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安全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活动安全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活动安全预案

体育活动安全预案范文1

我代表本部门承诺:

1、我部门师生进入体育场地,一定遵守学校体育场地管理制度,听从体育部的统一管理和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避免发生不愉快事件。

2、在体育活动期间,我部门师生一旦发生个人钱物遗失、群架、人身伤(丧)害等事故,其事故的责任和后果由我部门负责承担和处理,与体育部无关,体育部不承担任何事故责任。

3、活动结束后,由我部门负责打扫,保持场地干净,保证不影响次日体育课使用。

4、本承诺书委托体育部负责保管备查。

体育活动安全预案范文2

教育日期间,学校利用电子屏、校园网,倡导文明交通新风尚,将2015年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主题、宣传口号等循环滚动显示在电子屏与校园网上,增强全体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摒弃交通陋习,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召开主题班会,传播交通安全知识。各班利用班班通电子设备,展示了一幅幅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图片,明确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学习了交通信号、自行车行车安全、安全乘坐交通工具等安全知识,介绍了道路上存在的风险。

开展主题板报、手抄报评比活动,营造班级教育文化氛围。活动中,各班师生群策群力,围绕安全教育主题对黑板报和手抄报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各具特色。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再一次了解了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安全、有序的班级教育文化氛围。

体育活动安全预案范文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而2012年10月份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对幼儿健康领域做出了延伸性的注解:“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并对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做出了严格规定:“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然而与其他日常活动相比,体育和娱乐活动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的活动。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SAFEKIDS CHINA)于2008年发表的《儿童意外运动伤害情况与家长认知报告》显示,在体育和娱乐活动时发生意外伤害的比例占儿童发生意外总数的60%以上。在这些意外伤害中,71.4%的跌倒或跌落伤、60%的碰撞或挤压伤和51.4%的割伤或刺伤发生在儿童进行体育和娱乐活动时。儿童在园的体育娱乐活动大多是在户外进行的,因此保障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安全成为了重中之重。

据笔者所知,国内目前还没有就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安全问题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不仅仅学术界没有给出一个完善的、成熟的创设和评价标准,政府教育部门、质检部门、社会组织也没有对这一块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对而言,国外的研究成果可谓相当丰富,并且已经有一些非常成熟的标准和指南。

下面的部分,笔者将选择性地引入在美国已被广泛采纳使用的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于1991年至2008年间制定并不断修改的“公共游戏场安全指南”(以下简称《安全指南》)作为暂时性的标准,探讨怎样减少并避免下列情况的发生:幼儿户外活动空间小,场地特征单一,活动环境高度结构化,运动设施种类单调、数量少,部分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老师像母鸡护雏一样紧紧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减少幼儿户外活动时间,降低其活动的难度和自由度,选择结构与内容单一的游戏活动,由老师决定游戏的玩法,让过度保护和包办渗透或代替活动过程。从而遵循《纲要》与《指南》的指导思想,遵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确保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达到提高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目的。

1.园所的面积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对幼儿游戏空间的研究,室内有效人均游戏空间是2.4平方米,而户外运动多是包含大肌肉动作的游戏,所以户外有效人均游戏空间应该远远大于室内。

以一家中等规模的幼儿园为例,假设幼儿总数是150人,以上述理论为依据计算,幼儿园的室外游戏场地面积最低也不应低于150×2.4=360平方米,否则就会在所有幼儿同时进行含有户外大肌肉运动的游戏时,由于过于拥挤而造成碰撞,引发安全问题。

2.园所的空间形状

除了户外活动场地的面积会影响孩子活动的安全性之外,户外活动场地的形状也会对教师观察与监督幼儿活动造成影响。例如,当幼儿在狭长的户外游戏场地进行活动时,教师很难同时顾及到场地两头的幼儿,如图1中的灰色地带代表教师的视线盲区。这种情况下,当幼儿出现危险行为或者需要帮助时,教师很难及时发现,此时游戏组织安排的合理性显得尤其重要。

3.园所的空间阻隔性

当场地内分布有大型器材、走廊、楼梯或绿化带(如高矮不一的植物)等阻隔物时,就会对教师的视线造成一定的阻碍,幼儿还可能通过走廊与楼梯在场地与场地之间自由流通,离开老师的视线。

当然,空间的阻隔性在对幼儿户外活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由走廊和楼梯衔接起来、分布在不同楼层的游戏场地,有利于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多人合作一起玩大型的角色游戏,把幼儿园想象成城堡、野外丛林等。绿化带中高大的乔木可以让幼儿攀爬、绕圈跑;低矮的灌木丛可以让幼儿进行各种躲藏游戏、角色游戏,培养他们的判断力与反应的灵敏性。绿化带里松软的泥土地,可以为幼儿提供不一样的地面经验,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利用自然环境里的丰富资源进行游戏。此外,墙体和树木能减少幼儿在户外游戏时被太阳暴晒的几率,从而减少强光对幼儿皮肤的伤害,降低夏季里幼儿中暑和患皮肤癌的风险。教师在组织儿童进行户外游戏时,应充分利用园所的空间阻隔性。

4.建筑材料

据统计,跌落是0~14岁城市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是非致死性伤害的首要原因。户外游戏场地铺设的地面材料,是影响儿童因跌落造成的致命性头部伤害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与硬地面相比,减震性良好的保护性地面能够降低因跌落引起的严重头部伤害。

图2是上海市一家示范性幼儿园铺设操场地面使用的材料——FD安全地垫。FD安全地垫是一种连续灌注的塑胶材料,以彩色的橡胶颗粒颜料为面层,黑色软胶粒为底层,由黏着剂经过高温硫化热压所制成。

由于国内至今没有出台关于游戏场地地面材料的标准,所以无法判断这种材料的地面安全性指标,也无法对地面材料进行专业的减震测试,只能凭经验判断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减震性,在幼儿跌落摔倒的时候能够减缓地面对其头部、膝盖、肘部等的撞击力。

除了在操场上铺设保护性地面,幼儿园还应该用泥地、草地、水泥地、坡地、沙地等多种地面特征带给儿童更多的游戏体验,增加游戏的挑战性与更多可能。因为在不同的地面上可以玩出不同的游戏,同一种游戏在不同的地面上体验和难度都不同,比如在安全地垫上骑车与在水泥地、沙地和草地上骑车的难度都有所不同。

此外,场地里台阶的边角也是幼儿在进行高速运动时的安全隐患区域。如图3的台阶边角石质粗糙,没有进行磨圆处理,用手触摸有微刺感。如果幼儿在奔跑时撞到台阶摔倒,台阶锋利的边角很容易划伤幼儿的皮肤,造成伤害。

1.大型多功能组合器材

幼儿园中常见的大型多功能组合器材通常将十多种不同功能的器材,如旋转滑梯、网状隧道、木桥、爬网、直道滑梯、攀爬墙、管道滑梯、悬吊架、水车、游戏小屋等通过平台、楼梯组合在一起。这种器材将多种单功能的器材组合在一起,玩法变换多,易激发运动中的想象与合作。但是这种器材的大部分功能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较高,如网状隧道里只有一个幼儿在活动的时候,器材本身就对他的攀爬能力和四肢协调能力具有挑战性;当隧道里有多个幼儿往一个方向爬动的时候,他们需要互相协调,控制好速度和动作的幅度:前面的爬快一点,后面的稍等一下;当隧道里有多名幼儿分别朝两个方向爬动的时候,其挑战性和难度又会加大。

下面来探讨一下大型组合型器材的安全性,同样大小的场地上,十种单功能器材的组合与十种单功能的器材相比,占地面积小,可减少幼儿在器材之间转换时与他人及器材的碰撞机会。以下面实地拍摄的组合器材为例,它还在许多方面考虑到了幼儿使用的安全性:每处平台和台阶都均匀分布着排水孔(如图4),以便能在雨雪天气及时排掉平台上的积水,防止幼儿在游戏时滑倒;所有器材的边角都做了磨圆处理,防止其划伤幼儿的皮肤,如滑梯的出口(如图5)等;所有器材都使用了磨圆的螺帽(如图6),没有的螺杆部分,这样能够防止外露的螺丝钉缠绕住幼儿的衣物或戳伤幼儿。

此外,悬吊架上两端的第一个圆环并没有安装在幼儿起动时所站的横杠的垂直上方(如图7),这样能够避免幼儿上架或者下架的时候从悬吊架两端的圆环上跌落时撞击到坚硬的横杠。

大型组合器材在产品设计阶段,生产者就会注意到器材对儿童的适用性与安全性。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吹日晒、器材的消耗破损,难免会出现器材表面破裂、零件松动、构件不牢固等情况。所以,园所的维护者应该定期对这些器材进行检修与维护;在组织幼儿活动前,老师也应该检查这些器材的安全性与可靠程度。

当然,大型组合器材由于其本身构造的局限性,在儿童玩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安全隐患及挑战。下面的示意图8展示了大型多功能组合器材上可能出现的“夹套”安全隐患。“夹套”指的是幼儿身体的一部分被夹在一个开口处无法退出的情况。夹套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头部的夹套,很容易导致儿童窒息死亡。《安全指南》中反复强调游戏场地上所有的器材,包括篱笆、栅栏、扶手上都要避免有大小在8.89厘米至22.86厘米之间的开口,网状结构也要避免有周长在43.18厘米至71.12厘米之间的开口,以避免出现夹套的危险。

下面的几幅图展示了实际运用中的组合型器材存在的潜在“夹套”安全隐患,它们分别位于攀爬网(图9)、网状隧道(图10)、平台护栏(图11)、木荡桥的扶手(图12)以及一处台阶的扶手(图13)上。

只有下图(图14)一处台阶的扶手的开口符合《安全指南》中提到的“避免有大小在8.89厘米至22.86厘米之间的开口”的标准。

除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夹套”安全隐患,还应注意《安全指南》中提到的“与年龄相适宜的器材标准”。例如,《安全指南》建议悬吊架的使用年龄为4~12岁,3岁或3岁以下的幼儿不宜使用。但在笔者访问的一家幼儿园每当进行大活动时,大、中、小班的孩子都可以自由选择场地进行游戏;如果有3岁及以下的孩子进入这个区玩悬吊架(图15),教师就应特别注意。《安全指南》还指出0~5岁的幼儿一般不具备安全使用水车的力量与平衡协调能力。但在该园的大型组合器材区就出现了水车(图16),在组织大型活动时当然要特别留意因此带来的安全隐患。

当幼儿园进行几个班或者几个年龄段幼儿混龄的大型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对活动严密组织与监督,更应该注意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运动的力量、灵活性及动作协调水平的特征,有目的地挑选符合游戏安全与发展性的器材与区域进行活动。

2.小型器材

小型多功能组合器材和小型单功能器材主要为小班幼儿设计,器材低矮、构造简单。小型组合器材的复杂程度低,小型单功能器材结构化程度高,适合小班幼儿玩平行游戏和简单的合作游戏,能满足他们发展大动作的需要,对中大班的孩子来说就缺乏吸引力和挑战性了。不少小型器材高度适宜,如滑梯和平台的高度都控制在1.5米以下,以减轻意外跌落对幼儿的伤害;组合器材的开口处、边角都做了光滑和磨圆处理……尽管它们有类似于大型组合器材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但其独特的构造与布局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忧。

如图17的四个卡通造型的弹簧摇马上只安装了脚蹬(图中√区域),没有安装手柄(图中×区域),而小班幼儿控制身体重心和平衡的能力还很不成熟,骑弹簧摇马的时候手部没有可抓握的大小粗细适宜的固定支撑物,很容易在上下摇晃的时候失去平衡摔下器材。

此外,《安全指南》中指出,弹簧摇马周围应该留出182.88厘米的使用区,但该区的这四个弹簧摇马放置在角落里(如图18),与墙壁的距离不足半米,远远小于182.88厘米,使用区严重不足。

图19中金属荡桥底部的固定横杠没有安装在地面以下的位置,突出的两截管口容易绊倒幼儿,的金属管口十分锋利,如果划到幼儿的身体,会造成严重的划伤。

此外,小型多功能组合器材多暴露在户外,高温天气时塑料等材质的器材会散发出刺激的气味,不宜在此久待;这种天气也应避免使用金属荡桥,防止过热的金属灼伤幼儿的皮肤。

3.移动型器材

移动型器材指的是幼儿可以自由移动,并且能与其他器材组合在一起的游戏器材,如扭扭车、独轮小推车、滑板车、平衡踩踏车、踩踏石、小篮球、呼啦圈等。

其中扭扭车(图20)的车身离地面非常低,仅为10厘米左右,车座很大,车的重心非常低,翻车的可能性很小,安全性高。

对于滑板车(图21)这种器材是否适合学前儿童游戏还存在一定的疑问。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黄光民主任医师认为,8岁以下儿童不宜玩滑板车。因为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期玩滑板车,会出现腿部肌肉过于发达的情况,影响身高发育甚至身体的全面发展。玩滑板车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最好有成人陪护。《安全指南》建议儿童在玩滑板车的时候要佩戴头盔、护肘、护膝以防止意外伤害。

平衡踩踏车(图22)没有调整方向的装置,只能靠移动车身来调整方向;车身有点重,对使用者的力量与平衡协调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它并不适合3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小班的幼儿使用有一定危险,老师需要特别留意。

幼儿在玩这几种车的时候,除了要保持自身与车身的平衡以外,还需要时刻注意四周的环境,根据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场地里人少的时候比较空旷,幼儿需要控制车速和方向,毕竟场地面积比较小,车速太快或者方向有偏差容易撞到墙壁、篱笆或台阶上;场地里人多的时候比较拥挤,尤其有多辆小车、多种小车同时在同一场地里行驶时,环境里变化的因素多,环境复杂,挑战性更大,幼儿不仅要注意避让墙壁、篱笆、台阶等静止的障碍物,还要不时地调整方向和速度以避让其他正在玩车的幼儿。对于像平衡踩踏车这种不能调整方向、只能笔直往前往后行驶的器材,幼儿需要在玩耍时减速并在避让时能及时停车。

其他的小型游戏器材有小篮球、踩踏石、呼啦圈、EVA地垫等。小型游戏器材本身的玩法就丰富多样:小篮球可以拍着玩、当足球踢、玩投篮游戏;呼啦圈可以转着玩,在地上滚着玩,把多个呼啦圈摆在地上玩跳房子、钻山洞,还可以几个幼儿彼此用呼啦圈连接起来组成几节车厢开火车。与小车一样,这些小型游戏器材不仅本身玩法多样,幼儿还能将多个器材、不同玩法组合在一起提高游戏的复杂程度。游戏的复杂程度、挑战性越高,也就越有乐趣。

除了在园所设置与户外游戏器材上教师与园方应注意以上的安全问题以外,在整个户外体育活动的预设与生成的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及时排除场地及器材上的安全隐患

由于国内暂时还没出台关于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与器材的标准,建议在检查维修场地器材的时候参考《安全指南》,对于小型的游戏器材可以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强制性标准《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检查,如果不符合标准要及时维修及更换。

2.投放可组合的、能与游戏环境中的资源互动的游戏器材

教师在投放游戏器材的时候要注意器材与器材、与游戏环境中的资源是否易于组合起来进行游戏,让幼儿在不满足于单一器材所能提供的最难的玩法时,能够将多个不同的游戏器材组合起来玩出新的创意。比如在投放小推车的同时投放球类、毽子、沙包等体积小的游戏器材;在绿化带旁投放小水桶、小铲子等游戏器材,引导幼儿利用自然资源玩游戏。

3.游戏前做好周密的保护性措施

游戏前老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对幼儿可能出现的行为、玩法进行预想,并做好相应的保护性措施,包括对场地、器材、场地人员的安排以及幼儿游戏前的衣物进行检查,等等。例如在幼儿玩滑板车前提醒他们戴上护膝、护肘,在易发生碰撞的环境里对墙壁做减震处理等。

4.控制同一场地里同时游戏的幼儿人数

教师必须控制同一场地内同时游戏的幼儿人数,以避免空间密度过高引起的碰撞、摔倒等状况。可以通过减少同时游戏的班级数量,例如将若干个班级分成几批进行户外活动的方式实现对压力的缓解。(目前还没有针对户外游戏环境中有效人均空间的权威研究数据,本文中提到的游戏有效人均空间数据仅供参考)

5.提高教师对于危险游戏行为和挑战性游戏行为的判断辨别能力,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的游戏进行干预

教师应该明确知道哪些行为对幼儿来说是危险的、不适合的,如膝盖跪地、从高处往坚硬的地面上跳、提过重的物体、用力牵拉手臂、倒立,等等。对于真正具有危险性的行为能及时有效地制止,而对于挑战性的游戏行为能够耐心观察,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指导。

新老师的经验有限,在这两种行为的判断和干预上难以把握。在这方面富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多开展集体的交流活动,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升华为整个教师团队的经验,为幼儿户外游戏提供更有效的保护和指导。

体育活动安全预案范文4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家长的安全意识。

利用校园安全宣传橱窗、手抄报、国旗下讲话、安全宣誓、主题班会、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课间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及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切实抓好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校园交通安全教育,加大校园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消除校园交通安全隐患。

1、做好接送学生专用校车配备运行工作。做好学生交接工作,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2、做好非法接送学生车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三)切实搞好校园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体育活动安全预案范文5

近日,职教中心紧紧围绕今年安全教育日“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这一主题,将创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将安全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使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地开展。

一是建立完善各类安全制度。开学初,学校建立完善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学生管理、门卫值班、行政值班、食堂食品卫生管理、体育活动器材检查等。同时,学校与各办公室、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二是扩大教育宣传面。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LED显示屏等宣传工具,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通过组织紧急疏散演习,开展 “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主题承诺活动,观看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的安全教育专题节目,完成xx市安全教育平台专题作业等途径,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学习相关技能教育。

三是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由校安监办、总务后勤对校舍安全、保安设施、教育教学设施、体育活动设施、学校饮水、食堂食品卫生等方面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学校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管人员和主管领导,从而形成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体育活动安全预案范文6

为切实开展好我市年3月28日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落实“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活动主题,增强广大师生安全避险能力,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市教体局定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以安全教育日活动为契机,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拓宽教育活动渠道

各单位要进一步拓宽安全教育渠道,不断创新“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思路,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一)深入开展安全卫生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家庭的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报、墙报、横幅、警示牌以及班会、国旗下讲话、团队活动、家长会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向广大师生、家长进行安全卫生宣传教育。

(二)深入开展“六个一”安全教育活动。一是组织观看一次教育网上的《中小学安全教育视频》;二是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三是组织一次安全卫生知识讲座或报告会;四是组织观看一次安全卫生图片展;五是组织出一期班级安全卫生教育专题手抄报;六是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作业,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

(三)深入开展疏散逃生演练活动。3月下旬,各单位要利用升国旗、课间操、上放学等时间开展疏散逃生演练。其中,寄宿制学校要进行紧急情况下的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逃生防护演练。演练活动要做到事前有计划、有预案,事后有评估、有总结,通过演练活动使中小学生熟悉疏散路线,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增强师生自救自护、防灾害事故的能力,并要确保演练时学生安全。

二、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各单位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加强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要求,结合市“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根据本单位周边常见灾害和易发安全事故的特点,重点宣传《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增强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一是组织中小学生学习应对地震、坍塌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基本知识,增强学生防灾害、防事故的能力,不断提高安全基本素质。二是教育学生假期和上学、放学途中注意安全,防止交通、游泳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三是教育学生防伤害、防诈骗、防偷盗、防绑架勒索等,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四是组织开展“防火灾、防踩踏、防中毒、防爆炸”教育,提高学生防护意识和能力。五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热爱生命教育,减少校园准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三、加强主题教育活动管理

各单位要从关爱师生生命健康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今年的“安全教育日”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

(一)做出计划,周密部署。各单位要明确活动主题,做出计划和部署,要有活动场所和必须的设备及物品,有活动管理人员,有活动经费的保障,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二)加强协调,互相配合。各单位要主动与公安、卫生、消防、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制定活动的安全管理措施,防范意外事故发生,保证活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