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路养护日常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路养护日常管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公路养护与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养护资金。通过养护维修使公路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并有计划地改善公路的技术指标,以提高公路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运输经济效益。
1 公路养护的目的
公路养护是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预防和修复灾害性损坏,以及为提高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加固、改善和增建。
1.1 经常保持公路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
1.2 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1.3 防治结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隐患,逐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
1.4 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2 公路日常养护的技术手段
公路养护技术管理是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公路管理部门合理组织设计、施工、养护的方法。同时也是为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和保证安全生产,全面完成养护任务的关键一环。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和基本任务就是要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公路建设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办法和相应的安全规章、操作规程、管理条例,以提高养护质量和做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应严格控制和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做好交通情况调查、路况登记、工程检查与验收,建立路况数据库,健全基层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1 交通情况调查
开展交通调查是公路交通部门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观测调查,将与公路交通有关的某些数据记录下来,如交通量、行车速度、各级公路交通量比重等。通过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与整理之后再作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取得的有关成果可供有关部门作为进行公路规划、设计、养护、管理等工作的依据。由于交通调查所取得的技术数据及有关研究成果有着极广泛的用途,因此,交通调查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不可缺少的工作。
2.2 公路路况登记
公路路况登记是公路养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其资料是公路技术档案的主要部分。它反映各条公路及沿线构造物的全面技术状况,是制定公路规划、安排改建项目、编制养路年度计划等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路产管理、资产评估的重要凭据。对实现公路科学化管理、提高养护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进行路况登记时,应以公路现况调查资料、设计、施工、竣工文件、技术总结等为依据,资料不全的应补充进行调查和测绘工作。对表、卡所列内容应逐项认真填写。进行登记的路线,应在每年年终将变更部分进行修改、补充,作为当年年末的公路路况。
公路路况登记资料应逐步做到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贮存。在采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时,所有数据应按《公路路况数据处理系统编目编码规范》执行。编目名称包括公路路线、公路路基、公路路面、公路桥梁、公路涵洞、公路渡口、公路道班房屋、公路隧道、综合部分和图例式样10个部分。
加强公路科技档案的管理,是公路养护部分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必须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2.3 公路养护质量的检查与评定
公路养护质量是指公路工程设施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所保持的质量状况和服务水平。它包含公路设计、施工所形成的内在质量状况和公路养护中保持、提高原有技术状况的程度,因而,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是对公路客观的全面考核。
2.4 技术档案管理
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和较大的工程都应建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是公路技术历史记录的汇总,是以路线为单元的全部技术变更过程的资料,应分别建立专案存档并装订成册,以便查阅。应设置专人保管(或兼管),并建立有关制度,对重要图纸和绝密资料更要妥善保管,要拨给资金,购置相应的设备,做好防火、防盗、防虫蛀等工作,并明确岗位责任制。
2.5 公路养护计划
公路养护工程的计划管理,是指从事公路养护的各级部门,用计划来组织、协调其生产、技术、财务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作。做好计划管理工作,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公路养护计划,包括制定长远规划,编制、执行、检查年度、季度、月(旬)作业计划;按计划内容可分为公路保养小修计划、大中修工程计划、改善工程计划、公路绿化计划、养护经费收支计划、劳动工资(包括民工建勤)计划、物资供应计划等。通过计划的编制,可使各级公路养护部门明确各个时期的任务和奋斗目标,调动各级职工的积极性;制定劳力、材料、机具计划,为完成任务提供可靠依据;并按计划要求预先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进行调度、平衡,保证养护工程顺利进行完成。
2.6 建设GBM工程
GBM工程,是指实现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和全面规划,GBM是其简称。实施GBM工程的目的,是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日益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需要,从而必须切实改善和提高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水平,并以此推动我国公路标准化、美化建设进程。实施GBM工程的作用是可以从根本上治理公路脏、乱、差、费现象,从而达到改观换貌,提高公路和公路职工的社会地位。
3 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探索
3.1 公路日常养护重点
保持路面平整、横坡适度、线形顺直、路容整洁、排水良好;加强巡路检查,掌握路面情况,随时排除有损路面的各种因素,发现路面初期病害,应及早修理;禁止各种履带车和其他铁轮车直接在路上行驶;掌握技术资料,建立养护档案。
3.2 公路季节性养护要求
公路对气温比较敏感,应根据各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水和温度变化规律,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成功经验,针对季节性病害根源,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好预防性保养和修理。季节性保养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 春季:应做好公路温缩裂缝和其他裂缝的灌、封修理,并及时快速修补坑槽、松散和翻浆等病害。
3.2.2 夏季:气温较高,是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的有利季节,应抓住高温期处治泛油,铲除拥包、波浪,及时修复冬寒、春雨期临时修补的破损,恢复路面使用质量。
3.2.3 秋季:由高温逐步降温,东南沿海地区易遭台风、暴雨袭击,东北、西北地区将受北方冷空气活动影响,公路修理必须密切注意天气预报,抓紧完成养护工程年度计划项目,适时做好冬季病害的预防性保养修理,如裂缝灌封修理、冻胀、松脆的防治、及时修补坑槽和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
3.2.4 冬季:继续做好冬季病害的防治,做好防雪、防冰、防滑、疏阻、抢险及养路材料的采备等工作。
结束语
在进行公路养护维修时,首先应了解公路损坏的原理,分析损坏的原因,并区别是属于功能性的损坏或是结构性的损坏,以及损坏是发展性的还是非发展性的,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可行的养护措施。
参考文献
[1]于晓坤.公路养护管理[M].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
公路养护日常管理范文2
公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近年来,公路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公路路网的逐渐形成,加之公路运营时间的推移和交通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公路及其配套设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而使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问题愈发突出。
关键词:养护 制度 人力资源 管理 科学
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 A
一、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保持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其目包括:(1)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以保持公路及其设施保持良好的状态,创建良好的行车环境;(2)通过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质量,最大限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3)防治结合,适时清除公路的潜在隐患和病害;(4)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维护方法不当给使用者带来的损害和事故,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二、特点
1.养护工作的日常性
保持公路的完好状态是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的重要保障。养护工作的任何怠慢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设施本身带来潜在危害,甚至会危及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的财产损失。
2.养护工作对象的广泛性
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照明、绿化、环境保护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其涉及到的专业多种多样,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3.养护季节性
公路养护受季节影响非常大。例如在冬雨季,路面经常出现大量积水、积雪、道路结冰,因此养护人员应注意收集、利用气象和交通等相关信息,及时关注天气状况和交通量调查统计。
4、养护的复杂性和科技性
很多养护作业的施工工艺复杂,因此养护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熟练的技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还应该不断探索和推行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即“四新”。
三、存在的问题
1、养护管理机制
我国公路现存的管理方式有“管养一体”和“管养分离”两种模式,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管养一体”模式。许多养护管理机构仍然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职责和责任划分不清;养护经费大多依靠上级部门拨付,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机制,不利于社会融资,对养护技术的革新和养护管理机制的创新也极为不利,从而制约了养护行业的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我国当前养护管理部门在养护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把人力资源管理仅仅局限在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建立相应正规的构架,不注重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激励和效绩考核机制,而忽略了对现有人才和高水平人才的管理和激励,这样就不能实现对公路养护人才综合素质的考评,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造成养护企业人才的流失。
3、机械化程度
受资金、政策和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公路养护的机械化发展还比较迟缓。虽然我国近年来在道路养护作业中也引入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综合性的养护机械和养护技术,但机械的适应能力较差,机械性能的开发也严重不足,机械使用效率低下,设备闲置现象普遍。
4、预养护管理
道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会出现一些与路面材料自身及道路结构组合有关的病害,当路面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但明显的病害还没有显现出之前,需要对道路进行维修以延缓病害的出现和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即路面的预养护。传统的路面管理系统和养护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公路路面的矫正性养护,没有引入预防性管理养护的模式。
5、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养护施工缺少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强制性环保规范及标准,在公路养护规范及作业指导书中提及环保的规定少之又少;大部分养护单位缺少专职的环保负责人,对如何预防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缺乏经验和指导性意见。
四、实现优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1、公路养护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事企不分”“管养合一”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公路养护维修行业积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选择养护队伍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养护工作由计划任务向合同管理模式逐渐转变。同时加强政府对养护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施工企业的养护、维修责任和义务。
2、运用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实现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优化管理,充分挖掘养护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例如实行公平竞争、竞聘上岗的岗位制度,完善企业的效绩考核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同时企业还应该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这些后备人才经过适当时间的历练,无论在技术熟练程度上还是管理理念的创新意识上甚至在项目总体统筹管理能力上都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为养护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3、加强养护机械化建设。养护机械化是公路养护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只有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污染小的养护机械才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养护服务水平。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引进国外先进的综合性机械外,还要大力发展国内大功率、多用途的养护机械制造业的水平。对于基层的公路养护路段,则可以引进一些小型的养护机械,小型养护机械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质量高、作业转场方便的优势。
4、加强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以往传统的被动养护管理相比,公路预养护的理念在具体的养护工作中,要贯彻早预防、早施治的方针,经常跟踪检查道路的损坏状况,如出现轻微损坏时,应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性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预防性养护的实际效果。
公路养护日常管理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统筹发展”的工作要求,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明确区、镇两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建立符合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村公路持续、稳定、安全和协调发展。
二、改革范围
本次农村公路改革范围是除区道以外达到交通部规定的公路技术等级标准,并已纳入市市政局公路里程的农村公路(长度500米以上,路面宽度3.5米以上的公路)。农村公路包括公路桥梁、涵洞及其附属设施。*年先将农村公路设施(包括公路、桥梁)纳入区级管理范围,规划红线内绿化、保洁、雨污水管网暂不接受。
三、组织机构
成立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
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府办分管副主任、区建管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区发改委、区公安分局、区人事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建管局、区水务局、区农绿局以及各镇、莘庄工业区分管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建管局,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建管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区建管局分管副局长、区公路署署长兼任。
四、工作职责
(一)区建管局是本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1、负责审批所辖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计划和预算,并报市市政局核备;
2、负责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
3、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实施监督;
4、组织、协调农村公路设施的保护工作。
(二)区公路管理署是本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具体实施单位。主要职责:
1、负责编制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计划和预算并组织实施;
2、负责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
3、组织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和验收;
4、负责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权路产保护,开展相应的行政许可、查处工作;
5、按市、区有关规定,负责委托项目的设计、审计、监理、招投标中介等机构,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管理;
6、组织承发包工程三方合同的签约等管理工作;
7、负责农村公路的数据采集、设施评估检测等基础性的管理工作。
(三)各镇、莘庄工业区负责所辖区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工作;镇城市综合管理所负责所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1、编制所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计划;
2、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
3、参与工程合同文本条款拟定工作和工程合同签约工作;
4、负责做好本辖区中标单位养护监管工作,加强日常的管理、检查和考核;
5、配合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以及行政许可和查处工作;
6、做好相关计划、统计和信息上报工作。
五、资金渠道
(一)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集与管理遵循多方筹措、分级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主要来源:
1、区级财政安排的养路费专项资金;
2、镇级财政安排的道路养护资金;
3、市级返回的养路费补贴资金;
4、征收的轻便摩托车养路费;
5、其他方式筹措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六、资金分担
农村公路设施日常养护和大中修的资金,区级财政(区养路费)承担50%,镇(莘庄工业区)级财政承担50%。由区建管局负责督促镇(莘庄工业区)级养护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以确保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
七、资金管理
(一)预算管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实行区级财政预算管理。区公路署依据农村公路现状,编制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年度资金预算;区建管局负责预算的审核汇总,并报区财政局审批。
(二)资金拨付:区财政承担的资金,依据区公路署申请资金计划拨付至各镇、莘庄工业区,各镇、莘庄工业区应严格按区、镇分担比例配足资金,并依照工程合同条款项目分期拨付给中标单位。
八、附则
公路养护日常管理范文4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和“落实责任、保障投入、健全机制、平稳推进”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平稳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
(二)目标
从2008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尽责”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符合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要求的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农村公路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
二、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一)市政府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二)县级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办法,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明确和落实乡级政府及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的具体职责,监督乡、村两级落实情况,组织、协调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履行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中保障农村公路畅通的职责。
(三)乡级政府按照上级政府的规定,积极筹措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认真履行乡道、村道公路管理养护职责,落实养护责任部门和人员,组织好乡道的日常养护,监督、检查村级组织做好村道公路管理养护的相关工作。
(四)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公路的行业管理工作,将农村公路纳入路网统一管理范畴,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协调、监督、管理、考核机制,逐步实现有路必养的目标。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鉴于两区交通局没有设立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市公路管理处直属公路段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市交通部门负责编制下达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发展规划,会同县区政府审批县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发展规划,审核、汇总、上报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度预算计划,监督检查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监管养护资金使用情况。
县级交通部门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发展规划,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编制上报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年度建议计划,监督检查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养护市场及养护质量等情况,提供管理养护技术培训和指导,指导并监督乡、村两级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五)各级发展改革、财政、机构编制、人事、劳动保障、公安、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建设、水利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相关工作。
三、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
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要积极组织筹措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的原则,建立由财政一般预算拨款(投入)、养路费和其他资金共同组成的多渠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措机制。
(一)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由省补资金和其他资金组成,用于农村公路的大中修工程,纳入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省补标准为县道年公里15000元、乡道年公里8000元、村道年公里1500元。三县养护工程资金除省补外,不足部分由县、乡级地方财政配套解决;两区养护工程资金除省补外,市财政对两区按县道年公里30000元、乡道年公里10000元、村道年公里5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区财政按市补标准1:1配套,不足部分由乡级地方财政配套解决。
(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县级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县、乡级财政补助和其他资金组成。除省补资金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将上一年的汽车养路费超收分成的30%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村级组织要积极投入资金和力量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原则上全部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市财政对两区按县道年公里2000元、乡道年公里1000元、村道年公里250元的标准实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补助。区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资金不低于县道年公里2000元、乡道年公里1000元、村道年公里250元的标准。
三县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资金不低于县道年公里4000元、乡道年公里2000元、村道年公里500元的标准。
乡级财政对乡道、村道日常养护资金的投入分别不低于年公里1000元和500元的标准。
村级组织按照一事一议、投工投劳等方式筹措和落实村道日常养护资金。
县区财政现行安排实际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经费标准高于上述规定的,仍执行现行标准,不得降低。
以上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的补助安排标准和总额,仅作为各县区的补助安排分配数。各县区在具体下达养护资金计划和编制实施计划时,应根据公路路况、交通流量、路面类型、路面宽度等要素统筹安排。
(三)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增加人员的日常管理经费由省级汽车养路费专项安排,乡级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日常管理经费在日常养护经费中安排。具体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实行预算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国家审计和财政、交通部门的监督管理。
县级政府根据省计划安排的补助资金和本地配套资金,统筹安排当年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由县级交通部门制订,市交通局审批,报省交通厅备案。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制度和基金制度,具体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相应的财政部门拨付县级交通部门。县区交通局要建立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专户,按照养护计划用于辖区内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
乡级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养护资金的专款专用。
(五)市政府对各县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行年度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四、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的作业方式和运行机制
三县农村公路的县道日常养护原则上由各县公路段组织实施;两区农村公路的县道日常养护原则上委托市公路管理处直属公路段组织实施。乡道养护由乡级政府组织实施。
农村公路的村道养护一般应按照“乡镇监管、行业指导、村委负责、村民自养、政府补助”的原则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乡镇统一管理养护。村级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委托养护、个人(农户)分段承包、建立养护协会组织养护等灵活多样的养护方式。村级组织在村道养护生产中,应充分应用一事一议的方法搞好资金筹措,培养村民爱路、护路、养路的主人翁精神,保证村道养护管理质量。
农村公路养护应逐步实现专业化、机械化。对养护工程,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技术复杂的专项工程,以及县道日常养护,应按照市场化原则选择具有养护资质的生产企业组织实施。
五、切实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县级政府及其交通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一)坚持公路管理机构专业管理和乡级政府、村级组织协助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各县公路段(或市公路管理处直属公路段)要依照《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规定的职责,负责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乡级政府要配合做好辖区内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组建路政协管网络,积极协助公路管理机构履行职责。村级组织要协助乡级政府和公路管理机构加强路政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收集、反馈辖区内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有关信息,做好路政管理中相关矛盾的排解工作。
(三)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要制订和完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乡级政府、村级组织要相应制订协管制度,配合做好辖区内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六、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改革平稳进行
(一)为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在市、县两级公路管理机构内合理设置内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工作。乡级政府要落实相应人员,保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基本需要。具体方案另行确定。
(二)公路养路费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主渠道,各级公路稽征机构要加大公路养路费征收、稽查力度。大力加强养路费征收对于促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重要意义的宣传,严厉打击车辆外挂、逃缴、漏缴养路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探索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依法征收和稽查管理的新举措,为农村公路养护筹集更多的资金。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指导
(一)为加强对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县区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协调机制,按照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各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推动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规定,支持公路养护场站建设,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
(三)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要在同级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组织落实改革方案,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并积极开展农村公路的文明创建工作。
公路养护日常管理范文5
关键词:机械设备 管理 维修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设施建设越来越多,施工规模逐渐扩大。公路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了保证公路顺利施工的有利措施。因此,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的日常养护与管理对策,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一、我国公路养护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1.1 管理模式陈旧
预期检修制是以往常用的设备管理模式,这种制度没有充分考虑设备维护与成本投入之间的关系,只是把维护当成简单维修活动,并没有将其划为制度管理活动。而随着公路养护制度的不断发展,其需要考虑到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不能施行新的管理模式的话,企业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1.2 机械设备配套不合理
公路工程施工所遇环境和条件存在复杂多样的变化,需要具体的施工方式和采用的技术措施也有很大不同,所以使用的机械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需要在施工中随时购置机械设备。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这就容易导致所购置机械设备存在弊端有时也会与实际所需产生不符,导致利用率低、管理落后,购置难以发挥本应有的效能,甚至有的机械设备使用几次后就被闲置,无人管理。
1.3 使用无度
以往公路的机械设备被用来施工的时候,缺少一定的约束,使得很多人不考虑对其进行管理,只是对其进行盲目的使用。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公路机械设备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而减少了其使用寿命。这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
1.4 维修不及时
有些单位虽然存在着相应的维修部门,但是由于长期怠工,导致很多公路机械维修不及时,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自己进行修理。通过简单的修理,实际上并未对机械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解决,又使设备投入生产,这不但容易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对于机械的使用寿命也有所影响。
1.5 管理技术有限
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模式以及必要的技术没有进行及时的升级,导致了对于公路设备的维修缺乏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基本上进行维护都是靠长期积累的经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设备结构更加复杂,单单靠经验已经不能发现故障,这就为设备的使用增加了安全隐患。
1.6 安全意识差
一些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技术缺乏必要的管理,导致很多技术的掌握还存在着缺陷,在实际的施工中,相关的安全装置都没有到位。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1.7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公路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与公路建设单位缺乏重视是息息相关的,在多数的建设单位都只重视抓生产,而忽视日常的管理工作,对机械设备也是如此,很多的机械设备都是由非专业的人员在进行管理,有的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但是管理中也是乱象重生。机械设备的管理养护方法老旧,养护单位也不注重革新,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只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所以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二、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措施
(一)提高机械设备配置的科学合理化水平
首先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就应当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选择,再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与工程进度要求,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做出有效的控制。对于不同阶段的工程设备使用做出不同的分析,如土方作业施工、路面作业施工等都要选择合理性能和数量的设备,确保最低成本支出的基础上保障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对于机械设备组列内的配套也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以其中主要的设备为准绳,配备其他设备要保障主要设备的功用发挥和使用为基础进行搭配;设备组列要以数量少为原则,尽量选用综合型设备;对于次要的设备可以以并列化,科学确定其中的薄弱环节,做好规划。
(二)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关键是人员的管理,施工单位压明确划分具体的责任人员,明确施工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操作岗位,并确定具体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上岗。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关系着机械设备的性能发挥,关系着公路工程的质量好坏,所以一定要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上做好人员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具体的管理考核制度,依据经济指标和量化标准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考评,提高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水平。
(三)提高施工规范化水平
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对其性能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中加强规范化施工,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具体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和使用说明进行规范化操作,遵守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中的每台机械设备都要由专门的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操作,进入施工现场的每台机械设备也要经过质量认证才允许投产使用。提高施工规范化水平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操作教育,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会给施工人员等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必须在安全教育上做好宣传引导。
(四) 建立监督体制
由于在以往的管理过程中,出现怠工等情况,所以需要在企业中设立必要的监督部门,对于未按照企业的规定对公路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员工要进行处罚。其不但和绩效相联系,还可以和用工合同相结合,这样才能增加员工对其重视程度。通过有效的监督,不仅能够使员工遵守企业的制度,还能使员工在工作中加深对自己工作重要性的理解。
(五)提高机械设备维修的科学合理性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对于机械设备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多数的故障问题都可以在日常的检查中得以发现,所以通过日常定期的检查发现机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的预防使用中的设备发生故障。对于发生故障的机械设备,科学合理的维修是确保施工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机械设备的维护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避免盲目维护,这样可能会带来更多危险的隐患问题。尤其是施工中容易被忽视的油的更换使用在型号、周期上不按照标准进行,会带来严重的损害,影响工程顺利进行。
根据定期的检查状况制定机械设备的维修计划,当前对于机械设备的故障检修多是根据维修工作人员的经验判断,但是此种方式存在很高的失误率和判断错误的情况,所以返工几率大,对此需要提高机械设备的检修水平,应用必要的设备进行技术检测,根据检修结果确定修理的时间和内容。随着现代机械设备的配套化、多元化、复杂化趋势越加明显,定期检查的专业化也要逐渐提高。
三、结语
在公路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的总体形势下,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也成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今后加强研究,提高管理和维修水平,为公路工程施工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田丙臣.浅谈公路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和维修[J].中国科技财富.2012,13:268
[2]郝树礼,崔明辉.我国公路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27:330―339
[3]《浙江省公路隧道管理系统》项目课题组.公路隧道信息管理和GIS应用研究[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3):45-54
公路养护日常管理范文6
农村公路是我市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干线路网的重要支撑,是农村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公路,对于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城乡人力、信息、资源交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消除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抢抓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责任主体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通往行政村的公路。市人民政府是县级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市交通局负责全市县级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工作,对列入省“”农村路网建设计划的项目,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公路管理局作为建设业主负责项目的实施;各乡镇办场区是乡级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各行政村是本村通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征地拆迁、路基土方、资金筹措、前期筹备、建设管理等工作。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统筹规划,强化措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一)坚持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要以方便农民群众出行、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体现城乡衔接、联片成网的原则,与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实现县道、乡道和村道的协调发展。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需要,科学制订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并坚持按规划要求指导农村公路建设。
(二)把握建设标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为:县道一般采用二级公路、乡道一般采用等级公路。①二级公路路基宽度不少于12.5米,等级公路路基宽度不少于10米,通村公路路基宽度不少于6.5米;②通村公路路面必须采用水泥砼结构,宽度不少于3.5米,厚度不低于18厘米,强度不低于30号;其他路面公路的结构应满足规范要求;③公路防护构造物及边沟等排水系统应完善;④桥涵应达到规范规定的设计荷载等级和洪水频率;⑤公路沿线尤其是危险路段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标志及附属设施。
(三)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一是严把施工单位资质关。凡进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施工资质,有三年以上公路施工经验,有足够的施工设备和资金能力,有良好信誉。施工单位资质必须经市交通部门审核认可。市交通部门要建立施工企业信誉业绩档案,对在公路建设中不讲信誉、质量低下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黑名单,五年内不准进入公路建设市场。二是规范农村公路项目招标投标。凡列入省“”农村路网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通村公路造价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应在经市交通部门审查合格的施工企业中通过公开竞争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定施工队伍,上述招投标工作一律在市招投标交易中心进行。通村公路造价5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乡镇办场区统一组织进行招投标,市交通部门加强监管,分村签定施工合同。施工合同由市交通部门提供规范样本,统一格式、标准、条款。三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行业管理。市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计划的审核、申报、下达的管理,负责对通村公路设计文件的审批,对农村路网项目审核后报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市交通质量监督站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的全过程监督,加大对工程要害部位、关键工序、重要隐蔽工程和主要材料的抽查力度,加强对源头和施工过程的管理,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做到规范操作、限时服务。各乡镇办场区要选派或聘请责任心强、敢于负责、懂公路施工的技术人员,监督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各行政村要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老干部、老党员及群众代表全候监督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及时制止和举报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违规行为。鼓励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及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监督。
加大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自检力度,促进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对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质量或安全事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建立质量缺陷期和质量保证金制度。质量缺陷责任期为两年,质量保证金为合同额的5%,质量保证金由施工单位支付,建设单位设立专户管理。质量缺陷责任期满和质量缺陷得到有效处置后,质量保证金应返还给施工单位。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纳入部门和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与管理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工资奖金挂钩。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给予政纪处分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一)探索积极有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模式。各乡镇办场区可采取日常管理与养护维修分离、专业队伍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及农村公路客运公司筹资管养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促进综合效益的提高。
(二)落实农村公路管养专项资金。农村公路管养分日常管理和大、中、小修保养。年,市交通部门按县道每公里3500元、乡道每公里1000元、村道每公里500元标准落实专项资金,用于非列养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乡镇办场区按农村公路比例每年合计筹集10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由市财政局设立专户管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在养护工程完工并经市交通部门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部门从农村公路养护专项基金中支付50%,另外50%由各责任主体自筹。
农村公路管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要按照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要求,定期进行公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与乡镇、行政村责任人工资奖金挂钩。
(三)加强农村公路管养。农村公路日常管理按照责任主体分级实施,主要负责道路保洁、超限车辆管理、水沟疏挖、公路绿化管理、路产路权维护等。有客运车辆营运的农村公路可考虑由客运公司负责筹资管理。
农村公路的大中小修养护工作以乡镇办场区为单位提出申请,经市交通部门审核后下达年度维修计划,由乡镇办场区通过公开竞标的形式选择有公路养护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市交通部门每年分两次组织检查验收。
五、积极筹措资金,保证资金使用安全
(一)落实补助政策。修建二级公路国家、省、市每公里补助50万元;修建等级公路每公里补助20万元;修建通村公路每公里补助10万元。对年1月1日后修建的通村水泥路,市财政每公里另补助1万元。
各乡镇办场区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田水利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水利配套工程、扶贫开发等各种国家补助政策,整合资金,整合项目,高标准修建通村水泥路。
(二)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捐助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利用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修路建路的积极性,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村级公路建设可采用“一事一议”的政策筹集建设资金,“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只能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三)加强资金管理。凡因通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筹集的资金,一律在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专户保管,严禁村级自行保管,自行支付。各村筹集的资金只限在本村范围使用,建设使用剩余的留作该村养护管理经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