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审计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收账款审计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收账款审计方法

应收账款审计方法范文1

【关键词】 应收账款;弊端;审计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应收账款发生较频繁,范围大,且往来单位分散,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人忽视。更主要的是需防范应收账款中的舞弊行为。

一、应收账款的舞弊表现

(一)设置账户时浑水摸鱼

主要表现为:1.有的单位不设应收账款明细账,将各种债权都记入应收账款总账,达到无法核实债权人的目的;2.有的单位把往来款项均记入该账户,其目的是掩盖不正常的经营活动。

(二)会计核算时混淆黑白

主要表现为:1. 混淆应收账款的核算内容和使用范围,从而影响核算内容的正确性;2. 有的单位将不属于应收账款的经济业务列作应收账款处理。如将应收票据列作应收账款业务;3. 有的单位虚构应收账款业务,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粉饰经营业绩。如有的单位为完成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销售收入,上缴税金及利润)往往会通过“应收账款”科目虚增销售达到这一目的,最后导致年度或当期的会计报告期的损益表反映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虚增。4. 有的单位发生了应收账款业务,却不进行核算,虚减收入,虚减利润,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5. 有的单位销售商品已取得货款,却列作应收账款,将货款予以贪污或挪用。6. 有的单位移花接木将长短期投资收益纳入应收账款核算以达到偷税的目的。

(三)到期收回时消极对待

“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账款的取得及款项回收情况而设置的一个账户。按现行制度规定应收账款应在一年内收回,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1. 有的单位的经办人为了谋取私利,不积极组织催收,收取了对方好处费后故意到期不回收,长期挂账;2. 还有的单位故意将已收回的“应收账款” 不按规定及时结转,长期挂账,达到挪用收回款项的目的。

(四)选择方法时暗渡陈仓

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应采用总价法,即应收账款按未抵减销货折扣前的总额作为入账金额。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往往采取净额法入账,以达到推迟纳税的目的。

(五)上下年结转时采取“空中飞”手段

所谓“空中飞”是指单位在本年度结束时,将某账户或几个账户的余额分解或合并到下年度新账的几个或一个账户中去,不必进行账务处理就可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违纪行为。如:某企业拨给食堂的

50 000元款项(实际是招待费支出),本应在有关费用中列支,但却记入“应收账款”明细科目(企业内部往来账项应记入“其他应收款”),到年底结转新账时,将此款项的余额合并到“在建工程”科目余额,而新账中“应收账款”明细科目也无此项记载,这样经过“空中飞”手段,便将这笔招待费支出列在基建成本中了。

(六)处理坏账损失时换质移位

主要表现为:1. 核销坏账损失时不履行手续,即会计人员没有经过批准就擅自核销坏账损失;2. 随意变更坏账损失处理方法,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混用;3. 备抵法下,人为扩大计提范围和计提比例,以达到多提坏账准备,多列管理费用,偷逃所得税的目的;4.年末或定期调整坏账准备金额时不考虑坏账准备的实有余额;5. 不按坏账确认的标准确认坏账发生,如将预计可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将本该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造成资产不实;6. 收回已转销的坏账时,不增加“坏账准备”,而是作为“营业外收入”或“应付账款”或不入账,作为内部“小金库”处理或贪污私分。

二、应收账款业务控制审计

及时对应收账款业务控制审计,为实现应收账款审计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应收账款业务控制审计具体包括:

(一)对应收账款签订合同控制的审计

在交易之前与购货方订立详细的购销合同;应收账款购销合同经过公证部门鉴证后,将合同副本(或复印件)送交会计和仓库部门,据以检查核对,办理结算和发货业务。

(二)对应收账款资信调查控制的审计

企业向社会信用咨询机构查询购货方信用情况;建立动态的客户管理系统,负责客户的信用调查、组织信用评估;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确定货款的结算方式,决定是否赊销及赊销的金额等。

(三)对应收账款核准控制的审计

“核准”环节是对应收账款形成源头进行的控制,是一个主要控制点,控制这一环节有助于避免不良债权的形成。赊销商品经过单位负责人或授权核准人员的核准才能签订销货合同;对于单位接受客户的票据,要经过会计主管人员的审批;需要贴现应收票据时应经过主管人员的审批;应收票据的背书转让也应经过必要的审批手续等。

(四)对应收账款记账控制的审计

应收账款以核准的销售发票和发运账单等为依据进行记录;应收账款总账和明细账户要由不同人员根据汇总的记账凭证和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分别登记;由独立于记录应收账款的其他人员定期检查核对应收账款总账和明细账的余额;指定专人对应收账款账龄较长的客户进行催收,索取货款,保证企业债权得到回收;应收账款的各种贷项调整(包括坏账冲销、折扣或折让等)要经过会计负责人员的批准。

(五)对应收账款登记控制的审计

设立应收票据登记簿,详细登记库存票据的种类、票号、出票人、出票日期、票面金额、到期日和利率等;应收票据到期收到本息、应收票据提前向银行贴现或经背书后转让等事项均应在应收票据登记簿上作出详细的说明。

(六)对应收账款清理控制的审计

“清理”环节是对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进行的控制,是一个主要控制点,控制这一环节有助于避免坏账的形成。负责应收账款业务的会计人员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定期整理应收账款,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对到期的应收账款及时收回;对不能按期收回的应收款项查明原因,及时向会计部门负责人报告,采取有力的催收措施;对长期未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购货单位已经破产或应收账款的期限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转作坏账的年限而又无望收回的,经批准作为坏账处理;若购货单位目前虽无还债能力,但经过一定时间后仍有可能分期偿付,则应通过协商订立还款计划,陆续分期分批清理;对故意拖欠不还的欠账单位,应根据合同规定的条款处理,必要时诉诸法律加以解决。

(七)对应收账款核对账目控制的审计

单位至少每年要同对方核对一次应收账款,检查应收账款同对方账面数是否一致,有无弄虚作假等情况。

三、应收账款审计切入点

慎重地选择应收账款审计的切入点,确保应收账款审计目标的实现。在销售大量采用赊销形式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在企业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应收账款是一种记录在账上的债权而不是一种存在于公司中的实物资产,容易被不法职员用来掩盖其贪污或挪用公司财产的行为,也因为应收账款可收回性对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影响很大,还因为应收账款是信用部门确定信贷应继续,信贷限额能否增加的一个因素,所以对应收账款的审计是一个审计重点。其审计切入点具体包括:

(一)应收账款数据的正确性审计

1.将“应收账款明细表”的有关金额复核加计,并与其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进行核对,看其是否相符。2. 审计部分应收账款明细账,复核发生额及余额计算是否正确。3. 审计“应收账款”部分明细账与其对应的会计凭证相核对账户余额是否正确。4.审计应收账款的截止是否正确。

(二)应收账款内容的真实性审计

1. 函证应收账款确定其真实性。2. 审计其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和发运凭证等确定其存在的真实性。3. 盘点“库存商品”,审计应收账款是否由于销售商品而形成的,以确定其真实性。4. 审计年度结算后是否有大量退货的现象,以确定其真实性。

(三)应收账款业务的合法性审计

1. 审计产品销售合同确定是否有虚增应收账款账户以调节利润,夸大经营成果的现象。2. 审计是否有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转移资金,调平账款的现象。3. 审计是否有将已收到的应收账款不入账或推迟入账时间,以达到挪用或据为己有的目的。4. 审计坏账是否有合法的程序和依据。

(四)应收账款的合理性审计

1. 审计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2. 审计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原因。3. 审计坏账准备的计提和处理情况。4.审计时间较长的应收账款。5. 审计商品赊销、销货折扣和折让、坏账损失等是否经过审批手续。

(五)应收账款主要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审计

1. 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是否按应收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等科目。收回应收账款时,是否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是否进行相应的处理。2. 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是否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垫费用时,是否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3. 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是否分别按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六)应收账款会计报表列示的恰当性审计

1. 审计应收账款的“年初数”是否是上年的“期末数”。2. 审计“应收账款”是否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和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3. 审计“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是否在“预收账款”项目类填列。4. 审计如果被审单位是上市公司,其会计报表附注是否披露期初、期末的账龄分析,是否披露期末欠款金额的单位账款,是否披露持有5%以上(含5%)股份的股东单位账款。

总之,应收账款的审计,是审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既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所以认真、科学、有效地进行审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熊筱燕.《会计控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 庄恩岳.《会计陷阱与查账指导》.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

[3] 贺志东.《造假账手法曝光》.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应收账款审计方法范文2

一、企业应收账款业务的一般账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企业销售及应收账款的一般账务处理:企业销售产品确认收入实现,属于赊销的情况时,应作以下账务处理:

(1)借:应收账款——某客户*****元

贷:产品销售收入——某产品*****元

(2)同时,结转该批销售产品的销售成本:

借:产品销售成本——某产品*****元

贷:产成品——某产品*****元

企业在收到客户货款后,作以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元

贷:应收账款——某客户*****元

该应收账款明细户借贷相抵,结清款项。

二、企业应收账款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粉饰经营业绩,作虚假销售,虚增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属流动资产类,从而使流动资产虚增);有的是编造虚假客户,有的是在向客户正常销售之外多计销售,于第2年初再冲回,编造销售形势良好的假象。

2、对已实现销售的不计或少计销售收入(赊销中,产品已发出或已将提货单交给客户,但尚未收到货款的,也应及时确认实现销售并记账),或者推迟记账,不计或少计应收账款,目的是推迟交税。

3、存在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迟迟收不回货款,或者对方客户已经破产或被撤消,实际债权已无法实现,形成坏账风险。应收账款中因无效债权的存在而形成虚假资产,造成资产不实。

4、实际已经收到货款的应收账款不及时作结清处理,将资金转移到账外列收列支,形成账外账,其中一般会有谋私行为的发生。

5、记账错误。如将非销售业务的债权计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明细帐户串户等情况。

6、坏账准备的计提不符合财务制度有关规定,随意计提,人为调节管理费用。

7、已做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又收回,不及时做账务处理,将所收款项转移账外,形成帐外帐。

8、办理假折扣、假退货,目的是虚减销售收入和应收款项,以达到少缴税金的目的。

9、把本可以收回的应收款项故意作坏账处理,将收回的款项转移账外,或与客户有关人员合谋,从中谋取私利。

三、企业应收账款审计的目标

应收账款属于企业重要的一类流动资产,审计的具体目标可以从财务审计的具体目标中得到明确:

1、审计要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流动资产之应收账款款项是否存在;

2、审计要认定在会计报表中所列示的应收账款款项(赊销业务)是否都进行了会计核算并在报表中进行了反映;

3、审计要认定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应收款项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权利;

4、审计要认定应收账款款项是否正确计量,按适当的金额进行核算,相关的计算是否正确;

5、审计要认定会计报表上的应收账款款项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在报表上予以揭示。

四、企业应收账款审计的基本方法

(一)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测评

首先要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应收账款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审核定单和合同,编制销货通知单;调查了解信用状况,批准赊销;以核准的销货通知单发货;核对货运文件、销货通知单和销售定单,并开票记账;收款并登记有关帐户;处理坏账等。

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做初步测评,如果准备信赖,需要进行符合性测试,可考虑以下步骤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询问等方法了解并描述有关应收款项的内部控制;

2、抽样审查销售发票及其他凭证,检查发票内容与合同、定单是否一致,合同及赊销是否经核准,发票日期与货运日期是否一致,发票与帐户记录是否一致;

3、核对货运文件样本与相关的销售发票,看发货数量及时间与开票入帐的数量及时间是否一致;

4、审查销售退回、折让及折扣文件,看是否有经核准的贷项通知单及退货验收单,批准与签发贷项通知单的职责是否分离,现金折扣是否经过适当授权;

5、审查已作坏账转销的应收账款,看是否经过批准,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等。

(二)应收账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

在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测评的基础上,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实质性审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等;

2、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对明细表所列应收账款作必要抽查,追查至明细账,并对明细账中的借、贷合计加以验算。

3、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判断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或可实现价值,以确定资产计价的正确性。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时,要对重要的客户及其余额进行单独列示,对于不重要的或余额较小的可以合并列示。账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审计人员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分析其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4、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以确定应收账款是否真实存在。函证包括积极式函证(也成为肯定式函证)和消极式函证(也成为否定式函证)。函证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应收账款帐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或发现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销售由于物中发生的差错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通过函证,可以较有力地证明债务人的存在和被审计单位记录的可靠性。询证函由审计人员利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帐户名称及地址填制,但询证函的寄发一定要由审计人员亲自进行。

5、抽查未函证应收账款的有关凭证,以验证其真实性。

6、审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看其是否符合确认条件,是否经过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审阅应收账款明细账并抽查有关凭证,看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

应收账款审计方法范文3

【关键词】应收账款舞弊 审计对策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商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及其他收取的款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公司大量使用赊销手段,从而使得应收账款成为企业重要的利润来源,由于应收账款没有实物形式,因此很容易成为上市公司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应收账款舞弊的含义及原因,然后分析了企业容易出现舞弊的主要方面,最后结合应收账款审计流程,提出应对其舞弊的对策,提高审计质量,从而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一、应收账款舞弊含义及原因

应收账款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或第三方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对应收账款的真实性进行窜改,从而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巩冰冰,2013)。

谋取私利是应收账款舞弊的直接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利益的诱惑会驱使人们为之铤而走险,经济利益驱动舞弊的发生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操纵利润

公司若想上市必须要严格遵守《公司法》的规定,比如连续三年盈利等,因此,一些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为能顺利上市,大肆包装财务数据,对应收账款科目进行虚报,虚增企业的经营收入以达到上市条件。上市后这些公司也会为了能够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而继续虚增应收账款。

(二)偷逃税款

有些公司尤其是私营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目的,不遵守法律法规,不按规定确定坏账计提方法与比率,如故意提高计提比率从而多计提坏账准备,减少本期利润,进而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王天舒,2013)。

二、应收账款舞弊的主要表现

(一)虚构应收账款

其一,由于本年销售完成不好,在年末采用虚增一笔或几笔赊销业务;其二,把本应该作为下一年销售收入的业务作为本年的销售收入;其三,本年销售完成得很好,出于避税或为下一年留有余地的考虑,把本该计入今年的销售收入计入下一年。

(二)利用应收账款入账难以控制的薄弱环节,故意记错科目

其一,将本该计入应收账款的款项计入预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其二,将本应计入其他应收款的职工欠款、存出保证金等计入应收账款;其三,收回应收账款时,故意计入预收账款等科目。

三、针对应收账款重点舞弊手段的防范对策

(一)针对虚构应收账款的审计对策

(l)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存货的实际流向,仔细检查与大额销售收入相关的存货的生产记录、出库单、发货单等原始记录,并对存货进行实地盘查,验证大额销售收入发生时是否有相应存货流动。从存货入手细致了解被审计单位生产销售情况,进一步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虚假销售、虚增利润的情况,同时关注企业的销售规模与生产规模是否匹配(巩冰冰,2007)。

(2)注册会计师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及毛利率进行比较分析,或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环境进行实地检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观察,更加全面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生产销售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虚假销售情况,进而将应收账款的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3)针对虚增销售业务的情况,除了采取(l)(2)的措施外,,还可以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根据回函的具体情况确定被审计应收账款的发生业务和数额是否真实正确,注意要直接发函给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也要关注回函地址是否与债务入地址一致,是否直接寄给注册会计师等。针对将本年收入记入下一年或将下一年收入提前计入本年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对应收账款进行销售截止测试,对年末发生的交易进行检查,确认其均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防止被审计单位在销售业务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二)针对应收账款入账不规范舞弊的审计对策

(1)针对将应收账款计入预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完整性的检查,检查客户订购单、发货单和销售发票至销售明细账,仔细检查有没有少记漏记。

(2)针对将其他应收款项记入应收账款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存在的检查,检查销售明细账至客户订购单、发货单和销售发票,仔细检查有没有多记。

(3)针对将收回的应收账款记入预付账款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结合预收账款的存在进行检查,从预收账款的明细账检查至客户订购合同,也可以对期后存货的发出等进行追查,确认确实存在销售交易。

(三)针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规范的对策

(1)针对有意不做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仔细对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特别是偿还部分债务的后剩余的应收账款的账龄的确定,对于已符合坏账处理条件的而未作处理的,仔细调查原因,防止企业试图粉饰财务报表。

(2)针对随意调整坏账计提比例的情况,重点审查历年年末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变化情况,发现有重大变化的,应当着重调查;针对随意改变应收账款余额的情况,注意应收账款计价与分摊的情况,总账和明细账是否相符坏账准备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应收账款审计方法范文4

注册会计师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应重点审查哪些账户,需结合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对账户进行分类。账龄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应收账款金额越大,对会计报表越重要,就越应该重点审查。注册会计师在具体操作时,可将全部应收账款账户划分为正常账户和非正常账户两类,其中:正常账户包括1年内借贷方发生额正常、仅有借方发生额或仅有贷方发生额的账户;非正常账户包括当年无发生额即账龄在1年以上的账户。注册会计师执行替代审计程序时,应根据不同性质的账户,确定不同的审计重点,以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一)正常账户的审计重点

1.借贷方发生额正常的账户。对于这类账户,注册会计师抽查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可以适当高一些,关注重点包括:销售与收款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账户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原始凭证的合法合规性;账户期初余额加减借贷方发生额与期末余额平衡关系的正确性等,并将审验过程详细记录于替代程序审计表。如果能够满足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就可以确认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

2.仅有借方发生额的账户。对于这类账户,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客户是否是为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赊销策略。如果是,则应重点关注欠款是否仍在信用期,对方的信用标准(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是否符合赊销政策规定,对方是否享受现金折扣政策等。如果不是,对此说明客户的商品可能滞销,可能为了减少库存而赊销,可能会形成坏账。注册会计师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必要时,可考虑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3.仅有贷方发生额的账户。应收账款只有贷方发生额,相当于客户的预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对于此类账户需要审查相关合同、协议,并结合存货审计,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已将存货发出,而未确认收入,偷漏税款等。如果存在以上的情况,需提请客户进行调整。若客户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是否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二)非正常账户的审计重点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账款贷方余款,对方会催促结算,一般不会长期挂账,即使有,所占比例也非常小,根据重要性原则,不予考虑。本文所述的应收账款非正常账户均指账龄超过1年的有借方余额账户,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对到期的应收账款,客户是否及时提请对方依约付款;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客户是否采取多种方式催收;对重大的应收账款,客户是否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等。

2.客户是否在年度终了组织专人全面清查应收账款,债权是否清晰,账账、账实是否相符。

3.对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要注意如下内容:是否取得法院判决书或裁定书,是否取得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的证明或政府责令关闭的文件资料,是否取得已经死亡或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的债务人用其财产或者死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无继承人的相关法律文件,是否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等,作为确认坏账损失的依据。

4.坏账损失是否经过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坏账损失财务处理意见是否按照程序提交股东会、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权力机构审定。

5.对逾期3年应收账款处理的坏账损失,是否实行账销案存,继续保留追索权。

6.客户处理的全部应收账款坏账,是否已在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充分披露。

二、执行替代性审计程序的主要方法

(一)通过审查期后的收款予以证实

年报审计的高峰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上年度正常的应收账款,到注册会计师审计时一般能够收回。注册会计师应选择外勤结束日前一两日,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收账款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对账单,若款项已经收回,则可为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存在或发生等提供证据,即使债务人未回函,也可确认其金额。

(二)通过追查债权的相关文件资料,核实交易的确凿发生

1.从原始发票追查至会计记录。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日金额较大的账户,找出其销售档案,检查定货单、销售单、信用评估报告、销售合同、销售通知单、销售发货单和销售发票等,重点审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越权批准行为,信用政策和销售政策的执行是否符合规定,超出信用政策和销售政策规定的赊销业务是否实行集体决策审批等。如果顺查以上资料形成的证据链能够相互印证,销售与收款的内控制度健全有效且得到一贯执行,也可确认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和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数额。

2.从相关会计记录追查至合同、订单。注册会计师从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明细表中选取金额较大的客户,自应收账款明细账追查至记账凭证、销售发票、销售通知单、销售合同、信用评估报告、销售单和顾客订货单等,为验证交易和事项发生过程的正确性提供证据。如果逆查以上资料形成的证据链能够相互印证,也可确认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和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数额。

三、执行替代性审计程序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非结算债权在应收账款中核算。例如:一些客户将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账户反映的内容计入应收账款,造成核算不真实、不准确,会计信息失真。

(二)粉饰会计报告,虚挂应收账款。例如:一些客户特别是上市公司,为粉饰会计报告,编造销售合同,虚构销售业务,虚挂应收账款,或者把不符合销售实现条件的作销售处理,虚增收入和应收账款。

(三)长期投资在应收账款中核算。例如:一些客户为隐匿投资收益,把长期投资纳入应收账款核算。在收到投资收益时,直接冲减应收账款以达到偷税之目的,或者直接将投资收益转存“小金库”进行非法活动或舞弊。

应收账款审计方法范文5

【关键词】企业坏账;坏账界定;对策

1.企业坏账概述

1.1企业坏账的涵义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看企业的总资产,一般企业都存在一部分无效资产(或者是我们所说的不良资产),其中之一便是应收账款,当前很多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大、账龄长,有些甚至超过10年。而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已难以收回,变成坏账,使其成为无效资产。

1.2坏账的计算方法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坏账损失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即在坏账实际发生时,确认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注销该笔应收账款;另一种是备抵法,即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分为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售百分比法。虽然企业的坏账核算方法较多,但在现实的会计核算中,有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就企业坏账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指导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工作。

2.企业坏账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坏账处理过程中主要是坏账损失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2.1主管部门审核坏账缺乏客观性

由于国有企业对坏账的认定、核销必须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在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当地国有企业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很可能为了地方短期利益或政绩而不能客观地审定批准坏账的核销。“应收账款”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改观。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企业必须如实核算费用和损失,而且企业的最高管理当局必须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若仍由财政部门审批认定坏账核销,会使企业管理当局“无故”违反《会计法》。

2.2缺乏离任审计责任监管

欠款企业可能会故意拖延至三年以上,等待被核销:而债权企业则会以“三年”为警戒线,认为三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尚属正常,不用彻底清理从而放松对其的管理,而当超过“三年”这个警戒线时,再去关注,往往为时已晚,款项收不回往往已成定局。或因负责该应收账款发生的责任人已调离而无法追究其责任,或欠款单位已破产。

2.3坏账界定指标应用缺乏实际意义

由于应收账款部分不具有资产性质,更多部分不符合流动资产的特性(一年内变现),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仍采用国际通行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己失去实际指导意义,不仅如此,还会误导各类会计信息用者。

2.4坏账界定标准种形式轻实质

我国对坏账的界定标准是: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收不回的款项;债务不逾期未履行偿债超过三年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对于其中前者,完全符合国际公认“坏账”定义。至于后者,则是考虑到当前中国企业的现状,许多企业账面应收账款常年挂账,是事实上的“死账”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作出此项规定。就我国企业的现实状况来看,此项规定的意义是积极的,但以“三年”为标准显得有些武断,由此而造成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究其原因,主要有:报批程序复杂、环节多、相当麻烦,而且由于是陈年老账,责任人往往难以查明或追究;管理当局(厂长、经理)往往注重利润指标;国家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于符合坏账界定标准的应收账款的核销同时又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3.解决企业坏账处理问题的对策

3.1会计职能独立审核企业坏账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与会计不分,因此,往往认为财务制度的规定也就是会计处理时应遵循的规定。从当前有关税法的内容看,绝大部分就是则务制度的翻版,事实上,财务制度起着税法的作用。这就导致会计人员总是以税务部门的规定为“准绳”进行会计处理了。因此,从理论上理清会计核算处理有关规定(会计准则、制度、有关补充规定)及税法(应将财务制度体现在税法中,而取消单独的财务制度)的功能非常必要。这样会计核算完全按照真实、公正的原则,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应收账款进行核销及对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则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而不必受税法的限制。为考虑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则可于交纳所得税时按税法规定(如必需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坏账时,才能核销或计提坏账准备均有一个统一的比例)进行调整。

3.2加强有关责任人的离任审计

我国离任审计目前主要是针对单何或部门负责人,而应收账款的发生往往与销售一线员工直接有关,针对销售员工。作变动比较频繁的特点,平时即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和追究责任,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也应注意销售收入指标及货款回收指标的综合平衡。

3.3提高坏账界定指标科学性

实际核销坏账与理论上界定坏账之所以未能一致,是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指标对账务进行界定,造成资产的巨大流失。如果有健全合理的账务界定指标体系,就完全没有必要有此担忧。严格按照流动资产的定义,规范“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为了能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并便于财务分析,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对应收账款严格按流动资产的定义,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列作流动资产,而对于不能在一年内变现即账龄超过一年而又不属坏账的应收账款,则将其单独列示于流动资产项目与长期投资项目之间,增设“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项目,并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详细披露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的有关信息。对不具备资产性质的应收账款在账面上核销是为了如实反映企业资产、收益情况,并不意味着从此放弃了对该款项的追索,同样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对责任人责任的追究。

3.4按实质原则科学界定坏账

CPA在坏账界定过程中要按照重实质,轻形式的原则。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由于CPA的地位超然、独立,以及查账工作的全面、彻底,有可能而且有能力比较客观、公正地判定哪些应收账款应转作坏账损失。这样可以避免由主管财政部门或董事会、股东大会、管理当局认定时的一些弊端;二是由于由受托查账的CPA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坏账,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年限标准,这样债务人就难以有意拖延年限而钻国家的“政策空子”。为了减轻CPA的工作量及审计风险,必须规定企业必须遵循“坏账”的定义,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应收账款应及时予以处理和揭示,并规定对那些明显由于企业管理当局疏忽或出于某种目的不予揭示或处理的应收账款达到一定金额或比例时,应按《会计法》有关条款对其进行处罚,并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必须时刻关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和管理,尽可能地避免坏账。

【参考文献】

[1]王东友.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

[2]宋敏.浅议坏账损失的成因和对策[J].中国经贸,2009(10).

[3]巩利民.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应收账款审计方法范文6

应收账款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充分认识应收账款所产生的各种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各种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

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与管理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对应收账款缺乏有效的管理,在此情况下,分析应收账款的风险及成因以及探讨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 应收账款及风险的概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应收账款所引起的坏账损失、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应收账款的风险与应收账款的规模成同比例增长,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实现的销售额越大,承受的应收账款风险就越高。因此,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制定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2.1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一份子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

常常采用赊销手段来壮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尤其是在市场疲软、银根紧缩、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对企业销售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促销作用。在这种销售策略的推动下,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经营的危险性与日剧增。

2.2企业内部的原因

第一,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经济合同和相关的档案数据保管不完善,是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重大缺陷之一。

第二,指标体系不科学。企业在设置考核指标时,往往过分强调产值、收入和利润指标,没有对应收账款的回笼和存货占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考核,导致经营者盲目地追求产值、追求收入、追求利润,而对应收账款却无人问津。

第三,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在某些企业中,为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第四,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企业在建立信用关系时,常常忽视对客户资信的调查了解,在进行业务来往时,采用先交货后收款的方法来盲目地追求市场占有率,从而为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回收带来了风险。

第五,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首先,没有定期对账,造成时效中断;其次,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未能很好地履行监督管理职能。

3 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建议

3.1客户信用管理

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从客户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评估客户信用,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档案。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客户档案的管理与维护,在经营过程中,在评估客户信用能力变化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客户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等多种因素,使得信用档案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保持应有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3.2建立信用预警机制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信用额度。如果超过信用额度,则表明企业现行的信用政策已经超越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必须及时的调整信用政策。当然,仅仅利用信用额度机制是不够的,企业应当加强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配合,通过销售情况向财务部门反映客户的信用情况,出现信用不良及时向财务部门沟通,通过有关部门的协调协作,将信用风险降低至低水平。

3.3完善信用审批制度,授权得当

对于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尤其要注重对授权的管理。完善信用审批制度,使得信用政策在上报、审批、授权、备案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守企业的制度,不能给不法行为可乘之机,在源头上控制人为因素导致的赊销风险。

3.4完善销售业务内部分工,明确岗位职责,责任落实到位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企业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岗位责任制,对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明确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企业销售业务的合同洽谈、订货、签约、进货、记录、配货、发货、开票、收款、记账、收账等各个环节有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完成,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的行为发生。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使各个岗位恪尽职守,认真负责,责任到人,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管理流程中的风险。

3.5重点做好合同把关

在授权销售人员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对于金额重大的赊销合同应当通过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士进行审核把关。未经授权,任何人都不得签订合同。同时,企业应对合同进行认真的审核,对合同的标的、数量、金额、交货期限、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审核。对于发现的不符合企业要求或规定的合同应及时跟客户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补充合同或是重新签订合同,维护企业的利益。

3.6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对于防范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流程,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有效发现并纠正企业存在的重大风险。应当注意的是,内部审计制度的关键在于维持企业内控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企业应充分认识并勇敢面对应收账款所产生的各种风险,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各种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在发挥应收账款强化企业竞争、扩大销售收入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与收账费用,在较低的风险水平下实现较高的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潘荣良.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防范经营风险》. 理财研究. 2010.

[2]朱从华. 《浅谈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对策》.经济研究. 2010.

[3]陈娜. 《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几点思考》.现代商业.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