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学习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学习建议范文1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数学;学习效率;内涵;作用
伴随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以教定学”及“题海战术”等教学方式已然无法顺利时代的发展。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特别深,所以当前仍然有部分老师倾向于选用传统教学理念展开小学数学教学。鉴于此,各小学数学老师理应以新课改理念为基础,切实转变自身教学思想,并选用“以学定教”等新型教学方式,以有效地促进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以学定教”内涵概述
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学定教”,即老师在实施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以学生现实情况为依据,选用最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提高。此教学方式跳出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让每位学生均可以接受最恰当的教育,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以学定教”要求老师以学生的立场为出发点思考问题,这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言是特别有帮助的。此种新型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同时兼顾学优生及学困生,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同时其还可以让所有学生均主动加入教学之中,最终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二、“以学定教”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研究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以学定教”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此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里均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能使孩子们的优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以学定教”是一种以学生兴趣为立足点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使在快乐心情的影响下实现成绩的提升。
(二)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鉴于新课改理念在小学教学中的进一步落实,许多新式教学理念也被先后运用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便属于其中之一。由于此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强化其竞争意识,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以学定教”这一教学方式便赢得了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青睐。
(三)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以学定教”教学法的选用对于学生团队合作理念的培育及其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而言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老师在实施小学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可选用分组学习的方式,使各小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如此便能使学优生在小组内形成以点带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借助彼此帮助及共同努力,促进其人际交流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为其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革新教学思想,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应有的关注
小学阶段属于孩子们认知能力及智力发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其看待问题、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特别低的。加之“满堂灌”式传统教学法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出现,所以老师在实施小学数学知识传授时理应以“以学定教”理念为依据,革新自身教学思想,给予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应有的关注,从促进其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着手,在教学中多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建议,巧妙地抓住其好奇心强这一特性,切实促进其求知欲及创造力的提升。此外,在实际教学时,老师还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使课堂成为不同思维彼此“碰撞”的地方,更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二)完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法所具有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教学效率,老师应对自身教学展开优化,搜寻一些对孩子学习及成长更有利的教学方式。老师应引领学生主动加入数学知识学习之中,并借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抑或对学生展开重点指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方说,在讲解西师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时,老师可设计一个问题:“三角形有哪几种?”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其讨论结束后,借助提问的方式掌握孩子们对和三角形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情况、难点及疑惑之处等。随后,老师们可在此基础上展开针对性讲解,使孩子们对三角形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三)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数学属于一门对学生逻辑及抽象思维能力要求特别高的学科,由于孩子们智力发育水平不一样,同时每个孩子所具有的学习天赋及能力亦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在选用“以学定教”教学方式时,老师理应给予孩子们个体差异应有的尊重,并在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从孩子们的现实学习情况及需求着手,切实贯彻将学生视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老师亦可以全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为立足点,与别的老师一起研制出与学生发展相符的样本教材,进而使自身的教学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更能起到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以学定教”教学法的选用对于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小学数学老师应抛弃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切实贯彻“以学定教”等先进教学法,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营造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当然,老师在选用“以学定教”这一方法时,务必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能盲目地要求其独立思考,而应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流,进而让他们对学习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以有效地促进其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艳军.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2]陈挺军.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才智,2014(11).
小学生学习建议范文2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规律;实践知识;直接经验
作者简介:王川(1957-),男,四川成都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资培训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原理、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
课题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委托项目“职业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粤教高[2012]KT03),主持人:王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04-06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教学现象也不例外。要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就必须加强对职业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规律研究,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但是在职业教育学研究中,随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强化引导与管理的力度加大,理论研究呈现出二种倾向:一种是专家学者对职业教育的目的、课程论的“式”的研究,即大量引进国外理论的介绍,大谈与国际职教接轨的必要;另一种是广大职业院校教师对“经世致用”的教学方法、技术的研究。而作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的基础和中介的教学规律的研究却忽略了。教学规律研究的缺失导致了职业教育教学论知识体系的“去理论化”和“去科学化”,表现出要么是高深莫测食洋不化的国外理论学说的堆砌,要么是就事论事的碎片化、细微化的所谓“专业课程、方法改革”研究。
一、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研究回顾
职业教育学起步较晚,理论体系的构建大部分源于普通教育理论,尽管职业学校教育的教学规律在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中占据突出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但随手翻翻手头的职业教育学教科书,却几乎很少有使人眼前一亮的职业学校教学规律的研究,要么用普通学校教育的教学规律代替职业学校教学规律,要么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等兜圈子,要么干脆避而不谈。
第一种观点是用普通教育教学规律替代职业学校教学规律的“等同说”。
上个世纪90年代,郝庭智在其主编的《职业教育学》(1995年版,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的第七章论述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质、特点及规律”,他在谈到教学过程的实质时,从普通教育的角度论述道:“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身心发展成长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智能的过程”等。他认为学生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是间接知识,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从学生获得知识的总量看,是以间接知识为主,极为宝贵和重要的直接知识较少。直接知识是学习、理解、掌握间接知识的催化剂,是发展智能的桥梁,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他认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一是教学与专业劳动实践相结合,二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三是学生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四是不同对象选择不同教学原则。所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四个:一是简约性规律;二是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三是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四是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胡迎春在主编的《职业教育教学法》(2010年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尽管没有直接用“教学规律”这个词,但他在第一章论述职业教育教学论、教学过程中,在第三节专门阐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本质和特点时,其实也在谈教学规律问题。他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学过程中各种现象内在的、隐藏的、共同的属性与特征,它决定教学过程的存在,推动着教学过程的运动与发展。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认识和发展的统一。随之提出“职教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引导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的论断,并论证道:“学生的时间有限,要认识世界的方方面面,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也不必要都从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不可能将所有认识都回到实践中一一检验,指导实践。”接下来的阐述完全是普通教育学书上的文字了:“相对于一般人类的认识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大量是前人总结实践经验而形成的,所以大部分是从接受间接经验开始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学生主观认识上是新的,但在社会上已不是,而是前人已经发现并总结了的。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必都从亲身实践以获得直接经验开始。第二,由于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依靠教师的引导而不能只靠自己的摸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起主导作用。教师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高效率地传授知识,使学生易于接受,容易巩固,经历捷径,不断提高。第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第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还在于这一过程的进行要受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所制约”。
以上二人所论述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也有很大的代表性,他们基本上是按照普通教育学的思路来阐述,所论述的这些规律与普通学校教育的教学规律完全一致。
小学生学习建议范文3
摘 要:医学院校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聚合、管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现代医学模式。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可以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信息伦理教育等方面入手,制订符合医学生需求的培养方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047-02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多个方面[1],包含人文、技术、经济、法律等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素养培养教学实践应从提升信息意识、准确表述信息需求、有效获取所需信息、对信息进行有序管理、正确评价信息及信息源、利用信息实现特定目的、遵守法律法规等多个角度进行。笔者以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探讨医学院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实践。
1 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的意义
信息技术已在医学方面广泛应用,并逐渐深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检验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管理及通信系统PACS等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使得医生和患者都可以快捷方便地利用诸如远程专家会诊、电子病历、网络预约挂号、智能导诊等信息化诊疗手段,既可以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服务的水平、效率和质量。目前,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使用愈加广泛,因此,对医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医学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应加大信息素养的培养,帮助医学生主动获取曾经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网络优质医学教育资源[2]。
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必须有较强的“聚合、管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才能及时把握国内外学科前沿,并使自己保持与其他科室的知识连接,准确利用相关的医疗资源为自己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服务,同时还能够把相关信息传递至医院相关医疗资源系统为其他科室或部门服务。因此,医学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信息素养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2 学生信息素养及教学现状
2.1 学生信息意识尚可,但主动关注和搜集相关信息的意识不够强
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搜索引擎以及电子数据库的普及,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借助于百度等搜索引擎解决日常问题,借助于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平台查找文献,但还未形成主动搜集信息的习惯,还不能熟练地利用掌握的信息知识到专业信息资源平台去搜集相关信息,信息搜集活动还处于零散和混乱的状态。
2.2 信息安全、信息伦理知识不足
学生不了解有关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信息安全意识缺乏,主要体现在无版权意识、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对网络信息的传播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等。
2.3 学生专业信息素养教学亟需改进和提高
目前学校有关信息素养的教学实践仍处于普及信息检索基本知识阶段,所进行的相关活动主要涉及选修信息检索课程以及对图书馆馆藏利用的培训。因缺乏专业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及相应的资源和设备等条件支持,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地接受老师指导的状态,对专业的医学信息资源仍不够熟悉,不能主动和熟练地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或网络医学信息资源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服务[3]。
2.4 学校还未形成系统、全面的信息素养教学机制
从图书馆方面来说,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基础的入馆教育开始,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的最大储备库,其利用程度是衡量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培训作用有限,基础的信息素养教育应包括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这依赖于信息素养专业课程的开设及普及程度。目前我校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必须从注重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技术转移到将信息技术与常规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整合上,运用电脑网络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形成全面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
3 教学实践探索
3.1 关注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制订合理的培养目标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提出了学生学习的9大标准,这一标准分别表述了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4]。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标准委员会评议并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该标准包括5大标准和22项具体的评价指标,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能有效并高效地获取信息,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并将其整合入现有的知识体系和价值理念中,能了解并预计信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自觉地维护和遵守相关的道德和法律法规等。
a 1999年,英国SCONUL特别工作组提出制定了“信息素养七所支柱“的标准,其中包含与美国信息素养标准类同的七项指标[5]。2000年10月堪培拉会议通过经修改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而形成的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标准》,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高等教育,也可用于其他层次的教育。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也制定了一些信息素养标准。如:陈文勇针对我国大学生现状,制定了《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评价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标准;苏晶从我国不同类型学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的评价标准,从信息需求、信息获取、评价、利用和遵守信息道德及法律法规方面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进行总体评价等。因此,关于信息素养培养方面我校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上述标准,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3.2 采用联合培养模式,进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探索实践
3.2.1 图书馆与专业教师共同分工合作,基本信息素养与专业信息素养联合培养,开设信息检索课、新生入馆培训等基础教学。开设信息检索课,针对新生进行入馆培训等基础教学早已成为学校进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常规方式。我校的医学专业信息检索课程主要由相关专业教师完成,他们对于本专业的信息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了解,相关的信息处理也比较熟练;而有关图书馆信息资源介绍与利用等相关培训和教育主要由图书馆来完成,充分利用图书馆设施设备,发挥资源优势,收效良好。信息素养教育目前主要通过信息检索课实现,同时,图书馆通过优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接受信息文化的熏陶,培养信息意识,使图书馆服务的隐性教育与信息检索课的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3.2.2 学校与附属医院联合进行学生医学信息素养培养。为了真正提升医学院学生的医学信息素养,我校积极与校附属医院合作,聘请医务人员定期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同时让学生到医院接受相应的实践操作。①尝试聘请医学相关专家为学生开展相关讲座。众所周知,医院主治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和获得的医学信息素养是最有说服力和最具前沿性质的,临床专家开展医学信息素养讲座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挖掘。②让学生在医院实习,接受相应的实践操作。大三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应进行医学专业信息的实践操作,边教学、边实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理论―实践―信息反馈―再实践”过程中提升信息获取、利用的实际能力,加深对信息检索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在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3 与大学生社团合作开展相关活动。学生社团是与广大学生联系密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图书馆要主动加强与大学生读书会、学生会等社团组织的联系,让他们参与图书馆组织的相关活动,比如信息检索比赛、专题培训等,活动越贴近学生,就越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接受,在活动中提升信息素养意识和能力。
3.3 注重学生信息伦理教育
信息伦理包含信息伦理意识、信息伦理知识、信息伦理情感、信息伦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信息伦理教育的缺失将导致学生不能对各种医学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也不能对各种信息做出有效的整合,进而形成积极的有价值的观点,因此,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特别重视信息伦理教育。信息伦理教育可以渗透到思想修养、医学伦理学、就业指导及专业学科中,在法律基础课程中也可以增加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和重复教育不断强化信息伦理意识。
4 建议
目前,专科类医学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专科类医学院校由于学制、课时等方面的原因,使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存在明显缺失,我校亦是如此。为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应建立系统的培养机制:一要配备医学信息学专业人才,提升师资水平;二要把信息素养教学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三要开设信息伦理课,把信息伦理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四要丰富医学信息资源,增加专业数据库,建设电子阅览室;五要有针对性地为医学生的学习、实验、科学研究等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J].中国远程教育,2013(8):21-29.
[2] 程萌萌,夏文菁,王嘉舟,等.《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SCO)解读机器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1):21-29.
[3] 何晓阳.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重庆:西南大学,2011.
[4] 张厚生.信息素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
小学生学习建议范文4
【关键词】 高校;应急事件;预警系统;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导致高校应急事件急剧增加。贫富差距拉大,导致校园内家庭贫困学生和家庭经济优越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形成巨大反差,出现宿舍关系紧张;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所曝出的负面消息,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网络游戏,使部分学生荒废了学业;高校扩招后校园内生均教育资源紧张,学生对影响到切身利益的事情(教学设施、住宿条件、食堂餐饮等)深恶痛绝;学校管理方式不科学,问题解决渠道不畅;学业、交际、情感问题方面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这些因素都加剧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
一、预警系统的建立
预警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调试和完善。它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因子:(1)高校应结合自身所面临的主要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方案。(2)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和可控程度。(3)应急事件如何有效管理和如何调整方案。(4)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准备的条件和资源。(5)制定制度,明确参与者职责,责任到人。
建立突发事件事前预防机制是处理应急事件和建立预警系统的关键,只有建立预警机制才能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减弱其带来的危害。首先,要有组织保障。高校要成立突发事件处理的综合协调机构,统筹处理相关事宜。协调机构要对人员配置与职责划分清楚,可分为信息组、评估组、外联组、后勤组等。其次,要有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突发事件预防管理的基础,在信息的监测、信息评估、制定预案、更新预案方面更需要完善制度。再次,要有顺畅的沟通机制。由于信息拥有的不对称性,第一手信息很难直接传递到主要管理者和决策者手中,经常会使危机的预警和处理出现延迟,同时也使得参与者不能有效参与处理,导致其较大的破坏和损失。构建上下通达的沟通机制,保障顺畅的沟通渠道,是高校成功建立预警机制的根本。
二、预警系统的运行
预警系统的运行,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决策、警报系统组成,四个部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一,信息收集是指对有效信息进行搜集和汇总,特别是有征兆的预警信息,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其二,信息加工是指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筛选获得全面真实信息,而后由管理人员发出准确的指令。其三,信息决策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判别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根据预设方案,科学领导,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其四,警报系统指当突发事件来临时,及时向应急事件管理小组及相关人员准确警报,通知其根据不同警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预警系统常出现的问题
1、预警方案比较宏观
高校在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方案时大多比较宏观,针对具体事件的应对方案较少,建议制定应对特殊事件的专门预警方案。如制定食物中毒预警方案、学生预警方案等。
2、信息传递不够通畅
高校信息传递路基本路径为:班级普通学生―班长―辅导员―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党委。由于层层传递,信息容易滞后不便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处理,且在传递过程中信息容易出现失真和错误。应该利用网络建立上下互通、互动的双向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通畅和准确,以便最高决策者在最短时间做出正确决策。
3、大学生缺乏应对突发事件应具有的基本预判和处理能力
“90后”大学生特有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立、追求自我的个性,他们大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边的人和事缺少关注。有些原本不正常的事情,由于缺乏关心和沟通,在他们眼里是正常的。如由感情受挫、学业困难、心理异常等造成的突发事件,这些原本是可以被提早发现和预防的。当校园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又往往出现恐慌,不知所措,缺乏基本的处理能力。
四、提高应急事件处理的策略
1、发挥多方力量,实现信息传递的双向互通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会、班委、党员同学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相关培训,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使他们当好舆情信息员,及时向辅导员老师汇报情况。为避免信息传递的延迟和失真,应建立扁平型信息传递网,利用QQ、微信等新平台及时沟通信息,达到上下互通,使决策者在第一时间掌握最真实的现场信息,做出最正确的决策。高校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最新消息,辟除各类谣言,消除恐慌,设立突发事件微博、微信舆情平台,及时向学生和公众公布最新消息。
2、加强对高校应急事件参与人员的管理培训
建立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对参与人员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其处置突发事件的专业能力。如加强对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后勤相关人员、心理医生等相关培训。
3、提高学生对应急事件的预判能力和处理能力
通过主题班会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关爱集体中的每一名成员,当学生有异常情况时,多关心,及时向辅导员老师报告。组织学生通过观看高校突发典型事件的视频图像资料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现场处理应急事件的基本能力。高校要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事件宣传手册,向学生普及应对火灾、地震、传染疾病、等应急事件的基本常识和处置办法。
【参考文献】
[1] 何媛媛.高校危机管理中的预控管理体系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12.
[2] 赵娟.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机制探析[J].学术论丛,2009.22.
[3] 汤道湘.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分析[J].文史博览,2007.8.
[4] 陶应勇.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作者简介】
小学生学习建议范文5
【关键词】英语学习;英语教学;学习障碍
1 绪论
据报导,全中国约有三亿多人在学英语,约占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在大、中、小学学习英语人数超过一亿人。成千上万的中国学者、教育工作者都在夜以继日的研究英语学习中的障碍。文化差异和文化内涵的不同造成了英语学习上的各方面的障碍。对许多学生而言,英语仍然是令人头痛的学科。他们既知道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成绩,也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导致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擅长“背”知识,也很勤奋,但因过多依赖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英语成绩始终也难以实现大的飞跃。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了种种障碍。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英语很困难呢?怎么才能解决中国人在英语上存在的种种学习障碍呢?
2 文献回顾
LD(learning disabilities)是西欧国家习惯的省略用语。历史上对LD曾有过多种定义。LD自1963年作为一个新名词问世以来,至今已经有40年的历史。所谓学习障碍是指一群不同性质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推理或计算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这类障碍为个体所固有,推测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并可伴随终生。学习障碍可同时存在自我行为控制、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一定导致学习障碍。这里所称的学习障碍也不包括其它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情绪紊乱等或外界不利条件,如文化差异,教育缺失或不良等所导致的学习问题。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虽然身体发育正常,但他们的学业成绩达不到教学的标准要求。
3 研究意义
班杜拉的社会行为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心理机能是由人、行为和环境这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因此,中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也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意志力,兴趣,动机等内部因素的欠缺是导致学习滞后的心理障碍;学习习惯和方法等则是学习滞后的行为障碍;教材,教师,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等则是学习滞后的学科障碍。同时,学生的学习还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障碍问题,通过研究以期科学合理地找出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对策并给出教学建议。
4 英语心理障碍对学生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催生下,有些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现实,学习中包含太多的应试成分,这种非正常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深层次进步。在英语学习上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信心不足、意志力不够顽强、学习不够主动等,这些都可以称作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不端正,或者太现实,都会直接导致英语学习风向标的偏离。学习动机在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动机决定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和态度。大部分在英语学习上存在障碍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待改进。学习方法的缺失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陷入困境。这些障碍属于英语学习行为障碍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的范畴。这些障碍在学生英语学习中占了很大的部分。此外,在英语学习中存在障碍的学生,对英语教材和学习环境普遍不是很满意。对英语教师也是“敬而远之”。这就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密切,这种师生间的距离感也是英语学习障碍之一。
5 本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学生英语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如心理障碍和学习行为障碍,也包括外部因素,如英语学科障碍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等。在这些障碍中,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起主要作用,而外部的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所有这些障碍是可以通过努力去克服和逾越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秉承一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原则:
(1)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知识理论学习,对学生的学习障碍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中积累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学习障碍的方法及策略。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了解中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适时恰当地告诉他们“英语不是一门很难学的学科”。
(3)努力创设语言环境,努力创设学习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调整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技巧。
6 结语
小学生学习建议范文6
关键词: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因此落后的经济基础使大部分中小学的体育卫生和体育锻炼等习惯都不很理想,长期以来体育课每周次数达不到规定的3次课,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教师、学生都感到枯燥乏味。随着“中小学每天锻炼一小时” 以不同的实施模式在北京、上海和重庆等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的初步落实。陕西省作为西部大省,在这一方面是否能够实施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实施,已是现在体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出适合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的体育教育模式,为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的实施起到促进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陕北:米脂县龙镇中学150人;陕南:汉中市铺镇中学150人;关中:蒲城县城关中学150人;西安市:54中、99中、78中、育才中学150人。
1.2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对上述学校的学生进行单项和多个项目的普查、抽查、问卷调查。
(2)实验法
确定学校实验模式是:三课两活动;即“3+2+2”模式。三课(即每周三节体育课);两操(早操和课间操)、两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开展课外活动),实验在不影响日常学习的正常条件下进行。
(3)数理统计法
对所有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影响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因素分析
2.1 陕西省中小学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结果
从陕西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情况来看,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这些都与中小学生的每天活动量日益减少密切相关。因此,有效的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实施。
从全省发放的问卷情况可以看出: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2份,回收率98.1%,
有效率问卷588份,有效率99% 。
表1
体育活动时间每天至少1小时
百分比%
是
142
28
否
446
72
从对近600名中小学生的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陕西省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普遍偏少,能每天活动一小时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28%,没有达到要求的人数占到72%,这还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表2
体育课周次数三次
百分比%
是
否
4
100
从具有代表性的四所学校体育课的安排中可以看出:陕西省体育课的课时安排还是偏少,尤其是毕业班学生活动时间更少,这不符合体育改革的和减轻青少年学习负担的目的,同时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不利。
2.2 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2.2.1 学生对体育课的安排以及项目设置不甚满意
在调查的588名学生中,对体育课开展情况不满意的几乎占到50%,认为体育课的节数偏少,对体育课的内容很不满意,对老师的强制要求很反感,在开设的项目中,学生觉得田径占的比重过多,体育课甚至成为一种负担。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传统的教学有明显的技术性,模式较单一,在相对独立的项目中很难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求。
2.2.2 体育课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
从调查中发现,有48%的学生对现行体育课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不满意,造成他们对体育锻炼的逆反心里,宁愿白白浪费时间,也不去进行体育锻炼。他们认为,老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强制,有的运动项目根本不是他感兴趣的,也不是他能力所能达到的,但是作为任务却必须完成,使其对体育课形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他对于锻炼身体只有排斥。
2.2.3运动场地器材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限制
由于陕西省处于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中小学的硬件设施还是比较落后,再加上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体育的场馆器材相对比较落后。在所调查的学校中,运动场馆符合国家规定、体育器材符合《配齐目录》的也未有几所。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也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
2.2.4学生和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态度
调查还显示,80%的学生肯定体育锻炼的益处,他们认为体育活动给他们了很多收益之处:减肥、 增强体制、调节情绪、还满足了兴趣。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没有什么用处,浪费时间,没有兴趣。大部分家长也不赞同过多的体育活动,几乎95%的家长不希望学生有太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他们认为这样会过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生们的文化课成绩。
3 当前现状的解决之道——“3+2+2”模式的实验
3.1 “3+2+2”模式的提出
根据陕西省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了三课两操两活动,即“3+2+2”模式。三课(即每周三节体育课);两操(早操和课间操)、两次活动(主要安排在没有体育课的时间进行)。这就打破了以往不是体育活动时间过多,就是一天基本没有什么活动时间,这样做就要求在体育课表的安排上做到合理。在有体育课的天数中就不要安排课外活动,而在没有体育课的天数内可以合理的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由于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时间都是一节课,即40分钟,再加上早操、课间操等时间,学生只要坚持每天按规定的时间锻炼,达到每天锻炼1小时的标准是容易实现的。
根据调查问卷中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原有体育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加入了一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项目:例如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也增加了一些体育游戏类的项目在课外体育活动上,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2 实验的实施过程
3.2.1召开专题会议,广泛进行宣传发动。
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在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还应根据自身的体育传统,逐渐形成自己的体育特色,培养自己学校的体育精神。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参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3.2.2 具体操作程序及方法。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做到三个落实,一是思想认识落实,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这是学校体育与教育教学的交汇点,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和成果的窗口;二是组织时间落实,体育课的时间相对比较固 定,要确保学生的出勤率;这样至少在规定的锻炼时间内,学生可以得到至少一小时的锻炼;三是活动内容落实,其形式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①早操、课间操:主要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内容是广播体操、自编操、武术操等,全班为单位的集体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体意识。
②体育课:集体或分组学习,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学习内容而定。
③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以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发展为目的的各种活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既快乐健康又兼顾兴趣特长。
3.2.3 实验结果
实验后学生的主观态度,94.6%的学生对一周3节体育课很满意,相当数量的学生表示自己在新的模式下可以达到每天锻炼至少1小时。而且80.6%的同学对于暂时调整的体育课内容满意,说明传统的教学内容太过于单一、枯燥。96.7%的学生愿意在以后的体育课上继续这样。
4结论和建议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形成了一支处处为学生发展着想的、具有凝聚力的教师队伍;物尽其用、资源优化,让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建议教学督导部门将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纳入到中小学的综合督导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强督导检查。对好的经验,应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加强理论研讨,总结成败经验,不断修正改进,更好的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永亮.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
[2] 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 天津市教育局.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工作文件汇编.德州.1999.
[4]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3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