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教育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教育心理学

音乐教育心理学范文1

(一)可全方位启发儿童学习积极性在儿童时期

因为儿童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对于音乐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教育上如果不能够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转换为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的主动的学习性,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儿童的好奇心将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丧失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怎样去了解儿童的好奇心,知道儿童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兴趣,并引导儿童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音乐,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引导能力是否能担任这一任务。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一般对活泼生动的、具有很强感染力和情趣的事物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积极性强。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与所教学音乐歌曲相关的,具有童话故事背景或是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可以在教学课堂上采用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拍手、点数等节奏小游戏,将音乐充分融入教学之中,并结合儿童特有的爱表现,想接受赞扬的特点,尽可能地举办音乐演出,在班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多样化的音乐小比赛,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解决儿童学生的一些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高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使儿童全面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人们对事物认知过程的开端

经过大量的注意力实验表明,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也随之变化,小学生的一节课时间为四十分钟,而在中学,大学期间,课堂时间则延长至四十五或五十分钟,就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来制定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则难以学习到该学科的知识。而在儿童阶段的小学时期的课堂上,学生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实际时间其实更少,这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导致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自然不长,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多在前半节课。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相关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前半节课的时间里,快速明确地讲解教学内容,而在后半节课则利用游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更为全面、专注。

(三)全方位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音乐教育

不仅仅是让儿童来学习音乐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儿童的记忆能力、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得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儿童运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对音乐节奏的体验,提升自身乐感,发展音乐素质。在教学课堂上,运用综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准备大量的教学用具,通过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认识音符和曲目名称,用形象直观的画片让学生联想音乐,或是反过来听音乐画图等等,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表现音乐,更能事半功倍地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符合儿童个体心理差异的发展

正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个体的心理差异表现在能力、素质、性格三个方面,就如同在音乐上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所具有的曲调感、听觉表象能力和节奏感来说,大多数儿童具备的只有其中之一。例如,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擅长跳舞,有的觉得自己是“音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举例,吸引学生对这个话题关注的同时,对不同的形象的例子作出分析,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材施教,对唱歌好的进行赞扬,对其他的进行安慰,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找出属于自己的长处或优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二、儿童音乐教育中实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对策

在音乐教育史上,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们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实施成功的案例和方法,下面就借鉴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方法来分析。

(一)使用创造性教学对策

提高教学有效性德国的著名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创造性教学法,元素性音乐教学是结合音乐和语言,舞蹈以及乐器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兴趣,能够充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将此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用于指导,在相同的旋律或音乐上,不同的学生所变现的是不一样的,表达出来的是属于自己创造的作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加大情感体验力度

使儿童乐感得以培养根据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分析,在儿童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了音乐中的情感,诸如生日歌,健康歌等。因此在培养以及引导学生在音乐上的理解时,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表现,教授不同的、与学生情绪相适应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更能体验到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通过音乐节奏

全面调动儿童积极性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所提倡的体态带动,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鲜明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儿童感受音乐的同时可以加上肢体动作的律动,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开心,也能够唱的准确,还能在课堂上愉快的跳动,借鉴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倡的体态带动,儿童积极性在音乐教学的节奏中更能全面调动。

(四)运用体验式教学措施

提升儿童体验乐趣学习音乐课程时,综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有乐器的配合使用中,教师先示范,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来学习使用乐器演奏乐曲,在对儿童进行例如唱歌等音乐教学课程时,教导学生亲身学习,这类型的体验式教学措施能让儿童在体验音乐课程的乐趣的同时,完成后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心理学范文2

一、音乐心理学

所谓音乐心理学,英文为psychology of music,就是指利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式方法,对音乐和人之间的心理现象以及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该科学包含的内容极广,不仅包含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而且美学、生理学以及遗传学等理论也涵盖在其中。专业学者会借用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对人类的音乐行为以及音乐经验的心理学现象进行解释与研究。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有着一定分类,不仅会对音乐、对人心理产生的变化探究,同时还会对音乐对疾病的作用以及音乐对社会心理的影响等方向进行研究。随着音乐心理学这门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探究内容也更加细化,像音乐治疗学与音乐教育心理学等等,在人类的心理健康工程中,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音乐心理学的应用方式

(一)儿童心理特征与儿童音乐教育的结合

儿童时期,人类的性格较为活泼,很难长时间保持一种听课姿势,根据这些心理特征,老师可以挑选一些可以进行互动的音乐,将课堂教学活起来,这就是一种利用音乐心理学对儿童进行引导的音乐教学方式。例如老师在向儿童教授《拍手歌》时,就可以让儿童与老师一起,跟随着音乐的节拍动起来,按照歌词的内容进行拍手以及跺脚等方面的动作。这样不仅能够在音乐课堂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同时也通过动作让儿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一种符合儿童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整体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成熟理论与儿童音乐教育的结合

当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儿童的音乐综合素养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这时再对儿童进行音乐能力培养以及音乐相关知识点教学,就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而儿童也会因为自身的进步,而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以及自豪感,会更加坚定儿童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信心。就成熟理论角度而言,人类的心理发展是具有一定的顺序与方向的,如果老师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合理对音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难度进行设计,就能保持儿童这种学习的心理,并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之中。此时,老师也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使儿童通过大量动觉与听觉的鍛炼,切实优化儿童的音乐学习能力,从而将音乐心理学以及儿童音乐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对儿童的心理以及音乐能力同时进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音乐教育中如果要利用成熟理论开展音乐心理学,是有一定时期以及条件要求的,一旦教学条件不足或者错过这一时期,成熟理论的开展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音乐教育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所以在使用时,必须要对儿童生理成熟程度进行解,这样才能便于音乐学习能力培养教育的开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儿童审美能力培养与儿童音乐教育的结合

音乐不仅能够给人们的听觉带来享受,同时还能向听众传达出音乐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让听众通过音乐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影像,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心理学将音乐教学环境以及音乐韵律结构结合起来,进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行科学的培养。要利用音乐教学,对儿童的音乐音响分辨能力进行强化,为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并要运用儿童丰富的想象能力,逐步对儿童的审美情感进行提升,从而对儿童的审美心理能力进行优化,可谓一举两得。

(四)内心音乐听觉能与儿童音乐教育的结合

所谓内心音乐听觉,指的是即便是在结束以后,人们还是会因为听觉想象而出现音乐持续发声的情况,或者是利用音乐知识对乐谱进行识别而在头脑中形成的音乐。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当音乐播放完毕后,儿童还会对刚才的音乐旋律存在一定的印象,但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印象就会弱化,而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内心音乐听觉造成的。老师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时,不仅会要求儿童在课堂中有良好的表现,更加希望儿童在课下也能记住音乐,从音乐中获得感悟。为了确保音乐听力的教学质量,老师应按照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及内心音乐听觉特点,在对儿童进行音响培养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听力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

音乐教育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 小学教育 音乐教育 心理发展

1.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音乐教育的意义

1.1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阶段。在感知方面,他们只能模糊感知到事物的整体性,无法深入、精确感知事物的各部分的特点,也无法将不同事物之间联系起来;在注意力方面,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短暂性特点,只要是生动、具体、形象的新鲜事物,就能很容易地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记忆力方面,小学生只能是简单地对事物进行机械和形象的记忆,还不具备对记忆内容进行加工的能力;在思维能力方面,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这个阶段的所谓的抽象逻辑思维感性经验成分、具体形象成分更多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能够初步控制情感,使自己的情感逐渐稳定化。

1.2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音乐属于一种情感艺术,能够通过听觉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灵感受世界,达到调节控制人的情绪和情感世界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对儿童来说,音乐生动活泼的娱乐性特点正好符合了儿童爱动、爱唱、爱玩的特点。所以说音乐活动不但可以启发他们的智力和想象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感,从而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2.1想象、思维与音乐题材的关系。

想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能力还处于低下的思维水平,复制性和模仿性的想象和思维多些,加工成分较少。小学生对音乐题材的喜好多偏向于童话类、故事类、动画类及神话类的儿歌,这些具体形象表现儿童生活、与大自然联系密切的音乐题材更吸引他们,因为这些更符合儿童兴趣和表达情感的特点,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理解和认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

2.2情感意志与音乐情景的关系。

进入小学阶段,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要求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情感表现形式、情感内容和意志行为随之发生了改变,逐渐变得稳定、可控、丰富和深刻,该阶段是进行情感和意志培养的关键时期。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对音乐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比较热情的,但又容易受到音乐情景的支配。一般来说,情绪单一的、生动活泼的音乐情景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在音乐教学曲目的选择上,要结合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不宜采用过于激昂或过于消沉的音乐。

2.3自我意识与音乐兴趣的关系。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所有身心状况的意识,内容丰富且复杂,主要体现在自尊感和自信感两方面。小学阶段是儿童自我发展快速发展的时期,但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分明,在音乐学习的爱好上没有明确的倾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期对他们在音乐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学,会对他们以后音乐学习、音乐兴趣的倾向产生深刻的影响作用。

3.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音乐教学途径

3.1注重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儿童心性未成型,对事物的喜好随性、易变,老师或家长的一个表扬或是批评都能影响到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喜好和厌恶。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保持音乐学习的热情。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儿歌接龙小游戏、猜儿歌等互动游戏,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3.2注重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儿童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都处于发育阶段,比较弱,而且不同个体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儿童对音乐实质内容的感知能力。比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儿童根据歌曲的曲风和歌词内容,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歌曲所要呈现的画面和故事情节。

3.3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和自信。

儿童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不良音乐的误导,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就要用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填补儿童的心理,使用内容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优秀儿歌曲目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比如,可以通过民族音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陶冶爱国情操;通过反映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音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结语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心理特征比较独特,音乐教育要适应这一独特性。小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缺乏稳定持久性,对音乐学习缺乏理性认识和自控力,学习不稳定,在音乐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针对儿童的不同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开设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课程、模式、方法,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J].才智,2012(05):31.

音乐教育心理学范文4

他们简单的认为好听就是美。什么的歌曲作品是好,许多学生并不清楚。在通俗歌曲和网络歌曲的冲击下,很多学生对这些歌曲津津乐道,一味赞扬,甚至要求老师在音乐课上只介绍和教唱这些类型的歌曲。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音乐了解、认识的片面性。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中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迅猛,认知水平提高,活动领域扩展,成人意识、自我意思增强。这些因素都促使同学们在心理上的需要和社会性的需要明显增多,从而使情感活动也日益丰富而强烈。总的说这个时期他们的情感处于发展、变化的不稳定状态。中学生普遍喜欢音乐,但由于初中阶段进入变声期,很多学生的声音不像童声时期甜美、明亮。特别是变声期的男生,声线变化大、音高不准,个别学生声带损伤、声音沙哑。当他们听到别人悦耳歌声时,就不免产生自卑、焦躁的情绪。在音乐课堂中,他们更多的同学不愿意独唱,宁愿大家一起唱,避免显露自己的“缺陷”。这种心理特征作为音乐老师应该更多的去理解和保护,因为变声期之后,这种情绪就会自然消失。而对通俗歌曲和网络歌曲的热衷有很多原因,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其寻找满足心理发展需要的方式,他们需要表达情感,他们需要表现自己的成人意识,他们需要与朋友交流,通俗歌曲和网络歌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他们心理的需求。通俗歌曲和网络歌曲的歌词一般都贴近生活,浅显易懂,表达直白,曲调简单上口,节奏变化频繁,这些都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加上社会上广泛的传播渠道,一首歌曲的流行,很快就能流传开,这也是中学阶段学生的普遍心理状态,作为老师应该积极的去配合、激发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兴趣。

2音乐心理的发展

音乐心理发展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性的倾向性,即自我意识、兴趣、动机、世界观等;另一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即天赋、能力、气质、性格等。音乐心理发展的多变和不稳定性,对于音乐来说,中学阶段是建立音乐兴趣的时期,也是转移音乐兴趣的时期。如果音乐教学内容新颖有趣,教师的讲授生动、与时俱进,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努力取得音乐的好成绩,还可以借音乐这个平台展示自己更多方面的才华,得到认可,获得荣誉感,建立自信心,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和成绩。这种情况下,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可能会日渐浓厚。音乐课上我们还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的学生,无论是演唱、演奏能力,还是对音乐的想象力、理解力,都有明显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个人天赋不同,也有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不同等等。青少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自我意识”,他们把探索的视线对着自己,自己的一举一动会产生什么后果,别人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自己,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在音乐课中,小学阶段一般对律动更有兴趣,拍手、动脚、动作时兴致很高,而中学阶段则是不爱动,甚至不屑一做。这种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中学生身体的迅速发育与协调能力的发育暂时不平衡,导致这个阶段的孩子动作协调性较差,他们怕做出不好看的动作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不屑一做实际是羞怯心理的作用,并且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中学生一方面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全面地衡量自己和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常表现出大胆与羞怯、自尊与自卑、活泼与忧郁同时存在的矛盾心理。那么,作为音乐教育就应该把音乐课堂作为引导学生音乐心理健康发展的阵地。

音乐教育心理学范文5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最为重要。尤其小学音乐教学的生动性、趣味味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任务在于建立一个积极的、接纳的、无威胁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修养、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以真诚的心态接受不同类型的学生,冷静地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乱学生情绪,而情绪稳定的教师能使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同时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本身就是对学生无言的心理辅导。接纳、关心、专注、信任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老师是学生学习中的辅导者,是思想的领路人,是活动中的好朋友。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良好、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从思想情感、行为上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形式活、兴趣浓、创新多,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求知。

二、在良好音乐情境中净化心理

美育原理指出审美教育能使人获得真知,能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按照音乐教学和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这便是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即一种对音乐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例如唱歌教学能促进学生表现情绪和情感能力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在演唱表现不同内容不同情感的作品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逐渐丰富和充实。《雪莲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等作品以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歌词、激越的情绪,抒发了学生对祖国的依恋和热爱之情;雄壮激昂的《歌唱祖国》、《抗敌歌》等作品则以凝练的歌词、鲜明的形象、昂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飞来的花瓣》、《让我们荡起双浆》则以流畅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柔美的音色、多变的力度,表现了学生对生活、对老师、对大自然及一切美好事物赞美之情;更有《采茶舞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歌曲给学生欢快活泼、朝气蓬勃、永远向上的精神面貌与民族风格提供了展示的空间。作品中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洋溢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带来教益和鼓舞,更引发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各种歌曲的情绪体验,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并将这种情感体验扩展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营造了健康的心理世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在课外音乐活动中锻炼健康心理

课外的各种演出,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信心,增强胆量,使学生在演出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给其在心理上带来的愉悦和满足。例如,课外的合唱、合奏比赛有利于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因为每个参加合唱、合奏的学生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训练并养成统一的节奏,和谐的声音,均衡的声部,一致的速度与力度,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维护并保持合唱、合奏在旋律、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并使其懂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形成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集体。学生们都会自觉自愿地接受纪律的约束,从而有利于培养遵守纪律,协调统一的集体主义精神。平时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在此类音乐活动中,会逐渐学会与别人交往,也会时刻考虑到应以集体的面貌去想或做每一件事。在音乐教师注重围绕他们的协作精神时,学生无形中会形成先大家、后自我的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教师可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及时地引导,并帮助学生纠正其不良的心理问题。每一个人都具有惰性,小学生自然也不能摆脱依赖性。那些生活上自理能力差,饭来张口、依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在小学生中已越来越普遍。在课外音乐活动中的独唱训练和独唱比赛,正可以帮助小学生消灭此类心理问题。小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萌芽状态,需要人去扶持。音乐教学,就好比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撒一颗颗美好的种子,处处利用音乐教学的优势与长处,开启孩子心灵的美好窗户,锻炼其健康心理。

四、在音乐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音乐教育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在传递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如果可行,又该从哪些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音乐课程自身的积极构建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理念。而关注每一位学生,不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应强调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学校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课程实施策略的改进和提升,反映了当前教育的理念和要求[1]。

(二)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师生发展

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通过音乐,为自己找到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转移并缓解心理困惑,对自身的身心问题达到很好的调适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更多的教师学习心理学理论,并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因素,又要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力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2]。

二、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心理学中音乐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医学中的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脑的机能。大脑是神经活动的高级控制中枢,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并且左右两个半球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许多情绪和行为都在右半球的控制之下。而音乐又对右半球有着直接且明显的影响,大脑右半球的神经机构受到它的影响,使人的情绪得以调节,进而通过情绪影响人的知、意、行,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起人的身心变化。所以,音乐能最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

(二)音乐课程本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音乐课程主要包括音乐赏析和音乐表现,其中音乐赏析中的音乐作品,由于其自身特点可以引发赏析者发生特定的心理反应。

首先,音乐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在音乐课上,学生的思维可以不受束缚,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联想、想象。所以,良好的音乐作品和教师积极引导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音乐和学生的情绪情感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说学生在欣赏音乐这一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第三、音乐课程不同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其课堂的氛围一般都较为轻松愉悦。而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信息接收、知识学习以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提供一定的帮助。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把握教学活动,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此可见,音乐在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音乐课程本身有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都为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三、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上渗透

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到,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它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暗示的、濡染的,而不是外显的、径直的、刻意的。所以在具体的学科渗透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科本身的心理学资源,例如,在上《国歌》这一课时,就可以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积极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情况设置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渗透

音乐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作品、音乐语言和音乐情景,而这三者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如果能做到精选音乐作品、巧用音乐语言、精设音乐情景,就可以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中,不仅需要将关注点放在音乐作品的乐理知识中,还需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语言的运用中,不同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效应和机体效应。所以,巧妙的运用音乐语言,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音乐情景的创设中,除了音乐作品本身以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音乐器具的摆放,并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所上的课程呈现不同的图片,让学生直接从感官中获得音乐的气息。这样既有利于学习动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三)教学过程上渗透

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层面来看,它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上的渗透集中反映在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优化和课堂管理模式的民主化上。

具体到音乐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音乐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对学生采取平等积极的态度,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积极地组织教材,将课堂的上需要赏析的音乐作品和作品的背景资料相结合;创设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民主和参与意识等。

(四)教学评价上渗透

教学中的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评价,另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更多的注重个体性。在音乐教学的课程评价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不仅从学生乐理知识的掌握,唱歌技能的表现和乐器的使用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应考察学生在课堂中对音乐学习的态度,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也应确立课程评价的心理指数,考察教师是否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要素,是否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等。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一。如果能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音乐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体验到一个宽松、和谐、安全、民主的绿色心态环境,将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曾忠民.中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