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1
关键词: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应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省是一个产煤大省,全省现有煤矿1000多个,年生产能力都是30万吨以上,煤炭行业对全省的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省煤矿大都属于地下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瓦斯浓度高,煤矿开采的煤层大多瓦斯含量大、透气性低,开采条件差,难度大、成本高,煤矿事故时有发生,给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统计,在煤矿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第一位,其次是水害事故、顶板事故、运输事故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事关全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煤矿作为安全生产重中之重,如何有效的排查安全隐患,控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当前和今后长期面临的问题。因此,本文从风险预警出发,提出构建煤矿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模型。
二、煤矿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1.煤矿预警管理的对象
煤矿安全生产与人、机、物、环境、监管监察和安全评价检测等多方因素有关,因此,煤矿预警管理的对象从以下因素考虑:
(一)人的管理。人作为生产主体,生理、心理与行为等方面都可能产生失误,而人的不稳定和不安全的行为是导致灾害或者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人的管理和控制,才能使生产活动时人的行为符合规定。
(二)物的管理。物作为生产的物质基础,由于工具、设备及材料等出现缺陷都会为生产造成隐患,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物的管理,做好全程管理,才能使煤矿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三)环境的管理。环境是人和物生产中面临的共同条件,一旦出现突变就会使人和物都发生变化,尤其是煤矿的生产,环境的管理要做好对矿井下毒、尘和围岩等因素的管理
(四)监管监察。监管监察是安全生产的行政手段和辅助手段,具有强制性和监督职能。监管监察面对煤矿企业生产各个方面,对排查安全隐患和督促整改具有重要作用。
(五)安全评价及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及检测检验对企业人的行为、物和环境的状态、管理等进行的评估,全面掌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通过第三方实施评价检测的一种手段,也是安全生产重要一环,随着科技进步,安全生产使用设备设施、条件要求的提高,安全评价和检测检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安全评价和检测检验也作为监管监察的辅助手段,对企业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2. 安全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
煤矿生产条件多变,生产工艺和过程较为复杂,涉及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因此煤矿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具有完善的系统功能。
(1)安全指标信息采集。煤矿生产安全状态是以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安全指标来表征的,进行安全等级分析也以它为基础。因此,实时准确的指标采集是建立预警体系必须的。此过程的关键是主要指标和井下采集点的确定。
(2)预警分析。系统以系统控制论为基础,构建安全预警的指标体系,具有对安全指标的预警分析能力。通过 实时和动态分析,判断安全级别,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与否,及早进行安全隐患干预,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预先控制和事前管理。
(3)信息。煤矿安全管理对象涉及采掘机运通多各单位,有人、机和物多种不安全因素,管理人员级别高低不一,采取的应急反应机制所涉及人员、地点和措施也不同,因此要求系统能根据安全级别高低,预警信息至各单位和相关安管人员。
(4)应急反应机制。安全预警不是目的,能对煤矿生产中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进行应急反应,对潜在和显现的安全隐患适时给予外在干预,使系统运行始终处于阈值以下的安全状态,是进行预警的根本目的。
2.煤矿预警模型的建立
按照安全学原理,预警模型围绕五个安全生产要素为中心进行构建。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将各种表征煤矿生产的安全指标实时检测指标进分析,判定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否则处于隐患状态并报警。对不良因素进行外在敢于,即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否则隐患可能继续发展为事故状态。通过一个闭环反映过程,实时进行煤矿生产的安全监控和管理,使之形成一个能自我主动调整的模型体系,实现安全预警和应急反应。
图1 煤矿风险预警系统模型图
3. 煤矿预警流程分析
煤矿预警管理系统要实现预警的作用,发挥出预警的工作职能,可以通过分工进行职能的互补,预警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测和识别、诊断及预控工作,可以更好的将系统内各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协调和预警,做好预警与预控的协调,做好预警档案的管理,建立起危机的管理方案,可以为决策层提供建议,而预警管理系统的流程一般为初始化信息朝着预警信息系统的走向,通过分离和处理技术,可以决定是不是采取报警的方式或者确定报警的内容,可以及时确定对策与方案,使重大安全事故或危害时,可以及时反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煤矿预警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煤矿预警系统流程图
三、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应用效益
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在数据结构和对象优化、管理功能的创新方面提供可靠的系统支持,还可以为煤矿企业建立统一的安全信息平台,可以规范各成员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体系,规范安全信息自动报送流程,集中反映各种安全工作信息,实现对各级单位安全工作的动态监控。对细化安全工作的跟踪闭合管理,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优化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改善日常动态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系统具有全面性和高效性
该套系统涵盖了隐患管理、三违管理、事故管理、安全培训、安全考核等各个方面,能够全面高效的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及时准确的传递各种安全信息。
2.实现闭环管理,分级控制,实时催办
系统加入反馈环节实现闭环管理,在每个环节均提供多种反馈渠道,实行分级控制。对每一个环节实时催办、提示、报警、监督。
3.安全隐患管理具有智能识别功能
系统可自动根据输入的隐患内容,对照隐患数据库进行自动识别、智能分类。同时按划分出的隐患级别可自动将隐患提交给相应级别的管理人员,实现分级响应和控制。
4.具有综合的提示、预警功能
在系统首页显示职权范围内所有安全工作的处理情况;同时对需要处理的工作及时进行手机短信提醒。
5.可以采用便携式手持多媒体终端
通过手持设备实现现场数据录入、查询、反馈,提高现场管理的时效性。
五、结束语
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至关重要,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有一点点的隐患引起的,只有做好人、机、物、环的全面管理,加强监测和督查,才能将隐患控制在事故之外。因此,构建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排查,从而使得煤矿的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对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煤矿事故,提高煤矿的效益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杰鲲,李继尊.基于PCA_AR和K均值聚类的煤炭安全预警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4(27):105-108.
[2] 周忠科,王立杰.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预警评估机制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4(7):134-138.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2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平台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矿石采集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不仅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提升奠定基础,更极大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通常来讲,矿石主要指本身具备审美功能、工业功能等社会性能的矿物集合体,有金属矿物与非金属矿物之分[1]。根据矿物成分,又可划分为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其中脉石矿物主要指无用矿物,如石英、云母、绿泥石等。而矿石矿物主要指能被利用的矿物,如黄铜、辉铜以及石棉等。在矿石应用层面,主要涉及工业、电子制造业、珠宝业以及加工业等产业。因此伴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矿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然而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相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便显得至关重要。需要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构造全新的矿山隐患排查平台,以此保障矿石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
1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矿山安全隐患内在联系
为明确矿山安全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国各矿山企业相继制定隐患排查机制,从企业、矿山到科室,排查工作层层递进,逐一完成。通常来讲,矿山隐患排查的流程是,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排查,对相关隐患进行记录并汇报,以此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根据审批与验收工作,完成整个隐患排查工作。其中矿山现场排查工作主要根据隐患检查表进行,然而由于我国矿石采集方式的变化,此种排查方式的弊端不断凸显出来,首先是排查效率低下[3]。工作人员在完场排查工作后,需要回到科室进行结果检查,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较大,无法有效满足矿山隐患排查的需求。其次是从隐患发现到隐患整改的周期较长,造成高危隐患难以得到及时治理,为矿山生产工作埋下安全隐患,影响着矿石开采效率的提升。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语境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矿山开采工作构建了定位系统、通讯系统、监测系统以及信息化应用系统等。以此推进新型隐患排查方式的产生,提升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矿山安全隐患类型与开采方式,隐患排查平台共包括管理系统与排查系统两个层面。然而由于我国矿山排查系统的特殊性,容易存在互联网风险因素。具体来讲,隐患排查平台的正常运作需要涉及设备、软件、营建、数据信息等资源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信息,然而不同渠道的安全性不可确定,存在病毒风险以及其它相关网络系统问题,因此结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技术,能够保障隐患排查平台的稳定、有序及高效运行。
2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平台构建思路及系统总体设计
(1)平台开发环境。VB是美国微软开发的协助软件研发环境的编程语言,具有易用、易学、简单等优势。因此通过VB的应用,能够有效将平台开发经理置于程序的功能研发上,不必像传统软件系统开发工作那般,将大量时间与经理放在页面的制作过程中;而SQL是系统化的查询性编程语言,不仅具备操作数据库的功能,更拥有数据控制与数据定义的功能,是集数据控制、定义、操作等功能为一体的编程语言。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SQL以成为国际通用编程语言,并为世界各国的软件开发工作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而根据SQL语言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将SQL划分为通用命令、数据控制、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等几类。
(2)平台设计思想。隐患排查平台设计思想是,矿山企业应在重点排查区域安装WIFI路由器,通过与科室局域网衔接,建立科学完善的数据传输网络。在现场排查阶段,检查员在指定地点登录排查平台,通过下载调度部门的SQL服务器中的检查项目,以此完成相关的隐患排查工作,并将相关排查数据上传到相应的服务器当中。随后调度部门根据隐患管理平台,对相关排查结果进行检查、核验,并通过制定整改通知,以此完成对相关隐患的治理工作。
3排查平台的总体设计
(1)现场排查功能设计。隐患排查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电脑终端、网络交换机、WIFI路由器、pc机、服务器等设备构成。而在功能设计层面,移动智能设备在隐患排查平台中发挥着现场检查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矿山开采环境较为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排查工作的便捷与检查人员的安全,平台需要满足以下两点要求:其一是界面要简单,其二是操作要便捷。简而言之,在隐患排查工作过程中,系统页面与操作流程过于繁复,将导致排查工作时间增长,不利于检查员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安全隐患的排查当中,极大地降低了隐患排查的效率。
(2)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隐患排查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应结合现场排查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并满足基本的排查结果的报表、查询及整改任务等操作。因而隐患排查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注册与登录、项目排查管理、隐患数据库、用户管理以及整改管理。其中隐患数据库是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发挥着文档辅助的功能,是矿山企业常见隐患形成原因、类别、治理办法等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的体系。在具体设计层面,研发着应在SQL服务器内设计隐患整改模块、排查结果模块、排查项目模块以及员工信息等模块。其中员工信息模块主要存储与排查治理有关的工作者信息;项目排查模块,则包括具体的隐患检查内容与地点。而排查记过模块着包括,隐患检查单位、隐患级别、隐患内容、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结果、检查地点等数据信息。
(3)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为保障隐患排查平台的有效性、稳定性,降低故障发生率,提升隐患排查质量。相关研发人员应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到平台的构建工作当中。首先完善杀毒机制。
4排查平台的关键技术
在服务器中运用VB变成语言自带的ADO模型,以此实现与数据库的衔接与操作工作。其中AOD模型主要包括:Property、Error、Parameter、Field、Recordset、Command、Connection等7各对象。每个对象的功能依次为:Property提供ADO动态特征;Error提示错误信息;Parameter提供参数查询存储中的Command信息;Field表示数据列;Recordset表示命令返回记录集。Command界定了数据的操作命令;Connection衔接数据源。在平台巡行过程中,工作者通过运行排查平台,激发各个对象的功能,以此实行整个平台的排查工作。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3
1.1系统组件本身的脆弱性
由于国家电网经营发展属于民生大计问题,产业发展涉及到输变电生产、电力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维修、用电销售等诸多经营业务内容。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技术视角下的技术定位相对较广,在信息系统设计、生产、组装环节中也就必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问题。比如,第一点则属于系统硬件故障隐患问题,和信息系统设计初期阶段存在隐患有主要关系。第二点软件系统自有的安全隐患问题,这类安全隐患一般多来源于电力通信自动化技术领域下的平台软件,在平台设计开发阶段存在一定技术遗留问题。第三,基于TCP/IP协议栈的定义内容在网络应用设计之初时就留下了兼容性技术漏洞,使得网络安全隐患加剧。
1.2自然威胁
这类隐患性问题多以电力通信网络安全下的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为主,比如网络信息系统如果遭受自然雷击,或者是工作站突发性发生火灾,抑或通信系统遭受自然外力破坏,如地震、覆冰、风偏等。此外,这些自然不可抗事件发生一般不以人为意志为转移,会使得国家电网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资产损失。
1.3人为意外因素
通常指人为因素下的设计失误、技术系统操作异常、不规范使用信息系统等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这类隐患问题出现一般并非人为主观意识上故意造成安全问题,而属于人为以外因素所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1.4人为恶意因素
同样,人为因素也包含恶意、蓄意、故意行为造就的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问题。伴随这种恶意行为发生,可能会存在蓄意篡改重要数据,或者偷盗重要信息资源,或者更改代码种植木马信息等,以通过恶劣、低俗的网络黑客行为谋取私利。
2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下的网络结构分析
国家电网系统下信息网络结构一般由核心局域网,地方部门的局域网,以及区域通信渠道网络互联所组成;从应用功能角度又可划分为供生产、制造所用的SCADA/EMS系统,以及供电经营相关的MIS系统。
2.1SCADA/EMS系统
主要适用于变电网工作站、发电厂等电力供给、送电单位生产所用。并且该系统作用主要是进行监控、处理、评估及分析等;同时,其基本功能板块划分为数据采集、能源分析、信息存储、实时监控等。
2.2MIS系统(信息业务网)
该系统平台主要对网络信息化相关商务活动进行服务,同时其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用户供电信息查询、信息统计管控、人资建设、以及安全生产等子系统板块。此外,MIS系统可对电力企业的直属上下级单位予以联网交互,包括地区间供电企业售电业务下的重要客户数据交互等。与之同时,MIS系统平台下已经由过去单一的EMS模式逐步转化为了当前的自动化DMS、TMR、调度管理、及雷电监测等多种方式应用拓展,可以会说在信息资源优化及调整上更为专业。而MIS系统主要应用于电力产业经营业务相关的组织活动方面,比如财务管理、物资置办、用电检查、安全监控、信息查询等多个方面。包括在MIS平台使用时也能够配套www、mail等板块予以实践应用,并且其属于IP网络传输,组网方式现如今也能够实现千兆以太网,同时网络结构取用于同级网络分层,每层又分为子网与链路层予以连接。
3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构建思路
3.1健全安全防范机制
国家电网下电力企业通信技术平台下的各个管理单元众多,在网络信息安全中制定必要的安全防范机制非常重要。因此,在安全机制构建过程中,需要保障安全机制具有严谨的逻辑性,要能结合电力企业自身需求情况,确认出重点网络防范区域与划分出普通网络访问区域。比如,对于一般性网络访问区域,需要设置具备一定开放性的访问权限;而重点网络防范区则需要严格限制普通权限客户登录,设立较高安全级别权限,以此才能对安全数据、资源信息、QA系统运营进行重点安全监督。
3.2完善信息网络设备管理机制
信息设备管理主要以电网系统下信息安全设备管理作为研究载体,强调设备管理综合效率最大化提升。基于此,设备管理机制中要配套使用促进人员职能发挥的激烈奖惩机制,以此来提升其责任意识和凝聚归属感,激发人员信息安全运维作业的人员主观能动性。此外,设备管理工作开展从基本规划、设计研发、平台选型、配件采购、安装组建、故障维修、定期养护、技术更新、设施技改等方面进行组织管理,以此才能确保信息网络设备及使用软件平台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3.3强化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充分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对于信息网络的安全技术研究而言则非常重要。一般当前通信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身份鉴别与验证、信息资源加密手段应用等。因此,第一,强化防火墙网络管理是必然的安全防控手段,特别是防火墙这种具备保护屏障作用的内、外网安全服务通道。所以,防火墙优化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其接口连接问题的同时,配套做好网络漏洞修复。第二,身份鉴别与验证,则要重点控公司内、外网的数据监控,人员操作日志,控制权限访问等,以便于公司内部网络安全软件开发时可提供必要信息资源依据。第三,对于信息加密手段应用,则要重点考虑口令卡、智能卡、以及密钥安全形手段的配套使用。同时,信息加密还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条件,配套使用DES/RAS等密码技术应用,以避免未经授权时可有效控制非访访问获得数据等,防范重要数据泄漏。
4结束语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4
针对这一问题,泉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安全工作呈现着“政府急、企业不急”的被动局面。十几万家企业的安全问题,仅仅依靠安监部门的力量来应对,而生产经营单位则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投入,从而导致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够落实,安全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治理……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当使企业本该落实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切实有效地落实。
泉州市政府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现状,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方案,做出了有益尝试。
“要牵牛鼻子”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工作千头万绪,监管复杂,做好不易,必须“强化两个主体,落实两个责任”。(两个主体:政府监管责任主体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今年2月19日,泉州市副市长林伯前在对市安监局进行调研时指出“政府监管的责任的落实比较容易,也得到很好落实,开多少会,发多少文,部署多少工作都很容易做到,但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较难,这是一个长期影响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
随即,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三年行动”的序幕自此在泉州市拉开了。
“八易其稿”
根据泉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泉州市安监局在林副市长调研后立即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以局长王金荣、副局长戴天圣为首的“三年行动”方案起草小组。
起草小组先后对什么是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的总体安排、如何能让企事业单位“能动起来,可操作”、有关行业企事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评定标准等问题展开调研。市政府林伯前副市长先后七次组织市府办经济三科和市安监局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讨论,在集中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使方案不断成熟和完善,八易其稿,最终一份内容详实、可操作的“三年行动”方案展现在我们面前,25个有关行业企事业单位级别评定标准也随即出台。自此,“三年行动”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能动起来,可操作”
行动方案围绕“企业能动起来、可操作”这一指导思想,用“五个应当”从八个方面明确了企事业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定义、内容和依据。即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应当达到的行业标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在依法生产经营、组织保障体系、宣传教育培训、维护员工权益、落实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条件、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事故管理等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能否得到较好的落实。
据了解,为了解决“企业能动起来”这一问题,泉州市政府在不影响2008年安全生产常规性工作的落实,不影响平时的安全生产监管及有关检查督促工作的前提下,制定了“三步走”行动方案。第一步,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按照“五个应当”“八个方面”的落实情况,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要求落实到位,经现场评估分值达到900分以上的为A级;要求基本落实到位,经现场评估分值在700分以上899分以下的为B级;对落实不到位,经现场评估分值在699分以下,但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C级;经现场评估,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为D级。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工作争取在2008年底前完成。
各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后,以县级安委会办公室名义函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函告企业的开户银行等,以此措施增强企业的压力和动力。第二步,分类推进整改。A级抓巩固、B级抓提升、C级限期整改、D级黄牌督办。分类整改从2009年初,到2010年6月基本结束。第三步,考核验收。2010年7月开始考核验收,对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进行调整确认,有升有降,以此逐年滚动管理、常抓不懈。
行动方案还明确了“三年行动”总的目标是:通过开展“三年行动”,各地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级别总体上要达到:A级企事业单位占企事业单位总数的20%以上,B级企事业单位占企事业单位总数的50%以上,不存在D级企事业单位;高危行业、重点行业(领域),不存在C级企事业单位;各县(市、区)各行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确保实现市政府每年度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总量,较好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从2011年起,组织对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进行新一轮级别评定,滚动管理,有升有降,常抓不懈,以此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不断上新的水平。
“全市总动员”
5月22日,泉州市政府发出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开展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三年行动”正式启动。
6月3日,泉州市部署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泉州市市长朱明作书面讲话,副市长林伯前对“三年行动”作了具体部署。泉州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区县、乡镇主要负责人,市属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三年行动”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5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瞬息万变,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网络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服务需求不断的增强,人们逐渐对网络的连接速度和范围不再关心,而是对网络的管理、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关注了。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影响局域网络安全的因素,浅谈用户如何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当今,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局域网络进行攻击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但最为普遍的攻击手段还是拒绝服务攻击。它的攻击方式是通过向用户主机、网络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发送大量的、超过设备处理能力的数据,占用设备资源,导致设备不能提供服务,使用户无法访问所需信息。
一、从技术方面
(1)安装防病毒软件及防火墙
用户应该在局域网络内可能感染和传播病毒的区域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使局域网内的计算机不被病毒感染,不成为病毒的传播源,不使病毒在自身发作。同时,为了便于实施和管理局域网的防病毒系统,防病毒软件应该能够实现集中管理、远程安装、远程报警、智能升级、分布查杀等多种功能。
防火墙是由软、硬件组成,在网与网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关隘,保护局域内的用户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害。它将局域网内、外区域有效的分离,强化网络安全策略,集中有效的管理信息流,是局域网边缘的“卫兵”。用户应当安装防火墙,它可以有效地阻止非法用户对局域网内的访问,保护局域网的安全。
(2)使用虚拟局域网技术
用户应当使用虚拟局域网技术,将局域网内各工作站按照不同的应用业务和不同的安全级别逻辑的划分为多个网段,局域网络中相同类型的用户划分在同一网段与其他类型的用户相隔离,并且段与段之间用户的访问要有一定的限制,以实现控制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
(3)采用网络内容过滤技术
采用网络内容过滤技术能有效屏蔽网络中传播的不良信息,使局域网内用户上网的行为得到规范,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止病毒对局域网的危害,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
(4)使用网络安全扫描及安全评估工具
该工具是根据已知的安全漏洞数据库,对局域网内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软、硬件进行扫描检查,在发现与之匹配的安全漏洞时,将所发现的问题向用户报告,并向其提供安全建议,从而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它具有及时发现漏洞、评估风险等级、提供修改建议等作用,是一种主动式的安全防护措施。
(5)使用入侵检测技术
它通过实时地监测局域网内的关键设备,监控用户的上网行为、上网所产生的数据流量,形成日志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危害局域网络安全的行为,及时报警做出响应,使管理员实时了解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入侵检测技术与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及安全评估工具共同建立起了一个高级别的局域网络安全系统。
二、从管理方面
(1)在局域网内、外接口处配置统一、具有完整系统的网络安全控制和监管设备,对局域网出口进行规范管理,是形成局域网络安全系统的基础。
(2)建立局域网内统一的上网身份认证系统,能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减少其对局域网络的危害,同时也能起到在局域网络出现安全问题时,迅速地找到导致问题出现的用户,从根本上杜绝产生安全隐患的作用。
(3)严格监控用户的上网行为。局域网内用户不但要通过统一的上网身份认证系统的确认,而且上网行为也要受到严格的监控。用户的上网日志要安全、妥善地保管在指定的地点,以便管理员进行有效的监管。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6
[关键词]风险分析;风险监控;预警技术
中图分类号:F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094-02
一、化工企业风险分析
化工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一旦失控,将会造成诸多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化工企业生产特点及风险类别
化工企业生产所用的材料和最终的化学成品基本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谨慎;生产规模比较大,生产工艺和技术也愈来愈复杂,自动化生产程度加大,对各方面要求也比较苛刻。
化工企业风险有很多种类,不同风险产因、特点、处理方法都不同,为了便于对风险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处理和预警,有必要对风险类别进行划分。一般来说,化工企业风险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两类。静态风险是主体,一般是由生产设备和生产系统的不完善导致的,这类风险不可避免,只能利用先进的技术将风险降到最低。动态风险则是不定风险,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导致,所以具有不确定性,属于潜在风险。这类风险可以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尽量避免。
2.化工企业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就是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
(1) 在生产阶段初期,对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宏观测算和分析,称之为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以硫化氢输送为例,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列表如表1。
(2) 在具体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对相关的设备和操作进行风险分析,确定相关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即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下面以DAP工艺过程为例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列表如表2。
(3) 在具体的某种工程操作之前,有相关的技术和工作人员根据经验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进行估计,即工作危害分析法。
(4) 用事件树分析法,对某个系统或设备已经发生的事故和有可能出现的事故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树形示意图分析。下面以油罐底板的腐蚀穿孔为例:(如图1所示)
二、化工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概况
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事故。该技术实质上是利用一定的系统和机制对生产现场的风险事故进行超前性的信息警告并且尽可能的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与其发生事故后尽力补救,不如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即防患于未然。因此,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正在从应急模式向监控预防模式转变,将事故预防关口往前移动,把分散独立的事故处理体系整体化、有效化、系统化,以动态风险管理方式为主,并且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对风险进行动态监督。此种技术还在不断地研发和发展中,目前可以满足化工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对化工企业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化工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的运用
1.采集风险信息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有两种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一种是人工收集的方式,应用比较普遍,企业会安排比较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另一种是企业利用专门的风险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收集,但是对企业条件有比较高的要求。另外,具体的信息收集形式包括随机收集、专项收集和自下向上的广泛性收集。
2.企业风险的辨别和管理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辨别和管理一般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风险进行辨别并且分类处理,然后根据相关标准对风险进行等级评定,最后科学有效的进行风险的控制和处理。
如果风险级别较低,则可按常规步骤处理,即识别、处理、监控和预警、消除隐患。但在风险很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停产整顿,直到安全隐患降至可控制的范围为止。
3.信息传输、储存和分析
如上面所述,采集风险信息有两种方式,他们对应的信息处理方式也不同。人工收集的信息应先传至安全信息中心,处理分析之后将相关数据传到企业网络服务器中。利用信息采集系统收集的信息处理步骤也类似,对于服务器里的数据信息应当进行更为详细、科学地分析和处理。
4.风险预警提示
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警示信息,对相关的安全管理进行恰当的指示,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化工企业中出现的风险级别不同,相应的风险预警也是不同的。如果在风险级别很高的情况下,则必须及时警示信息,使安全隐患在最短的世间内得到妥善解决。若风险相当严重,比如IA和IB级别的危险源,则有必要重大风险警示信息。
5.安全管理动态监控与对策
利用特定软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地动态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将风险信息传至企业的网络服务器之后,就可以从生产现场、责任单位和相关人员、风险处理等方面展开动态监控了。
总之,对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无论大小,都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控制住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措施对后序事务进行处理。所谓的安全措施具体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相关的设备软件和相应的安全标准对各个生产层次都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
6.紧急事故应急措施
如果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紧急事故,此时应按照提前制定好的应急方案来进行救援和部署。具体方案步骤如下图所示:
四、结语
对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技术进行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最小的事故发生率基础上,保证企业安全、稳定、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身安全三者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杨萍.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
[2] 田启明.化工企业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综述[J].环保安全,2013.(11)
[3] 邓奇根,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J].安全技术及工程,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