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基本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基本规律

教学基本规律范文1

在遗传规律中,分离规律是基础,而且这部分名词概念较多,学生如果对分离规律理解不透,似懂非懂,就会给学习后面的自由组合规律造成极大的困难。我在教分离规律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孟德尔所做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入手,灵活运用幻灯投影、挂图等直观教学手段,环环紧扣,逐步分析推断出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分离规律的实质。在讲解过程中,我注意讲清豌豆花的结构和传粉方式自交、杂交、测交;亲本、父本、母本;性状,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等位基因,显、隐性基因;纯合体、杂合体、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并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我讲完分离定律的实质后,在进行小结归纳时就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基因如何存在?纯合体产生几种配子?(2)为何基因型为Dd的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存在的条件是什么?显性性状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F1只表现出一种性状,那么亲本为什么一定是纯合体?(3)如果黑毛兔与白毛兔杂交,F1全为黑毛兔,则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是隐性性状?(4)F1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和父本或母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何不同?(5)“三个”分离(即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的分离,性状分离)有何关系?各个分离发生的时间如何?(6)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如何?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F1表现型比为1∶1或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如何?通过学生的分析、思考,最后我再加以概括、归纳,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于是学生便熟练而扎实地掌握了分离规律内容。学生对分离规律的内容熟练掌握了,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习后面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就产生了兴趣,当我讲解自由组合规律时能结合其细胞学基础和其他同学一起共同分析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在讲完两个遗传规律后,我又将两个遗传的基本规律列成下列的比较栏目:

通过分析、归纳和比较,学生进一步明确了F1产生配子的类型,测交后代、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并使教材上的许多实例和比较表中的数值联系起来,真正获得了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我注意设法一题多问。如我布置学生在课上做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纯种的小麦的性状是高秆(D),能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是矮秆(d),易染锈病(t)。用这两种纯种小麦进行杂交。

1.F1产生多少种表现型和基因型?

2.绘出第一题的图解。

3.杂交后代中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基因型是什么?说明道理。

我不仅要求学生准确回答出课本上要求回答的问题,而且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F1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值如何?(2)F1中的纯合体、杂合体分别占百分之几? F1中新出现的性状占百分之几?出现纯合的具有新性状的个体占百分之几?出现和亲本相同表现型的个体占百分之几?在F1的双显性个体中,纯合体和杂合体的比例分别是多少?(3)如何培育出最理想的新品种,培育出理想的新品种至少需要几年时间?

教学基本规律范文2

这次论坛学术报告主要集中在教育改革方面。其一,在教育方法的改革上,上海电大校本部法律与行政系的王霄兰老师为了提高教育的开放性提出“四个增加、一个减少”: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网上教学课时、网上自学时间和网上资源,减少面授课时。她的想法很实际,做法也很细腻,对于营造一个生动有效的学习环境很有好处。信息与工程系的杨焕宇老师认真了解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并据此进行专业指导,最终达成因材施教的目的。浦东分校的章涵老师为了活化课程教育模式,初步创建了精彩的面授课堂,丰富了网上资源,设计了多样化的网上教学活动,这些做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他比一般高校的本科教师想得更深、做得更多。闵行一分校的高凌云老师阐释了对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学生采取分层教育和项目教育相结合的办法,给同一层次的不同学生组成的小组安排不同的项目,引导其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主动学习,很有新意。其二,在开放教育课程建设改革方面,外语系的张轶斌老师结合国外名校经验提出了将精品课程变成精品开放课程的想法,他特别强调了课程建设的开放性和实施的开放性,这些建议都很有远见,很有现实意义。管理系的刘玉梅老师,为了增强网络课程的情感关怀,采用多边互动机制,从学习生态观的视角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设性思路。其三,开放教育改革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内涵建设。管理系的张颖华老师从打造团队、大力建设优质资源的角度,提出了好用、管用、实用的原则,对推动物流专业内涵建设和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何加强文科实践教育,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金融和会计系的祝小兵老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一些具体建议,他们的工作若能坚持下去,一定会对文科教育实践产生很好的影响。

这次论坛的第二部分是在讨论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资源建设。管理系系主任袁蔚老师的报告侧重教育改革团队的建设,他们结合“人才资源管理概论”课程和工商模拟实践教学,体现了对于团队作用的深刻理解和思考,更使我感受到,他们多年来采取的建设措施是合理的、有力的和有效的,提升了教师教学科研的能力,这方面的工作难能可贵。

这次论坛还谈到了教育管理当中一些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如,松江分校藏鸿雁老师谈到了在“电子政务”这门课里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到位率的问题,很有特点。外语系刘苏景老师也基于课程实践讨论了教学测评一体化在课程主持中的实现,他们对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进行规范性设计,采取将学生英语学习中视听说能力的提高和掌握知识内容相互呼应的方法,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课程主持老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来促进教学,值得提倡。

教学基本规律范文3

在教学中要重过程,就要将备课重点由原来的讲练,变为根据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探索研究的设计,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步骤和方法,学习“假设实验理论”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着物理方法的脉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物理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方法上。先提出命题,一般从新的观测事实或实验现象提炼出来,如观察现实生活中物体受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再推测答案,答案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可建立物理模型,用已知原理和推测对现象作定性的解释,根据现有的理论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教学演算,以便对现实作出定量的解释。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由实例推测出加速度a与M、F的关系,再进行实验检验。物理研究的基础是实验,所以,做好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非常重要。课本上的实验简单,效果明显,具有直测性、准确性、科学性。在实验中,要让学生了解在客观世界的研究中,物理运动规律受很多变量因素的影响,必须要用简化情景的方法创造一个环境,尽量减少非必要因素的干扰。如怎样减少摩擦,实验中砝码的质量应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的重力等。同时,控制变量,控制物质变化的过程,以更有利于发现其中固有的自然规律。如在实验中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外力F之间的关系;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数据处理上采用表格和图像两种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将实验与数学结合起来,演绎出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物理实验的可重复性保证了所得结论的科学性,结论一旦再用数学公式表达,就可保证它能够随时随地应用于实际。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积累经验,之后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再建立起物理模型,用建立的物理模型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体现知识和方法是始终紧密结合的,既使学生自己能完成学习上的任务,又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描绘物理图像,建立空间想象力,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的能力。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直接观察到,在演示实验中,小车从斜面滑下,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后停止,接触面越粗糙,小车越快停下来,此实验反映了阻力的大小对物体的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但定律的叙述是“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状态,而不受力的物体客观上是不存在的。要想消除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维障碍,就先要引导学生描述理想的物理图景,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平面越是光滑(摩擦力就越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以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就越远。引导学生想象“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受外力作用之和为零”,即“物体在一个光滑无限长的水平轨道上运行”的情景,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这样,学生会知道,现在所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牛顿、伽利略等几代物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想象、推理、归纳、总结出的重要的方法,既可培养学生要细心、耐心的科学实验精神,积极地思维、大胆地猜想,又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和科学实验的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一些物理学史的学习,它能为物理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生动的、活生生的素材。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穿牛顿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牛顿的科学研究方法等……学习物理学史能使学生较全面而系统地体会科学方法,了解跟它有关的物理事实,物理学家用什么方法,经过怎样的思考来探索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某一概念是从哪些物理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怎样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物理规律,避免机械记忆,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和含义。同时,教师适当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规律的理解程度,纠正错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基本规律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规律;重视;素质

规律又称法则,是事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自己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待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与学的双方,如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就能打碎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语文教学就会变味异化,就会受挫低效,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可以断言,能否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一、重视感知。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大体弄通词语、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观点和感情。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二、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是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四、重视运用。

这里包括训练与实践两种形式。所谓训练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而实践则是学生回到社会上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传授能力。要提高能力,就不能不进行科学的训练。如果说积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那么运用则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能偏废。顾明远先生指出,“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性,不同年龄段应侧重于不同方面:在小学,要更多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让小孩尽早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但训练要讲究“度”,讲究科学。要避免过重过轻、过深过浅,或无指导、无计划、无总结,就会出现题海战术等不良倾向。

总之,规律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笔者认为,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概括为“感知――领悟――积累――运用”。体现了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体现了“教学与它以外事物的联系、教学内部各要素成分及环节之间的联系、每一具体的教学因素自身内部的联系”的教学基本规律;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本质特性;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课程目标,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对小学语文教学必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宋晓梦.顾明远:《中小学应分别侧重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光明日报,2009,08-25。

[4]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蒋仲仁:《叶圣陶教育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教学基本规律范文5

关键词:高中物理 培养 能力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力求理解得更深一些,并充分发挥这些重点的概念和规律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

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时,一定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要通过对实例、演示或实验的分析,或者理论的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老师要注意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讲解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逐步提高,不能要求过急过高。否则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解上。绝对不应该用讲解大量例题,来代替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述。应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首先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而不应该急于做大量的习题。

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解题,决不能把老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作为课堂物理教学的核心或重点。当然,讲解适当数量的例题是必要的,但不是愈多愈好。同样在学生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基本内容已有充分复习、理解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须的,但也不是愈多愈好。

学生做习题的目的,一是检查自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的理解了,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二是通过做习题,锻炼并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所以学生每做完一道习题,都应总结一下,看看通过做这道习题,自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有那些新的体会。检查自己是否能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习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产生的原因和有关的条件等等是否能独立地弄明白,能否独立地进行逻辑推理。

所以每做一道习题,都要力求在能力上有所提高。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果对学生的要求太高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不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削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目前在中学中普遍存在着所谓“题海”战术,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尽量多熟悉一些题型和解法,以便日后在参加高考时能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但是,就是从提高学生高考成绩来说,“题海”战术的收效甚微,而弊端甚多,它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近些年来的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来看,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模式的不断改变,高考物理对考生知识面的广度,考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从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这一角度来看,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教与学的方法,其效果也应该比“题海”战术好。

2、注重实验,提升整体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提倡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进行创新教育的载体,是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

探究教学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模式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利用物理实验开展探究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物理学是实验学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践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目前有的物理教学中存在对实验不够重视的倾向。每个学生实验都必须要由每个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演示实验也一定要做并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总之实验教学要落实到学生动脑动手上。

3、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复杂的。有些人总希望能总结出一些很具体的几条内容,以为只要教了这几条很具体内容后,学生的能力就提高了。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能力“知识化”了,把能力的培养简化了。

教学基本规律范文6

一、回归教材、利用教材,夯实基础。

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是全面系统的复习,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进入高三后,普遍学生认为,物理教材很简单,都看得懂,没必要看,常常会出现只埋头做各种练习册,认为通过练习便可掌握知识并且还能应用知识,往往把课本扔在一边。整天重复着听课--练习--再练习三步曲。不可否认,高三复习配合一些好的资料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知识应用是必要的,但是决不能抛开课本。物理教材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课本。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很多的基础题就来源于教材。例如:2010年高考题中第14题、第15题,题目的设置就来源于教材,题干中每个选项几乎都能在教材中找到。而这类题目,从以往高考、调研考试中我们发现,涉及教材上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题甚至例题的问题,学生得分率并不高。物理试题不管试题的文字、情景、模型怎样变化,但物理的本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是不会改变的。即使是学科内的综合题和与实际相联系的综合题也是在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基础作用。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绝对不能离开教材,以教材为本,资料为辅,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评价报告,让学生熟悉各个知识点的要求和能力层次,把它准确落实到实践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在阅读教材中,紧扣大纲,梳理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应用,在练习中巩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知识的应用,将知识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增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并且在阅读教材时既要抓住重点知识,深刻理解;又要注意到教材知识的方方面面和边边角角,诸如图象、图表、示意图、原理图,包括教材的课后习题。不少学生认为这些题目简单,往往轻视,实际上这些题目正是本节或本章知识的典型应用,对这些题目的认真分析,有助于迅速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仔细考察,高考中多数题能在教材练习题中找到它的原型,有的只是在原题的基础上略有变化,使其更具有灵活性。

二,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作用,构建完善知识体系。

高考物理涉及力、热、光、电、原子核物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物理考纲中又强调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同时高考试题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知识网络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生习题做得很多,自我感觉也良好,可是真正测试起来,却没有理想的成绩。有的学生甚至会有做得越多,错的越多的感觉。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深入理解,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物理是一门要求学生花精力去“理解”,甚至是“深入理解”的科学,不仅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甚至每个物理量,学习中都要深挖其内涵,只有通过教材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真正理解清楚了,透彻了,才能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才能为建立起完善物理模型奠定基础。不能简单地通过做习题或靠题海战术来代替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尤其是不能将一些常见的结论替代基本公式。例如,滑动摩擦力的计算中,f=μFN,FN表示物体对接触物的正压力,学生在练习中常常遇上f=μmg,而习惯性用f=μmg特殊受力情景中的结论替代基本公式f=μFN。这样使学生遇到滑动摩擦力就想到f=μmg,从而因掌握的物理知识的习惯化,当遇到新的物理问题时,就很难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应用真正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教材作用,寻求知识间的联系、演化,力求以点到线,以线到面,步步推进。

三、立足教材,循序渐进,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