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1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能源利用效率;VAR模型;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志码:A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要素投入,是长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短缺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矛盾日益突出。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有关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国内外学者已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经济体制改革等视角给出了很多解释,分析得到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结论与政策建议,但从经济开放的角度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贸易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少。Allen等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关系时,研究认为FDI是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随着中国在能源领域的FDI政策效应的衰弱,FDI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小。Mielnik等利用20个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和能源强度等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效应降低了发展中国家能源强度,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沈利生应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认为对外贸易有利于降低中国能源消耗,但因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正在恶化,使得对外贸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正面影响逐渐变小,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张贤等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显著降低了本地区能源强度,而且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能源强度降低产生显著作用。李未无在探讨对外开放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5个行业1999—2005年面板数据研究对外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显著提高了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强度结构分解,发现对外开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取决于高耗能行业的对外开放度。张少华等利用中国1998-2005年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应用PCSE稳健估计发现投资一体化、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显著提高了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等也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产生了不同影响。

国内外现有研究关于经济开放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中,大多数都是从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进行分析的,从区域层面来考察经济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而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不能简单地照搬现有研究成果来解释经济开放对不同区域能源利用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而应针对不同区域实际情况作相应研究。正是基于此,从区域视角实证检验经济开放对江苏省能源利用效率所产生的影响,依据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1 研究方法、指标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由于大多数经济变量不稳定,往往导致出现伪回归现象,从而使得分析结论无效,因此,首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然后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检验经济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协整分析得到的经验方程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不能说明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进一步验证经济开放和能源利用效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最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模型的动态特征。上述所有研究过程均通过Eviews6.0计算完成。

1.2 指标和数据来源

采用江苏省1985-2008年的相关数据,来考察经济开放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相关数据均来源于1986-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下面详细介绍各指标的选取。

1.2.1 万元GDP能耗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能源消费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即用万元GDP的能源消耗量表示能源利用效率。

1.2.2 外资依存度

衡量经济开放度可以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两个角度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影响东道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东道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用各年实际FDI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外资依存度指标。

1.2.3 外贸依存度

有关中国对外贸易与能源利用效率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哺],尝试性分析对外贸易对江苏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对外贸易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外贸依存度指标。

2 实证分析

2.1 平稳性检验

由于实证检验变量间协整关系的前提是变量均为平稳时间序列,而几乎所有宏观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因此,进行协整方程估计之前,需要对模型中的各个经济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法,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所有变量的原始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没有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即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即是平稳的。所以,可以认为变量ENERGY、FDI、TRADE都是一阶单整的,即为I(1)过程。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需要通过协整检验来验证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2.2 协整关系检验

很多经济变量虽然自身非平稳,但各经济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则称这些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经济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C准则确定,通过不断模拟,得到VAR(3)模型,此时AIC和sC值均达到最小(分别为-9.69和-8.19),效果较好,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的Johansen协整检验得到的迹统计量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之间只有一个协整关系,通过Eviews6.0软件估计得到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表达式为ENERGY=-23.2271FDI+0.8242TRADE+1.8006。(1)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en a new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Shaanxi.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suppor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How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to cultur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study. This paper uses the SPSS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s on expenditure related to cultural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from 2011 to 2015, so 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cultural indust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investment related cultural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关键词: 地方;文化产业;财政支出;经济

Key words: local;cultural industry;fiscal expenditure;economy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15-03

0 引言

文化产业的繁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几年来陕西省按照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部署和要求,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投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更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但是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不够充分,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体制滞后,尤其是在以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财政政策的不合理制约了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陕西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支出决定着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本文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论证文化产业财政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运用2011年至2015年陕西省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案例分析来研究政府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数据与测度的选取

研究的主体为陕西省8个主要的市区,包括省会城市西安和咸阳、渭南等七个地级市。数据来自于陕西省政府和各个市政府的统计年鉴和政府信息公开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数据。本文选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三个政府财政支出的项目作为衡量各市区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的研究测度。一是政府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二是政府的教育支出,三是政府的科学技术支出;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测度。确定以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作为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发展对其进行的主要财政投入的三个方面。研究区域内政府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就必然要研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状况和区内经济发展的水平。政府对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支出与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得相关性越高就代表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就越明显。

1.2 研究方法

Logistic回w分析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释二分类型的变量时当模型的残差不在满足且E(?着)=0得假设条件以及残差不在服从正态分布。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就能解释上述问题。笔者将陕西各市的GDP总量与Var(?着)=?滓2文化产业相关的各相支出的相关性作为解释变量,以三项相关系数的值来检验双方的相关系数。

2 数据说明与结果分析

2.1 数据说明

本文在查阅陕西省各市区的政府财政局以及省级和市级的政府公开信息以及统计年鉴年鉴,对陕西省八个市的五年的财政投入进行了收集,包括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投入支出和GDP总值。在研究陕西省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与GDP的是否存在关系时,本文确定4个测度指标:变量V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变量V2=教育支出,变量V3=科学技术投入,因变量F(V)=GDP(国民生产总值)。

设:原假设H0:陕西省各市文化产业财政各项投入与GOP无相关性,即Ρ=0;

备择假设H1:陕西省各市文化产业财政各项投入与GOP存在相关性,即Ρ≠0。

通过分析各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回归分析的数据,来考察每一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出对GDP的贡献度,据此来制定相应的财政支出政策。

从表1可以看出,表中各项的t值均小于2.132,即说明陕西省各项文化产业的投入与GDP的相关性显著,说明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有效可以作为文章研究问题的实证数据。

2.2 案例结果与分析

根据所选取的样本数据,对陕西省各市区文化产业投入与GDP相关系数进行分析,把变量X值分为三类:X1=1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X2=1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5,X3=1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r| 小于0.5。X1=2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2=2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3=2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X1=3表示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X2=3表示教育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X3=3表示科学技术财政投入与GDP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对因变量Y值分为俩类;Y=O表示三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与GOP相关性系数有一项小于0.5,Y=1表示三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与GOP相关性系数都大于等于0.5,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3。

从表2可以看出,卡方为8.997,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标准下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认为X1、X2、X3与Y的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3可以看出,2个城市有一项不大于0.5的预测正确率为0%,6个城市三项都大于0.5且预测正确率为100%。模型的总正确率为75%。最终数据结果表明,模型整体的描述性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样本容量不足。尽管如此,该模型仍然可以反映出,政府对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区域GDP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2.3 陕西省区域内各项文化产业投入分析

数据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区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数据对陕西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以下优势:一、陕西省对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力度较大,促进了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该省是西北地区文化旅游大省,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产业,这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够直接对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促进了该省教育产业的发展。陕西省发达的教育系统和众多的高校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产业链,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同时该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陕西省及各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总量还不足。尤其是在文化体育方面、传媒方面以及科学技术方面支出比例普遍较少。二,是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相对于沿海省份,科技水平较为薄弱。三、政府财政支出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3 结论

3.1 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俩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从政府公共服务的层面来讲,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部分,要求政府必须提高文化产业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政府要对其进行有力的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又属于产业经济的一部分,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文化产业产品本身的精神性和服务性又决定了它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不能够吸收足够的市场资金发展壮大,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才能合理健康的发展。

3.2 调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结构

陕西省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以旅游业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文化体育与传媒和现代科技结合等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水平还较低。政府的财政投入多以维护地区的文化古迹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在电影、传媒等新兴的网络科技文化产业投入的力度较小。因此陕西省级各市政府应调整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的结构。第一、加大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如文化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基础设施。第二、该省政府应该加强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形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和鼓励新型文化产业的创新型企业。

3.3 政府财政投入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多元参与的融资渠道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大文化产业资金的来源途经,建立多元参与的融资渠道。一、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必然以市场下的各个企业为载体,鼓励和支持省内外优秀的企业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资金支持。二、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市场,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步伐,通过文化a业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建立一个规范的文化产业金融市场,吸收社会资投资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戴钰.湖南文化产业集聚极其影响[J].经济地理,2013(04).

[2]张琰飞,朱海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10).

[3]魏鹏举,王玺.中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现状与建议[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

[4]傅才武.论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作用――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3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一、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对东部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甚微。贵州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个区域,一方面,它具有较先进的电子、航空、煤化工冶金等产业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另一方面,它的GDP占全国的比重极其小。2009年贵州省GDP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16%,造成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的滞后。鉴于此,本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贵州为代表,分析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滞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对外贸易现状

贵州的进出口总额在1990年之前一直处于10亿元以下的水平,大大落后于其他省份,直到1990年才突破了11亿元。上世纪90年代,贵州对外贸易总额稳步增长,但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依然很小。“十五”期间贵州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对外贸易的措施,使得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2004年突破了百亿,“十五”末期比“九五”末期增长了110.52%。在“十一五”期间的2008年对外贸易总额达234.08亿元,创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44%(图1)。

图11980-2009年贵州省对外贸易和GDP关系(单位:亿元)

对外贸易贡献率是判断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贡献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贵州对外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左右波动,贡献较小,甚至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出现负贡献。这反映了出口结构较落后的贵州,在正常情况下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在国际市场不景气时负面作用较大(参见图2)。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是用来判断对外开放程度的另一重要指标。如图2所示,贵州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徘徊在6%左右,从来没有突破10%。贵州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不仅远低于东、中部地区,与我国外贸依存度相比差距则更大。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两位数,2007年达到最高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有下降的趋势,2009年为44.96%。

图2贵州与全国贸易依存度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单位:%)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以贵州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和GDP增长基本同步。当GDP增长时,对外贸易同步增长,但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呈现出不同步的状况,对经济发展(工业增长)贡献度最大的电力、有色冶金、饮料、烟草和黑色冶金五大优势行业外向度低,显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自我循环,反映了欠发达地区GDP的内向型特征,缺乏竞争力,显然,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滞后是其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对GDP的影响,这里采用贵州3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Eviews软件,将进口、出口、进出口及GDP等作为变量,并对这些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GDP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进出口贸易都有很显著的相关性(参见表1)。

表1贵州省进出口贸易与GDP的相关性

GDP

EX

IM

TOTAL_TRADE

GDP

1

0.954

0.949

0.957

EX

0.954

1

0.980

0.997

IM

0.949

0.980

1

0.993

TOTAL_TRADE

0.957

0.997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4

就本体论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因素。在主流经济学家的推崇之下,在区域经济研究后期,基于杜能模型的研究范式逐渐脱离开来,其中本体论对个体动机予以了强调。首先,它对物品稀缺性假设与理性人假设进行了建立,并基于消费者与厂商的均衡,对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在近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中,经济对象的微观均衡分析受到了广泛关注。 

就认识论而言,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规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重视。起初,在区域经济学中,理论体系构建并得到重视,观察的重点对象主要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描述。以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例,起初是针对企业选址问题,其特点表现为基于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在经验研究的结论应用之下,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中区位论与区域科学得到了有效运用,这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的联系十分紧密。 

就方法论而言,描述性的研究与经验验证是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其研究主要涉及到空间经济特征的描述,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也基于计量分析与统计学的归纳法为主。经济总量指标与空间区位的关联性是区域经济学的重点,基于此对区域政策进行调整。在特定空间上,产业的集聚是区域经济学的观察对象,在经验研究之下,对产业聚集与空间变量的关联进行探索,然而这种集聚的个体动机与总体趋势间的内在关联却没有得到解释。而这种联系是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内容,同时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与其有着密切联系。主流经济学对理论演绎有着高度关注,并意图基于精炼模型对经济运行整体现象潜在的个体理性动机进行揭示,计量分析基于理论演绎实施,换言之计量研究就是验证理论假设,然而计量研究并非理论假设的直接来源。 

站在市场经济系统整体认识的角度来看,经济系统在主流经济学之下向不同部分进行了划分,然而这些部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关联并组成一个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的能力。换言之,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的特征表现为自组织性,因此个体选择成为了关注重点。就传统意义而言,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区域经济系统能够对其组织系统加以运筹,因此整体布局与结构的优化成为的关注重点,然而其运筹结构并非完全符合个体理性。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 

以杜能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例,杜能对位于均质平原上的孤立国进行了假设,其中制造品有中心城市供应,食品供给则由城市四周土地承担;孤立国内各区域具有相同的自然条件与运输条件。杜能提出生产地与市场距离成为农场利润最大化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成本与运费的偿还必须与追加的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对等。基于一定的耕作成本,与城市的距离与追加运费、边际产量偿付量成正比,与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成反比。杜能对农业圈层理论进行创建,并认为差级地租为各区域农业布局的最优类型。杜能通过理论化与体系化形式验证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其他研究领域中,这一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空间成为了经济物品,并且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杜能对区域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具有双重性,与之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其相关性与普遍性也更强,可见基于杜能的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在其思想提出后的一个多世纪,业内并没有对其予以重视。萨缪尔森则基于杜能的理论创建了空间市场均衡模型。在艾萨德的努力之下,主流经济学中逐渐接纳了区域经济学,并实现了杜能理论与均衡分析的有机结合。 

三、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拓展 

1.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学解释力更强 

在上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的推进之下取得了重大突破,换言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理论等学科的研究范式逐渐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工具则包括比较优势、区域经济禀赋、运输条件、地理几何分析等等,然而基于发散下的理论范式中,这些理论的发散性十分明显。对于一个共同的理论支点中,这些理论工具无法得到整合与归结,这使得区域经济学整体看上去并非精密的仪器,而是一个“工具箱”。当“问题区域”出现在国家经济中时,那么建立在空间分析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学则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在人们在探索中不得不回到主流经济学的“零维”空间中时,那么区域经济学将会停滞不前。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结论中,在主流经济学的整合之下使得其范式转化得以实现,进而基于具有整体性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 

事实上,经济是社会全体成员个体决策之下诞生的。在传统研究中,区域经济学的规划性特点十分突出,换言之就是通过规范经济学对最优模型加以定义,然后对区域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强调了政府干预的方法。然而,与政府规划相比,个体理性选择的综合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就难以作出合理解释,进而导致上世纪70年代之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区域经济学对经济政策供给产生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的一大特征就在于“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中,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十分突出,“问题区域”逐渐成为国内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应用范围。 

由于对问题的解释缺乏根源性,不管采用的技术与方法如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区域问题的诊断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并不强。究其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学的政策建议并没有得到认可,这一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尤为突出,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十分明显,一般这是受到规划模型中企业理性选择动机缺失造成的,在政府干预之下,市場结构、规模报酬等发挥变化,使区域经济均衡状态迁移的预见性不够准确,政府干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站在政府对经济政策加以干预的角度来看,与主流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为主要对象,这一点在建立在区域经济禀赋的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规划十分突出,然而相关的政策手段并不明确,缺乏系统性。主流经济学则站在微观的角度来调整市场参数,以此实现对企业决策的限制,这显然已经属于经济规制。从中不难发现,当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引入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那么就逻辑而言,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经济规制理论等分支学科的一致性就得到体现,就政策供给而言,在理论方面的选择上就变得更加丰富。 

3.与主流经济范式趋同的启示 

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能够提高经济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区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展,并不在单纯的针对区域经济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基础之上的制度机制、市场竞争、社会运行以及要素共享机制都能够通过区域经济学得到合理解释,进而使区域经济规划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得到提升。传统单一的运输成本与比较优势分析饿逐渐向区域经济的全方位“扫描”转化。 

就理论体系而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已经趋于严整,主流经济学理论主干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范式逐渐得到统一,鉴于此,就逻辑而言其一致性得到体现。实践表明,这一理论体系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十分突出,在主流经济学范式与区域经济学趋同的背景下,在区域经济学中,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有效运用,对于学科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意义。 

四、结束语 

在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中,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在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向“范式”進行整合与归结,而研究基础与方法的不同则会引发区域经济理论的相关争论。基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补充,为人们对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观察与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颜飞,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8):24-30. 

[2]孙贯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以荷泽为例[D].山东大学,2004.DOI:10.7666/d.y660913.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5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直接投资 投资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不但会影响区内外的贸易流向和流量,而且对区内吸引直接投资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是指一体化协定带来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程度的变化所引起的投资变化,以及所引起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而产生的投资转移和投资创造效应,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假设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所得出的分析结果。综合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以三个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一是以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二是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三是以内部化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

基于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

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假设市场完全竞争,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后,各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主要关注的是加入一体化协定后成员国的贸易流向改变的静态效应,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随着一体化合作的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贸易方面的效果逐渐对投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一些学者将一体化的效果由贸易领域深入到投资领域,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投资的影响。

1966年,美国学者Kindleberger(1966)借鉴Virner(1950)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率先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引发了投资的创造和转移效应,从而奠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的基本理论框架。

投资创造效应是对一体化后贸易转移的竞争性反应,是指由于区内的贸易自由化变相的提高了区内对区外的保护水平,使得区外厂商的成本相对增加,削弱了区外厂商在区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区外厂商为了维持在区内的市场份额转而向区内投资生产,致使流入区内的投资增加,即一体化非成员国针对区域一体化的贸易转移而增加对区内的投资。投资转移效应是区外厂商对一体化后的贸易创造的反应,是指由于经济一体化产生贸易创造时,区内某些成员的生产结构将发生变化,为应对这种变化,区内吸引的外资布局与资源配置将会重新调整,即一体化后,在区域内部进行生产重组,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在区内成员间进行转移。Kindleberger提出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开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理论研究的先河,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他仅仅是提出了概念,缺乏有关投资效应的系统分析。Baldwin,Forslid和Haland(1995)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欧盟单一市场计划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该模型的结果显示:欧盟单一市场计划可能导致欧盟各成员国间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而导致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产生投资转移效应。Motta和Norman(1996)最先采用寡头垄断厂商的局部均衡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资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区域内部的贸易壁垒将促进区外跨国公司对区内国家的投资。他们的研究将投资效应由理论分析发展到实证分析,用具体模型测量了投资效应的大小,比单纯的理论分析有更高的说服力。但是,有关模型的假设太具有笼统性,由于假定所有厂商都进行投资,因此共有81种策略组合,研究结论缺乏针对性。Blomstrom Magnus,Ari Kokko和Steven Globrman(1998)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内直接投资的效应,结果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签订使得墨西哥吸引了大量的美国直接投资。

高乐咏(1994)对于欧共体的投资创造与转移进行了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他将与欧共体有关的投资分成四个象限,即:区内吸引区外投资与区内对区外投资的对比、区内相互投资与区内对区外投资的对比、区内相互投资流入与流出量的对比、区内相互投资流入量与区内吸引区外投资的对比。研究表明,欧共体作为一个整体对区外净投资的减少是由于内部壁垒的降低致使区外对区内投资增加、区内投资流向转向区内,即产生投资创造和转移。该研究将欧共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对内对外投资的分析,并且在研究模式上有了一定的创新,但对于一体化产生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的具体分类还不是很细致,较为模糊。

李皖南(2004)在研究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时指出,东盟各国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消除了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为吸引外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区外资本的流入和区内资本的流动。

周毓萍、桑杰尔・拉尔(2005)运用FDI区位决定因素模型和固定效应方法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的相互影响,并指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并非竞争关系,双方合作促进了互补性投资。

杜群阳、宋玉华(2004)在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时,对以往理论进行了延伸,提出两层次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模型,分别从区内外成员对区内成员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的角度将建立自由贸易区产生的投资效应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构造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FDI效应分析框架。

(一)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创造

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创造是指区外成员对区内成员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进一步取消关税,使得区外厂商的成本变相增加,在区内市场丧失竞争优势,即发生了贸易转移。区外跨国公司为了维持在区内市场中的份额而被迫在区内建立企业,增加对区内的投资。另一方面,投资的增加源于区外跨国公司被一体化区域的市场规模的吸引。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能为区内的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且不排除有的区外跨国公司以东道国作为出口跳板,供给区内其他国家的市场,以扩大其在区内的市场份额。

(二)区内对区内的投资创造

区内对区内的投资创造是指区内成员间相互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是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消除或削弱投资流动与项目运行的管制,使得投资便利化、自由化,进而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及其他生产者要素在成员间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得成员间相互投资增加。

(三)区内对区内的投资转移

区内对区内的投资转移是指区外国家选择的投资对象由区内某一成员转为另一成员。这种转移是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直接导致区内各国按照比较优势重新进行专业化分工与资源配置,区内各成员国的生产结构会有所改变,进而导致区内投资布局的重新调整。

(四)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

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是指区外国家选择的投资对象由区外潜在的东道国转向区内成员国,即一体化区域内各成员的区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导致了区域外其他国家外资流入的减少。研究表明,投资创造与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是未来CAFTA的投资效应的主要因素。该研究提出了CAFTA的投资效应的具体研究框架,为日后有关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研究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该理论认为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不同的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假设条件,这样更符合现实情况。此外,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的角度不同。前者立足于引资方,主要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区内成员国区位优势的改变对吸引外资的影响;后者则立足于投资方,主要分析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目的。由此,一些学者从投资方角度将问题进一步深化,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因进行分析,研究跨国公司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区内各国区位优势的改变作出的战略反应。

Yannopoulos(1990)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东道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跨国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他认为,由于生产的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进行的跨国投资战略调整,仅用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难以反映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全部复杂问题,他将一体化的投资效应与跨国公司的战略与对策结合起来分析,认为直接投资取决于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根据不同的战略动机,跨国公司在自由贸易区的直接投资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防御性进口替资,又称为“桥头堡投资”或“跳跃关税”的投资,是跨国公司基于贸易壁垒的变化引发的区位优势变化而在投资方面作出的战略反应,是指由于区域经济合作,区内贸易壁垒的消除与对区外贸易壁垒增加导致了区位优势的变化,区外厂商为维持其在区域中的市场地位,由原来的以贸易为基础的战略向以投资为基础的战略的转变,而区内成员则由于贸易创造而在区内降低此种类型的投资。第二,进攻性进口替资,又称出口导向投资,是跨国公司基于区域市场规模的变化引发的区位优势变化而作出的对区内投资增加的战略反应,是指跨国公司利用一体化后产生的新的增长需求和新市场的开放,对区域进行投资。它是跨国公司面临新机遇,为了获得新利益而做出的主动进攻战略。第三,重组性投资,又称为合理化投资,是跨国公司基于东道国生产效率不同引发的一体化后区位优势的变化而作出的投资在区内成员间转移的战略反应,是指一体化后根据成员的比较优势不同,跨国公司在区域内调整投资结构,根据区内东道国不同的生产效率对生产过程进行重组及资源配置,生产活动将向生产率较高的地区集中。第四,寡占反应性投资,是跨国公司基于所有权优势中的企业规模经济,以占领市场为导向作出的增加投资的战略反应,是指当地企业面对外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该地区,为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也必须通过做大规模进行回应,从而刺激其通过直接投资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研究表明,无论是出于防御性或进攻性动机,区外跨国公司的战略动机都将导致区外对区内的资本流入量增加。

美国经济学者Eden则进一步指出,跨国公司在区域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投资行为与其在一体化前对该区域的生产和投资布局密切相关。

Neary(2002)假定区内厂商没有投资行为,将影响跨国公司对一体化市场投资的不同动机区分为关税躲避动机、出口平台动机。他认为,一体化市场的建立不仅影响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而且还影响了跨国公司进行外国直接投资的OIL优势,而投资动机和OIL优势的变化使得跨国公司必须针对一体化市场来调整投资战略和行为,这样就会引起一体化成员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发生变动。他在Motta和Norman(1996)建立的模型基础上,将Yannopoulos(1990), Blomstrom和Kokko(1997)等人的定性研究进行了模型化处理,仅研究区外厂商对出口和FDI这两种进入东道国市场方式的选择。他分析了共同市场中贸易壁垒的降低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并指出内部贸易壁垒的降低将导致逃避关税型投资的减少以及出口导向型投资增加,而区内竞争程度的增强却弱化了区外厂商的投资动机。他的主要结论是在区内国家对称假定下得出的,但是,在不对称假定下仅对生产成本差异做出了研究,研究不够全面。

此后,Montout和Zitouna(2005)、东艳(2006)、范兆斌等(2006)、Ekholm等(2007)等在模型构建上借鉴了Neary(2002)的基本方法,并进行了不同的扩展。Montout和Zitouna(2005)在研究“南北型”一体化下区域内外厂商的生产决策时,将“南北型”一体化协定的特点,如工资差异,出口平台投资等因素引入模型,结果表明“南北型”一体化协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FDI。东艳(2006)研究了“南南型”一体化对区内吸引外资的影响,并指出:两个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一体化将使区外跨国公司在两国内的投资进行重组,跨国公司将选择区内市场规模大、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生产以供给整个区内市场。范兆斌等(2006)细化了水平型投资和垂直型投资,将水平型投资细分为五种,将垂直型投资细分为四种,对一体化所引起的水平型内部投资和垂直型内部投资做出了详细的研究。Ekholm等(2007)对“南北型”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进行了扩展,在水平型投资和垂直型投资之外,引入第三国出口平台型投资,即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其生产的产品出口到第三国。结论表明,在满足一定参数条件下,“南北型”一体化使区内发达国家选择垂直型或全球出口平台投资,外部厂商则选择第三方出口平台型投资。

基于内部化理论的研究

早期的FDI理论都认为贸易和资本的流动是一种替代关系,因此关税的存在将会刺激进口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关税的削减将会减少区内直接投资的流动,因而很多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逃避关税。但是内部化理论认为,开发无形资产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而利用其他诸如出口或技术转让等国际化经营方式都会带来较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所以有必要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来进行“内部化”。因此,即便是国家间不存在贸易壁垒时,一些对外直接投资仍会发生。可见,两种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FDI的影响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Blomstrom和Kokko(1997)提出一体化对区域内FDI和区域间FDI的影响应该从关税同盟和内部化理论共同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对于区域内成员间的FDI来讲,如果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逃避税收,那么一体化之后,投资流动便会减少,因为贸易自由化使得出口比直接投资更有吸引力;然而如果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内部化无形资产,那么投资就不会减少。事实上,更加开放的环境将会刺激区域内成员间直接投资的流动,因为跨国公司现在可以在整个一体化区域内更加有效地运营,根据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进行分工。而一体化对区域内成员间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将部分取决于这两种不同作用的相互抵消程度。

对于区外跨国公司对区内的直接投资来讲,内部化理论认为投资流动会增加。如果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一体化区域的保护水平升高,或者预期未来升高,那么从区外流入到区内的直接投资便会明显上升。另外,起初受到单个国家有限市场限制而未能流入区内的直接投资也会因此而流入,因为跟单个国家的市场相比,一体化的大市场更具有吸引力,这样跨国公司的经营就更加有效。

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的动态效应研究

无论是基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还是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抑或是基于内部化理论对直接投资效应的考察都是静态的,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假设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所得出的分析结果。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就中长期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可能更加广泛和深远,非静态效应所能比拟。一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的动态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扩散效应、经济政策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等。

(一)规模经济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使得整个区域的市场和需求扩大,不仅会吸引那些潜在的投资者,而且为原有厂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在自由贸易区形成之前,东道国有限的市场可能影响FDI,尤其是市场导向型FDI的流入。一体化后,区内外的跨国公司为了追求潜在的规模经济效益,会增加在区内的直接投资。

(二)技术扩散效应

在贸易壁垒消除后,区域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跨国公司为了迎接这种挑战,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或者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实行兼并,强强联合,以便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随着收购、兼并或联合,拥有更强实力跨国公司出现,它们在研究开发和市场运营方面将会进行更大的投入,这就形成了跨国公司新的无形资产,从而进一步增强区域内对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三)经济政策效应

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只涉及贸易自由化,并通过区域内相互之间关税的减让来实现。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新兴的或已有的一体化组织尝试将投资政策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中。不同于一体化导致的贸易自由化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间接影响,这些投资政策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可能更为直接和有效。

(四)经济增长效应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在中长期提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也就可能会在中长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经济增长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持续流入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区域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这一动态效应会使该区域成为对国际直接投资更具吸引力的场所,从而引发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根据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投资增加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这样就进入经济增长吸引投资,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中。

结论

本文主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投资效应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相关的研究对象主要以欧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主,侧重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区内国家吸引FDI的流向和流量的影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区内国家吸引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直接投资效应,有关的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投资效应的检验方面,而对投资效应预测的研究相对较少。

2009年8月,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将成为学者尤其是国内学者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高乐咏.欧共体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浅析.南开经济研究[J],1994(3)

2.张宏,蔡彤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当代亚太[J],2007(2)

3.杜群阳,宋玉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国际贸易问题[J], 2004(3)

4.东艳.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促进FDI流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引资效应分析.南开经济研究[J],2006(6)

作者简介: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6

【关键词】 区域整合 最新进展 评述

区域整合是多种功能不同、性质不同的区域系统通过内外的协调机制,在不同纽带的连接下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大区域系统功能优化的协调过程,目标是追求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综合效益,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上对区域整合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自身理论发展和实践探讨方面都得到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国内理论在借鉴国际理论的基础上,从政府、制度与市场等方面对我国区域整合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

一、国外区域整合理论的进展

区域整合理论是从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的,并且在拉美和东南亚的区域整合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丰富。进入21世纪,区域整合理论研究视角及范围更加宽泛。松野秀孝(Yoshimatsu Hidetaka)研究“10+3”(东盟十国加中日韩)区域整合的发展演变进程时,从社会共同准则和政治领导的角度,探讨了东亚区域整合的轨迹,认为虽然亚洲金融危机是促成东亚区域整合的直接因素,但是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准则――非正式,成为影响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方式和速度的关键性中间变量,同时,中国和日本所展现出来的政治领导作用成为支持东亚区域整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乌兹别克斯坦学者(Inomjon Bobokulov)认为区域整合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它的演变和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而不是一个一年或者特定十年的任务,它应该建立其存在于国际体系的残酷现实中的有效性。因此,区域整合是一项长期的计划,为了获得成功且有意义,它最终要迎合区域成员的利益。李察・吉布(Richard Gibb)通过比较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前后区域整合的情况,认为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区域一体化面临的许多关键挑战基本上仍然与在种族隔离时期是相同的;区内贸易仍不平衡和有限,区域的不平等等问题仍然很严重,区域一体化的体制结构复杂、混乱和充满了矛盾。安娜・玛格赫瑞提斯(Ana Margheritis)和马丁・马尔多纳多(Martin Maldonado)分析了欧洲一体化的经验,认为一体化进程的速度是不同的,并且由政策领域的一些重叠的(有时候是矛盾的)聚集机制起着促进推动的作用,也许这种一体化进程最强的根源来自于成员国间的承诺。他们认为在缺乏国家意愿的前提下,区域一体化可以凭借超前的内源性机制推动其一体化进程。区域整合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地区之间的FDI量、贸易量及合资项目活动,区域整合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因而各大经济组织追求更大范围的区域整合,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地区间的开放程度,反过来促进了区域整合,两者互为因果。Standaert Samuel,Agbetsiafa, Douglas研究了区域整合对区域福利的影响,指出以寻租为目的的区域整合会降低区域福利水平,阻碍区域间的贸易。

二、国内区域整合理论的进展

1、省际区域整合

省际区域整合主要指跨省的大城市群之间的区域合作,通过经济、交通、文化等的整合与联系形成的大经济圈,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对长三角的研究多从政府行为入手,李广斌认为推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应从矫正地方政府不合理行为入手,从行政经济走向城市群经济是长三角的破题之作,同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职能回归也应受到重视。对珠三角的研究多从制度层面入手,杨爱平认为在珠三角一体化由“浅表一体化”向“深度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应进行系统的制度创新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程永林认为泛珠三角区域整合的内在动力机制是谋求通过内部融通与制度安排以及利益协调来实现区域的整体战略利益;也有学者从产业升级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马莉莉认为珠三角发展受政策变化的影响,产业升级是其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京津冀的研究多从区域整合模式方面展开,武剑等通过ESDA和CSDA技术对京津冀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找出京津冀发展症结,谋求京津冀一体化走出困境的路径;陈红霞综合考虑京津冀区域人口、经济、城镇和交通体系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地区发展定位,认为“三轴、四区、多中心、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的空间整合发展的可行方向。

2、城市区域整合

城市区域整合是临近城市之间的区域联合,这些城市群或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或者具有互补的产业结构而进行的经济联合。如环北部湾城市群、长株潭、中原城市群、苏锡常城市群。冯年华通过对苏锡常区域整合的条件和障碍因素分析,指出苏锡常区域整合的市场、科技创新和管理机制协调机制。蒋团标认为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有必要进行跨国的区域整合,以促进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刘洋等认为中部地区应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识,引导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形成来促使该地区经济崛起。

3、近域城市整合

近域城市整合指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城市之间通过区域合作来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成渝地区、广佛地区、合肥―芜湖地区、兰州―西宁地区。于涛方指出应强化区域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区域通廊道的带动作用。李晓晖等指出应明确广佛一体的总体空间结构、以综合的功能区划引导和促进两市功能分工协调、重点对两市整体发展的关键空间载体进行规划协调。李恕宏指出应打破行政区界限的刚性约束、加强合肥芜湖轴线整体规划、扩大产业整合力度、发挥双核中间城市的比较优势、整体推进合肥―芜湖发展轴建设。王海飞等强调兰州西宁双核战略、产业联动与整合战略、城市群战略、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实施。

三、国内外区域整合理论评述

从上述国内外区域整合理论的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国际上对区域整合的研究集中于国家之间大尺度的区域合作研究,研究方向侧重于从地方主义、国际经济联系、国际义务、社团联系等方面切入自由贸易、国际经济整合、社会整合、政府政策等议题,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最直接的表现。而从最新的区域整合理论研究进展看,案例研究的面逐渐扩大,已经由关注欧盟整合的发展,延伸到东盟、东北亚和南非,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领域政策的协调与冲突的解决,关注整合动态的发展过程特征更为明显。

国内区域整合问题的研究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主,由于“京津冀”区域整合基础相对较低,近年来该地区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区域整合经验模式以借鉴国外经验居多。研究多集中于中微观角度的省际整合及城市整合,研究方向侧重于从经济联系的市场作用和制度约束的政府作用入手,并借助于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力量。随着区域整合问题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趋势,对于区域经济整合研究及其模式演进下的相关要素的变化,产业对接与政策整合、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的整合也有所涉及。

四、展望

1、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区域整合中的作用

文化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见解与态度,是人们普遍持有的观念。文化习俗相近不仅有助于整合的顺利开展,而且在整合过程中起着作用和整合后期的保障作用。

2、关注“弱势群体”

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也是区域整合过程中的被动参与者,各级政府应针对区域整合过程中产生的农民土地问题、就业安置问题和拆迁安置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负起相应的责任。

3、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区域整合

区域整合不仅仅是经济的联合、产业的互补与交通设施的联通,还包括文化的碰撞、人口的流动、就业的结构性调整等,作为市场力与政府力之外的第三大力量,社会团体组织可以通过参与监督填补政府与市场的缺陷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4、建立区域整合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区域整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整合的效果进行准确的测评与检验,根据测评与检验结果,分别处理区域整合过程中的重点与非重点,有利于抓住区域整合的关键因素,从而加速区域整合进程,提高区域整合质量。

(注:基金项目:基于区域整合理论创新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以京津冀为例(10YJA790269)。)

【参考文献】

[1] Yoshimatsu Hidetaka,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s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ASEAN[J].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8,No.1 2006.

[2] Inomjon Bobokulov,Central Asia:is there an alternative to regional integration?[J].Central Asian Survey(MarchJune 2006) 25(1―2).

[3] Richard Gibb,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Post-apartheid Pouthern Africa[J].Tijdschrift c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07,Vol.98,No.4.

[4] Ana Margheritis and Martin Maldonado,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Hauled) Migration Policy:What Does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teach us?[J].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14:1 January 2007.

[5] Amzad Hossain Kamal Naser.Trade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in the GCC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slamic and Middle Eastern Finance and Management,2008.

[6] Agbetsiafa,Douglas K. Regional Integration,Trade Openness,And Economic Growth:Causality Evidence From UEMOA Countries[J].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2010(10).

[7] Standaert,Samuel;Rayp,Glenn. Rent Seeking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Agreements[J].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um,2011.

[8] 李广斌、王勇、谷人旭、胡浩:由冲突到合作:长三角区域协调路径思考[J].江淮论坛,2008(4).

[9] 吴志强、王伟、李红卫、于涛方、王雷:长三角整合及其未来发展趋势――20年长三角地区边界、重心与结构的变化[J].城市规划学刊,2008(2).

[10] 杨爱平:从政治动员到制度建设:珠三角一体化中的政府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

[11] 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24(10).

[12] 马莉莉:珠三角的区域分化与协同[J].区域经济研究,2010,32(10).

[13] 武剑、杨爱婷:基于ESDA和CSDA的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3).

[14] 陈红霞、李国平: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与研究,2010,17(5).

[15] 冯年华:苏锡常区域整合及其协调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3).

[16] 蒋团标:跨国区域整合视角下的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群建构[J].城市与区域,2006(4).

[17] 于涛方:成渝地区空间结构及其整合研究[J].规划师,2006,22(9).

[18] 李晓晖、肖荣波、廖远涛、魏宗财:同城化下广佛区域发展的问题与规划对策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