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典文化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典文化艺术范文1
关键词:传统艺术 境界 文化 天人合一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13-02
1 文化源头的儒、道精神
中国古典艺术包括诗歌、散文、琴棋书画、戏曲、小说、雕刻、建筑等各式门类。流传下来的艺术精品都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人们总说中国古典艺术给人的是审美世界的享受、心灵世界的抚慰。欣赏中国古典艺术会使人进入一个特殊美好的境界。这个境界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是怎样组成的?它的源泉在哪里?这个疑问的解释都涉及到中华文化精神要义问题,只有在中华民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会产生和发展出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
中国文化的源头以《易经》为代表,这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源泉。《易经》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以道家思想为旁支的综合性文本。《易经》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定性,也确定了中国古典艺术的总体特质。儒家主张人要发奋以创造价值,用人文生命光华自然生命;道家主张人要超然物外以摆脱有限现世痛苦。儒家肯定人生,倡导人们的入世精神;道家倡导出世遁世,消除私欲。二者恰似阴阳两极互动又合而为一,构成互补性的文化结构。成为七千年中华文化的支柱力量,也融铸进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
儒道互补性文化结构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人格,也就是强烈入世的功实追求与超然愤世的脱俗精神的浑然一体。儒家入世与道家脱俗二者的对立为世人共知,最妙的是将二者能够在现世和当下生活融为一体,表现自然,这却不是一般功夫。中国古人身上儒道二者矛盾对立的表现不是其人格分裂、神怪行奇、而且相安无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人格。这在中国古代官僚的中上层文化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其他民族的官僚达人却十分少见。所以人们才会看到中国古代的许多达官贵人在得势时说道论德、飞黄腾达,而在闲居时却倾心于赋诗唱词,“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十分自然地统一于其现世生活。中国古典艺术在中国古代文化人的消极避世中成为普遍形式和最好形式,这时的中国古典艺术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具有两个层面的价值:一方面作用是对于外在的社会形式的超脱,其价值是对现世的否认和批判;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超脱,其价值是肯定具有叛逆精神的自我,追求理想生活的自我。这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真正境界。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曾评论这种境界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1]。
2 “天人合一”的观念
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人格相适应,“天人感应、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宇宙观。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使得中国人重人伦、重血缘、重君臣、重体验。农业经济靠天吃饭,所以中国人崇拜天,视天为神明:天不是冷冰冰的自然天象,也不是先存于人、外在于人、与人对立的纯客观自然事物。天是被赋予情感的生命本体,“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天是人的祖先;“天,仁也”天是有大德的仁君;“不阿党偏私,而美泛爱兼利”,天是公正善良的,而且爱人有惠于人。对于艺术而言,天还是有情感的,“人生有喜怒哀乐之容,春夏秋冬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在中国古典艺术中,天与人是一回事、是一体,中国古典艺术中没有脱离人的自然,也没有离开自然的人。在艺术情境的世界中,天人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中国人的这种对天亲和的人生态度一方面表明中国人积极人生观对外在自然的征服,与其建立现实性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人对自然的扳依情感:人要依天而生、顺天而活、融天而归。生于天意、长于天下、存于天道、亡于天逆,不做违背天意的事情。中国人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中国古典艺术的世界呈现的是一种舒缓宁静的表情,一类秩序井然、德行善为的生活,一个依恋过去的古典原则。与西方古典艺术相比,中国古典艺术表达的是明确的差异、美好的和谐和真实的感觉。没有西方古典艺术那种因生活中的折磨所导致的精神对立,因毫无希望所导致的情感郁结。与中国古典艺术委婉曲折特性相反,西方古典艺术直接表现人、直接表现人对生活的感受。西方古典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差异表明二者不同的宇宙观世界观。
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境界、就要深入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艺术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都依赖于特定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创造物。按照大多数专家的观点,文化或文明,在广泛的意义上,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存在中所积累的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民族成员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有效经验和习惯的综合体。每个人都生长在特定的文化中,文化是一张网,无时无刻不在关顾着我们。艺术生长在文化之中,中国古典艺术是在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长的。因此,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程度是境界,但中国传统艺术的符号意义都是文化。在中国古典艺术作品中,艺术、文化、社会人生、情感、理想总是交融在一起,无法拓清。只有从文化学的角度,从中国人的特有文化属性及其博大内涵去理解才可能真正进入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
3 精神上的自信力
世所公认,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代表着东方艺术的最高水准,表现着古代中国人高贵的精神。精巧的艺术表现能力,细微的艺术鉴赏力,是中国古代华夏文明和文化不可复制的摹本。其他国家的人民往往是通过欣赏中国古典艺术而接触到华夏文化,不H为中国古典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所震撼,也为其中所表现出的中华文明文化的通脱、达观、智慧所折服。作为中国人,不仅应熟悉自己传统优秀的艺术,而且要自觉成为这种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人。
要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境界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就要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观念。要文化自信,就要做到文化自觉;只有文化自觉了,文化自信才有底气,才有定力。而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自晓”――对中华文化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高低。文化自晓既是一种文化学习力,一种文化理解力,也是对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评价和理性的整体的反思。既要古为今用,也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文化自觉。党的十号召我们要文化自信,这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渗透”所引发的崇洋之风和一些“精英”拒斥思想解放,抱残守缺,试图从古代故纸堆里
找寻一丝精神慰问所引发的“怀古、复辟”。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文化自信的时候。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卑,也不是文化自大。文化自卑会导致传统优秀文化的丧失;文化自大会导致文化上的闭关锁国和文化上的腐朽落后。我们要成为文化自信的体现者,文化自觉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古典文化艺术范文2
[关键词]文艺复兴;洛可可;巴洛克;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23-02
1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变革时期,最早发源于14世纪末的意大利,其原意为“重新发现古代”。但是它却绝非单纯的复古,实质上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的文化和新的艺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它的核心是肯定人性和道德,要求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体现在欧洲文艺复兴家具上的文化艺术则强调实用与美观相结合,以人为本,追求舒适和安乐,赋予家具更多的理性和人情味,形成了实用、和谐、精致、平衡、华美的风格特征。
欧洲文艺复兴家具在古代希腊古罗马家具的古典文化基础上,吸收了东方中国家具文化,并结合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经济社会结构以及不同的民族特性,形成了各个国家各自不同的文艺复兴家具文化艺术的风格特征。如严谨、华丽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稳重、挺拔的德国文艺复兴式;简洁、单纯的西班牙文艺复兴式和刚劲、质朴的英国文艺复兴式,这些特点又都融于欧洲文艺复兴文化艺术总的风格特征之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根据装饰内容和材料的不同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的装饰图案多是生活场景和古典神话,雕刻为浅浮雕,材料大多用胡桃木,注重结构需要和材料特性,使形式设计得到更多的自由性和正确性;中期装饰图案为人体美或兽爪脚,雕刻为深浮雕和圆雕两种,完全以模仿古罗马石质制品的形式为主,阻碍了家具的正常发展;晚期的装饰图案为蔓藤花环和彩绘人物,雕刻为灰泥模塑细工装饰,材料为胡桃木,晚期哥特式窗格装饰与文艺复兴的形式结合,形成了一种综合风味,同时灰泥模塑细工装饰产生高雅优美的效果。
2 巴洛克风格的家具
巴洛克文化艺术是16世纪末开始于意大利,17世纪和18世纪初遍布欧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艺术潮流。巴洛克艺术风格是在文艺复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却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静止、挺拔、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追求浮夸、奇异和怪诞,把建筑、家具、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的最大特点是以浪漫主义精神作为形式设计的基础,在造型意识上与古典主义大相径庭。它创造于意大利,影响遍布整个欧洲大陆。巴洛克风格家具的最大特点是舍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复杂的装饰,将富于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着重于整体结构塑造。由于这些改变,使坐椅已不再采用圆形旋木与方木相间的椅腿,代之以整体的回栏状椅腿、椅坐、扶手和椅背,并采用织物或皮革包衬来替代原来的装饰。这种改革不仅使家具造型在视觉上产生更为华贵而统一的效果,同时在功能上也更具舒适感。
历代建筑文化艺术都是家具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源泉,巴洛克建筑艺术上的一些特征如动感曲线、涡卷装饰、圆柱、壁柱、三角楣、人柱像、圆拱等都十分广泛地应用于家具中。尤其是家居设计往往由建筑师为适应建筑和室内的装饰而设计制作的,家具在构成要素上多考虑适用的需要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采用建筑形式来创造具有统一整体的家居效果。因此,使家具更多地表现出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特点,并且也深深地影响着以后欧洲各时期的家具文化艺术。从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巴洛克家具文化艺术开始,欧洲已经形成了以法国为中心的家具文化艺术发展运动,但是各国又有其独自的特点:意大利巴洛克家具华丽;荷兰巴洛克家具典雅;法国巴洛克家具豪华;德国巴洛克家具端庄;英国巴洛克家具精细;西班牙巴洛克家具单纯。
欧洲巴洛克家具文化艺术总的趋势是打破古典主义严肃、端正的静止状态,形成浪漫的曲直相间、曲线多变的生动形象,并集雕刻、拼贴、镶嵌、旋木等多种技法为一体,雅致优美重于舒适,追求豪华、宏伟、奔放、庄严和浪漫的艺术效果。巴洛克风格家具的艺术性、观赏性是无可比拟的,除了本身强烈的欧洲宫廷华贵气势,也会使整个室内空间更加具有艺术氛围,把每一件家具的抒彩表达得十分强烈,强烈的舒适感与细腻温馨的色调处理,把热情浪漫的艺术效果表达得十分成功。
3 洛可可风格的家具
法国是一个艺术至上的民族,艺术在生活中的延伸也更加细致和到位,我们可以从法国家具的细节读到它的历史。18世纪的法国处在浪漫主义时期,当时法国宫殿中滋长了一种洛可可风气,主要表现在绘画、建筑、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艺术上,由法国路易十五宫廷形成而流行开来,相继波及英国、意大利、荷兰、德国、俄国、美国等国家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法国洛可可家具柔软优美;英国洛可可家具轻巧典雅;意大利洛可可家具精致柔丽;德国洛可可家具精巧华丽;荷兰洛可可家具严谨端庄;俄国洛可可家具精密鲜明;美国洛可可家具简洁单纯。
洛可可艺术的特征是以其华丽纤细的曲线著称,相对于庄严、宏伟的巴洛克艺术而言,洛可可艺术则打破了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具有秀丽、柔婉、活泼的女人气质。
在造型手法上,洛可可家具流动自如的曲线和曲面的应用,是巴洛克艺术曲线造型的升华,从而在18世纪中期成为了一种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家具艺术形式。
其坐椅的风格特点是:轻巧、舒适和线条协调。椅腿间的横档没有了,椅腿呈S形,造型醒目,扶手不再和椅腿呈直角,而是稍往后缩,常呈喇叭口状,这是为了适应当时流行的带群环的长裙。装饰题材有:小花、粽叶、贝壳、卷边牌匾和叶涡旋饰。
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舒适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内陈设、室内墙壁的装饰完全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的新概念。通常以优美的曲线框架,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使得这时期的家具,不仅在视觉上形成极端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18世纪,英国的家具设计大师奇朋代尔(1718―1779年)将中国的塔、苏州园林技术等东方元素与西方家具制作技艺相融合。奇朋代尔在家具史上就是洛可可家具的同义词,他是洛可可风格的缔造者。以复杂的波浪曲线模仿贝壳和岩石的外形,并配以纤巧的雕饰,以追求运动中的纤巧和华丽,给人以流畅的动感。
4 结 论
总的来说,这三个时期的家具是欧洲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在古希腊古罗马家具和现代家具之间承前启后,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造型手法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了当时欧洲的艺术特色和文化经济水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传承了古代希腊古罗马时期家具的造型,同时也受到了我国明式家具的影响,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象征价值和历史价值,已经成为了世界家具历史上的经典,以致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三种风格的家具依然很受欢迎。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董玉库.西方历代家具风格[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古典文化艺术范文3
刚出茅庐的“ 中国古典舞” ,在教学中需要有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作指导。“ 中国古典舞” 的一代创始人—李正一、唐满城等教授, 以戏曲舞蹈、武术为基础并以芭蕾的科学训练方法为模式, 建立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教材与教学方式, 在我国多种民族文化中提炼精华与基本元素动作及其气韵为核心, 潜心编写了《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 从而使得在我们今天的教学训练中常常见到的很多动作、舞姿, 都带有传统的印记。这就为我们今天的“ 中国古典舞” 教学指出并奠定了一个基本方向, 为我们深入探讨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这里试举几例, 加以说明。“ 戏曲艺术具有极强的民族的美学特征, 而中国古典舞体系,是建立在戏曲舞蹈基础上的, 是以它的民族美学特性为基础的。这是它的根本, 只有继承了根本。才能加强中国古典舞教材的民族特性,才能体现出它的主体性。” 戏曲舞蹈中的舞姿、身法、韵律所强调的曲、圆、收等特点, 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得以体现。例如卧云强调中国戏曲传统中拧、收的综合美场则强调那种向心的不失民族所追求的那种意境、典雅的气质。还有在中国古典舞总体动势中所强调的, “ 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提先沉、逢冲必靠、逢移先倾的行动路线中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圆融而含蓄的美学特色。其次, 中国古典舞中的许多动作, 还以最具民族特色的武术动作为载体。“ 武术虽然属于体育范畴, 但从历史发展的渊源来看,‘ 舞武同源”’ 。武术中讲究“ 精、气、神” 、“ 手、眼、身、法、步” 、“ 三节六合” 、“ 内外结合” 。尤其是当代武术由于它有技术和表演性共存的特点, 更为中国古典舞的吸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再者, 武术动作中的那种静立与流动的对比, 高与低的对比等等, 在中国古典舞技巧动作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空中闪身、转体和变换姿态、高低起伏、对比鲜明处理的扑步、旋子度接叉、转体摆帘跳、旋风脚接卧云、腾空大跃步等等。
中国古典舞中典型的舞姿动
作斜探海、射雁, 仍不失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渊源的精神意蕴, 它恰恰运用了太极中审美原则的“ 中和” 、以和为美的含蓄特点。舞姿中强调气韵, 以气为内部生命以有形和无形的起伏呼应相贯联为韵, 构成了阴阳相生的体态造型。动作强调了意与境的表达, 以虚引实, 避实就虚、因心造境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 尽管它们的门类各不相同, 载体各异, 但是贯通它们之间的美学本质是相通的。所以, 无论是戏曲、武术, 还是太极与杂技, 它们与今天的舞蹈艺术是一脉相通的, 它们在动势动态及审美价值取向上都有许多的共性。舞蹈在吸取这些姊妹花的时候, 或取其形, 变其神或取其神,变其形, 将他们更加细微的与之相融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古典文化艺术范文4
您好!首先感谢您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求职信,本人欲申请贵校音乐舞蹈教师一职。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绍:
本人1987年8岁在内蒙古包头市少年宫学习舞蹈,92年曾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内蒙古艺术大学中专部(学制五年),并担任班长,所学课程主要以芭蕾舞基本功,古典舞基本功为主。其中还包括毯子功,少数民族民间舞,蒙古族舞,排练课等课程。
在校期间刻苦认真,努力学习,虚心求教,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由于成绩突出。1995年获得内蒙古文化艺术节集体舞一等奖,1996年荣获贾作光(中 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奖学金一等奖,199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大专班(学制两年),所学专业包括芭蕾舞,古典舞、新疆舞、藏 族舞、朝鲜舞、蒙古舞、傣族舞、汉族舞,现代舞和其它各少数民族民间舞。在校期间刻苦训练,尊重师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得到师生一片好评。同年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并于1998年荣获该校第七届《萌芽杯》舞蹈大赛第八名。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晚会演出。
1999年进入福建省厦门市小白鹭民间舞蹈团,担任舞蹈演员一职。(该团是以汉族民间舞为主国内首个公办舞蹈团,在艺术界享有盛誉)。在该团工作期间 曾参加2000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心连心艺术团、山东省国际风筝节、云南世博会和省市级的各种演出。在团期间表现优秀,虚心学习,曾经担当过舞蹈队副队长一职。因此同年被聘为厦门市曲艺舞蹈学校排练课、民族舞教师。
2001年因为工作需要进入广东省深圳市歌舞团。参加了舞剧《拓》和《深圳故事》的排联和演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舞蹈水平2002年,本人来到乌克兰的基辅进行一年语言学习,次年考入基辅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该大学是乌克兰著名的以舞蹈为主的学 校)学习现代舞与现代芭蕾舞编导,(学制四年、本科)。所学专业包括,现代芭蕾、现代舞技法、舞蹈即兴、古典芭蕾、代表性舞蹈、东欧民间舞、和HIP- HOPj街舞等。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乌克兰电视台,乌克兰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和编创。在2004年基辅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校庆演出中由本人创作的当代舞《军港 水手》,受到了高度的好评。于2006年圆满毕业。
同年考入乌克兰基辅国立德拉高曼诺夫师范大学(硕士),学习舞蹈理论、舞蹈教育心理学、舞蹈表演。除专业以外,本人兼学的主要课程还有:和声、视唱练 耳、曲式分析、装饰音学、心理学、教育学、合唱指挥、指挥分析、现代音乐、高校管理、艺术史、俄罗斯音乐史、乌克兰音乐史、二十世纪音乐文化等,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乌克兰是一个有着深厚浓郁音乐氛围的国家,>:请记住我站域名/
2006年下半年,在乌克兰基辅东方语言学院任教,我的乌克兰学生们均以优异的成绩全部通过考试,深得学院领导的肯定和赞赏。
本人热爱舞蹈,热爱于舞蹈教育事业。如能录用,定当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此致
敬礼!
古典文化艺术范文5
古典舞有造型感、舞姿刚柔并济,文化艺术也很强烈、韵味十足。
1、“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
2、身韵。虽然风格源是明显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戏曲舞蹈”之名,它的从戏至舞的蜕变已基本完成。它已摆脱原戏曲舞蹈对角色行当的千变万化,然而不管怎样变,又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一”和这个“变”都是一种艺术难得的性格,也是一门艺术的美学的要义。
(来源:文章屋网 )
古典文化艺术范文6
关键词:呼吸;中国古典舞;重要性;作用;运用表演;审美特点
0 前言
中国古典舞这一说法是由欧阳予倩先生提出的,得到了国内舞蹈家的赞同继而流行开来。中国古典舞发展至今吸收了戏曲、武术等艺术,凝聚了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与民族审美风范,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舞蹈,在我国舞蹈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发展过程中,凝聚了我国民族艺术的美学,表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古典舞对传统的舞蹈风格和特点进行了完美的展示、传承和发展,反映出了古老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其优秀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1 古典舞表演中呼吸及其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历史文化、行为艺术的延续与创新,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完美展现。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和历史的演变,到如今对于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呼吸及审美特征,需要结合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来进行。
1.1 古典舞表演中呼吸的作用
从理论上来讲,呼吸就是气,也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有很强活力的特殊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元素。而呼吸在我国古典舞中属于专门的艺术呼吸,是来赋予舞蹈可以生动真实展现的基本单位,给予舞蹈旺盛的活力。舞蹈演员在跳舞中通过对呼吸的运用,进行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完善舞蹈技术技巧,同时根据呼吸运用方式不同,表现出舞蹈的节奏、风格和韵律。总而言之,呼吸在古典舞的表演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根据呼吸的短气、长气、吐气、吸气、含气、顿气等多种呼吸的方式,来达到不同的表演效果和完成一些高难度动作,例如:舞者在做跳跃动作时通过吸气,可以牵动腹肌、背肌,来使空中舞出的造型更加稳定、美观,也可以达到辅助力量的效果。还有舞蹈演员在跳舞时需要大量的运动、保持高难度动作等,所以运动量非常大,需要的氧气量也就很大,这就要求舞蹈演员要掌握好呼吸的运用,来保证舞蹈的完美展现。
1.2 古典舞表演中的审美特征
在我国的古典舞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审美特征,其中以身韵最为重要。身韵也就是“身法”和“韵律”。“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才可以真正体现出我国古典舞的特点和审美特征。“身韵”主要包括:“形、神、劲、律”等内涵。“身韵”则是形神兼备,内心和动作的高度统一,这都是我国古典舞表演和审美特征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要想保持我国古典舞表演中的审美特征,就要抓住古典舞的灵魂,为现今古典舞的发展打开新的突破口,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风格等元素加入现阶段的舞蹈创作中,使古典舞的发展不再一味的借鉴历史题材或戏曲动作,而要不断拓展观众的审美境界,要使我国古典舞的发展不断向国际舞台迈进。这就必须要求对于古典舞的创编,要丰富古典舞语汇,并结合国外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技巧,融入我国古典舞特有的文化元素和身韵元素,彰显出我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使舞蹈更加吸引人。
2 古典舞表演中呼吸及其审美特征的运用
在实际的古典舞表演中,要把呼吸和审美特征中的身韵结合起来,以此来达到对舞蹈的完美演绎。因为古典舞审美特征中“身法”是外部的技术范畴,主要包括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等,这些实际上也都是对气、对呼吸的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所以,通过对呼吸的训练要以提、沉为基础,通过对呼吸的训练,使呼吸在对身体运动产生的作用做到有意识的控制,这能够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气”和身体的紧密联系。以下就来介绍呼吸结合审美特征在训练和实际表演过程中的运用。
第一,在旋转中的运用。中国古典舞的旋转技术技巧主要以拧倾为主。因此,旋转动作长而舒展,也有很强的延伸感,主要用跨部来带动身体和手臂等别的部位的动作。根据我国古典舞中旋转的特点和技术技巧,在我国古典舞旋转动作中,舞蹈演员要合理、熟练地运用呼吸来配合相应的舞蹈动作,这样来达到感情与动作的高度统一,而只有用呼吸来带动、调节和控制发力的强弱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才能使舞蹈演员高质量地完成旋转动作。
第二,在翻身动作中的运用。翻身动作是我国古典舞基础中比较难以掌握和发挥的一种动作,其中对呼吸的合理运用非常关键,因为呼吸直接影响动作中的仰、俯、拧、旁提等形态的发挥,甚至翻身过程中姿态的发力强弱和动作的幅度大小,所以呼吸对翻身来说也是保证舞蹈演员能否顺利完成这些动作的重要因素。
第三,在弹跳动作中的运用。对于我国古典舞中的弹跳动作来说,在方法上要求舞者用力较轻,发力要集中,以此来体现出一种飘逸、不失力度的感觉。而要体现出这种感觉,就要在弹跳动作中,控制呼吸的强度、缓急来达到对弹跳的要求,并结合舞蹈演员自身柔韧度、能力、技术技巧,来体现出刚、脆、寸、韧等的特点。
根据以上对我国古典舞诸多动作之中三项的介绍,来体现古典舞表演中呼吸及其审美特征的重要性,其中在舞蹈演员对古典舞的练习过程中,要把呼吸和审美特征结合起来,并根据自身的基本能力、动律、技巧、节奏、舞姿等基础,成为一个整体,来促进自身舞蹈水平提高。因此,合理地运用呼吸是完美表演舞蹈的保证,也是对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保证,也是帮助舞蹈演员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顺畅的保证,从而使舞蹈演员的肢体能够更加完美地做出各种舞姿。
3 结语
通过本文对我国古典舞表演中呼吸及其审美特征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呼吸和审美特征的有机结合,对于我国古典舞表演的重要性。牢固的掌握、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舞蹈动作显得内容丰富、充满美感,从而增强古典舞的艺术性、观赏性。所以在现如今,想要培养一名优秀的中国古典舞演员,我们首先就要指导其掌握合理地运用呼吸和审美特征,同时,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将呼吸和审美特征融入到自身的舞蹈动作中,从而使舞蹈更具有感染力,更富有美感。最后也望本文对于现如今古典舞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指导,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古典舞。
参考文献:
[1] 汪加千,冯德,隆荫培,徐尔充.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曾军.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曼曼.呼吸在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作用[J].美术研究教育,2010(3):122-123.
[4] 赵文静.浅谈舞蹈中的“呼吸”[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5).
[5] 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