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1
课程,基于落实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
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并且结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
“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课程建设特色
[作者简介]邓复群(1964-),男,江西南康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学。(广东江门52909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08-03
高职院校如何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化而来,
实施后,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进行更加规
(以下简称“05方案”
“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笔者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江范化的建设。我们的课程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着重从课程特色的角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探索、课程网站建设等方
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我院的“基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院“基础”课程的
课程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合并转主要特色是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一、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建设为何要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
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首先有几个关系问
题需要厘清:
1.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的规范与特色的关系?笔者认为,
规范是政策,是制度,是前提,是基础。如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政策文件,教育部关于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实施方案(“05方案”),省委省政府和教
育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等规定;特色
是实施,是措施,是教改,是亮点。讲特色不能离开规范,讲规范
不能离开特色。
2.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各高校的共性与个性(特色)的关
系?笔者认为,一方面,课程本质上是思想课、理
“基础”政治课、
论课,而非一般文化课(通识课)、技术课、技能课、工具课,应防
止将本课程急功近利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课程又属于
“基础”
修养课,应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应防止脱离现实、脱离学生、脱离
培养目标、脱离专业特点的无的放矢。我们的课程建设既有与
本科院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共同之处,也有与其他
高校课程建设的不同特点,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注意提炼课
程建设的特色,以便进一步促进今后包括教学改革在内的课程
建设。
从共性而言,高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本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是:以人为
本,为学生健康成才施教,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把本课程建设
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从个性而言,基于落实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背景;并且结合我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
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注重实践性、融合
职业性、体现开放性、突显互动性的特色。
二、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注重实践性
我们认为,提高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关键在于践
行。因此,我们在保证本课程理论教学基本学时的前提下,特别
注重抓实践教学环节。
1.在本课程教学大纲中规范了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明确
了实践教学的目的、途径、主要形式和学时。我们把实践教学的
途径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
实践教学是指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专题性的案例教学、
讨论课、辩论课、调研心得交流课等;
演讲课、“第二课堂”是指
课堂外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指导学生社团文化活动
(如求是学社)、校内调研、“第三课堂”
学生课题研究等;是指校
外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组织参观访问校外实践基地、指导学
生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等,特别是基于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
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这里特别需要探讨的问
题是“叠加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完整意义上的工学结合,逻
辑地包含实施思政课“叠加教学”;将本课程延伸到企业是“三全
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在高
职院校推行“叠加教学”有助于在高职生实训或实习期间,有效
开展本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弥补过去高职生顶岗实训、实习期间
思政课缺位的缺陷,满足他们顶岗实训、实习期间对思想政治教
育的需求;可将本课程实践教育教学延展到企业,有助于实现全
方位的工学结合,推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改革跃上新台阶;
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使其成为精品课程
和品牌课程。其次,要建立健全“叠加教学”的制度与机制,拓展
“叠加教学”的方式、方法:(1)要整合学校、企业教育资源,校企
;采取依托网络、
携手实施思政课“叠加教育教学”(2)“QQ群”、深
入企业调研、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搞专题辅导报告等多种切
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送思政课到企业或其他实训岗位;
(3)“叠加教学”要靠制度与机制来加以保障;(4)边试验、边探
索、边总结、边提升。
2.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本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如江门市华侨
博物馆、江门市档案馆、广东宝力电器有限公司、开平富林纺织
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我们下一步还要继续拓展一批校外实践
基地(如梁启超纪念馆)。
3.制定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案,确定了实践教
学的分值比例及考评依据。总评成绩
100%=理论测试
80%+实
践考核
20%(其中:实践报告
10%+实践表现
5%+本课程课堂表
现
5%)。
三、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融合职业性
1.在教学内容方面。(1)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融合了职业精
神的教育内容,在本课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
观、廉洁观教育内容中,融入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人格、
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职业法律的教育内容。(2)课堂实践教学
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专业、贴近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在教学
中,尽量做到因材施教。(3)在校外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重点突出
职业适应、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
进入职业角色。
2.在教学环节方面。我院是高职院校,本课程教学根据职
业教育的要求,通过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
学体系;又通过互动教学法,把教学体系转换成学生的认知体
系,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1)把专家
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体系。我们对专家编写的全国统编
教材进行研究,掌握其逻辑体系和基本内容(如职业精神、职业
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法律等),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
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学生未来岗位群、学生个体
特点等),将教材体系科学地转化为我们教师的教学体系(包括
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把教师的教学体系转化为
学生的认知体系。我们对经过研究、融合、调研、备课等系列环
节得来的教学体系再加工为专题教学体系或案例教学体系,采
取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学体系
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3)指导学生把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
系。知识贵在运用,学习重在实践。我们教师将教学体系转化
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后,教学工作不能就此结束,而是应通过实践
教学、课外辅导、评价考核和教师为人师表等途径,激励、推进和
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包括职业行为和其他为
人处世的行为)。
3.探讨本课程融合职业性的案例教学法。(1)明确“基于工
作过程”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一大趋势,与此相适
应,在我院“基础课程”中全面推广案例教学也将成为一大趋
势。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
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
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开放、互动。在本课程教学中
恰当地实施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政治课重理论轻实
践、枯燥乏味的状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
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真
正落实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2)要规范本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
环节和逻辑顺序。我们认为,以下基本环节和逻辑顺序是比较
全面、合理的:第一步,陈述案情;第二步,提出问题;第三步,引
出原理;第四步,分析案例;第五步,讨论启示。(3)要明确实施案
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施案例教学的重点是:探索一套适合
本课程案例教学的方法体系;本课程每个章、节的典型案例收
集、选取、整理和撰写(含案情、问题、原理、分析、启示);设计、制
作本课程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实施案例教学的难点是:本课
程如何结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
学;与职业和职业教育有关的典型案例选编、案例分析和案例
启示的撰写;本课程案例教学在全校的全面推广。(4)需要探讨
本课程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的区别问题:我们认为,案例教学与
举例教学虽然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但二者还是有区
别的。一是二者的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参与
式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信息交流是双向的;而举例教学是教
师的一种讲授,是教师的独角戏,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二是二者
的教学逻辑顺序不同:案例教学一般是从案例到原理,而举例教
学一般是从原理到案例;三是二者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案例的
内容比例子的内容复杂;四是二者的作用不同:案例教学主要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教学是通过通俗
易懂的例子来说明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开放性
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引外延”。(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
引”。我们在
2010年上半年先后邀请了省内
13位思政课专家到
我院思政部指导和讲学。专家们的指导促进了本课程教师的教
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此外,聘请了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兼职
指导教师。(2)教学团队建设的“外延”。加大师资外出培训的力
度。近几年来,在本课程教师团队中,有
2人先后参加了为期半
年的访问学者研修,有
9人先后参加了为期
20天的“广东省哲学
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有
5人参加了北京的全国教师
培训会;有
3人先后参加了香港理工大学“高职现代教学法研修
班”。此外,树立教师社会服务的品牌。本课程骨干教师积极参
与江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明办牵头主办的专题宣讲活
动。如“党的十七大精神”“职业道德教育”
巡回宣讲、专题报告
和“普法教育”专题报告等。如笔者近年来在校内外作了七十多
场大型专题报告。(3)建立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的
机制。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应该常态化、制度
化。教师应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现实视野,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2.教学内容方面的“延伸拓展”。(1)将本课程内容延伸到其
他相关专题讲座(如党课讲座、“学业与人生”励志讲座)。(2)将
本课程内容拓展到企业文化、侨乡文化、校园文化的教育活动
中,并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有关专题文化活动。
3.教学途径的“开放多元”。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有:
(1)开设“思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学习平台。本课程主要教学资
源已全部上网,鼓励学生课外上本课程网站自习。(2)送课到学
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中。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需要,对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学生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尝试
和探索。
五、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凸显互动性
“基础”课程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
师之中,而应发动全校各有关部门和师生共同参与。我们在近
年来的课程建设中,凸显了学院党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的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院党委宣传部的互动、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生工作处的互动、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辅
导员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可以说,我们的课程建设是
在互动中进行的,我们的互动是多元的、立体的、交叉的,是与整
个学院的育人体系接轨的。
这里着重探讨师生互动中的互动教学法。关于互动教学
法,我们曾赴香港理工大学参加培训,与该校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孙建荣博士进行互动,共同探讨了互动教学法的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互动”?(2)“互动”什么?(3)什么时候“互动”?(4)
如何评价“互动”?
第一,要明确互动教学法对学生和教师的有利之处。促进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教师角色的转
变,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困惑,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
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第二,要明确互动教
学设计的几个原则。与课程目标吻合,明确互动的目标性;清楚
的要求;合理分配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自己的特
“吻合”
点、个性、性格。第三,要明确“互动”什么?一是知识学习方面
的互动:利用已有知识,提问;寻求“新”知识,完成项目;分享知
识,小组讨论。二是能力发展方面的互动:小组讨论可锻炼学生
的各项能力;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锻炼学生的分析,交流与评价
能力。第四,至于何时“互动”,应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灵活运
用。既可课前互动,也可课后互动;既可课中互动,也可课外互
动;既可课堂开场互动,也可课堂中场或尾场互动。
总之,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把高职院校“基础”课
程建设成为教学规范、教改有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优质课
和精品课,真正发挥它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复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
社,2011.
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2
[关键词]“三贴近”;思政实践课;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45 — 02
“三贴近”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三贴近”原则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有效拓展。“三贴近”原则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课的教育实效,丰富和拓展实践课的内容和形式,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的思想政治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高职思政实践课“三贴近” 原则的适用性
高职思政实践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环节,可以教学相长效果明显、教学形式多样生动,实现感性体验到理论思维的升华〔1〕。然而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高职思政实践课仍然处于探索过程之中,“三贴近”可以为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创新发展开拓空间。
(1)“三贴近”原则提高对高职思政实践课规律的认识。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哲学的最鲜明特征,“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当代中国处于转型社会,因此,开展高职思政实践课就必须全面系统考察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考察实践主体高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便准确把握实践主体的基本特征和实践条件,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政实践活动。“三贴近”原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以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主导,准确把握高职思政实践主体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政实践教育规律,保证理论知识转化为行为素质,能够成为指导高职思政实践的重要原则。
(2)“三贴近”原则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思政实践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理论的理解,强化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三贴近”原则实现时展、生活实际和实践主体的有效结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生活,努力增强思政实践的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感染力,在实践过程中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证高职学生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三贴近”原则实现思政实践教育目标的转换。思政教育承担塑造社会发展主体的重要责任,思政实践课丰富和发展了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形式,“三贴近”原则指导实践课使传统的理论教学的一维手段转换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多维手段。第二,作为实践主体的高职学生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处于单纯的被动接受方,其主体性和创造性无法得到真正体现,“三贴近”实现了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有机结合,使高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实践主体作用,实现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的转换。第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评价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作为评价方式的,“三贴近”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高职学生能力为实践基础,提高实践主体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水平,使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转换为以能力为中心的评价,丰富和发展了思政评价方式,促进实践主体高职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思政实践课“三贴近”原则的实践构建
“三贴近”原则是指导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有机系统,贴近实际是高职思政教育的核心,主要是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高职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是高职思政教育的源泉,主要是贴近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生活实际和高职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是高职思政教育的基础,主要是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发展。
(1)贴近实际,丰富实践内容。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相互交织为高职思政实践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宏观背景下,思政实践课要联系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联系和谐社会建设实际和科学发展实际、联系行业发展实际与阶层行业社会生活实际,正确分析全球发展趋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显性影响和隐性作用,提高思政实践课的高度;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微观背景下,思政实践课要联系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调整实践视角,关注高职学生内在的心理健康,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切入点,联系的主导思想实际,引导高职学生认同的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实践内容的充实和发展。
(2)贴近生活,拓展实践形式。在具体思政实践课过程中,讲座、演讲、诗歌朗诵、参观考察、志愿者活动等往往是实践的具体形式,这些实践形式与社会生活以及高职学生生活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宏观社会生活中技术革命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成熟为实践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因此在注重实体实践的同时,有效利用网络媒体,发挥网络的功能优势,开发虚拟实践形式,规避高职院校在思政实践中面临的各种挑战,通过网络提高思政实践课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在微观高职院校校园生活中,高职学生参加和组织的各种社团、院校内部传播媒介、高职学生日常交往展现了丰富的高职学生生活方式,为实践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生活中获得实践形式,使高职思政实践课“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非日常生活中都既能适度地运用日常生活图式和重复性思维,又能自觉地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3〕
(3)贴近学生,转换实践主体。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政实践理念,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高职学生是思政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把高职学生的理论需求和发展要求作为思政实践的基本前提,以高职学生关注的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服务和引导高职学生深入社会生活,鼓励高职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根据专业特点、学科背景和性格特征主动参与和思考;高职学生在参与实践方案的制定、计划实施和实践反馈中体现主体地位,实现由思政实践的被动接受者转换为实践的主动承担者。高职学生为实践主体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能够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在思政实践中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思政实践课真正成为高职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实践的过程,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三、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创新基本进路
05方案自印发以后在高职院校也得到普遍实施,由于思政实践课没有全国通用教材、高职院校之间的实践资源的差异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了高职思政实践课暴露了内容缺乏、形式完整、教师和学生被动参与等影响思政实践课的全面发展问题。“三贴近”原则为规避和解决高职思政实践课存在的问题,强化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地位和作用提供创新空间。
(1)认识创新:回归课程本性
高职思政实践课无论作为理论课程的延伸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的定位,都是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过程。按照05方案规定,高职思政课程有两门课,在课程内容上有重复的地方,这就要求思政教师根据课程性,立足高职思政课程的整体结构,将高职思政实践进行系统分类并形成适合两门课程的实践课,对两门课程的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时间、考核方式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制定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规范、实践课程标准、实践课程考核的实践实施体系,硬化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内容、课时分配和实践考核,在“三贴近”原则指导下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政实践课创新,促进高职两门思政实践课之间的系统组合和优化,使实践课成为有系统计划支持、具有明确实践目标、可以在实践中操作的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在学习两门课中的不重复实践,促进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形成与理论课相互配套、相互支持的实践课体系。
(2)组织创新:激活实践参与
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有效开展依靠科学的组织方式创新。高职学生是思政实践的主体,充分体现高职学生在思政实践课中的自主性是提高高职学生参与实践的重点。根据“三贴近”原则,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形成相互合作的稳定的实践团队;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社会发展和高职学生能力发展实际要求,确立符合高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符合学生思想特点的开放性实践主题,以提高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使实践团队能够在开放性选题中确立该团队的实践主题,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实践方案;确立实践主题以后,实践团队内部按照方案分工组织实践,实践方式、实践时间以及实践地点由分工的团队成员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主题的实践团队填写实践实施手册、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制作实践演示文稿、实践交流。按照“三贴近”原则,科学的实践主题设计保证高职学生能够以组织方式参与,规范的实践组织创新保证高职学生在组织中的参与度,严格的实践过程管理保证高职学生参与组织实践的效果,以组织方式开展高职思政实践课能够引导高职学生通过思政实践课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高职学生现代政治人格的完善和塑造。
(3)制度创新:创造长效机制
高职思政实践课创新应该是长期规划,制度创新引领机制创新是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创新的重要途径。管理制度创新实现高职思政实践课的领导、组织、实施、配合和协调机制,使高职院校党委、行政、思政部门教师、相关职能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实践基地等形成推进高职思政实践课创新的合力。保障制度创新完成专兼职教师的科学合理配置、实践经费保障、稳定的思政实践基地开发,促进高职思政实践课能够按照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顺利实施,形成专兼职教师与实践基地之间的耦合机制。监控制度建立全程质量监控机制,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质量,形成提高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压力机制;建立沟通制度,接受思政课程建设专家的督查,吸收和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实践经验,根据实践反馈及时修正高职思政实践的相关内容和步骤,提高高职思政实践质量,形成提高高职思想实践课的输入机制。评价制度创新建立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机制,实现考核机制合理、力求量化,确立评价标准,保证思政专兼职教师和高职学生参与思政实践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 考 文 献〕
〔1〕费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律探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3
关键词:课程思政;纺织品整理学;教学改革
一、“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纺织品整理学”是我校(绍兴文理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以纺织品整理工艺为核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和表面活性剂、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合成纤维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和防皱整理,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纺织品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工艺,主要加工用剂的性质及特点,练漂、整理产品的质量要求等知识。“纺织品整理学”课程原有的教学存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分离的缺点,课程教学缺少思政教育的融入,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对学生文化素养、政治素养、意志品格的培养和提升不足。为此,迫切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凝练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在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社会责任和担当[2],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3],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1.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染整加工用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水的软化方法;掌握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合成纤维、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和防皱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2.在专业能力方面。掌握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能独立制订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加工工艺,具有分析和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3.在素质发展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求真务实、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举措
结合“纺织品整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及载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1.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及载体。“纺织品整理学”课程共设置12个教学单元,课程所蕴含的主要德育元素以及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如表1所示。限于篇幅,表1中仅列出部分内容。2.教学方法。(1)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于“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教学全过程,立足实际情况,从课程中充分挖掘和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并转化成具体而生动的教学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重心下移,全面关注学生的期待和发展需求[4]。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探索性学习、项目导向、小组学习、多媒体教学、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主动学习,让学生汲取道德思想精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并积极思考,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新动向,进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3)加强课后道德实践指导。结合专业知识点活用教学资源,拓宽育德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道德引导。通过多元化的隐性道德教育,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中国好公民,在公共领域更多地展现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例如,让学生甄别每一周在微信朋友圈内流传最广的谣言,分析混淆视听的恶性谣言,积极践行网络空间“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自觉成为抑制虚假信息传播、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的核心群体和重要推动者。3.教学评价。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内容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在课程评价体系中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如下:(1)平时考核。出勤、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2)期末考核。(3)德育考核。总结报告(通过该课程学习,自己在德育与专业结合方面学到的东西与体会)。最后综合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50%)和德育成绩(10%),给出期末总评成绩。
四、结语
实施“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需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载体,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胡靖,马星宇,王俊荣.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4):41-43.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4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职 “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58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be reformed. Based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basic"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se flip the classroom is not only feasible and convergence in abundance, including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learning to grow up,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he beneficial attempt in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he need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detailed and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fully adequate teaching preparation, list before class, class and after clas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pecific tasks, scientific evaluation. Whether the amount of teaching classes, the hardware support in place, the formation of a joint force of teachers, to urge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evaluation,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ic” course
反思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课堂上师说生听局面始终未能打破,教学效果令人唏嘘。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改革创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必须积极应对,改革创新。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是改善教学效果、回应时代要求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1 翻转课堂适合高职“基础”课
1.1 翻转课堂符合高职学情特点
高职生虽然大多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但换个角度看,他们受应试教育毒害相对较浅,当中很多人性格活泼,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也乐于表现。翻转课堂恰好给了他们创新思考和课堂上表现自己的机会。
1.2 翻转课堂适合“基础”课程特点
“基础”课一般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由于刚刚迈上人生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新生通常会以全新的面貌投入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普遍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听从教师安排和教导,好管理,易于教师实施翻转课堂。
“基础”课主要包括适应大学、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公德和法律基础等教学内容,实践中教师比较容易将这些内容从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适合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
2 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
如何在“基础”课中实现“翻转”,即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是问题的关键。
2.1 整合教学内容
2015年最新版国家指定“基础”课教材包括了绪论和八章,内容较多。依据“05方案”,“基础”课学分为3,学时为48~54。实践中有些高职尤其民办院校不执行文件精神,不同程度削减思政课时。若按教材体系一章一节进行翻转,课时必然吃紧。须将“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再来实施翻转,效果更好(如表1所示)。
整合后,教学内容更加聚焦,教学指向更加明确,更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2.2 实施翻转课堂
实施翻转课堂,教师必须预先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做足教学准备。方案当中应当包括翻转课堂的学习时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检验评价等(如表2所示)。
3 实施翻转课堂的收效
3.1 促进教师学习成长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空前发展,尤其当前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课程兴起,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对哲学等人文学科影响至深。教师不能再抱着已有的知识体系固步自封,不能再固守传统思维按照既定套路照本宣科,必须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和改革,寻找出路、力求突破。实施翻转课堂,可以倒逼教师顺应历史潮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广泛涉猎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持续更新自身知识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师学习成长。
3.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实践中,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技术技能教学,忽视综合素质培养,运用翻转课堂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和师生角色。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和提问――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沟通表达、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3.3 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现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学生难以抵挡网络游戏和其它手机乐趣的诱惑,课堂上任凭教师讲得再生动有趣学生,也只顾低头刷屏,教学状况堪忧。实践中很多高校都在坚持探索改革,但整体上教学效果仍有待提高。运用翻转课堂,能使思政课呈现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热烈讨论、激烈辩驳的景象,产生师生思想碰撞、畅快交谈、亲切交流的局面,教学效果大大改善。
3.4 推动思政课程建设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是培养学风和学生行为习惯的黄金期。“基础”课一般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在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翻转课堂,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内化知识的学习习惯,养成优良的学习风气,为思政后续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推动思政课整体建设和发展。
4 影响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4.1 教学班额不能过大
翻转课堂相对适合小班教学。教学班额过大,会造成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教师难以管理课堂和把控全局,难以给每位学生释疑解惑和因材施教。如果大班授课,学生展示环节只能分小组进行。
4.2 硬件支持必须到位
翻转课堂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馆藏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对硬件设施要求较高。以笔者所在的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校位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联网机房计算机配备充足,学生普遍拥有个人电脑且宿舍网络有保障,图书馆馆藏丰富、设施一流,硬件条件足以支持翻转课堂。
4.3 要形成教师团队合力
仅上传网络学习资料一项工作就耗时耗力,因此仅凭一人之力难以实施翻转课堂,必须形成团队合力。备课环节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搜集学习资源需要集体出动,广泛涉猎和甄选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图书馆学习资源,为学生筛选和指定学习内容;若有条件自行拍摄和制作微课视频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更需发挥集体力量。
4.4 要有效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有效督促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是实施翻转课堂最大的难题。首先应当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引导和教育。其次,可以搭建学校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网络学习资源。再次,可以成立学生自学协会等社团组织,建立QQ、微信等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自学创造环境并提供技术支持。最后,还可以建立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互相监督和家庭监督的作用。
4.5 课堂要有效调动学生
传统教学造成学生不愿学害怕学、教师不愿教害怕教的恶性循环,翻转课堂必须防止这种状况出现,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竭力调动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愿意参与展示、讨论和提问,学起来也乐起来。可以挑选优秀学生或优秀学习小组担任课堂助教,辅助教师完成翻转。
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5
一、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的课程建设背景
(一)财经类高校经济学类学科教育现状
财经类高校是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学校绝大部分本科专业都以经济学为必修课程,同时,学校会根据自身的财经特色面向其他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经类课程的系列选修课,可以说,在财经类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覆盖面非常广。例如,南京某高校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就明确指出,其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双语)、宏观经济学(双语)等。在实际教学中,学校也提供了大量与经济学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例如,南京某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表中就包含着大量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如经济学入门、经济统计学和中国经济专题等[1]。财经类高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课程为课程设计的重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以具备一定的经济专业知识为教育目标。因此,财经类高校的学生,不只是专业较为对口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有通识化认识。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充分利用财经类高校丰富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在校学生进行恰当的财经类相关知识的教育,掌握基本的财经观点;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安排也使得一些学生对“理性人假设”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仅仅理解“理性人假设”作为西方经济学核心观点的积极性一面,而忽视其存在的固有弊端,使得学生在试图理解经济知识和经济现象的过程中陷入迷惑的境地[2]。
(二)“理性人假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同时,“理性人假设”在经济学相关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经济学注重由假设前提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理性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也是西方经济学立论的原点。自希腊哲学时代,西方先哲就以“理性”来彰显人的本质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种生命物就存在于它所特有的种属活动之中,也构成它同其他生命物种的界限。”而“理性”就是人所特有的本质的活动。因袭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家将“理性”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逐利”本性结合起来,甚至将“理性”的内涵直接限制在“逐利性”之内,从而推导出“理性人”这一假设[3]。“理性人假设”的基本内涵包括:“理性人”是指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般性抽象,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都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不仅以“理性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假设前提,更将其视作经济活动中本质的“人”的属性,即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对“理性人”的研究之中,也即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理性人”的经济活动,非理性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不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中。因而,财经类高校在开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就是让受教育群体接受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这一假设,只有在接受这一假设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后续的授课。
二、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理性人假设”的形成逻辑
“理性人假设”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亚当·斯密作为西方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同样认为人作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自身的私利,只有满足人私利的活动才有可能激发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热情,自利活动所形成的“看不见的手”最终形成了完备的市场机制。在伦理学领域,穆勒将追逐利益的活动同人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功利”或“最大幸福原理”作为基本的道理伦理追求。行为的对错,与它们增进幸福或造成不幸的倾向成正比,这就将“理性人假设”从单一的行为描述上升到道德行为的高度,在伦理道德的领域为“逐利”的“理性”行为建构正向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理性人假设”的内在合理性
首先,“理性人假设”是符合人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采取逐利行为的合理抽象。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人的本性,在“理性人假设”中,通过对从事经济活动中人的最本质属性的抽象,使得经济学后续的推理过程具备了充分的内在动因和目标导向。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在经营活动中的一切策略和调整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其在经济活动中采取的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其次,“理性人假设”使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更为聚焦,这便于西方经济学后续的推理和研究。在日常的经济社会活动中主体千差万别,有不同性质的政府、企业、居民等要素,如果不能将其本质进行合理的抽象,就会使理论研究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因此,“理性人假设”为西方经济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假设前提,不逐利的行为不在西方经济学传统的研究范围之内,即无论是何种政府、企业、居民都将其视作理性的经济主体,抽象出其逐利的本质属性,在这个统一的层面上进行理论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西方,“理性人假设”仍然受到了诸多批判,但是“理性人假设”始终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流。其根源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活动中人的“利己”行为进行合理性论证,并以此为原点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提供理论依据。
(三)“理性人假设”的理论缺陷
虽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实践的发展对“理性人假设”做出了诸多合理性论证,但这并不能掩盖该假设中存在的种种内生缺陷。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的,“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劳动者,不把劳动者作为人来考察;它把这件事交给刑事法院、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监督去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理性人”这一抽象概念作为考察对象,就必然“不把劳动者作为人来考察”,劳动者作为“利己”的经济环境下绝对的弱势群体,必然被排斥在“对等”的交易关系之外,这正是“理性人假设”内在缺陷的根源。“理性人假设”对人的本质的定义是异化的。“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内涵是这样表现的,其前提:一是根据西方哲学的历史传统,人的本质是理性的;二是人在经济活动中理性的表现就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因而推导出结论:人的“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的“逐利”行为就是人的本质,这样的人就被定义为“理性人”,而不这样进行经济活动的人不在经济学的考查范围[4]。一旦将“逐利”行为等同于“人的本质”,那么凡是“不理性”的行为就是对人的本质的剥夺,这不仅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不允许的,也是道德伦理的评价所不允许的,资产积极经济学家也因此站在了现实和道德的制高点上。这也就是“理性人假设”在西方社会的经济学研究中始终长盛不衰的根源,通过这一套逻辑的论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成功地将“逐利”这一经济意义上的人的特性同人的理性本质联系起来,将人在经济活动中展现的特殊性与人的本质的普遍性混为一谈。这无疑是对人的本质的异化,且根据的观点,这一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过多次论证,马克思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只有在这一层面对人的本质进行考察,才是真正科学的认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作为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一活动真正区别了动物与人,也真正地表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而“理性人假设”正是恰好忽略了这一层能动性的因素,仅仅将从事经济活动中的人看作是“逐利”的、缺失特殊性的主体,更深一层的批判则在于,“理性人假设”将人的本质限定在“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这单一的“逐利”目的之中,就看不见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真正可以表彰人的本质的创造性活动,看不见经济社会运行中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理性人假设”仅就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逐利”进行规定,而不考察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将追求利益作为最重要的动力,这种追求利益的行为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就会造成社会道德的滑坡,不受道德和伦理约束的经济行为必然纵容人的自私与贪念,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恶果。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课程建设的举措
(一)用政治经济学立场批判
“理性人假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而造就“理性人假设”的西方世界,其核心价值观则是个人主义。“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内核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不统一,而“理性人假设”的内核实际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在社会意识上的反应,是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领域人的价值判断。诚然,“理性人假设”能够进一步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理性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唯一出发点,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在追求群体利益中的差距,就必然会导致资本家对无产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占有与阶级之间的压迫和剥削[5]。
(二)把握“理性人假设”课程的意识形态导向
课程思政以专业课为核心,将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到专业课教学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实现学科教育与思政政治教育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课程思政教学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是刻板地说教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法、分组教学、案例教学法,启发互动式教学、角色模拟教学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将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课堂的专业性及德育育人功能。
(三)加强“理性人假设”授课教师理论能力和教学能力建设
财经类高校的教学活动仍然以讲授型教育为主,教师是课程的主导力量。教师对思政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建设者和授课的主要执行者,对改进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性人假设”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财经类高校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育人信念感,充分发挥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培养有担当、有信念、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结束语“理性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唯一出发点,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在追求群体利益中的差距。因此,在“理性人假设”的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突出丰富的思政元素,结合“理性人假设”的种种弊端进行批判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赵海月.“大思政”育人为本意涵研究———以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构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2):47—53.
[3]王印红,吴金鹏.对理性人假设批判的批判[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193—199.
[4]水丽淑.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后现代困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3):122—127.
思政课程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同其他层次的大学生一样都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教学内容理论性强,不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高校思政课建设05方案”明确规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需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门必修课,这2门课程与本科院校使用的是同一教材。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还是生源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简单压缩,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置,导致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缺乏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多数高职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教条化、书本化过强。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需求,重讲解轻引导、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说教轻心灵感受,缺少有富有成效的交流和讨论。虽然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从在方式上还是传统的教师系统讲授,只是把教案、部分案例转换成电子格式投影到屏幕上,这实际上还是传统讲课方式的重现,只不过是披上了现代技术手段的外衣而己。
(三)实践教学实施困难,多数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基本形式,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小,加上缺少必要的经费保证,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名无实。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及统一安排,可学校这一问题上的缺乏整体部署和指导,将实践教学任务交由任课教师承担,单靠教师的往往是困难重重。不少学校的实践教学因担心安全问题,实践教学完全以校园内部活动取代,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不能适应当前职教发展。据调查,部分高职院校存在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一些高职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不够厚实,缺乏实践和生活的积累,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少数教师受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政治信仰模糊,对社会主义前途表示怀疑。在师资培训上,由于缺少经费,许多教师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参与社会调研、出席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从而造成一些教师信息来源狭窄,教学和科研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探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出来的问题向我们表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多个层面。我们应努力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精选教学内容。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必须从高职生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教学丰富到学生的专业结构中去。其次,要突出高职思政课教学特色,必须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课堂实践教学可以进行专题研讨和辩论演讲等形式,除此可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影视资料,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就地开展社会实践,进行学校生活行为考察、社会公益活动和助人为乐活动以及社会典型人物事迹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
(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把握课堂节奏,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促使课堂教学向学习型、讨论型和应用型过渡。
(三)注重职业素质培养,突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把学生定位为即将走向生产第一线的人,要重点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现代企业观在要求良好的职业技能之外,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等方面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将专业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利用相关职业的内容来丰富和阐明思政课的基本原理,使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品行符合企业与社会的要求,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教学互通的平台,让学生真实感受职场岗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崇高的思想素质、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明确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可以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科研课题研究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教学业务。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训体系,采取社会考察、学术交流、学历提升等措施,培养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力争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魅力的师资队伍。
(五)实施多元考核方式,建构发展性评价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考察,改变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方式,实行多元考核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考核。可以通过设计学生评价记录册,把课堂参与、课堂作业、日常行为表现、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期末成绩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价。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