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教学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教学规律范文1
一、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构件,物理规律教学也是中学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
1.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知识体系的核心
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是以一系列的物理规律凝聚而成的。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人们正是以一系列的物理规律为中心而建立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体系。例如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光学知识的中心,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焦耳定律是电学知识的中心等等。
2.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教学的中心任务
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中心任务是掌握自然规律并用来为人类服务。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物理知识的中心任务应该是掌握物理规律并应用于实际。
在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概念和掌握规律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的联系。一方面,形成清晰、准确的概念是掌握规律的基础,如果概念模糊不清,就谈不上准确地掌握规律;另一方面,掌握了物理规律又可以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概念。例如,只有理解力的三要素概念(大小、方向、作用点),才能理解同一直线上或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的规律(如图1)和二力平衡条件(如2)等;反之,通过掌握力的合成规律和二力平衡条件,又能更深刻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概念。所以,物理规律的应用比物理概念的应用更为广泛,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使学生掌握好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教学的中心任务。
二、物理规律的特点及其分类
1.物理规律的特点
物理规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它具有以下特点:
(1)物理规律只能发现,不能创生。
任何客观规律都只是被发现,而不能被“创生”,但不同学科的规律被认识与发现的途径又是不尽相同的。物理学规律揭示的是物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因此必然与人们认识物理世界的途径有关,即都与观察、实验、抽象、思维、数学推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物理规律反映了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任何一个物理规律,都是由一些概念组成的,这些概念常常表现为物理量,可以用一些数字和测量联系起来,物理规律则把概念之间的一定关系用语言逻辑或数学逻辑表达出来。
例如,欧姆定律是由导体、电流(I)、电压(U)、电阻(R)等概念组成的,研究对象是导体,电流(I)、电压(U)、电阻(R)是3个可测量的物理量。它表明了通过研究对象(导体)的电流与研究对象(导体)的电阻(R是反映研究对象本身的量)和加在研究对象(导体)两端的电压(U)之间的定量关系。
2.物理规律的分类
在大千世界里,物理现象千姿百态,物理运动各有不同的形式,有宏观的、微观的,有机械运动现象、热现象、光现象、电磁现象等,所以物理规律就有多种多样,物理规律也就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中学物理规律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物理定律
一般是直接从观察实验的结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焦耳定律等。
(2)定理、原理
定律和原理一般是从已知的物理规律或理论出发,对某特定事物或现象进行演绎、推理,从而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新的论断,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物理规律。
如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功的原理等。
(3)方程、公式
这是利用数学式子来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物理规律。
如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R=R1+R2+…+Rn;
1/R=1/R1+1/R2+…+1/Rn。
(4)法则、定则
即利用特定方法表示的物理规律,如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等。
(5)其他
如力(包括二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平面镜和透镜成像规律、晶体融化和凝固规律、液体压强规律等。
三、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
人类在研究和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也相当于一个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因此,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大体上是一致的。
1.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
作为新授课的物理规律的教学,首先要按照导入新课的方法,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导入学习物理规律的课题。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一个便于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创设物理环境常用的方法有实验法和举例法。
(1)实验法
教师借助于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使物理现象或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例如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所做的小车分别通过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所滑动距离大小的实验(图3)。
(2)举例法
即列举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能引导发现规律的物理现象。例如,讲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举出以下例子:“同样湿的衣服,晾在树荫下干得慢”;“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2.探索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
这一教学过程主要是把第一步骤所摆出来的物理事实进行抽象思维,探讨物理规律现象的内在联系,提供建立规律的科学依据。根据不同的物理规律,可以采用下列具体方法:
(1)实验归纳法
例如,用一般水做实验得到“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水重”,再改用煤油或酒精做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而且把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或部分浸入水中做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最后归纳得到了阿基米德原理。
(2)单因子实验法
对于多因子的物理过程,可运用单因子实验,先分别固定几个物理量而研究其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后综合为一个完整的物理规律。例如,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先保持电阻不变而改变电压,观察分析电流随电压的改变情况,得到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再保持电压不变而改变电阻,观察分析电流随电阻的改变情况,得到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最后综合成为一条物理规律,即欧姆定律。
(3)先定性后定量推演法
限于中学实验条件,精确测定数据有困难,有些定量的实验不易成功,因此,可以在观察定性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推演或分析介绍,最后形成规律。例如焦耳定律,实验时观察通电后煤油温度的高低来定性说明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验表明,电阻越大,电流强度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然后介绍科学家焦耳的研究成果,进而得出定量描述,形成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Q=I2Rt。
3.下定论并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
经过第二步的探讨和思维加工,初步形成规律后,要整理成文,用科学而又简明的语言文字或数学工具来表述物理规律。
(1)规律的物理意义
解释规律的内容,说明它表示什么样的物理含义,必要时还要与相近规律进行比较。用数学公式或图像表述规律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根据规律的内容得出公式或图像;反之,又如何从公式或图像来理解其物理意义。例如焦耳定律,其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有关,这个关系是正比关系,由此得到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Q=I2Rt。
(2)规律表述中的关键词语和公式中各字母的意义
例如,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G排=ρ液gV,公式中字母F浮代表物体所受的浮力,G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ρ液是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V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个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意义,学生必须十分清楚,运用过程中才不至于出现差错。
(3)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中学阶段,物理单位的教学也不容忽视。
例如公式Q=I2Rt,式中I、R、t的单位分别是安培、欧姆、秒,Q的单位必须是焦耳。
物理规律的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是确定的,不能随便乱用。
(4)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物理规律本身是反映在一定条件下物理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并且物理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总结出来的,因此,也只能在这个条件下、这个范围内才成立。学生学习物理规律时,往往只知道死背条文而忽视了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乱套,在遇到情况变化时就难以下手,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讲清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在一般物理规律的表述中,前语是成立条件或适用范围,后语是结果,即因果关系基本连结成一个完整的句子。通过分析规律的语句结构,从字里行间就可以知道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它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条件是“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因),结果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有些规律在叙述中只提出成立条件,必要时可以补充说明适用范围。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要指出也适用于气体。有些规律限于学生的基础和认识水平,只强调成立条件,而暂不提适用范围。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不提及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中的常见问题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规律,我们还必须研究和认清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中的常见问题和心理障碍。在中学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感性知识不足
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许多是从事实出发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理解物理规律特别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够把有关的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鲜明地展示出来的实验或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曾亲身感受过的事例作基础,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例如,研究电磁感应和自感的有关规律,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够逐步揭示现象间本质联系的实验作基础,学生对这些规律就很难理解。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这些观念中,有的比较正确,但往往有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规律往往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如:学生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上往往有“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外力,物体根本不会运动”的观念,这就给学生正确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在物理规律的研究和运用中,有时要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想象等抽象思维活动;在运用物理规律解决某些问题时,要想取得正确而全面的解答,学生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品质。然而,中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正处在思维发展过渡期,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的学生个体,这个发展在迟早快慢上有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没有形成逻辑思维的习惯,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这就使他们在学习和运用物理规律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4.不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中学阶段,学生在理解物理规律上,经过努力并不会感到很困难,但是运用起来常常会束手无策。形成的原因,除了知识上的欠缺和思维习惯、思维定势的干扰等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学生还未掌握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学生在完成认识的第二个“飞跃”上困难较大。
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有阶段性,要有一个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对于同一物理规律,初中、高中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一步步地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提高物理规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阎金锋 田世昆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
[2]阎金锋 田世昆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二版)[M]。
中学教学规律范文2
关键词:物理规律 教学
物理规律反映了各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反映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物理过程的必然性。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所以,物理规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理论的中心环节,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之一。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现结合本人多年的物理教学经历,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物理规律,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应给学生创设一个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在中学阶段,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中发现问题,有时也可以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展开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创设的物理环境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规律。例如使学生获得探索物理规律必要的感性知识和数据;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创设的物理环境还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带领学生探索物理规律
在学生有一定的需要和积极的准备状态下,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如实验探索、理论推导等,向学生阐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的关系,归纳出牛顿第二定律。这样学生对该规律的建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才能较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领悟其物理含义。
另一方面,向学生呈现物理规律内容 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三、要使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在规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物理意义,防止死记硬背。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语言,另一种是数学语言,即公式。对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必须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学生,然后再逐字逐句解释和说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时,要注意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是静止的,它就保持静止状态。
对于用数学语言即公式表达的物理规律,应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如,对电场中同一点而言,不能说场强E与电场力F成正比,与电量q成反比,因为场强E由电场和电场中该点的位置决定。
四、要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物理规律往往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或推导出来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超越这个范围,物理规律则不成立,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结论.这一点往往易被学生忽视,他们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乱套乱用物理规律,得出错误结论.因此,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正确地运用规律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动量守恒定律,它的成立条件是,所研究的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这属基准条件。如果系统受到外力F外或合力F合不为零,其动量是不守恒的,但可能有两种情形:其一,系统中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F内远大于F外(或F合),该系统的动量可看作是守恒的,其条件属近似条件;其二,选定直角坐标系后,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外力各自沿x轴和y轴进行正交分解,若沿某一坐标轴(如x轴)的各个外力(含分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轴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其条件属分动量守恒条件。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适用于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它不但能解决低速运动问题,而且能解决高速运动问题;不但适用于宏观物体,而且适用于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此外,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相互作用,动量守恒定律都是适用的。
五、加强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和指导
物理规律来源于物理现象,反过来应用于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运用,还能检验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情况,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在规律教学中,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物理问题,有计划、有目标、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多次地进行训练,使学生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讨论,深化、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经常用学过的规律科学地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通过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逻辑地说理和表达.对于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逐步训练学生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
最后指出,由于物理规律的复杂性,必须注意规律教学的阶段性,使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要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2003
中学教学规律范文3
陕西省延安中学 蒋雪梅
摘要:在国内外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物理规律教学的特点,建构了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框架,分析了物理规律教学状况与评价标准框架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实现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有效教学;物理规律;评价标准框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103-03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SGH10054)的阶段性成果。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都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和发展。”中学物理教学中,规律的教学是关键,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使学生掌握规律是摆在每一个中学物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部分物理教师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加之缺乏创新、创造的思想和动力,给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在国内外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框架可以在学生的物理规律的教学目标和教师的物理教学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一、国内外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框架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教师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对有效教学标准的成果主要有:
1.美国“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CREDE)开发出“有效教学”的五条评价标准:
(1)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活动,以促进学习;
(2)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
(3)情境学习——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
(4)挑战性学习——培养学生复杂的思维能力,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
(5)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并且每条标准有5至8条相关指标。
2.夏洛特·丹尼尔森于1996年研制出“专业实践构成框架”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框架。框架包括4个领域,22个组成部分以及66个要素。其中四大领域有:领域一,计划与准备(包括:掌握教学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选择教学目标,利用资源,设计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领域二,教学环境(包括:创设尊重与和睦的教学环境,建立一种学习文化,组织与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学生行为,管理物理空间);领域三,教学(包括:清晰准确地交流,运用提问与讨论技术,使学生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反馈,灵活、迅速地作出反应);领域四,专业职责(包括:教学反思,保持准确的记录,与学生家长保持交流与沟通,服务于学校和社区,专业成长与发展)。
3.我国只有少数学者提出了具体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李学红通过上海区域推进课堂“有效教学”改革的实践,建立了“有效教学标准”: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多向互动;
(3)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4)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5)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6)让学生获得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5.关文信分析了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变量,提出有效教学的五条标准:一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二是用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发展;三是学生主动参与;四是重视学习策略的教学;五是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
还有研究者在借鉴国外现有成熟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基于“有效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环节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提出有效教学的标准,并制定了与之相对应的二十七条二级指标,且对每一个二级指标进行四个层次水平的定性描述。
通过比较国内外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发现国外的研究成果比较成熟,值得借鉴但不能照搬,国内学者制定的有效教学标准往往缺乏具体指标,而且没有和具体的学科联系起来,不能很好地指导教师改进具体教学,不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中学物理规律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框架的建构
本文结合国内外对有效教学标准的研究成果和物理规律教学的特点,构建了中学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五条标准:学习唤醒——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关键;学习内容——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基础;学习方式——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重点;教学过程——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保证;学习环境——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前提,并具体制定了中学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标准框架,见表1。
三、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现状及与有效教学标准框架的差距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它们都是由物理现象或过程到本质规律的,换言之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是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的产物。根据物理规律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对中学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有着明显的差距。
1.缺乏对新规律的趣味情境建构。传统的物理规律教学课因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缺乏对新规律的趣味情境建构,无法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于新知的好奇心。造成学生学得很盲目,学习只是因为学校要考、老师要讲,而不是自己要学。一些学生逐渐对物理规律的学习处于麻木的状态,不能够专注的学习知识,对周围的事物也渐渐失去了好奇心和兴趣,这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很不利。
2.忽视规律建构过程和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技能训练与公式的运用几乎成为物理规律课教学的唯一活动,教师很少在意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思维以及运用物理知识来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不少教师总是采取反复讲授与回顾复习的教学方式,对应付考试来说可能是“有效率”的,但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物理规律是科学家们辛苦研究的精华,我们不仅要学习和应用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3.大量做题,题海战术。有些教师不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认为大量做题才是王道。要求学生自己提前将书上的知识预习,上课时就主要知识点深入讲解一下,也不管学生理解程度就开始用大量的习题来进行训练。题海战术不仅使学生疲惫应付,而且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对于这些最基础而又很重要的规律的兴趣。学生没有时间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进行重新梳理总结,对知识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字面上。尽管学生接触的题目很多,但是同样的题目稍微改动一下,学生就不会做了。
四、实现中学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策略
很多教师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不知道的变成学生知道的,就是好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却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根据物理规律教学的现状与标准框架之间的差距,以下针对上述三个现状说明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策略。
1.充实课前导入,唤起学生热忱。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只有设法使学生“卷入”任务之中,才能达到激励内在动机的目的。在活动中,学生身体力行,增加了体验,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热忱,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学生上《功率》这节课前,可以提前布置给他们一个小活动:首先准备一个风车和一只有多个档位的电吹风;然后把吹风机打在低档位上,去吹自制的小风车,观察风车的运动速率;最后再把电吹风打在高档位上去吹风车,观察风车此时的转动速率。然后问学生,为什么说在风车转动的时候电吹风做了功?你能说出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吗?当时间相同时,在哪个档位时做的功多?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于功率这一抽象的概念就有了基本的体验,并且在课前小活动的引导下进行了自己的思考。课堂上就更愿意与老师就功率概念的理解进行互动交流。
打开学生的求知“需求”是有效教学的起点。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中物理现象的感受力,这些是有效教学理念的体现。
2.加强实验探究,丰富过程教学。物理实验是物理规律的基础和重要来源,其本身就是充满理性的认识过程。而且实验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所谓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自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以获得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探究技能及其学习方法。
例如,《物体的沉与浮》这节课,学生在知道物体在水中受重力、浮力作用,并且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在浮力和重力大小在不同情况不同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物体的沉浮到底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运用气球吹气容易改变体积、气球内加玻璃弹珠容易改变重量的原理来研究影响物体的浮沉因素。学生通过实验猜想:浮力不变时,重力变化影响物体的浮沉。气球内玻璃弹珠数量不变,向气球内吹气,封口后放入水中它就浮上来了。在控制了重量这个变量,吹入的气体重量忽略不计,来探究“改变物体体积大小来改变物体沉浮”的活动中,学生不难发现:重力相同的情况下,浮力大小不同,浮沉状况不同。
3.精心选择和设计问题。物理规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规律需要在不断学习和应用中进行理解或深化,但不是学生大量做题,而是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针对物理规律精心选择和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中,巩固其所学的知识,提高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认识的飞跃。精选有助于规律的巩固和典型题的深入理解,通过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理解掌握的目的。
4.有效地运用规律。知识的认识是有层次的,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能一次就很深刻、很全面。他们对物理规律的模糊、片面认识,更多的是在应用中反映出来的。部分教师评卷时讲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就不管了,学生对自己认识上的偏差还是没有清晰的认识。如果评卷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对知识的认识,教师就可以从反馈中得到学生的理解深度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学生也可以从自己的反思总结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牛顿第三定律这节课后的下面这道题:用弹簧秤悬挂一个重G=10N的金属块,使金属块部分地浸在台秤上的水杯中(水不会溢出),若弹簧秤的示数变为T=6N,则台秤的示数是多少呢?这道题考察的学生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那么做完这道题,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认识中被强化或者增加的认识有哪些?让学生反思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成对存在的,存在A物体对B物体的力,就必然存在B物体对A物体的力。②不仅固体之间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也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虽然是针对于教师的,但是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是否有效”,也需要学生不断的反思“学习是否有效”,并及时将反思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实现真正提高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谌启标.美国有效教学标准框架及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6):78-79.
[2]周明.比较两个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的启示[J].教学在线,2005:36-39.
[3]李学红.区域推进课堂“有效教学”改革的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4]关文信.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新探[Z].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4):8.
[5]昊艳茹,闫广芬.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与校际比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
[6]蒋雪梅.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研究[D].延安大学硕士论文,2011,(3):46.
[7]严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139-169.
[8]严先元.新课程:教师怎样上课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43-45.
中学教学规律范文4
关键词:高中地理 规律教学 导学案
1.前言
目前,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教材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大幅度改变,另外,在教材上也配有更多图片材料。按照常理而言,这给高中地理规律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但是,不少调查结果仍然反映出不少高中学生对地理有畏难情绪,他们认为地理规律难懂、难应用,对地理规律学习缺乏信心。另外,有些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时过分强调机械式的学习,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自然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
2.相关概念简介
2.1导学案
所谓导学案即是教师为最大程度在课堂的有限时间中运用提问、游戏、比赛等各种活动而在课前设计的方案,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完美结合起来,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毫无疑问,导学案运用于高中地理规律课堂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大程度上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在从枯燥到轻松、快乐的地理规律课堂上乐于学习,提高学生自主运用地理规律知识的能力。
2.2导学案的意义
首先,导学案对于增加学生学习地理规律的兴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学案将地理规律性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并理解规律。此外,导学案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快速和高效地学习地理规律性知识。同时,对于疑难困惑提出自己的见解,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
3.导学案的应用
3.1课前设计导学案,充分预习
地理规律侧重于理论,主要讲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运用,较为枯燥和无聊,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完全不愿意主动花时间去看这些规律。可想而知,这种地理规律课堂完全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设计导学案,首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学习地理规律之前,教师可将设计的导学案以问题的形式提前发给班上学生,让学生自己对大致内容作初步了解。这样,学生首先依靠的便是自己,而对于深奥的规律、理论知识,他们可以等待课堂老师的教导。不可否认,这种有针对性的预习、学习在达到充分预习的效果之后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它还能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有些甚至超出老师的想象,实现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当然,对于设计导学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具体设计。例如,根据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和常见性规律提出问题。这能利用学生想要自主解决问题的心理,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2课中讨论导学案,集思广益
在充分预习后,学生对所学内容会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地理规律时,教师可以利用书本内容或是导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发挥想象。当然,在自由讨论时间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趁此机会偷懒,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这时,教师就需采取相应的新奇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能够在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例如,在导学案中提出洋流的分布规律。因为初中地理尚未涉及到洋流的学习,因此,学生可能在分析洋流的运动规律时无从下手,对洋流分布的成因也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因此,学习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部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教师可以将班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组学生仔细观察地图上自己指定海区的洋流运动的方向,在组内讨论之后总结出洋流运动的各种规律。这样利用问题情境式的导学案,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和学习,主动去汲取知识,感受解决问题后的快乐。同时,还能收获团队合作的成果,整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当然,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将所讨论的地理规律总结出来,或是不同小组之间交换讨论地理规律问题后所得出的感悟。思想的碰撞,无疑能激荡出智慧的火花。这样,众多小组讨论后,同学们能够集思广益,减少枯燥感,让学生乐意去学,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规律的教学效率。
3.3课后归纳导学案,小结反思
坦白而言,高中地理规律教学过程相对无聊。在利用导学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地理规律后,教师仍需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对导学案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对讨论导学案过程中学生不能理解的地理规律,教师要一一仔细的讲解,并适当地给出事例,让学生通过周围的事例真正弄懂奥妙的地理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言简意赅,将重点规律和难懂规律清晰、重点强调。
例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为学习的规律性内容不易弄明,教师就必须合理利用导学案,通过一些景观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大致了解基本区域差异的不同表现和分布规律。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域差异及成因,教师就需要通过其他手段例如――贴图游戏来重点强点,做到强化巩固的作用,这样学生也就能很容易知道为什么自然带是以植被命名了。
在一堂地理规律课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找出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消化规律、理解规律的能力。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在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时间的安排,否则无疑是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抵触情绪。另外,地理规律教学中更要合理利用导学案,做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否则便会发展成为教师难以驾驭的牧羊式教学模式。
4.结语
总而言之,导学案的好处很多。它彻底的改变了传统教师“灌入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置体现出来;同时,运用新颖的方法和手段诱导学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求知欲。但在实际应用导学案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既要使学生在地理规律课堂中畅所欲言,又不能放任自流,浪费时间,偏离主题。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导学案也值得地理教师们为改变枯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而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中学教学规律范文5
初中几何的教学应把解题规律的教学当作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在后期和复习阶段,通过这可以培养学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而对知识的归类、总结以及对规律的探讨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从中体验知识结构中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几何的学习,在具备一定的能力基础上,随着知识及题目类型的增多,在解题的过程中,若能重视解题方法及规律的探求则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几何题型虽然灵活多变,但证明与计算则是主线。“事物的发展总有着一定的规律”,解题亦是如此,针对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常遇到的一些题型及其解法要及时总结归纳,既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几何证明中线段或角的一些关系的证明是非常常见的一类问题,线段的关系通常有其不等、相等及其和差关系的证明,最基本的应让学生掌握好相等关系的证明,而线段相等关系的证明在不同阶段的证明方法或思路一般有“三角形全等”、“等角对等边”、“比例线段”及选取中间量过渡等。其中“三角形全等”是较常用的,也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这也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具体的问题,务必让学生牢记;线段不等关系常用证明思路一般考虑“线段公理”或“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对于线段的和差及其它(如倍、分)关系一般可通过截长、补短把它转化成线段相等关系的证明,特殊情况下如出现“线段的中点”这一条件时应重视“中位线定理”的使用,而角的类似关系的证明与线段的类似关系的证明有“异曲同工”之处。再如两线的垂直关系的证明,虽然方法不一,但通常都要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而该法中又以证明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居多,应让学生认真领会。其它如两线平行关系的证明,线段比例关系的证明等等也都有其一定的方法及规律,在此不一一赘述。
解题中,除要掌握常规方法、规律之外,还要注意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当在原题目的条件下直接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常常需要考虑添加辅助线,而适当的添加辅助线在解题中常能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适时总结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如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后,针对其“三线合一”的性质,要让学生知道在解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问题时,作底边上的高(或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是常用辅助线;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时,常作斜边上的中线作为辅助线,尤其是在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时;梯形的问题常常通过平移一腰或对角线、作高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的问题;圆中与弦相关的问题常作“弦心距”作为辅助线,而在圆中学习了“切线”后,针对切线的性质定理要着重指出在切线存在条件下“作过切点的半径”是常用的辅助线,既使今后学习了与切线相关其他定理之后也是不能忽视的。当然,几何中常用辅助线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总结,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提高解题能力。
另外,对某些特殊条件下所常用辅助线也要注意归类总结,以系统的掌握相关知识。如“角的平分线”是我们在解题中经常遇到一个条件,除在题目能给我们提供“等角”的条件外,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添加辅助线,虽然具体方法不一,但归结起来常用辅助线有如下三种形式(下图中实线为条件,虚线为辅助线):
图(1)中是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出;图(2)中是在角两边上截得相等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图(3)中是在有角的一边上的点到其平分线的垂线线段条件下延长垂线段与另一边相交从而出现全等三角形。这些辅助线是角平分线条件下常用的几种辅助线。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三种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点――角的平分线两侧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同时也是关于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对称的。学生仅仅知道这些还很不够,我们还应该找出其中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为什么这样添加辅助线呢?这与角的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本质就是由于角是以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这点要让学生领会透彻,进而可把上述辅助线归结为:当有“角的平分线”这一条件时,常构造角平分线一侧的三角形的关于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对称三角形。这样,学生既对这一条件有一个本质上的认识,又方便了记忆,同时也复习了全等三角形与轴对称的相关知识。
还有“线段的中点”这一条件在题目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当三角形中出现边的中点或者在梯形中有一腰的中点时,常作其中位线以便利用其相关性质。此外,还有一个方面是不能忽视的――线段是以中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此条件下的另一类常用辅助线作法是构造以线段中点为对称中心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常见的辅助线作法下列图(1)、图(2)(其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所示:
图(1)是把以中点C为顶点的ABC绕点C旋转180得到;图(2)是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A和B作过中点C的直线的垂线而得到,图(2)是图(1)的特殊情况。例如当有三角形的中线存在时,常用把中线延长一倍的方法来构造全等三角形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
中学教学规律范文6
关键词: 应试教育 学习乐趣 语言工具 情景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这样的矛盾的现象,我们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与英语教学的成效不成正比,对英语教学多一些反思。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报英语辅导班,这就是我们看到一些英语辅导机构,像大桥英语、剑桥英语、新东方英语培训等培训机构火爆的原因。由此大部分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接触英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们把英语当做一门课程专门学习。然后随着学龄的增长和学业的精进,英语也作为与语文、数学一样的主科对待,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语数外”三大主科。从课时的安排上,我们看到这三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这三科都是从周一到周五,几乎天天都要上,有时甚至会安排一节自习课。这种课时的安排凸显了英语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学来学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一直学了这么多年,但到最后,真正熟练运用这门语言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到了最后很多人反而讨厌学习英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现象呢?经过我的思考,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首先,应试教育的理念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乐趣。我曾经参观过很多英语培训学校,大多数针对幼儿的英语培训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方法。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培训方法是可行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也是深受学生喜欢的。自从上了小学,把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学,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课堂上还有老师让学生游戏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要面对学校的考核,我们又对学生的成绩有所要求,家长把英语学习看得更重要,所以,只能按照常规的方法授课。让学生背单词、学句子,甚至背课文,本来学生对学习英语还是有一点兴趣的,结果这么一折腾,谁还有兴趣?既无兴趣,又怎么会有乐趣呢?本来我们的初心是让学生学好英语,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英语,成绩越来越差。于是很多家长着急,老师也着急了,学校也着急了,唯独学生不着急,于是将枪口一致地对准学生,要求学生这样那样,殊不知,学生心中的有其苦恼和无助。让我们看看初中的英语课堂,一上课先是听写单词,每隔一段时间搞一次百词大赛,把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接着按下录音机的按键,让学生听录音,有时候需要听两三遍。随后开始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按照课文的前后顺序开始讲课,遇到重点的词就讲单词,遇到重点的句型就讲句型,遇到较好的段落,就安排学生进行背诵,并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互相检查。最后就是当场发一张小小的测试卷,作为对于学生听课情况的检测。如此,一节课上完了,这就是英语课堂的基本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会有兴趣吗?会有乐趣吗?英语学习就是一种应试的任务,既单调又枯燥。
其次,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应该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教学方法。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运用与人交流是学习它最根本的目的。而恰恰相反,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是考出一个好的成绩,不要给总成绩拉分,已经异化成为一种应试的工具而已。我们所有的听说读写练习均以应考为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单词的学习以考试为准,考试大纲下的单词必须要求学生记牢、记准,并且会写、能背。句子的学习以考试为主,单纯地进行死记硬背,单纯地进行大批量的试卷练习。课文的学习以考试为准,为了应付重要的考试,把课文一遍遍地熟读、背熟。想一想,若是我们自己,对这样的学习感兴趣吗?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怎么能掌握好一门用于交流的语言呢?学习语言的目标在于运用和交流,学习语言时自然离不开运用和交流。事实上,学习英语并没有这么复杂,同样没有这么难。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好几种外语,常常为之惊叹。但惊叹之余,难道就没有更深一步的思考吗?人家能够掌握几种外语,而我们就学习一门外语,并且从小就学,为什么这么难呢?答案只有一点,那就是学习英语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出了问题。太多的语法讲解、句型训练占用了本来可以用来口语训练的宝贵时间和机会,使得一门语言教学失去成为语言的机会。
针对以上这些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