统媒体的代表,后者为现代媒体的代表。两者综合起来构成现代农业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目前,电信网和广电网已基本覆盖全区各个行政村。农村地区的电视普及率已达到93%以上,农村固定电话用户3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全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2.2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率先在全国建设起“乡乡通宽带、村村都有信息站”的目标,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用仅仅1年以上的时间,建成了2 802个覆盖所有行政村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其中:75%的行政村通过光纤和天线宽带方式实现上网、25%的行政村采取“45M数据天线接入系统+新一代卫星天线接受系统”方式实现上网。

1.2 信息开发及资源库建设

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申报和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民族地区电子农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发建立了10大类42个自治区级中心数据库,推广应用农村科技等各类服务系统和数据库98套,覆盖了全区优质粮食、枸杞、清真牛羊肉等20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在农业产业生产管理上开发并推广了27个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农作物栽培管理系统16个(枸杞、酿酒葡萄、马铃薯、压砂瓜等)、农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系统1个、养殖业管理决策系统5个(清真肉牛、肉羊养殖,屠宰场管理等)、动物疫病诊断系统1个、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2个(种植业、养殖业质量溯源)、数据采集系统2个(市场数据采集、奶牛数据采集)。

1.3 信息网络的构建

建立了宁夏农业信息网、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宁夏气象信息网、西部电子农务网和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站等为核心的自治区级农业信息网站。各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村产业协会信息网,主要提供政府宏观管理、监管业务、公共服务提供各个层面的信息支持。

宁夏农业信息网(http://)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主办,主要有农业新闻、政务公开、农业信息化、厅长信箱、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农业科技、人事信息、新农村建设、农业标准、热点焦点、审批事项、农业产业化、农业论坛、视频在线、惠农政策、农业数据库、招商引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栏目。

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http://)即宁夏“三农”呼叫中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唯一指定专业网站,设有培训公告、重要信息、专家视频、党员教育、广播讲座、专家文稿、短信平台、新村风貌、专家库、中心简讯、农业新技术、农业科普知识、“三农”咨询、气象服务、数字农家书屋等栏目。

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站(http://)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 宁夏农业科技服务110自治区指挥中心主办,主要包括12396动态、供求信息、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农业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展厅、致富信息、市县科技110、农业专家数据库、农业企业数据库、农业成果数据库、宁夏优势特色产业信息管理系统、新农村、科技减灾、民生科技、实用技术等栏目。

2 信息化服务体系及队伍建设

通过研发和整合利用各类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站、开通了宁夏12396农业科技“110”咨询服务热线电话和宁夏农业12396短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了宁夏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体系,建立了合作组织信息站点、龙头企业信息站点、科技特派员信息站点、园区基地信息站点、集镇信息站点、生态移民信息站点、农民网络技术学校等多种服务模式的信息服务站点逾600个,每个站点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网络服务终端设备,建立了由 “三支一扶”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及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文化程度高、懂技术的人员担任信息科技特派员,并且每年开展农村信息员服务技术培训,增强信息员服务能力,确保了信息服务站资源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了信息服务工作。

服务体系顶层为西部电子农务网共享平台,二级为自治区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村产业协会信息网,三级为种养大户、生产基地和自然村的信息资源三级联动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为农村建设和基层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带动提高了全区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 信息化应用现状

宁夏自治区科技厅依托农村信息化成果,推进科技园区智能化管理,建立了中卫市沙漠设施农业日光温室自动检测监控,贺兰县鱼塘远程监控,平罗县宁夏金福来肉羊养殖全程自动化管理,永宁县小任果业机械电动卷帘、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监测预报、高低温自动报警,同心圆枣节水灌溉、精准施肥、规范化栽培自动控制,灵武大泉林场红枣远程视频诊断和自动化控制等农业物联网典型示范区,使物联网在红枣、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园艺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推广应用,加速了当地高端、高效的精品现代农业发展。

4 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民缺少信息化应用设备

宁夏自治区位于西部内陆不发达地区,也是老少边穷地区,宁夏北部素有“塞上江南”的赞誉,南部却是“贫瘠甲天下”的贫困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发达与不发达的混合地区。中南部地区仍有35万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文化素质和经济实力低下,他们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购买奢侈的电脑等农村信息服务设备和高额网费。加之,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一些具备购买和使用能力的农民不愿投资购买和使用信息化应用设备。这是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

4.2 农民缺乏信息化应用技术

宁夏南部山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不强,尤其是绝大多数中老年人不仅缺乏网络应用基础能力,而且接触和学习电脑的机会少,电脑基本操作能力低,只能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获取相关信息,不具备依靠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

5 建议

5.1 降低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成本

针对宁夏农村农民收入低的现实情况,各级政府要协调通信运营企业逐步降低农村地区电话、移动电话和宽带等通讯费,让利农民,刺激农民的通信消费欲望,提升应用技能,以增加农户量和消费量,实现规模和效益效应。同时,设计简易好用的电脑或手机终端产品,方便农民使用,使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信息服务[5]。

5.2 加强农村信息化宣传和技术培训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市场信息、信息技术,让他们尝到信息化的甜头[6-7]。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信息员和农民信息应用技术的培训,使农村信息员既掌握计算机技术,又懂得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技术,提高他们采集、分析、整理、信息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使大部分农民学会网上查询信息。

6 参考文献

[1] 陈良玉,陈爱峰.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67-71.

[2] 张少明,李习文,梁春阳.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实践与理论探索[M].贺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3] 惠芳.宁夏农业信息网构建及应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4] 田建文.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农村科技,2010(7):44-47.

[5] 余蕾,雷体南.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200-202.

建设发展建议范文2

摘要:建设生态城市是提升城市发展实力和城市化水准的基本途径,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整个社会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本文在研究生态城市内涵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呼和浩特市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生态城市”是在20 世纪70 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中首次被提出来,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指出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的、社会公平的、经济高效的、具有美感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互惠共生与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多样性、全球性等特点,一个达到生态城市标准的城市,应制定有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又要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称之为一个良好的生态城市。

二、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一)社会生态系统

呼和浩特市作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双拥模范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全市总面积1.72 万平方公里,现辖4 区、4 县、1 旗和1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下辖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现常住人口294.5万,总体上仍属于地广人稀的城市,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经济生态系统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的经济总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1—2011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4.2%,2012 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76 亿元,财政总收入316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01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4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61元。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4.9:36.4:58.7,在率先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三)自然生态系统

呼和浩特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是除天津、石家庄市以外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北拥草原、南临黄河。既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又是国家向北、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城市;既是近年来作为内蒙古快速发展引擎的呼包鄂经济圈中的重要增长极,又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鄂榆主体功能区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已构建起了公路、铁路、航空综合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呼和浩特地处“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宝藏”的内蒙古的中心地带,市内高岭土、陶土、白云岩、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特别陶土资源储量之大、品位之高居全国前列。与呼和浩特接壤的准格尔煤田已探明储量260 亿吨;距呼和浩特约300 公里的苏里格气田是全国最大的整装大气田。呼和浩特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均属国家二类地区,市域北部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在400 万千瓦以上,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800~3100小时。境内土地、水、电资源供应充裕,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季节性明显,动植物呈多样性,适宜农牧业发展。

从社会、经济和自然子系统可以看出,目前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势头较好,当地政府也在逐年加大对城市的建设力度,但是从经济发展要求角度以及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来看,城市生态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生态环境改善工作进展缓慢,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城市化质量不高,居民生态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方式有待改善等。

三、呼和浩特市生态城市发展建议与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

呼和浩特市应该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按照党的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围绕打造“两个一流”、建设“活力首府、美丽首府、和谐首府”目标,着力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与地方生态工程建设,服务首府城市发展需要,加大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提升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在自治区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结合呼和浩特市发展现状,编制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综合规划,以城市景观为点缀,以生态发展为中心,增加物种多样性,形成城市森林环境,发挥城市生态效益。

(二)调整城市规划建设布局

在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而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理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外在形象,可以说城市形象就是政府形象的缩影。因此,进行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城市形象以及高品位的城市建设,首先要搞好总体规划设计,调整优化城市发展区位空间,确立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生态系统的结构、布局、规模和发展方向,形成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框架结构。在市区规划建设工作中,要做好市内中心地区、开发区以及重要地段的规划设计,对于市区内的主体建筑,应体现城市规划布局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同时也应注重单体建筑设计的艺术性、民族特色性,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群体和城市景观。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和环境。首先应研究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规划,以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优势配置的基础作用,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再次是加大扶持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一般来讲,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解决城市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已占到总就业人数的五分之四, 呼和浩特市在此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应大力加快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尤其重点扶持信息、法律、中介、咨询、服务业等行业,既能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又能增加就业机会。第四是要加快内蒙古各旗县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构建城镇规划体系。

(四)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应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政府宣传部门应该组织相关部门成立生态环境知识宣传教育机构,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参与绿化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宜居首府建设。同时引导居民改变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旧的生活方式,节约资源,选用清洁能源,实行绿色消费,做好垃圾分类和资源再生利用工作。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结语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也是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是必由之路。生态城市建设是项系统并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呼和浩特市应在综合考虑自身资源发展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市区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城市的作用,最终走上一条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文宗川.呼和浩特生态城市承载力分析及其建设策略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1):29-30.

建设发展建议范文3

关键词: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2、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长期以来,对如何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3、重视企业文化的设计,轻视对员工的教化

有的企业虽然设计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仅仅热衷于把企业文化设计出来,展示出来,热衷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展示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热衷于让大家知道企业在做企业文化。而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4、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随意性强

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很多企业各项工作都有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计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很强,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二是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5、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

一是忽视员工的参与度。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员工没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忽视员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又要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推广,轻视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造成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6、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独创性。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企业往往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而是简单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没有表现出企业特有的文化色彩,没有真正的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没有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无法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使社会公众通过这些精神文化识别企业形象,产生对企业的认同与选择。

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的措施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包括:

1、对企业的背景分析

企业文化要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就离不开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经营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要分析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曾经做了哪些自觉、不自觉的工作,对企业过去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SWOT分析。具体工作要细化,要仔细梳理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一项工作中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里。只有做好了这些背景分析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自身深厚的文化沉淀,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

2、梳理、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企业的核心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认同,对员工产生激励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析企业的定位,提炼企业的愿景。很多企业在做愿景设计时,目标过空、过大,不切实际,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企业的定位分析。要在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自身的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愿景。二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特色,提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是决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基础,要避免企业精神文化的雷同现象,就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三是分析企业的文化特色,探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某企业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温馨的家园文化”的文化特色,这种家园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客户是一种大家庭文化,对客户要形成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形象力;对员工是一种小家庭文化,对员工要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3、理念强化

企业的核心理念总结、提炼出来以后,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的文件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员工进行强化,使员工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动员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动员会,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召开骨干员工座谈会,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达一方式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三是

VI系统执行操作。在建立和完善企业VI系统的基础上,可根据各业务单位的特点确定不同地点的展示辞条,完成企业理念的展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体现和强化。推出VI导视系统,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增强企业对客户的吸引力,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以文化力推动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4、认同消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如何让员工认同消化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地”,把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这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避免企业文化成为“空中楼阁”。认同消化可从以下工作入手:一是典型人物的树立、学习和推广。可开展《我们身边的故事》作品征集活动。通过作品征集,挖掘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对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对企业贡献最大的人等。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丰富企业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员工在学习、认知企业文化时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消化企业的核心理念。二是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在员工中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在员工中树立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以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三是神秘顾客制的启动。通过聘请“神秘顾客”,对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现场暗访,可以从顾客的角度,及时发现、改正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客户满意度,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可以给企业员工以无形的压力,引发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服务技能,改善服务态度,促使其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以帮助管理者查找管理中的不足,拉近员工与企业和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达到内练功力,外塑形象的目的。四是开展“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的讨论,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认识。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员工只有理解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觉地将企业的目标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建设发展建议范文4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 产业集群 发展建议

基金项目:2012 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项目阶段成果(2012B094)

产业经济有产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等三个发展阶段。产业集中只是空间地理意义上的产业的集中;产业集聚则是同类产业领域的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在一定空间地理上的聚集;而互相具有关联、互补的若干产业及机构的集中,并由此产生竞争优势的产业群落就形成了产业集群。比较而言,产业集中和产业集聚是地域集约化发展经济的初级阶段。产业集群则是高级阶段,它是产业成长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地理位置、价值链、供应链、产业技术链等关系而成功集聚的结果。产业集群中涉及到的企业之间虽然在地域上“比邻而居”,但它们之间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近年来,河南省产业集群的迅速成长,使其逐步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甚至影响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省内经济的走向。因此要想实现中原崛起,推动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产业集群是必由之路。

一、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现如今,河南省产业集群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壮大,市场占有率也逐渐提高,俨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有效拉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使河南产业的竞争力得以提高,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三化”进程。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河南省产业集群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截止到2012年底,省内产业集群共完成投资突破万亿元,占河南省投资比重达49%,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 68%。主营业务收入占河南省的比重达 4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280万人,比2011年增加32万人。集群区主要经济指标比重均占河南省的40%以上,同时超30亿元的集群规模有42个,94个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由此可见产业集群已成为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且更要说明的是大多数河南省产业集群正处于成长阶段,活力强,动力足,因此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省内的产业集群已经有一定的集聚规模,上下游产业链逐渐完备,彼此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也较稳定。从横向上看,相对集中的“块状经济”已形成。从纵向上看,“链状经济”的延伸作用也不断增强。整体发展内劲十足,增长较快,如郑州纺织服装集群、中牟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漯河食品产业集群等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些都无不显示出河南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为河南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二、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不足及劣势

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虽已经初见成效,但其中也存在着问题。

(一)部分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关联度低

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存在“小、散、乱”现象,必要的产业链条缺乏。具体表现在:由于缺乏统筹规划,一些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互相之间不相关,不能很好的在产业链上分工协作。各企业处于独立运行状态,彼此之间在技术革新上不共享。另外还有的产业集群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只是一味追求企业引进的数量和招商资金量的多少,而忽视了产业之间的链接和关联,忽视了环境的保护问题,忽视了资源的回收利用问题。于是在某些产业集群内,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混乱状态。既有高科技企业,又有传统产业;既有清洁型能源企业,又有高污染、高损耗的企业并存。整个集群区域内其实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而仅仅是部分企业在地理上的集合而已。

(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总体来说,河南省郑州市区及巩义、中牟、荥阳、新密等市县,漯河市区及郊县,洛阳吉利区及偃师市,新乡市长垣县,焦作孟州市、沁阳市、武陟县、博爱县,许昌市许昌县和长葛市等地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比较快、发展程度较高,属于集群密度较大的区域。而省内其他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数量少、程度低、配套产业和设施缺乏的现象。其中一些产业集聚区的配套服务能力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发展规划、污染治理、土地整理、投融资平台建设上进展慢。部分集群还由于建设资金问题,使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在资金、土地、人才、信息面临重重困难。

(三)自主创新能力弱,直接影响产业优化升级

河南省产业集群中的很多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规模有限,研发投入十分不足,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大多尚处于低级模仿阶段,产品长期停留在老品种、低档次、粗加工阶段,这都使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受到制约。同时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共同研发的主动性缺乏,甚至互相设防,使得知识和技术扩散还较为有限。另外高素质人才的不足,对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也是目前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弱的原因之一。

(四)用地保障和金融支持存在一定障碍

一个地区要想依靠产业集群发展经济,必须解决用地和资金问题。但就目前部分地区来看,破解这些瓶颈制约的办法不太多、效果也不明显。一方面存在着粗放用地,规划建设做得不到位以致土地没有合理利用的情况,另一方面省内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仍然有很多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土地和资金方面的障碍还体现在产业集群内部因为企业数量较多,成长速度快,这使得集群内土地出现紧张。资金方面,由于集群内的企业大多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只是暂时性的租赁,这让亟需资金的企业无法采用土地抵押的方式获得贷款。另外一些社会上的信用担保机构由于自身规模的问题,也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这远远不能使集群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五)部分地方观念上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为了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实现中原崛起,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很多与集群规划、财税、土地保障、产城融合有关的优惠政策,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落实不到位。甚至还有部分集群中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体制没有理顺的现象。这造成了区域内管理机构有些部门职能重叠,权责划分不清,功能区和行政区交叉。导致了各方面工作效率不高,使产业集群建设进度和日常管理受到影响。

(六)区域文化缺失,企业认同度不强

在美国硅谷,企业之间是即竞争又合作的密切关系,人才可以自由流动。正是这种硅谷文化促进了硅谷企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大多数产业集群没有独特的区域文化,导致企业认同度不高。大部分企业是为了产业集群提供的土地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才聚集的。集群内一方面缺乏鼓励冒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另一方面企业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氛围也不浓厚。良好的人文关系网络缺乏,这使得这种“集合”基础不牢,有很大的脆弱性。企业对集群的认同度并不高,很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出现更优惠的政策时,在当地的土地成本提高、劳动力价格上升、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时,向外流动和转移。

三、促进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一)重视产业集群中的软硬件建设,构建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

首先使集群内的贸易条件得到努力改善。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设施,健全物业管理、人才交流中心、融资担保、租赁、物流、会展等相关服务支撑机构,努力提升现有的服务水平。其次创建良好的园区环境, 在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等方面下大力气,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使集群园区真正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创业者的乐园”。改革现有不合理的行政结构,树立高效、精简的形象,明确部门分工和职责,理清关系,规范各级财务制度,加强环境治理和治安管理,合理开发和使用土地。对各部门责权利进行信息化公示,定期公开企业关心的各项内容,从而保证监管措施的落实到位,为内部企业正常经营提供保障,达到优化产业集群自身管理的目的。

(二)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联动机制,实现升级“突围”

通过社会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这两个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及可持续竞争力的提高。政府可创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财政补贴、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促进技术革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围绕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鼓励产业集群同科研院所、大学联姻,支持这些机构为众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专利转化服务。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进企业时,优先使科技含量高,污染少、能耗低的企业进入园区。另外组建知识联盟,构建“学习与竞合”的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应大力倡导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学习,合作开发各项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使知识联盟的组建,提高内部企业对知识的转移能力、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形成独特的牢固的集群文化。在这种氛围中,新的研发成果和创新技术较为容易推广,并引起仿效与技术上的再创新,从而出现挤压效应,使集群内的创新源源不断。

(三)打造和谐的融资环境,加强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力度

首先建议大力推进地方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大对信用环境的整治力度,不断营造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其次结合实际情况,成立非盈利性担保机构,使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另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多角度、多方面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第三开发新的与集群内企业经营特点相适应的金融衍生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票据融资加大对集群内企业的支持力度。最后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开辟企业授信和信贷审批“绿色通道”,使符合国家政策和信贷条件的精深加工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项目能够得到优先信贷投入。在继续完善集群内企业融资平台贷款模式的基础上,向企业提供现金管理、结算、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出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措施,积极支持产业集群核心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深刻意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制定相关政策时向土地使用、布局规划、税费减免、资金引导、信贷支持等方面进行倾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孟州市政府就规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每年缴纳的所得税额增幅超过20%以上的部分,由同级财政部门按50%的比例作为技改资金再返还给企业。税收方面,企业可将职工培训开支、技术研发费用、产品展示费用等项目作为税前列支内容,不受以上比例的限制。另外如果企业有技改或新投入的项目资金量达到2000万以上的,财政部门会给予前期费用30%的补贴;相应的5000万的项目则是50%的补贴。省级名牌的奖励是5000元一个,国家名牌一个奖励1万元。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该市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建议政府部门鼓励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为提高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以促使这些企业的辐射、带动和示范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积极推行与龙头核心企业有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重组、改造工作。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使综合成本得以降低,不断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提升产业集群整体市场竞争力。另外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的经济带动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和促进集群内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它们发展壮大。

(五)适当倾斜,重点保障产业集群用地计划

各级政府要在分配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时,优先保障产业集群建设的用地指标。不仅要立足当下,积极探索、科学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更要着眼未来,为产业集群区规划预留今后发展空间。提前针对如何利用滩涂、低丘、缓坡等资源制定综合开发整体规划,并合理布局标准农田和基本农田,使各类土地的利用方向得到提前控制,从而确保产业集群整体建设用地的规模。

(六)加强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群对外交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加强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往来,是现实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是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需要。波特认为要想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保持长久,就必须促使其内部的产业不断国际化。因此,努力提高集群的国际化程度,促进外部交流,是实现可长期持续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思霖.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2]邓放.产业集聚成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力支撑[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

[3]王新平.郑州市产业集群发展障碍及政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

建设发展建议范文5

关键词:林业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由以木材利用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的现代林业转变的过渡时期。林业的地位特殊,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居首要地位,其性质特殊既是基础性产业,但又是公益事业,生产活动的公益性突出;生产过程特殊,如林木生产期比较长;资产性质特殊,如林木资产属于生物性资产;资金构成及运转方式特殊,除了企业资本金、社会公共财政资金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企业经营目标特殊,即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才是经济效益。

林业会计区别于农业和其他行业,有着特殊核算内容的会计核算。需要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针对林业的特殊性制定一个专门的会计核算办法,即林业会计核算办法。目前林业会计核算的范围相对较窄,林业经营单位四套会计核算制度并存在仅适用于特殊林业经营单位和特定的经济业务,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完整也不够充分。

一、林业部门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

目前,由于林业部门下属单位较多(如有林场、苗圃场、木材公司、胶合板厂、林业站等),业务流程各异,所实施的会计制度各不相同,同时,各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素质也差别较大,信息化应分阶段实施,不能一蹴而就。

1.会计核算信息化。在省、市、县林业局和部分基础较好的林业企业,可逐步利用Excel软件、通用财务软件及网络结构建立各自的会计核算信息网络,进行会计核算,处理有关财务数据,提供会计信息资源,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不仅包含企业单位核算,而且兼容事业单位核算,以及林业专项资金的核算。在会计核算方法上从会计科目设置一会计凭证填置一会计账簿登记一成本计算一会计报表编制,都能逐渐过渡为计算机处理。在林业会计信息提供上尤其应注重对生物资产――各种林木资产的成本会计信息的提供,有利于林木资产价值评估。因林木生产周期长,成本费用发生较高,计算机的核算和高度的数据集成化使林木资产信息更为真实可信。

2.会计管理信息化。上级林业部门将所属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利用网络联结起来形成单位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林业部门以外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财务检查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地进行财务报告的传送等。林业部门内部可利用信息帮助财会人员合理筹措和运用资金,节约生产成本和经费开支、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实施会计的基本职能,即会计预测、财务计划、会计控制和会计分析,使会计信息系统与单位其他系统实现即时的信息互动,不会形成“信息孤岛”。

3.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处理的最高阶段,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系统与林业其他管理子系统充分融合后,实现对林业产品的销售、定价、林木资产的成本确定、林木资产的价值评估、营林资金的筹集、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取舍等内容的正确决策,充分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进行决策。以达到对会计业务信息化管理的最佳经济效益,其决策内容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决策。

二、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施的建议

1.建立基于互联网的web式会计信息模式。web式会计信息模式基于林业单位的内联网和网站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财务软件网络化模式。林业部门下属单位的分散性、边远性决定了需要网络技术来发展会计信息化。林产品的销售使得电子商务功能在财务及管理软件中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成为会计信息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与传统会计软件相比,网络会计软件需全面采用网络计算技术,网络化管理,实现数据的集中化管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以及财务监控等功能,网络会计软件还需具网上支付之类的各种网上辅助功能。

2.统一开发行业特色软件,增强财务软件本身功能。目前通用的商业性财务软件满足不了林业部门多种核算制度并存核算的特殊要求。林业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适时配合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配套的会计软件。同时,考虑到会计信息化软件下的会计软件在设计中应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开发功能强大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软件应最大限度地做到各数据信息的共享,体现出林业的生态效益信息、林业的环境成本信息、林木资产的蓄积量的信息、营林投资项目信息、退耕还林补贴信息,林业会计软件信息不再局限于财务信息,必须扩展到业务信息,做到与财务业务的协同,满足林业行业的特殊性。如在林木资产核算的会计期间就可设置与林调活动周期一致,3年~4年为一个会计期间。

3.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人员组织。在林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一个精干的信息化实施小组。由林业部门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应包括信息中心、财务、供应、仓库、销售等部门的人员和财务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要进行培训,采取离岗培训和在岗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除有针对性地进行财务软件操作培训外,还须进行网络技术、理财理念的培训,使相关人员即时掌握工作的知识和技巧,增强他们参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适应能力、创新能力。

建设发展建议范文6

1.1 济源市是核桃适生区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太行山南麓,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低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43.4℃,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4539.6℃,无霜期平均223天,年均日照时数2375.4小时,日照率54%,年均降水量65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为427.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5.8%。气候特点是春旱多风,夏秋多雨,冬寒干燥,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光照条件适宜,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水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是发展果树的最佳区域。全市总面积1931.26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区面积占88%,是河南省核桃的主产区之一。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的绵核桃取仁容易,个大,壳薄,出仁率和出油率高,倍受消费者欢迎。

1.2 济源市有关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核桃产业

2004年以来,济源市委、市政府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建设核桃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出台了《济源市2004年农业结构调整贴息贷款政策》、《济源市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补贴和奖励政策》、《济源市2006年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奖励扶持意见》等一系列文件,2004年对核桃基地建设进行贴息贷款:2005年采取补贴和奖励的办法,每667平方米核桃园补贴200元,同时对搞得好的村奖励1~5万元,搞得好的乡镇奖励6~10万元;2006年安排300万元,用于30个发展面积在20公顷以上的核桃基地村的扶持,每个村奖励4~12万元。在全市掀起了党委重视,政府主抓,部门投入,农户响应,大搞核桃基地建设的造林热潮。

1.3 核桃基地建设状况

由于济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核桃产业,业务部门与乡镇政府工作落实到位,农民对发展核桃产业信心十足,因此核桃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2006年,已达2000多公顷,主要分布在坡头、邵原、下冶、大峪、王屋、承留、轵城、克井等乡镇。按照规划,预计到2010年,核桃面积将达到8000公顷,2015年将有3333公顷新植幼树进入初果期,4667公顷核桃进入盛果期,年产核桃可达1200万千克,总产值可达到2亿元。未来的前景效益极为可观。

2 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济源市核桃产业发展势头喜人,然而面对现实,我们认为在核桃基地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市委、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预期目标的圆满实现。

2.1 基地建设质量不高

2.2.1 有些地块选择不当 济源市山区、丘陵区确实是核桃生长的适宜区,但核桃树要生长健壮,早果丰产,必须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中壤土,而我市种植的部分核桃树,定植在土层浅、质地黏重、肥力瘠薄的三类、四类田的地块上或退耕还林的山坡地上。几年后。这些果树将会变成“小老树”,势必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2.2 定植操作不规范 核桃树定植要求大坑、大水、大苗,且苗木高低一致,但是有部分核桃园在定檀过程中是小坑、少水或无水、小苗,高的高、低的低,参差不齐,降低了核桃苗成活率,影响了核桃园的后期管理。

2.3.3 重栽轻管现象严重 大部分农民在核桃定植后仍然种植玉米或小麦且不留营养带;有些农民在定植核桃后,既不修树盘,又不除草松土,造成果园荒芜;还有少数农户为了眼前利益,照常在核桃园内进行耕作,造成核桃苗伤痕累累:有些农民认为核桃园管理粗放,栽上后既不施肥,也不修剪,造成核桃树生长不健壮,树形紊乱。

2.2 缺乏主栽品种

济源市目前栽培的核桃有近1333.3公顷是退耕还林地上种植的实生苗。由于实生核桃结果迟,产量低,果实良莠不齐,至今没有任何经济效益。近年来虽然引进了不少优良品种,栽植了666.7公顷嫁接苗,但苗木品种太多太杂,有些乡镇或村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栽核桃是什么品种,没有筛选出适合在济源市发展的主栽品种,品种选择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2.3 技术力量薄弱

最近几年核桃在济源市大面积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全市从事核桃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仅有5人(这5人还不是专职人员),乡(镇)和村在核桃种植上更无专职的技术人员,一些成熟的新技术(如良种繁育技术、高接换优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和应用,关键时候不能在技术和管理上及时为农民排忧解难,同时缺乏激励机制。

2.4 技术研究工作滞后

由于资金不足,济源市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核桃栽培管理试验园。制约了核桃品种引进与试验、良种繁育、高接换优、栽培管理等技术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2.5 加工利用尚未起步

综合加工利用是带动核桃产业发展的龙头。目前济源市核桃的综合加工利用还没有列入议事日程,这可能有碍于提高农民发展核桃的积极性。在关注核桃生产基地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贮备产品加工技术,以待核桃丰产期的到来。

3 持续发展对策

3.1 全面提高果园管理水平

3.1.1 搞好规划 在核桃基地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集中连,又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一定肥力的地块。不要在土层浅、质地黏重、肥力瘠薄的地块或山顶建园。

3.1.2 加强核桃园管理 一方面济源市要建立高标准核桃科普示范园。从苗木的品种、质量人手,高标准、高起点、严管理,给农民树立典型,提高农民管理核桃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辐射示范来带动全市核桃生产基地建设,促使全市的核桃产业迅速见效:另一方面核桃基地村要成立核桃协会,由协会负责配合市、乡、村搞好核桃技术培训与指导,督促种植户按技术要求搞好核桃定植,提高核桃幼树管理水平。核桃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由协会统一采购和发售。

3.2 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

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3个环节,大力加强以核桃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与济源市核桃基地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加强核桃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急需的人才和智力,建立一支用得上,稳得住的人才队伍。

3.3 建立核桃科普示范基地

实施“科技兴林"SE程,建立核桃科普示范基地,开展优质高产核桃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先进的核桃栽培管理、良种繁育和高接换优技术:发挥核桃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核桃无公害果品配套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核桃商品率。

3.4 筛选主栽品种

建立济源市核桃中试基地,引进外地新优品种,在济源市实生核桃种中选育当地品种,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在济源市发展的主栽品种,按照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等基地化生产方式进行推广,使核桃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格局。

3.5 培植龙头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