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文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文化管理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1

所谓班级文化亦即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在班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下面我根据多年带班的经验对班上的文化一一解读,供同仁分享。

一、昨天的辉煌已成记忆,今天的起步才刚开始

我带的班是素质班,很多学生在初中基本上都是佼佼者,但汇集到一起就觉得很一般,可家长习惯都是与初中比,说物理、数学以前是强项,现在却考得不好,听得懂做不来题目。其实高中是全新的一种学习过程,过去只能代表基础,决不能代表优势,开学初班主任一定要帮助他们摆正位置,树立新的起点观念,及时帮助他分析原因,让学生明白到高中格局会改变,正如世界多极化发展一样,如果不变的话,那么中考第一名考清华、北大,第二名考浙大。谁还会拼搏呢?我们班为什么成绩比别人好一点,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比别人好一点,花的时间更多一点,比别人更吃苦一点。有的班学生其实比我们聪明,他们玩起电脑,打起球来比我们历害多了。

二、好习惯很难养成,坏习惯一学就会

好习惯是成功的保障,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成功,记得上届考取清华的学生讲过:“说他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追求优秀,看着那些好学生挺羡慕的,于是自己也力求成为这种优秀学生的一员;第二阶段是成为优秀,在自己执着追求的过程中成为优秀;第三阶段是习惯优秀,一旦达到优秀,虽然不一定是停留在优秀这个平台上,有时候可能要退下来,但是你继续追求,后来优秀就变成一种习惯。”我经常教育学生说卫生都搞不好,站队都站不好,怎么搞得好学习?例如:迟到一次本身并没什么,天也不会塌下来,罚站也只是一种形式,关键是你如何克服迟到,闹钟坏了要修,修不好要买过,不能任其发展,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很多事情你觉得难,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坚持做,积累起来效果绝对超过你的想象。养成好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目标――树立好目标就能抵御诱惑

比如电脑游戏,虽然好玩,可真耽误事,你要是被它抓住了,陷在里面一时爽了,一辈子就不爽了。

2、要从小事做起,(如不迟到、不旷课、讲卫生)这些虽然是小事,但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

3、要开好头不要开坏头,比如说我打算背单词就立刻开始背,我打算写日记就立刻写。一段时间之后你觉得它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到时候就自然去做了,好习惯就养成了。

4、咬牙坚持开了好头就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松懈。

5、创造好环境,例如:约定几个人大家互相督促形成一个相互竞争、相互帮助的氛围,为什么老年人能坚持天天煅炼就是因为有一个好环境,有一个好的团队,某某人偷懒,团队就会督促,自然也就不好意思了。

6、不找借口,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事情没做好想办法找一些原因让他自己心安理得,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软弱,让你偷懒,让你逃避,让你丧失勇气,让你不去反思,不去分析原因,不去总结经验,结果你丧失了智慧,从找借口到编借口,最终会丧失诚信……如有的家长问子女为什么没考好,他总是回答说,坐在后面看不清,老师上课声音太小,听不懂,同桌的人喜欢讲话等等,自己的原因一字不提。

三、学习苦苦在种,学习乐和在苦中

一个学生如果不想吃苦,就不能享受到学习快乐。

你要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就必须有一个吃苦的前提。

你坚持刻苦一段时间,成绩有所提高,老师、家长都表扬你,难道这不是一种快乐吗?当你苦思一道难题,经过一段时间做出来了,这种成功的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例如:当我告诉张俊同学9科考第一时,她不敢相信,后来我把成绩单给她看,她激动得跳起来,这难道 不是一种快乐吗?她高兴地说张老师我真想抱你一下,我说想抱就抱下吧,我也被她的快乐感染了,心理也格外快乐。

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上网、打游戏、逃课甚至打架、抽烟、谈恋爱、乱花钱,虽然表面潇洒,很快乐,但空闲下来你会觉得心里很虚,甚至非常痛苦,一旦有人刺痛你,伤了你的自尊心,你会觉得痛不欲生。为什么有那么多劳改犯有时也会流下伤心的泪呢?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四、今天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育人作用;建设策略

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属于必要的一种软件,其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只停留在口号上,应以班主任为引领,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最大程度发挥班级文化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班级文化概念与类型

1.1班级文化的概念

文化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从广义上分析,其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之和。从狭义上分析,其指的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如艺术、科学、教育和文学方面[1]。班级文化指的是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在全班学生互相作用、共同参与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用于教育班级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这部分价值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心理意识、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价值观念。换言之,是班级成员无论在日常活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努力贯彻并彰显出的共有行为,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

1.2班级文化的类型

班级文化总的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可以看得见的显性文化,包含了班歌、规章制度、班训等;另一类是看不见的隐性文化,包含学风、学生言行举止、班风等。

2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当前班级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班级文化建设方向滞后的问题。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学习,文化建设的方向比较落后,且还有很多教师并不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从班级管理的情况而开展,当前阶段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以集体活动或班级板报等为主,这些内容滞后直接导致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2.2观念理念陈旧

总体来说,教师长期以来深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过于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和素质教育。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更注重“管”而不是“理”。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班主任并不能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定位,这些对班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2.3学生文化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班级文化建设产生阻碍的因素中学生文化建设参与性不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一个班级而言,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更是制度的受用者。在班级中无论是文化的建构还是制度的推行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又或者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这是因为只有他们是始终凝聚的[2]。现代班级管理基本上以管理制度为主,主要目的为约束学生,因而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此外,学生并未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制定等,在此背景下很难推行班级文化建设。

3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育人作用

3.1精神文化的育人作用

班级文化属于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的精髓为班级理念。每个先进的班集体都需要有班级理念,这是因为其可以培养学生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班级理念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誓言等方面。群体意识指以班级理念为指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正视自己,形成助人为乐、相互协作的集体精神。

3.2物质文化的育人作用

教学辅助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都属于班级设施的内容,其为开展教育教学和提升质量奠定良好的保障[3]。班主任应主动培养学生保护班级各项设施的意识,指引班干部主动履行自身职责,带动其他学生自主参与保护,每个人都应该将班集体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将班集体作为自己学校生活的避风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布置教室时应注重导向性和创新性两个特点。布置教室彰显了班级的特色与风貌,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班级的门面。这就需要师生在布置的过程中以班级实际情况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班级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突出了班级的特点,丰富内容,确保选择的内容积极向上、与时俱进且具有特色。比如说在布置文化墙时应考虑设置几个板块的内容,重点突出设计的层次性,班级目标的导向性和内容的激励性,但也要考虑其持久性和美感。部分学校可能每年都会更换教室,这就需要学校统一规划,保留其共性,这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墙壁变成“牛皮癣”[4]。座位如何编排无论与学生的发展还是班级稳定都有直接的关联,且也是形成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和心理发展。新课程标准更提倡小组合作交流,开展各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并进行小组评价。这就给教师编排座位增加了难度,因此需要在编排座位时综合考虑学生兴趣、性别、学科互补、性格互补等因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扬自身优点并弥补自身不足,适当调整座位,最大程度发挥其育人功能。

3.3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

古人常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国家之所以能立足必须有确定的社会制度,当然班级与国家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无论集体大小都必须有自己的组织制度。不好的制度可能让人变坏,但良好的制度一定可以让人形成良好的习惯,日常班级管理中经常存在因为制度不合理而导致班级管理混乱不堪。这就需要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要确保与国家教育教学法规相符合,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制定严谨、公平、科学、透明的制度,而且要保证全员操作性。比如在选拔班干部时不一定全部选择学习好的,但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正能量;班委会成员应具有明确且严格的分工,尽可能保证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制定与班干部业绩考核的细则与方法,强化班干部考核,以此作为评选优秀班干部的依据。此外,与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科学设计班徽,以此确定班级目标和班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使其意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存在感。这样一来,除了可以突出班级管理多样化和人性化之外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4.1强化制度文化建设,落实制度

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做好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班级文化功能和作用如何主要以党和国家政策和教育法规为依据,以班级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客观规律为主要依据,确保可以稳定规章制度,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改与完善;另一个是做好制度的实施。教师应在做好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强化宣传力度,让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作用,确保可以高效实施规章制度。

4.2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在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时,应从师生两方面着手:教师应主动关注教师在学习和班级建设角色定位——学生学习的陪伴者,促进学生受到学习思路限制,给学生更多启发,有效促进教育的发展。而教师应一方面加大力度引导学生,提高对自身角色定位[5];另一方面,强化文化建设,给学生更多关注,推动教育全面发展,使学生得到启发。师生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共同成长,逐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完善班干部体系,指导学生自主成长与管理,以此推动教育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推动学生发展与成长,完善并发展教学工作。构建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强化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4.3优化班级宣传文化,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各学校中班级、学校内的评比宣传栏已经成为特色,对学生而言这些宣传内容深得学生欢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内部的评比宣传栏,加大力度宣传班级制度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这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6]。首先,教师宣传班级文化时应优先确定宣传的主文化,在宣传之前做好调查和观察工作,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符合整个班级学生的宣传文化总体目标;之后以各个学期的学习特点为基础划分层次,这也有利于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发展。比如教师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宣传主文,从礼、义、忠、智、孝、仁等角度把握,使学生可以了解到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坚持孝敬父母、坚持正义、热爱祖国等。

4.4优化班级精神文化,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班级良好的精神文化是反映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且学生精神文化体现了学生的考风和班风。每个班级都应该具有自信乐观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劲头,这些都属于班级精神文化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视,同时还要优化班级精神文化[7]。首先,营造人人平等的班级氛围,每个人都是平凡与特殊的个体,并不是以成绩衡量一切,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这样才能让每个班级的学生充满活力。其次,增强班级凝聚力。凝聚力在诸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也是最可以调动学生情感,最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举办主题活动时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体会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从而贡献微薄之力。

5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除了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之外还需要提高对学生成长的重视,主动给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文化氛围,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成长,让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积极创新,最大程度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其打开学生心扉,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鸣娟.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教书育人,2017(4):72.

[2]王菠.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3]张琳.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4]韩曙光.论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考试与评价,2019(4):80.

[5]高朋.建设班级文化完善班级管理[J].教书育人,2018(16):74.

[6]梅嘉琦.小学食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规范》是每一个班主任的行动指南。当然班级自主化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新课程标准的推行现状看,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规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各层次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培养具有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头意识的新一代接班人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

一、注重能力建设

我从事教育十余年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深知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应该注重的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能力,教给他们学习、生活、待人、处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受环境的干扰,正确的导向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所以,我对我所教学的班级设想了实现自主化管理,让孩子们都有良好的起点。

我作为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和研究班主任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等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现代教育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自己厘定了一套班级管理的方法。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求知欲渴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是我感到老师的使命与责任。为此,我就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要求学生做到的,物品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不让学生说脏话、不乱扔垃圾,我也会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他们交流,我看见地上有垃圾也会主动捡起来。[2]就这样,久而久之,我的班级就形成了一个自觉的境界,他们就进入了一个使用规范语言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二、注重学生核心团队建设

在班级中,我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民主,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回顾上学期所取得的各方面成绩,肯定在上学期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共同选拔本学期的得力班干部,组建班队干部,让他们在学生中形成楷模,在班级中起到带头作用,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黄奕涵,她是一个农村的留守儿童,家庭境况不是很好,但是,她却是一个非常有独立能力的孩子,她在各方面都表现的很好,因此,我选了这样的孩子来当班长,让学生们都信服她,她在班级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使我班具有了较强的凝聚力。

我在班级文化布置时,放置了一个“爱心传递”邮箱,每个学生有心里话,班级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遇上了什么困难,或者留守的孩子想对父母的心里话,他们心中的梦想,心中的愿望、、、、他们都可以通过这样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发泄。他们呢,也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给他们一个说的机会。我每天打开邮箱,都会听到他们的心里话,都会看到他们一点点成长的影子,我还能发现他们所遇上的种种困难以及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我就根据这些信息,及时的进行处理。长期下来,我和学生们走得更近了,我的身份也由此变成了他们的朋友,我们建成了一个和谐的集体。

三、注重个性差异评价

我的班级建设,还注重了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3]我绝不因为成绩不好而全盘否定他所有一切,在班级中,我带领他们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每周寻找最特别的孩子进行表扬,他们的上进心渐渐增强,不甘落后的思想深深烙进了他们的脑海,我将评出的优秀孩子张贴在教室的“亮出我自己”的栏目里,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努力进取让自己也努力“出出风头”。这样,我的班级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浓厚风气。

四、注重隐性文化建设

除了以上文化建设之外,我还进行了静态的文化建设,因为优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我都尽量让学生们感到两个字“净”“齐”,我还在平时的经意间学会做到统一、整齐、整洁的面貌迎接老师的知识传授。在我班级的前门上张贴着“我们阳光,我们快乐”的激励语,让学生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愉快的进行活动。

因此,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下定决心,我们班以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营造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集体。

参考文献:

[1]李伟.自主性选择:一种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J].乐山: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23-25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4

1.“自然和谐、秀外慧中”的具体要求:束起披肩长发,不染夸张彩发;勤洗手,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面部洁净,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妆容大方淡雅,不使用气味过浓的化妆品;着装柔和大方,不穿吊带背心或过于暴露透明的服饰。穿工作鞋,不穿拖鞋、赤脚;佩饰简典,不佩带太夸张复杂的佩饰。

2.“自然规范、亲切优雅”的具体要求: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眼睛有神,关注个体;按时上班,兢兢业业;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腹前;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身体直立,双膝靠近,臀部向下,脚掌支撑,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3.“主动热情、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接待来宾,主动问询;对待幼儿,百倍耐心;组织活动,语言生动;师幼互动,亲切温和。

二、物品管理标准化

班级物品管理标准化,就是建立一系列物品管理规范,促进物品合理化摆放、规范化消毒。我们的标准化就是物品摆放“规范整齐,条理有序,标识清楚,位置准确”;消毒工作“动作规范,操作准时,物品清洁,环境温馨”。班级物品标准化有助于教师轻松愉快地工作,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教师自律意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塑造幼儿园新形象,提升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品位。

1.在班级物品管理标准化中,实行四步法管理:分类———整理———清洁———保持。分类:把班级文化环境中必要的和非必要的物品按工作需求分开。整理: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使用的方法及摆放的位置,做好标识。清洁:根据班级物品消毒规则,按时彻底清除污垢和隐患,清洁工作班级人员人人参与。保持:教职工要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每个教师时刻保持班级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2.在班级消毒工作标准化中,实行三步法管理:了解时间→掌握方法→规范消毒。了解时间:即了解各个物品消毒时间的长度,知道物品的具体消毒时间,懂得物品消毒的时间频率。掌握方法:对物品用什么方法消毒了如指掌,按规定方法对物品进行消毒(如:紫外线、消毒液等)。规范消毒:对物品消毒根据时间、方法,按幼儿园统一要求进行消毒。

三、环境创设标准化

在环境创设中,班级文化环境创设要建立在幼儿园整体校园环境文化创设的基础上,根据主题、季节的变化进行。班级环境文化分活动室文化、盥洗室文化、寝室文化,各空间文化的标准化要求为“主题鲜明,区域规范,标识清楚。”班级文化环境创设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遵循“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创设”的原则。

1.区域明确的活动室文化。在活动室各班级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科学发现区、表演区、娃娃家、安全角、天气预报、小值日生等,各区域根据空间的大小确定参与人数,并制定进区标志,各区域进行相关的环境创设,活动室空中吊饰根据本班课程进行制作美化。主题墙的创设要与课程保持一致,在创设中合理利用幼儿的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参与作用。

2.清新整洁的盥洗室文化。盥洗室体现一个幼儿园保育管理的水平,在盥洗室文化创建中,具体标准化为“物品分类清楚,摆放位置准确,环境整洁清新”,这一切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标识清楚如清水抹布、消毒抹布分开;干湿墩布按标识分开;水杯、毛巾标识清楚,有序摆放;洁具随时清洁,墙面装饰用与幼儿入厕洗手的装饰物美化等等。

3.温馨安静的寝室文化。寝室是幼儿休息的场所,要随时保持屋内安静,墙面装饰选择较为安静的图示,以便稳定幼儿的情绪。在幼儿入睡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为幼儿创设温馨的入睡环境,确保幼儿安静睡眠。

四、课程设置标准化

课程设置要有幼儿园统一的发展方向,在主体课程的带动下,充分挖掘幼儿园本土课程,传承传统文化,讲究国学,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取经典曲目、传统游戏,发展幼儿的表达创造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传承中国文化。

五、总结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班级;管理;家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24-0079-01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环节,在大数据飞速发展和应用的当下教育大背景下,我们的班级管理也完全可以应用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优化建设,从而达成班级管理数字化,班级管理网络化,班级资源共享化。

一、家校交流平台更高效

良好的家校合作交流平台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有了数字化管理平台,我们的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优势会得到更大的体现和提升。尤其面对高中这一非常关键的学习和成长阶段,具体可以体现以下几个优越的特性:

1.快捷性。在数字化管理的平台下,教师可以通过家校通平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需要传递的信息传递给所有的学生家长,可以选择性的发送不一样的内容,可以群体发送。而家长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及时地回复班主任。

2.便捷性。在网络时代的当下社会,我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电脑,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下载安卓版等操作系统进行多种方法的传递。这种传递让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非常便捷。即使有一方在开会或者不方便电话交流,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等实现便捷、多方位的信息交流。

3.私密性。与传统的交流平台对比,教师和家长的某些交流需要保密,确保学生或学生家庭背景等隐私得到保密。教师通过数字化平台的交流可以很好地达成这一点。比如某些学生是贫困家庭,我们在帮助学生解决学费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这样的交流平台能确保隐私性得到更好的保密。

4.人文性。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体现一个人文性。一方面,能体现教师的师爱所在;另一方面,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生活、安全等方面事宜。比如下大雨了,教师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数字化的家校平台告知家长,让孩子注意来回途中的安全、减速慢行。再比如母亲节、父亲节这样的日子,我们让寄宿生或者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账号给自己的父母发去祝福的短信,这种平台的交流非常快捷,不仅不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还能加深学生与家长的亲情。班主任在数字化家校沟通的平台中只要做个有心人,以上的特性会非常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班级管理,让班级管理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提升得更快更好。

二、班级文化展示更丰富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很多高中教师认为班级文化的设计和布置都是小学、初中的事情,因为这些内容的布置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不适宜高中学生。而且高中生中有大部分学生是寄宿的,学校条件很有限,学生在取材和制作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很多班级在高中阶段就放弃了班级文化的布置。其实,无论在哪个阶段,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所有班级成员的心灵驿站、精神乐园等,因此必不可少。如果班级文化的布置和建设有了数字化平台的服务后,班级文化的价值会得到再一次的渲染和提升。具体可以达成以下几点:

1.让理想与梦想展翅飞扬。高中学生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学习行为的深入实现自己的理想,很多学生的梦想在此放飞。班级文化墙中布置学生的理想和梦想都是必需的,不仅仅是高考的目标,还有人生的目标。比如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巧夺天工的雕刻师等。教师把学生的理想进行美术和电脑的修饰,布置在网络平台中的“我们的梦想,一起飞扬”的版块中,供游客观赏和点评,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梦想,也让更多的人为我们的梦想呐喊加油。

2.让智慧与汗水聚焦闪光。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以后,虽然不再像小学生那样需要得到老师的小红花和奖品来刺激他们前进,但是他们还是需要得到师长们的肯定和掌声、鼓励与赞赏。由于高中阶段的考试太多,学习任务太繁重,学生的挑战接踵而至,成果也是络绎不绝。为此,班主任可以把学生的智慧成果定期展示到网络平台中的“智慧与汗水”的版块,让关心班级成员的每一位家长、老师、亲朋好友都能看到我们的智慧与汗水,看到我们的进步与成功。

3.让合作与竞争比翼双飞。高中阶段的学习是辛苦的,生活相对是单调的,但是班级内部那种强烈的合作与竞争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比如,以宿舍为单位,构建一个宿舍的合作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舍友都在为自己宿舍的荣耀而努力,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而每个人同时又在宿舍内部建立了强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公平的、白日化的。为此,班主任可以将宿舍的文化装点在我们的网络平台中,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

班级文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有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也有消极颓废的班级文化,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能给学生以正面引导,成为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极颓废的班级文化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小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自主性的作用。在班级管理文化建设中应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出发,充分考虑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要把那些能够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反映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学生兴趣爱好的文化元素作为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从而增强班级管理文化与学生的亲和力,进而加强他们的普遍认同感。

2.自律性原则

小学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全部由班主任来进行管理,就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感,也难以形成班级凝聚力。构建班级文化,就是要实现学生自主性与自律性的统一。班主任主要是引导学生当好他们自己的主角,使他们具有自制能力和自律意识,将对学生的要求化成学生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实现班级管理中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3.目标性原则

在现代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各股文化力量都或多或少的对各方面还不成熟的小学生产生影响。班级管理文化的建立,就是为小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让他们借助这一有利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所有教育工作人员都必须承担的重任。

4.差异性原则

我们都知道每个班级中学生的组成千差万别,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风格也是不尽相同,各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更是各有千秋,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就决定了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征。小学班级管理文化的建设就要体现组成要素的个性化特征。只有这样,班级文化才具有个性化特点,才能符合文化的差异性,也才能因人施教,进而因材施教。

二、小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的实施策略

1.角色转换DD转变班主任的主体角色,引导学生的自主化管理

师生角色转换是有效推进中小学班级文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一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需要由保姆式转向引导式,无须再扮演“大管家”的职业角色,而是要做好“引路人”的教育职责。二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认知、自主管理,通过班级文化环境创设、班级特色活动开展、班级学习氛围营造等途径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成为文化关系中的人。更重要的是,必须打破班级管理权力的层级建筑,文化管理模式就是要避免管理权过于集中,通过强化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来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生成力。

2.情境建构DD营造班级和谐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班级文化营造是有效推进中小学班级文化管理的主要保障。一是要重视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创设对班级管理的隐性影响,尤其是教室主题墙的风格和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差化设计和选择。小学班级重在认知和兴趣的激发,中学班级重在理解与创新的培养,使学生在体验文化意义过程中去理解人之主体性的丰富蕴涵。二是要加强班级的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不应以过度宣扬班级管理制度呈现的各种纪律来规约学生的各种行为,而是要借助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班级活动来激发班级成员的积极参与性和增进他们之间的广泛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生态,使“关系规约”代替“制度规训”。

3.制度规范DD有效构建班级文化准则,促进学生的文明习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