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税务工作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税务工作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探析
在实际工作中,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要报两套竣工决算报表,一套按财政部的要求,一套按水利部的要求。这样做加重了建设单位在编制竣工决算报表时的工作负担。同时,竣工决算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财政部和水利部的规定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给竣工决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关于征地移民拆迁等大额非工程类费用的处理
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征地移民拆迁费用一般可占到总投资的5%,金额比较大。征地移民拆迁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如果不借助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工作很难开展。这一部分投资,大多数建设单位全部交由地方政府使用,建设单位与当地政府部门签订委托协议,财务上根据协议支付款项。这一投资的核算与管理都没什么问题,但由于投资额较大,到工程竣工时可能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在编制竣工工程决算时要不要像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那样列出实物量?如果不列出实物量,如何考核验收成果?
这个问题在两部的规定中都没有涉及。在实际工作中,较好的方式是要求受托方报送竣工的有关资料,包括征地多少公顷、移民多少人、搬迁多少户等情况,并经监理审核。有了这些基础资料,在支付合同款时才更有依据,也更能使投资落到实处。笔者认为,这样做是较为科学合理的,特别是投资额较大时,为加强管理,这样做更为必要。如果平时已经把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在编制竣工决算时列出实物量、考核验收成果就比较容易。
不仅仅是征地移民拆迁费用,勘测科研设计、监理等费用也有类似的问题。在编报竣工决算时,勘测科研设计费是否也需要编报完成的工作成果如完成多少图纸、多少钻孔等?监理费是否要编报在施工现场的具体人数及工作时数?编制竣工决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并考核建设成果,那么对于所有的成本费用项目,能详细列明的应该尽量详细,这也算是编制竣工决算的一个原则。基于此,笔者认为,像征地移民拆迁、勘测科研设计、监理这样能报出工作量的费用项目,在办理竣工决算时应列出完成工作量的详细情况。
2. 关于概算项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不一致
现行水利基本建设会计制度的科目与概算项目不一致已是老问题,目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会计科目与概算项目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概算的其他费用与会计核算中某些科目不一致,比如建设管理费,概算中包括开办费、经常费、监理费、项目管理费等内容,而会计科目中待摊投资的二级明细科目建设单位管理费实际上仅包括经常费一项内容,其他的内容要在其他一级或二级科目中核算。又如概算中的开办费,在会计核算中无对应的科目,可以放在待摊投资,也可以放在其他投资,随意性较大。
在编制竣工决算时,这一矛盾也是存在的。竣工决算中的项目投资分析表是按概算项目编制的,竣工财务决算表则是按会计科目汇总编制,这就使得各决算报表编制的口径不一致,造成在决算编制过程中资料收集难度很大的实际问题,会计人员在核算时需要做两套账,一套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以满足财务决算的要求,一套按概算项目核算以满足投资分析的要求,这样极大地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其实概算项目与会计科目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都是把建设项目中的费用进行分类归集,不同的只是概算是事前的控制,其归集的项目反映应该需要的投资,会计科目则是反映不同项目内容实际发生的投资。这并不矛盾,而且可以说是一致的,因为会计核算也可看成是对概算执行情况的一种记录,两者完全可以统一标准。至于是统一到会计科目上来还是统一到概算项目上来,笔者认为会计上资金占用类科目可以与概算项目完全一致,资金来源类科目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这样处理可使两者结合起来,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当然,如何处理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有关主管部门要决定是否统一标准。
3. 关于概算的执行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重点是对概算执行的管理;作为一种总结性报告,竣工决算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考核概算的执行情况。但是概算编制本身的不合理,使得执行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竣工决算的编制。
现行的概算编制是按水利部水建〔1998〕5号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规定进行的。该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部分项目概算标准偏低,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这一问题集中体现在建设管理费上,按5号文规定,建设管理费中经常费的标准为每人每年17699~19092元,该标准是按规定的人数乘以定额来确定的,而定额则是按人员工资每月132元(工人,占30%)~271元(干部,占70%)计算的,这样的标准明显偏低。如果按目前全国人均收入水平570元/月(2001年标准)来计算,经常费的标准最低限应为每人每年35227元。概算部分项目标准过低的结果就是在概算的执行时根本控制不了投资,突破概算就不可避免。
二是概算漏项,实际发生的费用在概算中没有列出。概算作为一种事前的预计,不可能考虑得尽善尽美,总会有遗漏的时候,更何况还会出现种种在编制概算时根本就预测不到的突况。比如一个防洪工程,原计划在枯水期完工,汛前就交付使用,但枯水期水位异常升高,影响了工程进度,只好采取应急措施,等到汛后接着施工,完工后再交付。在这个变化中,至少有两块费用概算是没有考虑的,一是应急处理的费用,如临时围堰的材料、机械、人工等费用;二是汛期的运行维护费用,如人工、修复等费用。这些费用都属于概算漏项。
概算作为一种明显的计划经济产物,要想真正适应现实情况的发展,引入竞争机制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以招标投标价代替概算。囿于篇幅,本文对此不作展开。
4. 关于资产交付
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在编制竣工决算、办理竣工验收后就应由建设单位移交管理单位,在这里竣工决算的作用是作为资产移交的依据。资产的交付对于一般的工程没什么困难,无非是将工作做细,资料收集齐全,实物管理妥当即可。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当年招标的单项工程完工后是否于当年移交?对这个问题,财政部和水利部关于基本建设工程竣工决算的规定中没有提到,实际工作中却不可回避。
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当年移交,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在财务的处理上必须将这一年度的投资来源冲销,这样到整个工程结束时,财务账上反映的投资来源只是最后一年的数额,是不完整的;二是由于待摊费用一般来说是根据整个工程中单项工程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摊,而在全部工程完工前,这一比例是不能确定的,所以每个单项工程决算时所分摊的金额也不可能准确;三是在同一个工程中运行维护和施工建设混在一起,各自负责的单位在工作中肯定会从本单位的利益出发,人为地增加管理的难度。
如果当年完工的工程不移交,而是等到全部工程完工时一并移交会怎样呢?这样做的问题是:工程的运行维护费用没有来源渠道,因为工程概算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一项目。
造成这一两难问题的根源是管理体制不合理。因为它只管工程的建设,不管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现阶段仍不失为一种相对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国家要求以后新开工的项目原则上都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但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有其特殊性,它原来是属于地方负责建设及管理,现在根据国家要求由长委负责建设,所以它不属新开工项目;同时,目前的状况是同一堤段由长委和地方交叉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责任主体,给管理体制的确定增加了难度,也算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实行建管合一,以上关于竣工决算中资产移交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税务工作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纳税服务 需求管理 研究
一、纳税服务需求及其发展趋势
(一)纳税服务需求概述
纳税服务需求是纳税人在处理相关涉税事宜时,依据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向税务机关提出的合法合理需求。
依法纳税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税务机关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为了帮助纳税人履行该义务。纳税服务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知情需求
纳税人有及时、全面、准确了解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以指引、预测自己涉税行为的需求。
2.办税服务需求
纳税人在处理涉税业务过程中,有方便、快捷、准确办理各项涉税事项的需求。
3.权益保护需求
纳税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过程中,有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举行听证、提出涉税投诉、举报税务违法的需求。
4.社会信任需求
纳税人有通过税务机关对其纳税行为的公正评价产生社会信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需求。
5.纳税援助需求
社会弱势群体和在涉税过程中有特殊申请的纳税人有受到纳税服务援助的需求。
6.其他具有较强代表性和个性化特征的纳税服务需求。
(二)纳税服务需求发展趋势
当前纳税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呈多元化、层次化发展趋势。
1.在服务载体需求上,纳税人可选择的服务载体有税务网站、服务电话、手机短信等,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多数纳税人选择网络、电子等服务载体获取新的税收政策知识和纳税服务。
2.在服务形式需求上,当前纳税人渴望税务部门改善多部门、多层级进户的现状,以最大限度减少纳税人的办税成本,营造一个公平、公正、便捷、高效的纳税环境。
3.在服务内容需求上,纳税人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便捷地了解税收政策信息,希望税务机关帮助企业搞好税收筹划,用活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多的提供风险提醒服务,减少非主观故意税收违法和征纳争议。
4.在服务程序需求上,纳税人期待税务部门在程序上简化办税手续,提高办税效率。
二、加强纳税服务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纳税服务需求管理是对纳税人涉税服务需求进行有效收集、全面分析和快速响应的工作制度。其工作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收集纳税人需求、分析纳税人需求、满足纳税人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实现纳税人需求获取渠道日益畅通,纳税人需求分析机制全面建立,纳税人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当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纳税服务需求管理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的突出地位,深刻领会建立纳税服务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做好纳税服务需求管理是努力构建“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新格局的需要。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是纳税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纳税人的合理需求是否得到及时、有效满足,是检验纳税服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标尺。
(二)做好纳税服务需求管理是解决好纳税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与纳税服务供给相对稀缺矛盾的需要。了解纳税人的需求,满足纳税人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是目前纳税服务最迫切的工作。当前我国的纳税服务供给还不尽如人意,要解决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加强需求管理,以有限的服务资源来尽可能多的满足纳税人的迫切需求。
(三)做好纳税服务需求管理是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需要。提出需求和满足需求是一个动态过程,了解纳税人的需求并设法满足它,是税务机关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需要税务机关在推进纳税服务的进程中,重视纳税人反馈,围绕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差别化管理,提供针对。
三、加强纳税服务需求管理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税务机关在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很明显,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纳税服务需求重视不够;二是纳税服务需求搜集平台及相关制度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对纳税人诉求渠道整合不够;三是对纳税服务需求分析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四是纳税服务需求响应不够及时,应对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存在许多不足。
纳税人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差异性决定了纳税服务需求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我们只有正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促进纳税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一)转变需求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服务理念。遵循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和谐社会的要求,设身处地地为纳税人着想,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为目标,扎实做好纳税服务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需求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需求管理岗责规范,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追究、质量管理、监督控制等制度,推进需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纳税服务需求管理格局。
(三)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纳税服务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健全“收集纳税人需求、分析纳税人需求、满足纳税人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纳税人需求获取渠道日益畅通,纳税人需求分析机制全面建立,纳税人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从而促进征纳关系和谐,提高纳税人满意度,最终实现纳税人自愿遵从税法。建立纳税服务需求快速响应机制是收集、分析、满足纳税人需求的必然要求,是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1.采取常态化收集与专业化收集相结合、日常收集和定期收集相结合的方式,拓宽纳税人需求采集渠道,及时掌握纳税人需求的动态和重点。收集方法主要有现场采集、电话采集、税企邮箱采集、12366热线系统采集、税法宣传采集、纳税咨询采集、办税辅导采集、税企座谈采集和调查问卷采集等。
2.细分采集纳税服务需求信息,采用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分析,定期形成综合性的纳税需求分析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各级纳税服务部门应组织专人对通过各种渠道采集到的服务需求,进行细致分解、归集和整理,并采用科学方法,立足于解决纳税人普遍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针对纳税人需求的变化,分析纳税人需求的重点,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应对措施和方法,为指导和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
3.本着“本级收集、本级处理、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响应纳税人各种合法合理需求,推进需求响应的及时化、效能化。对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或紧急需求应及时响应,努力创造条件予以满足;对纳税人的共性需求,应根据纳税人需求分析,发挥税务机关不同层级的资源优势和不同部门的职能优势,做好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改变纳税人“被服务”的现状。对本地区本部门能处理的需求应及时给予解决;对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反馈,并向纳税人做出承诺。
4.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将需求响应处理情况及时向纳税人反馈。各级税务机关对需求的落实结果,由纳税服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给纳税人,反馈对象单一的,逐一进行反馈;涉及众多纳税人的,应在网站、办税服务厅等公共场所公告反馈,让纳税人及时了解税务机关对其需求的重视和办理程度。
5.强化监督平台,
加强对纳税服务需求管理情况的指导与监督,杜绝在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推诿、敷衍、拖延的现象发生。
参阅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的通知 国税发〔2009〕131号 2009年9月10日
[2]王飞 蔡建勋《纳税服务理论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3]宁国市地税局课题组 关于纳税服务需求的调查与思考 安徽省宣城市地方税务局网 2009年7月29日
[4]沈宁 关于建立纳税服务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的几点思考 江苏国税网 2011年9月30日
作者简介:陈智云 男 江西新建人 汉 1972.11.25 中央党校 经济管理专业 本科学历 新建县地税局科员
丁小华 女 江西新建人 汉?1961.03 辽宁刊大 会计学 大专学历 新建县地税局科员
任益群 女 江西新建人 汉 1976.12.14 江西财经学院九江分院 证券与投资专业 大专学历 新建县地税局科员
税务工作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税务风险;纳税筹划;企业
一、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
第一,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企业税务风险中的主要类型,现阶段市场环境变化莫测,国家政策不断更新出台,在此情况下,一旦对政策不够了解,就会产生政策风险,影响税务工作的开展实施。政策风险主要分为两大方面内容。一方面,政策选择风险。政策选择风险主要指错误选择政策而产生的风险,一些企业错误地进行政策选择以及筹划,容易由于出现政策解读错误以及认知偏差而产生政策运用风险,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漏税偷税等问题。另一方面,政策变化风险。国家政策不断变化、不断革新,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一旦未充分了解政策变化形式,就容易受到政策变化风险的影响,导致税务筹划工作的失败,影响税务工作的开展,影响财务管理能力及水平。第二,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存在的风险。任何税种在纳税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所谓的税收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只要税法未明确规定的行为,税务机关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判断进行处理。由于税务执法人员素质层次参差不齐,且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税收执法偏差的情况,诱发税收风险,影响企业的发展。一旦税务筹划工作受到税务行政执法偏差风险的影响,不仅不会为企业带来任何收益,还会因不合理或者违法行为而被税务机关处罚,付出较大的代价,影响企业的声誉与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第三,投资扭曲风险。现代税收制度是一种中立性的,秉持着中性原则,明确规定纳税人不应该因为国家政策而改变原有的投资方向。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纳税人往往因为税收优惠,放弃此方案改为彼方案,或因某些人被迫改变投资行为,而对企业带来损失与影响,导致投资扭曲风险的产生。第四,经营损益风险。经营损益风险是指企业在出现亏损后,政府允许企业延期弥补亏损。但是,虽然政府承担了相应风险,而大部分风险还是由企业自己承担,一旦企业缺乏承担弥补的能力,就需要由税后利润进行弥补。例如房地产公司,涉及多税种,如前期拿地环节的契税、土地使用税及后期出售环节的预征土地增值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房地产公司拿地前,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带来未来税收风险的细节,其从拿地到销售、清算的一系列过程,需要提前做筹划,前期先成立项目公司再拿地还是拿地后再成立项目公司,对企业后期清算环节补税金额影响极大。
二、企业纳税筹划工作开展的方法路径
(一)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第一,建立健全税务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税收基础资料的归纳、总结,整理归档工作,避免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第二,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特别是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及时掌握税法相关规定,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第三,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组织体系,优化管理,减少纳税环节,做到合理、合法避税。第四,积极争取与其他企业合并纳税,抵消盈利企业税负。第五,认真研究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的优惠政策,开展产品经营,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做好税务筹划。保证税务筹划工作的科学有效性,规避税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另外,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与企业自身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的过程中,更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确保基础工作的适时性、全面性,将纳税筹划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加强税收政策学习开展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能提前降低企业未来的纳税风险,是有效开展税收管理工作,确保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必要途径。做好企业纳税筹划工作,降低政策风险,要求加强员工对税收政策深切领会。首先,企业需要通过税收政策学习,增强风险意识,关注税收法律政策的变化,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税收政策发生的变动,根据政策的变动,税率税法的改变,提前做好纳税筹划。另外,应重点关注其他市场因素,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均衡利弊,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其次,需要通过税收政策学习,准确掌握税收法律政策,在全面了解税收相关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做出有效的预测分析,优化选择税务筹划方案。第三,了解税收优惠政策,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的区域性以及时效性,把握税收政策精神,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有效进行风险防范,确保税务筹划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大重视程度加大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意识到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保证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降低税务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加大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员工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税务筹划的重要性,使企业意识到税务风险是可以规避、转移的。在税务机关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合法避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另一方面,加大重视程度,有效开展工作,确保各个部门进行积极的配合,为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此外,企业相关领导层人员,应将纳税筹划工作列为企业发展长远目标之一,引起部门对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视,才能积极投入到纳税筹划工作中。
(四)做好投资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工作注重投资过程中的税务筹划,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注重注册地的选择,注册地不同,税收政策不同。优惠政策对税务筹划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为税务筹划提供了较大的筹划空间与机会。因此,需要选择恰当的投资注册地点,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有效利用税收政策开展税务筹划工作,保证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节约纳税成本。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投资品种的选择,投资品种与税法存在较大的关系,投资品种不同,税收政策不同。选择恰当的优惠政策较大的品种有利于促进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税收优惠。
税务工作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高校;税务;风险;解决措施
一、前言
税务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及时准确地察觉高校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安全隐患,并且能及时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当前,各个地区高校的社会化改革进程不一,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各不相同。以苏州大学为代表的一类高校,高校企业社会化进程快,全部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税务风险相对较小。西部、北部的高校企业的运作模式以财政拨款,差额补助的预算制为主,涉税项目少,金额小,涉税风险也小。但中部的高校社会化进程缓慢,或改革到一定时候就停滞不前,使得高校企业的性质界定模糊,政策也不明朗,项目是否涉税,是否全部涉税,涉税金额的认定也不清晰,这类高校的企业税务风险比较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一)票据的管理使用方面存在不规范风险
在当前高校的税务管理过程中,有些工作人员对于税收法的相关规定认识不够,对于哪种情况需要纳税的认识不够准确,只是单纯地认为只有在开具一些税务类的发票才有涉及到要纳税的问题。因此,在一些经营类的服务、提供劳务时的收费开具发票时,用其他票据(例如:校内结算单)代替需要纳税的发票。而这种票据的使用仅限于校内非经营性的往来款项的结算,而且这类票据需要专人保管,开具应有审批程序。如果使用不规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让高校陷入偷税漏税的旋涡中,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科目设置与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风险
之前,由于多方面原因,高校在经费筹备上涉税的经营活动还相对较少,因此对于税务的会计核算以及科目设置方面缺少经验,在实际操作和运用方面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比如,当前高校的涉税活动中,其会计核算的科目普遍存在着分散的情况,对于一些应该缴纳税收或者是免征收税收的区别没有明确的区分和归类,因而导致科目设置混乱的问题的出现,不利于会计核算。其次,在当前的高校税务管理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在会计核算的科目中,都没有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这两类,从而导致在发生收入与支出的情况下,没有在其对应的科目类别中进行准确核算的情况,进而使得整个会计核算变得杂乱无章,不利于高校税务的高效率管理的实现。
(三)税务人员的专业意识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在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很多高校税务人员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税务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意识仍然停留在落后的层面,单纯地认为高校只要缴纳个税就可以了,不需要再交税,更不用说税务工作人员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当下最新对的税收相关政策与法律了。税务工作人员的意识浅薄,不仅会使得当前税收相关政策法律在具体实践中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使其成为空谈,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纳税人对纳税的敏感度,促使偷税漏税的现象发生,让高校面临着补缴税款的局面。
三、加强高校税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税务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其管理对于确保高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校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已是如此严峻,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改变当前现状,规避高校税务工作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的风险,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规范。本文将对其具体措施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整治优化当前税务管理的环境,增强诚信纳税的意识
高校税务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发酵,甚至是要等到税务机关到高校中检查时才能显现出来的。因此,高校的税务风险很容易被忽视。当前很多高校在管理上都普遍采用院校两级的管理方式,创收的收入都和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如果大部分人对于税法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就容易使相关部门在处理具体工作时产生矛盾,不知道是否要进行纳税。如果进行扣税的话,将会损害个人利益,如果教师没有纳税意识,容易产生矛盾。可是如果不扣税,税务人员将冒着极大的偷税漏税的风险。因此,在加强高校税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政治优化当前的税务管理环境,加强诚信纳税的意识。
(二)设置高校税务专门管理岗位,提高人员专业素养
随着我国税法的不断完善,高校的税务工作也越来越繁重。因此,在加强高校税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情况设置税务专门管理岗位,将税务与财务管理分开,实现专人管理。税务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包括统筹与规划、缴税以及纳税监督等。因此,在高校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组织,才能将税务职责做到最好。此外,在管理过程中,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还需采取措施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比如,可以通过技能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专业技能。高校可以先对高校的税务岗位提出一定的职责要求,如了解纳税制度,掌握税务处理能力等,严格选择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然后学校也可以利用网络课堂等平台,对内部税务工作者进行长期的培训,让工作者对新式的税务管理相关理念及技能有更深刻的了解等,从而使工作人员学以致用,促进工作的有效展开,遏制税务管理的风险。
(三)加强税务管理的内部监控,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在加强高校税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税务管理的内部监控,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首先,高校要加强对税务开具票据进行控制与监管。高校常常会涉及到很多经营性活动,票据的种类相对较为复杂,因此,税务工作人员要能够正确认识各种不同种类的票据的区别与各自适用的范围,从而将偷税漏税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注重对会计核算的监管。在税务工作中,税款申报与会计核算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会计核算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科目设置与分类工作,确保各项收支都能在相应的分类中进行准确核对,从而使得税务工作有序开展。最后,要注意对纳税工作进行统筹。高校要严格地按照国家出台的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涉税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处理好纳税与风险的关系,从而为更高效地做好高校税务风险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树辉.浅议集团公司专职税务管理部门[J].商业会计,2013,(5):61
税务工作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税收;优化服务;工作要求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8-104-01
一、优化税收服务的意义
“税收服务是国家税务机关不断利用科技成果准确、优质、高效执行国家税收法规,最大限度地满足纳税人办税意愿的一种行为”。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国税务机关的共识和潮流,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提出更新更高的工作要求。
(一) 服务的准确性
因为税收服务的过程是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不允许出现差错,出现了差错,则该项具体行政行为要受到过错追究,所以建立在不准确和有过错的具体行政行为上的服务是无效的。
(二) 服务的高效性
税收服务这种特殊的服务必须讲究时效,税收服务的时间要求不是随意的,而是税收法规所要求的,非常严格,必需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有的只能提前不能推迟,这就是税收服务的时间特点。
(三)服务的无偿性
税收服务没有报酬,不允许也不需要索取报酬,不允许是适应法纪要求的,不需要是因为服务者本身是财政供养的、是吃税款的、是纳税人养活的;
(四)服务的衡量性
检验税收服务好坏的标准,不是用回报多少来判断的,而是用纳税人满意不满意这一特殊尺子来衡量。纳税人满意说明我们的服务工作做好了,纳税人不满意则说明我们的服务工作没做好。
二、优化税收服务的重要性
(一)优化税收服务是贯彻执行《征管法》的需要
《征管法》是税收法规的根本大法,服务纳税人、维护纳税人利益的要求,在这部法律中的涵盖面是非常大的。《征管法》第七条、第九条分别专门指出税务部门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素质、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依法接受监督。
(二)优化税收服务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必然要求
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及各职能机构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水平直接引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服务功能和水平,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作为税务机关必须努力改善为纳税人服务,规范工作程序和执法行为,并按世贸组织规则要求,在税法公告、执法公示、纳税公告等方面体现公开透明原则。
(三)优化税收服务是税务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税务团队要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较好地实现自己的职能,也要靠自已的核心竞争力,做为我们基层税务机关靠什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靠优化税收服务,服务水平的高低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体现一个团队超越其他团队的独特优势。
三、优化税收服务必须树立的几个观点
(一)树立服务观点,杜绝税本位官本位观点
全体税务工作者要有领导为群众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税收为发展经济服务,一切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观念。同时,清除一切围绕上级转,纳税人必须围绕税务转的观点,把我们税务工作者摆在普通的服务员的位置上,只有如此才能解决好服务的问题。
(二)树立执法服务、服务执法、执法与服务并重高度统一的观点
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演进和提升都促成了执法与服务的统一的税收工作理念。消除两者矛盾对立的观点,贯彻依法治税方略,那就要认真研究如何执法的问题,进而研究税务执法的主客体问题。
(三)树立全员全方位服务的观点
税收它不等于收税,他们只是在很特殊的时段,意义相近。我们税务机关的每位人员都是在做税收工作。内勤的也好、后勤也好、机关其他工作人员也好,都直接或间接的在做税收工作,上至领导下到普通办事员都不例外,因此,优化税收服务工作不是那一个人、那一个环节的事,而是全员的事,服务工作涵盖税收工作的整个领域,应该说那里有税收,哪里就应该有服务,什么时间有税收,什么时间就有服务。
四、优化税收服务当前需要做的工作
(一) 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思想认识问题是个关键的东西,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树立正确的服务观。优化税收服务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是别出心裁,更不是长官意志,虽然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对待纳税人要做到一张笑脸、一把凳子、一杯茶水等等,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基本问题,没有全面体现优化税收服务的真正意义。因此,我们要全面深刻领会优化税收服务的内涵,增强税收服务的自觉性,把税收服务做为本职工作要求,随时随地的为纳税人服务。
(二) 健全税收服务的组织体系
由于税收服务与税收征管过程是互融共进的,同时兼具社会性。因此税收服务与税收征管的组织体系是基本吻合,辅之以经济决策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具体讲应有三个方面:一是超前服务的组织体系。就是因为税收因其特殊职能而参与经济决策的实施体系,如决策咨询组织等;二是核心服务组织体系。以征管组织体系为依托,对税收征管过程进行全程服务的组织体系,其主体就是要按照税收服务需求设置岗责体系,构成税收服务的核心组织体系;三是辅助体系。比如协税护税、税务等等。
税务工作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税务风险;成本
飞速发展的经济为企业带来了机遇,使得企业向着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前进,同时才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了挑战,面对业务越来越繁杂的现状,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工作越来越重视。而对企业税务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可以为企业规避损失,保障企业利益,合理利用税务法规甚至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现状与分析
(一)主观性风险
主观性风险是指由于纳税人与税务部门对税务相关政策的解读存在主观上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在征收税款的数额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另一方面,不同的税务部门对同一条税收法规或政策的理解也无法完全统一,由于主观理解存在差别所导致的税收风险就是企业的主观性税务风险。
(二)客观性风险
首先,国家征收税收是强制性的,但上缴的税款会使得企业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减少,这一矛盾的存在使得企业可能通过主动逃税来增加企业收入。其次,即便企业遵纪守法主动上缴税款,但由于企业纳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所以可能会存在对税收相关法规认识不足从而违反国家税收规定,这样的情况是企业与相关从业人员本身并没有偷税漏税的意愿,但造成了企业没有及时足额上缴税款的既成事实。因此也造成了企业税务风险的存在。
(三)制度性风险
我国企业比起国外老牌的企业来说,建立时间晚,经营时间短,因此很大程度上没有健全完善的公司制度。这一问题表现在税务工作上就是缺乏有效监管税务工作和有效控制相关工作的制约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会为公司的经营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税收政策的变革情报,可能会使得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无法享受本来可以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缴纳本可以减免的纳税金额。这也是当今一些中小企业在税务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执行性风险
执行性风险是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层对税收风险不够重视,或者征收税款的相关政府机关对纳税人的重视程度太低。一般来说,后者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中小企业由于政策及营业额原因所创造的税收额远远不及大企业的纳税金额所为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做出的贡献大,因此相关税收部门对这些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及其他的大企业,这可能会导致部分中小企业缴税纳税工作的执行力不足。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税务风险可以采取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财务人员总体素质
对税务工作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内财务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而只有保证企业涉税人员能够正确地完成纳税工作,才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具体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最新颁布的企业纳税相关法律法规条例,重点强调其中涉及到的纳税比例及期限等关键内容;另外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额外的补充与教授。以中小企业为例,涉税员工应当知晓本企业可以享受的国家纳税优惠政策并在日常工作中应用,以防止企业蒙受不必要的纳税损失。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税务风险成本的重视。企业管理层应当正视企业纳税对国家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本公司合法纳税的重视度。只有了解税务风险可能会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才能够让管理层站在更加长远的角度审视企业纳税问题。招聘专业素养高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很多时候中小企业陷入税务风险的原因是因为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招聘该领域具有专业素养人员补足公司专业知识的欠缺,从而掌握国家关于税收业务的最新动态,只有把握国家政策变化,才能保证公司不少纳税、不多纳税、及时纳税,不会陷入税收风险的困境。
(二)完善企业税收业务制约制度
避免企业遭遇税收风险,建立一套税务风险识别—评估—反应的制约机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防范方法,这一套制约机制可以监控企业每一笔税收支出的过程,做到实时监控、细节监控、全程监控等。具体的内容有对税务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策略三个步骤。除了建立制度以外,制度的执行者也很重要,企业应当设立纳税业务的监督部门和税务风险防范委员会等机构,随时掌握企业的纳税状况,一旦出现风险和问题,可以立刻提出应对措施,从而降低公司陷入税收风险困境的可能性。
(三)认真研习税务相关法律法规,与公司来往税务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细则也在适应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地做出调整,而关注这些与公司纳税息息相关的政策是企业必须担负的责任。企业可以建立专门负责的部门或机构来完成此事,也可以委托专业的人员或机构协助公司开展纳税业务。同时,企业应当与税务部门建立定期、有效的沟通,从而尽量避免因为主观性而导致的纳税业务发生错误,从而避免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担负法律责任。
三、结束语
企业随着不断地扩大规模,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让企业健康地发展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企业采取措施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但究竟如何有效地防范税务风险目前在我国的相关领域还未得出统一的结论,需要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积累经验,以完善相关理论,指导企业有效规避税收风险所带来的成本支出。
参考文献:
[1]朱光武.基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4(22):132-132,133.
[2]谭缅.基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的研究[J].经济师,2015(0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