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范文1
关键词: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区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属于城市化的后起国家,应避免重蹈城市化先行国家曾付出过沉重代价的覆辙,这就要认真研究,着眼于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搞好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在保持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同时,规划设计的质量面临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正从量到质发生转变。
1、规划设计观念――热爱生活,设计生活
城市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建筑,有的造型别致,有的色彩淡雅,有的简单朴实,有的夸张绚丽,不同的建筑氛围源于不同的城市规划设计观念,规划设计师也持有各自的理解。
早些时候,城市规划设计常被认为是在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设计,也可以说是二维的建筑方案和三维形体的总和,这种规划设计观念放到今天的城市建设中明显存在很多局限性;还有些认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外部空间进行创造,这种观念比前者说法的更深入,然而离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在实质还有一段距离。这两种设计观念是源于城市设计形态论或城市设计空间论,都会造成规划设计方案的偏颇,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构图十分精致,但整体还是让人感觉突兀、单调或是空洞。
因此,城市规划设计观念的方向应是“人的活动才是城市设计规划的内容”。人的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城市规划设计设计的应就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及空间内人的生活。城市规划设计师提出的设计方案应具有一种指导和控制的性能,为建筑设计师的工作的引航,而非设计建筑,亦不是设计外部空间。既然城市规划设计观念是“以人为本”,就要对生活充满热爱,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少一些标榜自我的设计,把握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才能作出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2、区位分析观念――承上启下,左邻右舍
面对一个个的城市建设项目,城市规划设计师当然首先要考虑它们的区位。区位是项目在城市中的位置,应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师关注的重点。既然是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建设项目,不能只顾自我雕凿,而要把设计眼光放到城市整体建设上,在对局部区域进行设计时,要能够顾全大局,用“承上启下,左邻右舍”来表达这种设计的区位立场。
“承上启下”,顾名思义,是说规划设计时遵循上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思想,并且也要顾及到对下一步骤设计的控制和引导。例如,若要对城市某一街区的改造进行规划和设计,就要遵循所在地方的分区规划,街区的改造受控于分区规划的指导,而街区改造对该场地及周围下一步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也起到引导的作用。“左邻右舍”是说规划设计不能太自我、太孤立,而要对周围邻里的建筑环境具有亲和力,能够自然地与周边的环境相互融合,彼此呼应,保持整个城市建筑的完整性。
“承上启下,左邻右舍”的区位设计观念应是一个城市规划设计师基本的设计立场,朝这样的区位设计方向发展,才能够使城市拥有统一完整的整体形象。
3、场地解读观念――运用资源,延续文脉
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一种现象,即有的规划设计师在开始设计时就先画图,较注重电脑软件的构图,而没有多多亲临项目现场进行仔细勘察,这就忽视了解读场地的重要性。每一个项目都拥有它植根的场地,它植根的场地拥有自己的风貌特征,蕴藏着独特的元素,只注重电脑构图就利用不了这些特别的元素。
在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中,应有运用场地特色,提升项目价值。城市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不是腾空而起,而是植根于它的生长环境,解读场地应成为规划设计师具备的基础功力。像看一本书一样去阅读场地,理解场地,将可用的资源挖掘出来,独辟蹊径,进行规划设计,使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品味,营造地方的诗意和人文感,就能够以少胜多,量不多而价值可贵。
在给历史文化浓厚的城市做规划设计时,首先要把地区里蕴含的文物建筑当做一颗颗珍珠,仔细找寻并发掘出来后,要想让那些文物资源散发出美丽的光辉,就要把这一颗颗珍珠沾染的泥灰擦拭干净,然后就可以根据形状、大小一颗颗串起来,成为一条珍贵的珍珠项链,这个过程就是从解读场地到发现特殊元素再到规划设计的过程。规划设计师首先要找到这些珍珠,才能提升设计价值。
4、规划设计理念――实事求是,注意手法
设计是一项有创意的工作,每个设计师都拥有自己的设计理念,拥有自己的规划设计逻辑,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应往哪一个方向发展都是未知,但城市规划设计理念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的规划方案提了一大堆设计理念,从场所的理念到生态、历史、现代、未来,好像无所不包,似乎样样都对,但在大杂烩的理念下面,设计却做的十分平淡且漏洞百出。这样的方案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
好的设计需要理念,但这个理念一定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是基于对于区位和场地的仔细分析,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对比研究得出的针对性理念。当然设计也不能只有理念,还要注意手法,理念的实施需要很好的设计技巧,特别是对空间和细节的处理,这最能看出一个设计师的基本专业修养,是否手法老道、设计流畅。注意基本功的训练,不要空谈概念,培养一种踏踏实实的作风,对于年轻设计师来讲尤其要加强学习的。
5、规划整体布局――发现秩序,融入秩序
建筑布局、形式、风格界面,交通组织,绿化系统,文脉保护,分期实施是规划设计评标时需要讨论的几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是规划设计师要注意表达的几个方面,特别是规划整体布局。
关于规划布局问题,重点在于秩序的把握。在设计中要明确分辨规划方案的位置。当这个地区有秩序时,不去搞乱,只需融入,简单修复下原来的结构即可;当这个地方没秩序、需要去建构秩序时方可建构。原来就存在秩序,只需要发现它、认可它;原来的秩序松散了,就要去把它整合好。做设计要考虑周边的情况,注意“左邻右舍”,不以自我为中心。
经常可以看到构图花哨的规划方案,比如一些很强硬的圆形构图,这样的构图本身就是特别向心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这样的规划设计往往显得很自我,很难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要使设计有亲和力,能够贴近自然和生活,做规划时首先要忘记建筑师的自我表现欲,放弃对于形式、构图等特别强烈的追求,而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研究地区已有的结构和秩序上,让自己的方案更好的融入到城市中去,努力创造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和环境氛围。
6、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就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严格管理才能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城市品味,增强城市辐射力、吸引力,使城市既充满活力和生机,又健康、协调、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范文2
【关键字】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基本方法,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道路设计是城市的交通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现阶段的城市道路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还是传统的设计思路,已经不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对于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只有转变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思路,才能够使城市道路设计满足时代的需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城市道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思路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二.城市道路设计
1.城市道路特色设计
(一)城市特色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城市特色是全球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的道路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历史文化,同时还要尊重自然;既要反映出城市道路设计的特色,又要重视整个城市的总体形象。
(二)城市的道路设计还要体现出功能的特色,也就是说,在进行城市道路的设计时,要体现出道路的交通性、观赏性以及生活性这些功能。比如深圳市的深南大道经过政府的大力整治,使其逐渐成为一处优良的风景线,同时该道路还很好的服务了人们的生活,这就使得其具有生活性、观赏性,体现了城市道路的特色。
2.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一)交通性道路
对于交通性的道路要以车辆的通行为主,对于路灯、护栏等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一定要简单,强化其使用性。对于交通标志等一定要注意提前量,这样可以使驾驶员能够及时的了解道路前面的状况,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生活性街道
对于生活性街道,因其比较混杂和凌乱,因此该道路的交通情况比较的复杂。所以,对于此类道路的交通设计一定要仔细,对于交通标志和标线,必须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道路,满足该街道上的停车需求,对于停车位的设置一定要结合各类车的型号进行设计。
引导性和限制性设施的设计是进行道路交通设计的重点。通过在道路的路边或者是路中央设置一些设施来分流车流、对车速进行限制来增加该街道的空间。其设计方法有:一是将道路平面设计成蛇形或者是锯齿形,这样就会使来的车辆减速,同时也会使线外的车流由于比较曲折而没有进来,这样的设计还能增加道路设计的趣味性。二是在城市道路的两边种植树木,这样可以使其达到车辆不容易进入的效果,就会使车辆的进入量得到减少。道路两边种植的树木还可以很好的改善道路的环境,增加景观价值。三是在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出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使部分路面提高或者是降低,这样就会使车辆在行驶时产生震动感,对驾驶人员进行善意的提醒。四是采用不同的颜色的材料进行道路的铺设,使得驾驶员在视觉上形成不同的感觉,这样既可以使驾驶员因警示而减速,同时还能够增加设计的趣味性。也可以在道路的交叉口出设置斜路障,这样就可以使得驾驶员减速行驶。五是在道路的交叉口或者是居民区的入口处设置限速和减速的标志。可以在居住区设置支路系统,这样就可以提高安全性。在道路设计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设置灵活的道路网络,以及设计活泼、有趣的道路形式,就可以使道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是人感觉到舒适和安全。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在城市空间功能和环境功能设计中,我们依据城市整体规划,结合武汉汉阳大道沿线现有公园绿地和其他开放空间,比如广场等形成汉阳大道沿线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体系等。广场进口及绿化用地景致前后呼应,道路交叉口空间宽阔,视线通畅使车辆进入汉阳大道路口时就感觉非常舒适,整个交叉口既同广场景色融为一体,交通组织又分工明确。
在道路设计中我们将两边设计为微地形绿化、绿化安全带,铺草坪及低矮灌木,体现大绿化效果,并结合景观水道把沿途桥梁设计为轻型桁架拱桥,同时为了使景观更加美丽我们把同汉阳大道相邻的道路的景观水道上也同样计成了轻型桁架拱桥,使之对景相互呼应。其桥杆采用汉白玉材料,照明灯的采用都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并根据沿途公园的特色和风格。
把景观设计结合起来,以达到借景我用的目的。在铁路立交口,我们结合两边地形和现有建物进行景观设计,主要利用绿化微地形手法,创虚实对比分明,高低错落有致的环境、绿化场,并对立交桥泵站的建筑造型,以及立交本身的杆立面进行了立面景观改造设计,使立交桥绿、建筑景观融为一体,空间氛围更加宜人,使人体会到一种舒适、幽雅为一体的花园式境界。
三.城市道路功能与分类
1.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是满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高,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一些限制,流量也不会太大;另外,对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
2.城市生活性道路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3.商业性道路,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 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4.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0%,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四.结束语
现代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非常重要,必须要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的需要,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晓雅; 刘少权 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0-01中国会议
[2]吴海俊; 朱胜跃 新时期下我国城市道路设计思路探讨——以深圳市为例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09-20中国会议
[3]叶伟华 浅论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四川建材2008-02-08期刊
[4]包琦玮; 张均任 道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11-01中国会议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范文3
论文摘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网络教学的基本原则入手,阐述了网络课程设计流程,并对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开发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
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基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
网络课程的设计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二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
1.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教师来说,经过这种革新课程的学习研究探讨,无疑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2.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征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宽带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3.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
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络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且网络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另外,在设计学习过程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4.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5.以案例学习为方法
在医学、管理学等科学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注意应用案例的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6.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定的封闭系统,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7.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8.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以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积蓄力量。
9.以评价为网络课程的发展动力
针对网络课程特点,我们建议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自适应测验的方法,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差异,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表现,由课程的内在处理程序给不同的测验进行评估,做到学习评价的动态性和自适应性。同时,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对网络课程进行调整,使评价的作用尽早地体现出来,使之成为网络课程的发展动力之一。
10.以电子学档案为管理手段
网上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维护学员的电子学档来管理学习过程。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员身份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品选集。
二、基于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范围
1.学习内容支持的设计
学习内容支持是基于自主学习的网路课程设计核心部分,可以分为下面三方面:
(1)学习目标设计:将学习目标分层次细化,设计多级学习目标,如课程学习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和知识点学习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合理地传递给学习者。
(2)学习内容设计:在进行知识结构的设计时,首先要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内容,各个知识点的关系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特点,反映教学规律,展示出知识结构的功能。同时,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网站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内容呈现上,注重多媒体的有机结合。
(3)学习辅助内容设计:学习辅助内容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而设置的提示性、辅内容,如课程教学大纲、学习者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前沿,可以帮助学习者从宏观上了解该课程的知识体系,确立学习目标。
2.交互支持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交互是在一种网络学习环境下,为了达到教与学或建立社会关系的目的而进行的双向或单向交流。使课程教学网站根据角色不同设计相应栏目,提供人机交互窗口,如疑难提问、交互课堂、课程BBS等,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师生交互。且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络的音、视频授课与辅导系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课程内容、难点的针对性辅导,还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就像在传统的课堂上一样,生动、亲切,使远程教学的学习环境更加人性化。
3.学习活动支持的设计
设计与课程相关的案例研究与分析、专题探究活动,让学习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或设置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同时,提供记录工具,方便学习者将活动过程中的感想记录下来。
4.评价反馈支持的设计
网络课程中的评价分为两类,一类为形成性评价,另一类为总结性评价。在该课程中,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网上讨论、调查、练习和章节测验等形式进行,且实施评价时,运用技术及时反馈。如某一网络课程的“在线测试”模块,学生点击进入后可进行学习效果自测;自测完毕并提交后,能够给出评分标准和考试成绩;当学习者做出错误选择时,给出适当的提示信息(但不是答案),以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理清问题,形成一种自我建构的能力;或给出错误分析,引导学习者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总结性评价的方式主要是期末阅卷考试,现已开始部分机考,逐步过渡到期末全部机考。
5.导航支持的设计
网络课程中设计清晰、明确、简洁的导航,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即时有效的引导,引导学习者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常见的导航策略有模块导航、帮助导航、线索导航、浏览图导航、演示导航等,导航策略的设计应遵循明确、便捷、动态的原则。
三、基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的关键开发技术
网络课程最终需要通过各种软件技术来实现,教师掌握网络课程的开发技术将有助于网络课程的开发,下面就介绍几种有用的关键开发技术。
1.流媒体播放技术
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网络上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和常规视频媒体不同,流媒体可边下载边播放。以宽带为基础,流媒体不仅可以进行单向的视频点播,还能够提供真正互动的视频节目,如互动游戏、三维动画等。
流是连续传输的数据,典型的流有音频流和视频流。一般而言,流采用类似于广播的方式,以恒定的速率传输数据,播放的时间与传输以及原始记录的时间是完全相同的。目前主要的流媒体文件格式有ASF、RM、MOV等。
2.网页制作技术Dreamweaver 8.0
Macromedia Dreamweaver 8.0是一款可视化的网页设计工具,是建立Web站点和应用程序的专业工具。它将可视布局工具、应用程序开发功能和代码编辑支持组合在一起,操作界面美观、功能面板高度整合、功能强大,使得各个层次的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都能够快速创建吸引人的基于标准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使用Dreamweaver及所选择的服务器技术来创建功能强大的Internet应用程序,从而使用户能连接到数据库、Web服务和旧式系统。
3.网页动画制作技术Flash
Flash有许多的优点:首先,它是基于矢量的图形系统,我们只要用少量向量数据就可以描述一个复杂的对象,占用的存储空间只是位图的几千分之一,非常适合在网络上使用。同时,矢量图像可以做到真正的无级放大,无论用户的浏览器使用多大的窗口,图像始终可以完全显示,并且不会降低画面质量。其次,它使用插件方式工作。用户只要安装一次插件,以后就可以快速启动并观看动画,不必像Java那样每次都要启动虚拟机。Flash生成的动画一般都很小,所以调用的时候速度很快。Flash Plug-in也不大,只有170k左右,很容易下载并安装。它还提供其他的一些增强功能,比如,支持位图、支持声音、支持渐变色、Alpha透明等。拥有了这些功能,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全部由Flash制作的网页站点。最后,Flash影片是一种流(Stream)形式文件,在观看一个大动画的时候,可以不必等到影片全部下载到本地再观看,而是随时可以观看。
4.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
SQL Server 2000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继承了SQL Server 7.0版本的优点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在多种平台中使用。
四、结束语
网络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使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我们在设计基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时必须意识到,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工作,对于不同教学情境,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都要给其提供符合其认知规律的学习资源,并注意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课程具有资源共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多向互动、便于合用等方面的优点,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探索适合网络环境下教和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国强.基于 Internet 的远程教育教学设计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 2001(4).
[2]陈庆章, 张 健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看基于 Web的教学课程的开发[J].中国远程教育, 2001(2).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范文4
关键词:城市设计;建筑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设计
1.1 城市的设计
城市设计是为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社会生活、市民行为和空间形体艺术对城市进行的综合性形体规划设计,是为了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而在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也就是说,城市设计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一些关系,从而明确设计的目标,理解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最终对城市作出规划与构想,最后才能使设计方案更符合受众者及社会的的需要,并得以实施。好的城市设计不但可以处理好建筑物个体与个体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处理好个体与群体间相互的关系。
1.2 城市设计发展现状
(1)停留在外环境设计上。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师从事的“城市设计”对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概念不清,目前仅仅停留在外环境的设计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
(2)未摆脱城市规划束缚。在实践中,规划和设计往往融合在一起,在大多数的详细规划中,包含了城市设计的某些内容,如控规制定的关于建筑形体的一些指导性指标,而总体规划中的一些分项,如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也类似于城市设计。
(3)设计方法陈旧,缺乏整体规划。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传统规划中重平面、轻三维形态的工作方法显现出弊端,城市设计表达手法中,因三维整体形态的模型或图纸展示更易使人产生直观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但是将来一块块分而开发的基地如何与漂亮的设计模型取得一致,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项目建设初期也缺乏整体的规划、主题思想和完整的设计方案。
(4)景观要素的处理不合理。城市景观设计中,只注重工程的完成与否,而不注重整体的协调性、景观的实用性等。在城市设计中,随意设计景观要素造成了整体建设的不合理性和无序性,其结果弱化了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应起到的作用。
(5)过度重视商业利润。部分开发商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绿地变相成为其它用地,满足人民休闲娱乐的景观被分割成一块块的小空间,无法满足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需求。
二、景观建筑学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
景观建筑学是介于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一门学科,在理论方面它涉及人居环境的方方面面,更侧重从生态、社会、心理和美学方面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景观建筑学为城市环境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知识和工具,在不同层面上更好地满足了人的需求和活动的要求。景观建筑学贯穿城市设计的各个阶段,其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景观建筑学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
(1)过往园林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彼此孤立的现象,融合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使其互为补充,互为支撑,探索园林、建筑交叉领域的设计契合。例如,使城市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保护和提高自然景观在城市中的质量、保护和提高城市传统的风貌特色。
(2)建筑设计的领域,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轮廓线,同时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将建筑的高度分区、并进行合理的建筑空间组合,同时突出观景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将室内外空间有机融合。
(3)重视自然材料、通风、采光以及其它生态节能技术在景观建筑中的应用。例如,景观视线走廊的保护,保障人与景点之间在视觉上的延伸关系;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规划与设计,把绿化和水体纳入城市规划中,使之成为城市生命系统中的一部分。
景观建筑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区域生态环境中的景观环境规划、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规划、风景区规划、园林绿地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建筑学和环境艺术中的园林植物设计、景观环境艺术等不同工作层次,它涉及的工作对象可以从城市总体形态到公园、街道、广场、绿地和单体建筑,以及雕塑、小品、指示牌、街道家具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总之,景观建筑学应用在城市设计中可以把自然、功能、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城市环境的设计质量,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2.2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理的城市设计对提高城市健康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城市设计,融入景观建筑学后,现代城市设计可以营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城市生活,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不失现代的气息及其元素。
(1)注重生态的设计。从生态层面上进行城市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创建城市生态美感。作为城市景观设计工作者,应当努力塑造正生态景观,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的景观,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保护自然遗产,为人们创造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
(2)注重健康运动设施的设计。健康设计即人性化城市设计,从人类自身健康的角度出发,在城市公共活动场所设计健康景观,如对广场、街道、小区等进行建设,鼓励人们运动、锻炼,使人们身心健康。健康设计不仅注重了居民看和观的表面层次,更注重了环境与人之间的互动性与交流性,这种城市设计方法给人一种亲近感和归属感,不仅有利于节能环保,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及其社会安定和谐。
(3)注重人文艺术的设计。艺术设计总能为人们带来美感,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应该成为最后的摆设和点缀,艺术对景观设计而言 ,也不只是一种形式语言借鉴的来源,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在现代城市设计中,运用艺术审美作为指导方法,融合城市本地自然文化、风情风貌,将城市景观设计和周围环境景观、文化统一协调设计,设计出更美更有文化内涵的城市,使城市风貌更加和谐丰富、具有本民族文化的特点。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范文5
关键词:城市设计导则;多元性;动态性;民主性;法制性
1 城市设计成果的内容组成
业内对城市设计的成果并无统一规定,从各设计院近年参与城市设计提供的成果内容来看,基本上可以归为文本说明类和设计图则类。
1.1文本
1.1.1设计政策
设计政策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它既包括设计实施或投资程序中的规章条例,也是为整个操作过程服务的一个行动框架和对社会经济背景的一种响应,是一种保证城市设计的图纸文本转向现实产品的设计策略。这种设计政策一般由城市设计人员提出,最后体现在有关城市条例和法规之中。
城市设计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现行规划法规和运行体制的结合。如在美国,至今已有1000多个城市实施了城市设计制度与审查许可制度。虽然美国并没有专门的城市设计法规,但有关城市设计的政策和法令研究却很普遍。
1.1.2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最基本也是最富特色的成果形式(也称之为设计准则)。由于城市设计以公共利益作为设计目标,因此为了控制不同的机构和民间开发者的城市开发活动,在开发设计的评价和审核时,就必须以遵循城市设计目标和城市设计导则为标准,通过导则来保证开发实施的环境品质和空间整体性。亦即对城市某特定地段、某特定的设计要素(如建筑、天际线、街道、广场等)甚至全城的城市建设提出与整体的综合设计要求,因为城市设计政策和规划还不足以驾驭城市空间环境中的特定要素。
1970年,旧金山城市设计计划在实施中曾遇到一些困难。这使人们感到,若不将计划翻译成特殊的设计准则,就难以保证城市环境在微观层次上的质量。于是,1982年该市制定了中心区设计准则。它不仅包括形体项目,而且还有一套引申出来的、包括七部分的附录及进一步的解释准则。
从准则的表达性质上讲,又有两类,一种是规定性,一种是实施性的。规定性的准则是设计者必须遵守的限制框架,如在某地段规定建筑的容积率为10,则所设计的楼层面积不得超过基地面积的10倍;而实施性准则则不同,它为设计者提供各种变换措施、标准及计算方法,所以,它不再说容积率是多少,而是指定这一地段设计中开敞空间和环境所需达到的阳光数量,以及建筑物和开敞空间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容量,至于建筑容量、高度等则不限定。实施性准则的优点在于把标准化的量度应用于所有的设计地段,但并不要求对该地段产生标准的三维空间形态,因此,形式是多变的,它比规定性准则更富有设计创造潜能。
1.1.3维护程序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特有的成果形式。在为数不少的实例中,起初城市设计搞得较好,但使用几年后,环境就大为逊色,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维护和监督管理程序。
维护程序体现了现代城市设计的动态性、过程性和整体性。在过去,设计一般只关心新的创造,忽视了为维护和管理而设计,误以为城市管理机构和使用者负责,但事实上,有关管理机构对此并不重视,有时他们重视维护公共空间,但也需要来自公众的合作,其中不少维护措施本身就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如在外部空间设计一系列铺地、花坛、凳椅、栏杆等小品,这不仅是空间景观艺术的要求,而且是维护环境所要求的。显然,维护程序比一般人认为的复杂的多。
1.2图则
城市设计图则是将城市设计内容用图形文字和数据表达,以便对城市用地空间环境进行全覆盖的控制管理。它包括总图、分析图和各指标要素控制图等几部分,以便与规划一道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既严格又便利的实施管理。总图是城市总体综合设计在图面上反映,它包括道路、绿化、地块界线与编号以及综合要素控制汇编表等内容;分析图是各个控制要素体系之间的关系分析、一般包括用地形态分析、视觉景观分析、交通系统分析、步行空间分析、绿化系统分析、历史文脉分析及其他重要的分析等;各指标要素控制图是总图中重要控制要素在图面上的展开和具体表达。
一般来说,整体城市设计的成果主要构成包括设计政策、准则、说明和相应的图则。例如上海陆家嘴城市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政策、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案等三部分;局部城市设计构成主要包括准则、说明和图则。
编制城市设计图则时必须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其地块界线可与城市规划用地界线保持一致,亦可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变动,但两者必须协调起来,避免互相矛盾。
2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的基本特点
2.1多元性
城市设计是由多种力结合,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这些力的来源包括设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对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艺术修养、市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方法、投资商的个人喜好和对公众利益的尊重以及社会本身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城市设计成果编制的基本特点就是试图适应、协调多种力的关系,尽量避免各种力的冲突和矛盾出现,使之达到一种最优的组合结果,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
随着城市设计学科的深入发展,设计创作和管理实施组建成为其工作内容与方法的两个方面,而且作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直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践。实际上,城市设计既是一种对设计的管理,也是一种对管理的设计,城市设计同两者紧密联系。从行为科学角度来看,城市设计活动具有一般设计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如创新思维、产品思维、类型思维和黑箱思维等,从管理科学角度上讲,城市设计对目标、计划、组织等要素也同样重视,如目标导向、计划先行、组织协调与政策控制等环节。
2.2动态性
城市设计不仅是由多力作用的综合性结果,而且处在一个连续不断发展过程之中,从而导致了城市设计不存在一种终极蓝图。社会在运动,城市在发展,各种驱力因素亦相应在变化,城市设计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勾画理想蓝图,而是象复写纸一样在城市原有形态基础上不断重塑复写创造,因此这种过程性需要我们对原有环境给予重视和尊重,尽量避免打破原有城市社会网络骨架,并给发展留出广阔的天地,这种时间维度的适应特性决定了城市设计成果的过程性特点。
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意图通过政策引导逐渐趋于最终目标,其中具象的“产品”与“过程”穿行。城市设计的“触媒”理论就是针对城市设计这种“产品”、“过程”交替出现的引导方式所提出来的。触媒理论认为,城市环境中的各个元素都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不仅仅存在于外在的视
觉形态方面,也存在于内在的经济联系。如果其中一个元素发生变化,它就会像化学反应中的“触媒”一样,影响或带动其他元素发生改变。
在设计过程中,由政府启动的,用作触媒的先期建设项目往往具有可视形象,具有“产品”特征,能够激发或限制城市某一特定片区内建设活动的发生或者影响建设速度的快慢,进而影响城市设计的“过程”。例如,在美国圣保罗市下城区开发设计中,为了启动对下城区的开发,由政府提供“城市开发行动资金”,成立了“下城区再开发管理局”,集设计、融资、管理于一体。先期进行开发计划研究,吸引开发商投资,他们通过空中步道、GA LTl-ER广场、大众公寓和滨河公园等“触媒”产品的先期建设引导整个开发过程。
2.3民主性
城市设计不只是由某些专业人员及行政权威人士独掌的一门高深学问,它所蕴含的大众性、市民性的特点需要广大市民、各种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参与,而且亦只有这种参与才能给城市带来活力和振兴的机会。
当代城市设计中,公众参与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大。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公众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例如,在国内许多大城市的重要城市设计项目其方案的评选工作已经采用了网上公示以及市民网上投票等公众参与形式。城市设计的关注人群已经不仅限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政府、开发商、公众这三方的利益群体,而扩展到利益群体与非利益群体、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
现在国外许多旧城复兴、旧城改造就很好地考虑了市民参与的因素,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日本高山市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改造和横滨市的城市创造运动,其城市设计成果本身就是市民和其他各方面协力参与创造的结果,因而环境极佳,民众喜闻乐见,真正具有一种城市家园的感受。
2.4法制性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极为强调其自身的法制性,这不仅表现在文本表达用政策和准则等形式构成,而且其内容应符合法制管理建设的要求。
任何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城市设计活动都是在某种建设法规和条令下进行的,也都伴随有相应的改善、调整原有立法的活动。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范文6
关键词:城市设计视角;城市照明;规划方法;研究
城市照明不仅仅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基础功能,同时还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为此,有关人员要十分的关注城市照明规划设计,不要将其孤立起来,而使应该将其纳入到城市空间环境整体中,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看待这个问题。城市发展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影响,城市设计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城市设计中城市照明设计则是其中一个方面,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对整个城市来说都有积极的作用。
1 基于城市照明形象建构的城市设计解读
何为城市照明形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无论各种解读之间存在着多大的差异,但是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相同的一点认知,即良好的照明形象是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甚至会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照明形象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价值,更是社会意义上的价值,甚至可以追溯到城市发展根源性的问题方面。另外,城市照明形象从广义上讲,其应该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附属品,其甚至影响着社会之间的各个因子的交往,所以对城市照明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异常重要。城市的照明规划则与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物质空间有着之间的关系,因此,城市照明形象既要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基础功能,同时也反映出城市的品位,这对构建现代化的城市有着积极的作用。城市设计视角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多,但是其主要对象只有两种,一种是城市物质形体,另一种是城市空间环境。城市设计的前提是尊重人的需求,以便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无论是哪一种设计内容,其需要关注城市环境质量以及人们的生活品位等,照明设计最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需要遵循上述原则。将城市照明规划纳入到城市设计的领域,可以充分的引导城市照明形象,这对提高城市的照明规划设计地位也有积极的作用。城市设计重点研究的是具象空间,核心内容是公共空间以及建筑、绿化等,城市照明设计只有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真正的规划出和谐照明的空间环境,使人感温暖。另外,城市设计能够反映出城市居民对环境所具有的态度,人们通过自己的视觉形象,直观的感知周围的环境,城市照明设计可以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评价水平。
同时,城市设计所关注的点有很多,实体物素材只是其中之一,重点应该是城市空间与各个实体物要素之间是否能够和谐,而这涉及到了文化、自然以及社会等各个因素,所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待城市照明规划,可以更加的深化城市内涵,该城市给大家的印象将更加的深刻,如果城市照明规划中融入了当地的特色,同样会引起人们的兴趣,成为现代都市中不可缺少的景观,因此,从城市角度出发,城市照明设计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照明的功能,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这样城市照明建设进步的空间会非常大,其整体目标以及所具备的价值取向都会与城市呈现的特征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再加之,自然环境本身的差异,这使得城市发展定位会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差异性完全可以通过城市照明设计体现出来。
2 城市设计视角的城市照明规划方法
2.1 城市照明规划与城市设计,其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都是致力于城市整体空间的有序发展与城市特色的塑造,城市照明形象的建构实质上是城市设计的基本问题,应在区位空间审视下的城市设计思想方法指导下,从城市设计战略与整体空间设计两个层面来开展,既要有自上而下的宏观发展思维,又需对自下而上的微观元素进行把握。巴黎城市夜景照明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高度一致,充分强化了城市景观轴线,体现了城市照明的整体性特色。
2.2 在城市照明规划的城市设计战略层面,应从整体上审视城市定位!城市风貌特色的内涵与现状特征,把握规划区各行为主体与空间需求的相关性与层次性,发掘城市文化内涵,提炼精髓,以此来解决城市照明形象的基本定位问题,这也是城市设计中的基本命题之一,进而指导城市照明规划的整体空间设计。
2.3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结合,因此,基于城市设计的城市照明规划,除在宏观层面把握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体现规划地段的职能定位外,更要注重对微观层面城市设计要素的体现,以塑造人性化的照明空间。这就需要在照明规划中从景观和环境的整体性上给予充分的视觉体现,通过对现有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的改善与完善,对日间城市景观元素进行认知,对夜间主导景观元素进行把握,并深入贯彻绿色照明!特色照明的理念,充分的展现城市特色照明形象。如某市的编钟路灯、某市的风筝路灯,在照明设施的选取上生动形象的展现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
2.4 城市设计在照明规划中的作用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在照明规划中应注重实际,发挥公众参与的效能,实施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内容,可以通过指导性图件与法定性图则共同保障照明规划目标的实现。
2.5 空间整合与功能重塑,城市设计可分为城市总体和中微观两个层面,前者的着眼点为整个城市或城镇体系中某个综合区的主要发展方位、空间节点等的设计构思,后者则是为规划与设计城市内某一区域的空间景观环境。城市灯光夜景的视觉效果,从宏观上看,在于灯光夜景整体景观的合理性,而灯光夜景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关键在于是否突出了区段主题定位。
2.6 整体协调与个性设计,城市照明首先是满足功能照明要求,保证司机和行人能看清行进中的障碍物和交通信号、交通标志等,防止和减少暴力犯罪,增强行人安全感。规划中根据区段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的需要,提出照明的量化标准,并制定道路照明的环保与节能的具体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城市照明规划方法研究十分必要,因为很少有学者对城市照明规划等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将其与城市设计联系起来一起研究更是少数,而笔者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对后来者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城市规划部门更加的重视城市照明的问题,以使城市照明形象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黄健二.城市设计对于处理中国城市公共性空间的作用[J].城市建筑,2011(2).
[2]许楠.新世纪的城市道路照明规划[J].城市规划,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