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称评选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称评选办法范文1
为加强学校校风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学生管理,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特制定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案。
一、评选原则:
1、主要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评价,侧重工作实绩,注重实际表现。
2、本着有利于班主任队伍建设原则。
二、评选名额:根据班级情况而定(按班级数20%的比例评选)。
三、评选条件:
1、评选范围:该学年所有班级的班主任并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两学期以上。
2、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教师,思想进步。
3、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工作有实效、有创新、有特色。
4、凡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取消参评资格:
(1)班主任有悖于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造成不良影响者;
(2)该班学生出现严重违法违纪现象,给学校声誉造成恶劣影响者;
(3)该班出现师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办法:每学年评选一次
五、评分标准
1、班级量化考核占60分,取二学期的班级量化考核平均分。
2、交各种材料占5分,不按时上交每次扣1分,不交每次扣2分。
4、考勤占10分,参加班主任会议及活动,迟到每次扣0.5分,缺勤每次扣1分。
6、组织各种活动占5分,学校组织各种活动,若需要班主任参与并组织的,每缺勤一次扣1分。
7、班务日志占10分,班主任要做好班务日志,政务处不定期进行检查。
8、班级巩固率占10分,流失1个学生扣2分。巩、
五、奖励办法:
1、由学校发给荣誉证书。
职称评选办法范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促进我县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确保我县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中,经考核认定,取得县政府颁发的《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农民。
第二章 支持扶持奖励政策
第三条 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以下免费政策:
(一)免费开展技术培训。
(二)免费发放科技资料。
(三)免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考核认定。
(四)免费提供各类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
(五)免费开展蔬菜生产技术咨询。
(六)免费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指导。
(七)免费开展测土配方服务。
(八)免费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
(九)免费推介农产品。
第四条 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以下奖励政策: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奖励。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每人奖励100元。
(二)新型职业农民标兵奖励。每年评选15%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标兵,给予一定奖励。
(三)产业带头人奖励。每年评选带动周围群众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成效显著的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一定奖励。
(四)生产能手奖励。每年依据单位产量或效益评选出生产能手,给予一定奖励。
(五)名优品牌奖励。积极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建自己的产品品牌,鼓励他们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参与品牌认证。对获得相关认证的优质产品给予一定奖励。对获得相关认证的优质农产品,按照县政府有关规定关于奖励。
(六)规模生产奖励。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30亩以上,大田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给予一定奖励。
第五条 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以下优先政策:
(一)优先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二)优先申报承担涉农项目。
(三)优先提供金融信贷,获得农业贷款。
(四)优先享受专家技术指导和服务。
(五)优先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农业保险、养老保障等方面享受更高的保障。
(六)优先获得新技术、新品种和新信息。
(七)优先承包国家、集体发包的土地、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等。
(八)优先申报晋升高一级农民专业技术职称和认定农村实用人才。
(九)优先申报省、市示范专业合作社和办理农资经营许可证。
(十)优先参与选聘村组干部和评选先进个人。
第三章 附则
职称评选办法范文3
为逐步树立护理人员的规范服务意识和品牌服务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品牌护士所产生的品牌价值、品牌效应等,突出医院服务品牌,并以模范的力量来同化改善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提升护理人员服务素质,创建一支在一定区域内有相当知名度的优秀护理团队,进一步提高病人对医院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
“品牌护士”的概念:
“品牌护士”,就是高品质而优秀的护士,是经考核、评选方式决出的职业道德良好、专业技能过硬、理论水平出色、护理服务规范、病人普遍满意的优秀护士代表,是系统精英、行业楷模、德艺双馨的护士,代表医院服务形象,服务品牌。
二、评选办法:
在全院范围内选拔,采取科室推荐、社会调查、同事测评、组织测评、理论考试和技术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科室推荐填写《品牌护士推荐表》,附其近两年取得的奖励证书的影印件及相关事迹的文字材料,上报护理部。取10~15名为“品牌护士”候选人,然后所有候选人经护理部组织考核复评,合格者确定为“品牌护士”。“品牌护士”评出名额之和原则上不超过全院临床在岗执业护士总人数的10%。
三、评选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全院具备护理执业资格者。
2、长期坚持临床一线工作,连续三年无差错事故。
3、工作5年、护师或以上职称。
(二)参评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职业,忠诚团结、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工作主动、服从管理,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领导同事评价高。
2、专业技术精湛,基础理论扎实,护理操作技术娴熟规范。
3、对待病人真诚、热情、周到、耐心,社会评价良好,特别是病人满意率高。
4、平时注重个人形象、仪表和礼仪,有良好的心态、人际关系和语言沟通能力。
四、评选标准:
要求以“德、勤、能、仪”为基础,并具备以下几点品质。
豁达——为人正直,胸怀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关爱——突破单纯的外在美的评选,这里需要是一颗金子般的关爱他人之心。
专注——因为专注,所以值得尊敬。有较强的工作原则、服从组织分配,以积极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才干——优秀的护士,除了一颗关爱之心,还必须有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给患者以最大的帮助。
奉献——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了每一位患者,具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贵品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让患者、让社会感动的事迹。
五、“品牌护士”评选工作进程安排:
时间主要工作进程备注
4月14日前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本单位评选工作方案。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选派医生代表
4月15日前召开全院护士大会,组织“品牌护士”初评,各科选拔、推荐“品牌护士”人选。
4月24日前护理部统一组织“品牌护士”调查、测评和考核。复评采取分类考核、集中复评的办法,内容以实践技能和基础理论考核为主。
4月30日前“品牌护士”名单公示。
5月7日举行授牌仪式,授予“品牌护士”荣誉称号。六、评选要求
1、各科室要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建设、提升医院整体形象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品牌护士”评选。
2、评选过程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评选、审核、公示、推荐等各个环节工作,同时要注意挖掘护理工作队伍中的优秀业绩和感人事迹,加以宣传、提炼和弘扬。
3、推荐的拟表彰人员一定要在德、勤、能、仪方面突出,在平凡的岗位将平凡的工作做实,确实具有榜样作用。
七、“品牌护士”管理
1、“品牌护士”统一实行佩标识上岗,并将“品牌护士”的有关资料集中上墙对外公告。包括各人照片、服务格言。
2、获得“品牌护士”荣誉的护理人员应珍惜荣誉,以身作则,坚持在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认真改善服务细节,以人文关怀为基础,以护理质量为核心,积极带动全体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3、积极创新医院服务模式,带头启动医院新的特色服务项目,真正起到模范作用,获得品牌效应,到达品牌效果;担当改善医院服务形象的先锋官和服务品牌的形象代表。
4、任职期限:“品牌护士”评选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每半年接受一次测评和考核,采取各科室和护理部两级评定的办法,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
5、奖励:对“品牌护士”给与精神和物质奖励。护理部将对“品牌护士”的先进事迹在妇幼人和护士天地栏目不定期报道,医院也将采取不同方式对品牌护士进行宣传报道。
6、“品牌护士”在评选周期内出现下列情况的,医院将取消“品牌护士”称号:
1)年度工作期间出现病人(家属)投诉,或在院内外发生与病人(家属)及单位同事争吵者;任何一次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低于90%者。
2)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出现护理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者;
3)评选周期内在本单位或护理部组织的考核考评中成绩不合格的;评选周期内单位年度个人考评不合格的;
4)一年内病假在一个月以上,产假、哺乳假超过医院规定,事假超过天者。
职称评选办法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全体参与、重点培养、集中评估、整体提升”为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一批师德高、造诣深、有影响的名教师;创建一批管理好、有特色、质量高的名学校;造就一批有思想、善管理、敢创新的名校长。
二、目标
从2009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重点培养名师600名,其中高中名师200名、初中名师180名、小学名师200名、幼儿园名师20名;创建高中阶段教育(含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名校10所;培养名校长100名,其中高中15名、初中25名、小学50名、幼儿园10名。自2009年至2013年五年间,每年按照目标数的五分之一进行评选。
三、范围对象
名师、名校长评选工作范围是全市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含民办各类学校)在职在岗教师和校长。名校评选范围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四、评选条件
(一)名师名校长入选条件
1、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坚定信念,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校,依法执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3)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5)治学严谨,学风端正,具有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的精神。
2、具体条件
(1)名师
①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中学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小学、幼儿园教师具有特高级职称;在职在岗的中小学特级教师为当然“名师”人选;
②中学教师具备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具备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具备中专毕业及以上学历;
③获得过市(地)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优质课奖励或由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综合荣誉称号;
④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教育思想端正,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突出的教育教学专长,教学水平高,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在本市有较高知名度;
⑤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发表或出版过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著或教材;承担过省级以上课题,并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取得较大成效。
(2)名校长
①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具有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担任校长(正职)3年以上;
②中学校长具备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具备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③获得过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综合荣誉称号;
④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掌握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行政管理能力,兼任一门课程的教学,作风民主,公正廉洁,办学实绩突出,在本市有较高知名度,所在学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在全市起示范作用的先进学校;
⑤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积极开展学校管理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发表或出版过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论著。
(二)名校评选条件
1、管理水平高。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校长素质高,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学校班子团结合作、科学民主、和谐高效;学校管理内涵丰富,管理效果好,社会认可度高,办学行为规范。
2、教育教学质量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学主体,注重健康协调发展;注重培育全体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合作的综合素质,并在一定的文化知识领域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3、师德师风正。教师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教风浓厚,学历达标;教师能模范执行行为规范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坚定素质教育的观念;具有敬业爱生、乐于奉献、以身立教、以德育人的精神境界。
4、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强。重视科研工作,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有科研工作机构和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获地市以上奖励和同行公认;加强继续教育,在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抓好校本培训和群众性科研,创造勇于创新氛围,争当创新型教师,造就一批德高业精、同行公认的名师。
5、校园文化氛围浓。学校建筑布局合理,色调和谐,功能齐全;校园环境洁净、优美,积淀浓郁的文化特质,展现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6、教学设施完备。具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各项办学设施达到省颁标准。
7、社会满意程度高。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无乱收费、乱补课现象;学校的教育质量、服务态度、综合实力、精神风貌、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成立宜春市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局长徐晖同志担任组长,市教育局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市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的日常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若干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市内知名教师、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组成市评审委员会参与评审工作。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参选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统筹规划
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对集中人力、财力用于参加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工作;要坚持标准、宁缺勿滥,各县(市、区)对辖区内学校办学情况要作出评估,扬长避短,精心组织,确保质量;要紧密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强化各项工作举措,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创新和发展。
六、评选办法
(一)评选程序
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工作于2009年年初正式启动,由市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标准,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遴选。具体办法为:
1、推荐。各县(市、区)教育(文教)局(教委)在学校开展评选活动的基础上,按市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指标推荐,由申请者填写推荐表,连同有关证书、材料,经所在学校、县(市、区)教育(文教)局(教委)逐级审核盖章后,交市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初审。市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评选标准,对申报者进行初审,并在宜春市教育信息网上公示,接受社会投票,确定初选对象。
3、评审。市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评价,提出书面评审意见。
4、审批。市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对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进行审核。
5、认定。对审定的对象公示一周,期内无异议者,由市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报请市政府正式授予名师、名校、名校长称号。
(二)表彰奖励
对认定为名师、名校、名校长的,由市政府颁发证书;并对入选的名师、名校长予以相应奖励。
职称评选办法范文5
1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我校向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的发展大多数朝行政方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副科、正科、副处级辅导员(当时称年级主任),学校的中层干部有半数为辅导员出身,有“学校中层干部的摇篮”之美称。2003年以来,我校招聘了首批硕士毕业生任辅导员,四年来,我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基本上“更新换代”,实现了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
1.1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
我校认真落实中工中央16号文件、省委12号文件、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文件精神,落实省厅和学校关于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建立和不断完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认真完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多渠道引进优秀大学生担当专职辅导员、引进硕士毕业生等多种途径来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进一步改善我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1]。2003年以来我校引进专职辅导员5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占引进总人数的28.3%;本科生38人,占71.7%。平均年龄为26岁,均为中工党员,女性辅导员29人,占54.7%,男性辅导员24人,占45.3%。
1.2强化制度保障,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
我校认真落实教育部的《规定》所提出的政策性规定,落实省厅和学校关于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定了《广东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广东医学院政治辅导员工作职责》、《广东医学院辅导员管理办法》、《广东医学院政治辅导员年度考核办法》及《广东医学院正副科职政治辅导员评聘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规定了辅导员选用的条件与招聘程序、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要求。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定、科研工作、工作年限、工作职责、工作待遇、辅导员的上课准入与“上课”界定等方面都有了明确规定,为专职辅导员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另一方面我校还设立了优秀辅导员专项奖励制度,2005年和2006年考核评选11名优秀政治辅导员。
1.3加强辅导员的培训
为了使辅导员尽快熟悉工作和规范工作,我校注重辅导员的培训和学习,以提高整体素质。我们通过组织新进辅导员参加岗前培训(学校新进辅导员岗前培训、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参加省厅思政处定期举办的学生工作骨干培训班等形式,搭建辅导员学习知识和提高认识的平台,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学生工作要求,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2辅导员队伍中的存在问题
2.1辅导员人数不足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势必增加辅导员人数才能满足工作需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广东省2006年12号文件关于辅导员政策有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该标准,我校在校学生数为16000人,应该配置80名辅导员,而实际上只有53名专职辅导员(未包括10名兼职辅导员),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
2.2同年引进的辅导员偏多
不管是本科毕业生,还是硕士毕业生,同一年引进辅导员过多,难以形成合理的梯队,也必然会造成今后晋升的困难。但是,随着扩招的逐年增加,辅导员需求也相应增大,其引进工作也要跟进,这是一对矛盾。另外,同年引进的年轻辅导员偏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婚姻问题——成家的愿望或准备成家,女性要生儿育女;缺乏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偏低;进修学习机会有限;工作压力大,苦恼多,请示多,汇报多,各种能力需要提高。
2.3辅导员女性偏多,造成“虚位辅导员”
我校新引进辅导员中女性占54.7%。女性辅导员有她们的长处,在接触女生和做女生思想工作方面,工作更容易开展。但是,她们绝大多数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这就意味着一结婚就要考虑生育,要按照国家生育政策给予休产假,这样通常会影响半年或更长的工作时间,实际造成“虚位辅导员”现象。我校每年都有一二位专职辅导员休产假,给工作的安排带来一定的困难。
2.4辅导员的原有专业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佳选择,但这方面的毕业生少之又少。目前我校辅导员的原有专业有:医学、英语、心理、法学、物理、哲学、体育、中文等,这些都是非思想政治专业。虽然医学专业的辅导员在熟悉专业与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方面有一定优势,其它非医学专业的辅导员也有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优势,但是非思想政治专业的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2.5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学生工作的“教与管”问题
辅导员的学生工作方式历来是有争议的。从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量上看,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保姆”或“救火队员”。从“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来看,从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上来看,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沟通相处是难以实现的。强调师生的和谐关系只能从沟通开始,沟通是思想工作和育人的本质要求。诚然,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管妥学生,因而要改变只是一味以管代教,做到以教代管,管教结合,同时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延长辅导员的“工作手臂”。
2.6辅导员的职称待遇问题
职称待遇问题是困扰我校辅导员队伍的重要问题。目前我校辅导员队伍职称、职务结构的特点是初级职称及无职称的比例比较大,其中初级职称比例接近65%。切实解决好高校专职辅导员评聘教师专业职称、职务问题,是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保障。
2.7辅导员合同聘用制问题
目前实行的合同聘用制或临工制,有市场调节的作用,有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也有降低成本开支的考虑。实施合同聘用制后,辅导员队伍有两种用人制度:正式工(干部)、非正式工即合同聘用工。合同聘用制度的用人机制显然对辅导员十分不利,这样可能带来同工不同酬的政策不平等问题,会较大地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和如何建设这支队伍,始终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重点是两大体系:管理体系与激励发展体系。在管理体系上,加大“进、管、出”管理力度,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在激励发展体系上,落实好有关辅导员干部政策,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面有更大作为。
3.1进一步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
3.1.1采取多种形式配备辅导员足够的辅导员人数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本保证。学校在加大发展进程中不应以减员增效为借口,在配备辅导员人数方面打折扣。按《规定》精神,可采取专兼职两种办法配备辅导员队伍,每年引进一定数量优秀毕业生担任专职辅导员,同时可从行政人员及教师当中选拔一批兼职辅导员。
3.1.2进一步完善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制度,积极鼓励辅导员长期或者终身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等“三化”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方向性。辅导员的工作更多是“大杂烩”——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教育、心理调适与大学生生活指导等。如果把辅导员工作界定很“精细”,会大大削弱了辅导员工作的效力。
3.1.3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管理体制与考核管理办法,切实解决辅导员的待遇问题,改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住房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经济收入低下——尤其是刚毕业生的年轻辅导员;工作压力过大;“感情留人”、人本关怀等工作做得不够;辅导员的发展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二级学院随意截留或挪用辅导员,或随意调进某人当辅导员等;另外学校在科级干部换届时也抽调了一部分辅导员。应该看到,多数辅导员是愿意从事学生工作的,只要进一步改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他们都应该能够安心工作。据我校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看,辅导员最为关心的是“改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同时,辅导员年度考核和“优秀政治辅导员”评选办法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3.2加强辅导员的学习
面对深刻变化着的社会,面对知识全球化和信息社会,面对高智商而充满各种思想性的大学生群体,对于辅导员个体来说,为了适应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学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对一个学校的思政工作队伍而言,建设学习型辅导团队势在必行。辅导员的学习形式有:辅导员团体培训(岗前培训、学习班、研讨会)、个体自主学习与读高学历、集体交流、外出参观学习(国内、国外)、开展调查研究与科学研究、为学生上课和讲座、社会实践、网上学习与了解学生信息等。同时,在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经验,从大量的感性工作中探索学生工作的规律,从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
3.3建立和谐的辅导员队伍
职称评选办法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青年人才 激励机制
当前,青年职工已成为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重要人力资源,作为业务和科研的生力军,他们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因此,研究青年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对策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与激励相关概念
事业单位概念。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政府职能部门。其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主事业单位(即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由国家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并由编制部门管理。
激励概念。激励是指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激励组织成员在心理上处于兴奋与紧张,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实现激励的主体所需要期望的目标。它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的激励手段可以使员工的需要得到满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育他们对组织的信任感和忠诚感,使他们能更积极、有效地为组织服务,从而实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青年人才激励现状分析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方式为国家全额拨款,承担着国家级气象基础信息、计算机、骨干网络和通信资源的运行、管理、维护、建设及服务等重要任务,与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时还承担着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通信枢纽、世界数据中心中国气象学科中心和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职能。其前身是国家气象中心气象信息中心,2004年7月12日,经中编办批准为“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开始独立运作,人员编制310名,2005年3月17日,更名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青年人才总体情况及特征。截至2012年12月底,该单位共有35岁以下(含35岁,下同)青年职工110人,其中男性60人,占54.55%;女性50人,占45.45%。从岗位分类上看,管理岗人员4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3.6%。其中男性3人,占管理岗人员总数的75%,女性1人,占管理岗人员总数的25%;专业技术岗人员106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96.4%。其中男性57人,占专业技术岗人员总数的53.8%,女性49人,占专业技术岗人员总数的46.2%。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青年人才队伍构成特点。一是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9~35岁之间。青年职工中,29~35岁职工71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64%。该年龄段的人基本上已结婚或正准备结婚,工作和生活趋于稳定,具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基本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工作和技术水平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正是逐步走向成熟,开创事业的最佳年龄。二是整体知识化程度较高,硕士学历以上的人是中心青年人才的主体,拥有的专业知识相对集中。三是职称比例相对合理。35岁以下青年职工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7人,占15.5%;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2人,占38.2%;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3人,占30.0%;试用期内人员17人,占15.5%。
青年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首先,目前,中心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48%,是一支以近年来新毕业的博士、硕士为主的年轻队伍,尽管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缺乏业务与科研工作积累,业务骨干力量的成长需要时日。其次,专业分布相对单一,结构不尽合理,缺少既懂气象专业知识,又懂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青年人才激励措施问题分析
青年人才激励措施。一是物质层面的激励措施。目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薪酬水平是吸引、保留和激励青年职工的基本条件,也是最常用的物质激励方式。二是精神层面的激励措施。主要是通过评选汛期先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对考核优秀的人员进行通报并发放奖励证书等方式进行,树立典型,进行宣传。三是职业发展层面的激励措施。通过承担项目、安排培训、轮岗实习和在职教育等方式,让青年职工接受再教育、不断充电的知识激励,气象和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更新;通过安排培训学习和内部导师指导等方式对青年职工进行激励,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对他们进行职业发展层面的激励。四是晋升层面的激励措施。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的晋升是展现自身成就和价值的良好平台。因此,晋升激励对于青年职工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方式。
青年人才现有激励措施问题及分析。一是薪酬激励作用缺乏实效性。根据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青年职工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来看,收入的满意度处于低水平,不能充分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二是缺乏系统有效性的绩效考核。在考核中存在以下问题:内容太笼统;不同级别、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处于同一考核层面因优秀名额受比例限制,按考核标准应是优秀的人但因为人数限制评不到优秀;存在轮流坐桩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工作的可信度。三是缺乏发展性以及针对性的培训。总的来讲,青年职工接受培训的机会不多且针对性不强。同时,一部分在职攻读学位的青年职工,主要是基于个人利益和发展角度,较少主动考虑到单位目标的实现。四是对青年人才的发展规划性不够强,有时让青年人感到没有发展机会。目前单位对青年人才的使用主要是靠惯性,缺乏合理的计划和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与指导。五是激励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领导给予青年人的正面反馈很重要,对他们进行肯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这是对青年人极大的激励。
完善事业单位青年人才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完善招聘制度,严把人才入口关。目前,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事业单位主要的人才招聘渠道,因此,所招聘到的学生素质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发展情况 。在此情况下,在招聘环节就要坚持宁缺勿滥,以保证招聘职工的素质,这就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制作全面的录用标准,对学生本人所具有的隐性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招聘过程尝试使用一些已在企业运用比较成熟的方法,如压力面试、情景模拟、素质测评等,以甄选优秀的应聘毕业生。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分类考核机制与办法。建立与岗位聘任紧密结合的分类考核机制,制定与绩效工资挂钩的“业务与科研人员分类考核办法”和“管理人员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的分配切实体现按贡献大小、按业绩多少分配的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加强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并与年底绩效挂钩。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执行情况追踪制度。执行岗位分类绩效考核制度后,要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和评估,对绩效考核办法进行全面诊断分析,确定问题发生的环节,以便及时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和发放办法,更好地发挥绩效的激励作用。
建立职业生涯辅导机制,搭建青年职业生涯发展电子平台。开展青年职业生涯辅导,需要深入了解青年人力资源特点,总结青年职业发展规划的潜在规律。应利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为青年职工提供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的网络平台,并根据青年职工岗位变化的情况适时修改职业生涯规划,帮助青年职工在网上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类信息记录,及时跟踪并及时公布,作为人事部门安排培训、轮岗锻炼和岗位聘用的参考依据。
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积极鼓励职工参加与岗位职责要求相关的在职学历教育;在构建培训机制时,灵活采用自学自修、在职学历教育、国外培训、远程教育、职务轮换等方式,倡导“学以致用”精神,促使青年职工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绩效;制订和落实在职培训计划,开发利用各种培训资源,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营造“人人崇尚学习、个个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
完善各项奖励制度及评选办法,构建荣誉激励体系。目前,事业单位在荣誉授予体系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荣誉授予的奖项数量较少、内容笼统、针对性不强以及评选标准模糊等。因此,可从以下方面构建荣誉激励体系:适当增加奖项内容,增强荣誉授予的针对性;公开评比流程,量化评比标准;重点做好设计荣誉载体、制定评价标准和操作方法、加强荣誉的宣传运用、完善荣誉动态管理制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