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1
学校还是净土?
校园欺凌案例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诸如不堪入耳的谩骂侮辱、手段残忍的撕扯打斗,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频繁被曝出,并引发舆论哗然。
2016年4月,重庆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学持刀捅死的事件,就引发社会持续关注。据当地官方通报:4月28日13时许,桑柘中学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被送桑柘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4月22日晚,有网友视频,内容为数名女生掌掴一名女生。在不到100秒的视频中,女生被掌掴32次,其间一直没有反抗。事件一经媒体报道,便引发公众热议。4月25日,湖南永州市道县政府官网通报称:“掌掴女生事件系琐事引发。目前已对涉事的多名学生进行处理,其中,3人被处以治安拘留,另4人管教。”
上述校园欺凌事件并非偶发。近年来,校园暴力呈次数增加、结果恶化、涉事人员低龄化等趋势。有媒体统计,仅2015年,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发生在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居多。
2016年4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曾根据2015年被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案件,对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在中国发生的地域范围十分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且城市、农村均在其内,频次十分密集,绝对数量巨大。现有案例大多数发生在学校外人烟较少的地方,在学校内的多在教室外,如操场或走廊。发生时间是课间或者放学后;绝大部分的欺凌案件均为多(欺凌者)对少(一两名受欺凌者),受欺凌者在曝光视频或文字描述中多选择沉默和忍受,不告诉老师,也不求助于家长。
校园暴力最终引起了教育部门重视。教育部统计,2016年5月至8月间,共有68起欺凌事件发生,这些事件都已处置完毕,相关责任人都作了严肃处理,欺凌事件频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为进一步遏制校园暴力事件,教育部会同中央综治办等八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于2016年11月出台。同时,还将对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根据相关要求,通过通报、约谈等方式进行责任追究。
欺凌者心态
在中学时期遭遇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者来说,其后果有时是毁灭性的。邢佳怡小学毕业后,从城区学校转到了城郊的机关子弟学校。因为成绩好,被老师选为课代表,每次会登记不交作业的同学。这样的身份,使得邢佳怡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几个学生的欺凌对象。
扯头发、扇耳光、被关进厕所里,男生打,女生骂,在寻求老师的帮助时,老师却说 “一个巴掌拍不响”。邢佳怡在最绝望的时候甚至写了一份遗书。最终,邢佳怡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欺凌。在她长高了10公分,又长胖了10斤之后,她选择了反击。在又一次被群殴之后,她举起石头,打破了其中一个人的头。当时她想:“要死也要一起死。”这之后,没有人再敢打她。但让她痛苦的是:只有和加害者一样施暴,才能保护自己。
邢佳怡说:初中被欺凌的经历,让我整个人生都被毁了。我没有办法恋爱,看见异性就恶心反胃,当与人对视时,我会下意识地想: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遭遇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有可能是一辈子的噩梦。但欺凌者又是怎样的哪?早已走出校园的杨阳称自己读初中时是“班霸”:拉帮结派,恃强凌弱,如果遇上心情不好,恰巧在路上碰到同校平时“不喜欢”的同学,上前就打。他说:“被打者通常都是好欺负的‘老实人’。第一次打人,我是被高年级的一名同学叫去‘凑人头’打群架的。后来,成天和那帮人混,耳濡目染,对施暴渐渐变得麻木,根本就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完全没法理解当初自己的行为。”当别人问杨阳,那时候为什么要放纵自己成为“班霸”时, 他说:“那个年纪的想法总是很幼稚,或许初中坏男生都和我当年一样,喜欢打架斗殴,以为欺负弱小就“酷”,像古惑仔一样;总觉得出手越狠就越帅,打得越凶就越有魅力,越能被同伴认可,甚至是崇拜。尽管后果是被学校处分,甚至开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童小军表示:成人对校园欺凌现象很少能看到位。在面对校园欺凌时,成人的观点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对于受欺凌者,“打回去”;对于施暴者,以后不许这么做了。然而,对于受欺凌者来说,很少能够“打回去”的;对于施暴者,一句“以后不许欺负人了”,也难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如何打破“僵局”
对校园暴力的治理,从2016年5月就已开始。5月9日,教育部网站消息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16年4月至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2016年9月至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专项治理预期达到的效果是“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此次专项治理包括多方面的措施。诸如,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此外,学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术预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各校要及时发现、调查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国务院印发《通知》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校园欺凌进行治理。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装了108个摄像头,覆盖了校园各个角落。一旦发生欺凌或其他事件,校方就能立即发现。诸葛亮中学保卫科长刘作明表示:保卫科和派出所城管社区、联防队一起,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每周排查一次学校周边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预防校园欺凌。
浙江省平湖中学多次开展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欺凌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去理解被伤害者的内心感受,讲解校园暴力的定义和类别。为了让学生在遇到校园欺凌时懂得如何求救,教师鼓励学生开启头脑风暴模式,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自救知识比赛。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下发一份关于校园欺凌的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的反馈,分班级确定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班级安全队,化解可能存在或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学校每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此外,还定期与家长交流。
《通知》特别指出: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针对日趋严重的校园欺凌现象,官方就校园欺凌出台防治“组合拳”――包括了三大方面的11个举措,涵盖了预防、处置和远期的防治部署。重点针对群殴、辱骂、拍、持刀威胁等校园欺凌事件做出治理要求。
“从我做起”就是防范
九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特别要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
很多校园欺凌事件并非发生在校园内,学校周边多是这类事件的频发地。在这次官方打出的“组合拳”中,强化校园周边治理的举措颇为重要。《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校园及周边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此外,公安机关要在治安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的学校周边,设置警务室或治安岗亭,密切与学校的沟通协作,积极配合学校排查发现学生欺凌和暴力隐患,并及时预防处置。要加强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欺凌和暴力问题,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并通知学校和家长,及时干预,震慑犯罪。
2016年11月21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中学开展了“学法知法懂法,杜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制教育专题会。该校法制副校长、襄州区双沟镇派出所副所长李永新,引用实例,以事论理,以案释法,针对近年全国各地发生在学生间的校园欺凌事件所产生的诱因、性质、特点和带来的危害,进行了解剖和分析;同时,就同学间如何和谐共处,如何化解矛盾,如何远离违法犯罪,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等向同学们提出了建议,互动环节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秋季开学以来,双沟镇中学协同当地派出所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纳入警校共建工作。学校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主题班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宣誓承诺、法制教育、家长会等方式加大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宣传和教育,组织人员在学生上放学路上、课间校内校外巡查同时,充分发挥班主任、学生干部及广大学生的作用,把学生间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品行不端、行为不良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教育和帮扶,心理教师跟进进行心理辅导。
据甘肃省教育厅披露,近年来,临泽县紧盯校园欺凌现象,大力实施阳光教育,认真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和谐校园营造了稳定的校园环境。组织全县中小学教职工认真学习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全县规模以上校园均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相关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通过校园电视台、电子屏、宣传栏等公开校园欺凌救助和监督举报电话。依托家校联系平台,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相关培训,宣传国家、市区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政策要求,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陕西省柞水县制定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县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全县完小以上学校、幼儿园,均成立以校(园)长为组长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相关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该县要求:以校为单位,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相关政策和治理措施;利用升旗仪式、法制教育大会等形式,邀请公安、司法等部门人员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发挥心语室作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16年11月1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6团二中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宣传,并开展“杜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签字仪式。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事件,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专家观点:依法明确惩戒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表示:“不论从前期的观念培养,还是后期的惩治措施,我国对待校园欺凌事件的水平都有待提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中国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高发,与多方面教育缺失有关。针对目前的校园欺凌事件,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处理时,采取内部处理方式,有的甚至在涉事学生家长出面摆平的情况下不了了之,这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另外,校园暴力多发还与学校心理教育薄弱有关,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就是由于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会在遇到问题时采取极端手段。”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吴宗宪表示:“首先应该要加强学校法制副校长的责任。虽然法制副校长制度在各地施行已有一段时间,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建议把社区民警作为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人选,并将学校工作纳入到社区民警的本职工作。”
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会会长尚华表示:“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应该赋予教育部门应有的惩戒手段。”尚华说,国家应针对校园恶性事件专门立法,细化解释鲜有法律,案发后强调施暴者父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新闻链接:美、日、韩应对原则
美国:50个州全部具有反校园霸凌立法,πT鞍粤璨扇×闳萑烫度。校园霸凌所有参与者包括围观者都要承担最严重的惩罚,即便未满18岁的青少年,也可按成人犯罪定案。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校园欺凌 反欺凌法 社交情绪学习 男生问题 性别的协同性
一、引言
为了减少校园欺凌,创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校园文化,美国开展了一系列反校园欺凌运动,每个州都进行了校园运动、立法改革、政策倡导等。尤其为了提高男生的校园表现,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中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引人注目的是自2006年开始的《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及其标准建立以来,公立学校更容易申请单一性别教育项目。欺凌问题和男生在学校中差强人意的表现,这两个问题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K-12 schooling)紧迫的社会问题,近期,学校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两项运动。这两个问题的紧迫性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包括人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重点是什么,校园欺凌是否是新问题,与以前相比是否更加糟糕,改革是否使情况更加恶化等,这些问题备受质疑。本文探讨两项运动如何相互影响,作者认为在一些重要上,各方可能存在误解。
我们对男生问题介入的前提是:男生是独特的,他们具有希望成年人理解、接纳并支持他们的天性。他们不愿被规则束缚,得不到太多关注、往往具有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他们具有探索精神,他们身强力壮,争强好胜。换言之,试图解决“男生问题”者普遍接受男生及其男性化特征的刻板印象,与男生打交道时也遵从既有教育体系对男生的判定。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要介入欺凌问题,却需要持有不同的观点,即认为性别固化对个体境遇和个人归属感是危险的,他们通常不愿意像大部分墨守成规的男生或者女生一样,这些孩子将通过他们的同伴来理解性别刻板印象。多数情况下,未成年人因为性别不协同而遭到欺凌。性别不协同性的案例从非常明显的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或者问题少年,到欺凌具有某种性别特点者,比如面貌和运动能力不同的孩子。在建立文化融合和去除非协同性过程中,最好的反欺凌实践是破坏固化期待。特别是学校设置了社交情绪课程,教授学生社交能力,而不是通过攻击或者自我破坏的行为方式表达情感。无形的在欺凌改革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校园文化,超越了对男生的刻板印象,鼓励在校园内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沟通。强调男生问题与解决欺凌问题存在紧张关系。
二、男生的问题
有研究人员从批判的视角研究了“男生问题”。在学校里,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将之概括为“数量、成绩与行为”三个方面。“数量”主要指与女生相比,男生的逃学率更高;他们完成高中学业、进人大学并顺利毕业的数量更低。尤其非白人男生更是如此。“成绩”是指男生子在许多语言艺术课程方面的成绩偏低,他们的平均成绩点数(Grade Point Av-erage,GPA)不理想,在一些科目中成绩偏差。“行为”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过诊断被认为具有行为偏差、情绪失调和多动症(ADHD);自杀率高;经常有危险,比如醉驾。“行为”也包括暴力行为,他们经常打架斗殴、犯罪、也极为可能成为犯罪活动的受害者。而非白人男生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则更大。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男生问题”通常会涉及到对男生的刻板印象:他们的行为不受规则约束;有多动症(ADHD);不太听话,精力过剩,具有攻击性;他们感情用事,讲哥们义气。传统规则假定这些男生有“问题”的,并在这一假定的基础上关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学校是给女生设计的,而在学校里,却同样要求男生久坐、与对手合作、讨论问题、遵守课堂纪律。有些规则制定者基于上述担心而提出男女生分校管理,也有人提出男女生同班,更注重男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需求。我们在讨论“男生问题”这一话题时,可取的态度是男生行为不应该被病态化,而应该得到尊重和非评判的赞赏。男生不能为了赢得在学校的认可而失去他们的天性。
我们已经明确应对“男生的特点不适合学校”这一论点进行批判,所以笔者对男生问题只做简短分析,进而要讨论席卷全美校园的反欺凌运动。《反欺凌法》及其政策已经悄然改变了校园的性别文化。这种重大的转变可以描述为:校园欺凌危机导致加强立法以督促学校减少欺凌,学校引入认识欺凌的课程,包括教授学生破除对男生天性的偏见,减少欺凌的影响。
三、欺凌问题
(一)欺凌的危害
反欺凌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的枪击事件。两名哥伦比亚中学的学生(他们被认为是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持枪袭击校园。他们枪杀了名教师、12名学生,并造成23人受伤,然后饮弹自尽。社会公众关心校园欺凌带来的暴力和自杀问题,而通过对欺凌问题的长期研究,管理部门更加关注与欺凌行为相伴的出勤率、表现不佳、压抑程度、犯罪行为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反欺凌运动的产生并非空洞无物,它由一系列运动组成。反欺凌运动将很多有着深刻根源的微观问题连接在一个宽泛的概念下,有不同的参与者。例如美国女歌手Lady Gaga的生而如此基金会(Born This Way Foundation)为了实现为青年赋权的使命,明确拒绝反欺凌运动,为青年赋权的使命体现在建立“更加善良与勇敢的世界”项目(The Kinder & Braver World Project),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学者参与了对欺凌问题的研究。这些领域包括预防青少年自杀、因欺凌导致的逃学、对欺凌者零容忍政策而导致的出勤率低;预防校园暴力、涉枪暴力犯罪;反欺凌立法对青年人精神健康支持;社交情绪课程与教育;身份平等性的认知,包括同性恋者的权益、残障者的权益、性骚扰和对《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Title IX)的关注。
(二)法律应对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美国为应对校园欺凌而建立了一套法律机制。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校园枪击事件后出台了第一部《反欺凌法》。如今,共有49个州通过了《反欺凌法》,一些州已经通过了第二轮的更为详细、深入而成熟的法律。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每个学生都受到了《反欺凌法》的影响。目前还很难评估这一运动在美国教育系统中的影响。
在以往的运动中,比如预防青少年自杀运动(Youth-Suicide-Prevention Movement)和基于身份的平等运动(Identity-Based Equality Movement),每个内容都需要我们充分运用既有研究进行干预,而这其中很多方面涉及法律问题。但最近的立法改革明确以反欺凌立法为特点,而且相当全面、广泛。由于立法刚刚出台,所以尚无这些法律对学生行为影响的权威评估报告。笔者认为,这一影响会在很长时间内显现出来,这可能超出法律制定者的预期。这些法律的特点是帮助学校朝着减少欺凌事件数量的目标迈进的。法律激励学校找到减少欺凌的方法。而这一路径可能带来社会文化的实质变迁。
尽管《反欺凌法》的内容在每个州有所差异,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点。最早的法规有些是激励性的,它们鼓励学校采取反欺凌措施,或者学习认识欺凌行为,而不要求地区或者学校采取行动。晚近的法律规定无论在特殊性还是在强制力方面都更健全。各个州的《反欺凌法》不同,但是基本都含有下面内容。
1.立法的主要对象是学校,即将学校作为法律规制的主体。媒体报道中认为孩子是受管制的主体,但是很少有州立法以可能实现的方式直接对孩子提出要求。
2.要求学校实施反欺凌措施。法律也逐渐地吸纳了某些学校措施的合理内容。这些法律规定包括欺凌的定义、不同族裔群体的融合,比如同性恋、有色人种学生、残障学生。有些州要求在提及欺凌问题时要以上述问题为基础,这一做法在很多州引起了争议。争议的支持者认为,立法并不必然以文化观念上的分离为起点,而笔者认为文化分离将源于这些法律。
3.要求学校教职工向学校领导报告欺凌事件。这要求跟踪研究,揭示出成人在欺凌问题上的介入往往是不充分的。
4.要求学校调查已报告的欺凌事件。一些立法要求学校政策要事先公布对特定行为将采取何种处置及其结果,一旦出现让公众能够依照政策有所预期。换言之,这些法律要求对欺凌事件有明确的处理方式和程序。有人批评这些内容有时太接近执法模式(“Law Enforcement”Model),虽然法规通常不规定任何后果,而是让学校教育自由处置,而不是涉及执法。无论学校选择哪一种公开反欺凌的方式,都要求学校按照自己的流程对欺凌事件做出反应,凸显学校领导的作用,激励学校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
5.要求报告和记录保存。跟踪学校在减少欺凌方面的进展,对学校施加压力以减少欺凌事件。
6.早先的法律主要是对学校施压,间接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后来颁布的法律更为明确而直接的要求预防欺凌。例如,后来的法律通常要求教师、学生、父母接受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培训,向学生和教师讲解预防欺凌研究中发现的促进欺凌的因素(Bullying Dynamics)。法律通常要求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有r要求这些课程建立在“循证”(Evidence Based)的基础上。法律规定中的其他方面,如报告和介人,鼓励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这些课程并未鼓励学校改变性别文化,但正如本文第四部分所示,这些要求确实带来了性别文化的改变
媒体高度关注由欺凌行为引发的自杀和校园暴力,欺凌问题短期与长期的研究发展,以及现代电子通讯方式对青少年欺凌事件的记录。媒体的高度关注度也引起了美国文化、教育和法律界对青少年文化中欺凌问题的普遍关注。法律的干预措施能鼓励学校减少欺凌,但是实现减少欺凌这一目标的措施却可能扰乱既定的性别规范,这也是措施带来的副作用。
四、对性别规范的悄然破坏
就第一部分中提出的男生问题,国家反欺凌法律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互动课程和社会能力技能培训。反欺凌课程教孩子如何避免这一行为,包括个人和社会的侵犯。但更为普遍而有效的措施聚焦在如何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Positive School Climate),因为消极的校园环境通常与欺凌相伴。社会科学研究认为,欺凌是校园环境功能失调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个人问题,欺凌产生的根源是校园环境,而不是所谓的坏孩子。因为循证课程致力于改善校园环境,所以极大地减少了欺凌事件,新的反欺凌立法鼓励学校积极管理同伴群体。
(一)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一词用来描述校园内的社会和情绪氛围。“输入”的是孩子之间以及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质量、真正的社会行为规范、融合行为和归属感。积极的校园环境与低欺凌率相伴,而从糟糕的校园环境到积极校园环境的治理过程往往会降低欺凌。在积极的校园环境中,欺凌不是对规则的破坏,而是对关系的破坏。
实现积极学校环境的重要元素是社交情绪学习,它能够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Collaborative for Social,Emotional,and Academic Learning,CASEL)调查研究并制定了一套社交情绪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的核心技能。这些是反欺凌法案鼓励的标准技能。社交情绪课程的主要技能学习自我认知(识别你的感受)、自我管理(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地表达感情)、社会意识(换位思考)、人际关系技巧(建立基于合作和解决人际冲突的积极健康的关系)。社交情绪课程教会个人沟通技巧,提高整个同辈群体的沟通水平。
社会环境的改善对儿童的情感体验、学校成绩和减少欺凌事件影响显著。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项目取得的成果。教授学生社交技能,构建安全的学校环境,这样他们长大成人时就可能带来互动文化规范的变迁。美国文化中广为熟知的紧张关系,在反欺凌改革的讨论中并不明确。在立法辩论时,文化中的紧张关系不受重视,而且表述不充分,当国家积极支持受欺凌的非异性恋少年,而没有维护保守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和宗教情感时,这些保守势力则试图通过立法反对非异性恋者。最近,密歇根州《反欺凌立法》的斗争就聚焦在这一特别冲突上。虽然立法辩论表面上重视文化冲突,但是并未着眼于表达模式(例如如何认知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而只作为表达的议题(在道德上是拥护还是反对非异性恋少年)。充分调查的地区很可能面临着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法律介入反欺凌和“男生危机”关系,这是一个是新领域,笔者只是发现了一部分。
总之,在减少欺凌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大有作为,《反欺凌法》也对此作出肯定。人们想知道反欺凌改革中哪部分发挥作用导致了欺凌案件的减少。于是在研究效果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根据研究,改革力图创造一个充满归属感和包容性的环境。学校教会孩子们如何社交,并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这些技能减少了学生的情绪冲动,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和运用更高层次的沟通技巧。社会变迁对性别期待提出了挑战。在许多法律中,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进行社会情感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反欺凌是学校的职责。法律实施后,兴起了社会情感教育,因为法律要求在课程中加强社交能力的培训,基于社交情绪学习是减少欺凌的措施之一。
(二)性别不协同与男生的非正式情感教育
1.性别不协同与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和“问题”少年往往成为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但是相对于年龄较大且能够明确自己为非异性恋者而言,6到9岁的孩子,我们在欺凌的研究中很难明确将之界定为非异性恋者,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是遭到欺凌最多的。研究人员将孩童时代性别协同性的衡量范围和程度做成量表,惊奇的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更容易成为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此外,当研究人员调查儿童欺凌的原因时,大量孩子回答说他们可以通过外貌、运动能力等来判断性别是否协同。
男生和女生在经历欺凌时表现是不同的。女生的攻击性更多体现在语言上,包括社会隔离。男生则更多的是身体上的冲撞和攻击。一些研究表明,最有可能成为其他男生持续性身体攻击目标的男生通常是不随意与其他人有身体接触,或者不愿参与恶作剧者。
2.嬉闹游戏和男生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更倾向于嬉笑打闹。学者认为,从发展上讲,男生使用这些嬉闹方式学习彼此之间的界限和交流方式。在心理学文献中,嬉闹游戏被认为是学习交流的方式。换言之,男生进行“身体交流”,通过身体接触学习交流技巧。这个意义上而言,在男生世界的语言中,那些不参与嬉闹游戏的男生不与他们交流,也最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一项对幼鼠的研究内容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过程。
我们认为打闹是重要而固有的社会行为,如果幼鼠不这样做,他长大后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些幼鼠对良性的社会接触反映过度,比如社会性嗅探,这使得他们社会防卫过度,更容易升级为攻击行为。进而,在被带进大鼠的领地时,面对大鼠的主导地位,他们并没有表现出适当的顺从,他们不嘟行侵略性的攻击。他们采取的策略也无法避免优势鼠的愤怒。此外,童年期间没有打闹经历的白鼠,一旦遇到此类情况会表现得非常焦虑。最后,这些白鼠在协调与其他同类的关系时也会遇到困难。
尽管我们不能把白鼠和人类青少年的行为相提并论,但这一研究从侧面体现了人类嬉闹行为的原因。毫无疑问,白鼠的性别对分析问题很重要。对人类嬉闹行为的研究可能更为深入,但是同样认为身体接触是男生发展沟通技巧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
无论基于动物研究,还是神经心理学或文化规范,如果将身体接触作为我们对男生情感教育的中心,那么需要明确以学校为基础的社交情绪课程是社会沟通中自我认知的重要内容。
3.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的欺凌问题比较。很多人寄希望于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的男生在学校的表现能优于男女混合学校中的男生。《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颁布后,公立学校单一性别项目大量增加。但是这场运动的背后是政治认同。支持者们的受害叙述都是基于对男性的刻板印象。相比之下,单一性别学校重视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据说这些差异与反欺凌课程中认为的威胁相反。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与男女混班或者混校的情况相比,单一性别班级或学校应该采取何种反欺凌措施。
对单一性别学校中欺凌问题的研究不多。2005年美国教育部报告评估了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在很多方面的差异,结论是:“学校中的欺凌事件并没有作为独立问题而被充分审查”。在2009年5月,一份非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多米尼克・约翰逊(Dominique Johnson)认为当考虑到性别协同性问题时,单一性别校园中对欺凌的评估会出现不同结果。约翰逊通过分析性别协同的学生和性别不协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性别影响。约翰逊还考虑了特定学校中性别协同性的数量。她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和女生更有可能被欺凌。她认为单一性别学校对性别不协同的女生而言更安全,但是学校安全与否似乎取决于整个学校的男女性别协同性。她对已有的男生数据持怀疑态度,但她解释说,事态可能被扭转: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在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当学生不遵从学校的性别规范时,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已有文献尚无定论,这使得嬉闹游戏的研究备受关注,即研究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受到的惩罚,是来自于同伴欺凌,还是来自于单一性别学校为培养性别协同性而施加的惩罚。一些学校鼓励男生进行肢体沟通,他们鼓励表达的形式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相反,而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能够降低欺凌事件,创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既有学校教育模式在男生身上体现了失败,如果基于此我们将男生分离出来,他们会无所适从。对刻板印象威胁的强有力研究表明,学生按照群体对他们的期望行事。许多基于族裔的研究表明,由于成绩不好而将男生分离出来将同样影响男生的表现。但是欺凌问题更重要的方面是,对男生的刻板印象导致他们表现不佳。反欺凌立法下诞生了社交情绪课程,但是单一性别教育可能与这一课程的设想南辕北辙。
(三)新的隐性课程
我们已经探讨了男生危机、反欺凌立法、社交情绪学习课程项目、男生的“身体沟通”以及性别不协同性与欺凌的关系,现在我们再回到法律和政策上来。现在得出立法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我们应该看到法律将会在性别交流方面会带来重要的文化变迁。
《反欺凌法》要求并鼓励学校制定政策和开设课程,这会导致学校和地区对欺凌事件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定期对学生的欺凌经历进行调查。这些公开的评估和报告包括学校环境问题的所有原因,能给学校领导施加压力,进行改善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学校没有正确解决欺凌问题,他们或拥护零容忍(Zero-Tolerance)政策,或和政策玩躲猫猫游戏,或对公开的政策置若罔闻。但是对那些真正践行反欺凌法律政策的学校而言,他们不仅按照要求行事,而且扩展了反欺凌的内容,从零容忍到对欺凌事件的处置方法,社交情绪课程和校园文化和环境治理措施,都非常有效地降低了欺凌问题的发生率。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了社交情绪课程的方式来降低欺凌事件。由于既有的不温不火的介入策略令人失望,法律则更加严格,我们希望社交情绪课程的应用更为广泛。社交情绪课程教会孩子们如何辨识自己的情绪,直接的表达情绪,使用语言而不是肢体,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换位思考,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而不是处处找茬。学校要教授学生如何交往,如何融入社会,如果学生有进攻性的行为,要给予制止和指导,学校有义务减少欺凌事件。
社交情绪课程带来的改变可能远远超出立法者的预期。进一步的影响可能更令人意想不到。立法者歪打正着地建立了一个更融洽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每个人有着更丰富的情感和更融洽的社会交往。立法者当然也没有讨论学校中女性化的沟通方式和破坏男性沟通方式。他们已经着手减少严重的欺凌事件和与欺凌相关的自杀数量。
然而,当我们走过一个循证、有效应付欺凌的实践阶段后,我们看到学校文化的展开不知不觉中破坏了男生的情绪表达,不符合男生危机为导向的政策(Boy-Crisis-Oriented Policy)。这不仅是学校或者教育界的趋势,也是悄然影响到法律界。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认为“当今,男生需要防御的恰恰是那些声称捍卫他们的人;需要救援的正是那些拯救他们的人。”
五、结论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欺凌行为;欺凌类型;因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1-0001-06
一、前 言
有关欺凌行为的类型与形成及因应策略方面的重要性,笔者曾在相关的研究中 [1 ],依据美国“国家中学校长联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Principals )所提供的数据指出:一是欺凌行为最常来自于一般的社会暴力行为,大约有15%~30%的学生曾经是欺凌者或是受害者。二是在1994年到1999年之间,有253人死于学校暴力事件,有51种不同的死因,欺凌时常是与学生死因有关的因素。三是直接的肢体欺凌正在小W校园里增加,在初中阶段达到高峰,而在高中校园内下降。但是,在另一方面,言语欺凌却是一直持续增加。根据美国法院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的报告,新进的学生比起老生更喜欢欺凌同学。四是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相信,学校无法有效制止欺凌事件的发生,有更高比率的学生相信大人的帮助是没有效率也没有效果的;5.25%的教师觉得欺凌没什么或根本不理会它,只有4%的教师会持续去调查欺凌事件的起因。
此外,Tom V. Savage与Marsha K. Savage [2 ]指出,美国教育联盟(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在2003年已经将欺凌事件作为学校主要关心的议题。同时,也有研究结果显示70%的教师相信他们已经处理了所有欺凌事件,但是却只有25%的学生认同这样的看法。这显示出教师们对于欺凌这件事情与学生的看法是有很大出入的,并且,师生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沟通问题。
从上述之研究得知,对于欺凌行为一般的因应策略,即消极地不去理会,或是不上学,或一再容忍,会导致欺凌行为不断地重复上演。
二、何为欺凌行为
欺凌行为,一般指的是蓄意且具伤害的行为,是持续重复出现在固定孩子身上的一种欺凌现象。有关欺凌行为的意涵,详加说明如下:
1. 欺凌行为的定义
一般的欺凌行为定义,主要包括下列重要的意义:第一,欺凌行为是有意的、长期的、反复的;第二,欺凌行为的背后是在口头、感情、生理或是心理上让其他同学不舒服;第三,欺凌行为的特点是受欺凌者被欺凌者故意暴露出来,被拒绝融入友谊中,不能防卫自己;第四,欺凌行为的模式是要施加伤害、欺压、暴力、攻击等行为在他人身上。
因此,欺凌行为是一种刻意地暴露出某固定的学生,让他长期地、一再地在口头、财物、感情、生理和心理上被其他同学拒绝,意图伤害他而造成其直接或间接的人际关系疏离的行为。
2. 欺凌行为的意涵
一般欺凌行为的意涵,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
(1)欺凌行为的迷思与误解
Olweus [3 ]指出有关欺凌行为的迷思,认为:欺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男孩终究是男孩――欺凌只是他们的发泄罢了;欺凌是发生在所有的学校,没有什么好忧虑的;棍棒与石头可能打伤你的骨头,但是言语是从不会伤害到你;欺凌对我而言从不曾造成伤害;欺凌会使你更勇敢/让你知道生活是什么,只是如此而已。
因此,欺凌的行为极容易被教师与家长误解,认为只是校园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人际相处无害,甚至认为受害者是“自找的”;同时,也认为这样的行为只会在低学业成就的学生身上发生,发生的地点只和学校相关;只要没有肢体上的伤害,就不算欺凌等等。这些误解与迷失,必须要借由教师与家长正确地传达欺凌行为的知识并改变对于欺凌行为的看法,才能被消解,从而建立正确的反欺凌观念。
(2)欺凌行为的内容
Meyer和Elizabeth [4 ]认为,使用“欺凌”这个词时,必须包含下列之一的行为:真实的或被威胁的暴力;钱、财、物被勒索或强夺、或被偷;强制一个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做或不想做的事;一个孩子在友谊团体中被忽视和被要求闭嘴;被嘲弄与被羞辱;老是对不同的孩子责骂;取绰号或贴标签;传递攻击性的讯息;散播不实的谣言与耳语;传送侮辱性的电子邮件。
欺凌行为的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其中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受害者是固定、孤独的,易被标签化;二是大欺小、强欺弱的权力关系;三是口语、肢体、关系、性取向上作为欺凌的主要内容;四是引起受害者的反击,但在反击时仍会成为受害者。
(3)欺凌行为的区辨
欺凌与冲突、骚扰、威胁、恐吓之区辨,有助于了解校园欺凌的意涵与形成原因,进而针对校园欺凌拟定有效的策略。
笔者认为区辨欺凌行为的关键在于 [1 ]:其一,戏闹或游戏的角色是否可以互换,且当其中一方因不舒服而要求停止时,是否得到停止;其二,当事人是否自愿参与其中,或者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自由与弹性,个人的主体性与尊严是否被尊重。
三、欺凌行为的类型与相关因素
欺凌行为的方式一般由肢体欺凌慢慢发展成语言或社会控制的欺凌方式。随着教师及家长对肢体欺凌的制止,年龄越大的儿童使用的欺凌方式转向于言语伤害或同伴对受欺凌者的关系疏离。有关欺凌行为的类型与相关因素,详加说明如下:
1. 欺凌行为的类型
欺凌行为本身即是一种伤害性的行为。对于各种欺凌行为的类型,可以有以下的分类:
一是关系欺凌,它主要是操弄人际关系,与语言欺凌经常一起发生。两者是属于欺凌发生刚开始阶段。
二是言语欺凌,虽然肉眼看不到伤口,但它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时比肢体伤害更严重。此行为通常伴随着关系欺凌。
三是肢体欺凌,它是临床上最容易辨认的一种形态,是教育工作者最常关注的一种形态。
四是性别欺凌,它是指受害儿童被他人用与性有关的有害语言、行为或影像等实施的侵犯。
五是反击型欺凌,它主要是指受欺凌者因长期受到欺凌而给予反击的形态。如美国发生的多起校园枪杀事件,即属此类。
六是网络欺凌,上述所属的欺凌行为皆可使用“网络”来执行。此方式不受任何限制,可能导致的伤害更大,影响更远。例如,有女影星因为被网络欺凌,受不了折磨而轻生,这种类型就是属于网络欺凌。
2. 欺凌行为之形成因素
(1)学生个人因素
笔者在相关的研究中指出学生成为欺凌者的因素主要有:学业上的挫折感;学生有欺凌行为的责任主要是大人不够关心孩子,以致于孩子认为只有一种方式可以在欺凌环境中生存,就是倾向有暴力的行为;没有楷模可作为典范;在家庭中受到暴力对待;家庭对孩子漠不关心;孩子结交不好的朋友;人格及品性失常 [1 ]。
欺凌行为形成因素中的个人因素,主要包含下列要项:欺凌者因欺凌行为受到欢迎,而增强其欺凌行为的意图;欺凌者因欺凌行为享受到支配权力;欺凌者在各种环境下都处于心理负向的状态;欺凌者对于受害者产生妒忌的心态;受害者的人格特质有“负面支配性”、能力弱势等特点。
(2)家庭因素
依据笔者的研究,欺凌行为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包含下列要项:一是父母忽视管教或态度冷漠且不一致,易导致孩童没有同理心,容易造成孩童在学校欺凌他人与被欺凌的情况;而父母的管教开明且权威,则孩童比较不易在学校欺凌他人或被欺凌。二是家庭从事特种行业或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也容易受到欺凌 [1 ]。
(3)学校因素
Sharp [5 ]认为,文化因素很容易让这些学生成为被欺凌的目标。不同种族的文化很容易造成一些负面的印象,致使这些孩子无法被融入友谊之中,进而在不友善的校园中成为欺凌行为的受害者。除此之外,她还提到一个现象:“就算这些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很优秀,但是,到了公共的场所,例如等待校车时,他们还是很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笔者认为欺凌行为形成因素中的学校因素主要包含下列要项:一是学校的不友善氛围会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增加;二是教师管教方式的冷漠,会使欺凌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三是受害者的沉默忍耐,无法有效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 [1 ]。
(4)社会因素
邱珍琬 [6 ]指出,大环境及社会本身对于性别角色的要求,鼓励竞争比较,加上媒体传播之力,这些都是欺凌行为易发生的社会环境。“以暴制暴”是社会环境的结果,“观察模仿”也是社会环境的力量。
Sharp [5 ]提到媒体的影响力,认为:“谁能忘记那些在电视传媒中,对学校新生那种恐怖的虐待方式?”这些孩子在进入学校时,就已经成为被嘲笑、被攻击的受害者。
综上所述,欺凌行为形成因素中的社会因素主要包含下列两项:一是传递暴力行为的社会风气,容易产生校园欺凌事件;二是社会氛围对于性别的不友善,强调以暴制暴,容易产生校园欺凌事件。
因此,在欺凌行为的形成因素上,学生本身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只要处在不友善的环境中,就容易产生欺凌行为。在家庭因素上,父母的管教方式与学生欺凌行为有高度相关。因此,家长在管教上,应保持处罚上的一致性,并对孩子适时关心,才不易产生欺凌与被欺凌事件的发生。在学校因素上,教师的管教要赏罚分明,并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社会因素上,应减少暴力影片的播放与传播,以避免模仿行为发生。
3. 欺凌行为之相关因素
(1)性别因素
在欺凌行为相关因素中,性别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要项:其一,就男女性别而言,男学生受到欺凌的情形比女学生多;其二,男学生多涉及肢体欺凌,女学生多涉及语言及关系欺凌;其三,教师的刻板性格印象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而导致欺凌事件的发生。
(2)年级因素
有关年级因素影响欺凌行为,相关的研究结论并无一致的看法。笔者认为在欺凌行为相关因素中,年级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要项:第一,一般而言,肢体攻击行为高年级多于低年级;第二,在初中,肢体欺凌以初中二年级发生率较高;第三,年级的差异会影响到欺凌行为的类型及发生率。
(3)学业成绩因素
笔者认为学生学业成绩佳而受到同学欢迎,是建立在他们的能力可以成为控制人的权力基础上的。本质上来说,他们的高权力是来自可支配他人。杨宜学的研究结果 [7 ]指出,男生、低学业成就及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受到网络欺凌的程度高于女生、高学业成就及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
在欺凌行为相关因素中,学业成绩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要项:一是无论成绩的好坏高低,皆可能产生欺凌行为;二是学业成绩佳的欺凌者,其权力的掌控是能力的展现之一;三是学业成绩不佳的受害者,遭受到各种类型欺凌行为的比率较高。
四、欺凌行为之影响
欺凌行为是在群体中所形成的暴力行为。参与者包含绦衅哿栊形之欺凌者、欺凌行为之受害者、处于欺凌行为当中却非欺凌者也非受害者的旁观者。这三种角色的并存,才能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欺凌行为,也才能够在校园内上演欺凌。
欺凌行为的相互关系是指欺凌者、受害者、旁观者三者之间的行为。欺凌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关系存在着权力、人际关系的不均现象。
1. 欺凌者及其影响
校园欺凌者有几个特点:强壮、自信且冲动;与受害者同龄或稍长;对任何人都具攻击性,包括同学、家长、老师和兄弟姐妹;出身于充满敌意、忽视孩子的家庭;父亲有攻击倾向或十分冷漠;身边都是同类朋友;亳不同情受害者;为了刺激、权势和控制欲而欺负别人。
欺凌者本身有以下的特质:心态较坚强、无同情心、以伤害他人为乐;滥用权力、掌控他人、支配他人欲望较强;个性具攻击性、充满敌意、冲动、报复性高。
欺凌者受到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要项:一是儿童时期对于欺凌行为未加控制,成人后易发生刑事案件;二是学习时期对于欺凌行为未加控制,进入社会后易使用相同手法来与人相处;三是短期影响会更有权力与势力,长期影响则是出现行为。
2. 受害者及其影响
邱珍琬 [6 ]认为受害者除在体格上较为瘦弱外,也表现为孤单、安静、少朋友、较神经质、较不会为自己出气、看法较悲观等心理特质。笔者认为受害者的特质有:性格上倾向于敏感、退缩、谨慎;缺乏果断力;社交能力较差;低自尊;男性相较于同学较弱或个头较小;女性在生理外表上较无法吸引同学;害羞,朋友较少;与大人的关系较同学好;有些不同于常人的问题,如学习能力差、种族歧视、性取向和生理上的问题等;有过度保护自己的父母亲。
综上所述,欺凌受害者本身包括以下特质:受害者的外表上较为弱势、性格上较神经质、安静、悲观;低自尊、有过度保护自己的家庭;不预期的失常态度、缺课、对学校活动参与度低。
此外,研究发现欺凌受害者受到的长期影响包括:低学业成就表现、缺课、药物与酒精滥用和自杀行为的发生,都与在学校场域中被欺凌有关 [5 ]。具体表现为:身体的伤害;辍学;翘家;有人因此讨厌家人;怪罪同学没有出手帮忙而讨厌同学;觉得自己很差劲;消极地任人欺凌。
五、不同欺凌类型行为之因应策略
欺凌行为存在于校园之际的当下,就应有相对应的策略来因应。学校的所有成员,无论是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及教师、学生,包括欺凌者、旁观者、受害者等,都应为友善校园尽一份心力。
1. 关系欺凌之因应策略
笔者在研究中指出,受到同学欢迎,学业成绩良好,有高自尊,在团体中是领导者的欺凌者,较常使用关系欺凌 [1 ]。女性较为喜欢使用这样的欺凌方式,因为它不容易被教师发现。这样的欺凌方式主要是耳语和社会关系的孤立。就是因为如此,在研究报告中都显示女性被欺凌次数比男性要来得少。因此,关系欺凌之应因策略主要是班主任应该去真正了解学生在班级内是否有被其他同学孤立的现象。
2. 言语欺凌之因应策略
言语欺凌是最常发生的欺凌行为,但是,班主任却是最少回应的。因此,当班主任发现学生无论是开玩笑或是故意采用不当语言来嘲笑他人时,应立即制止,并建立言语规范的界限;宁可严肃去看待学生之间的不合宜玩笑,也不要因为长期放任学生使用嘲笑的言语而给予学生形成言语欺凌的机会。
3. 肢体欺凌之因应策略
有些受害者会认为自己是做错事情,所以才会被欺凌。而有这样的想法的受害者更易被一再欺凌,如果没有被欺凌,反而会认为自己在班上不受欢迎。这样的受害者,在停止欺凌后甚至开始有自我伤害的念头。当班主任面对这样的受害者时,处理的焦点应放置在改变受害者的想法上,告诉受害人任何人都不应使用欺凌的方法来处罚另一个人。
因此,肢体欺凌之因应策略主要是不该出现在班级上的行为举止,班主任皆应立即制止。打闹与开玩笑,甚至冲突等行为,都不应在教室内发生。一旦发生,班主任应给予公平而一致性的处理。赏罚分明的班主任,是有效制止肢体欺凌的主体。
4. 性欺凌之因应策略
性欺凌的具体行为包括:性或身体部位的不雅玩笑、嘲笑或评论;性取向或的嘲笑;散播或传递有关性的不实纸条或谣言;侵犯身体的动作。因此,在性/性别欺凌之应因策略上,无论是在言语或肢体上,班主任都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模范,不应使用相关性与性别不平等之言语来教学,也不应针对学生之性别而使用不对等的教学策略,以避免形成潜在不平等的教学氛围。
5. 反击型欺凌之因应策略
班主任由于漠视受害者在学校所受到的欺凌,致使受害者感到无力感,因而做出极端而无法挽救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从一般的威胁发展到校园枪击事件。这些犯案者,都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因此,反击型欺凌之因应策略,需要班主任平时多P心学生,用心去观察学生一定可以有效预防欺凌行为的发生。学生们之间的打闹或许不容易区辨,但是,班主任若能采取宁可立即制止打闹行为,也不让打闹行为演变成欺凌行为的做法,势必可以有效阻断欺凌行为的发生。
6. 网络欺凌之因应策略
网络欺凌之所以非常难以控制与预防是因为它通常是发生在学校及教室之外,而且多数使用网络欺凌的欺凌者自认为不会被抓。因此,这样的欺凌对于学校教育者而言,是很棘手的问题。
笔者在相关的研究中曾提出反网络欺凌的做法: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就应教导学生使用网络时应遵守的规范;二是建立反网络欺凌的班级气氛,例如禁止散播谣言及不雅图片或影片;三是学校应鼓励学生举报网络欺凌者,应掌控学生在学校电脑中传输的内容;四是教师应警示学生网络欺凌是直接与间接欺凌之一,使用网络欺凌就是违法行为;五是明确定义网络欺凌并告知可能的伤害;六是学校领导者应鼓励教师与家长一起执行反网络欺凌的政策 [1 ]。
网络欺凌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涉及所有的欺凌行为,同时,它发生的地点不只是在学校教室里,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所以并不容易控制。多数学生认为它不容易被抓到,就算被抓到也没有证据证明这样做有任何的伤害。但是,网络欺凌的伤害绝对不是学生天真好玩的游戏,它也不亚于任何一种形式的欺凌。
六、学校在行政与文化上之因应策略
学校的反欺凌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多数的欺凌事件是发生在班级之外。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建立反欺凌的环境与氛围,校园欺凌事件是不可接受的;第二,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接受反欺凌的教育训练;第三,任何人都不应该被欺凌;第四,清楚地定义并规定反欺凌政策,让全体师生皆可清楚理解;第五,让父母亲清楚知道学校反欺凌的政策,让学生明白实施欺凌行为的后果是什么;第六,让所有的家长及师生都必须知道欺凌后果的严重性。
综上所论,学校行政组织必须建立反欺凌的条约并赏罚分明,以形成学校反欺凌的文化。行政人员必须帮助教师去区辨欺凌与玩闹之间的不同,甚至帮助教师去搜集相关资料,作为教师教学上的反欺凌教材。有效的反欺凌政策是师生需要时间去了解和接受的,行政人员应给予教师与学生在反欺凌上的支持与帮助,让整个学校借由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上的集体合作,形成公平而又安全的学校环境。
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之因应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曾提出班主任的反欺凌策略明细:建立彼此尊重的班级气氛;鼓励学生遵守反欺凌的班规;在课堂中随时随地尊重他人;建立学生反欺凌的决心;在课程内设计反欺凌教案;在角色扮演、创意写作、合作学习中把焦点放置在同理心与同学关系的建立上;反欺凌及网络欺凌的政策请家长协助;学校应明定欺凌之定义及无法接受的范围;反欺凌政策中应对新同学友善欢迎并提供相关的咨询途径与手册;对欺凌者与受害者提供一对一的协助与辅导;对受害者提供人际关系的建立技巧;全体成员随时对反欺凌提供建议;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面对欺凌事件 [1 ]。
Ben Whitney [8 ]认为:资深的教师应有能力观察到学生非意外性的受伤或是表现出的沮丧;在处理事件上,不要一次问受害者太多问题,友善地给予支持,必要时交付专业人员辅导;在关怀上要小心谨慎,避免受到误解,并总是保持最大的关心;任何不适合的碰触,对孩子而言都有可能是一种欺凌,类似这样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一种犯罪;教师勿处罚孩子,必要时交给专业人员处理;观察到的任何状况,都应与专业人员沟通分享,以确定事实;告诉家长,与家长一起关心。
笔者认为旁观者是有义务及责任去预防及制止欺凌事件的发生。在处理欺凌事件上,不要把重心放在欺凌者向受害者道歉上,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很容易在教师不在现场时,让受害者再次被欺凌者伤害。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上,应包含社交技巧的训练,如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班级开会等。这些课程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确立新的态度并建构班级人际关怀的气氛。因为,同学关系的好坏才是反欺凌政策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旁观者是否参与,更是反欺凌能否成功的核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该建立友善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彼此之间合作与和平相处。一旦有任何学生超越此界限,就应给予立即有效的制止,这样才不会姑息养奸、养虎为患。
八、结 论
在处理欺凌事件上,预防胜于治疗。许多学生并不清楚何谓欺凌,大部分的学生都以为只有被打或是有受伤害,才称之为欺凌。但是,事实上,欺凌不只是肢体欺凌。班主任应教导学生认清各种欺凌之形态与内容,而非把预防欺凌或是制止欺凌行为的重责大任,加在自己或是所有教育者及行政人员身上。
学生之间的玩笑在无法分辨时,应适时制止,避免擦枪走火,防止演变成言语欺凌或其他形式的欺凌行为。对于欺凌者,应确立惩罚机制;对于旁观者,鼓励其正义感,对观看欺凌行为而未通报者,应连带受处分。真正行为不当的是欺凌者而非受害者,因此,对于受害者的保护需要有专业而有效的策略,避免受害者再次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1]林进材.台湾地区中小学欺凌行为及因应策略之研究(2016)[R].
[2]Tom V. Savage,Marsha K. Savage. Successful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Teaching Self-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M].SAGA Publishing Inc,2009.
[3]Olweus D. 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M].Oxford:Blackwell,1993.
[4]Meyer,Elizabeth J. Gender,bullying and harassment:Strategies to End Sexism and Homophobia in School[D]. Teacher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2009.
[5]Sharp S. School Bullying: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M]. London:Routledge,2008.
[6]邱珍婉.小W校园欺凌行为与对应策略[D].屏东:台湾屏东师范学院,2001.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4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一】一、校园暴力的几种表现
(一)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大同学,自以为有力气,就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来殴打校内外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这伙中学生与另一伙中学生相互殴斗的现象,也称为学生打群架。中学生打架斗殴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难发现,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
(1)放学 时。中午或傍晚放学,特别是周末中午,一些与校内学生有联系的校外少年,还有被学校开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门口寻找机会打架。同时,大批学生出校时易因发生碰撞而引发打架。
(2)考试结束时。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老师忙于批改试卷,学生普遍松口气,一些不良学生就惹是生非,易发生打架斗殴。
(3)秋季开学时。新生刚入学,学校老同学串联的,其中有因过去的“仇恨”而算账的,往往采用暴力攻击的手段来解决。
(4)课外游乐活动时间。不少学生喜欢到校外去打桌球、玩电子游戏和相聚郊游等。由于社会活动场所管理不严,人员复杂,学生之间常因争输赢、争地盘而发生冲突,导致打架斗殴。
(5)节假日。由于休息时间,有的学生家长又不在家中,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跑到外面去,易发生打架,甚至相约互斗。
(二)强索钱财。
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比较普遍且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往往发生在中小学校门口或附近地区,大年龄的中学生向低幼学生强索钱财,以暴力相威胁,逼迫低年龄学生交出零用钱或学习用品等,并不准他们告诉学校和家长。此类事件不仅摧残了被袭击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造成许多家长人心惶惶,对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担惊受怕。
(三)毁坏物品。
有的中学生由于心中的不满、怨恨等情绪作用,通过毁坏物品来表现和发泄。在一些中学生里可以看到被学生破坏的课桌椅、墙壁、门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学生发泄情绪实施攻击的结果。这类攻击行为的目标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四)争风吃醋。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而早恋给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往往会因为女生而产生嫉妒、排挤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为缺乏沟通和引导而酿成打架甚至凶杀等暴力事件。
(五)心理障碍。
青少年攻击行为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就是由于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所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具有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在于他们的意识障碍、幻觉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碍、情绪情感激烈等。在这种异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引起攻击性行为,给他人造成轻重不等的伤害,极端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比如常见的少年多动综合症,表现为多动、多话、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并会干扰社会秩序。有多动综合症的少年行为,常有攻击性,一次性精神症状有突然发怒、行为冲动的表现,二次性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暴力攻击行为,在生活中显得喜与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障碍,造成行为混乱,在兴奋之下会伤人或物。再如,少年躁狂症者有的经常惹是生非,发生打闹等冲动行为,造成对他人的攻击。鉴于这些攻击行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碍,而是在精神障碍的情形下发生的,所以应提醒人们给予特殊的注意。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暴力病态在向校园延伸的结果。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给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隐患。这种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造成的校园“恶瘤”,如果不在校园内得到应有的遏制,那么以后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一)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们大多受到极度贫困、父母离异甚至家庭暴力等负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可见,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老师对学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
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老师施暴在前,学生想要对抗在后,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吧!
现在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件,虽还是时有发生,但已大大减少,这正是教师观念进步的体现。而校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略。校园“冷暴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不理睬、疏远、隔离及在语言上进行讽刺等行为。这些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动,但其杀伤力更大。老师如果对向个性较强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话,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的后果,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二】一、活动主题:
我将本次活动确定为“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背景及目的:
背景: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我校近期也出现了几起学生打架斗殴的事件。
目的: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使同学们明礼守法,更好地认识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如何预防和抵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争,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给学生发放《中小学生守则》,人手一份,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2、学生准备:让学生宣读背诵《守则》,事先熟知《守则》内容,并思考校园暴力的表现及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暴力事件,在活动之前让学生先思考,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更轻松的接受和理解活动内容。
四、活动过程:
(一)认识校园欺凌
1、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这一词语还很陌生,或理解不准,所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欺凌的定义,首先让学生明确何为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围绕“什么是欺凌?为什么要反欺凌?”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分享:所谓欺凌,简单来说就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多欺少。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要严厉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2、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校园暴力的恶劣性质,进而讨论校园欺凌的危害,提出问题“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
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多媒体出示2019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出一些原因。
1月9日,广西宾阳县初中女生打群架,目击者称现场惨烈。
2月28日,云南富宁县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欺凌拍照上传空间。
4月9日,山东邹城初二女生宿舍内被殴打被逼下跪。
4月17日,北京105中学一女生遭轮番扇耳光。
4月17日,广东汕头多名青少年围殴一名身着校服男生。
4月19日,湖北红安00后为争女朋友斗殴,操板砖砸人手段凶残。
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学生及社会青年追打,捅伤。
5月12日,福建晋江学生校外打架一死两伤。
5月19日,辽宁沈阳宁官实验学校篮球暴力事件。
6月16日,山东济南一中学多名学生暴力殴打同校学生。
6月21日,湖南怀化一女生在校园遭8名学姐群殴致耳膜穿孔。
6月26日,河南信阳数百中学生赤膊群殴。
(二)抵制校园欺凌
此环节设置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2、矛盾一时难以解开,如何有效扼制校园欺凌的发生?
3、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如何应对?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从学生间出现矛盾时、校园欺凌发生前、校园欺凌发生中三个不同阶段提出的,能够让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处理矛盾,并尽可能的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伤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避免校园欺凌的做法:
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理睬;找老师;懂自救。
从施暴者的角度想:想后果;勿冲动;换位思考。
(三)校园欺凌案列分析
某中学一女生食堂打饭时,和另一名女生发生口角,没想到,竟遭到多名女生毒打,其中一位打人后,还做出胜利的手势。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正确方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引案例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并引导学生回答:
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然后机智勇敢灵活地与其斗争;
3、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
4、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四)总结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5
关键词:网络欺凌;青少年;危害;对策
在生活当中,用肢体行为攻击受害者,或者用孤立、恶意中伤、排挤、传播谣言等方式来达到让受害者心灵受伤的目的,都属于欺凌行为。因此,有人把欺凌定义为恃强凌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社交网站的盛行,网络世界出现了一种欺凌的新形式――“网络欺凌”。青少年是网络欺凌的主要对象。笔者通过大连心理咨询机构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大连地区部分学生患有学校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网络欺凌。
一、“网络欺凌”行为界定及其现状
(一)行为界定
欺凌:在生活当中,用肢体行为攻击受害者,或者用孤立、恶意中伤、排挤、传播谣言等方式来达到让受害者心灵受伤的目的,都属于欺凌行为。因此,有人把定义为恃强凌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指 恃强力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关于“网络欺凌”,大众比较认可的概念是:个人或者群体通过网络或者通信工具对受害者进行侮辱、威胁、骚扰的行为。常见的现象有:在网上对其他网民使用语言暴力;把受害人资料(如真实姓名、容貌等)公开,俗称“起底”;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俗称“改相”;在论坛中通过发帖甚至“洗版”等方式公开侮辱受害人,等等。
所谓“网络欺凌”(Cyber-bully),是指通过在网络(包括电脑、手机或其他可以连接网络的通讯媒体)散布个人隐私、图像,甚至是虚假的谣言等来使受害者在线上和线下遭到骚扰和侮辱。这种被公开或者匿名侮辱的经历会给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严重的甚至导致很多青少年的抑郁与自杀行为,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 现状
“网络欺凌”(Cyber-bully)开始演变成全球的浪潮,并逐渐成了困扰各国的校园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的香港与台湾都有资料与数字显示,有10%-30%的青少年遭受过“网络欺凌”,美国、日本都有过“网络欺凌”受害人不堪痛苦而自杀的相关报道。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香港游乐场协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联合在广州、香港及澳门三地同步进行了一项有关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调查,并在2013年11月12日了《穗港澳青少年网络欺凌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在2460个调查样本中,有394名欺凌者及469名受害人,约占调查样本的16%和19%。可见,在“网络欺凌”现象中,青少年当中的欺凌者和受害者人数是相当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都接近两成人数[1]。
二、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透析
导致青少年产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外也与外在的环境密切相关。
(一)内部因素
1.基于青少年自身特殊的心理特点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是受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认为不能委屈自己,不满意就要表达出来,这是自己的权力,在性格上难以,加上好胜且不安分,尤其是女孩子她们在学校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并用各种损招排斥、报复一些她们认为与众不同或是不合群的同学。因为网络具有传播面大、传播速度快、便捷等特点,成为了这些青少年攻击他们“看不顺眼”的同学的首选途径。
2.青少年缺乏管理情绪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很多青少年与同学同伴生矛盾后,由于缺乏合理的沟通方式,导致愤怒与敌对情绪较高,而因为个体缺乏应对这些情绪与冲突的心理技巧与方法,带着这种情绪状态面对网络时,其极高的负性情绪导致了思维的偏激,一些偏激的、冲动的思维、观念与想法萦绕脑中,挥之不去,此时他们已经失去了理性,无法对他人形成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完全处于偏激、敌对片面、钻牛角尖的状态,消极思维又进一步推动负性情绪,在大脑中不断地增强循环,这时那些恶意中伤的、夸大的、甚至是诽谤的语言经由指端流淌而出,个体不会想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而这种行为很容易与网络建立条件反射,即每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只要打开电脑,其负性情绪与消极思维首先优先兴奋起来,长期以往,甚至发展成个体从事“网络欺凌”的一种超凡的能力与灵感。
3.弱势群体表达不满的途径
有时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些令人气愤的网络欺凌事件的肇事者在现实生活竟然是性格内向、软弱、胆小的个体,呈现出双重性格。当一些孩子因为性格懦弱而不敢在现实的世界里去对抗比他强大的同学,他可能会选择网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们是弱者,只能在虚拟的世界去实现他们成为强者的梦想。
(二)外部因素
1.社会大众转播媒体的负面导向作用
电视剧与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起到了不良的导向作用。如2004年美国就曾以女孩的欺凌行为为题材拍摄的《坏女孩》,韩国的《我的野蛮女友》、 台湾的《流星花园》等影视作品的风靡一时,其中很多情节是关于主人公的暴力与欺凌行为,其实对青少年的以强欺弱、以大欺小、拉帮结伙等欺凌行为提供了示范与效仿的榜样。
2.网络欺凌行为容易实施
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与隐匿性,导致了网络欺凌行为的“去个性化”,使个体需承担的行为后果的风险降低了,导致个体的自我道德约束力也随之降低,沉溺于网络交友的青少年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和人沟通,情绪上易焦虑、易激惹,容易与人发生冲突。所以当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游荡的时候,心中充满的是阴暗与敌对的情绪,而这种敌对情绪激发了他们在网络上表达对某些人的语言攻击行为。
三、网络欺凌行为的危害
网络欺凌行为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毁灭了无数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可以说网络欺凌社会的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研究表明,网络欺凌行为与学生的缺课率有关,遭受过网络欺凌行为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缺课率。即使那些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个体在学习成绩上也没有明显的提高,更多的个体呈现出迷恋网络,成绩下降的状态。
(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严重
抑郁是欺负给青少年带来的最明显健康危害之一。青少年早期抑郁的持续发展可能会扩展到整个青年期和成人期。无论是受欺者,还是欺负者都表现出低自尊的倾向,各角色都有严重的抑郁的风险。他们也会因为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诱发物质滥用[2]。
(三)自杀行为
自杀是网络欺凌行为带来的最令人震惊的后果。2013年8月初,一名14岁的女孩因在ask.fm网站表达自己受到抑郁困扰而受到欺凌者的持续谩骂,最终精神崩溃,上吊自杀。短短一年时间,仅该网站遭受网络欺凌而最终自杀的人已经超过10人。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人正在遭受网络欺凌行为的毒害,自杀在他们心中已经是解决这个问题有效途径。
四、减少与预防网络欺凌行为的对策
“网络欺凌”行为已经是网络时代的一个副产品,是需要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下面仅从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角度为大连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预防与减少提出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肩负起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
1、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给青少年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理性处理负性情绪的方式方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具有合理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能力,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提升每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康而优秀的人格品质,如果每个学生的心理能够充满阳光,客观评价与对待外界事物,就会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3]。
2、加强学生的网络素养与道德的宣传教育。利用有效途径进行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与道德教育,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要创新、灵活、高效,比如可以利用心理课、德育课或者主题班会等形式,采取角色扮演、情景剧、心理剧、头脑风暴讨论等活动方式,对网络欺凌行为进行认识与讨论,让每一个孩子通过活动方式,去真实呈现并真切感受网络欺凌行为给他人心灵带来的巨大伤害与后果,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换位思考等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培养当代青少年 “慎独”的道德品质,即独自一人是,也能做到善良、正直、公正、行为检点,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会焦虑、内疚与良心不安,以加强个人独处时的修为。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们知道,网络欺凌现象对他人造成的精神伤害,已经构成了侵犯行为,严重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恶意中伤、诽谤、严重的人身攻击导致了他人精神失常或者生命的丧失,是需要承担法律后果,树立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
(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与引导,做孩子心灵的好朋友,当孩子情绪上有所波动的时候,要及时关注引导,不让孩子心理留有阴暗与灰尘,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向父母倾诉,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与减少孩子的网络欺凌行为,同时对受网络欺凌的孩子,家长也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与途径保护孩子受伤的心灵,及时解决其所到来的消极后果。同时教育孩子在遭受 “网络欺凌”时,要能够打破沉默,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勇敢地站起来保护自己。
(三)大众传播媒体要有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绿色和谐的媒体环境
大众传播媒体包括网络、报纸、影视作品等要注意舆论导向,多一些对社会正面的积极事件的报道,减少与淡化一些负性事件的报道,如果都社会负性事件大肆宣传与报道,会给媒体受众消极的心理暗示,为大众提供了可效仿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恶性事件报道后,会接二连三的发生同类事件。(如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一下岗工人的校园杀人事件等)
(四)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网络外的娱乐方式
学校与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比如:体育运动、绘画、音乐、棋类等健康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鼓励孩子每天都要坚持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调节情绪的最好方式之一,体育运动会通过改变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如肾上腺素的分泌而产生积极情绪。这些活动均会让孩子获得愉悦、轻松、宁静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思维与对事物的看法均是积极的乐观的与理性的。
(五)网络主管机构要进一步健全网络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内容审核,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保护个人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规定,严格落实先审后发的管理要求,不得转载传播有关“网络欺凌”信息内容,对蓄意传播此类信息的用户关闭账号。
[参考文献]
[1] 姜萍.当代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探析[J]. 广西教育,2014(2).
校园欺凌研究方法范文6
社会工作 校园霸凌 成因 辅导
一、何谓“校园霸凌”
霸凌(bullying)一词,最早是由霸凌行为研究领域先驱、挪威学者Dan Olwen于1978年提出,即“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台湾学者张信务则提出“霸凌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校园霸凌(school bully)则是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有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成为受欺凌的学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吴清山、林天佑,2005)。暴力霸凌通常是以团体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团体中会有一个领导者及其跟随者一起进行暴力行为。
二、校园霸凌的影响及成因简析
校园霸凌行为由三方面主体组成,即霸凌实施者(bully)、承受者(targeted children)和旁观者(bystanders)。而校园霸凌对三个主体的影响如下:
1.对霸凌实施者来说,校园霸凌会滋生他们的暴力倾向和犯罪行为,通常来说他们的倾向比较高,而且相应的社交人际能力不佳。
2.对承受者来讲,遭受到欺负和嘲讽会使得他们的自信心下降,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容易有忧虑症倾向和自杀倾向。
3.而作为霸凌旁观者,他们内心会产生很强的焦虑,他们会忧心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他们或许会认可暴力行为,尝试用暴力攻击的方式解决问题。
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校园霸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因素考虑:
1.个人因素。霸凌者的个性特质一般表现为激动易怒,没有耐心,对待他人缺乏同理心,施暴男生一般在生理发展上较其他男生要壮硕。
2.家庭因素。多数霸凌者的家庭都存在着各式的问题,如缺乏关注、过度溺爱、权威式管教、家庭暴力等。孩子在这种情境下耳濡目染,崇尚暴力,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推崇“成王败寇”的理念。
3.学校因素。霸凌现象突出的学校都存在着校风不正的问题。学校未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思想道德教育未能得到落实。此外,教师负面的示范引导以及学校对霸凌事件的姑息态度都产生了一定的恶化作用。
4.社会因素。当今,我国文化市场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管理,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暴戾之气的文化产品,错误的认知及人生观。
三、不同主体的辅导策略
校园霸凌事件对校园安全及学生身心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霸凌事件的相互关系人其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若不能给予有效辅导,无论是霸凌者与被霸凌者都将在身心上留下「霸痕,甚至将问题从校园延伸至社区或是日后的家庭,形成暴力的恶性循环。所以,除了在事发时立即介入处理之外,成人更应于事后针对不同的霸凌角色进行适当的辅导措施,以减轻霸凌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1.针对霸凌实施者的辅导策略
台湾儿童福利联盟(2007)的调查报告中提及,国外研究证实,曾是校园霸凌者的学童,到24岁为止,有60%的人至少有一次犯罪记录,有40%的人有高达3次或至3次以上的犯罪记录;而没有霸凌行为的学童,他们只有10%有犯罪记录。由此可见,对霸凌者的及时、有效辅导对其人生道路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纠正、引导作用。针对霸凌者的性格、行为特征,辅导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了解成因
霸凌事件的产生原因在前文中已有所提及,针对四个不同的要素,成人应首先确定在霸凌事件中霸凌实施者在哪个或哪几个因素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成因开展以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等方式各异的辅导手段。
(2)教授正向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
向霸凌实施者教导并示范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如接纳、不批判、平等,相关关怀与尊重,学习适宜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并且对霸凌者进行紧密实时观察,当霸凌者出现积极良好的行为举止时,要予以正面的肯定与鼓励。
(3)建立规范行为,树立正确价值观
让霸凌者意识到霸凌行为的危害和可能触犯到的法律法规以及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于霸凌者制定合理明确的行为规范,鼓励、要求其遵守。并且帮助霸凌者树立“恃强凌弱是错误且可耻的”价值观。
(4)整合资源,建立多级辅导体系
对于霸凌者的辅导,其核心便是建立一个由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组成的多级辅导体系(详细介绍见文章第四部分)。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强化对霸凌者的辅导,四者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密切合作与联系,进行资源共享与整合,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辅导专家的协助。
2.针对霸凌承受者的辅导策略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专家E.Eron进行的35年纵贯性研究发现:被霸凌者被欺负之后会有更多的行为问题产生,而且随着时间而愈加严重。而且相关调查研究也表明,受霸凌的孩子只有三成会主动告诉老师或者家长,这就使得对霸凌承受者的辅导变得更加困难和迫切。笔者认为,针对这一主体的辅导策略可以分为如下三方面:
(1)积极观察、主动关心少年的日常表现
由于很少会有受霸凌的少年主动与师长联系,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在平时要多加留意少年的行为举止,如果其出现了异常行为或态度,如厌学、自残等时,要立刻进行介入处理,确认少年是否遇到霸凌者的欺负。
(2)给予即刻的帮助和辅导
一旦确定少年成为霸凌承受者,应予以高度支持和帮助,使少年感到温暖和安心,鼓励其勇敢面对,能够主动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并且加强对少年的保护力度,使少年重新感受到安全感,并协助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寻求师长的帮助。
(3)理性分析,完善自我
理性分析霸凌承受者自身是否存在被害诱因,如个性退缩、交友不良、生活习性不佳等,并引导其改善以预防再度被欺凌。
3.针对霸凌旁观者的辅导策略
霸凌旁观者作为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群体,针对他们的辅导亦是十分重要。目睹霸凌事件的少年内心会产生害怕、焦虑和担忧的不稳定情绪,而他们对霸凌事件的默不作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霸凌者的气焰。针对霸凌旁观者的辅导可以参考如下:
(1)适时的心理辅导和关怀
对于霸凌旁观者,老师和家长也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注意观察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主动进行开导和帮助,避免其成为霸凌者的帮凶和保护者。
(2)要通报,不要围观
通过教育宣传让少年了解霸凌行为的危害,让他们了解围观和视而不见会助长霸凌行为的进行,惟有主动通报家长和老师,需求协助处理,才可以预防事件的再次发生。与此同时,要注意对旁观者同理心以及正义感的培养。
四、多级辅导体系
上述的辅导策略是从霸凌事件中不同的三个主体角度出发设计的,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还会从诱发霸凌事件的不同因素入手,寻求相应的辅导策略。笔者认为,上文所提到的多级辅导体系便是从不同诱因层面进行考量的结果,基于这个由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四方面组成的多级辅导体系,形成长期、稳定的追踪辅导模式,因多级辅导体系中的很多辅导策略与上文中的有许多相同之处,笔者仅以概括性的文字简述各层面相应的辅导策略:
1.学生层面
(1)有效的自我情绪管理,以正面的方式发泄情绪和精力。
(2)认清霸凌行为的本质,积极、勇敢面对霸凌事件,学会寻求师长的帮助。
(3)学习积极正向的人际交往手段和模式,建立良好的交际圈,改善人家关系。
(4)面对霸凌事件,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绝不姑息。
2.家长层面
(1)改善亲子关系,增加亲子互动,留意观察少年的日常行为举止。
(2)杜绝权威式管教,建立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3)加强对少年的保护,履行好父母的职责。
3.学校层面
(1)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制定校园“反霸凌”制度规范。
(2)提供完善的心理辅导咨询服务,必要时可以寻求专家的协助。
(3)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正义感。
4.社会层面
(1)加大立法规范,整治文化市场上的不良文化产品和缺乏社会责任感传媒。
(2)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校园反霸凌行为的宣传力度,帮助社会大众了解校园霸凌行为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3)建立相对应的反霸凌辅导中心,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校园霸凌行为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但是因其形式多样、隐蔽性较强以及受害者、旁观者的不配合,使得防治校园霸凌行为变得困难重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面对这种行为我们会无计可施,正如台湾学者吴若女所说:“霸凌行为是可以被改变的,但需要家长细心、敏锐觉察出孩子的变化,而学校及老师在霸凌事件中应担任平衡仲裁的角色。所以,唯有师长主动觉察、积极处理霸凌行为,才能真正阻碍霸凌行为的发生,营造快乐学习的友善校园。”惟有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校园重新成为一片知识的净土。
参考文献:
[1]陆士帧,王.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冯艳琴.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初探[J].商情,2010,(23):115-115.
[4]董广明.浅探中小学校园暴力侵害案件的成因及对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32(6):62-64.
[5]吕,马林,王坚.校园暴力冲突事件成因的理论分析[J].高教论坛,2010,(5):91-93.
[6]吴若女.你不可忽视的校园霸凌[J].台湾康健,2005,(84):164-178.
[7]雷新俊.校园霸凌事件防治与辅导[J].台湾国教之友,2010,60(4):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