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教育的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纪律教育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纪律教育的方式

纪律教育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产前焦虑症;孕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74-02

产前焦虑症是孕妇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是其对所面临的潜在威胁产生恐惧和忧虑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的焦虑心理。常见表现有:情感脆弱、依赖性强、睡眠不好、失眠多梦、精神紧张等。针对产前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心理疏导,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孕妇的焦虑症状,减少难产、滞产及剖宫产机会,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保证母婴平安,顺利度过分娩期。

1临床资料

2011年9月――2013年3月58例产前焦虑症患者,年龄18-28岁20例,30-42岁38例;初产妇32例,经产妇26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0人,小学文化程度18人;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周。

2产前焦虑症常见的原因

2.1生理因素专家表示,怀孕期间,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非常高,在这样的状况下,孕妇会变得特别细腻、敏感;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产前并发症的孕妇,由于自身健康存在问题,同时也怕殃及胎儿,因此也易焦虑;由于孕晚期各种不适症状加重,如出现皮肤瘙痒、腰背腿痛、腹壁皮肤紧绷水肿等不适,使心中烦躁、易焦虑;由于身体的原因行动不便,整日闭门在家,注意力集中到种种消极因素上,加重焦虑。

2.2心理因素城市孕妇对婴儿性别大多能正确看待,但在人的潜意识里仍有对胎儿性别有歧视,特别是农村孕妇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或家人对婴儿性别比较在意,心理压力大;怕孩子畸形,医学虽然发达,通过仪器和各种化验检查,但有些胎儿存在的健康问题仍不能查出,怕生个不健康的宝宝,孕妇对此焦虑;担心宝宝出生后的喂养和护理,照顾不好孩子,又害怕宝宝出生后自己的体型改变,忧心忡忡;有些性格内向的孕妇易焦虑,外向者心理容易产生不平衡;有些孕妇担心影响性生活,害怕丈夫出轨,整天胡思乱想,忧虑重重。

2.3社会因素特别是初产妇,缺乏对生产的直接体验,从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又耳闻目睹了她人生产的痛苦经历,考虑到自己也将经历此过程,心中不免焦虑;担心孩子出生后,自己的职业受到影响或家庭经济压力加大,而产生焦虑;部分农村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封建思想严重,有些对妊娠的传说恐怖怪异,特别是产后禁忌很多,卫生条件差农村女孩受教育程度底,家庭经济差,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婆媳关系不和睦等易诱发抑郁症[1];东四妇产医院付小青主治医师表示“女性年龄的推迟会严重影响婴儿的健康,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在25到30岁之间”,产妇高龄化是孕期妇女焦虑指数不断攀高的主要原因;职业群体中的白领女性,在当前工作、生活双重压力下,已成为期罹患抑郁症的主要人孕群。

3产前焦虑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3.1运用心理干预,加强产前健康教育产前对孕妇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减少分娩的压力,孕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2]。对正常的孕妇,心理干预可预防孕期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心理干预(即心理护理)对围产期孕妇的影响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初次生育的孕妇和高龄孕妇更是有着无法替代的效果,心理护理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心里紧张恐惧等因素而导致意外发生的几率,提高了整个分娩过程的安全性,是一项十分人性化的举措[3]。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纠正对生产的不正确认识,补充精神食粮。特别是初产妇,要帮助她们了解有关妊娠的知识,接受怀孕期特殊的生理变化,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学习一些孕期保健知识;积极参加准妈妈俱乐部活动,通过和别人交流,正确看待自己的焦虑问题,同时自我调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经常参加正规医院举办的孕期讲座,有产前并发症的孕妇应积极治疗并发症,与医师保持密切关系,有问题时及时请教并保持良好情绪;如存在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问题,现代的医疗技术也能采取剖腹产的方式将婴儿顺利取出,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安全,解除后顾之忧。帮助产妇从心理上树立信心,及时调整孕妇的不良心态,消除心理的烦躁[4]。

3.2开展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工作中的一个新兴护理措施,主要是从产妇的角度出发对产妇可能造成的因素进行提前预防和控制,应用在分娩护理当中,主要就是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和身体护理,这就是现代化产妇护理当中的主要方面[5]。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孕妇提出的问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亲切友善的态度去解释,得到她们的信赖与支持,取得密切配合;对胎儿性别比较在意的孕妇及家属,做好思想工作,男孩女孩都一样的看法,破除封建迷信思想,不要给孕妇施加压力;对于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孕妇,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沟通,稳定孕妇情绪,尽量消除不良的精神刺激,顺利迎接新生儿的到来。

3.3家庭方面的支持在妊娠最后阶段,孕妇常表现为心理依赖性强,希望寻求保护,引起他人重视,可能会喋喋不休,这是宣泄不良情绪的合理渠道,此时丈夫要理解妻子情绪上的波动,尽可能多抽出时间陪伴,耐心倾听妻子诉说,丈夫要多关心体贴,给予妻子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打消其心中顾虑;腹壁紧绷会给孕妇造成多种不适,丈夫可在晚间为妻子轻抚腹部,一方面是与尚未谋面的宝宝交流,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妻子的不适,使妻子依赖心理得到满足,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孕妇的母亲或婆婆最好也能现身说法,让孕妇了解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减轻分娩恐惧;丈夫要主动配合妻子调节生活方式,不抽烟喝酒、熬夜,经常陪其散步和运动,增强其自信心,以解后顾之忧;同时鼓励丈夫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以利于调动其积极性、良好的情绪,增强其自信心[6]。

3.4生活护理及“心理营养”妊娠期间,饮食起居要规律,这样精力、体力才充沛,这是最根本的基础。每天保证8-9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可贪睡;适当活动锻炼,促进孕妇和胎儿血液循环,有利于胎儿的发育,以及将来的顺利分娩;饮食合理搭配,注意营养均衡,忌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证孕妇在妊娠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不能只顾饮食营养,“心理营养”也要保证,临产前不要整日呆在家里,做一些有利健康的活动,如编织、绘画、唱歌、散步等,多分散注意力,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未来的担忧上;创造一个洁净、赏心悦目、温馨的家居环境,让孕妇感到心情舒畅。事实上,只要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孕妇都可以顺利地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3.5角色的转换指导孕妇适应角色的转换,传授母乳喂养知识,哺乳的正确方法及步骤,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讲解新生儿出生后的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呕吐、溢奶、新生儿黄疸,以及女婴的假月经等;妊娠后期做好的护理,用毛巾热敷,有平坦或凹陷的孕妇,每日用手指或吸奶器轻轻牵拉,使突出,以利日后顺利哺乳;身体许可的话,尽可能让新生儿出生后30′内母婴接触,完成首次哺乳,以增进母子感情;鼓励孕妇多看一些产褥期保健及育婴书籍,为日后顺利角色转换打好基础。

4讨论

焦虑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会引起一系列作为应激反应的生理变化,患产前焦虑症的患者已经逐年增多,一些孕妇在当前工作、生活双重压力下,容易患产前焦虑症[7]。产前焦虑症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如今这个竟争压力如此激烈的社会,产前焦虑症不仅对产妇自身有巨大的危害,还严重地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生产和康复,保证母婴健康[8]。据调查显示,98%的孕妇在妊娠晚期会产生焦虑心理,有些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会使焦虑心理减轻,有些人不善于调节,心理焦虑越来越重。有关专家报道采用中医中药辩证治疗,同时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可以达到一定的显著效果。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专业水平及沟通技巧。同时护理人员要帮助孕妇孕晚期采取积极的态度消除产前焦虑,当然这还需要孕妇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希望所有的准妈妈都能早日脱离焦虑症的困扰,重新找回往日的健康和幸福,生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

参考文献

[1]东明珍.农村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1,5:274,327.

[2]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7.

[3]黄芙蓉.心理干预围产期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2,05(216):149.

[4]魏春燕.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2,05(216):41.

[5]东明珍.农村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1,5:274,327.

[6]柳珍莉.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疗效影响的研究[J].心理医生,2012,05(216):229.

纪律教育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 OTL功率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教学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电路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仿真技术完成。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代替了大包大揽的试验电路,大大减轻验证阶段的工作量;其强大的实时交互性、信息的集成性和生动直观性,为电子专业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能保存仿真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为整机检测提供参考数据,还可保存大量的单元电路、元器件的模型参数。采用仿真软件能满足整个设计及验证过程的自动化。

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线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作为Windows下运行的个人桌面电子设计工具,Multisim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设计环境。Multisim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验相脱节的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真实地再现出来,并且可以用虚拟仪器技术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仪表。Multisim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真正地做到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些在教学活动中已经有了很好的体现。

因为《电子线路》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也基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以在课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说电路模型、投影、仿真,还可以结合实际,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电路,将各个知识点融合在里面,这样就能避免全理论的灌输,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时理解理论,教师再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OTL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与测量》是《电子线路》中的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对象是职中学生。

关于《OTL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与测量》的教学设计,集讲授、师生互动、操作演示、学生操作等多种授课方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OTL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和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电路的调试和测量。

本设计的操作演示环节是利用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实现的。该软件的界面相当于一个真实的电子实验台,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和仿真所需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拖放到屏幕上,轻点鼠标可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测量数据、波形和特性曲线如同在真实仪器上看到的一样。Multisim既可对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分别进行仿真,又可进行数模混合仿真,仿真失败时会显示出错信息、提示可能出错的原因,仿真结果可随时储存和打印。

本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如下:

1.实验开始前,针对OTL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进行简单的复习;

2.进入主课程,联系实际,将功率放大电路的作用更具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也可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试验前,检查仪器设备,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向学生说明,让学生能在实验中着重注意,布置试验任务:OTL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与测量;

4.教师在Multisim做演示实验,明确实验步骤,及实验所需记录的数据和注意细节;

5.学生操作实验,在Multisim软件上操作,同时结合具体电路操作,记录数据,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6.教师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将Multisim上的仿真数据与具体电路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或者将学生的数据与老师的数据进行比较,总结OTL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同时也在其中发现问题并解决;

7.实验总结,提出要求,在操作过程中,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应在课后加紧练习,跟上课程进度;

8.整理实验仪器设备。

在《OTL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与测量》实验设计中,Multisim软件既用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又可让学生亲自体验,同时还结合了具体电路的操作,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实验的教学设计的优点有:实验步骤有条理,学生容易理解和上手;教师在Multisim软件中的实验示范,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过程,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学生根据实验任务进行仿真和具体电路操作,就能很好地完成实验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利用仿真和电路模型进行实验操作,操作较简单,也能减少资源的损耗,提高效率。本实验设计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投影、电路模型等,直观地展现实验过程。

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任课老师在课前把仪器设备及元器件准备好,学生照讲义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他们很少有机会按自己的思维开展设计性实验。利用Multisim软件和一台计算机就能进行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领域自主进行实验,增强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实验内容。

利用Multisim软件,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促进,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给了教师一个更好的平台,可在没有实验经费和实验室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研究和设计。

纪律教育的方式范文3

【关键词】思想道德;法律基础;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在搞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学好伦理、道德法律知识的同时,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身体力行,努力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基于对“基础课”实践教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应该在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制定完善实践教学活动方案。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

由于实践教学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确定以下三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目标。

1、知识目标:实践教学的基础目标

实践教学改变空洞说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验证所学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正确性,加深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理解和认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学到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形成自己较为合理的道德法律知识结构。

2、能力目标: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

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的策划、准备和组织‘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等:二是通过参观、访问或开展道德、法律的调查研究,注意培养学生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三是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一定程度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致的问题,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

3、素质目标: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

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来说明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有助于学生在探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恶,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教材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也为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提出了明确要求。

1、紧扣教材主要内容

要紧紧围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选取实践教学的案例。

2、关注成长成材需求

课程面对的是大一新生,他们的兴奋点是渴望成材,,因此设计实践教学时,必须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成长成材的需求。

3、贴近大学校园生活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主要是校园生活。因此,实践教学,只有贴近大学校园生活,引领大学校园生活,才有其意义和价值。

三、具体方案(部分章节简单举例)

(一)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方案:给父母的一封信

1、目的要求

通过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促进学生与父母的交流,父母对学校的了解,以达到学生与父母心灵的交流,学校也可通过学生父母的回信,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加强学校――家庭这一网络的联系。

2、实践步骤

(1)安排大体的写作提纲:对父母的感恩,对自己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的汇报,对学校情况的大体描述。

(2)信件写完,个人封笺后,统一交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清点、上交。

(3)统一交由邮局发送。

3、考核办法

任课老师检查学生有没有完成写信的任务,给出实践教学环节成绩。

4、条件保障

学生处、辅导员的参与与支持

5、学时数

2学时(老师讲解、学生交流1学时,学生写作1个学时)

6、课时安排

讲完绪论第一节后,在一周内利用实践教学时间进行。

附录:写信的提纲

①父母为你做过许多事情,该如何感谢?

②原来和父母有过争执,该如何道歉?

③来到大学后,你有什么感受、规划?

④学校的大体情况如何?

(二)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方案:在校园里面做义工(也可以采用捐赠衣物、钱等方式进行)

1、目的要求

通过在校园里做义工,感受普通者劳动者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培养踏实、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的优良品格。

2、实施步骤

(1)任课老师介绍国内外特别是重庆志愿者总队的情况,可以请重庆志愿者总队负责人黄伟来介绍。

(2)任课老师同班干部与学校后勤联系,确定参加校园活动的时间(以每周半天,持续3到4周为宜)、地点等。

(3)每个班级为一组。

(4)参加活动的同学须记录活动的情况和感想,活动结束作为作业统一上交。也可以举行交流会,请同学谈谈在校园做义工时感触最深的一点体会。

(5)任课老师和班干部在活动中要起督促作用,随时处理各种应急事件。

3、考核方法

根据学生做义工的表现和上交的总结、感想等书面作业、座谈会上的发言等综合评定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4、条件保障

与后勤的联系,劳动工具的准备。

5、学时数

2学时

6、时间安排

讲完第三章第二节后,在一周内利用实践教学时间进行。

(三)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方案:开展校园文明督察

1、目的要求

针对校园里面的不文明的现象,通过参与校园文明督察行动,加深对不道德、不文明行为的认识,并以他人为鉴,把他人不文明行为习惯,为创建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2、实施步骤

(1)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干部制定校园文明督察活动方案。

(2)召开班会,讲清开展校园文明督察的目的和具体做法。

(3)以班为单位,分别到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等地,开展督察活动。

(4)督察组成员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说和教育,督促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大学生行为准则。

(5)做好督察记录,也可把不文明行为拍摄下来。(注意保护隐私)

(6)根据所见所闻所感,写出心得体会。

(7)举办一次校园不文明行为图片或漫画展。

3、考核方法

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和心得体会综合给出实践教学环节成绩。

4、条件保障

准备“校园文明督察”红袖章或者工作证以及相机。

5、学时数

2个学时

6.时间安排

讲完第五章第二节后,在一周内利用实践教学时间进行。

(四)第七章、八章 法律部分

方案:旁听法院庭审

1、目的要求

通过去法院旁听,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

2、实施步骤

(1)任课老师或学生干部联系附近的人民法院,了解旁听的有关情况,并商定审理时间。

(2)教师带领学生前往法庭旁听。

(3)组织讨论:案件性质、庭审程序、法律适用和案件启示等。

(4)写出旁听法院庭审的心得体会。

3、考核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得体会和旁听法院庭审的实际表现,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4、条件保障

联系法院,联系学校车队。

5、学时数

3学时

6、时间安排

讲完第八章第二节后,在一周内利用实践教学时间进行。

【参考文献】

[1]杨瑞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读本[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

纪律教育的方式范文4

[关键词]合作治理;实训基地;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134-0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GJXHC110058。

一、基于合作治理视角的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的内涵

1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的内涵

旅游实训基地是指旅游院校根据本行业各岗位的技能要求而设立的较为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场所,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指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签订协议,由旅游企业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训练的场所。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在做好实训基地建设之前要做好实训基地的选择。

2合作治理理论的内涵

治理理论主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的多元、民主、合作,以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发展和作用日益扩大。在多元治理主体并存的条件下,治理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和合作是一种必须加以接受的治理模式。合作治理是开放的治理,在合作治理模式中,虽然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的作用,但是,参与到治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治理主体都能够平等地在治理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关系到公共利益的每一项公共事务,都能够平等地发表意见和积极地采取合作行动。治理过程处在一个始终与整个社会互动的过程之中,能够把一切积极的、对治理有益的因素都吸纳到治理活动中来。所以,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高校、企业、家长、学生等各个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关系,而不是仅仅依赖政府或者高校等某一个单一主体,要各个主体间在平等基础上实现互惠互利的积极合作,以此推动和促进我国旅游行业和院校及旅游产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存在的问题

我国加入WTO之后,旅游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也得到较快发展。然而,高等旅游教育的快速增长只是实现了规模的扩张,质量的提升并不明显。为此,我们要注重旅游专业质量的提升,做好旅游实训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已成为提升旅游品牌、推动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地方院校旅游管理实训基地选择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基地选择目标不明确

地方院校由于地域限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各个高校旅游专业发展极不平衡,有的院校发展优势明显,而有的院校只能依靠政府和学费支撑。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高等学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因此地方院校要通过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优秀毕业生,以提高获取生源的竞争力。然而在地方院校旅游专业建设中,对于旅游实训基地存在着“轻选择,重建设”的问题,各个院校或有凭借个人关系或企业需要临时廉价员工主动请缨建立实训基地等现象,高等院校则缺少对于实训基地的自主选择,不利于实训基地的长远发展。

2实训基地选择机制不健全

地方院校在进行实训基地选择时,多是旅游院系和企业之间的相互选择,忽略了政府、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利益主体间的交互作用,这样很难实现合作治理,出了问题院校和企业相互推诿,以致“一拍两散”。缺乏系统的科学合理的选择机制,很难实现实训基地选择机制科学有效。

3实训基地选择缺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地方院校旅游实训基地的选择大多依赖当地具有的旅游资源,在实训基地选择过程中也是以本地知名旅游景点、知名旅游企业、星级酒店为主,然而在选择过程中,缺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主要体现在对于当地旅游资源认识不足,对于季节性因素、学生兴趣爱好等考虑不足,地方院校在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的选择上缺少计划,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和多方面实践能力锻炼的需求,造成实训基地的选择与建设严重缺乏梯度。使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或见习过程中出现无事可做、不愿意做和实训效果不佳的局面。

4实训基地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在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发展过程中,由于基地硬件和软件不健全,经常出现实训基地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诸如学生只是定岗实践以技能提升为主,相关企业对其培训不够,大多“重使用,轻培养”,或者是校内实训基地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少实践环节。因此在实践基地选择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相统一。

5实训基地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在实践基地设立之初,对其应有的考察与选择机制不足,致使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出现“重使用,轻建设,更轻维护”,进而出现实训基地的发展持续动力不足,难以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三、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应具备实训的基本功能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的基本功能体现在帮助学生选择良好的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提供学有所用的场所。良好的实训基地有助于培养爱岗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通过实训基地的良性选择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激发他们实现职业梦想的热情,为地方旅游院校长效发展赢得良好前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努力方向。

2确保实训目标与任务的完成

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选择要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转化为核心的目标,因此实训基地应立足为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应用型合格人才的目标。凸显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后能顺利投入到职业角色实践中。

3弥补院校办学条件的不足

目前,我国地方院校发展不均衡,相当多的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场所条件较差、功能较少,因此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选择实训基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有效弥补院校办学条件的不足。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

4有利于调动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在合作治理模式下,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过程中,注重实训基地的选择,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企业、地方政府、社区、学生等多个治理选择主体的积极性,在各个主体踊跃参与过程中,实现旅游管理实训基地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旅游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之前,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旅游实训基地的选择。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各方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训基地。

四、基于合作治理视角的旅游管理实训基地选择的策略

1明确选择目标

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在进行实训基地选择过程中,无论是校外实训基地选择还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选择,一定要因地制宜,符合地方院校发展的规划,与相关治理主体通力合作,协商对话,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互利共赢,不能仅注重院校的自身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所以,在进行实训基地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企制宜,因行业和学生制宜,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升学校长久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2健全选择机制,严格合作方资质审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也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要良性长久发展,就要寻找合作伙伴,若要实现与合作伙伴的长期合作,就要考察合作伙伴是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规范合格的实训环境,能否具有相关资质为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及职业梦想提供必要指导,能否与地方院校建立长期的教学与实践合作关系。在健全选择机制时,要从院校所在区域的企业或景区的资质、经营规模、管理理念、岗位设置等多个角度考虑是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然后从中优选。

3规划选择梯度,实现多方利益主体需求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多层次的,要培养既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又要掌握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运作规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考虑到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旅游管理的实训基地应该是多样的,至少在旅行社、旅游景区及三星、四星、五星级酒店中都有实训基地,满足不同学生、企业等主体的相关需求。

4充分考虑季节性因素

旅游行业有自身的特点,受到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地方院校在选择实训基地时一定要考虑季节性因素。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景点众多,各有特色。但是由于气候原因,每个景区的旅游旺季各异,国家5A景区哈尔滨太阳岛旅游旺季在冬季,牡丹江镜泊湖5A景区、林都伊春的旅游旺季却在夏季,所以在选择实训基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季节性因素。如果选择牡丹江的镜泊湖作为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实习时间应选在6 月~10月,要避免和常规教学的冲突,做好相关的教学安排。

5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所选实训基地要满足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既能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实践环境,又可以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地和功能缺陷做有效补充,能有效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和空间不足的矛盾;第二,所选实训基地要为地方经济与发展服务,能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三,所选实训基地的合作伙伴间的合作能够可持续发展。双方共同制定校企利益共融的发展战略规划,企业为院校提供实训和就业岗位。院校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式的员工培养,实现双方互动共赢,实现多方主体的和谐发展;第四,建立诚信合作和协调机制。要明确院校与合作伙伴的职责与利益,再充分沟通,通过协议、合同等法律文书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的处理,使院校、合作伙伴、学生等的利益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与此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能够对院校、合作伙伴、学生等进行客观的评价与考核,并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实训基地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芬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纪律教育的方式范文5

【关键词】地方文脉;旅游开发;关天经济区

一、基于地方文脉视角下的旅游开发机理

地方文脉是物化了的地方精神,是地方文化精神在地方物化形体上的反映。地方文脉是山川灵气、地理背景、自然环境与人文心理交相感应的文化积淀。文脉理念引入旅游学界后,旅游研究者们结合旅游实践对其进行了阐释。目前,国内外旅游研究专家对“地方性”、“文化景观”、“文化根脉”、“地方文脉”等相关概念的认识逐步加深。Ritchie&Zins(1979)提出地域文化性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Lew(1989)认为人类具有“大地迷恋”(topopilia)和地方感(sense of place),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可以促使旅游者与吸引物之间的感情联系。国内有关地方文脉的研究中,陈传康(1996)将其定义为“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李华等(2000)、王铮等(2004)、于希贤(2006)以及兰海等(2010)基于地方文脉的视角,分析了地方文脉的概念及在旅游开发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于地方文脉视角下的关天经济区旅游开发背景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关天经济区)是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把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关天经济区所在的关中和陇右(甘肃东部),历史上合称关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从行政区划演变上看,先秦九州划分中的雍州、秦汉时的秦地、唐代的关陇、宋代的秦凤路、元明两代的陕西省,虽然辖区范围时有变化,但大致不出今天所说关陇的范围;而古代文献记载也为关陇作为文化板块的完整性提供了依据;从地理位置上看,关天经济区的主要城市同属秦岭山脉,同属渭水水系,山水相连,地域相通,自然环境、气候物产等方面基本一样;从历史文化上看,关陇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关天经济区主要城市的文化一脉相承,语言、民俗等极为相近,有着很强的文化认同感。可见,关陇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区域文化生态具有许多相似性。目前对于关天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认识,还仅限于关天经济区设立与建设背景下的西安、宝鸡、渭南、天水等各地旅游业发展分析上,认识上不够全面和深刻。在关天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中,必须准确把握地方文化精神、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不得破坏当地旅游的“个性化”以及区域文脉内在联系性。因此,要实现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这一远景目标,建立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必须引入地方文脉的概念并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关天经济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集聚优势。

三、基于地方文脉视角下的关天经济区旅游开发构想

关天经济区在历史上具有文化的同缘性和相近性。基于该地地方文脉的基本情况,关天经济区文化旅游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关天经济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找到并突出地方文脉,以地方文脉为主线,使自然形态与历史文脉聚合产生一种逻辑性很强的内聚力,最终将激发调动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社会发展活力。基于关天经济区地方文脉的基本情况,关天经济区旅游开发中,应注重考察关中—天水所在的秦陇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发展中华文明发源与原始氏族文化的联结文化旅游;重构关陇地域文化的群体接洽关系,理清周秦汉唐文化的渊源和脉络,接洽周秦汉唐文化遗存游;链接关天经济区古代陆上丝织品之路的起航点和重镇,重提关陇地区古丝路文化旅游;群体考察关天经济区区域宗教文化,打造秦陇地区宗教文化的圣地旅游;结合四川魏蜀吴文化,整体考察甘肃魏蜀吴古战场文化、陕西魏蜀吴古遗迹文化,开展魏蜀吴古战场遗迹与文化游;深入挖掘独具魅力的秦岭渭水现象化风貌和风情,开展秦岭渭水地域文化特色游。

关天经济区地方文脉是关陇文化气质、文化特征、特有的民风民俗,以及与此相应的秦岭渭水人居环境和地理风貌的综合体。只有提升文脉与主题化战略、综合开发与多样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关天经济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将关天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基地”以及“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这也是关天经济区旅游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6)

纪律教育的方式范文6

[关键词] 地方经济;会展旅游;教育;赣州

[作者简介]邵新蓓(1979—),女,硕士,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俗文化与旅游;冯 星(1973—),女,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赣州 341000)

近年来,我国会展旅游发展迅猛,会展旅游作为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日渐引起广大旅游、会展和其他学科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对于会展旅游的概念,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是MICE(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即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活动。会展旅游是“一个集商品展销、经济洽谈、信息交流、文化交往、旅游观光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经济产业”[1],是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许多中小城市正抓住会展业从核心向边缘扩展的机遇,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把会展和会展旅游变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试以江西赣州为例,探讨本地高校开展会展旅游教育,实现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的可行性与举措。

一、赣州会展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当前,赣州会展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所依托的会展业还未成型,各项软硬件建设滞后,会展业与旅游业没有实现良性互动和市场化运作。“十二五”期间,赣州市将大力实施以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为重点的旅游生态化战略,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打造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同时,2012年6月29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赣南原苏区的扶持力度,作为赣南的核心城市赣州,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机遇,一定程度上,为赣州会展旅游提供了战略优势和政策支持。目前赣州具备了发展会展旅游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

(一)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便利

赣州市毗邻闽、粤、湘三省,处于沟通“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经济带的主通道上。不仅如此,赣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直接腹地,随着台海关系回暖及海西经济区的崛起,在“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这三大经济区之间南接北承、东进西出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同时,赣州已形成了“十字型”铁路构架、“井字型”高速公路构架、“三纵三横”干线公路网和“米字型”航空网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大批的人流、物流、旅游流的进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十二五”期间还将建设昌吉赣高铁、沪广高铁,“通过陆、水、空运输网络及配套的港航、车站、公路枢纽建设,共同构筑‘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运输体系,确定四省通衢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2]

(二)产业优势明显,区域经济协作加强

会展业及会展旅游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没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支持会展业就无法发展。赣州拥有本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赣州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称,赣州市中心城区已经形成有色冶金及新材料、机械制造、现代轻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四大支柱产业。目前正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的“三大产业基地”—新型电子材料产业基地、汽车变速箱及零部件加工基地和有色冶金及新材料生产基地,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赣州创建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赣州还是“世界橙乡”,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正建成全国最大、世界著名的加工橙产业基地。同时,将要融入主城区的南康市致力于打造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进一步丰富了产业结构,赣州正朝着工业强市、特大型中心城市跨越。

“十二五”期间,赣州将大力“强化与珠三角、厦漳泉等沿海地区的经贸联系,打造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赣州‘三南’至广东河源、瑞金兴国至福建龙岩产业走廊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开放合作新格局。”[3]区域经济往来与协作加强,产业集群优势凸显,必将有助于赣州举办展览、会议,支撑起会展旅游的发展。

(三)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提高城市会展活动吸引力的重要条件”[4],会展一般集中在旅游资源多元化或具有特色、自然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城市,参展商和参观者在参加会展活动的同时,通过旅游活动增进对主办城市的了解,具有较强的旅游需求。

赣州旅游资源丰富,又富有地方特色,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沉淀了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现有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10处64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森林公园8个;国家4A级旅游区10处;国家3A级旅游区2处,形成“世界橙乡、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赣州”五大旅游品牌,城市形象鲜明。赣州市与周边地区和城市具有旅游资源的较高关联度和较强互补性,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旅游资源支撑。同时,赣州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主要环境指标保持良好水平,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协调。“十二五”期间将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之城、极具特色的文化休闲中心,以及粤港澳台地区的旅游后花园和会务商务中心。此外,赣州的旅游服务业初具规模,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目的地接待水平日益提高。一批超市、康体娱乐、休闲场所等服务环境也逐渐完备,能充分满足会展旅游和当地居民的需求。

(四)政府重视支持,积累了一定的会展经验

近几年,受赣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会展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举办较为成功的会展有“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和“赣州生态旅游文化节”,赣州艺术节、客家文化节、宋城文化节、家居博览会、房地产博览会等,各类展会的承办,为发展会展经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二五”期间,赣州将积极争取举办全国性、国际性文化博览节会、论坛等,加强会展设施建设,形成集节、会、展、]、游、赛为一体的特色会展品牌,目前赣县和南康筹划建设会展中心都已提上日程。[5]政府的重视和会展业步伐的加快,必将带动会展旅游的蓬勃发展。

二、探索服务地方经济的赣州高校会展旅游教育体系

由于赣州会展专业资源稀缺,怎样实施会展旅游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我们应该多学习国内外院校成熟的办学经验,建立健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会展旅游教育体系,进行开放式办学,实现与政府、企业、行业的良性互动。

(一)确定会展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会展旅游是一门综合叉学科,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涉及了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这种学科属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复合化要求。即以市场为导向,对应会展旅游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进行基础性培养,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动态,掌握会展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和会展旅游实务的实际运作等关键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通用型、复合型、实用型会展旅游人才。

(二)合理设置会展旅游课程体系

会展旅游涉及的学科很多,有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但课程设计要精练,不能采取简单累加的方式,要围绕会展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以基础课程为主体、以相关课程为延伸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可由四大模块组成,即基本素质模块、核心能力模块、实践技能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其中基本素质模块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外语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是基础;核心能力模块包括会展管理、旅游管理以及酒店管理等相关课程学习;实践技能模块则进行会展旅游实践与实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综合素质模块学型活动管理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诸如公关、商务礼仪、商务谈判、项目管理、大型活动组织、策划与管理、节庆活动营销等。

会展旅游侧重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所以开展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非常必要。高校应设置会展旅游一体化教室,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训练和提高职业能力,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优化高校会展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赣州会展旅游行业和学科理论发展水平整体低下,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结合地方和高校自身的特点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强化合作办学。积极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通过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走集团化、品牌化的道路。高校必须与地方政府、会展旅游公司或行业协会、专业媒体等紧密联系,可采取董事会制的办学模式。由政府职能部门、国内外一些旅游院校、商会、饭店管理集团、旅行社、旅游会展企业等组成董事会。创立国内与国际、教学与产业、理论与实际、学校与地方、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的会展旅游教育大平台,董事会对旅游学院会展人才培养规格、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实验、生产实习等教学计划进行研究、制定、组织和审议,由学校执行和定期汇报。并由董事会负责组织各大院校之间学生、师生的交换培养及院校间、院企间经验和信息的交流,建立学校与会展旅游企业在人才上的相互聘用机制。董事会作为领导机构,对学校会展旅游学教育起质量监督和保证作用。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会展旅游人才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重点。可通过推行“三段式”教育,即“课堂教学—实习(了解专业工作内容)—课堂教学—实习(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实习(直接从事专业工作)”,将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理论学习中,边学边做。可在校内建立会展旅游实训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大型会议、节庆活动、展馆活动的策划与服务。校外以会展中心、科技馆、博物馆、商城和各种节庆旅游活动为技能训练基地,与企业签定实习基地协议,建立起一种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全新机制,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

(四)优化会展旅游师资队伍

会展旅游教育的建设与推广关键取决于师资实力,针对赣州会展旅游高校研究人员和专业教师匮乏的现状,建议从以下方面建设和优化师资队伍:

1、整合校内资源,组织与会展相关的经济类、广告设计类、旅游管理类的优秀教师,建立专业教学团队,学校、政府及企业为师资培训、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2、鼓励或要求会展旅游专业教师到国内外优秀会展旅游企业兼职锻炼,或者全职工作1~2年,以系统地获取实践经验和最新的行业信息。每年输送一部分教师到办学经验丰富、实践教学有特色、专家学者集中的重点院校去深造,系统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保持办学活力。

3、聘请业内精英,从优秀旅行社、名牌酒店等会展旅游企业引进既具有高学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人员、管理人才,充实师资队伍,改善师资结构,建立融教师与技师为一体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参考文献]

[1]齐欣.高校会展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2]杨晓安,江梅玲.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之六②[EB/OL].

http:///news/2011-02/27/conent_504410.htm.

[3]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zwgk/2012-07/02/content_2174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