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活动的过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活动的过程范文1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操作;思想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强调,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从杜威关于“经验”的教育哲学观点可以看出,经验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构件,经验的习得与发展是课程与教学追求的目标。
“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指出,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的活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它是一种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经验等,虽然这只是学习个体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或者是不那么严格的隐性认识,但这种经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从动态上看,它是过程,是经历。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过程的教学,“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从而积累观察、操作、猜想、归纳、转化等活动经验。
一、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将生活经验内化为数学素养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原始、初步的经验。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案例: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教学片断:
师:这四幅图片分别取之于运动中的火车,螺旋桨、风扇、还有商场里的电梯,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吗?先用手势比划比划。
师:谁愿意用手势模仿火车的运行?……
师:静止的图片在大家手势的作用下动起来了,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运动的物体,想一想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有什么想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操作进行分类
师:通过刚才的分类,我们把这四个运动物体分为两类,像这样的(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旋转。
师:那像上面的物体运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可以叫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平移。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旋转”和“平移”。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平移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旋转的物体又是如何运动的呢?
师:现在请大家站起来,用自己的动作尽情表演平移与旋转。
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背景。著名的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应该从现实经验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构,这一过程既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又是对数学活动经验的不断改组与完善。“分类”不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是区别“运动方式”的主要策略与方法。当然,数学活动经验有别于日常生活经验,是具有数学目标的学习活动的结果。
二、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与思考的过程,积累有效操作的活动经验
概念、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可以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观察、分析、比较而获得。“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操作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一种能对数学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并有效促进强化作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进行操作实践的机会。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给每桌学生准备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装有4个不同的三角形(有等腰和不等腰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另一个信封里装有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锐角、直角或钝角三角形)。然后围绕“利用信封中的这些材料剪拼、加工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要求,自由操作,自主探究,开放的环节赢得了丰富的课堂回报——有的学生把三角形沿着两边的中点剪开,然后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先找到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然后沿两个中点分别作底边的垂线,再沿垂线剪下两个小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补在上面的三角形上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把两个相同的锐角、直角或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三、引导学生经历知识迁移、转化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思想方法经验
积累活动经验总得依赖一些活动,但是所谓活动并不一定都是指直观的操作活动,行为操作的经验是基本活动经验,抽象的思考、探究的经验、利用知识进行迁移、转化等也是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发给若干张梯形纸,让学生进行合作,动手操作,求出梯形的面积。
大多数学生都能利用之前学到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自觉地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探究发现是着眼于过程的,经验是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因而,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经历观察、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方法经验的积累。
又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之后,遇到这样的题目: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学生如果有转化的经验,只要将缺口部分的两条线段分别移向右边和上边,就可以将这个图形转化为长方形,周长是相等的。
经济活动的过程范文2
【关键词】 挣值; 经济活动分析; 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0-0013-03
一、引言
经济活动分析是指通过对相关经济活动指标和财务指标的一系列分析,从中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目标实现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率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分析可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王小汾(2003)指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财务等方面,常用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周月圆、张佳春(2008)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模糊评价法相结合使用,并用中国船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种方法不仅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能展望企业的发展趋势。樊行健(2009)认为经济活动分析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方法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财务分析与生产活动相孤立,彼此分离。何有世(2011)将杜邦模型运用到经济活动分析中,并建立了分析指标体系。同时,将改进后的因素分析法与敏感度分析结合使用,分析火力发电企业利润是如何受到各个经济活动指标影响的。以上对经济活动分析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财务角度,比较单一,不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有的构建了指标体系,但是很难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即企业财务与生产结合得不够密切。本文根据发现的问题,从企业一线收集数据提取挣值,将企业财务与生产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利用项目管理中比较成熟的挣值方法,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作出调整。经过实证分析发现,此方法能够预见到即将到来的风险,有利于企业及时改变经营策略,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挣值法介绍
挣值法主要是通过对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实际费用及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进行测量或计算比较,得出与项目实施相关的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最后,根据这些偏差来判断进度计划和项目预算执行的情况,此方法主要应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
从上述概念可以得出,挣值法的运用需要以下三个变量:
1.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BCWS)。BCWS是根据项目批准认可的项目计划进度,从项目开始计划运作到某一个工作节点需要完成工作量的资金投入之和。换句话说,就是项目计划实施到某个阶段所需要的预算费用。
2.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BCWP)。BCWP是根据项目批准认可的项目计划费用,项目运作到某一个工作节点,实际完成工作量的资金之和。
3.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费用(ACWP)。ACWP是项目实施到某一个工作节点所花费的实际费用。
通过对上述变量的计算比较,可以得到四个评价指标:费用差异(CV)、进度偏差(SV)、费用绩效指数(CPI)和进度绩效指标(SPI)。
CV=BCWP-ACWP,主要反映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与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费用之间存在的偏差;SV=BCWP-BCWS,主要反映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与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之间存在的偏差;CPI=BCWP/ACWP,主要反映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与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费用之间的相对数;SPI=BCWP/BCWS,主要反映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与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之间的相对数。根据上述变量和评价指标,可以绘制挣值评价曲线,见图1。
若ACWP>BCWS>BCWP,CV
BCWP,CVBCWS,CV>0,SV>0,说明效率较高,进度快,投入超前;若BCWP>BCWS>ACWP,CV>0,SV>0,说明效率高,进度较快,投入延后;若ACWP>BCWP>BCWS,CV0,说明效率较低,进度较快,投入超前;若BCWS>BCWP>ACWP,CV>0,SV
三、挣值法在经济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
挣值法是专门用来进行项目管理的,它是根据项目计划标准来衡量已完成工作、时间、费用等,许多不具备项目特征的日常运作管理不适合用此种方法进行管理。项目是在一定组织结构内,一定的时间、费用限定条件下所完成的任务,它不是静态的概念,不是某个时间点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侧重于过程的概念。项目具有以下特点:时限性、整体性和寿命周期性。
经济活动分析在一定的时间、生产经营周期范围内,具备项目的一般特点:可以把一个会计年度,或者半个会计年度的经济活动看成为一个项目,这样经济活动便具有了时限性的特点;经济活动包括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只有各个部分在质量、数量上优化调配,保持信息畅通,才能使企业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可见经济活动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经济活动有迅猛发展的时候,也有连续衰退的时候,所以经济活动也具有周期性。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发现经济活动具有项目的特质,因此本文尝试采用项目管理中常用的挣值方法,将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最主要的两部分――生产与财务进行结合,以便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
四、挣值法在经济活动分析中的应用
根据前文所述,挣值法需要以下三个变量,即BCWP、BCWS、ACWP,因此将挣值法引进到经济活动分析中来,关键是如何提取三个变量的数据,本文经过研究与学习,发现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首先,由于任何企业都要根据本年的经济活动编制预算,因此BCWS可以从财务预算部门选取。
其次,企业在月末都会出具一张财务报表,当然这一报表上的数据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因为报表是根据企业经济活动编制的会计分录,集齐汇总而成的,但是这一数据确实是企业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ACWP可以从这张报表上面提取数据。
然后,便是挣值的选取。本文构建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即把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发生的经济活动看做一个项目,在这段时间范围内,每天都要把最新生产、经营、销售量信息导入到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进行处理,按照预算的标准计算并提取出挣值数据(见图2)。
最后,计算出CV、SV、CPI、SPI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发现异常现象时,召开企业大会商量对策,及时作出规划调整,以便使企业的经营目标得到实现。
采用这种方法分析的好处就是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如果企业发生经营延误,可以第一时间根据生产经营状况,调整企业经营计划,防止经营滞后给企业带来过多损失;如果企业发生了费用超支,这项属于沉没成本,是永远无法收回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过多的沉没成本发生,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使企业沿着正常的轨道可持续发展。同时,这种方法也将财务与生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以往仅仅用财务数据反映生产经营状况更具时效性。
五、应用举例
为了扩大规模,赢得更多利润,甲企业在2012年进行扩建,周期是1年,建成后预计年收益将达到5个亿,现收集到企业一年的预算资料以及前四个月的施工情况及月度结算数据见表1。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1―4月份经济活动状况折线图(图3)。
观察图3,发现BCWP和ACWP从3月份开始差距越来越大,其实在2月份的时候,该企业所采购的原材料价格开始走低,由于结算的时滞性,在图中从3月份才有明显的显示。图中,BCWS的趋势线方程为y=2 601.2x-3 537.8,R2=0.9589;BCWP的趋势线方程为y=1 970.8x-2 597.2,R2=0.9723;ACWP的趋势线方程为y=1 781.9x-2 348.1,R2=0.9723。
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到第4个月时,三项指标值开始有明显的分化,预算费用为10 326万元,信息中心收集的挣值数据为7 490万元,实际费用为6 772万元,费用偏差CV=7 490-6 772=718(万元),CPI=7 490
/6 772=1.11,进度偏差SV=7 490-10 326=-2 836(万元),SPI=7 490/10 326=0.73。即BCWS>BCWP>
ACWP,CV>0,SV>0,说明效率较高,进度较慢,投入延后。CV>0费用有节余,企业经济活动费用支出比计划少,原因在于CPI>1,市场供需的变动导致企业物料的成本降低;SV
为了解决上述即将出现的问题,企业立即给各部门领导开会,将现有的问题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讨论,发现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存在短缺现象,导致很多科技产品安装过程十分缓慢;给予雇佣工人的工资太低,严重影响工人工作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制定出下列应对策略:向社会招聘5位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对企业内的部分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对雇佣工人的工资进行上调。以下是企业经过调整之后,从生产经营一线和财务部门收集到的信息(表2)。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企业1―12月份的经济活动状况折线图(图4)。
从图4可以发现,经过会议讨论,企业制定出新的政策后,BCWP和ACWP曲线从第5个月开始迅速上升,这说明了企业管理者针对问题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接下来数个月的经济活动中,企业实时对信息进行收集与监控,管理者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经常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与调整,在12月份,BCWS=57 563,BCWP=57 563,ACWP=57 200,CV=57 563-57 200=363,SV=57 563-57 563=0,企业已经按时完成了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同时比计划节省开支363万元,企业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
六、结论
本文从生产经营一线收集信息以提取挣值量,并结合财务数据利用挣值方法将生产与财务有机地结合分析,由于数据的实时提取,及时发现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经过对经营管理进行调整,使企业实现了既定目标,进而证明了将挣值方法运用到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有利于及时全面反映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汾. 浅议现代企业经济活动分析[J]. 经济师,2003(10):165.
[2] 樊行健. 经济活动分析的改革出路[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11-14.
[3] 何有世,范小菲. 基于杜邦模型的火力发电企业综合经济活动分析与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1,vol25(2):158-160.
经济活动的过程范文3
经济活动中的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约束。《会计法》中对人员分工职责权限、重大经济活动决策和执行、财产清查的组织以及对会计资料定期审计等都明确规定应有控制程序或办法,这是单位内部控制的总原则,对于单位的领导干部来说,在管理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具有决策、执行、检查、监督程序必须明确的思想和措施。对于不同性质的单位来说,内部控制的目标、重点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措施有所不同,领导干部应负的责任也不同。
一、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恰当地分配职权是领导干部首要的内部控制责任
事业单位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管钱管物的;二是花钱和物资使用的。领导干部在决定机构设置时应坚持相互控制的原则,即管钱与管物分离,管钱与花钱分离,管物与物资使用分离,保证每项经济业务的运行过程都要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使部门之间相互检查。单位的财会机构是管钱的部门,应当让财会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单位经济政策和财经管理制度,对单位的重大经济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论证材料,编制单位的综合预算草案并控制执行,按《会计法》和财会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组织财产清查等。而对于主要的花钱事项,如工资等人员费用的管理、物资管理、基建工程、修缮等,应当设立独立于财会机构的部门来管理,让这些部门在预算的范围内行使花钱的职权不受干扰,与管钱的部门互为控制的主体,又互为被控制的对象。分离财务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物资使用部门是领导干部为了保证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必须采取的措施。实物形态的资产是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的主要部分,应该让财务部门负责资金计划控制和实物的金额记录,让物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采购、调配和实物及金额的明细记录,让物资使用部门负责物资的合理使用和维护,使物资的管理和使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控制体系。安排财务部门组织财产清查,与物资管理部门对账,并会同物资管理部门与物资使用部门核对实物,使财务部门不仅对物资管理部门形成控制,而且对物资管理与物资使用部门的关系也具有制约作用。对财务部门来说,账目正确与否,又受物资管理部门制约。物资管理部门控制着物资使用部门在用物资的全部情况,物资使用部门则通过参与采购和对被使用物资的质量要求对物资管理部门的采购和管理形成制约。
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的用人和职务分工上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两个以上的职务。职务分离才能有效地防止因权限集中、职务重叠而造成的贪污、舞弊和决策失误。从管钱方面来看,钱账分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笔业务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这是财会部门分工的基本原则,虽然手续繁琐、程序复杂,但这是必需的,各单位不可以任意简化,更不能因人员少或业务少就不实行钱账分管。在花钱方面,必须使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审批和经办、决策和执行职务相分离。对于物资管理,审批、采购、保管、记账、领用职务应当分离,特别是审批与采购、保管、使用职务必须分离。
在经济活动中,权力失去制约必然产生腐败,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恰当地分配各级机构、各类人员的职权,权责明确,互相制约监督。通过恰当地分配职权,做到任何一个人在未经授权或他人参与的情况下都不能自行完成某项经济事项。无论是大权还是小权都不能过于集中,而是应当保证各级各层次的职权都不受侵犯。过于集中会失去制约,职权受到侵犯会造成混乱。下级自行决定应由上级决定的事情,是越权行为,而上级去做应由下级承担的事情,也是越权行为,在履行职权的过程中都应避免。领导干部在对职权进行分配上,还必须坚持权责对等的原则,行使职权的人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二、明确和遵循程序是领导干部经济活动内部控制责任的重点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关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四条要求中有三条提到程序问题,即“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可见,明确经济活动的程序,对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督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对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来说,明确经济活动决策程序、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以及内部审计程序是内部控制责任的重点。
决策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并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是领导干部实施领导的关键环节。重大经济活动决策的程序中应当包含确定目标、制定方案、选择方案等几个主要环节。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在作重大经济决策时,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经济活动与单位的事业发展和职能相一致原则;二是谨慎性原则,对重大支出项目和对外投资项目的安排,必须谨慎从事,不能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三是确保国有和集体财产安全原则;四是注重经济效益原则。正确的决策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也取决于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能否贯彻决策原则和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领导干部对单位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序一要明确、科学;二要遵循,这是提高决策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
明确程序,就是领导干部要有事前确定好的工作程序。如会计核算业务的工作流程从原始凭证的审核开始,到制单、复核、稽核、收付款、记账、报表、凭证整理等,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每个环节的次序、职责都是明确和固定的。也有一些突发事情,其处理程序不是固定的,而是临时设计的。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特别是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程序必须事前明确,不能临时设计。程序明确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程序要以单位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不遵守将受到约束和惩处。程序科学,是指所遵循的程序应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集中体现在合法、合理、效率、控制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在一个科学的程序中是统一的,但又相互矛盾。领导干部在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时,重要的是分清主从,抓住主要矛盾。“合法”和“控制”是主,“合理”和“效率”是从,不能颠倒。对于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法律、法规及上级的有关文件都有规定,要求遵循民主化的决策程
序,决策时这样做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而且便于控制,虽然效率会相对低一些,但也必须这样做。效率是从属的,不能片面追求效率,而按不合法、不便于控制的程序去决策,事业单位尤其如此。
领导干部应该带头遵循单位制定的经济活动程序,在制定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时,要贯穿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主线,这是《会计法》中有关内部控制的非常重要的法律要求。为了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一是程序应当健全。起码应包括:目标论证,探索可行的备选方案,分析比较备选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并作出决策,组织方案实施并检查实施效果,反馈信息并调整决策等环节。二是程序中每个环节的职务分配应分离不相容职务。方案的拟定、分析比较和选择决策要由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员承担,备选方案的分析比较不能只由拟定方案的部门或人员来完成。分析比较方案过程中要做好事前审计,并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种反对意见。方案的决策者不能承担具体的执行任务。三是决策应该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对外经济合作和大项的筹资及支出项目应该实行集体决策,由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实现决策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更重要的是应该集中众人的智慧,减少决策失误。
三、建立经济责任制是领导干部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
领导干部对单位经济活动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合理分配职务实施组织控制是前提,明确工作程序实施程序控制是重点,而建立各级经济责任制实施人员控制,则是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所谓经济责任制,就是将经济活动中的管理责任按职责权限明确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并配以相应的奖惩措施。经济责任制的核心是权利和责任相结合,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各有关人员在经济工作中既按规定行使权利,又必须按规定承担责任。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单位领导对经济活动应当实行广泛的分工协作,在分工协作中实现纵向控制、横向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各类人员的行为都在被控制之内,使每个职务的承担者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被控制的对象。建立各级经济责任制,对于内部控制的意义在于强化从事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单位各级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对单位事业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内部控制更是如此。领导干部应组织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制度的执行也要靠领导干部的努力。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上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品德,管理者的能力和品德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建立经济责任制,使责权统一、明确,对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增大了经济责任追究、奖惩的压力和动力,有利于管理者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从而提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和自觉性。
经济活动的过程范文4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经济功能;经济发展
经济法不言而喻是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一项法律规范。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频繁,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使得经济法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因此科学的利用经济法的功能,特别是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对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法和经济法的功能概述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经济的整体角度出发,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调控和管理的过程。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经济法在我国颁布和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并且我国对经济法的解释也没有达成共识,对经济法的功能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经济法的功能从简单的层面来理解,就是经济法的颁布和实施是为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社会整体经济处于一个上升的状态,换言之,经济法的功能就是经济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经济法根据国家、地区和法律环境的不同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同,所以对经济法进行研究时要结合具体国情,对经济法的真正作用对象进行研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贸组织的加入也使得我国的经济转型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经济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现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相结合,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整体的调整。第二,经济法是我国经济有序发展的坚强后盾,为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中明确了方向,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三,通过经济法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从而促进利益双方的和谐发展。
二、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分析
(一)为经济主体提供经济信息
在经济主体开展一项经济活动之前,会对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充分的预估,并且会进行风险的防控和预防,将经济主体的风险降到最低,以便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无论经济主体如何进行防范,都需要有法律规范作指导和保证,由此可见,经济法在经济主体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为经济主体提供了相关的经济信息,使得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更加的具有可行性。
(二)为经济主体分配经济利益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推动社会、经济两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经济法在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理时,根据经济主体的资格和资源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实行平等分配。但是为了确保利益主体的公平性,会按照经济法的规定,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分配标准。由此可见,经济法在经济主体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利益双方的衡量来分配经济利益,保证经济主体的在利益上的公平。
(三)激励经济主体开展经济活动
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开展是以经济法作为指导和保障的,同时经济法也能够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起到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主体在对经济活动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利用经济法作为依据,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提高经济主体的积极性。第二,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可避免的麻烦,通过经济法可以有效的激励经济主体的斗志,帮助经济主体找到解决方法。另外,在激励经济主体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完善激励机制,给予经济主体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取得可观的效果。
(四)降低经济主体的经济成本
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避免不了会产生很多的经济成本,但是经济法可以为经济主体提供可靠的指导,这样就会为经济主体减少经济往来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成本。经济法中对经济主体在开展经济活动中的很多权益都进行了保护,并且通过附加的法律规范为经济主体提供方便,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主体的经济成本。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法的功能就是经济法的本质和价值的体现,经济法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建设。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主要体现的就是经济法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换言之,经济法颁布和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发挥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晓波.新时期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188-189.
经济活动的过程范文5
一、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
(一)财务会计概述
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是货币。是对存在经济活动的经济体的经济数据整合分析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
财务会计是会计工作其中的一种,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传统会计基础上,以相关准则为约束,采用诸多方法对企业或单位经济活动中各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分析。整理结果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与管理上,为之提供数据信息服务,让企事业单位能够对企业或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准确的调整,实现更好运营。
(二)审计概述
审计是对财务会计具有监督检查效力的规范经济行为的财务管理手段。审计并不是依附于会计而存在的,有专设审计机构以及专职人员。审计工作主要是对存在经济活动的企事业机关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确定经济体的运营情况。审计又可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二者区别在于审计执行者不同,根本目的存在些微偏差,但审计流程大致相当。
(三)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
(1) 工作对象之间的关联
会计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就产生了初期的审计。二者的工作对象是经济活动的财务资料。财务会计是对财务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将整理结果以财务报表形式反映出来,供单位运营使用。审计是对财务资料进行审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及时做出处理以保证财务制度的落实以及企事业单位经济的安全运营。早期审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对象的一部分。随着审计的不断发展,其对象逐渐扩大,但并未包含所有会计对象,并且与之还存在一些区别。在如今的审计与会计的发展中,审计对象不仅包括会计工作所有对象,还存在更多内容,如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真实性等进行监督审查。审计对会计同时起到监督作用。由此看来,二者工作对象可大致概述为“被包容一大致相同一包容”的一个动态发展关系。
(2) 工作职能之间的关联
财务会计本着统一管理原则,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监督,审查经济利益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审计本着独立客观的原则,对已发生经济活动进行严肃审查,判断其合法性。此处应该注意的是,财务会计工作中只有监管部分的工作与审计职能相当。而会计监督仅是审计监督的基础工作,并且审计监督反过来对会计监督又可以产生再监督。二者都是为了加大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与监督,创造更多经济利益。
(3) 业务之间的关联
财务会计的管理要依赖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而审计工作不仅需要真实的会计资料,还需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如此才可以进行客观正确的审计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在正常的财务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要依照国家以及单位的要求进行财务资料的核算,记账;审计要参考财务资料对财务会计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审查,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二者都需要有真实的会计资料作为基础,否则工作开展将失去应有的意义。
二、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区别
(1)产生条件不同
当人们在劳动成果富余时产生对其管理分配的技术需要,就刺激了会计的产生。早期的会计是对劳动成果的计量与记录。生产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高要求促进了会计独立。而审计是在会计产生的基础上,为满足对会计活动的监督管理应运而生的产物。早期的审计是经济体内部选取负责人进行经济与会计活动的监察,后又发展到聘用外部人员进行会计资料的审计监督。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尤其是“甩手掌柜”经营形式的出现,聘用独立审计机关或人员进行经营管理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急切需要,因此审计开始成为独立职业。
(2) 责任不同
财务会计的责任是整理反映出真实经营资料,促进经济活动高效稳定进行。审计只负责审计报告的客观真实,对会计工作的合法性负责。
(3) 方法不同
财务会计工作方法包括财务资料核算、分析与检查,通过完整核算体系对财务资料进行核算汇总,为财务管理与经济运营提供所需资料。审计方法包括了方案制定、资料审查、对象选取与评价、审计报告设计与提交,最后还要判断会计活动的合法性。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同之处,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暂不做论述。
三、怎样正确对待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1) 明确对本质的认识
虽然二者目的相同,但是本质上却存在差别。财务会计和审计的本质,一为理财,一为监管。财务会计的监管要以货币计量为基础,范围上存在局限性。审计对经济活动进行全方面审查,范围涵盖经营活动整个过程,帮助发现问题并应对,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 掌握二者的动态发展关系
如前文陈述,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动而变动。二者是相互监督、相互影响还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都取决于经济发展对经济活动的约束与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明辨二者关系不混淆,可减少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开展与提升过程中问题的杂合,提高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发展速度与效益。
(3) 加强对审计与财务会计的监督
审计又分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若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无法得到保证,联合领导甚至是审计人员做假账,占取经济利益,财务会计与审计的监管职能无法得到体现,更为经济活动造成严重的打击。因此加强对二者岗位的监督以及对专职人员素质的提高教育,对于财务会计与审计工作的进行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会计刺激审计的产生,审计强化了会计的管理。审计使会计的工作更加规范,对于打击经济活动弄虚作假、促进会计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以及将来的经济发展中,我国还需要通过不断制定与完善会计准则与法规,让审计工作可更全面的开展。有足够的规章依据,可以对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做出更准确判断,维护经济发展的公平性。
经济活动的过程范文6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 农场经济发展 会计信息 会计质量
前言:
在农场的会计信息管理中,农场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由农场的计划和主要保障资产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相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组成,对于农场的会计信息管理来说,一般包括批准和授权系统、保管农场的会计记录和农场会计报告的人物与经营或资产保管的任务要相互分离、对农场的资产实物要采取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控制手段。农场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对农场资产的保护、对农场的保证账目和农场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采取的有关方法、有关程序和相关的组织规划。一个有效的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照上级管理部门需要,可以保证执行农场经济业务和完成农场各项工作的职责,这样就可以保证农场的会计制度得到正确的实施,保证农场经济效益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可以说农场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能够保证农场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可靠的基础,同时它又是推动农场会计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现代农场为了增强农场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场经济的自身发展,农场必须建立有效的农场经济的会计管理控制制度,保证农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
1.1农场内部会计控制与农场经济发展
在农场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都需要依靠政策的运转,都应该符合我国农场经济发展的内部控制的制度,这是农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农场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构成我国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农场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会计工作的质量,它还可以推动农场经济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各项工作和政策的落实和发展,这是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可以通过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加以约束,使农场的经济活动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来加以规范,建立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经营规范的约束能力和激励动力,以农场内部会计控制为规范,充分调动农场对经济经营和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农场的经济发展,向有利于农场的健康、相互协调、稳定的方向发展,使农场的经济发展,朝向最大限度的获取农场的经济利润而努力。
1.2农场会计职能的发挥与经济发展
农场会计职能的发挥,可以有利的促进农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我国《会计法》的基本法律中规定,它赋予了农场会计人员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两项。因此,农场会计要依据内部会计控制来实施对农场的会计规范。农场的会计核算是对农场经济业务的真实反映和直接体现,农场会计的内部监督职能是以农场会计核算为基础,它是对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进一步监督和控制。当然,农场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职能和核算职能工作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它可以有效的实施农场的会计监督工作,在农场的内部会计控制中,必须要以农场的会计核算为基础,这样才可以保证农场会计的监督工作得到保证,同时也能使农场会计核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保证农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这也是农场会计监督和农场会计核算相互补充,相互辅助,相互成长的成功之路。
1.3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可使会计法律法规得到充分贯彻
在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在有效的农场内部控制制度中,是如何促进农场经济的发展。这在我国的会计相关法律规定中,对于农场会计的核算行为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它可以使农场内部会计控制核算行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来增加农场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增加对相关农场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真实性和信息真实性,提高农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这样它就可以带动我国农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农场经济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目前,我国颁布并实施了相关的农场会计行政法律法规,国家的目的,是希望借此,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来加速对农场会计制度管理的完善。有效的使农场内部控制工作,向农场会计法律法规得到贯彻与落实的方向前进,这是我国《会计法》对农场会计工作的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得到广大农场会计工作者的积极支持,才能够的到实现。
2. 完善农场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的建议
2.1内部会计控制要树立明确的意识
及时有效的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应当加强农场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农场所有领导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领导意识。所以,农场的领导者不但要担负起对农场会计行为的引导和监督的责任,同时也要积极组织农场会计行为。因此,应加大日常工作中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不但能够加强农场领导农场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源头制定相关规定;其次,农场的财务部门是引导、牵制内部会计制度,农场会计相关准则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加深农场内部人员对快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认识,配合农场领导工作,完成农场的财务工作。利用上述方法树立明确的内部控制意识,营造全方位、全员和全过程的综合性的会计管理环境,使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2.2健全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在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中,要根据会计控制相关条例,并结合农场经济发展的自身实际情况,创建符合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必然会有利于农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要明确划分农场中不同的各个管理部门、岗位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因此在健全农场内控体系的同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原则:首先,要遵循农场经济生产管理的全面统筹原则。我国农场的内部会计控制涉及到所有对农场经济活动的事前、始终和事后的控制工作,它是对农场经济活动横向和纵向的交叉控制,因此,农场的经济活动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同时,应当充分的体现出全面性的农场的会计控制原则,并针对单一的农场经济经营的控制目标,进行分类控制;并且在建立完善的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过程时,必须遵循会计的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有利于农场经济发展时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它可以将农场的经济控制,按照事前控制、事中反馈以及事后分析等手段相结合起来,创造时间上的相对严密、连续和完整的农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样,如果在农场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经济问题,就可以对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实施有效的控制;如果要建立同时归口分级控制的原则,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农场经济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它不但要求我们建立农场经济活动的会计控制时,建立分别控制和统一的领导,还要严格遵守上述原则。使农场的单位经营者和财务部门属于农场的主要领导中心,制定并向农场经济活动内部下达农场经济的内部会计指标,因此,必须要对农场经济活动的经营活动和农场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工作分级管理,使农场经济活动中每名员工都深刻了解自身职责和责任,将其职责落到实处,建立严密的农场经济活动的控制网络系统,使农场经济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于其中;同时,还可以结合权责发生的原则建立农场内部会计制度。这也再一次说明,农场内部会计管理工作,必须在农场内部控制过程中,了解农场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归属。明确农场经济活动管理中的会计责任和权利,一定要实现农场会计工作责任和会计人员职责的相互分离。
2.3加强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执行力度
强有力的农场经济活动的会计控制执行力度可促进农场经济活动的内部会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因此,增强农场经济活动的会计控制执行的力度,这可以增强农场经济活动的会计制度的实际操作性。任何管理制度如果不付诸行动,那只是一纸空文,完善的农场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同样如此。必须建立权责和责任,更加细化农场经济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切实落实农场员工的每份责任和权利,保证农场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农场经济活动必须建立完善的农场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机制。
2.4加强农场会计人员的综合职业道德素质
农场经济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就是农场会计人员,它是农场会计控制制度实施的有力手段和保障。它能够充分发挥农场经营者和财务部门的预期目标的作用。因此,高素质的农场会计人员素质是农场经济活动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条件。农场应当聘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业务能力的会计人员,来实施和管理农场经济活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农场会计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提高农场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利用考核和晋升等岗位设定机制,来保证农场经济活动员工的业务能力,提高员工的农场经济活动的胜任能力,为农场打造业务能力高,而且职业素质高的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团队。
结语:
农场经济活动的内部会计制度是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农场财务管理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它是农场经济活动的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农场经济活动的会计控制制度对农场发展的重要性,探讨的目的是为了使农场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方向前进,使我国的农场经济发展为满足我国人民的需要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秀艳.浅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04-23.
[2] 郑子清.加强国有农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J].福建农垦实践与探索(第二辑)2003-10-01.
[3] 倪东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