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动教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动教学理论范文1
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使得英语愈来愈成为当今职场的必备技能之一,要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首先就要求英语要达到既定水平,大学的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目前,在多媒体环境下,大多数院校都开展了互动式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但其应用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各院校应用普遍,发展水平良莠不齐
现代的教育技术运用多种多媒体方式将教学内容予以更全面、更立体的展示,培养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探索,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学生的主导性地位。随着国家及地方教育局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了部分院校的基础设施,配置多媒体设施,加快了多媒体教育技术和互动式教育理论走入课堂的步伐。就目前全国各大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互动式的教学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多媒体教育技术和互动式教育理论在全国各院校发展的水平并不是同步的,可谓是良莠不齐。在政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的程度高,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也高,这些辅助教学技术在课堂应用当中的完成度也很高;但在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直接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就算应用也是形式主义,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理论应用具有地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计算机已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需品的今天,其在大学课堂教育中也极为广泛,有着灵活多样、高效便利、操作简单、方便快速等优点,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声音、图片、动画等其他方式更加直观和高效地传授给同学,摆脱了以往知识传授的单调性和乏味性。但是,就目前互动式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来看,其发展具有地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互动式教育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受地形、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具有地域性特征。我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不相同,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发展现状,科学技术以及教育技术也呈现这样的发展特征。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政治经济发展水平高,受国际影响程度高,科学技术和教育技术与国际接轨程度也高,学校的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化水平高,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教学技术在沿海地区的应用水平往往很高,而且课堂效果好,课堂完成度高。在客观上来说,英语在这些地方的使用也很普遍,外国人很多,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动式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而在内陆特别是西北等地区,政治经济相对没有那么发达,部分地区甚至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教学理论的实施。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师资力量薄弱,落后地区教师年龄偏大、达不到一定的教学水平,有些教师的英语水平根本不过关,对于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的教学理论的接受度没有那么高,甚至说是排斥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行,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都大大限制了现代教学理论的实施和推广。互动式教育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具有复杂性特征。在一步步实现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也发生了转变。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只需在上课前备课并准备好板书,上课时多数是照本宣科即可;而如今,教师不仅是课堂的主导者,不仅要掌握课堂发展进度和流程,更要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相应的多媒体材料及其他教学资源,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当代的课堂已然演变成: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在互动式课堂理论还没有被大家完全接受的今天,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去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辅助同学们进行知识的接收和记忆。互动式教学并不仅仅是指课堂上要增加教师和同学的互动,而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通过充分的互动调节课堂学习效率,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的交错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互动式教育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特征。在多媒体环境下,互动式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展具有形式方法多样的特征,始终要把握五大原则: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交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始终突出和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引导学生的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反应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眼高手低”。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交流性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语言就需要口手相结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中多设置学生自主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这里所说到的“交流”并不单单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体工具,利用英文歌曲、英文影片、英文对话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英语氛围,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和深入开展。
二、互动式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对策探讨
面对多媒体条件下,互动式教学理论在各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发展存在的弊端,我们应当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首先,最基本的应保证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完善,多媒体技术以及互动式教学理论的应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备相应的多媒体工具。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合理组织课堂的教学活动。大学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育技术和互动式教育理论的应用形式多样,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和设施的优势,根据课堂学习任务和内容,安排互动式的课堂任务,针对各个学习阶段使用不同的多媒体手段。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不再只是一味的注重书面英语,口语也是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动式的教学理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用多种方式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真正达到交流互动式的教学。最后,教育机关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多媒体环境下的互动式教学理论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大学英语来说,不仅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大学英语的有关知识,而且要学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求能够使用当代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
三、多媒体环境下互动式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多媒体视频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现代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互动式的教学理论的推广和发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但归根结底,任何教育手段与方法的产生与最终是否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其最重要的判断原则就是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对所介绍内容的理解和深入。近年来,以多媒体教学为首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其应用范围也愈来愈广。大学英语原本就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与初中、高中英语不同,大学英语对于口语和书面英语相结合的要求更高。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要求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师在多媒体条件下,用互助式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采用PPT播放、Flash播放、口语听力对话等多种有效模式辅助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动性和自觉性,并巩固其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四、结语
互动教学理论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 互动式教学 中职英语教学 应用
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势如破竹促进了国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而英语就为此架起了桥梁,成为国际交流语言。在我国也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学好英语已经成为人们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中职学校的学生也不例外。
而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改善使多媒体技术成为流行的教学手段,它凭借其自身的优越性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可以将知识转化为声音、图片、动画等形式系统地、生动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性和乏味性,相反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很好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更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而且能够提高他们接受新知识的效率。如何在多媒体的大环境下,将中职英语教学进行的有条不紊非常值得探讨。
互动式教学就是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师生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凭借其优势已经走入许多学校的课堂,中职学校也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互动式英语教学的途径。
1.课前备课力争别出心裁,为互动式教学的进行做好准备
课前备课是保证授课效果的重要环节,互动式教学的课前备课比起传统备课更加要求细致和耐心。传统备课一般只需保证老师授课的连贯性和内容的到位性就可以,而互动式教学备课除了要满足以上两个要求,还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老师要选择最佳的互动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互动式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这就要求老师主动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兴趣爱好,选择互动性较强的互动方式和互动材料,在多媒体的辅助之下,保证课堂出现和谐有效地互动局面。第二,老师要把授课内容和互动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要求互动过程中要保证授课内容的全面渗透,还要保证授课内容的层次性和重点性。
2.课堂授课追求灵活多变,为互动式教学的效果提供保证
互动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在多媒体的大环境下,互动模式的选择也变得十分灵活。老师也应积极并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互动式英语教学更好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得以更好地体现。以下就是几种比较有效的互动方法:
2.1设置情景练习
实践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情景练习就是实践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还可以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很好地互动。比如说,老师可以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做一个小小的英语演说,演唱一首英语歌曲,讲一个英语故事或者英语笑话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英语的气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等休闲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进而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2.2师生互换角色
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都对老师的角色充满向往,希望自己能像老师那样站在讲台上。而师生角色互换这种互动模式就能满足学生这种愿望,这就直接调动了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在互换角色的过程中,老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积极地配合"新老师"完成课堂的进行。而学生变为老师,开拓思维,解答疑难,在无形中提高自己英语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2.3成立学习小组
在教学形式上也可以通过设立学习小组,以团队合作进一步推动互动式英语教学的实行。学习小组作为学生间交互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合作精神,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
2.4鼓励学生提问
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是学习之源,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质疑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将教学任务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在课堂里"有话说,敢说话"。
2.5师生互评互议
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班级讨论的形式,通过学生互改、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这种方法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学习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通过一系列实践与互动,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更有利于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将来在工作与生活中应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后总结做到认真全面,为互动式教学的优化不遗余力
在互动式课堂结束之后,授课老师应根据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反应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善。这就要求老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老师要总结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意识状态。学生状态是互动式教学效果的最初体现和基础体现,也是老师改变互动模式的主要依据。其次,老师要对自己在互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自己课堂上表现的不足之处,进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善。最后,老师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己。老师可以从网络或者其他媒介中寻找新的互动模式,接受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并融会贯通,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
4.结束语
互动式教学的主体是师生双方,因此,要想使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互动取得优异的成果,需要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的学生重视英语的重要性,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老师也应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使我国职教英语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互动教学理论范文3
【关键词】互动教学 多媒体 两课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39-02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是大学生最难以领会和掌握的一门公共课。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老师手捧课本、独白式地进行灌输说教的模式难以真正达到教学目标。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应用的普及给我们的“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机会。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论的有效教学模式。它可以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主体功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全方位的情感交流、课程知识内容的对话,从而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互合作的团体精神。而且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猎取相关知识、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实现“两课”的教学目的。
一、“概论”课的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在,包括“概论”课在内的“两课”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脱离现实世界的基本状况和实际生活。许多讲授“两课”的老师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有着近30年“两课”教龄的马昌海老师在谈起“两课”教学时说:“思政课相对而言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加之现在的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要是一味采取灌输式教学,的确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的确,即使授课老师敬业,备课很认真,理论阐述完善而透彻,甚至为了不时地提起学生们逐渐衰减的兴趣而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但由于其教学形式是单向的“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效果或秩序依然不佳。从考试的结果看,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并不理想。总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概论”课的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令人堪忧。教学效果令人担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性原因,也有新情况和新问题。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概论”课的教学内容重复多
由于这种课程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理论又大而全,一定的容量下就没有与中学的教学形成层次上的差异。1996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基本上涵盖了大学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以,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对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甚至在高考压力下,还超出了中学的基本教学范围而“提前”学习了大学的“概论”课内容。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用性”不如专业课强,从而造成与国家教委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相反的结果,即事实上被边缘化了,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理论深度上都被打了折扣,这样就与中学形成了重复。毋庸置疑,高校的“概论”课如果不添加新内容,或改变教学模式,学生必然缺乏新鲜感,不认真听课,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2.“概论”课的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大学生又处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他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社会和现实问题的思考是中学生不可比拟的,而且,许多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规划。如果说在讲政治的年代政治课是非常吸引人的话,那么在当今社会价值多样化,尤其是高度经济化取向的年代,思想政治课的低下回报率给这种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可以说,“概论”课没有很好地把握时代精神的脉搏,没能科学地解释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大学生更倾向于在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等平台上获取与时代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在上面寻找答案。由于“概论”课教材编写的特点决定了它相对于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现状的滞后性,“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一门缺乏现实“实用性”和“价值回报”的政治理论课如果再缺乏时代感,与大学生的处境没有丝毫关系和针对性,怎么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呢?这种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又怎么能提高呢?
3.传统的“概论”课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的教学创新、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在信息膨胀的时代,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止步不前。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能动性被极大地忽视了,这在高度强调个体主动性的时代,明显地脱离了时代精神的需要,从而导致教与学两个环节的脱离。现代教学理论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放在更高的地位上,如果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那么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教学效果自然不好。传统的忽视新教学技术手段的教学模式与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来说,各种图形、影像、声音、动画都已是其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一部分,而传统的依赖嘴、粉笔和黑板的教学模式似乎更显得陌生起来了,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是完全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回到教室里。总之,让学生在较为鲜明的感性认识中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让他们在现实的师生互动中学会尊重老师和同学,培养个人品德,这就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
二、“概论”课互动教学的实践探索
笔者在从事“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一些互动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在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笔者对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09级大二本科学生200多人、化学院155人、09级旅游管理和应用数学班等共500人的教学中,通过分组自由选择案例讲解、讨论辩论主题、PPT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式,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教学的实践;并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计入课程的平时成绩。下面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几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模式:
1.启发提问式
该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性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教师事先准备好问题材料,在上课时给学生观看,并提出启示性问题,让学生进行短暂思考后进行对话式回答。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的提示和引导,以保证循着预定的方向进展;最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并引出要讲的知识原理。笔者在讲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时,在制作的PPT课件中,首先提醒学生回顾第一章中讲到的“事物的发展规律性,事物是变动、发展的”;那么,按照这一条规律,和任何社会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其产生、发展、最后灭亡的过程,而这正是的唯物史观所要论述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表现。通过这几句简单的串联,就把第一章和第三章与随后要讲的第五章内容联系起来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基本原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逻辑整体,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随后再展示几幅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画面,最后提问:“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似乎感到美国、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依然很强大,而且看不到灭亡的迹象。这该如何解释?”让学生做短暂的思考,并回答问题。由于学生们认识较肤浅、不全面,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说资本主义繁荣是假象,要么说理论可能出现了错误。对于这些各种各样片面性的补充性回答就成为学生试图寻找最终完满答案的吸铁石,它使得学生们带着问题、带着主动性的思考认真地听教师逐步解释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这样,学生们感到时间不再是漫长的,而教师也不再为无人提问和听讲犯愁。
2.讨论法模式
选择某个适合讨论的主题,最好是有两组同学持不同看法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辩论,教师同时记下各种典型的不同意见。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越是具有对抗性的论点越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思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深入思考问题,把理论与亲身经历和现实实践结合起来,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连结方法,而且在学生的相互交流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尊重他人的品德,教师也需要思考、处理和整合各种不同意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和提高。笔者在了解到体育专业的学生有许多在社会上打工的情况后,从学生们提出来的分组讨论主题中抽取一个相关题目,“大学生毕业去向:是就业还是读研?”让两组持相反意见的学生进行辩论,陈述各自的理由,同时也穿插性地给学生们引入辩证法的一些原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理想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自觉地把这些原理、要点与他们的论述结合起来,既言之有据、又言之有理。既达到了对专门知识的活学活用,又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和对方的不足之处;让他们了解到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而学会宽容地对待别人的意见看法,辩证地看待社会思潮和个人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样他们对辩证法和矛盾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制作课件式
就某个主题或者小节单元知识,让学生制作PPT多媒体课件,促使他们领会书本知识,围绕知识或问题,使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信息资源收集材料,同时也学会使用PPT多媒体软件,这对于师范类学生也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学生们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各种各样的材料联系起来,因为搜集的材料案例要与“概论”课相关小节的内容有联系。不能只顾搜集而不做评析。总之,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学生搜集材料案例和运用原理知识得当,思想观点正确,具体分析要深入和透彻。搜集材料和制作课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自学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搜集教学案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提供帮助。可见,这也是一种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方法。此外,教师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综合评分,用激励机制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多媒体制作实践,从而达到提升师生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水平和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还鼓励、推荐课件制作优秀者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
除了上面三种课堂教学互动模式外,笔者还和学生进行网上交流。目前,计算机和网络已普及,它已成为师生交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由于“概论”课一般都是几个班同学在一个教室里一起上的公共大课,人数多而学时相对又少,在课堂上要想实现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参与互动是不可能的。那么,开辟课外网络教学和交流空间就是一个克服课堂上师生互动局限性的有效途径,还可以与学生们讨论教学方式的变换,共享好的意见和感想,贴近学生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到把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切身利益和关心的问题最佳地结合起来的切入点,从而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更有新鲜感、时代性。而且,这个平台具有即时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优点,互动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教师和学生平等相待,学生也不再有课堂上教师尊严的约束,而会敞开心扉告诉教师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就有效的弥补了课堂交流的不足,实现政治思想理论课的真正目的。
当然,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互动模式教学也不是一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运用得好固然会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得不好、忽视本课程的基本特征及具体教学情境,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于“概论”课的互动教学来说,首先是方向性的把握。“概论”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教师的历史使命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教师要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前途命运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教学。掌握互动的度和方向,不能让课堂成为发表偏激言论的自由空间。第二是课堂气氛和节奏的掌控。同学们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应得到鼓励和引导。教师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精炼教学内容,不回避热点、难点问题,用科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是非,正确认识社会现状和改革开放遇到的困难。第三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协调统一。教师要合理地把握知识内容与学习、思维能力以及PPT等多媒体技术使用之间的平衡,不能走向诸如“唯媒体论”的极端。最后,教师还要注意互动教学的适用条件。教师要做到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注重启发独立思考和平等讨论问题。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经典著作的阅读。理工科学生、文科学生的差异性:前者偏安静,需要互动偏多;后者偏动,要注重阅读和知识。
参考文献
互动教学理论范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互动教学模式 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式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师生之间没有共鸣,同学之间没有争论,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教学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静态教学模式,在动态发展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思想动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模式[1]。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互动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趋势,然而,实践中有些教师滥用、误用互动教学或一味追求教学的互动性,以至于使现实的课堂教学互动违背了真正的互动理念。因此,正确认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互动教学的有效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以调动教师、学生、社会等各方面积极因素为特征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视野的教学实践[2]。其教学行为具有明显的平等民主性、互促互补性、全员参与性。它的本质是平等与相互尊重,促进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转变,推动不平等交流向平等交流转变,促使静态交流向动态交流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转变,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解决理想信念等德育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其目标的实现仅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是不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运用对调动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增强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互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互动教学切入点不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在切入点的选择上往往把理论本身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容易忽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导致课堂空洞、乏味,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难以达到互动的效果[3]。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在互动切入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将教材内容、理论本身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成才要求与综合素质提高有效结合起来,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氛围都应有不同的切入点。
(二)互动教学形式单一。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互动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动”起来,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提问—回答”的形式来实现教学互动,并认为“提问—回答”次数越多,教学互动效果就越好。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提问—回答”这一单一的教学形式来实现教学互动,就容易使课堂陷入老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偏离了互动教学的理念。
(三)互动教学缺少平等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要想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互动教学中教师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运用上,应以平等、宽容、友爱的语气激励学生,要主动激发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的状态。若在互动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对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冷言冷语,就不仅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且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四)互动教学缺乏全员性。
互动教学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教学过程要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而绝不能只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互动的机会,对于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不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应对其多鼓励、多关注、多帮助。只有保证互动教学的全员性、广泛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互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互动教学的思考
(一)凸显学生主体,确保互动教学有效开展。
1.营造民主氛围。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互动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互动式教学才能有效开展。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该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切不可视学生的提问是对权威的挑战,而是要鼓励学生“反客为主”。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为互动式教学奠定基础。
2.引导全员互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使教师和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而不能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教学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互动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有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个人和小组间的互动、小组和小组间的互动、小组和教师间的互动等;从内容上看,有情感上的互动、智力上的互动、思维上的互动、认知上的互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要通过各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达到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实现教学全员互动。
3.鼓励学生探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空白地带”,让学生去质疑、解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所以推动互动式教学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确立学生的疑问意识。同时,应尊重学生提问,鼓励他们积极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问题,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
(二)精选互动内容,确保互动教学顺利实施。
1.互动问题要设计在教学热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问题要精心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的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问题生僻、学生不熟悉,或多或少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互动就可能开展不起来。此外,热点互动问题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未雨绸缪,精心准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又可以使其在准备过程中广泛涉猎相关知识,使教学互动取得“双赢”。
2.互动问题要设计在教学重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问题要把握重点、难点,使选择的互动问题具有重点价值和目标价值,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内容,从而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还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维和碰撞中学习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问题要设计在教学疑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激活。
(三)活用互动方式,确保互动教学富有成效。
1.主题探讨式互动。主题探讨式互动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其方法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归纳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主题探讨式互动教学,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但在互动过程中学生所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摸清教学对象特点,精心准备,紧紧围绕主题展开,确保互动不跑题。
2.精选案例式互动。案例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载体,运用时可向学生呈现精选个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案例,运用所学理论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进行启发、引导,重点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印象深刻,气氛活跃,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多维思辨式互动。思辨式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进行辩论和相互学习,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辩论式教学可以在辩论中开阔学生的眼界、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在运用时,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同时要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否则容易导致局面失控,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模式,对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开展互动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打造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崔红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81.
互动教学理论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型互动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P.88)不断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推进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变革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文化上,西方国家四处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竭力策动“”,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散布各种版本的“中国”,利用涉藏、涉疆、涉台和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抹黑渲染,千方百计腐蚀青年一代,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思政课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多发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规范行为引发的负面影响、各种社会思潮的暗潮涌动、非健康文化在网络上的泛滥、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聚集和裂变等等,都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产生不利影响。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新时期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引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也应看到,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本本主义”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各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充分;课程的考核评价环节还不够科学,多元化、多样化的考核机制还未形成;相对于理论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存在“大帮哄”的形式化倾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应积极引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增强学生探索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要突出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课程教学关注的目光从教师与学生的联系移向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联系上,由双向交流变成多边交流,从双边互动变成多边互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目标指向
在一定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理论教育。理论是真理体系、方法论体系,也是价值观体系,这决定了的理论教育必然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教育的三维统一。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只能用真理的、科学的和逻辑的力量去影响或征服受教育者,使得他们自觉地接受相关的正确价值观”。[2](P.5)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价值教育,简单的真理灌输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的,也是无法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的。特别是在当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身处开放环境中的大学生面临的情况总是千变万化。“既定的结论遇到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就会失去其现实作用。”[3](P.34)如果学生只知道了既定的结论,而没有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没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难免产生对真理的怀疑,从而表现出认知与践行的错裂二重性,真理也就失去了其指导行动的本质意义。
探究型互动式教学理念来源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探究式教学理论,更是以认识论和实践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的。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主导,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中的思想碰撞,共同完成对现象和问题的解析,共同完成对真理的探索,从而得出科学结论,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进而完成科学理论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与固化,形成科学的理论思维,提升其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它追求的逻辑起点是对现实现象中隐含问题的体察和提出,它追求的内在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对真理的共同探寻,它追求的外在表现方式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的相互交流和探讨思辨,它追求的教学目的是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同把握和能力提升,它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现象解析、问题提出、思维思辨、真理探寻、实践检验,共同探索真理,从而真正信服真理,用科学真理指导实践,以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框架路径
构建思政课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要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为手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一)树立科学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要把握理论教育规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增强双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互动意识、能力培育意识,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实现“灌输式”、“注入式”等刚性教育模式向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的转化
思政课教师要以国家材为根本,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要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现实热点、难点和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整合优化成基于问题式的鲜活的教学内容,形成适宜进行探索研究的问题式案例教学专题,以提供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思辨探究,共同探求科学真理。在整合优化内容上要坚持理论自信,敢于面对社会现实,不回避主要矛盾,从而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发展了的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三)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
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使用研究式、启发式、案例式、专题式、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样式并存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要引导学生自发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学生的自身思考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要创造如研读经典、撰写论文、师生对话研讨等具有问题探索性质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运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延伸教学课堂。
(四)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要建立以思政课教学科研部门为主,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团委、产学合作办公室、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实践教学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按国家要求设立实践教学学分、学时。要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划拨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思政课教学部门要设计具有明确教学目的指向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提交成果与现实表现相结合、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样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多采用面试口试、现场答辩、师生研讨、论文撰写、操作演示、小组汇报、现实表现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将知识灌输的过程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建立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系统
高校要建立思政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立体式、多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统筹设计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实践衔接融合,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为补充,做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相结合,挖掘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研究理论教育和传播的特点、规律及其特殊性,深刻把握大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用科学理念指导探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要提高驾驭理论及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能力,打牢理论功底。要提高对当代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观察、提取、分析、研判能力。要提高与学生交流、思辨的能力,要深刻了解学生的期待与困惑,能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碰撞。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用道德的力量去感化学生的心灵,用高尚的风范为学生树立标尺,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1]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M].武汉:武汉 大学出版社,2006.
互动教学理论范文6
作者:王琦 贾祥凤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在讲胶体化学中的表面活性剂时,先给学生播放新碧浪洗衣粉广告,然后提问:“新碧浪洗衣粉去污能力为什么这么强”,“新碧浪洗衣粉中的蓝色和绿色强效去污粒子的成分是什么”,“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是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查阅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是什么;加酶洗衣粉中的常用酶制剂是什么;探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探讨加酶洗衣粉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把查阅的资料和所做实验的结果放在网上让学生相互学习,并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讲解、进行问题答疑,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前沿实践的统一.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络教学的重要表现是从重教转向重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前瞻性、开拓性的重要手段[5].教师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承担网络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设计者,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认真研究、整合,制作与课程相关的课件、专题网站,教学录象,提供给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需求.如在讲第六章《电化学》时,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所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上搜索引擎工具查找锂离子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的一般原理、了解化学电源中的前沿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小组成员把研究内容进行交流学习,由组长汇总、整理,写出书面报告.最后小组代表发言,班级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多媒体网络为基本平台,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艰辛的探索以及体验获取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培养学生的最高体现是人才的创新能力,这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是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的教育目标.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掌握了创新方法后,能顺利完成创造性活动,并富有创造成果的人才.网络教学具有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兴趣浓厚、操作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等特点,我们可以运用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设立直观的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具体、更感知,以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而且能及时补充物理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表面与胶体部分的时候介绍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在电化学部分讲述太阳能电池及化学电源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大有裨益.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物理化学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通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学生引向探索未知世界的新领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把学习的控制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减弱,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逐渐淡化.教师要积极顺应新形势发展,适应时代和网络发展的需要,及时转变角色,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实现信息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做到“网络发展”与“传统教育”相互结合,以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和优势,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改“教”为“导”,成为学生学习征程上的合格“引路人”、“导学者”.关于网络教学资源问题探讨从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学体系的角度来看,当前物理化学网络教学资源的缺乏主要体现在网上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库建设和网络课程内容等方面.具体讲,一是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形式单一.在构建网络课程时,有些物理化学网络学习资源只是简单地将教科书、教案或是讲稿转换成文本,网上教材也大多是直接把教师上课的录像搬上网络,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网络资源库建设缺乏科学的设计与组织.物理化学资源库建设片面追求数据量,大量转录网上未经梳理的资源,只考虑信息的存贮与呈现,缺乏有效的设计和融合,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影响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有效地为新的物理化学教学模式提供服务.三是网络课程内容缺乏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实际问题的学习资源.网络教学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创新的能力.教师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根据物理化学学科内容的难点、重点,自主制作适合教学急需的课件、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库,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符合课堂教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是极富挑战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开放的教学资源下,学生与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了基于网络丰富资源的互动式学习,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广域性、开放性和异步性等特点,利用群体的智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促使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互相支持、互相融合,相得益彰.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生事物,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是当前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教学实践.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将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