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范文1

电化教学 基本规律 模式

我国外语电化教学从起步至今已经历24年。24年来,外语电教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总结,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经验。笔者就上述主题谈些看法。

外语电化教学本身包含着语言教学和媒体应用两大部分。因此,它首先涉及到电教手段与语言教学的相互关系问题。我们知道人们的认识和思维过程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然后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外语电化教学完全符合这一认识规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和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原理,通过电教媒体来沟通和控制教学信息,以创造最佳教学效果。也就是说,电教手段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抽象的材料形象化,利用声、色、形、景来强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并建立起信息联系,从而诱发大脑迅速反应,加速记忆过程,提高记忆效率,达到缩短教学时间,增大教学信息容量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在有关教学法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学媒体自身的功能和特点,把设备的功能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过程。因此它展示了电教媒体与外语教学之间业已存在的内在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断的磨合中得以巩固和完善,并为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这一基本规律。

其次是外语电教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外语电化教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它是科技成果在教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正如人类进化的历史进程是以工具的革新为主要特征一样,外语电化教学的每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教学媒体的更新。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往往是创造和推动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的直接动力。以听说教学法为例,行为主义教学流派根据“刺激-反应”理论提出的这一教学法则,要求学生通过大量机械性的句型操练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应运而生的语言实验室成为从事这一活动的最佳“工具”。由此可见,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从根本上增强了电化教学的力度,推动它向更深层次发展。另一个方面同样不可忽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周期不断缩短,促使外语电化教学手段与技术的发展节奏日益加快。从教学媒体的沿革及其进展速度可以看出,从幻灯、唱片、电影、广播、录音、语言实验室、电视、录像、卫星传播、计算机一直到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演变中,这些媒体已经从原始的单一信息形态发展到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全息形态,变革的周期在不断加快,新老交替的时间由初期的几十年逐渐缩小到十几年,甚至更短,形成一种日新月异的快节奏趋势。这种趋势给外语电化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认识和掌握外语电教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这种规律能推动我们所面临的工作。

第三是外语电教与人才素质的关系。电化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机之间需要相互适应,然而人是处在主导地位的。因此首先要在人这个因素上下功夫。要发挥好人的作用,首先要根据总体工作规划和要求,设定相应的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任务和职责,根据不同岗位的各自特点选择相应的工作成员。在人员的物色和调配中,充分考虑其专业特长,学历层次和新老梯次,从整体上把握好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人员配备。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注意选拨和培养知识面广并突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在管好用好现有媒体的同时,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新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努力成为新手段新技术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的手段和技术不仅能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而且也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他们在适应新的工作手段中锻练自己,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为他们所从事的科研革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因此,人员素质与设备技术之间存在的这种互为转化的辨证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电教事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发挥人与机这两个参数的最大效率是我们电教工作者永恒的目标。

从上述关系中得出的几条基本规律为外语电化教学勾画了粗略的轮廓。从总体上看,目前外语电教正朝着教学、科研与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型模式发展。然而,事实上每个单位的规模层次和工作任务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在基本模式相近的同时,各显自身特色。比如有的突出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与播放,为外语教学开辟第二课堂提供丰富的资料,营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视觉氛围;有的集中精力搞教学片摄制,拥有一支精悍的编导队伍,为教材的立体化而努力;有的则大力加强语言实验室和视听教室的建设,为语音练习、口语实践以及视听资料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还有的充分利用设备和技术优势,在保障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创收活动,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弥补原有教学经费的不足,摆脱经济困境所带来的种种束缚。目前电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特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显示了它的功能和作用,为它今后的标准化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矗。

那么,从理论上说标准化模式应该具备那些条件和功能呢?我们不妨在这里作些探讨。

1、从工作性质上看,它要有:1)声像资料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卫星地面接收、无线电广播、资料采购(录音、录像、电影、光盘、磁盘等)与贮存管理,声像软件制作等。2)传播系统。它包括闭路电视播放,声像阅览中心,计算机网络等。3)语言实验室群。包括各种档次的听力室、视听室、综合型高级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等。4)教学与理论研究。包括外语教学(口语、听力、视听说课等)、电教基础课教学、电教理论研讨、教材与教法研究、课程教学设计等。5)设备技术保障与科研革新。包括所有硬件设备的保养、维护修理、改造与革新,以及技术开发应用、设备的研制与试验等。

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范文2

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幼儿教育心理学根据幼儿发展特点,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特点与规律,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征与规律都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基本规律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形成富有幼儿学习与教育教学特点的理论体系,不能完全借鉴和依赖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框架体系,要体现中国的地域的特殊性与文化的独特性。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幼儿教育心理学要帮助幼儿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特点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学习,实施有效教学。

(来源:文章屋网 )

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范文3

关键词:校园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05-02

教育部2001年1月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同时强调了幼儿教师有助于幼儿发展。幼儿教师不仅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备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且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高等院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深入思考和分析研究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又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学前教育的专科层次人才。

一、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 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计

1、确定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教育理念,熟悉教育基本规律,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系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及教学规律和教学技巧,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具有大专学历的幼儿教师。他们需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和其他活动,能够合理满足幼儿的需要,这是对幼儿教师在幼教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应该使用具有生活化、幼儿化等特点的教学语言,而不是生硬的课本式语言。

2、调整专业课程,强化人才素质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更要关注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根据幼儿园对幼儿师资的实际需求,现有的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应增加幼教教育专业方面的课程,强化专科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故事、游戏和歌曲丰富课堂,必须会熟练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用简单易学的简笔画和规范美观的板书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的定位

1、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在社区从事学前教育及社会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规格

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得到学前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开发,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包括:

(1)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素质结构要求

①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的基本理论,具备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具有健康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能够为人师表。

③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能力结构要求

①具备知识更新能力;掌握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幼儿园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②掌握基本的婴幼儿身心保健知识,能够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婴幼儿成长进行科学指导,具备从事育婴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③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具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

④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3)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知识结构要求

①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②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实战经验,掌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③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动态,理解幼儿心理。

二、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采用优化整体设计

1、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推进整体实践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研究入手,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系统研究、了解有关专业和课程实践思路,提出总体设计主要指标,优化三年制专科教学内容和课程系列,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框架。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行政法规,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系列课程和课程设置,参照社会发展要求和毕业生聘用单位的人才培养具体要求和期望,用全面统筹、系统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追求整体优化的目标。

2、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追求整体效果

幼儿教师必须在职前能够获得学前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全面的知识,是一种深厚又广博的知识,而不仅仅拘泥于学前教育教学所用的知识,同时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专业课程,使未来的幼儿教师很好地了解人类、教育、社会和个体的演变发展过程,从能够生态学角度观察、认识、了解幼儿,并能通过对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的制定,采用适当的方法教育幼儿。

(二)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范文4

围绕着素质教育实践与发展的主题,户县六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力量,积极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搭建起学校文化研究、学校评价体系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多位一体的学校特色研究路径,进一步丰富了教育的理论内涵,创新了教育的方法手段,拓宽了教育的内容范围。历经多年探索、实践和总结,初步形成了户县六中“有效教育”的一种理论和做法。

“有效教育”是户县六中在认真学习、贯彻教育理论方针,在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课改实验和构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对好的教育的一种追求与实践的过程。

“有效教育”是户县六中对教育创新的实践、思考和总结,是户县六中因地制宜,追求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有效教育的基本内涵

1.有效教育就是追求教育的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

《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户县六中的有效教育是以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原理以及人的成长规律作为理论基础,以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为对象,通过研究教育领域的课堂、评价、心理健康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系列问题,探讨农村中学基础教育的最优方案,达到对教育过程的有效控制。

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育科学,是我们开展和实施有效教育的基本前提。

2.有效教育是户县六中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中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产物

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中,户县六中积极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不断加强对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课改的关注力度,深入研究各地中学课改的最新情况,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自身实情,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户县六色的系列课程改革方案和措施。

有效教育是户县六中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度思考,也是学校在有效教育目标指引下,统一师生思想,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探索多种教育方法的实践过程。

3.有效教育是户县六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客观定位和状态

户县六中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完全中学,虽然有着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的优势,但生源情况较差,结合对六中多年来教育教学情况的综合分析,如果不在特色创新上有所突破,固执于传统的发展模式,学校没有自己的优势,必然造成断档。鉴于此,户县六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客观准确地对学校发展进行定位,确立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力提升办学品位”的特色办学思路。

4.有效教育是户县六中落实教育普惠和教育公平的一种实际行动

有效就是尊重规律,因材施教,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出光彩;有效就是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为每一位师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户县六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管是在教育思想的统一上,教育理论的研究上,还是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整个过程都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中心,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学有所专,让所有受教育者体会到教育的恩惠和公平。

户县六中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及管理者应该扮演好多重角色。学校是所有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在学校的大家庭里,应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温馨。教师不仅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担当起学生生活照顾、思想教育的保育员的职责,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让教育的恩惠普及到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同学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

5.有效教育是一种理念

有效教育是一种教育形态,具有一切“好教育”的品质特征: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学效率高、教学气氛融洽、反馈结果好等。在有效教育的目标引领下,户县六中充分发挥学校命运共同体的强大作用,集思广益,精诚团结,不断加强对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认真剖析“好的教育”的影响因子,通过量变的积累,最终实现质变的转换,让教育更加有效。

有效教育的理论阐释

1.一切教育的目的应突出人的中心地位

评价教育有效与否,首先要看这种形式的教育能否合乎人、促进人、为了人更好的发展。

“人”之角色定位是个体多元发展的良好基础,教育目的定位于“人”,能够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只有个体是作为“人”这一基本角色存在的时候,才能避免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工具化倾向,而保证发展结果的健康、和谐。其次,“人”这一基本角色定位更不会阻碍与限定个体的多元发展,它是个体多元发展的基础,人的多元发展又是以“人”为基础的最终目的。第三,“人”这一角色定位为个体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给予个体自由发展的权利,在教育中重视人、尊重人,把人的价值视为教育的最高价值,把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视为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它对于学生多种角色的发展是开放的,而不是约束的;是积极促进的,而不是消极压抑的。

2.应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

评价教育有效与否,尊重并体现教育的规律性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育的发展同其他社会事业一样,有其特定的规律。谋求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范文5

关键词:手工;手工基本形式;基本技法;基本规律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手工”就是指“手工艺”,也就是指人根据某一方面的功能目的,借助手的劳动技能,去利用或加工改造各种形态的物质材料,制造自己或他人所需要的制品的生产活动,或是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艺。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手工”,应该是作为特定的教育用语,可以用“手工制作”来解释,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所谓手工,就是学生按照预定的意图或课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某些工艺材料或代用工作材料,直接运用自己的双手或操作简单工具,通过立体或平面造型的途径,去制作具有观赏性、操作性或实用性的手工制品。

在学校中,手工作为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动手制作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更加心灵手巧,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较为完善的程度;以及对于提高学生未来在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与美化生活等方面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显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师范学校中,手工学习还将为适应未来学前教育或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和其他教育工作中对于手工制作的需要打下初步的基础。

师范学校中学前教育专业,是目前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要的一个专业,教育要从娃娃做起,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幼儿园的条件、师资都是家长们考察的重点。对于学前教育教师来说,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是衡量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而手工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

手工教学在幼儿园中的用途也是广泛而且重要的,富有童趣的幼儿园环境布置、教学教具的制作、美工美劳课程都离不开我们的手工教学。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它的形式多样,它是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直观动手操作,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物品进行加工制作,最后获得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形成立体空间观念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中的手工教学,大致包括剪贴画、纸艺、编织、泥工、废物利用等形式。

剪贴画和纸艺,是利用各种材质的纸张,对其进行折、剪、贴等造型,它的优点是画面有很大的灵活性,可随灵感任意设计制作,使画面多姿多彩,剪贴画在幼儿园的使用非常广泛,幼儿园各区域的布置,教师作品的展示等。

编织教学,“编”和“织”的组合,运用不同的打结方法和不同的软硬材料形成各具特色的作品,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中国结”等。

泥工教学,是利用自然黏土或可塑性较强的泥,用手及简单的工具塑造立体造型的一种艺术活动。在幼儿园中,泥工教学是小朋友最喜欢的课程,通过泥工教学,能锻炼小朋友的手部肌肉,促进他们的发育,还能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和审美能力。

废物利用教学,可以利用各类废旧物品,进行再创作,充分发挥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功能,在幼儿园中,废旧物品的利用教学,能培养小朋友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一举两得。

因此,学前教育的学生必须掌握以上的各类手工形式,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中的手工教学,从通常的制作情况来看,基本技法大致如下:

剪: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折:按照纸片上的印记在纸的正反面进行压抹折叠。

粘:将作品粘贴于背景之上。

编结:根据经纬线交叉排例的原理编织作品。

手工制作的技法,虽然大多是比较简单的操作,但也是指的各种符合一定技术要求和规范的加工制作方法和技术。为了适应不同的设计要求,在各种手工种类中都可能选用各种不同的技法,关键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细致,作品制作出来要美观,具有欣赏性。

三、学前教育中的手工教学,要掌握以下的基本规律:

手工的创作过程,一般是由若干个具有特点而又互相联系的工作环节有机的构成,一般的基本规律应该包括:

意图:意图既是创作的前提,又是创作的开端,为什么要创作这个作品?它是用来做什么?

1.构思:产生意图后,对手工作品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成品效果、性能等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作品本身相关的各种外部制约条件进行全面的计划与思考。

2.设计:是构思进一步具体化为工作方案的阶段。

3.选材:正确恰当地选择形态、质地、尺度适宜的手工原材料,是保证创作出好的作品的重要前提条件。

4.制作:利用原材料进行加工成型至成品,这个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环节。

5.装饰:对最终即将完成的作品进行最后的装饰和补充。

例如,创作一幅有主题的剪贴画“童趣”,从字面上来分析,这应该是和幼儿有关的,富有童趣的一幅剪贴作品,我们按照它的基本规律,首先,我们的意图是,作品创作用来放在幼儿园的教室中,进行装饰,引起幼儿和家长们美的共鸣,构思就应该是活泼的、大方的、富有童趣的。再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图画中,可以使用一些幼儿喜欢的动物、人物或者卡通画的形象,加上植物,建筑的陪衬,设计出一幅活泼的可爱的图画。剪贴画的选材,可以使用一些不同种类不同软硬程度的彩纸,方便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不同的造型,立体的、平面的都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做到造型独特,富有童趣,剪贴干净利落,有幼儿的特色,最后再进行完成前的最后装饰,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学生能制作出一幅好的手工作品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在学前教育的手工教学中,以上的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还是具体的操作,在学前教育的手工课程中,教师应该多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作品的完成情况,在整个过程中,不同性格学生的制作工艺、技巧肯定是各有不同,教师应该及时地发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时刻的提醒学生技术上的要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从而得到进步。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不同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讲评,欣赏优秀的手工作品,点评作品中的不足等。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前教育学生,必须掌握好的手工技术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制作出具有欣赏性的手工作品,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8

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围绕县局部署的四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新的课程改革,落实新课标理念,加强教学全程管理,深入教科研工作,探索提高教师、学生素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推动全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任务要求

1、充分发挥中心校小学对全乡、定点完小对教学点的指导、管理、督查职能和示范辐射作用,建立健全全乡教研组织。

2、强化教育的全程管理及评估工作,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3、加强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努力推行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调研,增强调控力度。

6、加强诵读古诗文区域推进工作,争创市级诵读古诗文特色乡。

三、方法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中心校小学部校长室、教导处要充分发挥领导职能,具体规划、实施全乡教育教研工作,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督导。

2、健全乡中心教研组、定点完小、教学点三级教研网络,定点完小要扎实开展本片内的教研活动,做好记录。中心校小学部组织评比教研工作,奖优罚劣。

3、强化教学工作的督查力度。中心校小学部定期不定期的视导定点完小、教学点教育教学工作,各定点完小要扎实抓好片、校内视导,每学期全面性的视导不少于3次。

4、加强推行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会课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5、各定点完小要加强集体备课工作,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做到新老教师结队帮扶工作,全面提高备课、上课的质量。

6、组织师生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研、竞赛活动,认真督查各校“五小”活动的开展情况。

7、各校要拟定诵读古诗文的计划,并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中心校举行诵读古诗文的有关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