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延续护理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延续护理模式

延续护理模式范文1

[关键词]延续护理;高龄产妇;实施

延续性护理服务是为有医疗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主要针对在出院后仍然存在较高护理需求的患者,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现场咨询等措施将医院高质量、专业水平的医护服务延伸到社区与家庭,使护理服务方式变得更为现代,既能满足患者需求,促进了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也更有利于节省医疗资源,也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二胎”的全面开放,出现产妇的年龄日趋高龄化的现象,随之带来的是对产科护理工作更高的需求。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是对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护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也将是产后护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结合近年来我院产科与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护理服务的做法,建立高龄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对40例高龄产妇采取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观察其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的80例高龄产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1)年龄均≥35岁;(2)均为单胎分娩;(3)顺产;(4)未合并内科疾病的并发症;(5)均无交流障碍,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6)均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两组产妇均为单胎,其中观察组年龄35~44岁,平均(38.3±1.8)岁;妊娠周期36~42周;产后住院时间为2~7d,平均(4.2±1.5)d;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27例。对照组年龄35~45岁,平均年龄(39.1±1.7)岁;妊娠周期36~43周;产后住院时间为2~7d,平均(4.2±1.5)d;剖宫产14例,自然分娩26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妊娠周期、产后住院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住院期间按产后护理常规落实相应工作,如:子宫复旧、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以及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等至出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查阅、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和延续性护理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近年来我院产科与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护理服务的做法,为建立高龄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拟定高龄产妇产后康复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方式包括电话随访、上门访视、微信咨询等,由经过正规培训的产科护理人员或社区护理人员对符合条件出院后的高龄产妇进行护理服务。具体方法:(1)电话随访:健康服务中心专职护理人员每周按随访的内容进行一次的电话回访,内容包括:睡眠、饮食、心理状态、情况、泌乳情况、子宫复旧情况、恶露、会阴伤口等情况,并针对产妇的问题进行指导。(2)上门访视:由社区专职护士定期上门访视,访视内容见产后访视评估记录表。(3)微信咨询:将观察组建立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将母乳喂养技巧、产后注意事项、盆底肌功能训练方法、饮食指导、心理减压技巧、育婴知识等放群里共享,并设专职护士24h负责指导与答疑。(4)产后保健操的训练:根据产妇的情况,运动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环渐进行练习,直至产后6周。出院后由专职护士每周对观察组进行评估与指导。保健操训练方法如下:①深呼吸运动:仰卧位,双腿伸直,全身放松,慢慢地吸气扩张胸部,腰部紧贴着床,然后慢慢地呼气。目的:锻炼新妈妈的膈肌和胸腹部肌肉,提高肺活量。②缩肛运动:仰卧位,双膝分开,并放松,双膝用力向内合拢,同时收缩,然后双膝分开。目的:锻炼盆底肌肉,用助于预防产后尿道松弛而引发的溢尿及子宫脱垂。③伸腿运动:仰卧,两臂伸直放于身旁,两腿轮流上举和并举,举时须与身体保持直角,该运动有利于腹肌力量的加强。目的:锻炼腰部、臀部、腿部肌肉,有助于身形的恢复。④腹背运动:仰卧位,双膝屈起,双足平放床上,抬高臀部,使身体重量由肩及双足支持。目的:锻炼腰部、腹部、腿部的肌肉,锻炼身体的平衡性,并防止子宫脱垂。⑤仰卧起坐:仰卧位,双手叉腰坐起。⑥腰部运动:跪姿,双膝分开,肩肘垂直,双手平放于床上,腰部进行左右摇摆运动。⑦全身运动:跪姿,双手支撑于床上,左右替向背后高举。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d的泌乳量、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子宫入骨盆时间以及恶露平均消失时间,并采用问卷调查表格评估产妇的产后抑郁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泌乳量评价标准,以婴儿满足进行评价:(1)乳量多,除能满足婴儿每天所需母乳量外仍有部分剩余;(2)乳量适中,满足婴儿每日所需母乳量;(3)乳量少,无法满足婴儿每日所需母乳量。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产后抑郁调查,总分30分,分值≥10分为抑郁筛查阳性。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态度、效果等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产妇身体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子宫入骨盆时间(7.2±2.5)d、血性恶露消失时间(18.8±8.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9.2±2.5)d,(21.7±5.9)d,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产后抑郁评分(6.8±1.6)明显低于对照组(93±2.4),护理满意度评分(98.2±1.7)明显高于对照组(91.4±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大多数产妇经过漫长的分娩过程,分娩后身体内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功能均需要修复,加上年龄大、分娩体力消耗、会阴切口或剖宫产切口疼痛等各种原因,致使产妇心理情绪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变化,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的喂养均容易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妇的产后身心健康,尤其对高龄产妇,其产后康复过程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健康,因此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延续护理模式范文2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01

乳腺癌是影响女性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乳腺癌根治化疗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可切除肿瘤组织,但因术后癌因性疲乏,加之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进而影响术后患者恢复[1]。效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患者自身恢复状态,可直接反映患者能动性,能直接说明术后护理在患者主动意愿上的实施效果[2]。延续性护理主要是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因属于患者院外护理,护理人员缺乏积极性与责任意识,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责任制模式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肿瘤二科接受乳腺癌化疗的患者25例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肿瘤二科接受乳腺癌化疗的患者25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5.36±8.18)岁。观察组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2.23±8.02)岁。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出院前告知患者各项注意事项,定期电话回访,指导患者饮食、心理、运动等各个方面。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模式延续性护理:①成立责任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完善组内各项奖罚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热情;②患者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宣讲健康饮食、运动、睡眠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护能力;③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发现负面情绪,及时疏导,避免影响患者治疗、恢复效果;④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强调定期复查;⑤可采取电话、微信、家访的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各项生命体征,定期组织相关疾病讲座,邀请患者参加,可结交新朋友,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生活。

1.3 观察指标 ①干预后6个月,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3]评定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量表有10个条目,各条目满分4分,2.5分为中间值,得分越高则表明自我效能越强;②干预后6个月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revisde Piper fatigue scale,PFS-R)[4]?u价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包括感知、认知、情感、行为严重度四个方面,各条目满分10分,评分越高则癌因性疲乏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1 自我效能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癌因性疲乏程度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乳腺癌化疗对于患者来说,带来的不只是身体上的创伤,心理影响更为严重,需要较长时间恢复[5]。乳腺癌患者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理解,延续性护理是将护理从医院延伸到患者家庭、社会生活,及时了解并解决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因延续性护理缺乏系统性责任与考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延续护理模式范文3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索绪尔;符号学

一、符号学的相关理论

欧洲符号学创始人索绪尔(F.de.Saussure)认为语言符号由两部分组成: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分别代替概念(concept)和音响形象(sound image),二者就象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不可分割,同时,二者之间的联系又是任意的。语言符号并非呈现为预先划定的实体,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两个组成部分原是模糊不清的,思想(概念)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预先确定的观念是没有的”。由此索绪尔得出结论,思想和声音形象“本质来说是浑沌的”,语言是在这两个无定形的浑然之物形成时制定它的单位的。

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模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形式本身及其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内容原本是“浑沌的”、“模糊的”。但是索绪尔的符号模式忽视了客观世界的作用,而大洋彼岸的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士(C.S.Peirce)则弥补了这一不足。皮尔士的符号模式是一个三项式(triad),包括符号,对象和解释项,其中符号相当于索绪尔的能指,解释项相当于索绪尔的所指,但不同点是:索绪尔的所指是先验存在的封闭的系统,而皮尔士的解释项则含掺进不同人的主观因素,使思想意义更加不确定,进而变得模糊起来。皮尔士符号模式中的“对象”,则是被索绪尔一笔勾销的客观世界。皮尔士认为,符号(特别是肖似符号icon)不可避免地要带有客观世界的烙印,象形文字就印证了这一观点。综合欧美两大符号学流派的相关观点,本文按照客观世界,所指观念世界及其形成和能指语言形式本身三方面来分析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

二、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1.客观世界带来的语言模糊性

客观世界有许多事物,在类与类之间的差异是连续的,而且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渐变而不是突变的。如事物形状的差异,由方到圆,由长到短,由大到小等等,都是连续的、渐变的。事物的色彩也是如此:不同色彩的本质差异是光波的长短差异,而光波的长短差异是连续的、渐变的。再如,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年老,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语言中却硬要以“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去标志不同的年龄段,自然不能绝对地分清楚。此外,事物的数量多少也是连接的、渐变的,如秃子与满头乌发者之间,头发的数量是渐变的,任何人都可能比另一个人多一根头发或少一根头发。还有各种生物的进化过程也是渐变的:“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界限未必是绝对清楚的。

2.所指概念世界中产生的模糊性

客观事物本身是无限的、千姿百态的、瞬息万变的,而人们的主观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们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所以当人们用语言表达认识结果时,就不得不采用抽象概括的办法,由此带来语言单位不像客观事物那样个个有差别。以事物的形状为例,人们对事物的形状的认识只能通过有限的分类模型去逼近客观事物,把形状各不相同的万事万物归入有限的分类模型中去。如“circle”、“square”、“triangle”等,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每一个形状分类模型。这样,客观事物的形状都只是在不同程度上近似某个形状分类模型,即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隶属于某个形状分类模型。模糊性由此而生。此外,有时某事物本身的性态相对明确,但是,限于一定的条件,我们对这一事物的本身的性态只有比较模糊的认识,“受此影响,人们在进行抽象、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时,往往无法精确地确定一切思维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人们在语言表述时,就不得不采用maybe,often,usually, always,quite,almost等带有模糊色彩的语言形式。

3.语言能指本身的特点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了语言符号的两大基本特性:任意性和线性。任意性除了包括上文提到的含义外,同时还指能指符号之间“消极的和表示差别的关系上”,换言之,语言符号的声音层面同样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从根本上导致了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日常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这一点是日常语言与人工语言、科学语言的根本区别。人工语言、科学语言可以人为地做出明确的定义,如作为数学术语的“圆”、“直线”等都有明确的定义,尽管客观世界中并没有这些明确定义的对象。但是日常语言不可能人为地做出明确定义,即使做出明确定义,也不可能在日常交际中按明确定义去使用。与某人说另一个人是青年时,很可能并不知道这个人的实际年龄,只是依据其外表对其年龄做出模糊的估计。因此,日常语言必然比人工语言、科学语言具有更多的模糊性。

三、结语

总之,语言模糊性不仅根源于客观世界的特点,同时还离不开语言所指观念世界及人类思维认识方面的原动力,更直接产生于语言能指形式本身。通过对语言模糊性产生根源的符号学把握,我们对语言模糊性有了全新认识,可以更好地掌握有关模糊语言表现特点和运用规律,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用能力和语言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赵德远.关于模糊理论及其来源的哲学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延续护理模式范文4

近年来,由于居民饮食习惯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原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9 840万,发病总人数位居全球首位[1]。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约49.5%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足[2]。

1 延续护理概念、意义

美国老年病协会将延续护理定义为一种帮助患者顺利完成不同健康照顾场所(如医院至家庭)之间转移或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如医院不同科室)之间转移的健康服务,该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3]。在延续护理实施的过程中,随访人员通过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给患者及家属良好的院外指导,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社会资源。

2 延续护理的起源及发展

1989年美国开创性的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该研究显示延续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和医疗费用[4]。该小组经过20余年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延续护理有利于多种慢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较早引入延续护理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5]。香港理工大学黄金月教授及其团队将奥马哈系统翻译、汉化应用于冠心病、糖尿病、晚期肾病等多种老年慢性疾病的延续护理服务当中,并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6]。黄金月教授在对延续护理的不断研究过程中提出了“4C”延续护理模式,“4C”模式要求在延续护理服务过程中做到服务全面、协调,具有良好的延续性和协作性[7]。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延续护理,我国各大医院仍在不懈探索过程当中。施雁等[8]在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时采用了“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模式,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回归日常生活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全程的健康照护,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延续性护理越来越重视,对延续护理的研究与探索逐渐增多,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科研效果。目前,我国延续护理主要采用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应用智能APP随访、患者小讲座、糖友俱乐部、宣教视频等形式。

3 延续护理的院内评估

患者在入院初期,由医生、专科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成员组成的延续护理团队要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评估内容一般包括患者经济情况、卫生情况、接受知识的能力、心理状态、生理健康等方面[9-10]。良好的院内评估有利于延续护理人员更为深入的了解患者情况,为患者制定更为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方案,优化延续护理干预效果。

4 延续护理的随访形式

4.1 电话随访

电话随访是利用电话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互动,了解患者出院后疾病情况、服药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对患者进行监控与指导[10]。旨在为出院患者提供专业、持续的健康知识及医疗护理服务[11]。电话随访具有节约人力物力、方便快捷,患者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沟通解决。在丁娅婕等[9]的研究中,予以实验组电话随访等形式的延续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延续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延续护理临床效果良好。但目前我国电话随访缺乏标准化流程,多凭借经验进行,各个医院标准不一。电话随访团队成员大多是护理人员,缺乏医师、营养师等人员的参与[10]。

4.2 家庭访视

家庭访视是指医护人员按照约定时间到患者家中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在家庭方式过程中,随访人员可以实地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环境,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避免盲目指定延续护理方案的弊端,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2]。敖洁等[13]在为中高危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时采用了医院-社区延续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该延续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护能力。然而,大面积的家庭随访起来需要调动大量医护人员。国内医院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这导致家庭随访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与社区联合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12]。

4.3 应用微信、QQ等APP进行随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延续护理的随访形式也趋于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护理同仁?_始使用微信、QQ等应用软件对患者进行随访。王丽娟等[14]、康烁等[15]使用微信公众号定时发送推送,建立微信群对患者进行鼓励、监督,均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糖尿病患者中有很大部分是老年人,其使用智能手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该随访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患者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微信等平台发送的文字理解可能会产生偏差。这些因素制约着依托微信等APP延续护理模式的发展。

4.4 其他形式

大多数延续护理的随访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患者随访。在我国患者小讲座、糖友俱乐部、宣教视频等[16-18]形式也深受患者喜爱,既丰富了老年人日常生活又可以使患者习得疾病相关知识,寓教于乐,干预效果良好。

5 随访频率

由于糖尿病足患者Wanger分级不同,不同学者的研究中随访频率存在一定差异,但随访时限大多集中在患者出院6个月内[19]。目前我国糖尿病足延续护理的目标人群大多集中在糖尿病足Wanger 0级患者。国内学者郑娜[20]的研究为期3个月,在患者出院后1~2 d进行首次电话随访,之后1次/周电话随访,半月1次家庭访视,并要求患者门诊复查1次/月。而对于已经出现溃疡创面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随访时间相对较长,张玉红等[21]对26糖尿病足伤口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出院后到医院复诊1次/周,患者溃疡创面愈合后终止随访,随访时间达8~55周。

延续护理模式范文5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学组;PICC;带管出院;延续护理;影响效果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化疗患者输液的重要通道之一,由于化疗时间较长,因此大部分患者在化疗期间需要带管出院。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如果未予以PICC管恰当的管理,易导致导管滑落、感染、堵塞等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1]。本文探究了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38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40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32~70岁,平均年龄在(50.2±2.4)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35~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行延续护理,即予以患者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置管情况,叮嘱患者要定期进行复查等;研究组按照静脉治疗护理学模式行延续护理,具体如下:①建立静脉治疗护理学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质量考核;②出院前指导:在患者出院前,详细记录患者的信息,向患者免费发放PICC健康知识手册和记录卡,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记录;③定期予以患者电话或者上门随访,对于电话随访的患者可以询问患者置管情况,予以患者口头上的指导,对于上门随访的患者,可以观察置管情况,及时指出问题,告知患者如何正确处理,并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予以相应的护理和宣教,提高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④定期开展经验总结交流会,通过对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护理中的问题,并探究相关的解决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导管脱落率、导管感染率、导管维护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分析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效果。

1.4评价标准 采取评分制对患者的导管维护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效果越好[2]。

1.5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实验中产生的数据均录入至统计学版本为SPSS21.0软件中进行处理,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评分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脱落率和导管感染率 经过比较结果表明,对照组导管脱落率21%和导管感染率16%均高于研究组导管脱落率5%和导管感染率3%,组间比较,P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导管维护依从性评分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7.6±3.7)分和导管维护依从性评分(85.3±2.5)分均低于研究组的满意度评分(94.5±2.4)分和导管维护依从性评分(95.8±1.6)分,组间比较,P

3 讨论

PICC置管在临床中被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是PICC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低的特点,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建立静脉治疗护理学小组应用于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可以降低患者导管脱落和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4]。

为了加强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真正的发挥静脉治疗护理学小组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患者出院前的指导工作,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PICC留置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留置管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②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导管的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③建立PICC患者群,通过网络技术使患者可以在群内进行相关问题的交流,及时为患者解决相关的问题[5]。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对照组导管脱落率、导管感染率均高于研究组(P

综上所述,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减少了导管脱落和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导管维护依从性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冯玉玲,宋文超,杨硕真,等.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083-1084.

[2]袁春安.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284-285.

[3]张秋娥.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与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1(06):66-68.

延续护理模式范文6

关键词:肾衰竭;延续护理;影响

Effect of Extended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and Efficac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ZHANG Cheng-qiong,TIAN Yu-lia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Ya'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a'an 625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ntinu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hemodialysis on i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renal medicine in 2014.6~2014.6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70 cases of renal failure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ll b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of 35 cases,35 cases of conventional group of patients in general nursing mode,implement continu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mode.Results Conventional group patients normal life,emotional,psychological,social ability,mental state,and get along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other index score below the intervention group,P

Key words:Kidney failure;Continuation of care;Impact

I衰竭指由多种慢性肾脏类疾病长期缓慢发展,后期出现机体肾脏功能下降及严重丧失的病理过程。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前者病情发展较快,主要发病原因包括机体因疾病导致肾脏血流供应受到影响、或者因某种原因导致肾脏动脉受到阻塞[1-2]。后者主要发病原因为机体有长期肾脏病变史,随着病程时间延长造成患者肾脏功能日渐削弱,引发肾衰竭。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3个阶段,少尿期、多尿期及病情恢复期[3]。本文研究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对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肾内科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5例与干预组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为(60.1±3.4)岁;干预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50~72岁,平均年龄为(62.1±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行一般护理模式,包括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及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干预组实施延续性护理,科室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为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学习延续性护理工作方法及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及交流。由护士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疾病进展,并通过相关网络平台如微信、QQ等方式与患者保持交流,对患者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积极解决方式,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在患者出院时做好健康宣教,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饮食指导,保证患者机体营养,与患者随时保持联系。告知其此疾病是一种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治疗过程,帮助患者疏导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通过自制生存质量评分表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评分及调查患者临床质量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观察两组生存质量评分 常规组患者正常生活能力、心理情绪方面、社交能力、精神状态及与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关系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

2.2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常规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80%,干预组为94.29%,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患者有肾脏疾病史在病程发展至后期的不良结局之一,大多数患者病情较严重,在临床治疗较困难且大多数患者临床疗效不明显,对于此类患者行血液透析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之一。大多数患者会因疾病治疗时间长且花费较大会引起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临床护理此类患者时应注重对其进行延续性护理[4]。

本文经研究得出常规组患者正常生活能力、心理情绪方面、社交能力、精神状态及与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关系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全面出院指导,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在网络平台上保持交流,及时帮助患者解决相关问题,掌握其疾病治疗进展,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蔡晓燕,潘蓉,刘玉玲,等.延续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44-145.

[2]贡亚芳.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39-41,50.

[3]陈彩玲,袁鹏英,谷一薄,等.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7):404-406.

[4]王新歌,樊少磊,n晗,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