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教学规律

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范文1

【关键词】哲学 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 增值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74-02

一、引 言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规律。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学习和运用哲学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水平。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内外高校都注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优劣成为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达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其灵魂在于创新。因此,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之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从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创新教育与增值服务的关系

研究表明,学生的需求大体上可以分成基本知识需求和综合能力需求两部分,其中基本知识需求涵盖在高等教育的基本服务当中,而综合能力需求则要由教育增值服务——创新教育来完成。如:增加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创新性、设计性、研究性,教育方法采用开放性等等。给学生以发挥和想象的空间,给优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需求的同时获得教育增值服务,从而使增值服务和基本服务产生相互叠加关系,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精神表现为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基本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三个方面。创新能力反应为人的行为方法、技巧和动作技能,属于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它包括信息加工方法、动手操作技巧、综合归纳、推陈出新能力等。积极的求异思维,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提出新观点,按照新思路,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时期、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教育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就是提倡在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上具有多样化、层次化、差异性、动态性的特点。让学生在这种创新教育中各取所需,在享受教育消费的同时,获得教育增值。

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是一个认识和掌握创新规律和特点,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去的过程。因此首先必须树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是身处竞争中的高等学校生存的第一要素。质量就是价值,质量就是满足并超过顾客的期望。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就是教学质量。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层次、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是高等学校对学生顾客的基本服务。对于不同的高校,基本服务的差异化程度越来越低,趋同性越来越强,越来越缺乏竞争力。而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称得上是赢得学生顾客满意的增值服务。因为这种教育才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纵观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制定和实施本科培养计划所围绕的主线。各高校自主的探索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从关注应试教育转向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他们的学术成长,这是一次观念上的跨越。大量的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懈创新和实践表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把“能力培养”和“学术成长”,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而加以彰显。但是,更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下去,不断地推陈出新,则需要教育观念的二次跨越。以顾客为导向的教育服务意识,就是推动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多年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之所以有些成效显著,有些则不大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观念”问题。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一向被认为是知识、权威、水平的象征,而“服务”则意味着和“侍候人”、“讨好人”相关联,当把这两者放在一起的时候,观念上的相悖,让人难以真正认同高等教育的“服务”属性,在教育教学行为上也就难以做到以“顾客”为导向,着眼于学校长远利益的考虑。因此,重新认识高等教育本质和教育形势,认清教育基本服务和教育增值服务的关系,摆正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位置,是高等学校实现创新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它对教育教学成效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改革较多的注重“模式”和“结构”的改革,这在改革的前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停滞在此,“模式”终将变成“形式”。接下来更多的关注应该放在“深度”上,放在“满意度”上。以“服务”的心态去开发知识教育的内在价值,以顾客满意的形式体现知识的价值,使每一门课程都产生“增值”效果,这样,教学改革就有了“厚重感”,教学质量也因此有了内涵。

创新是高等教育社会职能发展的根本标志和时代内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寓教于学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教学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新实践活动。

教学与竞赛和科技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进行选择,并能把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形式有效的寓于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并使大多数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三、创新教育理念才能实现创新教育

增值服务是经济生活中的概念,与高等教育似乎相去甚远。但是,从服务属性考虑,它们是相通的。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学龄人口的下降,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教育竞争的结果是教育质量被推到了核心位置。把“增值服务”这个在经济生活中使用的有力武器,引入到高等教育中,让学生顾客主体感受到“物超所值”的教育,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增值服务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意识。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服务的过程,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群体。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服务,既不是对顾客的讨好,也不是一种权威,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学生顾客的引导、启发和帮助,用科学的方法达到教育服务的目的——让顾客满意。走出观念的误区,我们才会有从事增值服务的持久动力。

增值服务要紧紧围绕基本服务进行,因为基本服务是学生求学目的之所在。基本服务的最高境界是符合学生顾客的预期质量要求,使他们满意。而增值服务作为基本服务的补充和升华,可以做到大于顾客的预期质量要求,使他们很满意,产生超值价值。

教育增值服务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实施的增值空间是巨大的,要满足学生顾客对创新能力的需求,必须深度开发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深度挖掘基本教育的潜力,求新求异,开拓创新。

创新意识是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主观意愿和态度。只有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创新品质主要是指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品质特征,创新主体个性特点上的品质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大小,因此,创新品质的塑造是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

人才培养必须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认清教育服务的本性,使教育增值服务的过程成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创新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和才智。

四、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哲学原理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和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等问题的哲学学说。高等教育教学涉及领导、教师和学生,是相互联系的矛盾体系,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分析本校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掌握各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握其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尊重客观规律,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我国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是普遍性原理,不同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是特殊性原理。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来考虑。既要遵守所有人都遵守的基本规范,又要考虑不同个体的特殊性,尊重个性发展需求。

一切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和变化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才需求状况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自觉运用哲学思想,统筹兼顾稳定性和适应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按照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洪才.教育是何种善[J].教育学,2011(9)

2 李建忠等.中国和欧盟未来十年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3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趋势及特点[J].教育研究,2011(1)

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范文2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

由高校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下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忧虑,2005年教育部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从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转变”,从此,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如何搞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也成为教育界及社会关心和热议的焦点。

一、高等教育质量内涵

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中外学界始终存有较大争议。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相对于产品质量来说更为复杂。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发展变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不像产品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关系那么简单明确,这给描述和界定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了一定困难。

目前典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适质量观

内适性质量观是一种精英质量观,它强调的是遵循高等教育自身规律和学术标准。

2.价值增值质量观

学生在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的知识、能力、素质与进入高校之前相比变化越大,价值增值就越多,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越好。它是一种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

3.目的适切性质量观

它认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规范应该是当初所设定的相应行为的目的,包括“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个适质量”。“内适质量”,即指高等教育应有其内在的质量需求,遵循其内在规律。“外适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应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个适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应满足学生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的适切性质量观即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质量的评价标准,不能够用同一规范评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该质量观源自产业范畴。

以上几种高等教育质量观分别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增值角度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观进行了概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但不论哪种质量观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其他质量观,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要兼顾政府政治、经济、文化需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自身价值的需求,高校的学术独立性和自主办学诉求,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要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每个时期的质量都有自己的定义和内涵,质量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即具有时代烙印。目前主要从高等教育功能及需求主体等多方面来丰富“质量”的内涵。

二、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对高等教育评估的关注源于世纪之交大规模的扩招引发对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质疑,为了确保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政府启动了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走出金字塔,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元化,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介入到高等教育评价中,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合作,而政府、院校、社会各界及学生和家长对高教质量的需求各有侧重,因此要谋求构建多元整合的标准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

1.评价主体呈多样性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和投入的增加,高校的教育质量不再是高等教育内部问题,而越来越多地被政府、社会和学生、家长等多方利益群体关注。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不尽相同,不同主体从政治、学术、社会需求、个人发展等不同视角审视高等教育质量。政府要求高等教育质量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或用人单位主要抱着适应性质量观,强调大学的服务职能,即大学所培养人才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要求学术自由和办学自主权,强调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学科内在逻辑性。学生和家长要求高等教育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和求职谋生需要,同时有很好的投入和收益性价比。可见,评价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标准是评价的基准或尺度,它使同类产品或服务具有可比性,能给质量一定的标识和准则。没有标准的质量是无法监测、评价、比较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高等教育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是评价制度的核心,不同的标准体系反映了不同的质量观。

质量问题并非大学所独有(任何产品、服务都有质量问题),但质量标准的认定与评价却唯独教育最难。自有高等教育以来,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如何制订、如何用之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就从未停止过争论。不管怎样以下几点是明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并不是高等教育质量本身,质量标准只能从某个角度审视、描述、概括、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也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有其局限性,它永远无法穷尽质量的全部内涵;不同的质量标准反映了不同的质量观和评价目的,同一套标准体系中不能包含过多的或相互矛盾的(不相容的)评价目的,否则就丧失了可操作性;质量标准随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观的完善、评价目的的不同等不断修正和完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一套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不是包罗万象的,而应是能最大程度地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和最准确地反映评价目的。

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具有普适性,适用于所有高校),二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反映的是各高校的不同特色。前者是指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相应科学知识、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专门人才;后者是指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不同类别高校要有不同的标准。实际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的培养规格和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可能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地进行评价,因此,要明晰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影响元素,研究形成符合国情、校情的质量标准分类体系,按不同类型高校建立分类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评价标准体系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要接受不同主体的评判,而不同评价主体有各自不同的需求,评价标准自然也不尽相同,没有哪一方可以完全代替其他方。多样化的评价标准的本质内涵是主体多样性和价值多维性。

在标准的制订和选择上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1)在高等教育质量观下根据质量评价的目的确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框架和类型。

(2)要选择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视角和维度确定标准的内容。

(3)标准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比性、实效性。科学性:能较客观地反映现实教育教学水平。规范性:标准是衡量事务的规范,它本身首先要具有规范性。这种规范性体现在对评估标准的语言描述上和对评价方法手段、程序、主体等的确定上,还有对评价目的、原则、评价范围、内容等的制订上。可比性:能评出优劣,标准过低或过高都不能分出等级来,都不是好标准。实效性:达到评估的目的,不是为评而评。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问题,改进提高,即评估具有指挥棒作用,督促和激励受评者朝着评估目的努力。

3.评价种类日益丰富

高等教育评价主要有外部评估和校内评估。外部评估又分为分类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它们各有侧重。学校内部评估主要是指院校评估。院校自我评估:高校内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专业认证及评估:主要是在工程、医学等领域探索实施专业认证制度。国际评估:主要是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展学科专业的国际评估。

三、几点建议

建立科学的人才观,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多样的评价体系是搞好高等教育评价的关键。

第一,要避免本科生教学评价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高等教育评估的目的是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界定,更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

第二,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广分类评估,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避免用单一的评价指标评价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的本科教学,对院校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应给予重视。同时,运用不同类型的评估时应各有侧重,这样能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更好地发挥评估的导向激励作用。

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范文3

以科教融合的观点来重构高等教育学体系就是要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协同创新研究,既要从教育学科视角关注高等教育学科地位、属性问题,又要重视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学体系建构的支撑性作用。同时,要真正建构一个系统全面的高等教育学体系我们还要弄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这种新的高等教育学包括哪些要素;其次,这些要素间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关联;再次,它们的各自功能又是什么。因此,科教融合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学体系应包括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两大基本活动范畴,二者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教师层面来讲,教师既要做好科研工作,又应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层面来讲学生既要学好课堂教学知识,又要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从课程设置层面来讲,既应涵盖一般知识,也应启发学生去探究知识。高等教育学体系的构建区别于一般普通教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关注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活动。需要指出的是脱离教育教学,单方面强调科学研究也会使得高等教育学体系的构建丧失掉“高等教育”的旨趣。

二、科教融合对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意义

(一)对高等教育改革中教育与科学研究相分立的批判

在现实的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中往往存在着教育与科学研究相分立的情况。这种分立大体上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的高校内部运行管理体制上,一些高校机械的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造成高校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二元分离”,另一则是从高校微观的教师评价体制上注重教育教学而忽视科学研究的现象,或者是教授“两套班子”,一套专搞教学,另一套专搞科研。从高校管理的宏观层面来看以往高校所实施的高等教育改革大多是从高等教育出发的,很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谈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即使有科学研究方面的论述也较多是从纯科技的角度出发,对高等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联系较少有提及。另外,从当前部分高校内部微观层次的教师评价政策来看,高校教师评价政策要么看重教学,要么注重科研,甚至把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完全对立起来。一方面,有些高校只重教育教学而轻视科学研究,将教师按照科研与教学工作重点不同进行划分,甚至出现高校教师不搞科研,竟被评教学教授的情况。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只看教师的科研成果,看他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受到忽视。

(二)高等教育改革应将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

高等教育改革既要注重教育教学又要看到科学研究,在实施高等教育改革的始终,应将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只有从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两个角度同时进行,才能真正切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运行规律。一方面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要实现从“科教分立”走向“科教融合”;另一方面在教师评价层面也力求构筑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评价权重设置的全面均衡。在实施教育改革中,建立一种二者相互融通的机制,为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改革推行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三、科教融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高等教育环境有两大基本要素:一是教育教学,二是科学研究。从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两条路径出发创新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特别是有助于培养一大批科技创造型人才。

(一)对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批判

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大多只是看到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而忽略了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近代学习欧美,现代照搬前苏联,当代既学习前苏联又注重向欧美学习。不管是向注重科学研究的欧美还是向前苏联学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无非都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由于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历来较为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适合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文化土壤。已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科研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许多高校甚至认为科学研究是研究生的专利,而对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则莫衷一是。恰恰相反,很多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往往能展示出较为惊人的科研能力。

(二)科教融合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行为;教育产品;教育教学质量;弹性学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发展的相对饱和期。但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矛盾日益暴露和激化。尤其是民办高校,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民办高校发展受阻,面临破产的可能。造成民办高校纷纷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除了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尚未形成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良性社会环境外,另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民办高校自身也存在着影响其充足发展的严重问题:即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手段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不足。此二者正是目前限制大部分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深层次原因。

那么,面临发展受阻的民办高校,如何才能迅速走出困境,改变现状,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的冲击,寻求出路呢?著名学者李学禄先生的一段话给出了答案,他说:“在符合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教育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1]我理解这个定义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教育行为(或活动)即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手段首先要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这是教育活动及教育管理的基础;第二,教育产品(或服务)即教育教学质量的承载者(学生)必须满足(市场、社会的)规定或潜在需要。这种需要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和相对的;第三,教育产品,即教育教学质量的承载者(学生)的质量应加以表征,把特征、特性转化为具体的指标和标准。这三个层次实际上说的就是两个方面: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手段和教育产品(或服务)即教育教学质量。

一、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和手段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这是事实,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相比公办高校,完全可以少走弯路,因为民办高校具有更为灵活的创新机制优势。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不稳定以及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可以在构建具有创新型的民办高校的同时,通过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方面着手解决。加快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应包含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师资建设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运行和有机融合。

高校管理的核心是教育教学管理,是为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为此作为“高校第一处”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搞好教育教学管理,不能再墨守成规,对存在于民办高等教育内部的教育思想僵化、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管理简单粗糙、效率低、效益差等问题,必须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大胆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以适应变动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内部环境。对专业设置、教师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系统方面进行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

另外,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实行师生参与管理,建立教、学、管三方制衡机制。使管理者和被管理、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都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教师和学生对教育教学活动本身,拥有充分的决策、监督等参与权力,管理者要做的是加强引导和服务,以此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良性和高效运行。

最后,推行弹性学制,扩大专升的规模。目前,民办高校大多都没有取得本科资质,为了满足学生的成才需求,借助全国自考机制的推力,创造机会让在校学生可以在专科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学制,已取得更高的学历,我称之为弹性学制。它有利于克服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教学计划繁多,培养模式单一,学时偏多,专业面窄等弊端,可以适应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习要求来安排教学,在保持必要的统一性的前提下,突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弹性学制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为我们民办高校所用。

一言以蔽之,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稳定而优质的师资队伍;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规划;没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手段,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民办高校也不可能取得长久稳定的发展的。这也是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能否实现良性循环、有序运行的根本,也是关系到民办高校在新一轮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大潮中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二、从根本上解决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

近些年,民办高校虽有发展,但仍停留在片面追求办学面积、招生规模的层面上,忽视了高校教育的宗旨,即通过合理的教育教学机制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市场认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或复合型人才。

我们知道,高校的教育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科学的教育行为(或活动)即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手段加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的。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思想、真理、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把课本理论知识强加在学生头上,学生没有选择的可能。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社会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生更不满意。与上文学者李学禄先生所描述的“教育产品(或服务)即教育教学质量的承载者(学生)必须满足(市场、社会的)规定或潜在需要。”是不相符的。产品不合格,企业肯定生存不下去;不变革,不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必然倒闭。同样的道理,高校教育亦如此,不能培养得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专才”和“通才”,谈何发展?

所以,民办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课是基础,专业理论课要以“够用”为主。在教学活动中既要考虑到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既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又要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既要搞好校内实验实训教学计划,又要加强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整合。在实践教学中,不能走过场,关键是要出产品、出作品。否则不是成功的教学。另外,通过建立切实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创造更为有利的实践教学条件。一切以培养出“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高技能人为教育目标,朝着这一个目标去努力,毫不动摇地把自己定位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

在此基础上,民办高职院校教育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实用而又有一定超前性、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计划。这对于学生职业心理的养成、基本技能训练、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必要而又卓有成效的。当前,教育需求旺盛,高技能人才缺口过大,由民办高校承担起培养高技能人才无疑是一种更适合国情的教育。所以,民办高校要发扬优势,只有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好就业问题方面有所作为了,民办高职教育才找到了根本出路。因为,民办教育的教育产品(学生)的质量提高了,迎合了社会、市场的需求,家长望子成材的愿望实现了,学生不再为工作发愁了。这样的高校想不壮大都难。

很多民办高校办学不景气,开始走下坡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此认识不清导致。一所成功的民办高职院校不在于它的教育目标定位有多高,而在于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是否主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民办高校不可能代替国办高校成为培养、造就研究型人才的主阵地,至少当前不是。

因此,民办高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路就是贯彻执行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路线。

总之,民办高校要取得新的突破,解决问题的的关键是以教育教学管理为核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健全机制,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和手段,从根本上解决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才能迎来民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春天,才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迎来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范文5

(一)评奖数量逐届增加,受益面扩展,鼓励特色发展但区域差异明显

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奖项数量基本呈逐年增加态势,特别是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更是大幅度增加,共有1320个项目获奖。其次,201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将受益领域扩展为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三个领域,受益人数是第六届的2倍,受益区域涵盖了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参谋部等。再次,前几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参与主体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已占99.46%。而其他类型单位的获奖数量仅为0.5%。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基础教育417项、职业教育451项、高等教育452项,这体现了鼓励特色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仅就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统计来看,东部地区占60%左右,中部地区占25%左右,西部地区占15%左右。中部地区的江西、山西相对落后。西部地区新疆、宁夏、贵州、青海、相对落后。

(二)成果第一承担人多为行政领导,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管理但对一线普通教师关注不足

在历届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成果第一承担人多为行政领导,或者同时兼职行政领导,这种现象在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尤为明显。许多学校的第一承担人是校级领导亲自挂帅,如校长(副校长)或者院长(副院长),基本没有由普通教师甚至是系(教研室)主任担任的。仅就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来看,89%的特等奖和一等奖的第一承担人为行政领导。换句话说,有校级领导或者知名学者(同时担任领导职务)带头、获得国家级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机率最大。一方面,突出了管理者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的初衷之一即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推动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对第一教学战线的普通教师关注不够。而一线教师、学术带头人是教学改革的直接推动者,对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直接因素。教学成果的评选应重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三)成果构成要素突出社会效益,更加强调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

成果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报告、研究论文、专著和社会效益证明四个要素。从第七届国家级(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统计数据来看,成果构成模式主要是主报告+研究论文+专著+社会效益证明,这占到了总奖项的50%以上。所有获奖成果的构成要素必然包括主报告+社会效益证明,主报告为参评的基本材料,而社会效益证明则体现了教学成果奖的社会效益导向,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这也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另一个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产生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即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促进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

(四)获奖成果出现跨单位联合模式,参与人数众多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高教类有34项获奖成果是由2个及以上单位联合申报。高教类特等奖2项,其中第一项参与人数为18人,参与高校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五所高校强强联合。一等奖第二项的参与高校为跨地区的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六所高校强强联合。职教类特等奖一项,参与人数16人。一等奖第一项完成人数为18人,参与单位为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商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种本区域高校甚至企业联合申报的模式在高职类和高教类里特别明显。在高教类里甚至出现了跨区域的高校联合模式。这种参与单位、参与人的跨部门、跨区域联合形成了强大的参评优势,效果明显。

二、独立学院教学改革困境:无奈之下的理性选择

(一)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冲突:独立学院的内在生存与发展之困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面临通缩压力时,“大学扩招被看作是扩大内需的可行之策”,“扩招作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之一”,“决策基本上不是基于教育的发展来的,而是基于我们要扩大内需”。独立学院是扩招生下的蛋,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大学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汹涌突增的学生数量,独立学院应运而生,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独立学院共有292所,在校生达到275万,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独立学院功不可没,但问题多多。其实大部分问题并不是独立学院本身的问题,而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急速转型衍生出来的问题。独立学院从创办开始,就客观存在营利性的问题。因为法律限制,没有一所登记为营利性组织。企业认为进入教育领域应该获得合理回报。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全国292所独立学院近七成由房地产等投资资本掌控,一些地产商利用教育用地的优惠政策牟利、企业用投资的理念办学等问题很突出。但是教育具有公益性,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可循,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遵循着市场规律而不是教育自身的规律发展,其结果就是促进了教育的市场化而牺牲了教育本身,独立学院本身更像一个民营企业。

(二)丛林法则与天空法则:独立学院的外在生存与发展之困

资本天性就是逐利性,否则就其不成为资本,企业家的天性亦是如此。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经费缺口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进入的,这对于企业家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受到国家政策扶植的独立学院以一种“方便面”的方式应运而生。学校出场地、校舍,社会出资金,还可以挂上211大学响亮的名声换取招生优势,发放母体院校的文凭。在创办初期,由于需求量巨大,生源充足。独立学院“校中校”、假独立、招生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办学责权利不清晰等等问题全部被掩盖着。然而,发展的稳健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问题。与民营经济的命运类似,独立学院经历了一个由“丛林法则”向“天空法则”转型的先发展后规范的道路。2009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独立学院5年过渡期工作方案明确了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4个方向,截至2014年上半年,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的为40余所,而2014年6月份教育部网站显示,当前共有283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规范化发展势在必行。

(三)过渡产物与长期存在:独立学院华丽转身亦或黯然落幕之困

独立学院究竟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的过渡产物,还是长期存在?一些人认为它一定是过渡的,过渡性就是权宜之计,意味着独立学院自出生之日起就在时刻准备关停。也有人认为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机制将长期存在。自独立学院产生以来,社会与独立学院内部都充满纠结。产生独立学院这个怪胎的母体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仅盯着“怪胎”而无视其母体的问题,就只能得到片面的结论。在这个母体中捐赠办学没有生长的空间,为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才出现了投资办学,投资办学的回报与投资者的期望不相符才有了通过房地产或其他产业运作的手段出现。依照投资的观念去办学最终是办不好的,所以,对于280余所独立学院来说,当下进入一个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

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导向下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方向

面对转型的抉择,独立学院既要适应市场规律,也要按照高等教育规律来办学,坚持内涵式、特色型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生存立地的根本。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导向来看,生存下来的独立学院未来之路应当明晰。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校级领导重视,积极参与评奖并加强评奖机制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的宏观层面定位为: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定位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这样才能克服独立学院长期以来资金与学术分割的致命顽症,吸引有见识的学人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所。这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是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捐赠等途径把大学办成名校,中国企业总想扩张,用投资的理念去办学与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校领导应当十分重视,积极参与评奖,加强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机制的研究。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获奖成果的第一承担人要么是行政领导,要么是知名学者,或者二者兼备。2009年,创办了10多年、并且以应用型培养为特色、占全国高校学生1/3的独立学院在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仅占2席,少得可怜。这说明四个问题,一是校级领导不重视;二是独立学院的创新性不够;三是参与性不强;四是对评价机制不了解。实际上,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效益,而这一点本来应该是独立学院的强项。

(二)大力推进以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

国家教学成果奖自成立以来,旨在鼓励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这与当初独立学院的设立初衷完全一致:一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二是探索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以质取胜,是生存的根本之道。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凡是能够存活下来发展良好的独立院校,必须大力推进以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因为外延式、粗放式的“从林法则”已经成为过去,规范化将是必然。独立院校高校应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位置,深化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校地互动、产学结合,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强化教学管理,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特别还要强调的是必须不遗余力、不惜成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说过,“大学是大师荟萃之地,如果一所大学聘任的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

(三)突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产教合作培养应用技术人才

独立学院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当全国高校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但部分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不明确,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专业设置与母体院校趋同、各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趋同、专业设置科类趋同和增设专业趋同,特色不鲜明,给学生培养与就业带来很大隐患。以广东省16所独立学院为例,2014年共开设专业次数467个,主要以大文科(文、管、经、法、艺、教)为主,占66%,工学占29.7%,管理学占27.9%。专业同质度大于60%的有:工科的计算机科技与技术100%,文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100%,其次是财务管理94%,会计学88%,其他的就是市场营销、日语、物流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作为在夹缝中生存和专业同质度较高的独立学院,要从自身条件和特点出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和特殊的地方文化资源,规划学校发展目标,确定办学思路,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避免专业设置同质化,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著名大学的做法。斯坦福大学曾有一个建筑学院,在美国大学的建筑学院分专业排名中名列第十,为使学校优势学科的特色更加突出,学校毅然决定把建筑学院取消。独立学院转设后要扬长避短,避开其他学校的优势学科,形成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差异化中发展壮大。

(四)加强话语权,积极参与“游戏规则”制定和修改,注重团队合作

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范文6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1-02

成人高等教育与生俱来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想教育模式,但受普通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影响,它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如何充分发挥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功能,力促其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亟须,这是我们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有输送学历人才的补偿教育功能,但绝非教育的补充,更非可有可无。成人高等教育是特色教育,更重要的是从业者大学后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这是它贡献社会的强大服务功能。成人高等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它能有效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设备、新管理知识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途径,能依照专业属性直接实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

生源的日渐减少、学费标准的低廉、教育投入的不足、教学师资的短缺、教学内容的陈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失、教育教学方式的滞后、教学质量的滑坡、质量监管手段的缺少、学习平台建设的落伍和社会声誉的低下,这些问题的凸显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主体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迫使成人教育工作者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的职业技能素养,培植新常态,发挥新作用,做出新贡献。

三、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因素1.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内因

(1)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计划课程的融通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的一致性。两种教学模式的课程一致是融通的前提,也可以说专业课程融通是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充要条件,离开专业课程融通谈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合是空谈,更是无稽之谈,专业课程的融通当然也少不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但专业课程的融通程度完全取决于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可制订相关的指导性专业课程融通标准,指导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

(2)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条件与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条件要完全满足职业技能培训在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条件要求。在实现了专业课程融通的前提下,既能保证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又能满足专业课程对实习、实验、实操的要求。

(3)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设置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两者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要与岗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完全一致。只有这样,专业才是社会上受欢迎的专业,人才才是社会需求的人才,技能才是社会紧缺的技能。

(4)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入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要足够支撑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知识的一致性程度。教材内容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不能短斤少两,更不能用盗版以次充好,在满足专业知识完全符合职业技能要求的前提下,理论性与实操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可读性与专业性、美观性与实用性、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统一却是十分重要的,兼顾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做到既遵循成人高等教育规律,又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既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又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既有严格的理论知识要求,又有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操功能,达到完全符合职业标准的知识融入程度。

2.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外因

(1)“职业资格证书制”。它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

(2)“双证制”。它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允许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分发,学分互认,成人高等教育颁发学历毕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学历毕业证是从业者系统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证明,而职业资格证是从业者具备足够专业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证明。

(3)“行业准入制”。它是指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和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一体化国际市场,我国的人事制度逐步从学历证书向职业资格证书过渡,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已做规定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准进入的制度。“行业准入制”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就业制度迈入常态化、法规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4)“认证体系”。它是指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数据库、职业资格数据库进行网上认证的体系。特殊情况或由政府授权,委派教育主管部门或社保部门的某个单位对认证者在网上进行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5)“双证管理制”。即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的管理体系。双证管理体系是指从业者在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以专业技能和职业标准为核心,以专业课程融通为纽带,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一致,达到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最终实现从业者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水平相互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同时持有的体制机制。

四、注重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1)科学拟定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要兼顾理论性,突出实践性,注重应用性,强化实操性,建立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研发机制,充分吸纳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的合理化建议,力促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完全符合职业技能准入标准要求,实现两种教育模式专业课程互相融通,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和修改,以满足经济社会对“留得住”“善管理”“精工艺”“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有高深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技能的传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可通过师资培训、内请外聘、专兼结合的方式,建立“金牌师资库”,以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才培养质量。

(3)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是重视人才培养的能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职业技能素养,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实践平台。高校应加大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强与基层企业与生产单位的联系,让实习实训基地落地行业企业内部,深入生产线、流水线,真正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

(4)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学习培训平台。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学习平台建设,建立学习便捷、不限时空、形式灵活、开放自由、轻松愉悦、兴致乐向、反复演练、利于记忆的网上学习和考试平台,方便从业者业余学习,有效避免了工学矛盾。

(5)开展“双向互动,订单培养”服务。高校可以通过联合办学、送教上门、委托培养、实习实训等方式,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与行业、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专门人才。

(6)加强监管,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好坏决定成人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要把监管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用制度机制、监管队伍和措施手段,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达到职业标准的准入度要求。

(7)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合作联盟,走驱动发展之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已日益凸显,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拓宽思路,完善系列制度建设,建立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体制机制,从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融合的内外因素上下功夫,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联盟,合作办学,订单培养,便于产学研互相促进,教学与需求相互匹配,不断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两种教育模式的专业课程融通作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准入要求相一致,校企合作、计划共订、教师互聘、课程融通、学分互认,证书分发、产学研结合,相互促进,驱动发展,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需要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相互配合,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共同奋斗,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共同建造服务型成人高等教育新体系,服务当今经济社会,引领新常态,走驱动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黎璞琛.成人高校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