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沉浸式教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沉浸式教学理论范文1
关键词: 依托式教学理论 高校英语专业 专门用途英语
依托式教学将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融为一体,对高校英语专业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和综合水平均具有指导及实践意义。
一、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的基本原理
CBI的特点是内容决定语言教学大纲的本质和顺序,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主题或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来进行,意在把语言学习同学科学习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颠覆了传统的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和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教学,避免了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中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分离的现象。CBI的教学理念认为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外语仅仅作为学习专业学科知识的媒介和手段时,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学习条件。因此,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CBI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技能。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种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上,他们使用外语或二语,即目的语(TL)学习专门学科知识,目的语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最终使专门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均得到发展。
二、依托式教学理论在ESP教学中的应用
在依托式教学指导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是不可避免的。国内外的教学研究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依托式教学模式对外语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创新、学生语言技能水平提高及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下面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例,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课程设置
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具体课程方案如下:
1.专业课程模块。具体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文化、自然人文地理、跨文化交际、英语函电、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经贸报刊文章阅读等。
2.语言课程模块。具体包括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
(二)课程模式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1.保护式专业教学模式(Sheltered subject matter instruction)。由专业教师选择难度符合学生的语言及专业水品的各类专业教材,这种模式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既要熟悉专业知识,又要能够熟练运用外语。
2.主题模式(Theme-based courses)。由英语教师授课。教师所选的主题应该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授课过程围绕主题,结合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展开综合训练。该模式对学生的语言水平要求较低,常用于基础阶段的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借助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使用水平。
3.专题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该模式由熟悉某一学科知识,又能熟练运用目的语的专业教师或语言教师负责讲授学科领域知识及实际工作经验。学生通过学量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语言的技能,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该模式的教学材料选自目的语的各类专业课程,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其专业接受能力。这种模式适用于各类高等院校学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在中等或中等以上。
4.教学评估。ESP教学评估应当以课堂评估(classroom assessment)为主,包括教师评估(teacher’s assessment)和学生的自我评估(self-assessment)。学生的自我评估是教师评估的有效补充,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学生的自我评估缺乏系统性、连贯性(consistency),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在课程开始时举行分班级考试,目的在于摸底,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以便设置适合他们水平的教学内容。
三、依托式教学理论对ESP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目的
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是交流。CBI体系中的沉浸模式(Immersion Model)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双语教学促进学生的双向发展。商务英语课程涉外性和实践性强,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英语讲课,而应依据教学对象,即学生的实际能力,正确把握双语教学的内容和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英语讲授重要原理和专业术语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会怎样用英语来表达,并培养双语思维,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思考和解答问题。
(二)课堂设计
教材内容应当紧扣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内容应包含:市场调查、寻找客户、资信调查、建立业务关系、商务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备货、租船定舱、报关、保险、争议解决等若干操作环节,通过实务操作,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真实业务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外贸业务的具体操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又巩固了英语。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为目的。
(三)教师角色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增强学生的自信,创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可能会担当不同的角色,在第一阶段,即材料的输入阶段,教师是信息的提供者,通过各种方法提供学生可理解的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在第二阶段,即操作阶段,教师在课堂上监督和指挥学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第三阶段,即输出阶段,教师作为合作者,鼓励学生保持兴趣,和学生共同进行一些实践活动。
四、结语
基于依托式教学理论的和ESP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实现“商英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大有裨益。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设计及实施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再思考、再定位、再整合,从专业课程整体架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选择,到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优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袁维新.科学教学概论:建构主义观点[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沉浸式教学理论范文2
200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要求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推行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Instruction简称CBI)应运而生。
二、CBI简介
CBI内容依托式教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的一种通过主题或学科内容教学达到外语习得的教学方法[1、2]。CBI的教学理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St.Lambert[3]的“沉浸式实验班”(ImmersionProgramme)。沉浸式实验班的成功经验为全世界各地的EFL(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成为我国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风向标。CBI教学理念旨在将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把教学的重点从单纯教授语言知识本身转变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获得目标语言能力。当学生学到的是实用有趣的学科知识,而不只是为了学习语言而枯燥的背单词、记语法时,学习的动机会大大提升了。CBI教学理念的理论依托为Krashen(1982)的语言学理论以及认知学习理论中的知识建构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为外语学习者在交际的和有学术氛围的环境中提供多种机会,进行真实的、有语境的交互以及与具有挑战意义的语言材料的交互。CBI教学理念正是在这两种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践。
三、CBI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实施CBI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从最初的语法—翻译教学到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可谓都是旨在以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的。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结果都表明,两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语法—翻译教学法虽然有利于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法基础,但是学生学到的是“哑巴英语”,在真实的语言交互环境中,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凸显出来。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动机也能明显提高,但是这种模式只适用于自主能力及自控能力较强的同学。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同学,单纯到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而没有老师的面授及监督,学习效果的差异性就会非常显著。而CBI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科的知识与语言知识的整合,把目标语作为工具研究探索学科知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要主动地用目标语言去思考和学习知识。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目标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结合在一起,目标语能够成功并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关键是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2.CBI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探讨
依据CBI教学理念的三个要素[4]:
(1)以学科
知识为核心;(2)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3)符合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设置可以以此为基础,合理安排授课方式及内容,以期达到预期效果。(1)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课程组织的根本原则应根据学科内容,比如中国文化、历史、地理、自然科学、艺术、国际政治等学科,而不是根据目标语的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等来安排。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过程中便能获得,而且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背单词也不再是一件费事低效的工作。
(2)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
课程学习材料如教科书、音视频材料等都应选自英语原版教材。只有不断输入原汁原味的英语语音,学生才能准确输出地道的标准英语(StandardEnglish),而不是Chinglish。如果原版教材在理解层面上对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则可选优秀教师在原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将核心和抽象概念及生词整理成册,进行中英文对照翻译解释,与教材同步发给学生。这样既可以保证教材的适用范围广,也能够最大化地符合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3)符合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
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应与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以及专业需要、兴趣爱好相一致。Dupuy[5]曾指出,学习动机和兴趣主要来自于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有挑战性的学习和认识。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个人兴趣确定课程设置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沉浸式教学理论范文3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市场营销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4-0189-02
市场营销专业属于经营管理类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以及和实际结合的应用性。目前社会上对于市场营销人才有着极高的需求。所以基于市场导向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良好结合,加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体验式教学法是增强学生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格式,在市场营销课程中有着极大的创新性。
1市场营销中体验式教学法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法是针对个体体验而进行的教学方式,在对生活和实际情况的接触中让学生自己寻找到课程的意义,以自身的认知和实践带动体验的发展。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对市场情况进行充分体验,增强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将市场营销专业的课堂打造成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地。在体验式教学法当中,要注重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再教育过程中要起到恰当的引导作用,注重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集中于实践教育。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法,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1能够促进市场营销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体验式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教学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尤为突出。该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在市场环境下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市场营销业绩,所以要按照学生将来在市场上有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尽量真实的模拟,但是仅凭市场经验远远达不到市场对于专业营销人员的需求。还需要在时间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市场营销理论的学习,即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必须建立在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之上,引导学生使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自己的日常经验去解决相关的问题。一般学生在学校和市场之间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过渡,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减少过渡所需要的时间。
1.2体验式教学法是市场营销教学发展的趋势
市场营销课程的综合性较强,以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等作为主要的理论支撑,并且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实践体系。针对市场的需求、供给、价格、渠道等进行合理的分析是市场营销的基础,所以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教学方式将会是未来市场营销专业突破现状取得更快发展的方法。在现代教学理念下,使用学科专用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体系对问题进行研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针对市场营销的学科思维体系就是基于市场本身对各种情况进行的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很好地契合了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一定会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1.3有利于学生在教育中的定位确认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是教育学的核心,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善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少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直接关系。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较为被动,而体验式教学当中教师要退居二线,作为主要的引导人而存在。学生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标准的体验式教学流程由教师设定好教学中所需要的情景、任务、知识训练等基础,由学生将所有问题解决,充分发挥学生在市场营销专业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发现相关问题和在自身独立思考和教师引导下解决相关问题来达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法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学生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也有着一定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采用怎样的方式解决问题都是对自身能力发展的一种锻炼,在市场营销的战场上,合作和竞争是分不开的,学生要学会如何在市场上博弈和竞争,也要学会如何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提供,而在体验式教学法下可以轻易实现的。
2市场营销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探讨
体验式教学法需要以实际情景作为基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气模拟一个完全新颖的情景,只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得情景尽可能地接近现实或是来源于现实,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1借用营销案例的教学方法
商业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涌现出了无数成功的营销案例,这些案例和理论知识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理论知识就是从这些案例中提取出来的。所以对于成功营销案例的分析是市场营销课程成功的关键,正确利用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会对课程教学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但是借用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不等于全盘接受他们的思想,毕竟是市场是根据时代和地域以及需求群体而改变的,如果不能适应这些情况,那就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从业者。以百事可乐品牌在中国的推广营销为例,在上个世纪百事可乐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要经过重重的审批,消除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其它的厂商一起投资生产,耗费了极大的心力才打开中国市场。这种市场营销的手段和精神值得每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学习,但是在当前的网络背景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才能让品牌得到推广。最近百事可乐采用的网络营销方式抓住了“猴年”这一文化要素,和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合作摄制了广告片,在网上掀起了热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这种营销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营销思路的模拟使得学生对现代市场营销方式有充分的了解。
2.2营销市场模拟教学方法
相比于营销案例的分析,对于市场营销具体情境的模拟更能体现出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执行能力,情景模拟相对体验式案例分析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学生也能从情景模拟中学到相比于口头案例分析更多的东西。在模拟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对情境进行创设,只有合理并且有趣的体验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代入感,学生在沉浸入情景之后自然会使用自身的所有知识应对当前的情况。模拟情景的时候要做到兼顾教学性和真实性。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以模仿为主的体验式教学能够减少学生对于复杂任务的畏难情绪。模拟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成为模拟市场中的一个部分,从而让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加靠近真实市场中他们应该充当的角色。营销市场模拟教学不能只针对单一的角色,要让学生进行岗位和角色的轮换,从而亲身体验到市场主体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尽量贴合实践和具体情况的全真模拟形式,增强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验到社会的特点。营销市场模拟教学应该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市场营销任务游戏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对于市场营销课程来说是比较合理可行的方式,能够增强课堂上的学习气氛,集中学生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习的注意力,寓教于乐。
2.3实地体验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的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和企业展开合作,让学生在真正的市场营销环境中取得第一手的认识,具体的体验式教学可以由教师组织或是学生自己组织去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和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接触学习到真正的市场知识,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让学生在业务过程中参与一部分体验,在不影响公司业务和收入的情况下为将来学生市场营销打好基础。
3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育的实际应用当中,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统一、兴趣和知识相结合这两个方面。
3.1实践和理论相统一
实践和理论相统一的要求是教育的必然出发点,教师恰当地选择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教学方式,通过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流程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创造实践和理论并重的教学体系。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建立在市场真实情况和所学理论知识的双重要求之上,要将知识结构和实际情况统一起来,市场实践的侧重点应该是如何和知识结合,而不是将重点放在一些需要经验和阅历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上。
3.2兴趣和知识相结合
兴趣和知识相结合指的是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应该保障学生对该体验项目有着较高的兴趣,只有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之源。在营销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产生兴趣,但是趣味性也不能太过,重点还是要放在知识上,教师要在不断的体验式教学实践当中把握这个度,达到良好的体验式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育当中有着较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对目前教学模式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改进,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小凤.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初探[J].今日中国论坛,2013.
沉浸式教学理论范文4
[关键词]大学英语 有效教学 课堂环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33-01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历经了多次改革,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进入外语界专家和学者的视野,但有一些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有效教学理念因为它自身存在的独特的魅力而受到了普遍关注,并征服了国内外很多外语界的专家和学者。有效教学理念受认可的原因,在于它本身的理念定位非常合理和正确,它不再像其他教学理论那样一味地强调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要求和评价,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因此,评价一个课堂是否为有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是否能够有收获,是否能够做到学有所成。显而易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业上的精进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文主要是解决影响大学英语有效教学成败的课堂环节设计的应对策略。
一、课堂的导入环节的设计
(一)辅助教学手段的设计
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要多花些心思把课堂设计得更生动有趣,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要讲授的主题上来,有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能够辅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例如,把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动物和风景用图画或者投影仪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会让学生感到很好奇。我们也可以通过录音机、磁带、CD等形式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英文歌曲、英文诗歌或者听力材料,把学生带到一个情境中去,要么让他们感到轻松愉悦,要么感到优雅唯美,要么感到紧张兴奋。同时,我们也可以电脑或者多媒体播放一些VCD、DVD或者电影等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材料,作为视听盛宴的电影及一些视频材料,一定可以让学生在放松之余,渐渐对文章的主题产生更多的猜测和遐想。因此,所有这些辅助教学的手段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感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到之后的教学中。
(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形式的设计
首先,课前语言秀应该算是学生展示自我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学生也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故事、幽默笑话、生活感悟、诗歌、名人名言等介绍给大家,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某一时期的心情,同时也可以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情景对话则是让学生可以有机会理论联系实际。营造一个如购物、访友等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次,对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辩论也是可以激发学生斗志,让他们产生竞争意识的一个形式。在这样的具有对抗性的较为激烈的活动中,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会自发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准备中,从而对课文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望。最后,有些课文讲述的内容如果是个小故事或者有故事情节,可以让学生将这样的文章变成舞台剧,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一些角色。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此会充满热情地投入其中。
(三)教师在导入部分问题的设计
一方面,教师可以温故而知新式进行一些提问,提问一些上次课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可以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对与即将学到的文章的主题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要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二、课堂授课环节的设计
(一)板书的设计
板书的设计要做到简明扼要,要把一些本课学到的重要的知识点列于黑板上,以便让学生对于本课要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注意板书的美观大方,有条不紊。
(二)授课方法的设计
教师在讲授课文时要注意使用多样化的讲授形式,这样课堂才不会显得枯燥乏味。教师可以把启发式教学,任务型教学,英汉、汉英互译式教学,总结式教学等方法巧妙地融合在一堂课中,时刻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这样才会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让他们全身心地沉浸于课堂教学中。
三、课堂结束环节的设计
课堂结束环节的设计,除了可以设计比如总结所授内容和布置作业外,在学生已经精疲力竭的状态下,教师也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一些主题用游戏、竞赛、英文诗歌赏析、英文歌曲品鉴、幽默故事分享等方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但很惬意和富有诗意,同时也会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潜移默化地了解到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一些内容。
上述的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及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服务的。因此,从根本上说,有效的教学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沉浸式教学理论范文5
[关键词]计算材料学;综合教学;课程起源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55-02
一、前言
计算材料学是一门正快速发展的材料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它能够利用相应计算方法对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进行设计与模拟;广泛涉及材料、物理、计算机、数学、化学等多门学科。[1]可以说,计算材料学是材料学理论和实验的桥梁连接。[2]学习计算材料学能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使学生养成在制备材料前从理论上设计新材料并预测其性质的良好思路。
作为材料类专业的重要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1.具有计算材料学研究背景的师资力量欠缺;2.授课方法单一、枯燥,课堂效果不好;3.实践条件的欠缺很难保证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计算材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的基本能力,我们结合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对计算材料学的课程教学提出一些改革方法。
二、了解起源,培养兴趣
计算材料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理论性极强的课程,书中理论众多并伴随着数不清的陌生的符号、公式和注释,这往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望而却步。传统的计算材料学教学通常是让学生在课后反复操练习题,以至可以灵活应用这些公式定律来解题。结果不言而喻,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授之以鱼,还得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追本溯源,将理论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教给学生创造的思维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计算材料学不仅蕴含着复杂的变量、方程和实验方法等知识,而且还充满了疑问,这些疑问把学生带入充满曲折的探索之旅。所以,在计算材料教学中将课程重点和难点融为一体,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效果。
计算材料学课程教改的目标是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懂得计算模拟的起源、材料计算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计算材料的前沿知识,引入与之相关的计算模拟案例介绍,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培养其科学的态度、方法和精神。
三、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质量
抛锚式教学也称实例式教学,是由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匹波迪教育学院开发的一种教学模式。其要求学生在某种类型个案的实际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真实的感受案例或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形成一种探索与研究的习惯。
根据课程的特点,适当选择讲述一些有关课程的起源与发展的案例,使其自然地融入课堂。再结合教材内容“见缝插针”,让学生理解重要定理、公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么命名,相关定理、公式背后都有哪些有趣、有意义的故事,使学生产生一种情景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挖掘。
以本课程中的量子力学基础为例,详细介绍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意义和它对于学好计算材料学的重要作用。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量子力学发展历程的故事或一段经历,用一根主线将求解量子力学波函数问题融入情境故事或经历中,使学生趟着主线求解复杂的问题。见表1:[3] [4]
围绕相关原理、公式如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方程等,开发可共享的经验,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态矢量、波粒二象性和量子测量等概念知识,老师在学生获得概念知识的初始阶段需要提供较多的指导。创造机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进行独立探究或小组探究,围绕求解薛定谔方程所做的近似求解思想和方法,查找或探究相关的隐藏或缺失的信息。
运用知识作为问题求解的工具。学生运用相关定理、公式中隐含的信息或线索,积极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为此,学生需要先探究一些问题,以确定辅助解决整个问题的补充信息。教师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计算材料软件如CASTEP、VASP和Abinit等引入教学中,使学生有接触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的机会。同时,教师们更需要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决策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问题求解提供“脚手架”。
制订一套整合相关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们阅读更多学科知识的内容,共同探究相关的故事,使学生们沉浸在相关的模拟情境中,从而加深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并整合不同学生的概念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共同分享所学内容。学生们将他们对相关原理、公式问题和拓展性问题探究结果呈现出来,从不同角度探讨解决综合问题的策略,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为学习共同体作出贡献。[4]
四、以史为鉴,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包括探索精神、求真精神、民主精神、实践精神和怀疑批判精神等等。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广大学生太相信书本和教师,摧残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结合一些计算材料学的历史,加强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计算材料学课堂中引入爱因斯坦对薛定谔、德布罗意等的观点提出质疑的案例。[5]
爱因斯坦在1924年对泡利反对连续区理论的观点上发表示了“完全的因果性”的看法,针对玻尔关于辐射的波动在本质上是几率波的假设而评论:“玻尔关于辐射的意见是很有趣的。但是,我决不愿意被迫放弃严格的因果性,将对它进行更强有力的保卫。我觉得完全不能容忍这样的想法,即认为电子受到辐射的照射,不仅它的跳跃时刻,而且它的方向都由它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选择。”
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仅可建立在可观察量的基础上”这一观点也提出异议。1926年春天,他在海森堡的一次谈话中,提出了“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的观点。
通过学习计算材科料学史,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认识公式、方程的产生。如引导学生思考:从薛定谔方程产生到解决过程中真正创造了些什么?哪些思想、方法代表着薛定谔方程相对于以往的实质进步?科学工作者在求解薛定谔方程遇到瓶颈时,成功创造了近似求解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从微扰理论到变分理论再到密度泛函理论,这不仅体现了量子力学理论的一大进步,更体现科学工作者对寻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6]通过对计算材料科学史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学习薛定谔为追求真理,而百折不挠、义无反顾、献身科学的精神,感受薛定谔治学严谨、刚正真诚、淡泊名利的风范和人格魅力。
五、结论
计算材料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是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研究对象复杂、实践条件有限等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讲授学科起源、发展以及应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科学形象,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应有意识地加强计算材料学发展史的讲授,使知识、原理和规律变得生动而鲜活,更使学生的科学思想、科研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等得到熏陶和培养。
[ 注 释 ]
[1] 张跃,谷景华,尚家香.计算材料学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2] (德)D・罗伯,项金钟,吴兴惠.计算材料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
[4] (美)J・梅拉H・雷琴堡.量子理论的历史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沉浸式教学理论范文6
【关键字】现代教学初中物理优化分析情景模式
引言
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中存有一定的弊端因素,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物理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其次在物理实验编排方式上没有合理性的依据,甚至没有对物理进行实验编排,造成学生对物理知识不能进行深层次程度的理解。而在新课标现代物理教学模式中,采取了有效措施,其中在讲解方式上不在是原有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转化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物理实验编排方式要有所依据性,内容由浅入深,依次递进。
一、现代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物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没有一定的实验指导。并且教师在教学方式中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自身为主导位置。即使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存有问题,也不愿意在课堂中提出相关问题。其次物理课本存有的公式较多,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物理公式,并且针对不同的推导公式,最后导出了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偏差。其中在物理热学推导公式中,Q=I2Rt,该公式适用于存电阻电路的推导定理,已知量为电路中存在的电流、电阻以及在该电路流经过的时间t便能求出在等效时间内求出的功耗热值。在一般的推导公式中,已知电压U和电流I也能求出损耗的热值。针对不同的已知量选用的热值公式也不尽相同,但初中学生不能进行透彻的理解,随意用电路实验中的数据信息,导致推导的结果与原有的实验数据存有较大的数据差距。其次便是在物理实验组织策略上也存有盲目性,有些物理教学一定要参考适当的物理实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学案例分析中,F浮=ρgh2*S-ρgh1*S,该公式适用于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假设教师没有进行实验指导,只是单凭让学生知道求解浮力的推导公式,其中在高度h上便存有理解上的错误,针对大多数学生理解为物块的高度,实际上是在水中沉浸的高度,所以传统物理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模式还是在教学推导公式顺序上都存有一定的弊端因素。
二、物理教学方法论述的优化途径
1、物理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新课标物理教学模式推出后,对物理教学方法的论述进行了优化分析。其中在物理理论上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教师在进行物理授课时要联系授课的内容、关键点。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案例分析,或者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例如:在电学案例分析时,若要求在纯电阻电路分析中,要求求出电路中损耗的热值。其中对于R、电流I的求解过程,电流I为整个电路的总电流,若为串联电路,电流为线路中的总电流,电阻为电路中的损耗电阻。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时,要把各个电阻进行有序的排序,经过电流接通后,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出每个用电设备的电流、电压。再通过物理实验分析后,学生对该物理求解过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加强教学创新意识
在加强物理创新意识上,新课标也推出了新策略。不是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提问的方式,并且提问方式要有针对性。教师不再是原有以自我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学生的思考角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真正存在的乐趣,例如:在推导力学课程中,分析物体所受力的情况。在讲解过程中,有些同学在理解程度上达不到课程深度的要求,所以在新课标教学题材中,加强了教学的创新意识,让同学分析不同材料物质所受力的情况。分析动摩擦因素与物质的材料有关与其他外界因素无关,教师在课堂中提出不同的物质所受力的情况,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强物理创新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物理实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运用物理教学情景模式
在优化分析模式上采用现代物理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情景模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在教学方式上逐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理念,多媒体融入了声音、动画、视频、文字等多种素材。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会对学生造成心理的紧张。传统教学方式上都是采用口述的形式,长期的演化使得学生对物理课程产生了反感。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案例在实际教学案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小孔成像实验过程中,不同的物距产生的影像也不相同。
4、引导学生物理知识的转变
有些学生在思想转变模式上存有差异性,主要是因为有些物理原理在实际生活中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有些学生便会物理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在新课标物理教学方法优化途径中,针对物理知识的转变思想采取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在动滑轮和静滑轮省力分析实验中,要对学生进行实际工业中的具体案例分析,例如:利用塔吊进行重物的提取过程,将铁钩挂在要进行提升的重物上,滑轮也随着重物的提升也发生相应的变动。并且还要进行反面的总述,利用静滑轮也进行相应重物的提取,查看承载力的范围。最后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可以改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转变。
结语
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论述的优化分析,在解决策略方式上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依据。这种新型模式的教学方式在今后物理教学应用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符合当代教学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炳祥.浅谈初中物理实验及其概念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3(25):13-15
[2]董永天.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J].科学大众,2009
[3]石桂英.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4]赵海.初中物理"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考试周刊,2008,41(1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