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性教育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双边性教育规律

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1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207-02

1 学生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的含义

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个体。他的主体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培养和发展。而教育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人的主体性素质的不断培育与展现的过程,其结果便是使个体由自然人逐步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主地、自觉能动地、积极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2 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

教育活动中的主客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来看。教育活动中的两极实体都是具主体性或具有潜在主体性的人,而且一方是相对成熟或具有某种知识优势的主体,而另一方是尚未成熟或虽有一定成熟度但没有知识优势的主体,这种活动的两极实体在性质上与一般的人类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交往活动相比较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

(2)从教育的能量转换来看。人类一般实践活动中的主客关系的能量转换主要表现为物质的交换。教育活动中主客关系中的能量转换则更多地表现为信息的转换。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信息源发出信息,学生作为信息终端接受和处理信息,并转化为自身信息能量,教师目标的实现以学生有机消化和吸取教育者提供的信息,并不断地充实和转化到主体性发展的内在动力结构中去作为标志。

(3)从教育的目的来看。人类一般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对环境客体的加工与改造,同时也在客观上实现着实践主体自身的进化。而教育活动的目的则集中指向未成熟主体,并把未成熟主体的潜在主体性变为现实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自身的改造与发展只是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的派生目的,而对学生主体性的提高才是根本目的。

(4)从教育的活动结构特性看。人类一般的实践活动显现的是单一结构,但教育过程则呈现出一种复合结构,即教育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教师主体指向学生客体的教活动,学生主体指向教师以及教师所提供的教材、信息等客体因素的学活动。教活动和学活动以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以及教材为中介,在同一时间、空间及其同一情境中相互重叠、相互存在、互为前提,形成理论意义上的教育活动。

(5)从教育的主客关系的稳定程度看。人类一般实践活动的主客关系比较明晰、稳定、可见度强,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不易变化,不管在静态特征上还是动态过程中稳定性都较强。而教育活动的两极实体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两者在教活动与学活动的双边活动中分别充当着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且在教育活动中,教活动与学活动总是在对立统一中变换着活动的主体性角色。因而,教育主客关系在动态过程中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它随着教育活动中教育内容、教育环节、教育形式、教育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教育活动中双边活动的主导性角色的变换而变换。

(6)从教育的对象性关系的均衡性看。教师与学生所构成的对象性关系既有均衡的一面,又有不均衡的一面。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极主体,他们人格平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于教育活动之中,由此而体现出师生对象性关系的均衡性。但另一方面,在师生对象性关系的目的特性、主体特性上并不均衡,教师把学生素质的提高、主体性的发展视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把自己的内在需要、高级需要(价值实现)外化于学生。与此同时,学生并不视教师为目的,并不视教师为自己改造的对象,只是视为自己模仿、学习的对象,视为自己认识的对象,视为自己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推动力量。教师对学生来说。更多具有的是工具性价值,而不是目的性价值;更多的是导引性因素,而不是目标性因素。

3 我国主体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实施的必然性

(1)在教育目标上以统一的“模型化”目标要求所有学生造就成“标准件”,从而否定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2)在教学方法上一贯强调“灌输”,学生缺少参与,失去思考的余地,始终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失去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在课程制度上习惯于“一刀切”,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需求与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排斥了学生主体的个别差异与能动性的发挥,致使师生间缺乏充分的情感交流,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

(4)在教学管理上,过分关注分数,以延长学习时间和增加练习量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低下,剥夺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自由选择的权利,特长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社会改革深入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迭起的时代。客体的发展、现代化,必然要求主体素质的发展、现代化,而主体素质的提高、主体性的弘扬,又必定会推动客观世界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发展对人的主体性发展提出了要求。

4 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

21世纪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需要人的主体意识充分提高,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我们的教育也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教育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这也就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全都的价值功能。针对我国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课堂教学。

(1)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的是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实施主体性教育,首先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离开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积极创造性,教学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好,教学质量也很难提高。同时,课堂教学包括一系列的环节,从新课预习、讲授新课到

提问讨论、练习巩固再到组织复习与测验,无论哪个环节都应落实学生主体性的指导思想,都应把学生放在主置上,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口、动眼、动脑,从而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2)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课堂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只注重“教”而忽视“学”,使得学生仅仅成为一个知识的容器。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量剧增而且更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样,教育重心的必须转移,从教学生“学会”转移到教学生“会学”,也就是强调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除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外,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认识和发展潜能,训练学生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移,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3)重视学生的情绪情感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自觉能动性是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之一。需要、自信心、意志、情绪情感等与自觉能动性相关的内部心理素质不仅是个性中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而且是影响主体性发展的关键性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不仅是教学与知识掌握的中介,也是教学的一个最直接、最终极的目标。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情感领域人手,并以此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把教学看作是一个具有潜移默化性质的陶冶、滋养过程,并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友爱融洽的活动情境和人际环境,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情感侧面上的“乐学”与认知侧面上的“会学”的有机统一,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4)注重教学的启智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2

一、自主的教学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要有效地开展语文个性化教学,就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创新意识。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语文教学的艺术来自于教师的个性。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强,愈能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

二、独特的个性化教学思路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基础

思路要新颖,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独特的个性化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吧课堂换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占百家之长。

三、个性化的教学艺术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关键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写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材质,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个性化教学风格对学生个性教育产生最大效果

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育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一、“激励――发现”模式的产生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幼儿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如何激发幼儿自主的探究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教育理论已在各地幼儿园涌动成一股潮流,幼儿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都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并呈现出“观念更新、行动落实、成效显著”的勃勃生机。但从总体上看,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想做而不敢做”、“敢做而没事做”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除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还不能与时俱进外,科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依然没有摆脱“呈现――注入”等旧有模式。

“呈现――注入”是以教师有目的地呈现事物和现象,向幼儿传授相关的知识和规律,让幼儿模仿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模式。这一传统模式重认知目标、轻情意目标,重活动结果、轻活动过程,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幼儿主体地位。造成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最终普遍地形成了幼儿在活动中“无所事事”和“无动于衷”的尴尬状态。因此,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能尽情地展现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其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的品质才能最终得以入土、生根、发芽和开花。那么,改革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模式,就更显得有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激励――发现”模式的理论基础

“激励――发现”模式的提出,旨在改变科学教育中传统的“呈现――注入”活动程式,教师在活动中巧妙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地动脑、动手和动口,做小小的探索者,快乐地体验探究过程,并在惊奇中发现科学现象,自主地建构科学认识体系,初步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是有好动心的,因为幼儿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行动完全为冲动与感觉所支配;小孩子是有好奇心的,他们与新异境地接触愈多则知识愈广;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他们不仅喜欢动作,更喜欢动作有成就;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他们喜欢“听好话”,表扬、鼓励能增加儿童的兴趣和勇气。

“激励――发现”模式就是依据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所施行的教育策略。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鼓励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因此,“激励――发现”模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符合跨世纪教育的目标和现代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三、“激励――发现”模式的现实意义

1.“激励――发现”模式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激励”是手段,幼儿的“发现”才是目的。这种模式下的“做中学”活动,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学会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养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习惯,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开辟了一条有效的实践途径。

2.“激励――发现”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中,强调了“发现”的主体是幼儿的同时,也辩证地突出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在活动的导入、过程指导、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上有效地激励幼儿产生和保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小心地呵护“发现”萌芽,大力地赞赏每一个孩子的发现成果,帮助其获得成功感。

3.“激励――发现”模式体现了培养完整幼儿的现代教育理念

“激励――发现”模式下的“做中学”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幼儿感知科学现象和规律,而是包含着更深刻的教育内涵。该模式既有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又有情感意志的发展;既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有健全人格的塑造;既有创新素质的渗透,又有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于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激励――发现”模式的操作程序

1.积累经验,准备充分

可让幼儿共同参与相关内容的直觉性的经验积累或物质材料的准备过程。如在活动室设立自然角,提供花草、小动物、小昆虫等,让幼儿观察、触摸,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另外,教师备教材、备幼儿,为活动奠定一个科学的,符合认知规律的物质和心理基础。

2.设置情境,激绪

在进入发现过程前,让幼儿明确探索的目标和方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如在《给核桃弟弟脱衣服》活动开始时,教师给幼儿许多熟核桃,说“今天我们一起吃核桃好吗”。孩子们立即来了精神。紧接着教师提出了问题:“可是教师不知道怎么帮它脱下又硬又厚的衣服,让你们吃到又香又酥的核桃肉。怎么办?”立刻,“跃跃欲试”的氛围弥漫了整个课堂。

3.假设答案,大胆推测

在动手操作前,鼓励幼儿动脑思考,大胆地推测各种各样的可能,记录假设的答案。

4.鼓励探索,主动发现。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中主动寻求发现,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水平,结合情景进行分类指导。《给核桃弟弟脱衣服》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对验证了自己推测的孩子大加赞赏,鼓励继续探索;对出现矛盾、犹豫不决的孩子巧妙肯定,激发他继续进行探索的动力和信心。促进活动中每一个孩子有所思,有所为,有不同层次的探究发现,人人产生成就感。

5.讨论交流,表达新发现

在讨论交流时,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的不同探索能力与思维特点,鼓励幼儿交流,教师当适时地引导幼儿勇敢地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欣喜地与同伴分享探索的喜悦,并提示他们,很多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了不起。同时帮助孩子们逐步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有勇气和信心结合自己的“课题”将探索进行到底。

6.及时评价,激励情感

评价,指及时而客观地肯定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的较强或特别的发现行为与能力,激发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葆有积极而持久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并使孩子们对主题活动怀有留念,期待着下次活动的到来,实现科学地可持续性地培养与激励。

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主体性 主体参与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53-01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沉闷的课堂,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而如何落实这些科学的教育理念,以此指导教学,便是教师应该着重思考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遵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促进学生发展。

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可以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教学动力。

1.可以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智力因素参与,还需要非智力因素的保障。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因此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而学生的主体参与则涵盖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可以充分发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二者和谐共振,共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可以形成强大的教学动力

教学动力论认为,教学活动的双边性决定了教学动力是由教和学两方面参与者的动机共同构成的,单方面的动机不可能形成强大的教学动力。而传统教学中的许多做法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而主体参与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数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依然是缺失的,尤其是在乡镇初中,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践行没有落实到位,加之学生性格相对内向,缺乏质疑精神,一味听从教师安排,对于数学的学习通常是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准,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性较低,课堂气氛相对沉闷、闭塞,因此乡镇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学通常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三、把课堂交给学生,构建主体参与型课堂模式

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课堂应该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体性。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构建主体参与型课堂模式。作为一名乡镇初中数学教师,笔者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得出了以下几点方法:

1.增强课堂趣味性

要想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使学生主动探究,教师首先要增强课堂趣味性,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才会逐渐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进而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增强课堂趣味性,可以通过讲故事、设悬念、做游戏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在解方程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述了一个“立遗嘱”的小故事。一位数学家在妻子怀孕时立下了一个遗嘱:“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到三分之一。”不幸的是,这位数学家立完遗嘱后很快就去世了,后来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对龙凤胎。那么根据数学家的遗嘱,遗产应该如何分配呢?听到这个故事,学生求知欲立即被激发,从而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纷纷开始帮数学家的妻子计算,课堂趣味盎然。

2.提高课堂互动性

教学活动是双边性的,不仅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教学双边性发展呢?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互动性,为学生创设互动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互动中实现主体性的发挥。互动性的提高也有许多途径,比如提问、竞争、合作、游戏等。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节时,教师要求学生同桌间进行折纸活动,一人对折,再对折,一人记录对折的次数和每次对折后的层数,一直到无法对折的时候。然后请学生观察对折的次数与层数,研究规律,并推断出假如纸张足够大,那么对折n次后会有几层。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激发了兴趣,又在教师的提问中激发了求知欲,在同桌之间的合作中互相探讨与研究,很快发现了规律,得出了有理数乘方的书写形式。这样的互动合作学习方式能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3.强化课堂开放性

所谓“开放”,是指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开放、数学活动开放、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开放、师生之间的关系开放等几个方面。只有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开放教学中的所有因素,才能使学生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展开思维活动与学习活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学理念落后,乡镇教师在教学开放性上略逊于城镇教师,导致乡镇学生思维固化,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为此,乡镇教师应积极探索,利用乡镇资源强化课堂的开放性。比如,学习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拿来苹果和土豆,在课堂上进行随意切割,看谁切割的多边形最多。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切割出正方体、长方体、三角形。教师让学生总结规律,最少几边形,最多几边形?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边观察正方体边思考,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教师也可以创新课堂形式,对于一些非重点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之后以“小老师”的身份讲授给其他同学,教师则进行补充与优化,如此一来,学生会更为主动、更为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享受角色变化的喜悦感。课堂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师生关系作为其中一个因素,也应得到优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开放、合作、共促的关系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三、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精心的研究和设计,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让课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尤其是乡镇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遵照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懈探索开放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出发,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和学新.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

[2]李振江,安俊凤.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绥化师专学报,2001(04)

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5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学科体系

目前,钢琴即兴伴奏既没有成为“主干学科”,学科设置也没有“即兴伴奏为中心”。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观念尚不牢固、学科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失师范性教育培养目标,重音乐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养的形成的问题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提出建立钢琴即兴伴奏学科体系,使高校钢琴学科建设落到实处。

一, 具有明确的学科目标与学科教学大纲

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绝不能只局限于技能课的教授,应当开阔思路,建设一个以钢琴专业课提高演奏技巧、和声、键盘和声、曲式、作品分析、织体等理论与史论知识作素质培养来提高修养的多项教学学科与内容并重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学科体系。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胜任未来教学工作中对教育对象实施美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钢琴即兴伴奏课本身,则是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为歌曲、器乐曲,主要是歌曲的即兴伴奏能力。在拿到一首简谱或五线谱的单旋律歌曲时,正确使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为其编配和声,选择适当的伴奏织体,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流畅的弹奏并会移调,尽可能的与演唱者相互配合,达到烘托气氛的目的。

教学大纲是一门学科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虽然钢琴即兴伴奏课已在大部分学校作为必修课开设,但是长期隶属于钢琴教学的范畴。我们培养的是中小学师资而非钢琴演奏家,钢琴在中小学教学之中只是作为伴奏乐器存在,面对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大量的单旋律歌曲,恐怕钢琴即兴伴奏水平才是衡量的重要尺度。

因此,要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大纲中突出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地位,打破原有的钢琴、声乐、音乐理论三大主干学科的格局,增加钢琴即兴伴奏专业,并把其放在主科的教学位置上。这个提法,不仅是顺应社会需要,更将给高校音乐学专业的钢琴教学带来一场重大的变革。

二,学科实施手段

高校音乐专业整个学习期间所开学科门类多,学生很难像钢琴专业的学生那样,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练琴。更有部分学生,对钢琴的弹奏是从入学才开始,年龄偏大,起步晚,因此那种追求培养高、精、尖的专业演奏人才的目的很难达到。我们在学科设置中应结合师资这一培养目标,尽可能让学生在提高钢琴弹奏技术的同时,适应社会需求,掌握钢琴伴奏的基本技术,尤其是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数码电钢琴集体课教学利用琴多的优势,为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提供条件,不仅体现了较高的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课堂训练、课堂消化,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效果显著。

此外,利用电钢琴教室进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无疑有很多优势,我们应努力研究和积极探索有利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中介。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或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

钢琴即兴伴奏没有像钢琴课那样的严格规范,它的标准尺度相对宽松。同一首歌曲可以有不同和声、不同伴奏音型、不同风格的伴奏方法。它灵活多变、自由的特点给了教学研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要从千变万化的即兴伴奏中,摸索出共性的、普遍的规律来,完善学科知识,使它在规律和章法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发挥。即兴伴奏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编配与演奏训练无疑应是学科的主体内容。各高校应针对自己的生源特点,制定一个既有规范性又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规范即兴伴奏教学,严把教学内容和程度关。

四,评价方式

钢琴即兴伴奏课的考核一直是以演奏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的每部分伴奏理论也以学生弹奏作业的形式来检查掌握的情况。面对面的弹奏并点评学生的作业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他学生的聆听又使他们获得了比较与思考的收益。

1,定期举办学生即兴伴奏或自弹自唱比赛或音乐会。为了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上台展示自己,树立自信心。演出的形式有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钢琴与小提琴、钢琴与萨克斯,合唱、小合唱、四重唱伴奏等等。曲目包括中外经典歌曲、流行歌曲、爵士摇滚。音乐会的情绪热烈,参与的同学都受益匪浅,既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同时也让下一个年级的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期待。我认为,这样的形式值得推广。对于钢琴即兴伴奏这样的技能课,当然是要靠舞台实践去检验学习的成果。再以实践去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2,实行钢琴即兴伴奏考级制度。钢琴业余考级的兴起,带动了钢琴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也不妨借鉴一下,引入钢琴即兴伴奏考级制度。促进学科的发展。

综上,即兴伴奏不是“即时伴奏”,也需要时间和较好的技能准备、大量的实践积累。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最忌“纸上谈兵”、“刻苦乱弹”。真正具备表现自如、处理细腻和有较好默契感的即兴伴奏能力也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应尽快建立一个简明实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有内在联系又有不同程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钢琴即兴伴奏体系。通过恰当、合理、准确、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逐步的训练和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即兴伴奏原理、规律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与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华,钢琴伴奏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J】,音乐天地

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6

一、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现代教学论不仅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还认为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教师深入了学生,研究他们学习的规律性,进行启发诱导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在这个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应是“志同道合”者,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不仅使学生能掌握知识,而且能驾驭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作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和工具。素质教育要求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还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既要使学生乐意学,还要使学生主动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发展和完善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教育起着主导作用。通过教育活动可以使人的先天素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是说先天潜在的素质只有通过科学的教育才能得到合理的开发。传统的生物教学以“一刀切”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以,要加强素质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他们的能力不同,气质不同,性格不同。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引导这几十名个性不同的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让他们都能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研究出来的个性信息,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既打好基础,又发挥优势,发展、完善个性特征。这是生物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应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全过程。

三、重视学法指导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时进行着“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指导他们的学法。学生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就能摆脱盲目被动,效率低下的现状。生物教学尤其要重视学法指导。首先,是悟理。生物学和生产生活尤其是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学生树立“大生物”学习观。其次是悟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自己使用的方法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教师的教法有所感知,有所领悟。其次,是练法。学生在悟法基础上,根据教师的指导,主动去学习、实践各种方法,自发、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生物学的知识点既多且杂,既有理解,又有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四、发展学生智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在生物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总量迅速增长的时代,尤其需要发展学生的智能。例如,在介绍“发酵技术实践“这个内容时,可让学生从生活实践入手,谈谈果酒的发酵和豆腐的发酵,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发酵技术制作葡萄酒。既使生物学知识活学活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非智力因素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