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常规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常规管理范文1
关键词:常规管理;幼儿园;幼儿管理
对幼儿园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我认为,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爱护幼儿,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
幼儿在家都是父母的宝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家长包办或代办,根本不需要幼儿自己动手,因此他们不了解哪些是需要养成的生活习惯,哪些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就更加没有准确的概念。因此,我们教师就得先把有关生活常规的概念传授于幼儿,如吃饭前要洗手、睡觉时要把鞋子放整齐、小椅子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好要放回原处等等。幼儿只有在明白了这些概念以后,他们才能学着遵守生活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在帮助幼儿了解这些概念时,我们教师也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故事讲述法、观看录象法、游戏活动法,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认识正确的生活习惯。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子,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
二、表扬为主,正面引导
幼儿是最爱模仿老师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他们模仿。因此,老师平时的一些好的、坏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平时所讲的话,和一些口头禅都在无形中被幼儿模仿并学会,小班幼儿的年龄小,对事物的好坏分辨能力较差,所以老师的一些不良习惯与话语都会给他们的常规培养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我们平时经常教育幼儿要爱惜粮食,吃饭时饭菜都要吃完,不能乱扔,不能倒掉,而我们自己吃饭时总会倒掉一些饭菜,这时候,幼儿看到老师这样做的,于是也不所忌畏将饭菜都倒到了菜盆里,由此可看出老师的榜样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只有这样,孩子的常规培养才会更加的严谨有序。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小班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小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三、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幼儿来说,空洞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幼儿洗手后经常不擦干,针对这个问题,正巧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我就把洗手说成给小手洗洗澡。我说:“小手洗过澡,不擦干会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幼儿边擦手边对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四、重视家园配合
幼儿常规管理范文2
【关键词】 幼儿 一日生活 常规 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指的“规矩”、“方圆”则是良好行为规范的泛指。幼儿自入园以后,一日生活的安排与家庭不同,活动的安排带有明显的组织性、目的性和协调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促使幼儿具有合理的生活节奏,确保一日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具体操作者、执行者,要时刻做个有心人,学会分析、判断孩子的个体差异,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完善班级的常规管理。
1因势利导,将有意教育与随机管理巧妙结合
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而幼儿常规培养又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许多教师对于常规的认识是笼统的,没有任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导致常规教育混乱、效率低下。为了避免常规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将有意教育与日常生活的随机管理巧妙结合。
1.1在有意教育中“弱化”
在有意的常规教育中教师要做到适可而止,许多教师往往会心血来潮,在某一段时间就会狠抓常规,围绕一个话题老生常谈,其结果适得其反,幼儿就如弹簧,压得越重弹得越高。因此教师要避免用强化式、有目的的训练来管理常规,而应通过在教学活动、游戏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引导。
如:语言活动《听话的朋友》,以设置娃娃家场景(衣物放在床底下、柜子后、椅子下,屋子里一片狼藉)的方式让幼儿感知这一片狼藉的情景,是由于大家不爱整理造成的。在孩子的视觉和情感受到严重冲击后,我再以故事《听话的朋友》引人入境让孩子深刻的体会到,不整理自己的衣物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以至于主人公拉拉起床以后找不到衣物而迟到。这充分说明了常规的培养也需要情感的烘托,在情景交融的有意教学中幼儿才能轻松的学会遵守良好的生活常规。
1.2在随机教育中“突显”
俗话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良好常规的培养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中所蕴涵的教育内容,就是随机教育的良好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突显其教育价值设制特定的环节,及时的给予指导。
如:一次户外活动后,大家都口干舌燥,一拥而上把茶桶围的水泄不通,这样拥挤的场面不但使很多孩子接不到水,而且在挣抢的过程中把水都浪费了,使得动作慢的孩子没水喝。针对这一情况,我与幼儿共同制定出有序喝茶的规则:
①能认识自己的茶杯,用自己的茶杯喝茶,预防疾病的传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能有序的排队去喝茶;
③及时的关好水龙头,避免浪费现象,通过有效的引导和长期的督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喝茶习惯。
2联系实际,让幼儿成为规则制定和管理的主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充分说明了在规则建立的过程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尊重孩子为准绳,把孩子当成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2.1规则制定要联系生活、切合实际
规则是一种约束幼儿行为的准则,因此教师在制定或介绍规则时,就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出规则,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明白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懂得规则执行的意义。如:我们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对小班和中班孩子的就餐环节制定了合适的规则,小班幼儿的就餐要求是:
①安静就坐,愉快就餐;
②学习使用餐具;
③学习文明的就餐行为,不挑食,学会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而到了中班我们对他的就餐要求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①安静、愉快就餐,坐姿自然;
②正确使用餐具,用手扶碗,学习收拾碗筷;
③逐步养成文明就餐的习惯,细嚼慢咽,吃饭不发出响声,不剩饭,学会保持、地面干净;
④逐步养成“四静”习惯:桌面干净、地面干净、身上干净、碗内干净。但在规则制定前要明白:幼儿遵守规则的过程是幼儿行为规范的过程,我们制定的每一项规则都要在充分了解幼儿现有的能力水平的基础来确定。
2.2让孩子成为常规管理的主角
规则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可以起到规范引导幼儿行为方向,提升幼儿生活质量的作用,但规则的建立,不仅需要外部控制的约束措施,更需要把幼儿当作主体来看待,让幼儿参与到常规制定的过程中来,从而引发幼儿对规则的探索和思考,制定出适宜的规则。
幼儿常规管理范文3
一、“爱心”是常规管理的奠基石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充满爱的班级氛围对孩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这个“爱心”中包括各方面的爱。只有给予孩子爱,孩子才会因为你的爱而感动,从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1.理智关爱
当我们给幼儿爱护和关心时,这种情感必须是理智的,应善于把这种爱渗透到教育活动和日常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爱中有教,严中有爱,从而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是爱他的、喜欢他的,感受到老师的亲切。
2.全面关爱
幼儿年龄小,课上,从教态到语气都要十分真挚而亲切,使幼儿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课下,要主动接近幼儿,幼儿,给他们讲故事。要真心体贴幼儿,既要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还要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关注,事事细心。
3.人格关爱
我们要把幼儿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如平时和幼儿讲话时可蹲下来,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件小事体现了教师的一种观念,一种尊重幼儿,和幼儿建立平等关系的观念。
4.科学关爱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及运用移情训练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善恶美丑,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并注意引导幼儿建立友好合作的同伴关系。让孩子们在老师、保育员的关爱之下,逐步养成了一日活动常规。
二、“童心”是常规管理的双仞剑
孩子的心灵是一方最纯净的沃土,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真、善、美”的童话。我们应该走进童心,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尝试把常规管理与多种游戏方式结合起来,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常规,在玩中养成习惯。
1.在儿歌故事游戏中学习常规
儿歌琅琅上口,孩子很容易就能记住和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并且能熟练地掌握要领。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把常规管理内容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从故事中来理解常规的内容,按故事情景来做。既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又收到了意想不到教学效果。有了琅琅上口的儿歌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不用刻板地说教,这些规则便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
2.在标记游戏中遵守常规
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差,易遗忘,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提示孩子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如,我们在楼梯口画上箭号帮助孩子掌握“上下楼梯向右行”的规则;让幼儿如何正确的洗手时,我们把洗手的五个步骤通过图片展现在幼儿面前,同时加上动作的辅助,使幼儿一下子就明白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娃娃家里,形象可爱的挂饰不仅帮助孩子分配角色,而且规定了参加游戏的人数;在玩具区里,小小标志可以帮助孩子强化“玩完玩具归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直观形象的标记图可以慢慢过度到抽象的符号标记,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地去遵守各种标记规则。
3.在情景游戏中练习常规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应富教育于游戏之中。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也是幼儿开展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所以教师要创设游戏情境,帮助孩子遵守练习常规,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4.在音乐游戏中串联常规
音乐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让孩子在清脆的乐曲中执行规则,孩子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集中活动了,随着一曲欢快活泼的《铃儿响叮当》,孩子们骑着欢乐的“小马车”回到座位上;要洗手了,伴随一曲悦耳动听的《哗哗流水清又清》,孩子们唱着“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大家伸出小手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认真完成了洗手任务,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音乐,让孩子主动积极地执行各项规则。
5.在竞争游戏中巩固常规
能合理运用奖励机制是促使孩子更好发展,进一步巩固常规管理的有效方法,建立了评比栏,开展“我最棒”的评比活动。根据孩子的表现在自己的风车标记上贴大苹果,大苹果的奖励在各个阶段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并开展定期、不定期或周末进行评比。小朋友在评比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自己的行为,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各种常规也得到巩固。
三、“恒心”是常规管理的护身符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们的工作习惯一旦形成,接着就必须做到严格监督。经验告诉我们,在建立纪律的过程中,一定要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进行,按照不同层次、分阶段练习,不强制和用说教来达到目的。”的确,规则一旦建立,只要它合理、正确,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监督幼儿遵守常规,持之以恒,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建立起真正的“内在纪律”。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灵活采取各种方法对违规幼儿进行监督,如必要的惩罚、暂停活动、“惊叫”、眼神提醒、适时的奖励和表扬等等。总之,这个阶段属于巩固成果阶段,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教师奖惩得当,幼儿就会逐步建立起生发于他们内部的、真实的、稳固的常规意识和常规习惯。
四、“合心”是常规管理的剂
幼儿常规管理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管理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
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班级基本的常规有哪些
从幼儿园常规涉及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活动常规及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包括盥洗、就餐、睡眠等方面,只有这样,班集体的生活才能融洽和谐。学习常规是保证幼儿顺利、有效完成启蒙阶段知识学习任务的要求,包括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话,回答问题先举手等。活动常规涉及室内、室外活动的场地、活动的玩具材料等。
三、班级日常常规建立的具体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学生,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更好。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1.打好开学工作的第一仗
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会迎刃而解。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婆婆、妈妈在教室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长敲门,要求进来给孩子喂饭。总之,家长们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
2.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
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释、相互协调、相互交流从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讨论能让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在和孩子讨论规则前,我们首先让幼儿理解,班级的常规是为了让大家在幼儿园过得愉快而制定的。然后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学习活动的规则、户外活动的规则、进餐、盥洗、午睡等活动的规则。
3.用音乐让幼儿规范幼儿的活动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音乐可以让吵闹变得安静。用不同的音乐来规范幼儿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我们在区域活动结束时,用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听到音乐响起就自觉地整理材料,等音乐换到欢快时,幼儿的材料就要整理结束,跟着老师做不同的动作。
4.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常规在家庭中能得以强化
有一句话,从我接触幼儿教育以来,是一直记着的:“学校家庭,5加2”。它的意思是说,在幼儿园里的5天,不管孩子有多大的进步,在家的两天要是松懈,效果将会大大减弱,甚至适得其反,可见家园合作有多么重要。也就是说家庭是幼儿的另一个学习园地,家长是另一位老师。平时除了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一些资料外,还发放一些先进的家教资料,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加重得到强化。
5.设立“小小监督员”,促进良好班级常规的形成
例如在盥洗常规中,我要求幼儿按顺序认真地把手洗干净,使用自己的毛巾擦干,依次盥洗,不大声吵闹,不玩水,随手关水龙头。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老师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幼儿都能遵守,可老师不看他们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模样,有幼儿洗手时故意捏住水龙头,水喷出来洒在小朋友身上他们还很开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请能力强、自控能力好的幼儿来担任小小监督员,去监督小朋友的行为,这样不仅可以不放任幼儿违规行为,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锻炼幼儿为大家服务的意识,真所谓“一举多得”。
6.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
我们直接告诉幼儿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如何做和做什么。如教师看到一幼儿在结构区将花片乱扔在地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不要乱扔花片,把花片捡起来!”如果教师采取另一种方式,比较温和但是坚决的方式,对他说:“××,这个篮子是花片的家,我们把地上的花片送回家。”如果幼儿同意的话,教还可以和他一起收拾。
四、要求统一。保持常规管理的一贯性
1.密切合作
班级常规工作的建立是教师之间的配合工作。两位教师配合密切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常规管理的成功与否。教师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补位是常规建立成功的关键。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老师们要保持一致性,特别是幼儿的常规制定,应共同讨论,制定出适合本班的班级常规,并且要求大家共同去执行,千万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2.严格要求
严格包括两方面内容,―是指对教师严格要求,二是指对幼儿严格要求。首先,良好的班风是促进班级良好常规形成的重要因素。一个班级,教师应共同学习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每个人严格遵守。在班级常规中,班主任要把职责、任务等分解落实到每―个老师头上,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对幼儿严格管理是需要班组老师共同进行的。
3.保持一贯性
幼儿常规管理范文5
在幼儿园的日常运行中,涉及多方面内容,需要管理者对其进行有效规划、管理。常规教学管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出现,是保证幼儿园运行的有效途径。以下主要就幼儿园常规教学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把管理当作日常工作
1.备课
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差异,掌握幼儿的认知能力及程度,有针对性地备课。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三思”:①思教材,教师应以遵循教学纲要精神为前提,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将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所选内容不但能体现教师教育价值,还能激发幼儿兴趣;②思幼儿,教师应认真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及程度,并尽可能多地掌握幼儿的兴趣爱好、家庭教育背景、情感态度等,从而能够有效地设计教学重难点,促进幼儿的共同发展与进步;③思教法,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如“设计何种情境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兴趣,实现刺激其求知欲的目的”、“在活动环节或学习方式中,又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要求”[1]。通过思考,确定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2.听课
在该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互动、对话、共享”的课程理念,并在下班级听课或组织教师听观摩课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如果是自己听课,应采取预约听课、巡视听课、比较听课、随机听课及跟踪听课这几种方式[2]。预约听课前,应先熟悉教材,并通过看教案了解本节课重难点,为听课与评课做准备。比较听课一般应用于平行班教师,主要是了解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课堂指导能力及学生学习情况。巡视听课主要是了解教师有无根据周计划与作息时间组织各种活动。指导新教师或外聘教师上课时,一般采用跟踪听课的方式,目的是考察教师是否具有带班、组织教育活动等方面的能力。
组织或指导教师听观摩课时,应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做好各种听课准备,如在每次教研课之前,将教学活动名称、目标等信息公布于园内公示板或打印出来发给教师;②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听课。
3.评课
听课后的评课,是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或提高全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组织教师评课时,应强调评课的指导性、科学性及艺术性。
在进行教研课组评课活动时,教师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①从教学目标方面分析,看目标是否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得到明确体现,教学手段是否做到围绕目标进行;②从教具准备方面分析,看教学材料是否恰当,对本节课作用大不大;③从教学过程方面分析,看教学环节是否设计合理、环境创设是否满足课堂需要;④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分析,看教学方法能否准确突出重难点,教学手段是否运用灵活或适当;⑤从教师基本功方面分析,如教态、语言、操作等是否得体;⑥从教学效果方面分析,看师生是否有积极互动、幼儿参与性及主动性如何、学生是否获得有益经验等。
二、注重以人为本,实现管理人性化
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采用何种管理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园的教学质量。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如果能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将会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应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及奖优罚懒”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3]。比如,对于外聘教师或新进教师,素质与能力均有待提高。作为一名管理者,应主动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幼儿园工作,并适时指导其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完成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三、加强常规教学监督管理,实现管理制度化
每个学期,教学管理人员都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及班级教学计划,教师则根据计划安排周计划,并进行备课、组织教学等活动。园领导则要深入班级 听课,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实行行政带班制度,对每个班级每天的活动组织情况进行监督及检查,并将考评细则与检查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在月度教职工例会总结,使之成为教师考核与评优的依据;同时,采取定时或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对教师班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教师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活动。
四、结束语
幼儿常规管理范文6
【关键词】大班幼儿;常规教育;策略
在当前幼儿实际教育中,幼儿教育在教育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自身存在较多的缺陷在,这样的情况在一定层次上严重制约了幼儿的综合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较为单一等都严重制约了幼儿的良好发展。本文将针对大班幼儿班级常规教育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在整体上可以称之为幼儿的“小社会”。在实际的班级管理活动中主要是围绕幼儿进行展开的,在大体上方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幼师运用自身专业方法进而帮助学生能够学习在生活中的一些技能,进而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在幼儿园内的生活以及学习等多种活动的良好运行。在幼儿实际教学中常规班级管理是重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为幼儿的小学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健全幼儿的人格,能够保证幼儿在今后生活中更快的融入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教育者应该加大在班级管理中的关注,进而才能更好的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化管理
在当前一些幼儿园实际教育中在大体上都过于“小学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幼儿园中经常会存在投资较少以及环境较差、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等层出不穷的问题。同时在一些幼儿园中私自开设相关的兴趣班,对于幼儿数量没有实行严格的控制,在幼儿期间读物上进行擅自发放,这样不规范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家长的不满,对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质量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家园教育不统一
在当前幼儿常规教育管理中,一些家长在幼儿教育上存在错误的认知观念,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内就能进行良好的教育,所以对幼儿自身的管理较少,久之就之,就会造成幼儿在自身的行为举止上缺乏严格化管理。众所周知,在幼儿实际教育中,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实际教育中一些家长并没有注重在幼儿面前的言行举止,最终造成幼儿自身没有得到较好的成长。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作为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同时还应给予孩子较多的关注,真正了解幼儿内心所需,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的措施
(一)进行规范办园
在大体上对于一些私立的幼儿园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实施管理体制,同时还应明确一些相关部门的职能。同时对于一些幼儿园中的登记以及注册也应加大管理,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幼儿良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将可以将幼儿园中实行分类定级的管理,这样能够在大体上将等级与收费情况相协调,对于一些乡镇地区可以将一些闲置校舍开办幼儿园在,这样能够在整体上实现幼儿的教育需求。在对一些民营幼儿园在加强自身管理过程中应该鼓励积极办园,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家园合作
在幼儿班级常规教育中,作为教育者应该加强对幼儿的管理,同时家长也应给予幼儿较多的关注。在日常教学中家长应该参与到教育者的日常管理中,经常询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幼儿面前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给予幼儿较多的关注,在真正意义上让幼儿自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今后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和家长必须结合起来加强对幼儿的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利用过渡音乐、儿歌等渗透教育
对于幼儿实际管理来说,良好的音乐能够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反之,沉闷的音乐也会影响幼儿的心情。所以在幼儿实际生活中,教育者可以时常给幼儿播放一些愉悦的音乐,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愉悦幼儿的心情,还能在整体上避免幼儿一些违规行为。比如:早晨家长在送孩子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听音乐,这样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使学生拥有放松的心情。在具体活动结束后,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而在午睡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宁静的摇篮曲,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幼儿在音乐在,聆听下进入梦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愉悦幼儿的心情,更加重要的是能够遏制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四)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规则
在幼儿具体实践过程中,在整体上都是由老师制定相关的规则,在大体上将教育者成为了常规中的支配者,幼儿在实际常规教育中]有较多的权利,只能是服从相关的义务。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幼儿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幼儿综合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教育者应该将传统中的“权威式”进而转变为“民主式”教育方式,在日常常规教育中应该观察在生活中产生的矛盾,接着针对这对矛盾老师应该和幼儿进行共同的探讨,在具体协商中制定一些规则。在制定过程中应该让幼儿充分说明自身的想法,把自己的意见和幼儿一起进行交流,这样的方式在制定出的规则中不仅能够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在一定层次上还体现出民主性,在制定出来的规则中也利于幼儿接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教育中,在总体上来讲是一件较为漫长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讲管理是否到位与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班级常规管理来说在大体上贯彻在幼儿的生活中,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作为教育者还应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杨颖芳(1987-),女,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族:汉,职称:幼教一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