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教育专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教育专业前景范文1
一、情境教学法和体态律动法的特点与优势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源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论点“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借助外部形象,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知识认知与音乐情感的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体验。情境教学具有具体化、形象化的特征,能够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内容从“声、色、形”多角度、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性理解,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体态律动法是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来的,他认为“音乐离不开律动,律动能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细腻敏锐,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体态律动法强调在教学中突出动作,通过边听音乐边进行身体上的律动,用动作来表现、阐述音乐的节奏、音色、情感等内容,促进生理运动和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和谐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情境教学法和体态律动法并不需要太高的专业要求,具有易于操作、便于上手的特点,对于专业技能较高的中职音乐教师而言,不但不会增加教学负担,反而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提升音乐教学实效。
二、情境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1.独具匠心,创设多元情境
情境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实现“直觉感官”与“理性思维”的相互交融,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悟与体会,使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开拓思维,发挥想象,根据教学需要和自己的教学艺术创设出故事、游戏、问题、生活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获得音乐情感体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五线谱”教学中,我就利用画布与音乐相结合创设“游戏情境”:学生身着画着音乐记谱法、和弦记谱法、吉他记谱法等谱法的画布进行与音乐作品对应的竞赛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在学习关于“声乐”的知识,我根据学生的初中音乐基础,创设出“问题+互动”的活动情境,实现了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探究,有效促进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
2.善用CAI,创设促学情境
随着“互联网+”教学的发展,网络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深受师生喜爱。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通过CAI课件、微课、微信平台等网络资源创设出学生喜欢的现代化信息环境,营造声音、声响、动画于一体的综合音乐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全方位的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细腻变化,加深对音乐的内涵与情感的理解与体会,真正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与内涵,有效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在学习声乐――《歌曲共鸣》时,我就充分利用教室中已有的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幻灯片课件、播放录音机和学生手中的微信歌曲共享,构建出全方位、立体式的视听环境,在聆听《故乡的小路》《摇篮曲》等歌曲中抒发“回忆故乡,思念亲人”“快乐童年,无忧无虑”的浓厚情感时,从中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旋律与音色。在乙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我发现学生掌握歌曲共鸣的发音技巧既快又准确,其效果远胜于在甲班的传统教学,学生要求以后多进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习的有机融合,实现轻松、高效的音乐学习。
三、体态律动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1.体随乐动,实现音律共鸣
苏珊?范?戴克说过:“告诉我的,我忘记了;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加,我便能完全理解。”正确和谐的体态律动的动作能表现优美的旋律,展现音乐的肢体,表达内容与情绪,展示出音乐整体的风格特征。无论是视唱练耳,还是节奏学习,或是音乐欣赏,都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节奏等进行同步对应的体态动作进行辅助教学。
例如,在儿歌《娃哈哈》《粉刷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歌曲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与情感进行相对应的拍手、摆头、踏步、行走甚至蹦跳等体态动作,我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致更加高涨,对音乐的节奏感掌握得更准确。学生课后反映:“似乎是全身心在感知音乐风格,实现了肢体和音乐审美上的体验共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音感对于没有音乐基础和天赋的中职学生而言难以把握。我在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法,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体验。比如,为了让听写能力较弱的学生分清音乐中的强拍与弱拍,我让学生拿着篮球或足球进行拍与弹的练习,从中体验强与弱的区别;对于学生难以把握的抒情音乐,我指导学生用柔软的丝巾作为学习道具,并配合身体动作,让学生体验音乐情感的绵延与连续性。
2.创设平台,保证体乐齐飞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想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开放式教学,摆正自己指导者、管理者、组织者的角色,敢于破旧,勇于创新,改变学生上课“坐如松”的静止单一状态,把学生从座位上解放出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宽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尽情舒展自己的体态语言,促进动作与音乐的情景交融,让学生深化自己对音乐内容的感悟与体验。
音乐教育专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现状与形势;就业率;前景;出路
音乐表演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曾经是高职高专院校乃至本科综合类院校里非常具有特色的专业,前几年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很乐观,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是一门较热门的充满特色的专业。可这几年随着社会人才构造的不断变化以及职业市场的饱和度增加,使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面临一些困难,这可以从这几年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中明显的发现。音乐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外国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欣赏、教育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声乐、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分布在广东省内有音乐专业(包括表演类、师范类专业)的大专院校有: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星海音乐学院、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州大学、韶关学院、肇庆学院、嘉应学院、湛江海洋大学等。
一、从2个方面分析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与形势
1.广东的就业地区分布
A广州 (23) 44%;B深圳 (12) 23%;C潮汕地区(7)13%;D清远(4)8%;E湛江(3)6%;F惠州(3)6%
2.单位用人要求
A薪酬工资:2000-2999 占53%;3000-3999 占33%;4000-5500 占9%;5501-7999 占5%;
B经验要求:经验不限占63%;0-1年经验 占23%;2-3年经验 占9%;3年以上经验 占5%;
C学历要求:无学历要求 占36%;中学(包括中专、初中、高中)占9%;大专 占了19%;本科 占了36%;
D职业技能证书要求:无技能证书要求 占9;考级证书1至4级 占12;考级证书5至7级 占23;考级证书8级或以上 占56。
二、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以前总被形容为只会吹拉弹唱的“无用”才能,那些被形容为没实际意义的,不能赚钱的,不能谋生养家的音乐专业人士,已经被慢慢重视起来。基层的教育机构,类似琴行、培训机构、早教中心等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大家普遍认识到,培养小孩良好的形象思维,提高小孩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型人才,比单一的学科成绩高,更加重要。家长更认识到,想要培养这些素质,很大一方面,应该从音乐艺术教育入手,从小就开始锻炼培养,早点拥有艺术思维,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些社会需求,面对基层群众的教育培训机构,也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所以我们的音乐方面的人才,正好是这些机构需要的人才。所以说,“吹、拉、弹、唱”的音乐人才并不是只是很单一的用人单位所选择。
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也相对提高了,对于音乐这种属于精神上层建筑的学科人才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的就业情况有以下几种类型:各种乐器、声乐及音乐理论教师:音乐教育方面工作;舞台音乐编导:电台电视台的舞台音乐编导工作;音乐制作:专业音乐团体和公司的音像资料制作者;音乐表演家:各专业团体声乐、器乐演员。
三、就业率低的本专科专业名单(排名按就业率最低算起)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音乐表演专业榜上有名。因此,音乐表演专业相对于其他艺术类专业学科来说,其就业前景不太乐观。
四、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总结:就业率低并非没出路
音乐教育专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职;音乐教学;建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多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任。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艺术,已逐渐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为了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必须重视高职音乐专业的教学质量。当前,不少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音乐教育整体比较薄弱。高职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他们对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给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1 高职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生源音乐素质不理想。受应试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对音乐知识成绩占很小的比重,甚至不需要音乐成绩就可以录取到音乐专业学习。不少音乐专业学生仅仅凭个人喜好或家长期望或对就业前景乐观的选择。他们本身对于音乐知识基础的学习基本为零,或是经过零散的培训。这必然给高职音乐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2)校本教材开发不力、教学方法创新不足。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关照。音乐教材是专业教学的依据和高职生获得美感与音乐情感体验的客观条件。选择和编写符合高职生身心特点的、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教材,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而目前不少学校选用的教材较为陈旧,理论性与实用性脱节。音乐教材急需推陈出新,更需开发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其现代化与多元化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3)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由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把音乐课程列为公共选修课或公共基础课,因强调专业训练,往往将音乐教学时数随意压缩,对于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也不够关注,于是,对音乐专业教师的培养与引进也就难以得到重视,师资缺乏也就难免了。
2 创新教育条件下的高职音乐教学合理化建议
(1)在情境创设中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也是教学的关键之一。新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情境的创设者。教师应该努力地创造出宽松、轻松和自由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能够感觉学习的主动、放松、愉快,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充分运用各种电化教育手段,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和探究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去体验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和尝试,使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2)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合作精神。互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等符号进行交互活动、交互影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用静止的、固定的程序来照本宣科,而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让生命跃动、让智慧闪光、让课堂和谐。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尤为重要,如果音乐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原本鲜活的课堂就会枯燥僵硬,音乐之美就会消失殆尽,学生就无法通过音乐来体验情感、陶冶情操。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较强的控制力与创造力,便于掌握课堂的进度和局势,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才会有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气氛。同时,音乐教学要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授课过程,不是仅凭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就能达到目的,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充分的对话与频繁的交流。教学中,教师适时加以指导,调动学生的情绪,与学生积极的沟通交流,一起分享心中所感,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唤起感情上的共鸣,共同分享彼此的感受。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增进了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精神。
(3)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创新能力。音乐是一门审美艺术。音乐的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与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当前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职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音乐欣赏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带人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的境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展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的能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在音乐欣赏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提升音乐欣赏的数量和质量。通过音乐欣赏,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爱国热情;通过音乐欣赏,感受流行音乐魅力,张扬青春活力;通过音乐欣赏,了解国外音乐发展,坚定中华民族复兴之信心和决心;通过音乐欣赏,感悟音乐创作之艰辛和智慧,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创作欲望。
3 结语
作为职业教育者和音乐专业教师,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努力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敢于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培养高职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音乐教育专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21-01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中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在此对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措施作以下分析。
一、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师资队伍紧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农村中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
2.教师素质低下。音乐课由替他任课老师上,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不按照统一的音乐教材授课,而是老师会唱什么就给学生教什么或者社会上流行什么学生唱什么。
3.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
4.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人太少。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简陋、教具学具匮乏、教辅资料难以配套的现象,各学校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更谈不上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二、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措施
1.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明确全面实施音乐教育的迫切性,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观念是指导实际操作的先行性价值观问题。长期以来受升学率的影响,精英教育与大三科的教育思想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中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想真正改变农村中学落后的音乐教育现状,全面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革新旧的教育观念,代之以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农村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农村中学音乐教学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和人生。所以,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冲击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快农村中音乐教学的步伐,是我们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2.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农村中学音乐教师趋于专职化。提高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质量,必须有良好素质的中学音乐教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及其全面的文化素养。学校间要大力开展教学互助活动,在各学校中教师与教师之间应经常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根据各自的专业程度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能者为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尽量聘请音乐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以保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果条件不足也要对兼课或代课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学校还应对音乐教师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其音乐知识、教学理论及综合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况,以促进音乐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3.克服困难,多方努力,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在农村中学中,除了一般的风琴、录音机和少数几样简单乐器外,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都是相当缺乏的,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学校图书馆及教研组应购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阅览室也应配置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供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
4.根据农村的现实状况,进行因地适宜地音乐教学。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教学领域内容标准的弹性尺度。
音乐教育专业前景范文5
1、流行音乐演唱专业。结合我院师资和学生数量的对应状况,同时参照欧美流行音乐教育的前沿方法。我院的流行音乐演唱专业采取“一对多”式轮换制教学模式。具体施教方案是:把演唱专业学生平均分成几组,基本按照教师数量分成组数。风格指导课时每位教师带一组学生上课,两周八课时之后学生轮换到其他老师处上课。这样的上课方式一方面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宽泛的施教平台。使学生一直在充满新奇感的刺激中完成作业,提高演唱水平,所有的学生平均分享了所有的老师的优势和特长。同时我院积极推动师生原创作品的创作积极性,定期推出新作品用于演出和考试。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教育的主导引领性和主体能动性都能够得以激发,几年下来收获颇多。
2、萨克斯演奏专业。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萨克斯演奏的基本技术,并且能够胜任多种音乐风格的演绎和诠释,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性,能够让所有的学生汲取所有的教师身上的优点和特长,形成自己独立且有特色的演奏风格。萨克斯教学组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研发了集体授课和单独授课相结合的萨克斯教学新模式。即所有教师针对萨克斯专业学生的演奏方法、技术、音乐风格、音乐表现力、舞台状态等问题,进行集体授课和单独授课相结合的萨克斯教学新模式。
2.1集体授课:每周固定时间所有教师面对指定年级萨克斯专业学生,集体会诊演奏方法、技术、音乐风格、音乐表现力、舞台状态等问题。集合所有有益于对该同学演奏水平提高的良性建议,形成教案。使学生有的放矢的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且寻找到改正的方向和方法。
2.2单独授课:每周固定时间每位教师面对一位同学针对学生的特定演奏问题加以教学和认知提高。这种集体授课和单独授课相结合的萨克斯教学新模式,要克服集中授课的形式弊端,真正的使所有的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集思广益诊治学生的各种问题,克服了传统教学的长期单一授课形式出现的各种问题。从2008年招收萨克斯专业开始至今,对在籍的四个年级萨克斯专业学生进行分年级的实施萨克斯教学新模式。面对目前已经毕业的第一届萨克斯毕业生,集体与单独授课相结合的萨克斯教学新模式以初见成效。在日趋完善的教学过程当中,无论从演奏方法、演奏技巧乃至音乐风格等方面,萨克斯教学新模式都将带给教师和学生新的收获。
二、流行音乐教学成果接轨文化艺术市场
流行音乐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其时尚性和参与性、商品性等文化特征逐渐在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生活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也就要求流行音乐教学成果更要与市场、乃至文化艺术市场结合起来,没有市场,再好的音乐也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流行。我们作为音乐人,作为文化工作者,作为高校中流行音乐的教育者,必须重视市场,必须将流行音乐教学成果与文化艺术市场接轨。流行音乐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创作、表演、市场运作、宣传等方面下功夫,这也说明了流行音乐教学要与之相呼应,要从如何创作出能够流行的音乐、如何创作好的音乐、如何去表现表演音乐,以及如何将好的音乐进行宣传、包装等一些列活动着手组织教学,从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目前情况来看“以演促教”、“以演代考”是符合当今文化艺术市场需求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也是流行音乐教学成果接轨文化艺术市场的着手点。流行音乐教学成果要接轨文化艺术市场,艺术院校的流行音乐教育就要与社会接轨,既要保持高校特色,又要考虑市场需求,我院教学具体实施主要如下:
1、首先,教学模式回归现场音乐。告别陈旧的以卡带、伴奏碟等伴奏的方式,在教学、演出、乃至考试,只要有流行音乐存在的地方,哪怕是简单的练习,都要回归现场音乐,以现场乐队的形式伴奏,无论从教师乐队、到学生乐队都要全力支持流行音乐的现场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现场掌控能力,符合当今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在此次此次“中国好声音”中,我院学生梁博之所以能走到冠军,拿到“年度好声音”的殊荣,与平时的现场音乐的教学方式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他沉着大气的台风无疑是平时的大量积累而来。
2、其次,采用轮换制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共享师资力量,使每个学生可以接受到多个教师的指导,从而掌握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唱特点,这样虽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压力,但取得的效果远比付出的大很多。
3、再有,优化创作、支持原创音乐。在如今艺术市场日新月异的更新状态下,要使学生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才能使其在流行音乐市场中有一席不败之地。教师从教学着手,结合学生实际优化创作,支持原创作品,使个多好的歌手和作品不断呈现。此次“中国好声音”中,我院师生权振东、梁博在原创作品上都有很好的展现。
4、加强包装宣传。面对如今文化艺术市场的现状和需求,作为高校中流行音乐的教育者,需把眼光从单一的学院教学扩展到商业包装和宣传发展等层面,这样无疑能给学生和流行教学成果以更好的实现平台。既“中国好声音”之后,我院对教师权振东、学生梁博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使其能积极的融入现如今的文化艺术市场,为其以后能在流行音乐道路上走的更远奠定了基础。流行音乐教学成果接轨文化艺术市场,首先要与自身建设接轨,这就要求流行音乐教学要重视文化艺术市场的动向和需求,这是以往传统教学中所不被重视的,也是突出和创新的。它不仅仅局限于如“中国好声音”此类某次节目的影响,也不仅仅是某位教师与学生的荣誉,它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流行音乐教学中带来的更多是广大的发展平台,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包括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地区文化艺术发展在内的东北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前景。
三、结语
音乐教育专业前景范文6
他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现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澳门音乐教育的学术观点和可行性措施,这部专著的问世对于澳门音乐教育的发展(理论和实践)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不能不令任何一个有志于中国音乐教育特别是澳门音乐教育的人士为之振奋。综观全书,笔者认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涵及面广 阐述深入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一)澳门高等音乐教育,(二)澳门学校音乐教育,(三)澳门社会音乐教育,(四)澳门圣保禄学院音乐教育启示录,(五)澳门音乐教育与学术研究。其中,前三个部分是对澳门目前最主要的三个音乐教育层面所进行的阐述,其阐述方式为:依次从各个层面音乐教育的基础、表现、对策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以“澳门高等音乐教育”部分为例,作者在文中首先谈了对澳门高等音乐教育进行研究的“缘由”,指出“迄今为止,将澳门音乐教育,尤其是高等音乐教育纳入文化进步的视野,以现代、国际、发展的眼光对其态势作分析、综合的研究,尚未有见”。因此,以学术的态度深入、中肯地对澳门高等音乐教育进行研究、思考、分析、综合,就成为目前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缘由提出之后,作者接着从历史传统、多元音乐文化、都市文化需求、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四个方面考察了澳门高等音乐教育的生存背景(基础),此为对澳门高等音乐教育历史渊源的考察;之后,文章又从教学机构与开设时间、教师与课程设置等七个方面对澳门高等音乐教育学科的现状(表现)作了扼要分析,此为对澳门高等音乐教育现实状况的分析;基于澳门高等音乐教育的生存背景与高等音乐教育学科的现状分析,戴博士对澳门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观点鲜明的目标路向和具体的对应策略,其中主要包括:澳门的高等音乐教育在存留自身多元音乐文化特色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增进研究、更新理念,包括课程层次、科研水平、教师质量、学生素质、学术氛围等内涵方面的提升,以及立足学士培养的基础上建立硕士教育等外延的发展,包括专业门类的拓展、培养类别的拓展,教学研究中多种音乐风格领域的拓展等。总之,澳门的高等音乐教育应是具有澳门特色的、质量好、层次高、影响大的高等音乐教育学科,此为对澳门高等音乐教育发展前景的展望。这种三层论述方式同样贯穿于书中的另外两个教育层面(即“澳门学校音乐教育”和“澳门社会音乐教育”)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该书通过这种层层分析、论证,使得读者对于澳门的高等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的过去、现在有了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了解,而更具价值的是,在此基础上,对三个层面的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了一个前瞻性的认识。
在书的第四部分,作者针对澳门独具文化特色的圣保禄学院中的音乐课程设置,阐述了综合性大学中音乐素质课程建设问题,即圣保禄学院的音乐课程对于现今综合性的大学中音乐教育的启示。其中,借鉴史料对澳门圣保禄学院当初的课程设置、教师配备、音乐活动等进行了分析,这些史料虽然较为有限,但颇具价值,它们一方面展现了这所西式教会大学中的音乐课程设置方式,另一方面这种音乐课程设置方式对现今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素质课程安排具有启发价值和实践意义,作者也正是以学术性的思维对此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在书的最后一部分指出了“澳门现时的音乐教育缺乏理论研究,尤其是富于学术意义、学术规范和学术价值的纯学科的理论研究”,这就使得澳门音乐教育多自发、自在、自由,而少规划、规则、规范,这与澳门音乐教育中长期缺乏学术意义上的梳理、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者在本部分主要对澳门音乐教育中学术研究的价值及方法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其中指出学术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学术研究的范畴、内容、形式、性质、规范五个方面,明确提出了自己对该项内容的体会和观点。
充分调研 有理有据
《音乐教育在澳门》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作者在对该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对一些数据材料、历史资料等进行了充分的“田野工作”。对于各个子课题,通过深入的调研和问卷分析,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使得该研究中的论据充分,研究结果也自然成为“有源之水”。例如,在“澳门高等音乐教育”中,作者以澳门惟一一所开办艺术专科课程的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为例,在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时,通过对“教学机构与开设时间”、“教师与课程设置”、“生源与毕业情况”、“科研与相应成果”、“经费投入与设施建设”、“人文环境与管理体制”、“学生艺术实践”等七项指标进行尽可能量化的描述,指出了澳门高等音乐教育中目前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而对其进行全面规划、客观设计。在“澳门学校音乐教育”部分,作者则在文章的第二节对全澳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书面问卷调查,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数据分析,其中包括学校的类型与性质、教师情况、课程开设、课余音乐活动、学生情况、音乐教师的发展需求等方面,以具体的调研数据对普通学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在“澳门社会音乐教育”部分,该书对澳门社会音乐教育的环境、具体实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研,如在“私人个别课教学”一栏,作者对教师的“教学经验”、“所提供之课程”、“授课时间”等进行调查,通过具体数据的统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私人教学在社会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较为详尽的数据考察成为《音乐教育在澳门》一大特色,对澳门各层音乐教育的状况进行如此严谨、细致的调研、分析,此亦为首次,而这些调研和分析同时也为作者总体考察澳门音乐状况提供了分析的来源、考察的依据,对展望澳门音乐发展的前景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使得该书的论述有理有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澳门》一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中字里行间也无不体现戴博士对音乐教育的探讨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思考、更为宽阔的视野、更为新颖的视角、更高的立意,笔者认为这与他作为长期从事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音乐学者深厚的学术造诣是密不可分的。从宏观方面对澳门音乐教育的发展态势进行研究,从微观方面对各层音乐教育状况及发展方向进行客观、中肯的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这正是本书一大特色及最具其价值之所在。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