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团队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研修团队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研修团队建设

校本研修团队建设范文1

本文以参加“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的73个校本研修团队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6个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和67个其他校本研修团队共803名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在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学实践行为改进两个维度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三个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远程校本研修培育优秀团队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

【关键词】 校本研修;远程校本研修;估秀校本研修团队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2—0055—05

一、问题引入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历史新时期。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1]。教师培训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构成。教育部从2009年就实施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国培计划)”,把教师培训推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2]。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研修方式[3],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青睐。然而,目前对校本研修中的团队建设及如何提升校本研修团队绩效等方面的研究尚少。笔者以远程校本研修助学者的身份参加了由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团队主持的“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是201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为了更好地探索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而开展的“集中培训与远程校本一体化研修”的试点示范项目。研修项目首先集中培训了100名“种子教师”,然后运用远程方式指导“种子教师”带动1000名周边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从而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从项目的阶段性绩效评估结果来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校本研修团队。本研究聚焦于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和其它校本研修团队在实践性知识和教学行为改进两个维度的差异分析,总结出了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若干个特征,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远程校本研修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团队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

二、文献综述

(一)混合式校本研修的基本概念

格林汉姆(Graham)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将面授教学与基于技术媒介的教学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学习环境”[4]。而麦森和莱恩尼(Mason& Rennie)则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技术、场所、教学方法的多方面融合”,而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结合[5]。李克东教授等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6]。

所谓校本(School Based),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7]。根据校本发展的理念,校本研修包含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两方面含义,其中校本研究是校本培训的拓 展[8]。校本研修主要是指立足于本校工作实际,根据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9]。从概念分析来看,校本研修首先要以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基本场所;立足本校校情,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研修教师为主体;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为直接目标,并构建成专家、学校领导、研修教师共同参与的学习型组织;以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据目标的教师教育形式。它是一种集学习、教学和科研三位为一体的学校及教师行为;是一种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一种对教育教学经验理论提升的过程[10]。此外,校本研修需要特别关注教师的三个方面的内在需求,即要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满足教师的情感需求[11]。

本文提出的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是将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于校本研修的一种新型研修模式,充分发挥和利用了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的优势,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混合式校本研修在形式上是在线研修与面对面研修的混 合[12],其目的是采取丰富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从而最大化地提高校本研修的效果,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帮助教师实现其专业发展。

五、研究结论

(一)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特点

1. 教育信念是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建设的核心

上述数据分析显示出: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相比,在团队教育信念知识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陈向明教授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育目的,学生所应接受的教育,“好”的教育以及如何实施和评价“好”的教育,教师职业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17]。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坚守教育事业并不断为之奋斗的根本动力,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中占有最中心的地位[18],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统帅、引领和定位的作用。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如果缺乏教育信念的支撑,就如同广袤的大地上没有了指路标,就会使教师迷失专业发展的方向,丧失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只会成为一个以教师职业为谋生手段的教书匠,而不会从一个研究者的视角出发把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去奋斗。

2. 自我知识是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建设的保障

帕尔默(Palm,erRJ.)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identity)与自身完整(integrity)”[19]。上述数据分析也显示出: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相比,在自我知识这一维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的自我知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教学效能感、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20]。自我知识是当前的教师群体中最为缺乏的,但它又是保证教师理解其本身工作特性的关键因素,并且是支持教师进行更高层次反思的必要因素。自我知识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础,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实现对自我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处理自身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并且才能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教师只有实现自我认识,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才能更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教师只有实现自我认识,才能成为自己完整意义上的发展主体,才能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才能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21]。

3. 反思是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实践经验是教师实践性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但是,当经验受习惯和常规支配的时候,就常常成为理性和思考的相对面[22]。所以,教师必须经常对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反思,用审视的目光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并通过反思指导新的教学实践。

上述数据分析显示出: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相比,在反思知识这一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主要表现在教师日常“有心”的行动中,其实是教师与自我的一种内部对话,反思有助于教师将理智的思考转化成为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反思的过程实质就是教师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的过程。所谓“反思”就是深思熟虑的思考。教师的反思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反思,表现为“对实践反思,在实践中反思,为实践而反思”[23]。众多的研究表明,教师反思是改变教师实践的重要成分,教师反思被看作是教师协调他们的信念与实践之间矛盾的关键[24][25]。

(二)培育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建议

校本研修团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情境。建立一支优秀的校本研修团队,也是学校教师专业管理的目标追求和必然选择。首先,团队教师应确立共同的专业发展愿景,设定相同的目标,以教师个人愿景为基础,以学校发展愿景为导向,树立使全体团队成员都愿意为之奋斗的理想追求。共同愿景建立之后,团队成员在团结、和谐、相互信任的氛围下开展专业学习,使团队成员的智慧力量实现最大化。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个体性和创造性,在协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个性特点,扩大教师的创造空间。此外,研修团队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使用反思工具进行强化、巩固、改进和修正,并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研修形式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持续增长,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除了以上因素外,培养优秀的团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自身能量、创造激情、组建亲密无间的团队、合理的付出、尊重成员的个性等[26]。由于本文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对上述几点不再赘述,但在培育优秀校本研修团队时却不容忽视。

校本研修团队建设范文2

关键词:教师队伍;教师成长;教师培养

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师,学校发展离不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前身为始建于1884年的“养正书院”,为长春市第一所官办学校,至今已有137年的历史。学校秉承“濡养正心”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策略,积极构建人文书香校园,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养师生,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质量、有特色、开放式、多元型的现代化高中。

一、引领教师队伍发展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新时代教师作出了准确定位,提出职责要求,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1.健全学校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学科主任、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考核工作,教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由学科主任为组长,由备课组长、学科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研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2.强化教师考核机制

学校定期召开“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专项会议;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学期有计划总结、学年有师德考核考察。学校始终坚持教师多元化评价机制,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综合评价等有机结合,按照养正高中教师考核细则,每学年对教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晋职晋档相结合。统一建立年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实行文本和电子双轨管理。各部门齐抓共管,重视过程性管理。

3.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引导教师从七个方面构建教师的职业认知: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导师”向“学友”转变,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由“一桶水”向“长流水”转变,由“挑战者”向“迎战者”转变,由“蜡烛”向“果树”转变。学校制定5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既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又有长期目标。这些规划中,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引导青年教师个性化、自主发展。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拥有更充实、更有意义、更幸福的新生活。

1.打造强师队伍

教师要强师德、树正气、兴严谨治学之风。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出不少师德优秀典型。师德建设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师道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典型,促成新老教师结师徒对子。在教师队伍中,每个人至少拥有两个以上的头衔:党员志愿者是戴着党徽的“活雷锋”,班主任是事无巨细的“大家长”,任课教师是授业解惑的“老朋友”,育人导师是没有血缘的“养父母”。实施全员育人,积极走访,用一片真心温暖每个家庭;崇尚爱岗敬业,人人争先奉献,用爱心捐款扶助所需之人。

2.夯实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改变教师生活方式的最佳方法。学校创设全员教师培训平台,先后组织学习“党的精神”“核心素养”“新课标”“新课改”“教师职业理想”等内容,鼓励教师撰写学习笔记。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赛,教学理念得以提升,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理解。学校加强基于“共同体”的教研机制建设,改变校本研修碎片化、无序化、单一化的状况,创新培训方式,除了讲座、听评课观摩以外,增加了先进学校实地考察、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学科节展示、课题交流等方式,把培训当作最好的福利,不断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主动学习工作方法,找到工作的乐趣,成为研究的主人,在深度教研中实现专业成长。

3.注重教学创新

学校以“深化目标教学,推进生态课堂”为教学目标,实施“一个围绕两个基于三个注重四个善用”:即围绕核心素养(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素养);基于学情、基于标准;注重学生思维生成性、注重师生互动有效性、注重能力培养时效性;善用信息化手段、善用新课程理念、善用学生互助生成、善用创设现场情境。借助长春普通高中联盟发展“10+1”联盟协作体、田家炳联盟校的教学教研,整体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立足核心素养,引领全校教师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坚持面向全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要求新教师夯实基本功,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重点强化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打造合格课堂;发展中教师磨练教学艺术,强化专项研究学习,打磨过关课堂,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骨干教师则引领教学研究,主持学科教研活动,结对指导教师,承担课题研究,承担课题研究,上示范课,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还基于个体专业发展建立了研修档案,在学校开展的学科核心素养论坛上,组织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使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成长。

4.创建特色团队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学校核心价值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也是无形的、潜在的、持续的。为此,学校把“养正教育”确立为学校的育人特色,开展基于“同伴互助”的专业发展团队建设。如师徒结对互助、教学研讨、专题沙龙等,编写基于校情和学情的校本教材,开设《朝闻道》《商务英语》《灾难自救》等20余种校本课程。通过校级骨干教师团队建设,推动市级以上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壮大。生物、地理学科教师团队被评选为长春市首届优秀学科团队。

三、加强创新型教师培养

人才培养,教师是关键。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教师,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

1.模式创新

学校定期开展“养正大讲堂”,请专家进校园作报告,提升教师内涵品质,促进学校整体发展。进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培训常态化;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做好读书沙龙系列活动的设计,调动教职员工参与读书的热情。

2.实践创新

百年传承,气节不改,养正人就要传承养正魂,在养正,希望培养的学生气质高雅、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勇敢担当、积极进取、心怀天下。为此,学校不仅外聘了沙画、泥塑、形体、彩妆、摄影等专业教师,也从校内培养了模拟联合国、人工智能、声乐、茶艺等科目兼职教师。近年来,紧随新高考改革步伐,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大胆实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的校本研修理念正在改变着学校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标兵,打造了一大批精品课教师。

四、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017年以来,学校借助联合办学的优势,在“共享教育理念,共建六大中心”的理念下,联合开展高频考点研究的研讨活动和班主任的拓展培训。通过专家引领、课程展示、拜师结对、联合考试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现在是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的基地校,同时也是“影子培训基地”;与丹麦约灵市哈尔沃中学结成学习交流合作友谊校。学校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参加教育部“美育浸润”项目,开设慧雅绅雅课程,五育并举,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世林.农村中学可以这样激发师生活力[J].人民教育,2018(02):47-49.

校本研修团队建设范文3

一、让“送教下乡”的实施方案与“校本研修”制度对接

在“国培计划(2016)”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汨罗市教育局和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训前调研,发现了少数学校重教学、轻教研,个别校长不能带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本研修成了年轻教师的事,成了教研组长的专利,成了有职称评聘需求的教师群体的事,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流于表面形式,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督导等实际问题。据此,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讨论“送教下乡”培训的最佳切入点,将制度建设与“送教下乡”培训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汨罗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送教下乡”培训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校本研修的目的要求、组织分工、责任分工、监督评估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形成教师教育股、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培训专家团队、乡村学校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成为了上下联系、多层面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县级层面,一是突出了教育局的领导职责;二是突出了教师发展中心的学术职责。在基层学校的实践层面,我们首先要求各送培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制度;其次是将基地学校和送培学校的校长确立为校本研修的第一任人;最后是建立校本研修激励约束机制,在“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中,对各送培学校的校本研修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使研修制度建设成为了培训实施的有力保障。

二、让“送教下乡”的领导意识与“校本研修”思维对接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对“送教下乡”培训的认识和管理水平,汨罗市教育局分管队伍建设的副局长牵头,教师股组织召开了有全市各乡镇联校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送教下乡”培训基地学校校长参加的专题会议,明确了“送教下乡”培训与“校本研修”对接的工作思路、工作责任,并要求基地学校拿出切实可行的承办实施方案,基地学校与送培学校均制定符合校情的“校本研修”对接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基地学校的场地准备、接待服务、后勤保障工作、各送培学校的“校本研修”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三、让“送教下乡”的基地学校与“校本研修”平台对接

校本研修的基本场所是教师所在学校,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校本研修的宗旨与根本目的是“基于学校”,校本研修的起点与根基是“为了学校”,校本研修的活动状态与主体是“在学校中”。在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五大项目的九个班级中,都不同形式地组织基地学校的教师,积极参加“示范教学”和“研课磨课”的学习活动。他们以学校为校本研修的基地,从学校出发,在学校中,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以校为本,在“示范教学”阶段,各个基地学校的教师都参加了听评课活动,在“研课磨课”阶段,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研磨活动,并当即收集整理文字材料形成了完整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汨罗市长乐镇中心小学、汨罗市罗城学校、汨罗市汨罗镇中心小学等送培学校都发动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打磨活动,做到了以学定培,以研促训,以评促改,使校本研修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效。学员李瑛告诉我们,本学期汨罗市白塘乡中心小学积极构建了校本教研制度,采用单周大教研,双周小教研的形式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在大教研中主要针对学校大层面的教学问题探索,小教研则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组织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听课磨课、教学问题探索等,加强了教研组团队建设、课堂诊断、课后反思等多方面的研究,这样集中加分散的形式,贴合了教师们的教学实际,通过“送教下乡”培训搭建的平台,学员们的教学水平获得了更加长足的发展。

四、让“送教下乡”的专家团队与“校本研修”角色对接

校本研修的三条基本途径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汨罗市2016年的“送教下乡”活动,在培训者团队成员的聘任上,以域外培训专家团队为引领,以本地培训专家团队为支撑,初中数学、小学语文、中小学音乐、初中班主任、幼儿园教师五个培训项目所聘请的本土培训者,都来自基层教学一线,都是近几年本市的名师,有些甚至是连续几届名师,可以说是骨干中的骨干、名师中的名师,他们不仅仅课上得好,培训、微讲座样样都行,对教材、对学情、对校情、对校本研修、对学员需求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而且,榜样就在身边,可学、可亲、可敬,在“送教下乡”培训中他们是学科专家,在学校中,他们又是通过“校本研修”成长起来的教学骨干,由他们来组建专家团队,实际上也是一个教研组长,既是引领的专家,又是互助的同伴,所以,他们的送教才最有针对性、实效性,最受一线教师的欢迎。

五、让“送教下乡”的阶段活动与“校本研修”模式对接

在“送教下乡”培训中,我们坚持按需施训、立足乡村的原则,强调前瞻性与实效性相结合,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结合,专业引领,能力转换,实践指导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等实践性特征。针对乡村教师教学与教研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按照问题诊断―通识研修―示范教学―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体提升,共六个模块的课程设计方式进行培训。例如:为落实“研课磨课”环节,积极贯彻汨罗市“送教下乡”培训的 “三以原则”:课堂研磨,以学定教;培训实施,以研促训;人人展示,以评促改。培训者按片区分小组进行校本指导,要求“个个参与、人人展示”,使每一个学员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校本研修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问题-设计-实践-反思”四个环节,与“送教下乡”培训的模式殊途同归,极其吻合,按照理论指导实践,反思总结后再实践,再提高的研修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求短期行为,但求持续发展,着力帮助农村教师营造终身学习、校本发展的良好环境,引领农村教师结成专业发展的跨校联盟和常态的教学教研共同体。

六、让“送教下乡”的培训课程与“校本研修”资源对接

汨罗市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以案例为载体,设计和实施好一系列着眼于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活动,以实践课程为主体,省级专家引领和一线骨干教师示范,全体学员参与,开展研课磨课、学术沙龙、岗位实践、校本论坛为主要方式的培训,并把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才艺展示、信息技术等课程都编排在培训过程中。

教师培训的教W资源是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在培训活动中的动态表现,通过培训者的有效选择和使用,使得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从“静态”变为“动态”。首先,教学资源由培训者与学员共同建构,在研修过程中重视课堂互动和师生对话,帮助学员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许多学员在培训期间感受到了“学习情境”与“工作情景”的联结体验,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从“仿真”状态有效迁移到“真实”状态,体现出培训的有效性。其次,教学资源体现学员之间共建共享。“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班级为学员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学员的课例、课件、心得体会都可以在班级QQ群和学习小组共享,这些认识和经验的分享,闪烁着教育教学领域的思想火花,其智慧在班级交流和应用中得到升华。最后,示范教学与研课磨课是教师培训的重要阶段,在这两个核心环节中,我们选取加工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资源。

七、让“送教下乡”的学员发展与“校本研修”成果对接

从知识的复杂性来看,教师培训要建立在对学员认知独特性的认识基础上,为学员提供获得知识的多种不同途径和机会,汨罗市的“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拓宽了学员的研修视野,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五个一”:一节汇报课;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一份研课磨课记录;一次微创新教研论文;一堂微课视频。在“送教下乡”培训的五大项目九个班级的600名学员中,通过说课、微课展示、小组赛课等多种形式,累计完成研磨课560节次,评选优质课75节、精品课40节,组织专家讲座21次,生成“微案例、微故事、微视频”等资料436份,形成了培训理论、案例、游戏、故事、文本、PPT课件等学习成果,使学员的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与学校的的校本研修成果对接起来,汨罗市将这些资源打包或者刻制光盘,免费下发到各个中小学、幼儿园,为它们提供了校本研修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实现了帮助乡村教师,帮助乡村孩子的目的。

在2016年省、地、市级教学竞赛中,汨罗市第二中学熊立红老师参加湖南省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以第1名获化学课一等奖。汨罗教师参加岳阳市“金鹗杯”教学竞赛,有6个学科获一等奖,居岳阳市前列。汨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选手80%是参加了“送教下乡”培训的学员,充分证明了我们的示范教学与研课磨课是卓有成效的。

2016年12月3日,我们组织600名参训教师,齐聚在汨罗市电影院,参加了“总结提升”的培训,湖南省教育厅国培办黄佑生主任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由五个项目的部分参培学员作为代表,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分班级、分科目,采取文艺节目、朗颂、师生同台讲故事、PPT课件展示、视频汇报等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了各班的学习成果,特别是初中班主任培训项目班级,通过对“乡村特色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家校沟通策略”等问题的研究,使参培老师在“班会课如何上?班级活动如何组织?”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总结提升的环节中,汨罗市红花乡露水坡中学的李美英老师和班上的学生同台讲述教育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教学相长的内涵,整个活动受到了省国培办黄佑生主任、汨罗市教育局领导、学科首席专家和全体学员的高度评价。

八、让“送教下乡”的财力保障与“校本研修”经费对接

汨罗市本级财政,严格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1.5%拨付教师培训经费,学校按不低于公用经费的8%列支培训经费。同时,本地教师培训经费与“国培计划”专项经费,均归口管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在经费监管上,汨罗市教育局牵头建立了专项经费跟踪审核制度,做到了年初有预算规划,年中有督查指标,年终有考核奖惩,为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2016年我们争取财政专项资金400余万元,在汨罗市教师发展中心兴建了一栋培训楼,竣工后投入使用。投资4300万元建设好了全市中小学的“三通两平台”(班班通)工程,大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使乡村学校的校本研修驶入了互联网时代。

校本研修团队建设范文4

如何创新校本研训形式,拓展研训内容,扩大研训影响力,凸显它在学校发展中的综合带动作用?本文试以长沙市育才学校的校本教研为例予以探讨。

一、研训方式的网络化

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即时互动性。它对于现实时空的超越与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人际的分布与结构,结成不同的精神群落。网络研训正是利用这种优势,引导教师同在一个网络平台交流、学习。在网络研训中,教师研修活动的边界大大扩展,不同的人共同研究,共享成果,实现了跨区域共享、互补。在网络平台上,每一个教研参与者都可以针对研讨的内容随时利用网络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

开设网络视频课堂。自2010年始,长沙市芙蓉区建成全省首家教育城域网,开辟了一个优质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平台,全区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进行研讨、交流。长沙市育才学校率先在全区开展了“整合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堂”和“聚焦课堂、同课异构、互动研讨”的网络课堂活动,别具一格的视频研训,成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全新平台。

建设学科专业网站。数学组结合学校的特点,提出以数学学科为基础,资源建设为载体,侧重通过学科网站的开发与利用来实现网络教研的目标。通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全体数学教师在电子集体备课模式、电子期刊、网校等几个项目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同的收获,数学网络研讨的课题获得了湖南省优秀成果奖。

丰富班级建设网页。为了发挥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我们搭建了一个家校、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班级网页”。在这里,我们开设了“班集荣誉、最新纪事、留言专栏、最新作品、活动摄影”等板块。通过网页的丰富与更新,师生受益,家校牵手。

创建教师个人博客。在网络研修中,学校人人建立了教师个人博客、个人网页,以网络作为教师的研修平台,促进教师自主研修。博客大体分为“我的荣誉、网上随笔、留言天地、我的作品”等几个大板块,教研室定期检查,保质保量。

开发网络资源。我们在校园网站上建立了“育才学校课程整合课件集”,不同学科的教师向校网和局资源网提交原创课件、教案3000多个。

二、研训主题的课题化

校本研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研训活动如何吸引教师参与,如何提高校本研训的实效?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研训的主题一定要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一定得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真实且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亦即研训必须做到“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正是从这种理念出发,我们建立健全了“研训问题化—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的教研机制,提倡教师做“微型课题”。学期初收集教育教学问题,集中筛选,找出带有普遍性和本质性的问题加以持续关注和认真研讨,将疑难问题转化为课题,制定解决方案,确立课题研究,避免了课题的“全、大、深”。

在长沙市级课题《高效课堂,和谐发展》的带动下,育才学校各学科组均提出不同的研究主题。数学组根据中小学衔接活动中学生暴露出的计算质量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如何进行计算教学”的研究;英语组根据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差异大的现象开展了“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组针对学生不爱写作,写作就头痛的问题开展了《丰富习作教学,让学生乐写》的实践操作研究;科学组针对学生科学学习习惯不够好的情况,确定了《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的研究主题;信息学科针对大班额现象,确定了《如何做好大班额的信息课堂教学组织》的研究主题;综合实践学科的研究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相结合的实践研究》;美术学科的研究主题是《儿童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研究》,体育学科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培养小学女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音乐学科的研究主题是《加强课堂常规,提高教学效率》。

三、研训活动的开放化

在互动中交流,在开放中提升。我们通过开放课堂、网络交流、创设培训基地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搭建交流平台,多次向区、市、省乃至国际各兄弟学校展示学校校本研训特色和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经验,将校本研训引向更大的对话空间。

多学科主题研训的开放。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主题研讨。我们创新校际交流形式,分别向省、市、区各级进行了多门学科的主题研训开放教研活动。其中,数学、语文、英语、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实践等学科还进行了多次特色研训活动展示。

新型学科主题研训的开放。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的特色项目,育才学校“小雨点开心屋”也是长沙市第一个小学心理咨询室。2008年5月,我校面向部分家长、长沙地区各兄弟学校、社会各界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放活动。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示范作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之路,2009年6月和2010年4月,学校成功主办了市级综合开放活动并顺利承办海峡两岸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

开放的形式,开放的平台,专家的指导与引领,同行的交流与分享,不断打造着学校学科组的团队研训实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研训主体的联动化

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优化和巩固研训成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学校始终坚持和多所兄弟学校开展校际联动活动,强强联手、合作共赢。

育才学校先后与长沙市雨花区天华教育集团、砂子塘小学、长塘里小学实现校际联合,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等各种主题开展了深入而有效的研训活动,取长补短,教师们获得了快速的成长。此外,我们与英国牛津郡汉博纳曼娜小学校际连线,学生就我国传统节日、育才特色活动与英国小学生进行了网络连线,书信交流。

校本研修团队建设范文5

[关键词]校际联盟;学校发展;途径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深层次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要根据实际,制定方略,搭建平台,科学管理,以促进学校的发展。本文认为促进现代学校的发展应重视校际合作交流,实现学校间的资源互通、共享,走合作、共赢之路。

一、校际联盟的内涵

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个体和组织在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兴趣和利益、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之下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

校际联盟是指不同学校在基于平等、合作、互动的原则基础上形成合作机制,其宗旨是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遵循“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各司其职”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以“同质促进、异质互补、文化融合”为愿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项目研究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途径,推动联盟内各学校的发展。校际联盟可以通过学校间的交流。使学校领导跳出学校,站在校外看学校,从经验管理走向战略思维:通过教师交流,可以更好地激励教师不断找到新的增长点;通过教学交流,可以较快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效果。因此,校际联盟是现代教育中推进学校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校际联盟实施的策略

贵州新学校计划(GZNSP)联盟的实施遵循“自愿加盟、资源共享、协作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平等互惠、合作共赢、促进均衡”原则。通过“建立联盟机制、专家引领、规划学校、培训校长、打造教师、提升课堂”途径,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联盟各学校的发展。

(一)建立合作共赢的联盟机制

联盟在学校发展中只是一种手段,从联盟的对象上分为上行联盟、下行联盟、平行联盟:从联盟的实质程度分为紧密联盟、松散联盟、虚拟联盟;从联盟中的各自地位分为平等联盟、主宰联盟、指导联盟。Ⅲ贵州新学校计划采取的是平行、紧密、平等联盟形式,即联盟学校为自愿申请、注意区域均衡,同一城市(市、县所在地)一般只有一所高中学校加盟,联盟具有探寻一条适合区域协作、促进区域教育均衡的贵州乃至西部高中发展方法、途径与模式这一明确目标,并制定有具体的目标:培养一批实施学校改进的专家团队:促进学校领导团队和学校执行团队建设及能力提升;提高办学思想理念: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为一流学校奠定基础。此外,建立联盟理事会,选举理事长并设秘书处,建立完善的平等互惠、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利益与责任均担联盟公约。

校际联盟的制度是校际联盟开展有效活动的保证。为加强校际联盟管理和有效开展各项活动,除制定联盟公约外,各学校都制定相应的参加联盟活动的相应制度,以制度保证校际联盟活动和学校自身校内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专家引领,推进发展

贵州新学校计划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戚业国教授等专家引领下,将数十年学校改进研究的成果,一整套学校改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贵州新学校联盟活动中。即在实施中采取了基于有效学校的理论。运用相对比较成熟的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帮助学校完成发展的总体设计;开展和谐校园与爱生环境建设,改善学校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习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以教师提高促成绩提升。运用社区沟通与合作技术。推动学校与社区、家长、政府的沟通合作,改善学校办学的外部环境。试行合作评价机制,推进“基于价值协商的评价”体系建设,全面改进评价机制,帮助学校快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新型的活动形式

1 专家集体指导。采取对加盟学校相关人员的现场培训指导的形式,专家通过培训部署相关工作,解答有关问题,为每所学校提供改进工作的操作方法和指导手册。

2 专家到学校现场指导。专家直接到每一所学校进行分析诊断、实地指导。

3 参与重点课题研究与实践。利用专家优势申请教育部重点课题,加盟学校承担子课题,开展教育教学相关研究。

4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资源中心”。利用高校图书信息优势,组织专门团队收集、整理和编辑最新图书信息资源,为加盟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电子信息资源库。

5 开展学科教师高端论坛。邀请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与加盟学校相关学科教师共同教研。采取同课异构、讲课、说课、议课、专家点评方式让教师在实战中借鉴了别人、反思了自我、提炼了经验。

6 请进来和送出去。组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贵州行”“著名教育专家贵州行”,到项目学校讲课指导。组织骨干教师到东部地区名校进行对口备课和交流。同时也邀请东部名校学科优秀教师开展讲课、说课并与加盟学校教师一起进行同课异构,议课交流,

7 开展校际联考,建立试题资源库。各校试卷在交流中得到“1+X”的回报,即1分贡献,X倍的回报,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8 指导校本研修,开展备课组建设。组织开展星级备课组和班级备课建设活动,促进了加盟学校的校本教研。

9 建立远程支持系统。搭建网上交流平台,建立网站()和QQ群,进行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

三、校际联盟的实践

校本研修团队建设范文6

新时期,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教育发展的人才,其成长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加强基础教育阶段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全面理解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以学生为本,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在区域、学校等层面,在政策、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方面加强支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育人才;专业素养

2016年教师节,回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慰问师生,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引导教师成为“四个引路人”的指示精神,探索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2016年12月20日,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人才科学研究院举办“首都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16年研讨会”,梳理最近一年来的调研和科研成果。同时结合新近公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邀请多方智力,共同探讨首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人才发展的方向。

一、理论引领:破解“引路人”成长和发展的新困境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在大会发言中指出,首都基础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当前深综改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意识上,教育人才还没有被真正作为第一资源置于教育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结构上,城乡、区域以及学校之间的差距仍难以弥合;数量上,人事制度的严苛导致教师缺口不断扩大;质量上,教师职称比例和实际的教育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还有待提升等等。虽然其中存在体制、环境、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限制,但不能否认,教育内容、评价和方式的改革还需加大力度。首先,需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落到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解决上,用学生发展的问题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其次,当务之急是落实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强调取长补短,而非一枝独秀;再次,发挥教师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营造适宜的体制、机制环境,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系统推进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从教育制度的设计,到教师待遇的调整,结合教师的自身职业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讨论,为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如何理解“引路人”的含义?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方能赋予学生以向上的正能量,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所以教育的本质在于价值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生涯规划指导,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引领;同时,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要求和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包括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新形势、新动向。第二,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分析学生的优势,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给学生设计不同的成才路径,帮助学生找到最合适的道路。第三,教师要掌握人的成长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尤其是后者,包括成长成才的规律、继承创新的规律、目标和条件相结合的规律、理论和实践相互转化的规律,等等,以便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活动中获得更科学的依据,更好地培养人才。第四,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的方法和策略。教师作为引路人,不是背着、牵着学生走,而是为他们指明未来自己前行的方向。所以教师要建立方法库,掌握学习的方法、创新的方法;同时加强方法的培养、教育,包括开设专门的方法课;另外,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而当前,教师还存在一些欠缺,比如教师缺乏发现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还没有成为教师专业的主要内涵;教师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了解不到位,导致为社会培育和输送的人才缺乏针对性;教师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不全面,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结构性偏差,等等。针对于此,钟祖荣建议,在教师培训的目标上,需要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更加全面的职业观,或称为教师观,对“教师何为”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要引导教师更深度地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在教师培训课程方面,强化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研究、诊断学生的方法,强化教师对于人才成长规律的把握,强化教师对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在教师培训方式上,助力教师走向社会,帮助教师真正了解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助力教师走近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案,通过案例研讨的方式,辅以心理学的理论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助力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采用典型示范、理论研讨相结合的途径,把经验和问题,同教育教学、心理学、人才成长的理论紧密结合。

二、科研助力:把握“引路人”发展的新内涵

(一)全面理解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

对于教师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特别强调教师的自主知识和自主专业发展。以学生的发展知识为基础和核心,即关注学生发展的六个维度———生理发展、认知和情感发展、公民—道德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健康与安全发展以及艺术和审美发展,应当成为教师自主知识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思考的阶段,而应该通过自主创设教室文化环境,通过教室布置此类外化具体的行动,对学生进行理解其中的内涵,同时完成教师自主发展的过程。对比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做法,如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写在黑板上;搜集学生情感表达的单词和照片张贴在墙壁上;将学生分组并赋予每个孩子一定的社会角色等等,一定是用可见的、具体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融入具体教学之中。进而教师在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学科、学会技能、学会共同体生活。同时,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需要创造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不是当前教室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包、一支笔”的状态。另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能力十分关键,学生领导力很重要,但同样都取决于学生整体发展的知识的建构能力,这种建构能力绝非依靠专家指导,而一定是教师自我建构的。以学生为本,北京教育学院的余新教授就如何帮助教师创建学生为本的生态课堂进行了课程模块的创新设计。借用哈佛大学罗伯特•凯根教授的“变革免疫”理论,他认为改变教师行为并非单纯依赖知识技能的输入,而关键在于改变教师消极的态度习惯。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生态课堂的认知理解层面,而是要上升到行为的高度,对教师行为加以引导和改变。因此,设计出由8个课程模块建构下的组合圈课程,其中,现场观摩、课例研究模块旨在将教师带入情境;文献阅读、专题讲座模块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补偿;技能培训引进国外成熟的SCL项目进行现场指导;课堂转化、实践反思、规律方法模块帮助教师输出培训成果,落实培训成效。创新的课程模型通过在高中9个学科、初中13个学科的教师群体中开展的3个项目实验,完成了对这一模式有效性的验证,并进一步向与传统课堂融合的思路迈进。

(二)关注不同类型教师队伍素养提升

针对青年教师、“教非所学”教师、农村教师三个群体的发展策略和队伍建设,相关研究者也都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青年教师方面,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人才科学研究院教育人才研究中心以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首届“京师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设计展示活动的1103位参赛的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京教杯’参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反思”报告。课题组通过问卷分析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获得有效问卷850份。其中550人填写问卷开放题,37人接受了结构化的深度访问。最终,从教师专业素养构成的知识、观念、能力、情感四个维度,课题组认为,参赛教师的“情感素养”亟待提升,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尚不够深入,反思能力相对较弱,教师的观念还需深化。工作太忙、缺乏自主选择权、培训机会不均等、培训欠缺针对性成为限制其参加培训进修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课题组建议,教育行政机构及培训部门应当在理念更新、环境创设、专业支持与服务指导、校本研修与协同发展四个层面用力,培训设计要根据教师“明示的需要”而非“推断出的需要”,同时重心下移,建构“学校内在、自主研修+外部专业支持”的新型研修机制,支持教师自主成长、激活自主发展空间。对“教非所学”教师的调研是基于北京市2018年中考改革的背景展开的,“教非所学”是指教师目前所教授的学科非本人在专科以上教育经历中所学的专业,以此定义统计北京市共计1003名初中学段史地政生“教非所学”教师。课题组回收了794份有效问卷,走访了4区5校,对校长、教研组长、“教非所学”、教师培训者开展访谈调研。调研发现,乡村学校涉及历史、地理、生物的“教非所学”程度更高,镇区程度次之,城区程度最低。从“教非所学”教师现状来看,教师普遍教龄偏长、职称水平和原始学历水平偏低,70%的教师曾经任教两个学科以上,长期呈“流动”状态。而导致教师“教非所学”的原因,有包括学校欠缺本学科教师、工作量不满等学校教师构成的结构性原因,也有包括兴趣志向、身体不适等个人因素。针对“教非所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不够系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研究认为,在职前培养方面,应增强专业教师的有效供给,严把资格认定的“入口关”和招聘与入职门槛,关注学科的平衡;教师交流与岗位调配方面,区、学校之间推行跨校兼课、联合走教,学校尽量保证教师所教学科的稳定性;培训方面,市、区、校三级建立协调机制,运用知识讲座、教学指导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针对新中考改革进行培训内容设计,对于学生发展、考试评价等方面加强学习。另外,对于“教非所学”教师中学习能力较强的教师,注意向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利于今后综合学科人才的储备。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农村学校分布比较分散,教师数量较少,教师交流学习机会较少,因此,教师团队的组建和团队中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首都师范大学的刘晓玫教授多年致力于乡村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借助乔恩•R•卡曾巴赫的团队绩效曲线理论,将团队进行了工作群队、假团队、潜在团队、真团队、高绩效团队的区分。她认为,在学校中,如果仅仅把教师简单聚集在一起,就只是一个工作群体,而唯有把需求不同但目标和愿景相同的教师,通过科学规划组织学习交流分享,才能达到高绩效团队的建设目标。通过对北京市两个远郊区进行调研发现,农村教师的团队建设目前问题还很复杂,比如团队构建多是自上而下,很少有教师自发组织;一些名师工作室虽然已经挂牌成立,但还没有协助教师发展的实际行动;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得到政策层面切实的关注;缺乏名师和专家指导,也缺乏带领教师走出农村开阔视野的机遇。因此,需要推动四个策略的有效实施———激活动因,遵循团队绩效曲线,打造“真”教师团队,让教师自主而非被动地参与团队建设;凝聚团队,共同愿景,共生共赢,合作互动,而不只局限于谈论学校的日常见闻;完善机制,加强客观条件保障和激励性评估系统,让有益的培训惠及更多的教师;科技助力,打破知识垄断,便捷共同体交流,借助互联网,一方面可以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帮助教师团队中的成员实现交流和分享。

三、实践探索:创新培养“引路人”的有效路径

(一)区域探索的经验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全国知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大区和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发展教育有着先天的优厚条件,更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海淀区教工委副书记、教委主任陆云泉分享了近年来海淀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优秀经验。首先,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配置。包括在把牢教师入口方面,完善教育人才标准,规范准入制度,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师招聘办法;同时构建新任教师、成熟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基础教育名家的“雁阵模式”。资源配置及管理方面,对内建立并完善了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结合集团办学、跟岗培训、开放型教学、送教上门、在线辅导等形式,创新交流形式,扩大交流范围。对外整合人才资源,规范引进程序,明确引进条件、工资待遇和住房保障,实现兼容并包,为我所用。在全国首创“区聘校用”模式,建立非编制管理的教育人才储备库。其次,构建现代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创新现代教育人事体制,为教师发展提供全面保障。积极推进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努力完善教师培训工作体系,加快教师培训课程建设,强强联合开展资源建设,大力加强名师队伍培养,积极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全面启动“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第三,创新现代教育人事体制,为教师发展提供全面保障。继续升级“海淀教师证”的含金量,营造全区上下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增强海淀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积极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机构改革,稳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全面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同时加快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努力提升海淀北部农村地区师资水平。“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朝阳区将“大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写入区域教育发展目标,总结“十二五”期间的成功做法,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刘丽彬认为,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是最关键要素。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朝阳区教育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得到全区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在财政投入、政策倾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了包括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组成的教育人才工作部门联动机制;“两委”加大人才工作的机制建设,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把人才工作列入重大专项议程;学校层面,适应每个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探索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另外,朝阳区重视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朝阳研训模式,打造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朝阳区教研中心、朝阳区信息网络中心“三位一体”的大研训格局;以需求为基础,构建研训服务体系,建立研训资源开发、研训队伍建设、研训质量管理一体化服务体系;践行“三个唤醒”研训理念,唤醒教师认识教育价值、探索教育规律、规划专业发展;以标准为引领,健全研训资源体系;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研训实效。推进“三大计划”———“青蓝计划”“翱翔计划”“教育家计划”,促进专业发展;推动“导师带教”等六大项目联动,构建骨干高端人才成长序列。提升人才治理能力服务强区建设,突破进京落户、家属就业等人才聚集的瓶颈,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人才队伍整体提升,人才结构整体优化。

(二)学校的改进案例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提出了“无穷大”教师成长模型。模型的核心聚焦于教师的主动成长,通过教师能力的提升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效能感,通过教师心智模式的改变促进教师的归属感,互相促进,环环相扣,完成教师生生不息的成长模型。2014年,在北京市教育深综改背景下,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增加了2个校区和4所分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教师队伍的特点来说,结构更加多元化,而稳定性则受到冲击。因此,学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师自我发展的阶梯图,让每一位教师看到自己的成长目标。同时,面对“互联网+”的趋势,学校关注教师是否能完成主动调试,是否能建立信息技术素养,而非简单以计算机操作技术为衡量指标。此外,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倒逼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确认,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四个组成,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教师的动力系统,其次关注教师能力系统、观念系统、知识系统,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推动教师素养的养成。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长期聚焦教师专业自发性发展的探索,学校在“聚•宽”文化的引领下,聚学问辩,居宽行仁,确定了“明慧•博雅”的教师发展目标———在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之外,倡导教师拥有端庄典雅的气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阔博大的胸襟;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道德的表率。管杰校长介绍,学校经过6年的教师专业成长自发性研究,把握教师成长规律,打通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外在诉求,使教师发展成为教师的一种自发,成为其职业层次体系中满足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后一种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与教育教学工作形成相生相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运用培养教师的反思力、加强教师的研究力、帮助教师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网络、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实践策略,推动实施叙事研修、翻转研修、体验式学习等创新研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