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新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收账款新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收账款新准则

应收账款新准则范文1

【关键词】 节能服务商; 合同能源管理; 应收账款; 报表优化

中图分类号:F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6-0057-03一、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与会计反映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主要为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具有综合性且专业的节能服务商(ESCO)应运而生。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节能服务商往往是设备制造商或者主要经销商,通过这种业务模式可以带动核心设备(或部件)的销售,还可以通过搭配技术输出,带来顾问咨询业务的额外收入,通过能分享大部分的节能收益来获得除了设备销售与技术型劳务输出外的额外收益,该收益来自用能方节约的能源费用分享。

作为交易对手,用能单位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在不增加企业支出的情况下实现节能改造,免费完成国家节能减排任务;同时,用能单位还不需承担项目资金投入和实施技术风险,可安享节能收益,获得无风险回报;在双方约定的分享期结束后,还可以获得节能服务商实施改造时安装的节能设备,免费独享设备余值及其随后带来的全部节能收益。

(二)节能服务商的会计核算方法

合同能源管理商务模式给节能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会计核算的发展相对滞后。现行会计准则是2007年开始执行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一个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但其中没有一个准则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这种业务模式。大部分节能服务公司是小微企业,较多采用更早的会计准则或者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些制度和准则也没有对此作出规范。因此,近年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蓬勃发展起来后,节能服务公司的会计处理各行其是,缺乏横向可比性。据不完全调查,在银行申请融资的大部分节能服务公司中,主要的核算方法有根据各年应分享的节能收益逐年确认收入和项目竣工验收后一次性确认全部应分享的节能收益两种。它们带来的结果就是,节能服务商财务报表上反映出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而其他流动资产与货币资金较为匮乏。

根据各年应分享的节能收益逐年确认收入的节能服务公司同时处于节能收益分享期的项目往往多达数十个,每年初账面应收账款余额少则数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出于所得税纳税的考虑,他们在提供节能改造时投入的设备等所有初始投资应视作其固定资产,后续各年初将当年按合同约定应分享到的节能收益作为营业收入,同时借记应收账款,而每月或者每季度实际收到节能收益款时,再减记应收账款,同时增加银行存款。这就形成年初应收账款增加,而年末随着收款逐步实现后应收账款减少至接近零余额的情形,在接近年初与接近年末之间形成较大的余额反差。每年平均数千万至上亿元的应收账款余额常常表现为公司账面金额最大的资产项目。

按照项目竣工验收后一次性确认全部应分享的节能收益的节能服务公司,通常节能收益分享期在3至5年左右,且单个项目各年分享的收益总数额不大,一次确认收入省去了逐个项目逐年确认的繁琐,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尽早实现大额的账面营业收入,也可将公司总资产规模尽早做大,在形式上优化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当每个项目被提前至项目竣工验收时确认了全部合同期内应分享的节能收益时,单个项目的合同金额可高达千万元或数千万元,而一个实力尚可的节能服务商,每年可完成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约数十个,同样会形成账面数千万元或者数亿元的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而且这些应收账款的账期与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约定的收益期限一致,长达3至5年,形成实际上流动性较低但数额庞大的账面资产。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节能服务商的影响

节能服务商在投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时,往往需要在改造或新建项目建设期资金先行垫付,在随后的节能效益分享期逐步收回,显示出前期投资大、建设周期较短、节能收益分享周期长、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比重较大等特点。这些资产通常金额占比较大,会导致降低整体流动性和资产质量下滑的不利后果,也不利于公司盘活资产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一)项目前期投资需大量资金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节能服务商在投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竣工前,其投资额主要以基建与设备购置的形式计入财务报表“在建工程”项目,竣工后即转入“固定资产”项目并存续至项目分享期末(一般5至10年),同时节能服务商开始节能收益的分享,产生合同能源管理收入。节能服务商投资多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后,公司账面货币资金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大量变成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大幅降低公司的流动性。

(二)应收账款占资产比重大而回款缓慢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竣工进入收益分享期后,节能服务商在各会计年度内按节能收益分享周期分别确认营业收入,但付款很可能约定在年末;部分节能保证型合同约定了固定金额的每期应分享节能收益,这些收益在年初即可一次性确认为当年营业收入,同时记入应收账款,分享期内各年均如此。如果节能服务商投资的项目较多,其账面积累的应收账款金额较大,收款期往往靠近年末;随着年度推移,节能服务商新投资竣工的项目更多,其账面每年的应收账款随之快速增长,影响了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给报表使用者带来公司应收款管理清收不力的错觉。

节能服务商购置设备等原因导致资金大量占用可以通过租赁或者按揭等方式解决,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但其不断竣工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分享收益在账面形成的应收账款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导致财务报表的资产质量变差的错觉。因此,改善节能服务商报表结构,应收账款出表成为较优的选择之一。

三、报表优化的应收账款转移

通过应收账款转移出表,可实现节能收益分享期节能收益的提前实现,显著提高经营业绩,可以在分析相关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约束的基础上,探讨节能服务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未来应收款出表的可行途径。

(一)相关会计准则的约束

新准则下,应收账款属于金融资产。因而,所有企业的应收账款都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有关规定来核算。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中的节能服务商去应收账款,使其出表,主要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及其有关规定。

1.金融资产转移的实质依据

节能服务商已将应收账款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应收账款;保留了应收账款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应收账款。(终止确认,是指将应收账款或金融负债从节能服务商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节能服务商在判断是否已将应收账款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时,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应收账款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1)节能服务商面临的风险因应收账款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表明该节能服务商已将应收账款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如不附任何保证条款的应收账款出售等;(2)节能服务商面临的风险没有因应收账款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表明该节能服务商仍保留了应收账款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如承担全额补偿责任等。

节能服务商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应收账款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分别是否放弃了对该应收账款控制区别处理。节能服务商在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应收账款的控制时,应当注重转入方出售该应收账款的实际能力。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应收账款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的,表明节能服务商已放弃对该应收账款的控制,节能服务商放弃了对该应收账款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应收账款;节能服务商未放弃对该应收账款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应收账款的程度确认有关应收账款,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2.金融资产转移的主要形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金融资产转移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节能服务商将收取相关应收账款现金流量的权利转让,由受让方自行收取;另一种是节能服务商虽然转让了相关应收账款,但具有代受让方收取该应收账款现金流量的义务。

3.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确定

节能服务商应收账款部分转移出表时,尚未明确可以将该应收账款在时间序列上分割分段转移出表,目前仅允许三种情形:(1)将应收账款所产生现金流量定、可辨认部分转移,如节能服务商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转移等;(2)将应收账款所产生全部现金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如节能服务商将一组类似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合计的一定比例转移等;(3)将应收账款所产生现金流量定、可辨认部分的一定比例转移,如节能服务商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的一定比例转移等。

(二)节能服务商应收账款转移的建议

1.应收账款转移的利用平台

由于节能服务商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毛利水平通常较高,可以容忍相对较高的融资和应收账款转移出表成本。理论上,愿意受让应收账款的商业银行、租赁公司、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基金等都是可行的交易平台。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央企旗下的节能服务商,大多注册资本与资产规模也偏小,单笔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金额也不大,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尚未充分壮大。目前仅有租赁公司与部分投资性保理商参与受让节能服务商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收账款,创新超前的商业银行当前也仅停留在运用该应收账款质押为节能服务商提供信贷融资,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与投资基金也仅有类似的零星融资支持,尚未有创新产品受让节能服务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收账款,使其转移出表。

2.应收账款转让方式的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和第23号已分别就节能服务商应收账款账面确认、计量与转移进行了约束,在应收账款转移判断依据、主要类型与部分转移等方面进行了较细致的规定,既有终止确认与不终止确认的情形,也有需要进一步计算确定的较模糊情形。

根据现有会计准则的要求,以下两种方式可以明确地作为节能服务商进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收账款转移出表的路径:(1)卖断式出表。节能服务商几乎完全放弃(95%以上)对相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全部分享期内的应收账款控制权并在转移出表期间不承担任何信用损失赔偿责任;(2)约定以公允价值回购式出表,节能服务商在应收账款转移后只保留了优先按照公允价值回购该应收账款的权利的(在转入方出售该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所转移的应收账款出表。在转入方到期有以公允价值出售意愿的前提下,为了控制节能服务商到期不回购出现潜在道德风险等,可以将节能服务商出表时的出表对价充分降低,保证其未来回购动力。

除此以外,根据准则的要求,还可创新地提出更有利于转入方权益的出表方式,即保证转入方出售该应收账款的能力方式出表。此时,节能服务商采用代收款方式转移应收账款,保证受让方具有出售该应收账款的能力(但不一定是全部控制权),同时与节能服务商签订一份财务顾问协议,该协议基于受让应收账款项目对应的合同能源管理合同发生履约风险时,该财务顾问协议生效,协议规定节能服务商先行垫付应收到的现金流,待合同履约正常后返还,受让方同时支付相应利息。

3.与节能服务商审计师充分沟通的重要性

节能服务商上述应收账款转移的建议是基于相关会计准则提出的,该准则是整个准则体系中较难把握的部分之一,理论的运用还可能遇到现实的困难,需要充分沟通。毕竟该类准则的运用,不如极端情况下容易辨认,需要增加审计师对应收账款转移时的判断依据、主要类型与部分转移等方面面临的模糊地带进行额外分析和处理。

例如,在采用保留次级权益或提供信用担保等进行信用增级的应收账款转移中,节能服务商只保留了所转移应收账款所有权上的部分(非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但不能控制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是否应该可以出表及计量方法的确定等在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审计师具体分析和判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第三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应收账款新准则范文2

随着对内部应收账款及其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抵销,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实务中也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当各成员企业对所得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由于计提或冲销坏账准备属于产生或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其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个别会计报表中作为“递延税款”资产或负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也应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进行抵销。但《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中均未对该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只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第15条第4款和第19条第5款分别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应当抵销”和“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应当抵销”。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实务中,绝大部分注册会计师和企业也没有考虑此问题。但是,当内部应收账款计提或冲销坏账准备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重大时,不对此进行抵销必然会影响到合并会计报表的公允表达。

一、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在应收账款采用备抵法核算其坏账损失的情况下,某一会计期间坏账准备的数额是以当期应收账款为基础计提的。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随着内部应收账款的抵销,也需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若所得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还需将有关的递延税款予以抵销。

一是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由于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其会计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因此,抵销企业集团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时,应与个别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相反,即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二是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所得税影响金额与递延税款抵销。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并在税前扣除,超过此比例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但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可以据实扣除,因而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超过5%o时,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价值之间就产生了差额,构成了一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据此,企业进行纳税调整时,将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作为递延税款资产。随着内部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抵销,在个别会计报表中反映的递延税款也应相应抵销。抵销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所得税影响时,其抵销分录和个别企业纳税调整的分录相反,即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

二、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首先,抵销坏账准备和递延税款的期初数。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本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本期母公司和子公司当期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随着上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抵销及其所得税影响金额的抵销,以此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加总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与上一会计期间合并利润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数额之间将发生差额。为此,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必须将上期因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而抵销的管理费用及其所得税费用影响金额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将上期管理费用中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科目;将上期所得税费用中抵销的递延税款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时,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

其次,将本期补提(或冲销)的坏账准备数额及其递延税款数额抵销。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于本期内部应收账款在个别会计报表中补提或者冲销的坏账准备的数额也应予以抵销,即按照本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在个别会计报表中补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或按照本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在个别会计报表中冲销的坏账准备的数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样,本期内部应收账款补提(或冲销)坏账准备而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也应予以抵销,即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如果本期冲销了坏账准备,则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所得税”科目)。

[例]大华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一子公司昌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大华公司和昌泰公司的所得税均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并且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的坏账准备均可在税前扣除。2004年12月31日,大华公司对昌泰公司的应收账款为5000万元,并初次将昌泰公司纳入合并范围。2005年12月31日,大华公司对昌泰公司的应收账款为4000万元。大华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则2004年和2005年与内部应收账款相关的合并抵销分录如下:

1、2004年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

(1)抵销大华公司与昌泰公司期末内部应收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50000000

贷:应收账款

50000000

(2)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

借:坏账准备 2500000

贷:管理费用 2500000

(3)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所得税影响金额与递延税款抵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5000x5%-5000×5%0)×33%=74.25(万元)

借:所得税

742500

贷:递延税款

742500

2、2005年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

(1)抵销大华公司与昌泰公司期末内部应收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40000000

贷:应收账款40000000

(2)抵销坏账准备和递延税款的期初数

借:坏账准备

2500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500000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742500

贷:递延税款

742500

(3)抵销本期冲销的坏账准备和递延税款

借:管理费用

500000

贷:坏账准备

500000

本期转回坏账准备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000×5%-1000x5‰)×33%=14.85(万元)

借:递延税款 148500

贷:所得税

应收账款新准则范文3

一、内蒙古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随即选择10家内蒙古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见表1),根据其2010年年报以及相关财务资料和内部控制情况,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10家公司的应收账款质量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数据主要从公司年报的资产负债表中提取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数据。并依据报表附注中公司出具的应收账款账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以及关联方应收账款数额做出进一步分析。

(二)内蒙古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问题分析 具体为:

(1)应收账款账面数额较大。应收账款作为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上市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应付意外开支能力、偿债能力等都有很重大的影响。综合各公司年报中“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见表1)进行统计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这10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都呈现普遍偏高的趋势,其中7家公司超过了10%的比例,亿利能源则达到了38%的比重。不仅如此,10家上市公司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超过10%的也有7家公司,内蒙华电的这一数额为高达33%的比例。而且其趋势都居高不下,这种现状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资本的使用效率。由于所选择的10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和营业收入中比重都普遍偏高,所以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不是很理想,如果以目前的状况长期发展下去,未来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扩大经营业务的现金流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而陷入到财务危机的状况中。

(2)应收账款账龄年度较长。应收账款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流动资产,其流动性是判断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通过对年报中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的“应收账款披露”数据进行比较,从表2中可以看出,没有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龄全部在1年以内,仅有3家上市公司较好的做到将90%以上的应收账款控制在1年以内。大部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都偏长,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相对较多。尤其是西水股份,其账龄在1年以内的仅有36.14%,却存在多达49.26%的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比例严重失衡。当然,上市公司账龄较大的应收账款基本都是客户恶意拖欠或无能力偿还而造成的,账款收不回来成为坏账的可能性相当的大,实际上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准坏账已经严重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流动性。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坏账不及时处理都会虚增上市公司的利润。这也是目前上市公司领导者或经理人喜欢采用的,粉饰其业绩的手法。账龄的老化,最终影响到报表使用者,使其对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难以做出正确合理、正确的判断。

(3)坏账准备计提较少。选取的10家上市公司中,伊利股份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公司依据以往的资料和经验自行确定。其余9家公司均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综合实际情况考虑,并根据各项应收账款的实际损失率作为前提,这些应收账款均为公司以前年度与其类似的,按照账龄阶段进行划分的,在信用风险上具有相似特点的账款,以此来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进行确定。虽然我国在会计准则上并未对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给出强制性的规定,但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一般需要计提100%的坏账准备。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中仅有北方创业达到了这一计提比例,其余大部分公司仅对五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100%的坏账准备,亿利能源甚至对五年以上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仅达到50%,这也正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从目前发现的问题来看,如果未来上市公司的计提比例还是完全由公司自主决定,上市公司利用应收账款对盈余管理进行操纵提供是非常容易的。

(4)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一般而言,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这代表公司账目收回的速度快,收账时间短,带来的坏账损失少,而资金的流动性越好。也就是说,公司应做到应收账款周转率高,应收账款周转的天数少。分析十家公司的年报,表3中数据显示,各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偏低,周转天数较长,内蒙华电甚至出现负数情况,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债务人欠账时间过长,信用程度较低,这样便加大了公司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同时也可以看到,伊利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24.85%,远远高于其他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为2.88天,这一方面表明了公司回笼较快,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公司的信用政策可能执行的较紧,付款方面的信用条件过于严苛,可能会限制公司扩大销量。

(5)关联方应收账款比重较大。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以及其他关联方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通过相互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承担债务等会形成比较负责的应收账款,在这方面,国内和国外的学者现在越来越开始加以重视。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对于上市公司市场交易来说,是一种普遍状态,其并不以公允价格为基础,而是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和长期规划来具体确定转移价格,而这种定价方法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有失公允的。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能够掌控利润的浮动空间,投资者也因此受到蒙蔽。

根据年报附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数据中,发现这10家公司普遍存在着关联方应收账款在总额所占比重较大的现象。表5中可以看到两种情况,内蒙华电应收关联方账款数额即将达到应收账款总额的一半,而西水股份则没有应收关联方款项。上市公司中这些欠款公司多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子公司、同属的兄弟公司、联营公司等。上市公司关联方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一方面使上市公司的现金大量的支出,使得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还可能处于特殊目的接受欠款单位以资抵债的劣质资产,导致上市公司不良资产比例不断上升。

二、内蒙古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提高对策

(一)加强高账龄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收款政策是对于已经超过期限的账款,采用的回收方法以及可能因收款造成的损失。账款回收的方式主要包括信电函、面谈、法律诉讼、债务重整等。公司需要根据应收账款额度大小,超过归还期限时间的长短,客户信用的好坏,客户与上市公司关系的好坏等来确定最终用到哪一种账款回收方法。例如,对于超过账款归还期限时间较短的客户,公司会过多催促,以免这部分客户流失;对于超过账款归还期限时间稍长的客户,公司则可以以委婉客气的态度致电催促;对于超过账款归还期限时间较长的客户,公司则采取屡次致电催促的方式;对于超过账款归还期限时间很长的客户,因为坏账的可能性很大,公司可通过法律程序进行严肃处理。总之,上市公司花费更多的精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收回账款的可能性就越大,收回的资金也就越多,坏账损失也就越小。因此,加强高账龄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制定合理的收款措施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适当提高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按目前国际规定,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就应当被视为坏账,可以予以核销。但是按照我国的规定,应收账款只有3年以上不能收回的才能被上市公司认定为坏账损失。这只能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坏账准备计提远远不够。不仅如此,上市公司现有的应收账款中大部分都是高账龄应收账款,这会使上市公司的资产出现虚增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某些国有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公司效益,对高账龄应收账款不予处理。另一方面,为符合上市条件,某些公司利用应收账款来实现针对利润的调节,导致坏账准备的计提严重缩水。我国也需要在未来实施国际准则,通过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必须使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并对其进行核销。从短期内来看,上市公司将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记作一项费用,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获得利益的效率,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税收状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这样的规定,能够在整体上促进上市公司进行良好发展,提高其盈利的能力,使每家上市公司都有更好的未来,同时我国的税收的收入也会增长。

(三)合理利用应收账款 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数额过大,会导致现金短缺。如果对资金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出售和抵押应收账款,进行融通资金。即通过应收账款进行资金的融通,使上市公司能够及时获取现金,解决生产经营所需。当然,上市公司通过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应合理的选择融资的时机。首先,公司存在一些能够进行让售的稳定的应收款;其次,储蓄存款存在较低的利率,短期贷款存在较高的利率;再次,上市公司有较好的财务现状,却因为一些原因使得贷款较难获取;最后,上市公司缺少足够的资金进行经营发展,同时公司需要与拖欠账款的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应收账款属于资产赊销的产物,能够促进公司的促销,但应收账款同时也占用了大量公司的资金,直接影响公司的资金的日常开支和周转。应收账款的融资活动,是通过抵押和销售应收账款的方法,对公司需要的资金进行融资。这样的融资方式在国外银行中已经应用起来,逐渐成为了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新途径。

(四)规范关联方交易方式 上市公司在与大股东进行关联方交易时,能够通过自身的优势,对关联方的正常交易进行影响,将质量较差的资产以非正常的价格,进行上市公司的出售或交换,换得上市公司质量较高的资产,或从上市公司的非正常价格购买产品或资产,还可能不为此付出货款,增加上市公司账户产生的应收账款,资金长期占用,直接且严重的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损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因此,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交易的原则要公平,应当及时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或适当比例,未结算项目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和其他事项,否则该公司将承担虚假信息披露不及时或相应的责任。

(五)采用合理恰当的信用政策 根据各种风险水平采用相适应的信用政策。上市公司目前一般采用根据客户综合信用评价的结果,确定风险水平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风险客户,上市公司在执行信用政策时可以据此进行松紧程度的变化。对于风险较低的客户,因为其信誉程度和财务状况良好,也具备较好的经营发展前景,上市公司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信用政策。对于风险程度一般的客户,上市公司需要对其加以密切关注,一旦出现异常则要提高警惕。对于高风险客户,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佳,在付款时经常发生拖欠,应当尽量避免提供赊销服务,以免应收账款成为坏账。

应收账款新准则范文4

摘 要 作为一种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迅猛向前的发展趋势下,为了对购买力进行刺激,对产品销售量进行扩大,在经营手段上不仅努力对产品质量和价格优惠加以提高,而且几乎取消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信用的方式进行交易。所以,企业的应收账款逐渐发展成一种必然。但是,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和企业信用状况来看,经济秩序还很不规范,企业信誉度也高低不平,在应收账款上企业垫支的资金正在不断地增长,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应收账款的比例目前正在大幅度地上升,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影响,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逐渐被重视起来。本文主要对当前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并对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提升企业营运资金效益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应收账款 风险管理 问题 加强策略

企业因向购货单位提供销售材料、商品、劳务等,对等地来收取购货单位的款项,以及一些企业代为垫付的商品运费、各种杂费,承诺交款日期已经过去但却仍然收不到的商业中的承诺汇票等,都被称作企业的应收账款。但不是所有的账款都是企业应收账款,它有着自己所特定的领域和规范。首要一点是,职工欠款、债务人的应收利息等这些不是因为销售、劳务提供等形成的债权不再企业应收账款的行列,应收账款仅仅指那些为客户提供的劳务服务以及销售活动等而出现的债权问题。此外,一些类似购买长期债券等长期存在的固定的债权也不属于应收债款的范畴,应收债款主要用来指在性质上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债权。最后,公司与企业内部自出的各种诸如租进的包装物品以及投标所支出的保证金等都不属于应收账款部分,应收账款单单用来指代企业向客户应该收取的款项。作为企业资金管理项目中极其重要的内容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对企业资金的营运周转以及经济效益的产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不可忽视的是应收账款所存在的风险问题,从概率的角度出发,风险的定义就是在事件结果上的不确定性。而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主要是源于不稳定的市场性因素以及客户在债务清偿时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惜用发放信用的方式让客户可以赊销来保证对销售的扩大,通过争取客户来抢占市场占有份额。针对这些可能出现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上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企业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进行建立,只有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才能对企业营运资金的效益有所提升。企业要做好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首先就要对其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有完全的了解。

一、现阶段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信息收集方面的能力比较低

企业对消费客户的资信等级信息的评价与了解的正确及完整性,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问题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但从目前对多家企业市场及应收账款的调查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对客户这些信息的收集能力明显达不到要求,了解不明确自然就做不出正确的判断。追究原因,最主要是还是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信息机构建立不够上心,企业内部缺乏有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且大多的风险管理业务员在素质方面普遍偏低。其次在于,企业在应收账款上的承担有其自身成本的局限性,导致企业对信息能力的获取有所弱化。政府在负责企业信息统计的专门机构上的建立比较缺乏,比如对企业生产规模大小,财力丰厚与否,资信信息的及时更新及了解等基本信息都缺乏构建渠道和外部支持与管理。另外一个外部原因在于,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信用管理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在这方面的法律建设还有很多空白有待填补,信用意识有待加强。

2.企业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够强

企业内部风险观念不强,制度各方面的不健全,都是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坏账比例不断增加,应收账款总额始终高高在上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企业尚未在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制度上有所建设,在责任分工上销售部门与财会部门因沟通不力,两者之间信息交流不够连贯等问题不能明确各自责任分工,遇到问题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让。第二个原因在于企业内不合理的考核制度,为了能够扩大企业产品销售份额的实现,超过80%的企业在考核上把销售人员的工资总额与销售额紧密联系起来,即销售得多就会赚得多。这种做法是销售员只对任务完成有所关系,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对商品进行各种赊销和折扣进行推销,而不去顾及企业之后的收款工作,很多的销售额因为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成为了坏账。

由于企业对风险防范意识低下,在日常应收账款的管理有很多不够规范的地方,比如在对客户档案的保管,客户档案的建立等基本很少有企业一直按照规范行事,导致了后续工作的难以展开及追讨应收账款的效率不高。

3.企业在回收管理功能上不强

由于以上的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以及我国大部分企业经营者法治意识的不强,导致许多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的回收问题上出现不够重视的情况。在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上不够强硬,出现问题,缺乏用法律手段对自身正当利益进行维护的意识。关于法律问题外部原因在于,我国在诉讼手续的办理上过于复杂,诉讼的费用较高且在诉讼时间上过长,因此导致了一些企业不想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久而久之致使企业的已备份应收账款变成了无法追回的坏账。此外,有不少企业在催收债款的人员管理上力度太低,使得回收的资金因为有些人的素质低下问题长期滞留在他们手里,对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威胁。企业分不清应收账款管理与欠款管理的范畴,对两者进行混淆管理,因此企业不仅支付了大量管理的成本,而且使管理出现滞后,白白错过最佳应收和管理时机,也是企业对管理效果期望达不到的一大原因。

二、加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提升企业营运资金效益的对策

1.企业要对信用政策进行合理的制定

应收账款管理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对整个过程的全方位的管理,包括信用条件、额度及信用标准等,企业要从自身情况对这些管理政策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定。尤其是信用标准,它是企业风险接受判别的基本标准,也是企业对客户信誉授予的最低的标准之一。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的一些现金折扣和信用期限等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则是指代信用条件。对于信用标准的制定来说,通常所采取的嗾使比较分析法,对销售利润、管理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等按照不同的信用准则进行不同的制定,中选标准则是按照企业最大的利润与最低的信用成本来制定。信用条件的制定一般是基于现金折扣的多少,在业已规定的信用期限内,取得收益超过现金折扣的成本是其制定最低标准。企业对信用额度的制定一般主要建筑在企业资金能够正常进行周转,对客户实际支付情况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总之,企业必须对信用政策进行合理的制定,在政策制定标准的选择中药以及销售额增加和坏账损失减少到最小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取得最好状态,对企业营运资金效益进行有效提高。

2.对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强化,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及行为准则

应收账款是一种企业债权,它的发生是企业销售行为的同时期形成。所以,应收账款在确认上与企业收入的确认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应收账款的确认通常与收入的确认同时发生。这种账务一般都会按照该账户劳务接受的单位以及所购货物的不同,对账户应付账款实行明确而细致的核算。但很多企业在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上还存在比较薄弱的一面,还需要对其制度进行强化。企业要想保证应收账款能够被尽早收回,首先要对客户的赊销审批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在对每一笔赊销业务的处理上都要经过专业的能够行使审批权限的人来进行审批,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要有专人全程监督,直到企业应收债款被收回。其次,企业要对客户资料进行明确的登记台账,在财务部门下设专门的人员对赊销账务进行管理,并对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计算。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应收债款进行收回,有效提升企业的应运资金效益。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通过培训和具体准则规范等提高其行为准则与专业业务水平,明确财务部门人员各自的职责,杜绝推卸责任的现象,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使其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可以称得上是无处而不在,对其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的加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营运资金效益,所以企业一定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更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应收账款新准则范文5

【关键词】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1.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应收账款的产生主要由外部(市场),内部(企业)两方面原因所导致。

1.1商业竞争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当企业之间产品的质量,价格,销售渠道等服务已近乎相同的时候,赊销便作为了企业的一种有效促销手段。赊销能够让顾客形成一种自己获得了产品并且现金流在短期内没有受到影响的思想,从而帮助企业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应收账款由此而生。

1.2库存的积压

企业的存货量应该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即能够及时满足外部需求并且不会出现零库存。如果企业的库存量过多,那么企业用来储存、维护、看管这些存货的管理费用相应增加。如果企业采用赊销的方式减少存货,不仅可避免与存货相关的管理费用也可降低存货“过时”的风险。所以企业采用优惠的赊销手段进行“促销”,将大量堆积的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一方面节约开支,另一方面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可以确认为收入的债权,使得账面看来更为美观。

1.3缺乏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无效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职责分配不明确。应收账款的核销不及时、未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和未提前做好坏账准备等。一个缺乏内部控制的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自然很高。

1.4客户信用度调查不够严格

客户作为企业的赊销对象,企业应该对其进行全面而仔细的信用调查。为了尽量降低坏账的风险,严格的信用调查和资信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样一方面可以确定哪些为资信好的客户,方便长期的合作。另一方面能够确立一个合适的信用额度让顾客满意,也让企业能够安全收回货款。

1.5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未能及时学习最新会计准则变化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大大增加了应收账款成为坏账的风险。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良好的诚信素养与道德操守,虚增应收账款来增加利润,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越来越大,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2.1资金流动困难

大量的应收账款代替了原本的现金收入或者银行存款,若客户拖欠货款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产品生产不及时,影响投资活动导致企业丢失通过非生产性投资获得回报的机会。

2.2收入的虚增

对于企业来说,当期的赊销收入可以计入当期收入,利润随之增加。但是增加的利润并不等于实际现金流的增加,也就是说企业夸大了当期的经营成果,使企业暴露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2.3费用的增加

当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据了大部分的流动资产时,企业对相应应收账款的管理费用支出也随之增大。追回款项需要人力、物力成本;调查客户信用度需要成本等,还只是企业花费在应收账款上的小部分费用,如果有收不回来的大额款项,企业的损失就更为严重。同时,应收账款虚增了企业的利润,使得盈利后的企业所得税也相应上涨。

2.4贴点换钱由此产生

企业一味地追求市场效益最大化,从而使得应收账款急速膨胀,为了缓解企业缓慢的现金流,企业不得将应收账款以15%~25%的巨额损失换取所谓的“贴点”换钱。但此举却会破坏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甚至助长腐败之风,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

3.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前防范

3.1新客户的信用调查

对新客户进行严格的信用调查以及资信评估。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判别新客户是否为资信良好的客户,才能有效地制定该客户的信用额度并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率。

3.2确定恰当的信用期间以及信用额度

信用期间是指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的时间。如果企业制定较短的信用期间,那么很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企业制定较长的信用期间,虽然可以吸引顾客购买扩大市场占有,但是企业因此而得收益有时并未超过增加的费用。所以一个恰当的信用期间既能吸引消费者又能保证企业的利润收入不被减少。合理的信用额度是根据对客户的调查评估后决定,一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方面降低企业坏账的风险。

3.3交易合同中事项的约定

交易前的合同中,企业可以提供现金折扣,及企业为吸引顾客提前付款而给予顾客的折扣,来缩短信用期间。对于涉及国际贸易的企业,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合同中可规定用现金交易等事项。事前交易合同约定条款来减少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是十分重要的。

4.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后控制

4.1老客户信用政策的调整

对老客户而言,信用政策不能一成不变。定期检查其回款情况和回款时间长度,及时调整老客户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间可以有效避免客户拖欠企业应收账款的情况。

4.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制度

财务部门对赊销业务按最新会计准则进行处理,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的管理与定期的账龄分析。企业内部要明确分配各部门对应收账款的责任,例如催收应收账款应是销售人员的职责并非财务人员的职责。同时可将应收款的回款情况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激励销售人员督催客户的回款速度。

4.3外包应收账款减少风险

若企业在回收应收账款出现了问题,可采用外包给专业机构进行回收的方式。虽然此方式企业会支付给外包公司一定的费用,外包公司会依照一定的标准对企业应收款额进行赔付,避免了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风险。

5.结语

总之,有效地防范应收账款风险应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加强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深入对客户的信用调查,积极催收应收账款,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防范和事后控制工作,使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降到最低,企业才能健康长足地发展。

【参考文献】

应收账款新准则范文6

关键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随着安然事件、雷曼兄弟以及次贷危机的爆发,表外融资逐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进行适度的短期的表外融资能给整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益处,但是如果长期运用该金融工具,会形成膨胀的表外负债,必然带来很大的金融风险,从而造成相关企业的破产。所谓表外融资,是指某一事项的发生不会引起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增减变动,但会计后果会影响现金流以及经营成果,也就是会影响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主要形式有经营租赁、资产证券化、衍生金融工具等,其中资产证券化是本文的重点。资产证券化在会计处理上可以划分为销售性的资产证券化以及担保融资性的资产证券化,其中销售性的资产证券化涉及到金融资产的“真实销售”。本文分析的应收账款证券化属于销售性的资产证券化,以新疆天富能源福份有限公司为例,主要分析了该公司进行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原因以及运用效果。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企业存在着进行产业结构改革以谋求更大市场地位的野心,此举之下,缺乏充足的现金流是共性。各种新型的融资工具随即应运而生。早就于2010年出现的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深入化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经验。在当前市场上,很多上市公司也开始试水资产证券化,比如海印股份进行房地产收益权资产证券化、平煤股份进行应收账款证券化等,出现了证券化的热潮,这也反映出资产证券化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达到优化资本结构、增强现金流的好处。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因此很多与之相关的准则体系存在很大的“缺口”。尽管进行资产证券化能够为企业提供很大的利益,但是政府部门、监督机构也应该充分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资产证券化又好又快的发展,杜绝类似安然事件等历史性悲剧的重演。

三、天富能源应收账款证券化案例解析

1、案例介绍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能源类企业,为了缓解计提坏账准备的压力,于2015年6月进行了资产支持证券计划,将十家用电客户未来特定月份产生的用电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了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11.4亿元,次优级资产支持证券0.6亿元,通过12亿元资金的获得盘活了存量资产,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保证。2、案例背景分析(1)宏观上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2008—2014年天富能源净资产收益率是以2011年为最高值呈抛物线态势发展的,反映出其在近几年中经营效益出现了下滑趋势。据了解,在2011年之后天富能源出现了电量产供需失衡的状况,其所生产的电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量。与此同时,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以及总资产呈正向增长模式,说明天富能源的市场前景好,正在积极地扩大公司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格局,逐渐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2013年,天富能源非公开发行了价值250,000,000元的债券,获得了更多的资金进行周转,为企业的资金运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由表2可以看出,天富能源除了在2012年现金流转较为理想之外,在其余年份都呈现较差的状态,特别在2013—2014年这两年间,现金流转速度逐渐下滑,反映了企业处于亟需资金的状况,寻求更便捷的融资渠道迫在眉睫。本文按照wind资讯列示的分类标准,选择了十家同行业公司经营数据,通过跟同行业相关经营数据(见表3)的比较,发现天富能源在2013—201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要明显低于同行业,同时虽然其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呈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但是相比于同行业,其数值要远远低于行业均值。所以从宏观上来说,天富能源有必要通过调整改善资本结构,整合企业资源来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2)微观上分析。表4—表6反映了天富能源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010—2014年,天富能源应收账款余额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数额呈波浪式增长,维持在20%左右,同时账龄在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所占比重更是在40%左右,相当于坏账。所以,在此种情形下,再结合天富能源宏观上的情形来看,进行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很有必要的。3、天富能源应收账款证券化效益分析(1)减少了融资成本。天富能源公司以特定用电客户在未来月份产生的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进行证券化,取得相应证券的利息率为5.3%,远远低于同期银行基准利率水平。根据调查,信用评级为AA+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利率历史上最低的水平是5.5%。到目前为止,市场上91.3%的AA+级资产支持证券利率水平都超过了6%。由此看出,天富能源进行应收账款证券化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为企业节约了很大的现金流,扩大了企业的规模效益。(2)形成破产隔离。进行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好处之一就是将相应的基础资产转移到SPV名下,在进行合并报表的时候并不会将资产纳入合并报表中,使得企业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运营效益大为增强。同时,基础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转移到特殊目的实体的账户下,如果发生了企业破产,该资产并不会用来偿还债务,由此给企业带来了未来潜在利益。(3)减少了坏账准备计提的压力。天富能源通过应收账款的证券化,减少了期末应收账款的数额,从而减少了坏账准备的计提。在2015年,天富能源应收账款终止确认的金额为372,362,312.91元,是天富能源的十家用电客户在2015年7月1号至2018年6月30号的特定月份中产生的应收账款的总额,根据天富能源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处理要求,即在证券化之后相关期间所产生的应收账款数额不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现在假设每年十家特定用电客户应付费用数额相等,所以天富能源在账面上减少了应收账款数额60,000,000元左右。按照天富能源期末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率6%计算,此时,会产生相应的会计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360000贷:坏账准备360000所以在2015年天富能源少计提了坏账准备360,000元左右,虽然在当前数值不大,但是在未来的两年半中,天富能源必然能减少计提巨额的坏账准备,从而减少了计提坏账准备的压力。通过案例的简要分析可知,进行应收账款证券化能给企业带来不少的收益,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能够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这对于上市公司或者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但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以及监督机构也要做好相关准则的制定措施,积极监管,防止企业利用准则漏洞进行不正当的证券化行为。

参考文献

[1]唐春胜:.资产证券化中的会计问题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