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文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文学研究

区域文学研究范文1

趣味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能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很强烈,以学为乐。

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课堂充满诗情和激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根据直观教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改变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氛围,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文章的内容提供了情境教学的有利条件,教师据此创设教学情境,变课文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学生置身其间,感知课文内容,右脑形象思维活跃;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左脑抽象思维兴奋;如此左右脑兴奋抑制交互作用,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感,根据现代教学条件,运用多媒体手段,更能使语文情境教学收到奇效。让平面的课堂变成了立体的课堂;语文自主学习导学法,让单一的课堂变成了双边的课堂;趣味语文教学法,让呆板的课堂变成了生动的课堂。语文课堂是灵动的,是充满诗情和激情的,语文学习是快乐的。

二、要适当地减轻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轻松地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提高教学质量不应以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甚至牺牲二者的健康为代价。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叫做“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引申到教学上就是教师只有先解放学生才能解放自己。要想真正解放学生还必须用现成的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外地改革经验。认真学习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本身素质。有的教师“老黄牛”式的敬业精神固然可学,能不能一边当“老黄牛”,一边做“开拓者”?能不能把老师的“教书匠”形象发展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现在很多老师只顾“满堂灌”、“题海战术”,而不顾自身学习;只埋头教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顾教法改革;只考虑多讲、多留作业提高成绩,不考虑学习“先进技术”提高效果。要改变此现状,领导本身应先提高改革意识,充分认识教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教法的学习。教师间要加强切磋,勤于总结,让教学从传统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并且教师要积极参加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和示范课,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获得知识。学生负担轻,教师也才会负担轻。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负担轻了,才有时间去学习、总结、研究,使教学水平更高,才能使自己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驾驭课堂的能力的强弱,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与博)都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应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学生求知欲强烈,要求教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可想而知,教师因知识水平有限(知识面和理论深度),不可能很好的驾驭教材,教学水平可想而知,教师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要不断接受新知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及时学习就要落后,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多才多艺,学生喜欢博学的教师,对自己崇拜的教师学习积极性就高,对自己鄙视的教师学习兴趣差。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四、要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充实地学习。

区域文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兴趣;古文

一、理想激发法

古文是学生一直不爱学的,因为古汉语语法难懂且学起来枯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先避开基础知识,从学习古文对他们现和将来的生活有哪些意义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理想激发法,学生就对古文重视起来,反复诵读,反复琢磨,并由此归纳总结出容易让人接受的说理请求的技巧。

1.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从为他人着想的角度立意,时时处处都为对方的得失着想,这就会使对方感到有一种亲切感,容易消除心理防范,使之心平气和地读下去或听下去,并心悦诚服地接受,如《烛之武退秦师》。

2.分析自身,启发对方。这种方法能缩小说者和听者或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感情的沟通,而且在说理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过激的言辞,说理含蓄委婉,娓娓动听,所以容易让人接受,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3.借古讽今,旁敲侧击。这样做巧妙地回避了现实问题而去评论古事,虽没有单刀直入地切中时弊,却在议论中处处与时弊暗合,不言而喻。讽劝既含蓄委婉,又容易使人从中警醒,如《六国论》。

4.袒露胸襟,以情感人。这种方法就是真诚地向对方吐露自己的苦衷,以真情感染对方,以此得到对方的同情,从而达到请求的目的,如《陈情表》。

学生不仅就这几篇文章进行总结归纳,而且又联系生活实际和人的心理特点,还总结出了注意事项:说话要注意场合,要注意对方的年龄、性格、情绪等。总结归纳之后,他们又积极大胆实践,如在规劝同学和向教师提出建议时,注意采用适当的技巧。在研究古人说话写文章的技巧的同时,也将古汉语的基础知识掌握了。

二、情境激发法

设置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将抽象概括的内容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将枯燥的内容放在生活的矛盾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习充满生活的乐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文章体裁、风格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授课形式。如在讲授《勾践灭吴》《促织》《柳毅传》《齐人有一妻一妾》等故事情节性强,富有一定哲理的文章时,笔者一般采用讲说故事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讲说和评议。当讲授如《登泰山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等游记类型的文章时,在上课前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描写的景观有一定的感官印象,笔者带领学生到多功能教室观看相关的风光片。这样学生上课时也就轻松自如、感同身受了。另外,还有一类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鲜明的文学作品,如《鸿门宴》《触龙说赵太后》《齐桓晋文之事》等文学作品,针对这些作品笔者将安排几个组织能力强、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导自演。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利用简单的道具,进行现场表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知识传授法

近年来,古文语法知识在高考中虽然有弱化的趋势,但学生学好它依然是十分必要的。古文语法知识考核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词类,二是句型。词类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中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文多义词以及词类活用;虚词需要掌握“者”“矣”“为”等十八个文言文虚词的使用。句型类别有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

针对纷繁复杂的古文语法内容,笔者主要采用归纳法、对比法和典型例句法教学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必须强调一个关键,即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翻译、理解字词句。掌握这个关键,以上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背诵兴趣激发法

首先,充分肯定背诵在古文学习中的积极意义。几年前,背诵一度被认为是不良的教学手段。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试看我们的国学大师或各领域的骄子哪一个不是满腹诗书、出口成诵的。况且古文背诵既是一个积累典型材料的过程,更是一个在学生心田上播下民族文化种子的过程。单从这一角度来说,重视古文背诵意义巨大。

其次,在古文背诵中需讲究方法。死记硬背是背诵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最常见、最简单的机械记忆的方法。在高中阶段,笔者强调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化整为零法、避难就易法、添换字词法进行背诵。

再次,教师的及时表扬和激励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笔者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尝试:在课余时间组织了一个古文背诵兴趣小组,希望通过古文背诵作为教学的一个突破口,使他们以此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区域文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质疑导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还存在一些缺点,所以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实现语文的趣味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兴奋且活跃的状态,是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重点思考的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运用先进、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汲取语文知识,并由此感悟到语文课堂的魅力。下面,本文就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出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进行说明和阐述。

一、进行质疑导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错,疑问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开始,它犹如一把打开学生心智的钥匙,只有有了疑问,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而课堂的开始环节――导入环节,则是向学生提出悬念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的绝佳时机,这样既能使学生明确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还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中《月球之谜》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太阳的有关知识进行了了解,那么,对于另一个星球――月球,你们了解多少呢?看了《月球之谜》这个题目,你们会产生什么疑问?”“我想知道,月球上能住人吗?”“老师,月球上有水吗?”“月球大不大呀,能住下我们这么多人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各种疑问,于是,我趁机继续说道:“没错,月球对于大家来说,确实是一个神秘的星球,大家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吧,嫦娥居住在月宫里,上面还有美丽的桂树、会捣药的玉兔,那么,实际上的月球和我们想象的月球是否一样呢?下面,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到月球上去一探究竟吧。”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疑问,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迅速进入对课文的阅读中。

二、引进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到鲜艳的色彩,听到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进入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单纯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课本中的文字情景,对于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三年级学生而言,领悟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时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将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的优美景色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如瑰丽无比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在珊瑚中穿来穿去的鱼群、颜色不一的贝壳等,如此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画面,立即吸引了学生目光,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投影屏幕,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这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本篇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运用各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增添语文教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汲取,并由此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变得喜欢语文、热爱语文。

区域文学研究范文4

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环节。学生学习目的越明确,学习态度越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越高。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掌握英语对国家、对世界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如英语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很多国际性会议使用的语言是英语,英语是沟通世界各国的桥梁等,小而言之,让学生知道在今后学习中英语在所有科目的重要性,如英语在初中、高中、大学考试科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乃至今后工作中所需的英语级别等。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与学习目的,使之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追求和向往。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要尽量做到师生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在运用中形成技能,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合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课堂上学生总是处于一种完全受支配的地位,而老师居高临下,那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无法调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无意中起着信号、感染和动力作用,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功能及心理催化作用。“师爱”是这种情感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注意积极诱导,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学生便可大胆开口,放开自己调动起自身的各种积极因素。俗话说“导其师,信其道”。老师用满腔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任,使学生情感与教师情感产生“双向反馈”。

教师还要满足不同水平要求的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处处意识到老师关心他、爱护他、喜欢他、密切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听你的话,爱上你的课。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逐渐提高。

三、教师要研究教学技巧

教师除了掌握精深、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研究教学方法与技巧。如下几点是本人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

①导入一个新的知识点的学习,不能直接展示给学生。因为那样做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导入的重要性在于:A、沟通连接新旧知识;B、吊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想知道,引发好奇心。因此每一堂课,我都慎重考虑导入,一个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为课堂教学的发展作一个很好的铺垫,课前导入可以是一段笑话,一个游戏或相关资料片等,又很自然的引入到课文的主要内容。②示范:英语是一门用来交流信息的语言工具,老师要创设情景,先行示范,让每个学生都去参练与实际演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得到锻炼运用。这样可以使书本上抽象枯燥的东西变成具体并是有趣味的实践性的东西,也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由表面肤浅记忆变为更深入透切,永久性的理解记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的反应敏感能力,使书本上的抽象知识活起来,真正成为一种交流工具。

四、英语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游戏是寓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能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英语。通过做英语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复习巩固学过的字母。词汇和语法和课堂紧张的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学以致用,活学活有。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因此课堂上我经常借助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输出教学信息。把教学活动转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教学的内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当然教学活动毕竟不同于游戏活动,它是有着明显而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不能像游戏那样玩个痛快就完事。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你的学生的需求,知识结构,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教学

现代化的教学有声音、图像等视觉、听觉的刺激,从多方面刺激着学生的感觉器官容易激起好动、好玩的学生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了,听讲认真了,效率也就提高了。如听英文歌曲、英文趣味故事,看英文录相、多媒体教学等等。我上九年级英语Unit.12youaresupposedtoshakehands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录相片段让学生观看巴西、美国、日本、韩国等各国家第一次见面和餐桌上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课堂上放映,要求同学们看着录相或问或答或复述等,由于影片内容与课文有关,同学看得都很认真,再加上影片动作语言较实际生动、形象,深得学生喜爱,使他们更感兴趣。

区域文学研究范文5

一、进行质疑导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错,疑问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开始,它犹如一把打开学生心智的钥匙,只有有了疑问,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而课堂的开始环节———导入环节,则是向学生提出悬念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的绝佳时机,这样既能使学生明确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还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中《月球之谜》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太阳的有关知识进行了了解,那么,对于另一个星球———月球,你们了解多少呢?看了《月球之谜》这个题目,你们会产生什么疑问?”“我想知道,月球上能住人吗?”“老师,月球上有水吗?“”月球大不大呀,能住下我们这么多人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各种疑问,于是,我趁机继续说道:“没错,月球对于大家来说,确实是一个神秘的星球,大家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吧,嫦娥居住在月宫里,上面还有美丽的桂树、会捣药的玉兔,那么,实际上的月球和我们想象的月球是否一样呢?下面,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到月球上去一探究竟吧。”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疑问,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迅速进入对课文的阅读中。

二、引进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到鲜艳的色彩,听到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进入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单纯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课本中的文字情景,对于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三年级学生而言,领悟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时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将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的优美景色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如瑰丽无比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在珊瑚中穿来穿去的鱼群、颜色不一的贝壳等,如此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画面,立即吸引了学生目光,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投影屏幕,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这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本篇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区域文学研究范文6

一、践行“师友”理念,互换师生角色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首先应当协助学生做好师生定位,正确分组,合理分配角色。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能力等,指定每个小组的成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彼此的兴趣、爱好自由划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了解和掌握班级学生的情况,根据本班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划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随机划分。一般情况下每组的学生以3~6人为宜,每组中应有一个学习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其他小组成员则根据具体教学环节,为其分配不同的角色。

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身边存在环境污染、校园中存在不爱护环境的行为进行调查。小组长负责掌握活动全局,调查员负责调查,整理员负责整理资料,报告员负责在课堂上报告活动成果,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活动情况,检查员负责对小组活动进行检查监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某方面的优势,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注意每隔一段时间就协助小组成员互换角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巧用体态语言,营造和谐氛围

在课堂语言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体态语言也十分重要。合理地应用各种体态语言,可以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动作和表情两方面来应用体态语言。

1.动作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姿态语言的应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板书以外,教师大多没有太多的动作,大部分时间都是保持站立姿态。合理地利用课堂动作语言,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做出一些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蜜蜂引路》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模仿蜜蜂飞的各种动作,然后随机挑选几位学生上台,模仿蜜蜂的动作,并让学生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动作最优美。通过做出各种动作,师生之间的互动良好,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引导,快速地融入学习环境之中。

2.表情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全程面无表情,会带给学生很不好的感觉。合理地应用课堂表情语言,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带领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讨论到有趣的地方,教师要注意和学生一起开心地笑起来,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保证课堂气氛的融洽和活跃。不过,体态语言和其他课堂语言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应用课堂体态语言来激活课堂气氛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在放下架子的同时掌握好“度”,以保证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维持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充分应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具有好奇、多动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美,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始终对语文保持新鲜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促进学生对语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语文阅读习惯。

如学习《祖国多么广大》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设计以下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长江大桥的图片。长江两岸柳枝吐绿,江中渔舟穿梭,江面风平浪静,燕子鸣唱。在展示图片时可穿插《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学生一边观看美丽的长江风景图,一边听着悦耳的《春天在哪里》,沉浸在怡人的春景中,感受到了祖国疆土的广大。此时,教师可趁机向学生提问:“有哪位同学能够用精彩的词汇来描绘这一景色呢?”学生都陶醉在美好的春光中,有着浓厚的学习欲望,纷纷发表意见,不少好词好句应运而生。在课文内容教完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如想象自己心中的美好景色,并将其描绘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触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