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考古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考古学笔记

考古学笔记范文1

【关键词】公众考古;研究现状;调查问卷;访谈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98-02

最近的十余年,中国的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对于考古学的发展也给予热切的关注。但是,在国内公众考古学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还是一个亟待建设的系统,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经验,公众考古工作还很难进行。公众考古学是一项复杂但是确实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工程,不仅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探索,全民参与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众所周知,公众考古的主体是公众,考古发掘、博物馆展示等资源对公众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公众对象的调查研究才是研究公众考古学重中之重,公众考古学的归宿是公众参与,如何做到“以公众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就需要我们对公众考古中的公众或是潜在公众进行研究。

一、国内公众考古学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主要围绕公众考古学的概念、理论、公众考古学大众化、公众考古与传媒、公众考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讨论。围绕概念、理论的公众考古学的定位问题一直是争论不止,其探究主要原因是对“Public”一词的理解。“Public”一词在英语中可有两种含义:一为“公共的,共同的”,一为“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这里所谓的“公共”,即与国家、政府、公共机构相联系,代表了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集合体,具有客观性,共享性,整体性。由此可以看出公众考古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随着公众考古学的引进,国内诸多考古发掘现场已经开始对外开放并将行动付诸于实践。国内学者则更侧重对公众考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讨论、建言献策。陈星灿先生在《公众需要什么样的考古》中从考古学的社会性质以及人民大众的知识渴求度论述考古学与公众存在一定的距离。所谓“公众考古学”真正作为一种理念被介绍至中国是本世纪初以后的事情。2002年,宋豫秦发表《走向公众的考古学》一文,指出了受传统思维模式禁锢下的中国考古学所面临的三个问题,即学科自身固步不前、学术成果对其他学科贡献率低、公众对考古学认可率认知率低等问题,呼吁考古工作者和考古学科的转变,既面向学术又面向公众事业方面;2003年9月,曹兵武在《中华读书报》上发出了“中国亟须建构‘公众考古学’”的呼吁;2005年8月,陈洪波在《中国文物报》发表《考古学和公众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对“公众考古学”发展做了深入分析提出由于多种限制因素的存在,加之考古学的专业性质,考古学实际上距离大众还是很远,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2006年,郭立新、魏敏在《东南文化》发表《初论公众考古学》,对西方公众考古学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将兴起于西方的公众考古学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建立中国自己的公众考古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2007年,周晖、方辉译校了美国公众考古学研究者尼克・麦瑞曼在其主编的《公众考古学》一书的序言――《公众考古学的多样性与非调和性》,将国外学者对公众考古学的一系列较为成熟的认识,诸如公众考古学的提出背景、内涵、研究目的、所需面对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青年考古学者范佳翎在各种场合积极宣传推广“公众考古学”理念,并试图说服一些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开展向公众开放考古现场的尝试。同时,一些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开始将公共考古或公众考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一些大学和考古文物研究机构也陆续成立了公众考古研究中心。

二、公众的调查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一般群众对考古学的认识,2013年5月,本项目组成员5人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的闻溪乡崖墓群周围的居民点走访调查。以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500名村民随机进行采集样本,其中有450份有效问卷。

通过初步统计与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们对“考古学”的第一印象。主要集中在“古董”和“盗墓笔记等书籍”有68%的民众。主要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今中国的“收藏热”,日益高涨。这主要归功于广泛的媒体商业宣传工作。如“寻宝”,“华豫之门”,“收藏马未都”等电视节目的收拾了之日攀升,使民众逐渐认识到“古董”等于“金钱”。而“古董”的来源大多数则来源于考古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调查时选择“盗墓笔记等书籍”选项的人群,几乎全是青少年。他们对于考古学的第一认识全部来源于网络小说。

当我们对第二个问题进行统计发现,民众对于考古学家的工作主要认定为“挖墓”与“很神秘,以及“不知道”有85%的民众。其原因通过第一的问题分析的结果,我们知道,错误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是根本因素。媒体的商业宣传,必然会涉及炒作问题,过分的推崇考古文物的经济价值,使广大的民众片面的认为考古就是挖墓寻宝。还有另一部分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考古就是挖死人的东西,总是避而远之。对考古学感觉“很神秘,不知道”也是必然。

不过,感到庆幸的是,当地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还是比较乐观。通过问卷的问题的统计分析。当地民众对于考古学家如何处理考古文物的态度,有37%的民众认为应该交与博物馆,22%的民众认为交由考古单位做研究。还有对于考古发掘的主持者,有58%的民众认为是考古学家,其次是政府人员。我们在与民众交谈中发现,当地文管所的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开展的比较好。在“你知道离你最近的考古遗址吗?”问题中有超过94%的民众知道,他们附近正在发掘的文溪乡崖墓群。

当问到“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考古”以及“对于你来说,你是如何了解考古学”时,59%民众选择了电视节目“鉴宝”和“华豫之门”,只有19%选择了书籍,这说明现在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深受电视影响,阅读能力弱化,喜欢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接受知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传统的以书本获取知识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今天,民众对知识的获取也更加“快餐化”、“通俗化”和“图像化”。更愿意把一切与经济挂钩。

在问到“你知道四川有哪些考古遗址吗?”时有25%选择金沙遗址,23%选择三星堆遗址,45%选择武侯祠博物馆,7%是其他。这充分说明武侯祠博物馆的宣传营销的成功。对于成都来说,武侯祠博物馆已经成为了成都地标性文物单位。不仅是四川,在全国也是十分著名。

在问到“你会主动了解身边的考古发掘和考古遗址吗?”有95%以上的人,不会主动了解考古发掘和遗址。也有超过55%的人不愿意作考古发掘的志愿者。其原因我们了解到,普通民众不明白考古的真正目的,他们只在意考古文物的经济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广大民众对考古学依然是兴趣盎然,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经济?好奇?探险?这是民众了解考古学的第一步,对于未来还是充满乐观的。

三、公众考古学发展的建议

(一)传播途径的改进和创新

众所周知,博物馆与考古学是相生相伴的机构,必然承担考古资料的展示工作。所以加强对博物馆的利用,以人为本,尽量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各类文物系统化的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增强趣味性、互动性,融入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和文物保护的理念,引导公众形成正确观念。其次,讲座是一种非常好的普及考古学知识的方式,专业人员可通过讲座向公众传递正确、严谨的考古学知识,而且讲座的举办相对比较容易,对于时间、空间的要求较小,且受众面较大,所以应当努力发挥讲座的集群效应,定期举办考古学讲座,使讲座内容系统化,扩大听众人数与范围,以取得更广泛的效果。为加强公众对讲座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在不威胁文物安全、不影响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定期开放考古发掘现场,组织公众实地的了解考古发掘过程。还有,我们知道电视媒体是公众了解考古学的最主要方式,是公众考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渠道。但在利用时应当注意:要选择主流媒体,考虑考古节目或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对于如何将专业语言转化为公众语言,应必须有专业人士的参与,不可放任自流,任凭电视媒体以收视率为目的妄自加工考古资料。必须反对炒作,保持考古学的纯洁性,要坚持严谨与科学,不能为了迎合公众的喜好就放弃科学严谨,所有的科普释读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能偏离考古学公众化的初衷。再次,是数字化时代,网络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其受众面极大,方便快捷,时效性极好,具有相当大的利用空间。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的利用,创办论坛、网站,考古信息与相关知识,同公众进行互动,使公众更广泛的参与其中。但在利用网络的同时要注意法律监督和道德舆论引导。最后,考古志愿者的选拔。选出一部分文化水平高、热爱考古、乐于奉献的公众,以义工的形式,参与到考古工作中,了解考古工作,以其亲身体验,慢慢感染渗透其他公众。

(二)文博学界观念的转变

学界掌握着最核心的资源,学界的态度决定了考古学能否公众化。转变观念,学科发展与文物保护都离不开公众。所以学界要加强考古发掘的整理和研究,把堆积如山的考古资料转化为公众能理解的语言和其他学科可以利用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普及性读物,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学界应作为考古公众化的主体,要发出有关公众考古理念的更大的声音,引起政府与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提供更多的政策、经济支持和公众的理解与参与。

(三)公众心态的转变

考古学笔记范文2

一般来说,各个学校的考古系主要分为四个方向: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古代建筑。普通大众所认知的考古专业其实指的仅仅是考古学一个方向。现在无论是科教节目还是报纸书籍,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他几个学科方向,却不知其实那里也包含着无限的乐趣和挑战。我就是因为特别喜欢考古而选择了文物保护专业。

很多人以为文物保护专业是文科专业,实际上本专业高考时只录取理科生。这是因为本专业对物理化学要求较高,大一大二的时候需要学量的物理化学知识。但是这门专业又不是纯理科专业,需要深厚的文科知识,所以,作为一个文物保护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期间所需要做的,是学习更广博的知识,因此这个专业比其他专业更需要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深造。

文物保护专业在入学的前两年,基本为学科基础课程,其中包括文科理科两部分。文科内容包括所有考古系学生都要学习的考古学导论、古代建筑导论、文物保护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国古代史等几门基础课程:理科内容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实验、无机化学及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接下来进行的就是更为专业的课程。比如无机质文物保护和实验课、有机质文物保护和实验课,以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概论等等,与此同时,还需要选修诸如中国古代青铜器、古代陶瓷、佛教石窟、动物骨骼学、人体骨骼学、农业考古、科技考古等课程。如果有精力的话,还可以选择旁听考古专业的新旧石器、三代、秦汉、隋唐考古课程来充实自己。

文保专业最有意思的课程,应该是保护修复类的专业课,这门课包括无机质文物保护和实验课、有机质文物保护和实验课。以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这些课程包括课堂部分和实践两部分:课堂部分包括文物保护理念、法规、各种保护方法,保护材料以及实际案例:而实践部分,主要包括对各种材质文物的修复操作,比如修复陶器。从对出土陶片的清理开始,到拼接粘贴成整器,再到撰写修复报告,也就是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完整的考古修复过程。在完成陶器修复训练之后,会有专门修复瓷器的老师进行讲座和亲自示范,并有亲身实践环节。陶瓷部分的实验课完成后。会有铁器和青铜器的修复保护练习,对于铁器和青铜器,修复实践仅仅是整个保护过程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对青铜器和铁器的缓蚀和封护处理。因为文物保护专业所培养的,并不仅仅是文物修复技师,而是文物保护的全才。同样的,有机质文物保护的实践课主要包括对丝织品的清洗、修补以及对古代纸张的清洗和装裱等最基本的保护修复操作。而由于条件限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实践课程。更多的倾向于参观已有的遗址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考古学笔记范文3

走进张老先生家中,先听到一阵若有若无、清脆悦耳的风铃声,阳台一角的风铃挂在那里已有近二十年了,它是张老观测风向风力的工具。陋室三间,惟书香满室。十数只中药柜分门别类满盛着他的笔记资料,一件件都用剪开的旧信封装好。书桌上,笔架边搁着油盐醋,行动不便的他在此看书、写字和进食。手边墙上挂着两块黄色木片,用蝇头小楷记载着密密麻麻、千奇百怪的内容,有古文学,有史料,有轶闻,有电话号码……原来这叫“水牌”,相当于备忘录,张老翻阅资料时遇到不解的内容都随手记在这木片上,这是他年轻时当店铺伙计时的习惯。很旧的格子布床单也是他的“仪器”,通过对移过一格格阳光的观察便可知季节。

张老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自述:“离休近二十年,绝于公门,淡于世务,终日唯以读书识字为乐,虽无大病但衰朽难堪”“老景如何,幸能温饱。知足常乐,明霞晚照”。

张老每日生活大致如此:清晨四时即起,稍事活动,饮一杯黄酒和一大杯水,然后便开始思考问题。七时半稍躺后进早餐,豆浆茶蛋小花卷,餐后开始看报,自费订阅的《参考消息》是每日必读的报刊。下午有时会客,虽慕名前来拜访或求教者络绎不绝,但张老绝不喜张扬往来,而对于那些真心向学者,他从不愿拒绝,总尽力相助,因有自己年轻时求学不易的记忆。

张老的书画篆刻盛名远播,来向张老求字者亦极多,他已勉为其难,“笔墨不求缙绅喜,声名毋得狗监知”,但认为于社会有益的求字则从不推辞。去夏一所国学堂的匾额“北辰学堂”便是张老手书,他还兴致勃勃地为人们讲“北辰”之名的渊源。晚上看过《新闻联播》便就寝了。淡于世事的张老,2008年从电视中得知汶川大地震后,执意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数千元悉数捐出。

张老是学术大家,他毕生从事考古发掘,精通古文字,精研古史,并精于天文历法,古地理学,而且还精于音韵训诂之学。他的《侯马盟书》一书,为考古界、学术界的一颗耀眼的巨星。郭沫若先生称赞说:“张颔同志和其他同志的努力是大有贡献的”。

我认为要谈张颔老的书法,必须首先谈他的学术,因为他不是专业的书法家,而他是真正的学问家,特别是古文字和古史专家。我拜读了他的《侯马盟书》,对他钦佩不已。他从五千多件纷乱的玉片石片盟书中,梳理出盟书的六大类加以条理区别,并对这六大类一一加以笺释,既考定了主盟人赵鞅,也考出了他的敌对者“赵稷”、“中行寅”等,既考出了盟誓的确切地点,更考出了盟辞的确切时间。

我读《侯马盟书》中的前六考和后五考,简直如看他斩关夺寨,层层攻坚,也如看他破解难题,好比抽茧剥蕉,步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他每解一道难题都是旁征博引,四面贯通,每作一个结论,都是步步为营,敲钉转脚,不可动摇。从他这前后十一考中,可以看到,张颔老的学识,是立体化而不是平面化的。

何谓立体化?这当然是我杜撰的新词,我的意思是说,读书不能单识书面文字,还要知道文字背后的史实,要四面贯通,而不能只知其一。张颔老在作这些论证时,不仅仅是识读这些古字,而且与相关古籍贯通起来,在识读古字时,又运用了音韵学、训诂学,有的求之读音,有的求之字形,特别是那些一字多形的字,有的多到六七个甚至七八个字形,最后还是被认定它就是某一个字,这真是只有具大法眼,才能见真如。不识别这些多形的异体同字,就不知春秋战国文字之紊乱,更不知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必然、之万世大功。读张老的《丛考》和《续丛考》,使人感到张颔老似乎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目击着那些史事,甚至连当时的天象历法,地理交通,盟誓仪规,语词特征,文字异同,“国际”亲疏等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读书精博到如此程度,这不是任何考古学者或古文字学者所能做得到的,这也就是我说的立体化的意思。我曾多次说过,历史是圆柱形的而不是平面形的,因为是圆柱形的,所以它面面相连,面面相通,形成立体,所以你必须了解整个圆柱,才能准确了解历史,了解诸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交叉关系。张颌老恰恰是把历史立体化了,把他所考定的事件立体化了,这是他治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他能够创造种种奇迹的一大原因。

张颌老的思路之敏捷宽广,是来自他学识的宽广,进一步还来自他读书的博而精研深究,万事不仅仅求其然而且还求其所以然。所以张老的这些文章,不仅教人以可靠的新知,而且示人以金针、指人以径路、度人出迷津。

张老除对考古发掘、古文字、古历法、古史地、秦汉及先秦古籍、音韵训诂学、古钱币学等等,皆有精深的研究而且能融会贯通外,还能自作仪器,如他曾自作测算天象的仪器“旋机”、“司南”(指南人)、“太原授时塔”(无影塔)、“天文指掌图”等等,2006年我去拜访他时,还见到他所制“旋机”,不想后来被人偷走了。他据自制的仪器测算天象,完全能与历史记载相吻合。1974年4月14日,他还收到著名天文学家席泽宗先生的来信,说“今年1月20日到28日春节前后,您在日面上观测到的现象,的确是黑子,这几天,只有云南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有观测记录,您就是第三家了,实属难能可能贵!有些观测资料可补两台之不足。”以个人的研究力量,竟能观测到太阳黑子,就是天文台也只有两家能看到,这样的奇迹,真正是“难能可贵”!

还有一点,张颔老除上述广阔的学术领域外,他还能诗、能画、能书法、能篆刻,他还把普希金的小说《射击》改写成长诗《西里维奥》,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到他由学术领域又跨到文学艺术领域。

了解了张颔老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我们就可以来谈他的书法成就和特色了。

第一,张颔老不是专业的书法家,我们在上面费这么多篇幅来介绍他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就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位具有杰出成就的学人,学人才是他的本色。正因为他不是专业的书法家,所以他的书法不入“时流”,也无半点媚俗之气,甚至他只用来自娱而不求人知,他在书法里说:“但有诗书娱小我,殊无兴趣见大人”,他还在《汾午宿舍铭》中说:“斗室三间,混沌一片,锅碗瓢盆,油盐米面,断简残篇,纸墨笔砚。闭门扫轨,乐居无倦,主人谁何,淳于曼倩。金紫文章,蒙不筱辩。”还有一件书法说:“平生多幼稚,老大更糊涂。常爱泼冷水,惯提不开壶。”从这些书法的词句来看,张老是一位淡于名利,品格高尚,不喜欢张扬,可以说是隐于市,隐于学的人。他连自己的学问都不愿多加张扬,更何况于他的书法。所以他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书法家,更从不会以书法骄人。这是张老做人的特点,也是他个性的天然呈露,恰恰是这些,形成了他个人的个性特点,从而也形成了他书法的个性特色。

第二,书如其人。张老是古文字专家、古史专家、考古专家。由于他的专业,也使他的书法呈现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他的学术传世之作是《侯马盟书》及精研古器物、古史的文章。他写的这一类古篆文,直接逼近原物,可说下真迹一等。他有一些摹写在原石上的作品,几乎可以乱真。因此他写的《侯马盟书》一类的古篆,用笔都是出锋的,无论起笔还是收笔都出锋。我细看《侯马盟书》原件的照片,也都是出锋的。《侯马盟书》的时代是春秋晚期,也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用毛笔书写文字的最早原迹,这是真正的真迹,没有经过镌刻。由于这一启发我又查阅了不少秦汉时的简牍,发现那简牍上的字也是出锋的。由此可见我国最早时期的毛笔书法从古籀到汉隶(写在简牍上的),也都是出锋的,有别于后来的逆笔藏锋。当然各地出土的此类简牍,书写风格有差异,出锋程度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是出锋而不是逆笔藏锋却是相同的。所以我认为张颔老所写的《侯马盟书》的古篆,是最近真迹,他没有为了书法美而改变古人的笔法。而张颔老所写的这类古篆,其用笔之圆熟流利,结体之繁复而又端秀,令人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有内涵。

第三,书法中蕴含着文化、历史、文采。他与有些专业书法家临写古篆、汉隶或楷行,只是照帖摹写,依样画葫芦,没有自己的文采者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张老写的那首《僚戈歌》,使人想到了韩愈的《石鼓歌》和苏轼《石鼓歌》,真是可以后先辉映。还有那副合文对联:“三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二家文字奇。”此联三处用合文,使人觉得古意盎然,别开生面,为以往对联所未见。

考古学笔记范文4

张冬花 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二分院

网络师资培训的第二讲是由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院长甘德安教授主讲,题为“大学教师直指人心的最后一公里”,听完课后,迫不及待地一通整理课堂笔记,来与小伙伴们分享。可曾想边听课边做笔记,师培中心发的小水笔一不小心都已经殆尽,笔记本也消耗了一大半。不过,所幸的是能记录下所需的资料,哪怕因速记而写起字来龙飞凤舞,至少我能自我识别并且整理成文供大家共享下。不矫情地说吧,听到有些话题与自己的教学工作或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之时还真是不想下课,根本停不下来。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什么是直指人心,教师如何做到直指人心以及教师直指人心应该具备哪些学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这里所说的直指人心强调的是直指学生的人心,以学生为中心,认识我们的教学对象90后大学生。衡量我们的学生光光从学习成绩来看是极为片面的。而从不同角度评价,每个学生都可以是第一。

考古学笔记范文5

第一站:动作冒险区 盗墓界的 “速度与激情”

代表影片:《阿黛拉的非凡冒险》

故事发生在1912年,一位名叫阿黛拉・干白的女记者为了救自己的妹妹,到埃及和木乃伊展开对决。当她将木乃伊运送到巴黎时,更大的危机却在巴黎酝酿着。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一只一亿三千六百多万年前的翼龙卵神秘地孵化了,整个城市笼罩在恐怖的天空下。但没有什么能阻挡阿黛拉的脚步,她在冒险的旅程中将揭开更多不可思议的秘密。

第二站:智力解谜区 把脑洞开到千年之前

代表影片:《寻龙诀》

20世纪80年代末,胡八一、王凯旋和Shirley杨在美国打算金盆洗手,本来叱咤风云的摸金校尉沦为街头小贩,被移民局追得满街跑。就在此时,胡八一和王凯旋意外发现20年前死在草原上的女孩丁思甜可能还活着,他们决定再入草原千年古墓,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死之旅。

第三站:惊悚恐怖区 敢动宝物者必遭莫名诅咒

代表影片:《木乃伊1》

公元前1719年,埃及底比斯城,邪恶的巫师埃默霍特普和法老妻子阿克苏娜的恋情曝光了。阿克苏娜自杀,而埃默霍特普受到诅咒被尘封在地下。

3000年后,军人奥康奈尔和埃及学家艾弗琳及哥哥乔纳森来到埃及。他们在太阳神像下面找到了《太阳金经》,通过激烈的搏斗,阻止了埃默霍特普的重生计划,杀死了木乃伊,拯救了世界。

第四站:古今穿越区 打通过去与未来

代表影片:《神话》

考古学家Jack和同伴进入一座印度古墓,发现一幅公主的画像,公主长相和不断出现在他梦中的女子十分相似。为了探究梦境和现实的关系,Jack开始追梦之旅,奇迹般地找到了秦始皇陵的所在地,并揭开了蒙毅大将军与玉漱公主的故事。

考古学笔记范文6

在北大的7年里,我几乎不参加班级活动,也不知道班上究竟有几个女生。呆在图书馆的时候比在宿舍还要多。那时,商品经济的大潮开始翻涌了,校园的静谧也受到了莫名的搅动。面对着各种诱惑和干扰,即便是在北大的校园里,爱读书的学生也日渐稀少。那时,图书馆的新馆还没有开始修建,旧馆的建筑呆板平庸,毫无特色,让我感叹世界上居然有如此愚昧的建筑师。但是,图书馆里的藏书却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宝藏。对于我来说,外观丑陋的图书馆比美丽的未名湖更加重要――未名湖是恋人们的世界,图书馆是单身者的天堂。我最喜欢到图书馆里的各类阅览室去,随心所欲地翻阅那些积满灰尘的书籍。通常在那些最不起眼的角落里,隐藏着最好的书。我穿梭在图书馆与宿舍之间,每隔两天就背回来一大摞砖头一样的书籍。牛仔书包洗得发白,却很结实,无论装多重的书都承受得住。

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鲁迅全集》是两本两本地借出来看的,然后便是《复活》《莎士比亚全集》《巴黎圣母院》《浮士德》……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爱上了那些为文学、艺术、自由、民主和爱情而献出生命的人。我似乎在与他们一起讨论、争吵、歌唱和哭泣。普希金的鬈发和鲁迅的胡须同样让我着迷,哈姆莱特的脆弱和堂吉诃德的天真都溶入了我的血液里。这些高贵的灵魂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在每一本书的后面,都贴着牛皮纸制作的借阅登记卡。有的密密麻麻地填满了借阅的时间,有的则只有孤零零的一行,甚至还有的全部是空白(有时好书偏偏没有人光顾)。每个时间都对应着一个读书人,每个时间都对应着一段奇妙的青春。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读过这些书,但他们跟我之间似乎有着某种类似于血缘的奇特关系――喜欢同一本书的人应该都是兄弟姐妹啊。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茫茫人海中辨认出他们来,为着我们曾经共同拥有过某一本书。

那些日子,连吃饭都如同军校里那样迅捷。吃完饭又骑上自行车往图书馆赶。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我挥汗如雨地在台港报刊阅览室翻完了十几册厚厚的《文星》合订本――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台湾最优秀的刊物,它聚集了一群天真而坚强的反抗专制、追求自由的文化人。在密密麻麻的书架与书架之间,我发现了整整一个格子的《文星》,就好像一个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文明遗址一样兴高采烈。我如饥似渴地翻阅着那些已经开始泛黄的期刊,也翻阅李敖他们狂放不羁的青春。30多年前的刊物,装帧和印刷都显得无比简朴,但那些竖排的文字在我眼前像星光一样闪烁着。作者们当年少年轻狂,如今大概已经满头华发。他们在那么小的一个岛屿上,思考着关于大海的问题,我在文字间听到了潮水的声音,也闻到了潮水的腥气。我多么羡慕他们啊,他们的文字能够在像《文星》这样的刊物上发表,而我的文字却只能压在抽屉的最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