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1
关键词 交互 教程教育 教学规律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Law in Tutorial Education
SHA Lijun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The interaction law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rule of teaching, it pays attention to teaching process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ake the network as the carrier of the remote education, with the interaction law as a guide, updating the teaching idea,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change assessment way, thu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emote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onsciousness, improve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consciousness.
Key wordsinteractive; tutorial education ;eaching rule
1 什么是交互主体性教学规律
西方现代主体性理论认为,主体性必须以交互主体性为必要的补充,或涵盖着交互主体性。主体和主体共同分享着经验,并由此形成了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这种主体性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便是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主体性规律。具体体现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既不能相互取代,又密不可分,它们共同存在于教学实践当中。
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主体性规律,其实质就是要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强调教学是平等主体之间在教学过程中达成互识与共识的过程。它既不反对以教为主的“教师中心”,也不是反对强调学习本位的“学生中心”。
2 交互主体性教学规律的内涵
2.1 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平等性
现代交互主体理论认为,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交互主体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以单纯主体的姿态把其他主体当作单纯的客体来取得其他主体的认同和理解,也不可能直接达到对其他主体的改造。主体在交往活动中只能达到使自己的思想观点为对方主体所了解,并内化为对方主体心智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对方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变化则是他们用了解到的思想观点对自身思想和行为进行自学改造的结果。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通过教学的交互使自己表达的思想、常识尽可能为学生所了解,并通过学生的自觉活动使这些思想、学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知识和行为根据。
按照交互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将学生看作独立人格的主体,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有的主体地位,改进教育条件与教育方法,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达到教学相长,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到。
总之,只有坚持师生地位的平等性,教师在教程中才能善于发现和合理引导学生们的需求,才能在满足学生现有合理需要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达成需要的动态平衡。
2.2 教学过程中主体之间的互识性
根据交互主体理论,平等主体通过交往可达成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间是可以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交往过程充满着生动的主观性,一方面,表现在主体对外部世界的选择上,主要受主体本人需求、动机和兴趣等因素的推动和支配,表现为能动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主体本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先行经验等因素的制约,表现为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交互主体理论在教学上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互动主体的两端都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表现出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互识性,必须通过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来实现。师生间相互认识相互理解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和学生进一步达成共识的基础。师生间有了相互理解、相互认识的心理倾向,才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无拘无束的交流。两个主体达到了对同一事物的共同理解,就是把外在动机变成了一种内在动机,相同的体验和相同的内在动机反过来又会促进师生间的进一步交往和理解。没有“交互主体性”,没有主体间的互识,主体间很难达到对同一事物的共同理解。
2.3 教学过程中内容的共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认识过程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但两个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却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共同解读。要达到对教学内容解读的共识,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只有教学双方在往复交互中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3 交互主体性教学规律对远程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3.1 创新远程教育教学理念
交互主体性规律强调,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的平等交往互动。而远程教育是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体系。这种体系的优点是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但是,这种体系的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压抑学生的创造性,阻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的发挥和学生个性的积极发展。这与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是不对称的。
因此,远程教育必须正视这种矛盾和差距,反对注重知识传授而不注重过程和情境的教学。应该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注意利用网络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兴趣和激情。
3.2 创新远程教学方法
交互主体性理论认为,在交往中,各方主体均是目的。交往活动的进行就是为了达到各主体间的共识及共同解读,从而使主体们的功能综合起来,充分发挥。交往活动的这个特性就是交互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强调强制的、灌输的、直接的、外显的、直观的方法。
因此,在远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运用现代媒介,强调采取自主式、研究式、互动式、协作式等创新方法,以提高主体创新性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远程教学从媒体形式上,采用多种多样的媒体形式,这些媒介主要有文本、语音、视频,以及具有多媒体综合的网络会议系统。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创新具有交互性的教学方法。远程教学可以采取网络讨论的形式,通过学员网络上的积极参与,发挥其扩散思维,进行信息催化,激发大量的创造设想,形成综合创造力。
3.3 变革远程教学的评估方式
远程教育中存在着教学考评体系更新滞后、教学监控管理缺乏系统性的情况,从而导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试方式。尽管这种考试方式有其合理性,它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容易造成考前下工夫,死记硬背,考前突击的学生易得高分,并没有达到全部教学目标的考核,即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功能性目标,却无法准确判断其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实际情况。
所以,必须改革这种仅凭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法,把平时学习评估与效果评估结合起来。既对教学最终效果进行评估,也要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中情感、兴趣、意志等的形成进行评估。同时,改革学期评估形式,使考核做到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课堂表现与课外表现相结合,基础理论知识考试与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应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正确理论和方法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远程教育教学应该与传统的课堂教育一样,都应该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需要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真正实现教学主体在互识基础上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32-38.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2
【关键词】心理认知规律;多媒体;英语教学
一、认识英语学科特点,把握英语学习的心理困惑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如何。
英语学习过程中,大量而枯燥的单词需要记忆,如果不利用有效地方法会使学习对象出现畏难情绪,长时期会形成自暴自弃的学习态度。英语学习在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均需要反复的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如果不能很好地练习,短时记忆无法转化为长时记忆。在强大的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需要构建学习环境以有利学习,不去克服很多天然的障碍,长此以往,学习对象就会产生懒惰情绪。英语学习综合性强,如单词记忆、文章理解以及知识的干扰和迁移,这由外语学习的特点决定,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个难题。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焦虑、自卑、紧张、惰性等消极情绪,在学习中以学习障碍形式体现。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跨越心理障碍,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甚微。利用多媒体等好的教学手段和课堂组织教学形式是方法之一。
二、从心理认知规律看多媒体对英语教学中的影响
“多媒体”一词是英文MULTIMEDIA的中文译名。它用计算机把各种电子媒体(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动画、图像、音频和视频)集成和控制起来,并在这些媒体之间建立逻辑链接,协同表示更丰富和复杂的信息。
1.多媒体利于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挖掘学习英语的内在潜能,英语教学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通过视听的94%中,88%通过视觉,12%通过听觉。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语言的听、说、读、写各功能的分配比重依次为:45%、30%、16%、9%。多媒体英语教学能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充分调动视听和其他感觉器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从而获得最佳认知效果,达到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也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
2.多媒体有利于提高认知主体的认知效率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如何通过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与推理等心理活动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简约、转换而成为知识与经验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认知学习理论”指出:信息刺激作用于认知主体,其反应就是认知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认知过程。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和途径是人的感官系统,通过人机对话,充分发挥“唤醒、激励与鼓舞”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情感等心理因素保持在良好状态。把学生的无意识学习过程转化为基于本人的学习意志努力的有意识活动。正所谓抽象知识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深奥知识通俗化、静止动态化、无形直观化。缩短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转换过程,帮助学生用现有的概念、经验进行联想组合,有助于学生增进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
3.英语学科应用多媒体的优势
英语较其它学科,教材设置、课堂教学、课余活动等动态型居多。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完成了诸如看图说话拼图、填充、写作等趣味性练习,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英语教学增添姿彩。
人机对话,学生完成自行操作计算机,眼看耳听,实现了英语信息的表达,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还有,学生根据能力爱好,选择相应的教学程序学习。遇到疑难可通过计算机直接查询解决;据反馈的信息了解学习情况。分析成败,改进方法,调整目标。智力超常、学习优秀的学生,还可用多媒体软件超前学习,提前完成学业。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因材施教。
世界范围内重要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信息交流几乎都有以英文作为首选的信息载体,为培养学生英语的各种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英语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引进多媒体教学的先天优势。
三、从心理认知规律看英语多媒体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部优秀的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首先应具备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另外为增加课件的可读性,还应具备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心理学理论认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一类是有关引起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如动机、需要、情感、情绪、兴趣、意志等;另一类则是有关知识过程本身的规律性问题,如感知、知觉、思维、记忆。
1.多媒体的选择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对教学媒体的需求不一样,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选择上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6-12岁)处于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其认知结构属“直觉思维图式”,且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就有必要选择那些直观性强、图像对比度大、易于分辨主次部分的媒体,以适应其直觉思维图式,维持注意集中。初中生(12-15岁)处于认知发展的第四阶段,即形式运算阶段,其认知结构属“运算思维图式”。思维能力有较大发展,虽还需有感性经验支持,但逻辑思维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强。教学中要兼顾学生的认知阶段、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呈现教学内容,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的设计要关注学生注意规律
与众不同、强度大、反差大、移动变化大、能感染学生情绪的刺激易引起无意注意。所谓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而产生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人们对那些强烈、新颖和感兴趣的事物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指向与集中。
3.多媒体的信息量要遵循学生记忆规律
记忆理论表明:前面学习的内容会抑制后面的学习内容,而后面学习的内容又对前面的学习内容产生抑制。所以,恰当的课堂容量可减少学习内容之间抑制的产生,有利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中也并非容量越大越好,过多的信息量反而会因为抑制的作用降低学习效果。
四、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问题及解决原则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代替一切。比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是必要的。如一味以标准化直觉图像取代语言感知,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语言感知力,可能会无情地侵占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独特而丰富的心理体验,背离教学目标。所以,多媒体使用及制作应注意防止以下问题:1.以辅助手段代替主要手段。尽量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宁缺勿滥。2.多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3.语言交流的缺失和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4.注重外表忽略内涵。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要注意课题的选定和稿本的设计,避免只求课堂热闹。
为此,多媒体的应用与制作应遵循的原则:1.适度运用原则;2.适量信息原则;3.理论指导原则(对多媒体课件设计影响较大的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论);4.开放设计原则(通用性,可控性,科学性,容错性,可移植性)。只有遵循教育心理规律,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五、多媒体对英语教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今天,多媒体技术已发展到计算机为中心,语音、图象、视听技术集成一起,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方便计算机的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查询、检索。按认知学习理论观点,人的认识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可立即反馈,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非常重要。
国际上每年一次规模最大的多媒体教育应用国际会议——“教育多媒体与超媒体”世界大会提出,多媒体教育的发展趋势有:1.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2.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3.多媒体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的起源应追溯至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可谓源远流长。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广泛注意。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认知规律
1.学生认知过程的顺序性对小学教学教学方式的要求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即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他们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且这个转化过程要经过“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等发展阶段才能实现。其中,“动作”或“感知”是认知的起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步;“表象”是在操作或观察等活动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事物的初步形象,它是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最后才是在头脑里将获得的表象进行“深加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概念”(甚至进一步把某些概念符号化)。显然这个认知过程的各个发展阶段之间是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存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学生这一认知规律直接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直观教学和教学具操作活动,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活动丰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表象,促进其理解。而教材在编排设计上,就充分考虑了儿童这一认知规律。如100以内数概念(特别是10以内各数概念)的建立,加减意义的学习,计算方法的掌握,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几何图形的认识等,无一不是以学具操作或对教具演示的观察的学生认知起点的,在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学生这一认知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把以学具操作为基本形式的实际操作活动和以教具演示为主要内容的直观教学,作为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在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或有关的观察活动中,促进抽象数学知识的掌握。如在“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就应通过把两个气球合在一起,把两根(或几根)小棒捆成一捆,把两堆书叠在一起等形象的物化过程,去丰富学生关于两个数相加的表象,促进他们对加法实质的理解。
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对小学教学的客观的要求,在加强实际操作和直观教学的活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 学具操作的实质是把掌握数学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然后通过这一外部程序把所学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具操作简单化地变成一种单纯的计算工具,而应把它作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基本途径和必要手段。
1.2 直观教学并不排除教师的必要讲解,所以教具演示必须与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紧密结合起来。
1.3 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只能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所以在操作和直观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及时地进行抽象概括,以此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学生认识发展的渐进性对小学数学教学进程的影响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系统掌握,其实质就是他们在相应领域里认知结构的逐步充实与完善,并且这个充实和完善的过程总是以渐进的方式去实现的,即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一般都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分散到系统的必然趋势。这种具有普通规律的认知发展趋势,我们称之为学生认知发展的渐进性,学生这一认知规律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它在客观上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知识的系统性与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渐进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对立统一,其核心是“循序”,是渐进的基本前提,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要具体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去,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深入分析教材结构,掌握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结构是科学数学知识结构与特定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结构相结合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个秩序渐进的结构体系。如“10以内各数的认识”就是按照“数数-认数-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数的序数意义-数的写法”的逻辑顺序编排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思路,努力的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去展现教材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的起点和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2.2 掌握学生数学认知发展的基本顺序,是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以什么为起点,按照什么样的发展轨迹去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如分数加减法的认知结构,学生就是以分数的意义为认知起点,按照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的轨迹去充实和完善的,并以此作为安排教学进程,采取教学措施的心理依据。
2.3 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序”,在充分提示数学知识和学生心理两方面“序”的基础上,教师应在有序的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结构中的“序”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序”统一到教学活动中的“序”上来,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障碍,以此促进学生心理结构与教材知识结构的主动适应,并推动学生认知结构沿着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顺利向前发展。
3.学生认知形成的反复性对他们掌握知识过程的制约
根据现代认知性理学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形成过程的研究,学生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知过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由于这种反复过程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客观现象,因此,我们把它叫做学生认知形成的反复性。这一认知规律对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什么影响和制约呢?
3.1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只能逐步达到掌握水平,根据认知形成的反复性,学生在学习中对某些知识内容一时难以掌握,或者虽然已初步掌握但在随后一段时间内又出现反复,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是学生认知规律在特定学习环境中的具体反映。由此,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允许他们在学习中对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达到掌握水平,不要强求学生在一堂课内经过一次学习对所学内容者全部达到掌握水平。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4
(一)深入钻研教材,将数学思想方法化隐为显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深入钻研教材,数学思想方法既是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同时又是数学教材组织的基础和起点。通过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研究,对例题、练习的探讨,挖掘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了然于胸,将它们由深层次的潜形态转变为显形态,由对它们的朦胧感受转变为明晰、理解和掌握。
一方面要明确在每一个具体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进行哪些思想方法的教学;另一方面,又要明确每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在哪些知识点中进行渗透。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能加强针对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循序渐进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课堂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概念教学中,不要简单地给出定义,要尽可能完整地再现形成定义之前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过程,揭示隐藏其中的思想方法。
定理公式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给出结论。要引导学生亲自体验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推导过程,弄清每个结论的因果关系,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
在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活动中,要反复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往往就是需要有意识地揭示或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之处;数学教材中的难点,往往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更新交替、综合运用,或跳跃性大等有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度点拨或明确归纳出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单元复习课堂上,要画龙点晴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可以进一步对经常用到的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强化,对它的名称、内容、规律、应用等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逐步掌握它的精神实质。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5
第一阶段,稳定喉器掌握气息支点阶段
目的是将喉器稳定在一个较低的位置,并找到气息的支持点,用练声曲一
(此练声曲的实用区间为Cl—C2或#C2,作半音上下行)
因为在发五个元音时,发“u”的喉位最低,利于稳定喉器。发“i”时最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如果找不到头腔共鸣,“i”就变成了舌面音,利于辨别。发“u”和“i”各有一个要点要掌握。发“u”时喉位自然下沉,但舌骨不能下沉,舌骨下沉会导致与甲状骨的挤卡和会厌对声道的堵塞。为了防止舌骨的下沉,办法是:将舌尖轻轻抵拄下牙齿,拉开舌骨与甲状骨间的距离,避免二者的挤卡,使会厌与后咽壁构成正确的发声通道。发“i”要在“u”的基础上发出,要领是舌骨不能下塌,否则会变成舌面音。
学会并准确发出“u”、“i”之后,练声曲由三度变五度音阶,练声区间上下各增加半音。以训练学生在稳定喉器,找到共鸣后在旋律上的正确走动能力。说明:练声曲一和二中的“u”和i”都要用假声。
练声曲二
练声曲三的哼鸣练习,以加强喉器的稳定,以及气息的支持力。
练声曲三
作半音上下行
此曲在四年级宜作小哼鸣(小哼鸣的解释见金铁林《声乐讲座》录音),因小哼鸣比较容易掌握。
要领是,张口吸气至三分之二量,保持在腰部,轻轻闭上嘴,好象含了半口水在嘴的前部,既不让水流出来,又不让水咽下去,发出的声音就会有头腔的共鸣。感觉是脸前部,尤其是嘴唇发震,眉间发震效果最佳。
哼鸣练习不仅是找到头腔共鸣的最佳练习,而且是找到正确气息支点的最佳练习,能发出正确的哼鸣音,就同时找到了正确的气息支点和头腔共鸣。一但找到气息支点和头腔共鸣,稍加巩固后,应立及加入顿音练习,目的是训练用来控制气息的腹部肌肉群,使之增强控制气息的能力,和在气息支持下声音找到较高的位置。
练声曲四(顿音练习)
发顿音的要领是:用打哈欠的感觉,吸气至三分之二量,保持,然后颗粒状的发出每一个音,(练习此曲速度要稍快)。声音的特征是有弹性,有跳跃感,不僵直。练习时腹部有一收一放的动作,腹部的收放动作是这一练习正确与否的关健,错误的运气,声音不具备上述特点。
上述四个练习从四年级开始实施,作为常规练习(不包括课本内的练习),每节课5—6分钟,每周两节课,共10-12分钟,平均每学期按36课时计算,训练累计时为360-420分钟,一学年为720-840分钟。
第二阶段:竖立咽壁,打开喉咙阶段
这个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在巩固第一阶段训练成果的基础上,基本形成正确的发音管,使音质有一个质的提高,真正显现出童声稚嫩纯美的音色。
分两步走,第一步,用练声曲五和六训练竖立回壁。
练声曲五
练习的目的:在稳定喉器,找到共鸣的基础上,发张口音的能力,(由于发a音容易散,发白,故放在“i”之后),为发其他张口音和打开喉咙做准备。
要领是:始终保持气息,连贯地发出每一个音。“a”可以发的虚一些,否则“a”会发散、发白。凡是出现声音发散、发白现象者,就表明气息支点没找到。凡出现下列现象是正确的,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并向学生讲明。
1、如果一句结束时,声音渐弱的很快,同时出现声音摇摆现象。
2、结束后,有深呼吸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学生不但找到了气息支点,而且打开了喉咙。由于没有经过腹部肌肉群控制气息的专门训练,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很弱,同时又由于喉咙从来没有正确的打开过,此时打开了,但声带没有足够的闭合能力来控制声门的大小,漏掉了一部分气息,所以出现了上述两种情况,这是一个必经的不太长的过程,以后的训练中应多加练习四,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气息控制能力增强,喉器也更为稳定。
练声曲六(哼鸣练习)
“大哼鸣”的位置靠后,容易形成咽壁的定立,与会厌的正确位置形成正确的基音管。
要领是似打哈欠般张大嘴,吸气至三分之二量,保持气息,闭口,舌尖抵住下牙,用假声带出“哼”,然后逐渐加大音量。
大、小哼鸣的区别在于声音形象上,小哼鸣明亮一些,共鸣区域在脸前部,大哼鸣浑厚些,共鸣区域在颈部以上整个头部。
无论是发“大哼鸣”还是“小哼鸣”,学生容易与错误的喉音混淆,所以,发哼鸣音时,必须将下巴放松,舌尖轻抵下牙,这样会自然抬高舌骨,拉开与甲状骨间的距离,避免错误的喉音。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哼鸣”练习,气息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咽壁已有竖立感,由于咽壁的竖立,头腔共鸣明显,声音开始由横变竖,低音区有了一些胸腔的共鸣。这些就是咽壁竖立的特征,出现这些特征,说明第一步走好了。此后加入练声曲七,训练打开喉咙。
第二步,用练声曲七练习打开喉咙。
练声曲七。(选自教材)(实用区间可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此练习要特别强调口型,要领是保持气息,自然打开口腔,颌骨部分也要打开,口型是竖的形状,下巴没有用力的感觉(如果辅助练习练的好,就很容易放松),只有向后退缩的感觉。颌骨部分是否打开了,是衡量喉咙是否打开的标准,检查的方法是:①看口型是否自然,若自然,说明打开了。②从声音效果上听,圆润、流畅,有宽度,就是打开的特征。③张口音a,e,o有位置,不散。
气息支持是打开的关键,没有正确的气息支持,任何音都打不开。
经过十五周左右的练习,就基本能放开歌唱了。这时的声音,除具备第一阶段所具有的特点外,音量增大了,声音有了宽度,声音形象完全是竖的感觉,位置高而集中,而且自然流畅,唱高音听来毫不费力,有的同学声音有了飘逸感,学生自己也有了唱高时腰部的收紧感。这就是声乐中.所说的“内紧外松”,这时要告诉学生,这个感觉是正确的,内紧说明气息的控制点集中了。在唱高音时,基音管道变细,变长,将声音送到了高位置,所以自己听不到多大声音,这是声音训练的必然结果,也是老师所期望达到的声音的最佳效果。
以后的训练只是加强歌唱诸方面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得到巩固。
届时,两年童声训练计划完成,目的达到。
在训练全过程中,所使用的七个练声曲中,前六个和两个辅助练习是功能性很强的练习,旨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或形成某种功能,功能一但形成,其产生的效果则是异乎寻常的,这就是成功的焦点所在。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6
摘 要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认知、身体练习、情感、交往活动。探讨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规律与特点,其研究目的是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思想。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本质 规律 特点
一、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体育教学是教学的下位概念,是整个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对于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体育教学的教育性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按照教育方针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使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与技术、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每一项活动,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组织原则、规则要求、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以及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等,这些是构成体育环境的基本因素。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进行学习、锻炼或参加比赛,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同时,体育环境还包括教师使用的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校传统和班级风气等,这些都会有力地吸引、熏陶、感染和教育学生;提供了许多学生乐于自愿接受,更多情况下是不知不觉接受、有利于个性品质形成的机会和情景,并可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去,以收体育之效[1]。
2.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很容易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从而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主要包括:培养热爱集体的情感和意识,培养团结友爱、关心他人、互助合作的思想和意识,培养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意志品质,以及心情开朗和愉快活泼的良好性格。
(二)体育教学的双边性
体育教学是指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控直接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直接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措施教学,需要教师及时了解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很好地随机对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和控制[2]。因此,教师根据课的内容,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所以,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学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参与,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双边活动。
(三)体育教学的复杂性
1.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性:构成体育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作用,但它们都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而构成的整体,缺一不可,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
2.体育教学系统的开放性:在外部,体育教学与严密的教学大纲或计划相联结,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在内部由特定的教材,方法与人构成,以保证教学的适应性。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和户外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大,时控因素多[3]。同时,课堂内外的各种因素还保持着各种互动关系。各种因素都在彼此的互动中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
3.体育教学系统的生成性:体育教学是围绕人展开的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处于不断的演化和创作中。教学中的师生都是生成中人,即双方的生理、心理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尤其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是体育教学所独有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的规律
(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体育教学中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措施等,都必须从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着不同强度和程度的负荷,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变化,同时,学生有着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对学生身心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体质状况,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断提高。
(二)要遵循感知、思维和实践结合规律
体育课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身体练习,耳、眼和机体等感官直接感知动作,大脑积极思考如何行动,机体协调做动作,其中,直接感知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实践是归宿。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结合的,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体育课必须遵循的。
(三)要遵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用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只有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认知和发展的主体,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生成问题,在相互交流中解决问题,在自我反思中拓展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在教学过程更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自主发现的引导者,教学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由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转化过程,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所在[4]。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及其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只有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努力积极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体育课教学还应遵循其它学科所揭示的有关规律
例如:运动生理学所阐明的人体工作能力变化的规律是逐渐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水平后,保持一段时间,再逐渐下降,达到或接近开始时的水平。所以体育课开始时要做准备活动,然后再进行强度更大的练习,下课前做放松活动。这种安排与人体工作能力变化规律是一致的,也是不应当违反的;运动心理学所揭示的动作技能形成为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的规律,是体育课应遵循的又一条规律。
三、体育教学的特点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的第二版《学校体育学》中指出,体育实践课堂教学在以下诸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4]。以上观点各有侧重,我们从中归纳出体育教学的几个特点:
(一)身体练习为主
身体练习是体育课教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体育实践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教学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
(二)学生承受事宜的生理负荷
体育实践课教学,由于学生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人体器官系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因此而产生身体疲劳,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这一点也是体育实践课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生物学依据,也是体育实践课教学所独有的特点。
(三)教学组织多变与复杂
体育实践课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大,施控的因素多。体育教学依据季节、气候、学生性别、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器材设备等因素的不同情况来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身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
(四)社会交往性
体育实践课教学多采用分组进行,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多是以集体的方式完成。如球类的技战术、田径接力跑、武术的攻防技术等,即使是个人技术的学习,也离不开相互间的观察、纠正、保护与帮助。至于各种教学比赛,学生间,师生间的交往则更多。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随时都发生变化,这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联系频繁而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亚芹.浅谈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 杨华.论体育教学的双边活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