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新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通信新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通信新技术

现代通信新技术范文1

【关键词】现代移动通信;发展历程;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01-01

所谓的移动通信是指移动体之间相互进行的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在可移动的情况下进行的通信,具有显著的可移动性特点。移动通信包括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是可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进行的通信。所指的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移动状态中的物体两种。移动通信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通信要求,移动通信市场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所以,移动通信技术也快速的发展起来。

1、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1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对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介绍,第一代通信技术简称为1G,在20世纪80年起,因为其采用了频分多址技术和模拟技术,所以又被称为是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体是AMPS和TACS,代表是频分双工、频分多址制式,以蜂窝组网技术的应用来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我国所使用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主要以TACS为主的移动通信技术,每秒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2.4kB,即使传输速率足够快,但是由于传输带宽限制的原因,TACS的活动区域范围有限,只能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将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发挥出来,所以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不易得到实现。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弊端就显现的越来越明显了,下面列举一下它存在的缺陷,比如各制式不易兼容、频谱利用率低、低传输速率、保密性能低等。

1.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2G,起源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第二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使用的是码分多址与时分多址的技术,所以又被称为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制式是CDMA和GSM两种,我国主要使用的是GSM制式。2G的传输速率是9.6kB~28.8kB每秒,不同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保密性极强,频谱使用率也较高。除此之外,还能提供很多其他的业务,也解决了异地漫游这个问题。因为国际制式缺乏统一,2G所具备的异地漫游,具有局限性,只能在统一制式的活动区域内进行。第二代移动通信的传输带宽实现了增加,但是多媒体业务等高速率业务想要得以实现,第二代移动通信的数据仍存在一定的约束性。

2、现代移动通信的新技术

2.1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业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占据关键地位,所以,提供有效的多用户高速下行数据业务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如今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完全满足这一需要,所以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且是唯一的趋势之一。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的主要构成是MIMO、H-ARQ技术,该技术能够将下行速率由8Mbps提升到20Mbps,MIMO技术能使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得到扩充,还能够将数据传输速率提升到14.4Mbps到21.6Mbps范围内,但是MIMO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会增加移动台和基站的复杂度。研究表明,配有四付天线的移动台的复杂度是单个天线的两倍,所以为了弥补MIMO的信道空间存在的缺陷,使MIMO的信道空间得到充分地利用,所以空时处理方案的BLAST技术便产生了。BLAST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多径提供的空间并行性大大的提高比特率。BLAST系统的使用条件通常是在信道极窄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但是如果接收端使用的是MIMO-DFE技术,在频率选择性信道等较一般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BLAST技术。

2.2 自适应可变速率调制技术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所要求的是要满足传输速率不同和质量不同的多种业务,还要具备灵活性,随时间和传播地点的变化而灵活变化,所以,根据以上要求,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要有较强的自适应调制传输速率的能力。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应该以确保传输的质量为基础,根据不同的传播条件进行有效地调整传输速率,这样才能将所用频谱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可变速率调制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调制可变速率正交振幅,又称VRQAM。它主要是振幅和相位相互联合构成的键控技术。电平数较少,每码元携带的信息比特数就较少,反之亦然,电平数若较多,其每码元携带的信息比特数便较多。另一个是可变扩频增益码分多址,又称VSGCDMA。它主要采用的是通过改变发射的功率和扩频的增益来对不同的业务速率进行传输。在对高速业务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应该以保证传输质量为前提,才能降低扩频的增益,此时要做的是适当地提高发射功率;但在对低速业务进行传输时必须要做的是在保证传输质量,适当增大扩频增益,同时还要降低发射的功率,避免多址干扰的出现。

2.3 IP技术

将来的移动通信网络会有一个十分完善的IP系统,该系统能使核心网得以IP化,更能使无线接入部分得到IP化。核心网的IP化考虑的主要内容是原有核心网的改动程度、改动后和兼容性以及改动的成本等。但是无线接入部分的IP化能够保证IP技术的相互协调,促进了以IP包为基础的统计复用技术的实现,同时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传输成本,实现了全带宽的利用度,真正促进和实现了语音和业务数据融合。

2.4 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指的是研制出一个可编程的完全的硬件平台以及软件编程程序,所有的应用将通过这一平台中的软件编程程序得到获得。也就是说,即使是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移动终端也能够通过相同硬件平台上的不同软件而得以实现。软件无线电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各种移动台及各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缝集成,同时能够使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将使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有所改变,并加速无线网与有线网的相互融合,实现多种网络互联,增强网络的灵活性。

2.5 多用户检测技术

多用户检测技术简单来说主要是一种检测系统中的几个或多个平行传送信号的高效检测程序。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出发点是把所有用户的信号看成是有用的信号,不是干扰信号,以清除用户受到的多址干扰信号的方式,来促进提高频谱效率和增加容量。

2.6 智能天线阵列技术

所谓的智能天线是多组独立完整的天线相互组合成的天线阵列系统,能够将收发信机的多个输入与多个输出巧妙地结合起来,并提供一个综合的时空信号。与单个天线相比,智能天线能够对波束的方向进行动态的调整,从而能够跟踪信号变化,以减小旁瓣干扰,使每个用户能够得到最大的主瓣。这样既能够使系统容量得以增加,SINR得到有效的改善,又能扩大小区的最大覆盖范围,降低了移动台的发射功率。

现代通信新技术范文2

关键词 信息融合 通信技术 信号技术发展

铁路信号的发展水平是铁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在运输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尤其发达国家铁路为实现提速、高速和重载运输,积极引进采用先进的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现代化通信信号设备的装备水平,新型技术系统不断出现。

一、故障-安全技术的发展

故障-安全技术的提高为高可靠和高安全的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故障-安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故障―安全核心设备出现了“二取二”、“二乘二取二”和“三取二”等不同电子结构形式,其同步方式有软同步和硬同步。

二、数字信号处理的新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随着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发展,全面引进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分析计算功能,来提高信号设备的技术水平已非常紧迫。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的出现为铁路信号信息处理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目前,我国的轨道电路的信号发送、接收以及机车信号的接收普通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是铁路运输综合调度指挥的基础。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从而实现集中、智能管理。

近年来,我国铁路行业已成功地推广应用了原TMIS和DMIS(现称TDCS)等系统,在利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有代表性的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通信、信号、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建立了新型现代化运输调度指挥系统(铁道部、铁路局、基层信息采集网)。

三、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跃发展,向传统的以轨道电路作为信息传输媒体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综合利用3C技术代替轨道电路技术,构成新型列车控制系统已成必然。

用3C技术代替轨道电路的核心是通信技术的应用,目前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已经渗透到列控系统中,称为“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

如上所述,世界发达国家陆续试验的CBTC系统有ATCS、ARES、ASTREE、CARAT、FZB等。所有上述各类系统,均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1.列车与地面之间有各种类型的无线双向通信。可分为连续式和点式的。其中又可分为短距离传输(指1m以内)和较长距离传输(远至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移动通信。它们仍然保留闭塞分区,其中最简易方式CBTC仍采用固定的闭塞分区,但是闭塞分区的分隔点不是用轨道电路的机械绝缘节或电气绝缘节(如无绝缘轨道电路),而是用应答器或计轴器,或其他能传送无线信号的装置构成分隔点,这种简易形式仍然保留固定长度的闭塞分区(FAS,Fixed Aotoblock System),简称为 CBTC-MAS。

2.在CBTC中进一步发展的闭塞分区不是固定的,而是移动的,简称CBTC-MAS。被欧洲联盟采用的ERTMS/ETCS的2级和3级是当前CBTC的代表。ERTMS/ETCS经过多个试验项目的测试和认证后,进行了商业项目的建设。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结合重新规划了铁路信号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为列车运行控制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四、通信信号一体化

随着当代铁路的发展,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车站、区间和列车控制的一体化,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相互融合,以及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等技术,冲破了功能单一、控制分散、通信信号相对独立的传统技术理念,推动了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从铁路信号系统纵向发展看,德国已经形成从LZB、FZB发展到ERTMS的发展趋势。LZB利用轨道电缆环线传输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行车指令和速度指令机车信号,取消地面闭塞信号机,保留闭塞分区,列车按固定闭塞方式(即FAS)运行。FZB是基于无线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新一代移动自动闭塞系统(即MAS),其目的是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并已加入ETCS。ERTMS/ETCS(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欧洲列车控制系统)是欧盟支持的统一的行车控制系统,采用GSM-R作为传输系统,其成功应用将进一步推动铁路通信信号的技术进步,加快实现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的进程。从信号系统的横向发展来看,日本新干线在1995年成功开发和投入运行的COSMOS系统,则是通信信号一体化的又一个成功案例。该系统包含运输计划、运行管理、维护工作管理、设备管理、集中信息管理、电力系统控制、车辆管理、站内工作管理等8个子系统,以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实现中心到车站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并使系统达到很高的自动化水平。

通信信号一体化是现代铁路信号的重要发展趋势,铁路信号技术发展所依托的新技术,如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技术标准是一致的,属于技术发展前沿科学,为通信信号一体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路情,我国已制定了中国统一的CTCS技术标准。

五、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要求铁路信号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安全评估理论的建立与推广为定量评估铁路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手段。

在故障-安全理论的发展上,20世纪90年代初,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将故障-安全的概念进行了量化,制定了安全相关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标准IEC61508。该标准提出了安全相关系统的“安全完善度等级(SIL)”的概念,它是一个对系统安全的综合评估指标。

IEC61508对安全系统提出了如下要求: 功能性,包括容量和响应时间;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安全,包括安全功能和它们相关的硬件/软件安全完善度等级(SIL);效率性;可用性;轻便性。

随后欧洲和日本相应地以IEC61508标准为基础,制定了相关的信号系统的设计评估标准以及安全认证体系。

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基于IEC61508标准为基础,附加列车安全控制系统的技术条件制定了一些安全相关系统开发和评估的参考标准。这些标准包括:EN50126铁路应用:可信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规范和说明;EN50129铁路应用:信号领域的安全相关电子系统;EN50128铁路应用:铁路控制和防护系统的软件;EN50159-1铁路应用:在封闭传输系统中的安全通信;EN50159-2铁路应用:在开放传输系统中的安全通信。

现代通信新技术范文3

在现在通信系统内,计算机设备的功能主要侧重于处理信息,通过设置能够处理不同种类的信息。例如:文本格式、影像格式、语音格式等多个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性能高这一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用户对数据需求和需求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有效利用通信技术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在无特殊情况下,一般通信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有限传递、无线传递,具有稳定性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

2分析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

2.1稳定性强、传输速度快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而在这个计算机网络内,将各终端之间有效连接起来,这样就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传输,其受外界因素影响小,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突破了传统计算机数据处理受地域时间的束缚,使得信息能够进行快速传输且其稳定性强,为创新数据传输模式提供了坚实理论依据。而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发展,能够在这个基础之上提供更加优质的传输服务,进而满足用户高层次需要。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数字传输等不管采用何种传输方式都能够为终端提供大容量带宽和高速率传输服务。在光纤通信技术中表现尤为明显,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Mb甚至是更高。

2.2多媒体通信与安全通信服务

与其它数据系统想不,计算机通信技术所组建的通信系统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提供多媒体数据存储与传输服务,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发送端将数据进行转换,而接收端将获取的数据信息在原有基础上还原多媒体信息,进而是实现对信息的应用与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数据处理与储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计算机进行加密处理的方式确保传输数据不会受外界因素干扰,确保信息的安全稳定性,也就是说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实现高精度和更加优质的数据通信服务。

3通信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融合

3.1远程通信

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把各个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展信息处理及传输的性能,在无线通信技术中表现尤为明显,在特定条件下,其能够为无法创建区域网络的部分区域创建有限通信网络,进而实现远程实施通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将通信技术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3.2多媒体技术通信

计算机设备应当成为核心控制设备,为创建信息体系创造条件,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接受甚至于存储,信息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建立在数据、音频间存在间隔的限制,将各个方面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为民众提供高质量服务。目前多媒体技术通信的形式表现在很多方面:远程会议、视频教学等,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3.3创建新信息库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前提条件,能够构建出一个信息完整的数据库体系,用户不仅可以在这个数据库中搜索自身所需信息,还能够将数据信息输入数据库中进行有效整理,某种意义上可以提升数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另一种程度上的资源共享。目前生活中使用比较常见的是:电话购票、网络购票,都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来完成,倘若缺乏这个前提条件,其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3.4新技术革新

现代通信新技术范文4

王雪丽

(庆安县经济信息中心)

[摘 要]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环境条件;同时,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出现,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课题,为世界

经济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关键词]通信技术 发展 重要性

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短短30余年,世界主要国家已形成

了相当规模的航天产业,迄今已有22个国家组织发射了航天器;有58个国家投

资发展航天技术,总投资高达近万亿美元;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航天技术

成果。航天遥感的出现,给人类观测地球提供了最有效的场合。它的迅速发展使

得在资源勘探、海洋开发、农林管理、气象预报、环境灾害监测、地貌测绘等应用

领域中,发生着革命性变化。美欧日等24国发起了一项规模极为庞大的“行星一

地球计划”,计划10年内发射24个地球遥感卫星,耗资150亿—300亿美元,目的

是监测地球环境的变化。在空间已经采用的信息获取新技术是各类星载遥感仪

器,如照相机、电视摄像机、红外及多光谱扫描仪、电荷耦合固态推扫式摄像器、

微波辐射仪、合成孔径雷达等。目前的发展以信息传输型的遥感仪器为主流,而

不是从空间回收拍摄的胶片。其中利用卫星红外传感器获得目标已取得显著进

展,可以从空中对1/2地球表面进行实时监视,如帧频(每秒钟传送图像的次数)

为每秒2次,每个像点用一个10位数码描述,每位数需硬运算10次,卫星上需要

一个100亿次的计算机,而发展这样的计算机需要近10年时间。第三次或第四次

产业革命相并列看待,而认为在第一次“革命”之后,一些重要事件对世界经济

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这种看法是有其道理的。人们震惊于现代信息技术飞

速发展产生大量新的经济现象,为确定现阶段新技术革命的历史地位,才继二

次、三次革命说之后进而提出四次产业革命的论点。一些描述强调目前发生的

变化的重要性,借以唤醒那些仍沿着传统思路看问题,以第一次产业革命基础

为发展战略出发点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国策决定者。如托夫勒的浪潮论,奈斯比

特的趋势论,以及许多关于大国兴衰史的讨论等,这些震聋发馈的疾呼确实起

到了唤起人们以新的眼光看世界、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催化剂作用。

“信息革命”就信息技术本身的变化看,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新的环境条件;就信息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看,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

题的出现,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课题。

(一)

“信息革命”与世界经济的形成

信息革命问题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革命以及信息科学知识,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里出现的频率是比较低的。

这并不表明信息及信息技术现在才变得重要起来,而是在世界经济形成过程

中,它始终起着重大作用:首先,信息经济本身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其次,信息传输、处理等技术条件,在世界经济整体性方面起着粘合作用;最

后,每次信息革命对世界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整体形成的粘合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技术进步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或整体性增强的自然物质条件。关于建立世界经济科学体系

的争论由来已久,人们并没有关注到,信息的传输与获取技术的整体水平和不

平衡发展,仍是各国经济交流与国际性体现的障碍。当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探

险家去发现“新大陆”时,人们所关注的是由此所带来的商业革命和市场开拓,

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信息沟通方式的革命性进展。只是到了电子计算机网络使

人们有可能通过全球数字通信网,全天候了解世界任一地区经济情况变化时,

才意识到信息及信息传输、处理技术对世界经济整体化的作用。实际上,它存在

于世界经济整体化发展的全过程之中。自然科学、哲学对时空的研究获得重大

进展,时空现实变化对世界经济整体化发展的极其重大的意义,在社会科学那

里却因其显而易见被忽视了。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不重视信息及信息技

术作用的线索,是不全面的。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一些基于过去情

况得出的某些结论,需要有新的发展。

1.产业结构步人调整,新兴产业代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产业或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产业发展迅速,传统产业在衰退,服务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衰退中的传统产业曾一直是世界经济研究

的主要经济资料。它们的规模、速度、关系等是主要的结论依据,如从钢铁、汽

车、煤炭等传统工业看,它们的盛衰过去常常是经济增长的标志性因素。现在,

在传统产业衰退的同时,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却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随着信息

产业以及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确定,它自身的经济特征以及所特有

的变化规律,将成为整个经济增长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 . 科学、技术、生产、市场一体化发展,经济周期波动趋于平缓。

科学成果应用于技术发明,使技术发明进入产品生产的周期愈来愈短。一

种产品的生命最短的只有两年、三年,甚至一年多。适应此种情况,制造业采取

“柔性制造技术”,一改过去那样大批量生产同一品种的生产线为多品种小批量

生产线。市场需要什么,能够做出及时的反映。固定资本更新作为资本主义经济

周期波动的物质基础不那么明显了,

“柔性制造技术”使大批更新设备的现象平

缓化。需要更新、改进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将是软件,而不是硬件设备。

“软件”是

一种知识产品,受资源约束小,对整个物质产业关系链的连锁影响,相对于硬件

设备的更新要小得多,引起的震荡也小得多。此外,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贯

通,将使国际协调的物质技术条件进一步具备,国际间信息技术差距导致信息

资源利用的不平衡等新现象,也应密切注视。

(二)信息技术发展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延长,是科学研究的极好条件:

(1)办公自

动化设备,可使科学工作者从繁杂的文字、资料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快科研

成果的完成。

(2)信息获取手段高技术化,使传统的信息资料查找方式大为简化。计算机

数据库可提供全面、新颖、准确程度高的数据资料。

(3)远程数字通信手段,使科学研究国际化、及时化成为可能。

由于种种原因,科学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从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中得

益较少。用现代信息观点武装科学工作者的头脑,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为社会

现代通信新技术范文5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现代通信;3G;蓝牙;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39-01

无线通信作为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发展的引领下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甚至已经成为当前通信应用的主体,这体现了无线通信本身的巨大价值和应用活力。将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作为一个既定课题来研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分析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对于我国更好的发展无线通信行业,促进通信现代化,都具有现实价值。

一、现代无线通信急需的应用现状

(一)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的主流

从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内涵来看,其指的是利用电磁波信号自由流动的原理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技术类型,是现代通信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广泛意义上,人们通常把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结合起来研究,称之为移动无线通信。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看,无线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流,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并受到各方的关注。首先,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无线”,即这种通信不需要借助传统意义上的电缆、光缆和电线,而是借助虚拟存在的电磁波信号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所以,无线通信技术的第一大特征就是突破了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的空间、地域和材质的限制,使得现代通信进入到了一个全球化、全时空的时代。其次,无线通信技术能够保证用户更好的体验通话、上网、信息传输和数据储存等服务,同时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让通信“动起来”。

从无线通信技术的市场化角度看,无线通信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变革与市场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或者说提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信息的传输愈发密集,通信技术的革新速度正在加快,借助无线通信技术的新一代通信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这无疑是通信行业的一大商机,其中蕴含的“商业矿藏”无法估算。因此,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应用,商业潜力巨大,而且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二)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具体表现

时至今日,无线通信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从大的主流方向看,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为3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WLAN的应用、UWB技术、蓝牙的广泛应用、宽带卫星系统与无线技术的结合、数字电视的发展等。综合来看,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该领域的进一步技术升级,也催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架构,是“多赢”的结果。例如,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以蓝牙技术为主要代表,可以近距离进行数据文件、信息资料的传输,为各种便携式移动终端和设备的大范围普及带来了可能。同时,蓝牙技术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一种,外在的拓展和衍生体现为硬件、软件和互相操作的需要的完美结合,为个人用户、商务用户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所以,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全方位的通信变革,从商务活动到家庭生活,从个人娱乐到移动办公,都体验着这种便利和快捷。所以说,正视与接受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必须的选择。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个人成为了信息资源的集中体,也使得用户更加具有话语权。以无线通信技术最广泛的应用终端智能手机为例,手机的用户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信息传输的要求提高,必然会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要找准用户的需求所在,探索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技术变革路径,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大的空间。

(二)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将融合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从本质上来看具有先天的“血缘关系”,虽然其中存在诸多的差异,但是未来的融汇式发展却是不能避免的。展望未来,以LTE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必然促使无线通信与计算机的融合,增加移动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互补。所以,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趋势是可以预计的。

(三)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未来愈发的重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绝非完美无缺,同样需要在不断的应用实践和变革中寻求更大范围的突破。根据用户的需求改变、市场的环境变化和其他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创新无线通信技术的结构、形式和内容,这在未来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作为一种具备强大活力和生命力的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威力,这种展现不仅不会停歇,而且将愈发的强烈。所以,移动通信对于无线技术的需求决定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这种发展也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创新和变革。

参考文献

[1] 曹连江.浅谈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 赵慧.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展望[J].信息通信.2011(03).

[3] 李仲贤.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7).

[4] 赵慧,宋兴.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

现代通信新技术范文6

1)通信方式获得较大提升,具有很好的共存性。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是基于正弦载波,利用调制信号来传送信息。而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则是通过对超短窄脉冲进行调制,使其形成一个GHz量级的大宽带,由此可见其和以往的信号传输方式完全不同,是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突破。同时,其发射设备的发射功率非常小能够和其他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这一特点为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另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控制其发射功率,减小对其他信号的干扰。

2)高传输速率,携带极为方便。由于超宽带无线通信使用的频带达到上千兆赫,因此当发送的信号功率谱密度非常低时,信息传输速率仍会高,远远高于蓝牙的传送速度。同时,超宽带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射频调制和解调,因此适合于便携型无线通信的使用。

3)多径分辨率高。多径衰落是传统无线通信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采用的持续时间短的超短窄脉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辨率都很高,易于开展测距、定位和跟踪等活动。室内等多径场合的多径延时是ns级的,这与超宽带技术可以分辨的多径信号较为一致,所以其具有的抗多径衰落的固有鲁棒性,比较适合应用在多径密集场合中。

二、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超宽带技术可以和其他通信系统共存,其发展应用并不会给其他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在未来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将非常广泛。超宽带无线技术可以在很多领域和人们的生活中进行深入的发展和应用,小到到家庭、办公、个人电子消费,大到智能交通系统、成像应用、无线传感网等方面,处处可以见到其身影,最终它将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现有的USB有线接口不仅对距离和空间上有所要求,还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传送速度也不高,蓝牙技术更是低效、慢速和容量小。因此,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将克服这些问题,成为最终的通信传输方式,提供相当于计算机总线的传递速度,以小巧方便的网络储存设备代替个人终端。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还有这隐秘性的特点,这符合军事上对于信息传输的要求。军事部门可以采用低截获率的内部无线通信系统,进行地波通信、新型雷达系统和无人驾驶飞机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同时,对于现在流行的隐身技术,例如,隐形舰艇和隐形飞机等,在传统的信号频带范围内隐形效果较好,而一旦遇到超宽带隐身物体将无所遁形,这样就促使军事上不得不发展更新的技术,以应对超宽带系统带来的影响。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还具备目标精确的特点,这一点可以被军方用来开发定位系统,凭借极其微弱的同步脉冲实现锁定高速运行物体的目标,并将返回的数据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对物置的准确定位,这对于军方搜寻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作用良多。

三、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虽然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还没有统一,但是学术界、产业界以及FCC的支持,还是为超宽带系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很多超宽带方面的技术和产品相继问世,其市场价值和潜在的发展前景已经被业界所充分认识,探索更多的超宽带技术和应用领域已经成为各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我国也非常重视超宽带无信通信新技术,很多国内的大学都开始进行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初见成效,如研发一种新颖的超宽带无线通信多址接入方式等。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是建立在正弦载波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传输方式之间存在差异,超宽带无线通信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上的发展受到限制,怎样实现电路、电磁场理论与超宽带脉冲特点相互融合,探索出适合研究超宽带系统的无线通信传输理论和系统,是未来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努力发展的方向。在理论基础的研究之外,超宽带系统的研发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如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高性能超宽带无线传输试验系统的研制;研究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跟踪、多址技术等;研究适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技术及数字编码技术;研究基于超宽带的无线IP协议等。这些都是未来超宽带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是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在现代科技推动和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理论和应用将会逐渐成熟和完善,给人们生活带来较大便利的应用也会更多,不再局限于电子领域、通信领域、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也会体现在更多的技术领域,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其强大的功能,服务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