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竞争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1

江西铜业集团(余干)锻铸有限公司 江西上饶 335100

[摘要]财会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财会管理提高财会核心竞争力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企业间的竞争变的越发激烈。如何加强企业财会管理,提高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快速提升是当今企业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及表现特征,在此基础了提出了如何提高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供相关企业参考。

[

关键词 ]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策略

一、企业财会核心竞争能力含义及主要表现特征

(一)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含义

就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而言,归属企业财管管理范畴,提高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对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优势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资金、财会管理及财会相关文化知识为依托,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提供财务综合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方式。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财会资源及财会管理能力的突出表现,是有形资源同无形资源相综合的结果。其中就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而言,其核心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财会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会资源。

(二)财会核心竞争力的所具备的特征分析

1.具有价值优越性。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创造经济效益最大化,更能降低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成本投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财务风险最小化。

2.具有独特性。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企业经过长期摸索及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是财会管理工作特色的表现,具有独特性及适用性,不会因企业内部个别财务管理人员的主客观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具有不可转移和复制的独特特征,这样可避免企业的相关先进财会管理模式和方法被其他企业效仿。

3.具有持久性。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自有资源为基础,即企业建立健全的财会管理制度及在企业优良的财会文化背景下而形成的,财会制度都能够被财会人员及管理人员认同。

4.具有延展性。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其他经营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企业其他经营活动的开展都同企业财会存在必然的联系,只有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提高,才能带动企业其他经营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为企业创收更多的经济效益。

5.具有动态性。虽然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长期对财会探索和总结过程中形成的,但基于市场经济变化具有动态性,相应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战略调整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态而变化。

6.具有不可交易性。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无法通过市场定价来评判,具有不可交易性。

二、提升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一)从企业财会管理角度分析财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1.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分析。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企业发展战略原则。作为企业应认清社会发展态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财会管理理念,重视财会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及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机制,提升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

2.从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的角度分析。按照知识管理学角度分析,企业财会竞争力指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财会管理模式或者手段;为了能够更好地凸显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应加强对企业财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只有财会管理及财会团队凝聚一心,精诚合作,才能确保企业财会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后盾。此外,企业财会服务意识培养也不能忽视,企业应定期组织财会人员以及财会管理人员开展有关财会服务方面的专项座谈会,积极探讨财会工作中存在问题,共同研商解决措施,完善企业财会管理制度,优化调整人员结构,增强企业财会核心竞争能力。

3.从财会治理结构角度分析。企业财会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对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有着直接性影响。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如果其财会治理结构比较完善,各项财会制度健全,财会管理利益明确,那么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就能够永葆活力,使企业长期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地位。如果企业财会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相关财会制度约束,财会管理利益含糊不清,那么将难以提升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更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所以,作为企业在财会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方面,应重视财会制度的科学制定,明确财会管理利益关系。

(二)从企业财会治理结构角度分析,提高企业财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1.提升企业对财会信息管理能力。财会海量信息是企业开展财会工作的重要资源,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财会信息是提升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传统的财会工作及管理手段难以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更新观念,改变思想,与时俱进地结合企业财会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创新财会工作方式及管理模式,充分借助现代互联网及媒体平台,动员所有财会人员及管理人员积极学习有关财会及财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扎实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

2.提高企业财会管理应用水平。市场经济环境比较复杂,市场变化风云莫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波澜不定。为了能够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够永葆发展活力,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好企业财会管理工作,透彻分析市场经济发展态势,科学制定财会管理措施,并成功地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运作过程中。

3.加强对企业财会系统整合能力的培养。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也应紧跟时展脚步,在财会管理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创新,要放眼世界,突破企业财会有形界限,充分地借助外部财会资源整合成果来提升企业自身的财会核心竞争力。这是当今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的方向及任务。

4.提升企业财会战略实施管理能力。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财会战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财会管理,不断完善和改进企业财会管理方法其实就是提升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所以,企业应将加强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专注和持续投入企业财会管理,保持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长期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三、结语

总之,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优化改进提升财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和手段,做好企业财会工作。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2

县级党报作为最基层党的机关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反映了基层的经济发展状态和农民的愿望、要求,有很强的亲和力。然而,随着新型媒体的发展,县级党报面临许多竞争和挑战,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缺乏竞争力。报纸先是受到电视冲击,电视是集画面、声像和文字于一体的艺术,直观性比较强,现在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覆盖面超过了报纸。在报纸发展内部,晚报、晨报、都市报的兴起,加大了内部竞争。现在县级党报又受到网络的强烈冲击,互联网的迅速、广泛和带有交互性的传播特征是别的媒体无法具备的。手机报的出现,使纸媒传播更显落后。县市报作为报纸家族中的“小兄弟”,受地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相对处于劣势。

二是财力基础薄弱。县级党报一般在创办初期都是由政府少量出资而“上马”的,由于在资金投入上存在着先天不足,所以发展缓慢;受地域、空间及传播内容、方式和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县市报的广告收入与其他报刊或电视等媒体相比,收入很少。这使县级党报生存与发展严重后劲不足。

三是发行空间小。报纸的发行数量是衡量一家报社办报水平和办报实力的标志之一。县级党报绝大部分报纸都是单位和部门公费订阅,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直接影响报纸的征订和发行数量,影响到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

四是县级党报人才严重匮乏。半路出家的采编人员多,科班出身的几乎没有。一些稍高级一点的新闻人才都不愿落户县市报,致使社内一方面冗员多,另一方面人才又奇缺。用人机制不活,铁交椅、大锅饭依旧。

二、县级党报发展优势

面对以上种种挑战,县级党报虽然弱小,但也有许多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发挥优势,会使县级党报拓展发展空间。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区域优势。县级报多为四开四版,发行范围主要是本县,在整个新闻媒介中,处在最基层,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十分紧密,更容易接近实际、接近群众。它的区位职能明显,服务对象集中,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知识、提供服务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是政策优势。县级党委要宣传、贯彻自己的工作意图,必须有自己的舆论工具,这也是县级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县级报发展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上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在行业管理和引导上,对县级报倾注了大量的关心和爱护。

三是读者优势。县级报所刊登的新闻,大都是身边人和身边事,对其读者来说,显得可近、可亲、可读。加之县级报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唱的地方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地方风味、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在基层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为县级报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是队伍优势。大多数县级报是从基层选的“乡土记者”“乡土编辑”,这批队伍尽管没有大报的编辑、记者那样学识渊博,但兢兢业业地在基层新闻战线耕耘,能打硬仗,能敏锐地发现新闻事实,成为县级报发展的保障。

三、县级党报的创新

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县级党报除了发挥以上优势,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外,同时还要在办报思路、方式和创新上有新的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一要突出地方特色。县级党报的生长点就在区域内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也就是说,县级党报在发展中,必须为党服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党的好鼓手,这才是党报立足和生存的根本。

县级党报的地方性,决定了县级报必须突出地方特色。所谓报纸的特色,就是某种报纸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即有别于别的报纸的、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具有自身风格和色彩的独到之处。简而言之,特色就是读者爱读之所在。例如:《喀左县报》作为蒙古族少数民族自治县地方报,在喀左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多年来在报道方式上,突出蒙古族自治县的发展优势以及上级对少数民族的支持等,以大量生动的笔墨反映了民族互助、团结和发展新面貌,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要提高办报质量。要让报纸的新闻具有更强的时效性,生动易懂,简明扼要,有知识性、经验性、指导性;报纸版面要美观、大方,增强吸引力,同时报纸还要按时到达读者手中,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需要的信息和知识。

三要凸显开放性。长期以来,有的县级报在突出地方特色上,存在片面性。认为地方特色就是只登本地新闻,或者只要登了本地新闻就一定具有地方特色。于是出现报道内容、报道对象、报道范围过于狭窄,过于局限在本地,过分强调信息地理上的接近性。这种画地为牢的封闭式办报模式,束缚了办报手脚,显然不能适应今天读者对开放社会的信息需求。实际上,读者不仅关心地方事、身边事,而且也关心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外地事和天下事。因此,县级报必须跳出狭隘的小圈子,立足本地,放眼八方,办一张开放性的综合性报纸。《喀左县报》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注重信息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二版和三版摘录域外新闻和许多其他媒体信息,受到读者欢迎。

四要增强服务性。县级报发挥自身优势,走进农村村组,走进街头巷尾,走进寻常百姓家。也就是说,县级报要站在农民、市报的角度,以受众为中心,努力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全方位地为读者服好务,把县级报办成一张服务性很强的报纸,力争当好读者政策上的向导,生产上的参谋,生活上的顾问,舆论监督上的排头兵,增加订户。

五要和其他媒体融合,提高竞争力。现在网络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县级报可以总结网络发展经验,用网络传媒的先进性、知识性和多样性,提高自己报纸的可读性和容纳性。也就是可以和网络相连接,办自己的电子报。许多大报,都在走电子报道路,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和网络新闻相比,党报还具有权威性。党报记者在录用网络新闻时,总是阅览大量信息、去伪存真,坚持正面宣传为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更有可信性、权威性。

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3

[关键词]国际承包;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DOI]10.13939/ki.zgsc.2015.46.182

按照一般概念,国际工程项目大都是通过国际公开招投标进行,但是更加准确和权威的数据显示,国际承包巨头获得项目中,有90%是通过邀请招标和议标完成的。那原因在哪里呢?当然理由会有很多,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业主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只有当业主认为技术简单,施工难度低,质量要求一般的项目才往往采用国际公开竞标的方式,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项目,其利润率之低就可想而知。

1 中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的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我国参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从无到有,并逐年扩大,可以说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不得不承认,和国外的老牌国际承包商相比,我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往往只能从事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的工程项目,对我国国际承包企业长期稳定发展非常的不利。因此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取得有价值的订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摆在我国外包企业面前非常严峻的课题。

据ERN 2013年的统计,入选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企业55家,中交集团作为中国最大国际承包企业排名第10位,年国际承包营业收入112亿美元,排名第一的是西班牙Grupo ACS公司,年国际营业收入428亿美元,第二名是德国霍克蒂夫公司,年国际营业收入346亿美元。虽然我国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必须看到,我们和发达国家企业之间还有相当的差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际承包工程呈现快速蓬勃增长的趋势,产业同时也在经受着升级换代和技术变革,承包的模式和类型不断创新,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金融创新对项目地支持范围更广、力度更大。产业同时呈现出机会和风险共存的状况,参与其中的企业面临更加复杂和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在面临老牌强手的打压,新生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我们该如何定位自身,如何突出重围,笔者认为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条应该而且必须走的道路。

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和对策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首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一系列的特殊资源组合而成的,用来取得技术优势,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构成这种能力的因素包括:强大的人力资源、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精良的装备水平、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牌、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等。

2.1 强大的人力资源

如今国际承包项目呈现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元的格局,一个企业只有拥有精通国际承包事务的各种专业的专才和管理项目的通才才会有能力去参与国际性的竞争。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从合同的准备到合同的签订,直至合同的执行,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形形的人才,需要富有经验的国际项目管理的经理,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核心管理人员,通晓国际工程法律的人员,项目风险评估人员,国际融资方面的财务人员等。由于项目在国外,尤其有些还是在艰苦的第三世界国家,企业往往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周边辅助资源,国际承包项目无论大小都被迫自成一个体系,哪一方面的人员都需要具备,有时候虽然是一些小项目,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今天的中国,国民教育的水平可以说已经接近世界前沿,各种人才基本都是具备的,就要看我们怎么来培养,怎样来使用,怎么来激励人才的工作。企业要擅于识才,擅于用才。通过培养、管理、重用,得到一批熟悉企业,精通业务,热爱工作的专家团队,这是一个项目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一个企业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一个个的流失,企业就该好好来总结自己的问题所在,是薪资问题、是公平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不可否认,我国的企业在实施管理时,过分考虑上层领导的意见,对专业工程师们的合理建议采纳不多,往往造成领导一言堂,会极大地挫伤部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团队明里一团和气,但缺乏真正的战斗力。没有一个积极、稳定、精良的队伍,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是不切实际的。

2.2 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

打破技术壁垒,创造自己的优势项目,是我国企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纵观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巨头们,绝大多数都是集设计、研发、融资、管理、建设和运营等于一身。以老牌企业德国霍克蒂夫为例,霍克蒂夫的国际业务集中在房屋建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业务范围涉及建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前期的规划、投融资、设计到后期的物流、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等。通过对行业的苦心经营,这些企业就会在行业中确立自己独特的标准和理念,使后来企业必须去服从和学习,这样,他们就拥有了先发优势。而我国企业虽然一步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是,我们可以研究相关领域的国际规范,按照现有的国际标准,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别人的大框架下,做好自己的工程设计,按照工程特点进行技术创新,体现企业理念,逐步拓展自己的优势方向,并且在今后的项目运营中去充分彰显,获得业主的认可,任何华丽的宣传手段都不如一个已经完成的、漂亮的工程更有说服力。

我国企业明显缺乏创新能力,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受制于他国的专利限制,这广泛存在于我国各类企业中,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我国制度法律环境不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致使抄袭模仿者得利而投入科研创新者受损,这方面只能寄希望于我国政府尽快认识到企业转型难的症结所在,在此就不再赘述。

2.3 精良的装备水平

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各种专业装备是业主衡量承包商的硬性条件,拥有超过其他承包商更加先进的装备是每个施工企业的梦想。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在装备上的投入也非常可观。这里不作为本文的重点。

2.4 科学的管理

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结构对企业有效地进行市场竞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市场的变化才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大都脱胎于国营企业,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企业的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没有真正实现产权分离,企业的自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企业结构层次上出现了机构臃肿、人员冗杂、责任不清、管理重复等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的情况,导致企业管理不顺,效率低下,对市场反应迟钝的情况,这些都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企业要通过精简机构、政企分开、责权统一等一系列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措施,把科学的决策、实施以及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作为我国管理企业的政府机构要真正赋予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等手段,把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完全交给企业,让企业大胆地去创新、去开拓市场,让企业真正在竞争中强大起来!而政府只需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培育了健康的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础,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2.5 优良的品牌

现代企业,产品越来越有同质化的倾向,而品牌成为唯一显性的区别。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的体现,良好的品牌形象本身就是强有力的竞争力。每个企业都应该把创造品牌、维护品牌、发扬品牌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像对待企业的生命一样去珍惜、去爱护。品牌不仅会带来良好的声誉,还会为企业带来更优质的客户,更有价值的工程项目,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的轨道。但是应该注意创造良好的品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急功近利,尤其是面对众多国际巨头的挤压,我们需要通过严谨,精细的工作来逐步积累。

2.6 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就像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做事准则一样。企业文化来源于这个企业群体的精神层面,是本企业对自己定位的基石。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整个团队的灵魂,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的作用,指导着我们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竞争中坚守原则,善对业主,做出优良的工程。面对国内各个领域的浮躁和功利的思潮,哪个企业真正拥有了自己优秀的文化,哪个企业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当然,企业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贯彻到每个企业员工灵魂中的东西。例如:质量为本,那么必须在实施中严把质量关,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疏漏,哪怕是工期再紧,上级单位实施的压力再大,也不可疏忽工程的质量问题;例如:以人为本,企业就要非常关注项目的人文层面,考虑到各种将来的使用便利,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怎样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保护等。

3 结 论

通过对影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方面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探讨,作者希望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能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自己,强大自己,拥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在国际承包项目中陷入低端无序的竞争,本文着重于企业软件的建设方面,对硬件方面较少分析。作者认为软件方面的欠缺正是我国国际承包企业的软肋,必须尽快加强。在此我们期待我国早日出现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承包巨头。

参考文献:

[1]ENR top 250 INTERNATIONAL CONTRACTORS[Z].2013.

[2]刘丹莉.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153-154.

[3]宋怡群.新时期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讨[J].学术研究,2009(11):1002-1003.

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4

关键词: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

市场营销作为企业产品销售的主要环节,市场营销策略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产品的销量。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应当注重市场营销的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市场营销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一、当前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一)企业市场营销观念落后。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缺乏对买方市场的需求分析,市场营销观念相对落后,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观念与产品观念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若一直模仿他人的生产经营方法或采用传统的营销方法,难以有效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我国很多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过程中,较为注重营销业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产品的售后服务建设,同时较为注重营销人员的单独营销能力,忽视了营销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销售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

(二)市场营销策略缺乏特色。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营销发展战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然而,很多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未能有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战略,使得企业市场营销缺乏特色,无法制定合理的营销方法。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市场面临着国内经济竞争和国际化市场竞争双重竞争,企业一旦未能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市场营销策略,难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三)缺乏市场营销创新能力。目前,社会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逐步代替工业成为了最有力量的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发展。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企业重要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缺乏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仍然沿袭传统的营销模式,难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

二、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市场营销观念创新。市场营销理念时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指导,对于提升企业市场营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应当注重市场营销理念创新。市场营销观念会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树立以产品、服务质量竞争为主,价格竞争为辅的营销理念。企业应当将竞争转向非价格的竞争,包括通过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专利、品牌、款式、特色以及包装等各种促销活动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同时,企业也应当注重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适合顾客各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市场产品销量。

(二)落实营销策略优化。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过程中,产品营销策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对此,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应当落实营销战略的优化。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当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产品类型进行更新,以满足消费者和客户的多种需求。同时,企业也应当利用网络经济环境,了解消费者的更多个性化消费需要,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此外,企业还应当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高实效性,合理制定产品价格,以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看到最佳价格,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实施。

(三)创新市场营销管理。目前,很多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中,较为注重业务量,一定程度上上忽视了营销行为质量。对此,企业应当注重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不断加强营销行为质量。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管理时,应当注重维护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市场营销体制中融入新的管理理念,确保客户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同时注重产品的策划和设计,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提升企业营销效率,扩展企业业务,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提升企业市场产品销量,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结束语:目前,我国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仍然存在着市场营销观念落后、市场营销策略缺乏特色以及缺乏市场营销创新能力等问题。对此,企业应当注重市场营销观念创新,同时落实营销策略优化,并不断创新市场营销管理,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5

关键词:脱硫总承包企业;竞争力;EPC总承包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我国脱硫总承包企业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的脱硫产业基本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已全部完成,故我国在1999年引进国外技术发展脱硫产业时候,采用了国外比较成熟的EPC总承包模式。为适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十一五”期间,中国燃煤电厂脱硫建设已经创造了“世界奇迹”.脱硫装机容量由2005年的5000万千瓦,增长至2010年的5.6亿千瓦,平均每年投运脱硫装置1亿千瓦。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脱硫总承包企业的能力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建设的需要。我国目前拥有进入脱硫行业的总承包企业则超过200多家,合同容量超过200万千瓦装机的公司有30家;超过1000万千瓦装机的公司有15家。

二、脱硫总承包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但在我国脱硫总承包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企业间无序竞争、缺乏竞争力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未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明显缺乏竞争力

目前我国脱硫总承包企业中比较严峻的一个事实是绝大多数脱硫总承包企业都采用引进国外技术的“便捷方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掌握核心技术的脱硫总承包企业也只有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单位。而且这几家企业也只是基本掌握了30万千瓦以下(含30万千瓦)机组的烟气脱硫核心技术,在目前电厂趋于主流机组的60万和100万机组的脱硫工程中,仍未完全掌握核心技术,这大大地束缚了总承包企业的竞争力。

(二)自主创新能力低,企业无法提高竞争力

在目前的脱硫市场环境下,对于脱硫总承包企业来说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的脱硫总承包企业普遍存在着对国外技术依赖大,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较弱、科研人员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这也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目前由于国家尚未针对脱硫行业制定一个完整的行业标准,脱硫总承包市场整个竞争环境比较恶劣。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烟气脱硫工程的单位造价大幅度降低。如表一所示某个脱硫总承包企业30万千瓦机组的单位造价就从2003年的409元/千瓦下降到2010年底的123元/千瓦;而60万千瓦机组的单位造价就从2004年的250元/千瓦下降到2009年底的111元/千瓦。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物价保持持续增长、人力成本逐年上涨,脱硫总承包企业管理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差等原因,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出现了利润大幅度的下滑、员工跳巢频繁而削弱企业竞争力的现象。

表一:某脱硫企业总承包合同价格对比表

三、提高脱硫总承包企业竞争力采取的措施

基于我国脱硫总承包企业缺乏竞争力的现状,笔者运用管理学、生产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以下措施:

(一)增强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能力中最关键的是技术创新。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从而提高技术水平是企业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脱硫总承包企业为了做好技术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每年从利润中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脱硫工艺的持续改进;其次应参照建立专门的研发队伍,并根据企业自身实力采取与国内的科研院所或高校一起共同建立实验装置,通过实验装置对设计进行验证和改进节省投资;最后脱硫总承包企业可以不断总结已经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努力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销售竞争力

目前,脱硫总承包企业要在销售环节(对外投标)提升利润率非常难,提高公司利润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降低企业成本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有效降低成本:首先,企业应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根据自身投产以及在建工程情况,对投各个经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成本;其次,企业要与增压风机、烟气换热器、氧化风机等关键设备的制造企业紧密合作,进一步提升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在市场上的销售竞争力;再次,企业应通过工程设计优化、招标投标竞争机制和战略合作等多种途径,努力节省工程造价;最后,企业应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并以成本控制为主线,实现预测、计划、控制、核算一条龙管理,全面提升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

(三)多产业发展,多种承包方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脱硫总承包企业承建脱硫项目而获得的收益通常是一次性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利润已经大幅度的降低。如国内武汉凯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企业转型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上走在了前列,通过前期的扩张和上市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资金实力,目前已进军城市废水处理、风力发电等行业,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并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此外,基于国家当前对电厂投运的脱硫装置实行每度电1.5分的补贴电价政策,电厂可以将电价的收益权交给脱硫总承包企业,而其脱硫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行及日常管理由专业化的脱硫总承包企业负责,如此既减轻了电厂的投资压力,又减少了管理、培训、日常维护等费用支出。多产业发展将会是大势所趋,同时企业应借鉴国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特许经营等模式,采用多种承包方式进行灵活变通,争取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翟青.促进烟气脱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J].兴源信息,2007,8.

[2]戚国水.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J].浙江能源,2007,6.

[3]王玮.物流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思考[J].兴源信息,2007,8.

[4]王方华.企业战略实施的资源配置[J].企业战略管理,2005.

[5]柴振群.科技创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2006,7.

[6]佘健明.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2004,10.

[7]何明成.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电力报,2004,7.

[8]李思.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对策[J].浙江能源,2006,3.

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6

一、建筑装饰企业内控管理的目标

内控管理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是一种用于控制和管理企业的手段,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以建筑装饰企业为例,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在内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中,创建起更适宜企业长足发展的良好条件,解决建筑装饰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问题,立足于建筑装饰企业长足发展的目标,将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落实到建筑装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全过程,有机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长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装饰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是结合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特点,创造良好条件,采取有效的内控管理手段,从财务部门人员着手,要求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理论加强学习和掌握,优化审计方法,提高内部控制技术水平,分析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将企业目前的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问题改进,将现代化的内控管理理念引进其中,调整内部控制战略,推动企业的深层次发展。

二、建筑装饰企业内控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目前在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实施中,仍旧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的问题,缺少健全的内控制度,导致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效率不理想,包括授权审批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等,均有待更进一步的完善。以授权审批制度为例,在建筑装饰企业中,授权审批制度规范了常规的授权和特别授权范围,相关程序、权限、责任设定等内容,形成了“一笔”制度,用于管理企业的各大事项和重大业务,这导致企业没有明确不同岗位的业务事项、权限范围、相应责任和审批流程,很容易出现重大决策制定失误的问题,对小部分股东权益形成损害。采购管理制度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原材料,例如食材、钢材、实木、油漆等,采购量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必须要在严格、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下进行采购管理。但是部分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忽视了采购管理制度的完善,缺少对请购手续的合法规定和限制,针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招投标制度建设不健全,退货管理制度、采购验收制度的合理性不足,导致企业所购买到的原材料出现了质量低劣、价格不合理等问题。在销售管理制度方面同样存在制度不健全的普遍问题,建筑装饰企业业务活动大小不一,销售业务形成了多个不同层次,企业在建立销售管理制度时要强调多元化、完善、多层次,与企业的发展策略相适应,但是建筑装饰企业目前在销售策略和发展策略的制定中缺少统一,建立项目的投标制度和客户服务制度等科学性、规范性不足,对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建设存在缺陷,降低了建筑装饰企业的经营风险防治能力,限制了建筑装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制约了建筑装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发展。

(二)缺少内控管理机构

建筑装饰企业在内控管理工作实践探索中,设置内控机构不合理,缺少规范的内控机构,是导致建筑装饰企业内控管理效率不理想的关键所在,难以将内部控制制度贯彻和落实到实际,缺少对企业内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高度重视,导致了企业的基层人员在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和配合中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无法实现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目标。在内部控制和管理机制的建设方面,不同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保证内控机制的科学性,但是由于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机制设置不合理,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中缺少对企业实际情况的充分考量,没有清晰界定工作交叉的部门,对人员的职能划分准确性不足,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体现在了信息数据交换等各个环节,对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形成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装饰企业中,或是家族企业,是以老板的独自决策为主,使得建筑装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成果不理想,内控机构的设置有待更进一步完善。

(三)监督力度不足

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目前在监督体系的建设方面有待完善,缺少有效的监督措施,究其根本,是由于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建设不完善导致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缺少专业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部门,再受到事务所监督规范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监督力度不足。会计事务所在向企业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时,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合法性评价和监督的准确性不足,甚至出现部分建筑装饰企业和事务所之间相互合谋,促使事务所出具无保留的审计意见,这导致事务所的监督有效性大大降低。另外,公众监督的缺失、有效性不足,同样导致了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社会公众通常可以借助公司网站、证监会等多种渠道,获取建筑装饰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等内容,但是针对的仅仅是上市公司,而我国建筑装饰企业中有很多公司并非上市企业,难以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落实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监督力度不足,降低了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限制了建筑装饰企业的更进一步稳定发展。

(四)缺少新型人才

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是否具备现代化的内控管理意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是决定建筑装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水平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建筑装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实施中,缺少新型的人才,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对内控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企业的内控管理人员缺少丰富的经验,知识储备不足,专业能力有限,知识结构单一,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缺少系统的培训,降低了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水平,人才的问题是建筑装饰企业普遍面临的一大重点,有必要加快人才建设的脚步,提高内控管理的有效性。

(五)内控意识薄弱

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目前普遍存在内控意识薄弱的问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少高级人才,在建筑装饰企业中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缺少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企业没有配置专业型的内控管理人才,导致了企业的会计控制、管理控制之间缺少有效协调,对于企业发展的核心没有牢牢抓住,使得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出现了风险漏洞问题,存在着无法实现全面控制目标的普遍现象。究其根本,这都是由于建筑装饰企业缺少内控管理的意识导致的,内控管理意识薄弱,缺少对建筑装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措施不足,降低了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管理层人员以及各基层人员在内控管理中投入有限,忽视了内控管理的重要性,是建筑装饰企业运行和发展中亟待改进的一大问题。

三、建筑装饰企业内控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快制度建设

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工作实施要从制度建设着手,加快制度建设的步伐,完善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首先要在授权审批制度方面进行更进一步完善,再结合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内容,逐步构建起健全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优化企业的内控环境。以授权审批制度为例,建筑装饰企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对特别授权的权限范围、程序、责任等进行规范,明确重大业务和事项内容,采取联签制度或集体决策审批制度,对于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范围进行明确。在采购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要完善采购申请制度的内容,对购买物资的类型清晰确认,并以此为依据,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将相应的请购权授予该部门,在招投标制度、供应商评估制度、采购验收制度、退货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实际现状和管理目标,明确各项制度条款。销售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通过市场的前期调查,制定合理、科学的销售策略、销售政策,加强对项目投标制度的规范性建设,确定客户信用标准,依据品质、能力、资本、抵押等多项指标,强调规范化的客户信用标准。在客户服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建设中,以最大限度收回应收账款为目标,保留客户的同时,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优化企业的控制环境,完善内控制度的内容,保证企业能够将内控管理工作的目标落实,促进建筑装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合理设置内控管理机构

建筑装饰企业要立足于运行和发展现状,建立起完善的内控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的内控机构体系,重视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要求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和各层级人员均要积极、主动配合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实施,对工作交叉的部门,要划定清晰的权责范围,明确不同人员的职责,促进各部门之间人员的沟通,在信息数据的交流、共享等环节,要保证可靠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利用内控管理机构的作用,打破一人独自决策的局面,提高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规范性、可靠性,促进内控管理机构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要求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不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内控管理和企业经营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宣传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意义,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营造浓重的内控工作环境,始终围绕着企业的实际运行和发展现状,将企业的内控管理机构作用发挥出来,促进建筑装饰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和高效实施。

(三)加强监督力度

企业的发展和内控管理工作的水平、监督管理的效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实施有必要建立内部报告制度的同时,构建起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在建筑装饰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建设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建立起审计委员会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部门,使审计岗位和内控实施工作岗位人员之间能够形成相互约束、相互牵制的关系,保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全面性。加强对建筑装饰企业的内部控制监控力度,完善内部监督体系,监控建筑装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实施情况,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发挥出事务所的职能作用,将真实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给建筑装饰企业,坚决抵制串通、合谋等不法行为和现象。政府监管机构要将监管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对事务所和企业之间钱权交易等不法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对二者的民事责任加以明确,使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代价更进一步增大,用以约束企业的行为。建筑装饰企业和事务所应详细地解释公告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内容,将真实、可靠、全面的信息提供给广大的投资者、决策者,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的功能,在内部报告的制度实施中,保证建筑装饰企业制定相关决策时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建筑装饰企业更稳定的长度发展。

(四)加强人才建设

组建起一支专业型的建筑装饰企业内控才队伍,是建筑装饰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中必须要落实的一大措施,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强化其职能意识,才能够真正将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目标落实到实际。企业管理层人员应加快人才建设的步伐,针对现有的内控管理人员,展开系统的培训和再教育,引进新型的内控管理人才,要求人才具备信息化的意识和先进的内控管理观念,结合知识讲座、专家指导、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将先进的内控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传输到内控管理人才队伍中,培养起一支专业型、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内控管理人才团队。结合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创建良好的条件,提高建筑装饰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效率,借助人才资源的支持和力量,推动建筑装饰企业的稳定发展。

(五)强化内控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