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业务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室业务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室业务管理

科室业务管理范文1

关键词:物业管理实务 教学方法

《物业管理实务》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物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内涵涵盖了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招投标、接管验收、入伙与装修管理,日常物业管理―保洁与绿化管理、房屋与设备管理、安全与环境管理以及物业的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院对专业学生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来进行教学,做到主次分明。对“次”采取理论教学为主,对“主”采取多种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应该把握哪些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学生日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职业综合能力。

1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表现出与物业管理人才需求特点不吻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偏重理论,轻视实践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从内容体系上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但内容的完整性并不等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追求广而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以课本为背景,在备课、讲解中都紧扣课本知识,而忽略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从教,本身缺乏行业内相应岗位的实践训练,只能根据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或者做一些适当的扩展。而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岗位,这必然造成理论知识和实际岗位之间存在衔接问题,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造成学得知识根本没有用的假象。

1.2 方法单一,仍以传统讲授为主

很多高校都引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教师也由以前的课本+教案转变成了“教材+U盘”的模式,本质内容没有改变,只是以幻灯片取代了黑板而已,教学方法仍然以理论的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也有意提高提问的次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但很多学生总抱有幻想:这次点名不是我。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因为没有项目的依托,使得学生很大程度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通过死记硬背,甚至只押题,造成学生在分数上是高手,而没有真正深入理解知识点,缺少一定的深度,与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相背离。

1.3 忽视21世纪大学生学习新特点

21世纪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特点:个性、自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等。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习上也表现出自主性、目的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为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还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课堂之外的知识。相比理论知识,学生更看重知识的应用,希望通过实践环节应用知识,以展现自身的价值和水平。

2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新教学方法介绍

紧扣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案例式教学、行为导向法、小组讨论法等新的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氛围为出发点,在与学生的互动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笔者现主要介绍这几种教学方法: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取材尽可能的选取物业管理中的实际案例,要有代表性。课堂知识的讲解中,先抛出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或者换位思考,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控制好案例教学的节奏,包括讨论的时间、分析的方法和点评的策略,既要鼓励学生,同时又要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同案例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如何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互动起来。

比如在装修管理这一环节,笔者精心选择了这样一个案例―“业主擅自改变承重梁的位置,物业公司给予制止”。这种案例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选好案例之后,我们就要将相关问题引出来,促使学生去自动思考,寻找解决途径。针对这个案例,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问题:

①物业公司为什么要制止?

②如果我们一定要更改位置,有没有办法?等等。

2.2 小组讨论法

将班拆分为小组形式,以3~4人为一组,分成若干组,并每个小组设定若干个问题,要求小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比如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物业管理专业是多余的这个话题,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采用小组讨论法,让每个组都先自我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发言代表来陈述代表组的观点和理由,最后还可以将各组的代表观点演绎成小组间的辩论。

2.3 行动导向法

行动导向是由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法重视“案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笔者以“装修管理中的客服服务”为主题,将学生分组,设立组长、监督员、评分员,要求每个小组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不同的成果展示方式,如:小品、话剧或者对白等,让各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整个表演或者展示过程中,我们要将理论知识-客服工作人员的接待工作,通过学生的展示来传达,这样就可以将学生自动学习融入到物业管理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始终在场观察、指导,在整个过程结束后进行总结性的点评,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还可以设计“学习能手”、“最佳表演能手”等奖项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新教学方法难以破解的问题

小组讨论法、行动导向法和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方面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都忽视了一个较为现实而又客观的问题,那就是知识点、学时以及学校其他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冲突。对于现在教学方法中常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都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静态的案例教学中。

既要将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中来,又要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笔者认为,可以尝试用动态的案例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将声音、动画、情景剧等素材融入到理论知识中,从而以丰富、生动、逼真的画面展现在课堂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详修.关于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探索[J].中国市场.2008(3).

[2]赵琴.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实务》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09(10).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科室业务管理范文2

作者:王云芝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29-02

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曾经一度把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推入市场,致使中国财政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保障率都十分低下,财政投入结构性问题较突出;另外,财政在支出方面随意性也较大。国家中央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政府财政拨款占总经费的比重也较低,和农业科研单位的需求相比,总量在投入上仍显不足。在GDP所占的比重看,农业科研投入世界平均值是1.43%,发达国家是3.54%,但是中国农业科研单位的投入却仅占GDP的0.6%,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投入相比,相差更远。

根据统计,中央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支出资金缺口逐年扩大,2009年的缺口是2002年的2.8倍,这种现状又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倘若这种现象长期的存在,将会导致中央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方向偏离公益性的目标,严重影响国家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长远的发展。此外,财务工作人员难以参与到整个单位的决策上。由于单位不重视当前的经济效益和核算,并且针对单位的科研实体开发上财务管理也并不规范。尤其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里,由此造成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不增值更未保值,难以对经济实体经营的状况进行比较,也不能进行正确的考核、评价。

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法规制度过于框架化

无论何时,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都是必须和必要的,只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很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然而,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却不时会遇到因文件规定得大而化之而产生矛盾的情况。过于简单化、框架化的规定不仅增加了不同人对同一项政策的理解和解读有所出入的可能,也加大了政策制定者解释工作的难度和工作强度,同时也容易让具体执行者不知所措或者产生抵触情绪,更倾向于靠猜测来解读文件精神或者干脆直接钻空子,最终激化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的矛盾,使得文件精神的贯彻效率降低。

(二)外控措施存在盲点

2010年1月19日,财政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形成本单位收入,不得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文件本身出发点是非常好的,这样做能够有效维护财政经济秩序,防止各单位对资金往来票据的滥用、错用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偷漏税款行为,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文件的实施还是一度给各事业单位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对于事业单位及其上级部门来讲,不论收到经费还是下拨经费都需要具备合法的财务票据入账,事业单位原先还能够开具中央单位资金往来收据作为入账凭证,但在此办法实施之后,中央单位资金往来收据不可继续使用,开具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又会违反财政部门的现行规定;若自行制作凭证,仅能短时间应付状况,如果长期施行,难免在严肃性、规律性、合规性方面埋下隐患;如果开具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就要上交税金,而财政拨款本身就来自于国库,开具税务发票上税相当于把国库的钱又交回一部分到国库,这是极不合理的。那么,事业单位收到拨款后,不论是否开具财务票据都存在不合理性。财政部门的新旧政策衔接时产生了一个“真空地带”,事业单位身处其中非常尴尬。

(三)预算执行进度考核标准“一刀切”

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预算执行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财政部门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进度进行了量化考核,规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的时间节点必须支出某一比例以上的预算资金。某些行业的预算工作进行在规划的时候就可以在时间上均匀安排,或者至少能够对进度执行有充足的把控,能够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业务的进度;而某些业务不可能达到均匀安排的程度,比如采购一些非常难寻的稀缺资源,或者特定时间才能供给的货品,或者因为天灾人祸货源地或采购地无法满足需要,这些问题都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能够决定的,不可能想加快进度就能够加快,单纯靠给财务人员肩上加担子、加压力不一定能够起到作用。预算执行进度考核时搞“一刀切”显然是不科学的。

科室业务管理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本科 生物科学 创新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002-02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是技术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是经济腾飞的催化剂,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本科院校科研和教学实力都比较强,尤其对于985和211院校来说,借助于实验室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创新能力是常用的教学策略,所以说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实验室内,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发现课堂所学原理的真正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建立设备齐全、技术成熟以及管理科学、创新的实验室对于推动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1 建立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实验室的必要性

生物科学专业是对生命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同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生物科学涉及范围较广,与人口、环境、资源、人类健康等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和生物科学联系。生物科学实验室是培养生物科学人才的摇篮,因此,其创新管理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1.1 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

我国生物科学在世界生物科学界一直处于先驱地位,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各国认识到生物科学的重要性,纷纷展开研究,我国为了能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就必须抓紧培养生物科学专业的创新性人才。虽然中国曾在人类基因组以及水稻基因组计划中做出过杰出贡献,但是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差距还是很大,为了减小差距,必须要加强生物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培养出创新能力强,老、中、青相结合的工作团队,才能保证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1.2 为生物科学产业的发展储备新型人才

面临现代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种种问题,生物产业亟待发展,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已经将生物产业的发展作为战略性目标,将生物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国家安全层面,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的问题同样繁多,所以中国生物产业的发展进步一直是我国科研的重中之重。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曾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生物产业,力求通过几年的发展在生物制药、农业、环保、资源、能源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能有所建树。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在于高素质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能够充分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结合,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培养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真正推动我国生物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学生在实验室中培养的技术与创新能力能够在走出校园以后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有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生物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反过来促进生物科学专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1.3 弥补我国本科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培养中的不足

目前在我国高校生物科学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为了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和缺陷,要加大生物科学教学研究以及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如今大部分高校生物科学教育中教师会传授学生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操作和运用上缺乏锻炼,没有锻炼机会,更没有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有的学校开设了生物科学实验教学课程,但是在实验室中学生都是被动实验,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指导,将实验室已经配好的试剂或者其他实验材料和另外的实验材料混合进行实验就行,完成的实验都是一些经典实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用自己真正的去做什么,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意思按部就班完成作业就行,十分机械,学不到东西。久而久之,学生对此类实验失去兴趣,学校也只是应付了事,原本的实验教学起不到任何效果,更无所谓创新。

2 本科生物科学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本文研究的本科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由三个主要的部分完成:实验室管理制度形成、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以及实验室技术体系的构建。实验室的设计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对实验室内的机器设备进行合理整合配置,构建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和研究氛围。

2.1 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立

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发挥有效作用的前提,能为学生学习、研究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实验室的建立原则是以学生为本,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在本科阶段,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如果具有了某个方面的想法,并且在向老师咨询以后具有可行性的情况下,可以向学校申请进行创新项目的科研基金,并且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研究其项目。对于具体制度的建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建立较为宽松的准入制度,较为严格的生物材料领用制度。

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是为了激发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但是在关于哪些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就涉及到了实验室的门槛问题。有些学校的实验室规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但是学习成绩差的就不可以。这样的规定在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中是不可以出现的。这样很容易遗漏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很强,创新思维活跃的学生。因此,只要学生有创新的欲望和一定的专业课基础和动手能力,能够按照原始教材进行一些简单实验,就应该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

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确立了较低的准入制度,但是需要建立严格的实验材料领用制度。实验中对于每种实验原料的领取都要经过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于一些危险物品,要严格限制领取量,并且在领取实验材料时要由领取的学生签名,确保实验材料领取实名制。对于有剧毒、危害性极大的实验材料,要经过申请报学院或者实验室审批,才可以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将实验材料给予学生,并监督其使用,对于余留材料要进行回收。

(2)以学生为本的开放制度。

实验室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员作为支持,所以在开放时间安排上要以学生为本,尽量在学生需要的时间开放,其余时间关闭。学生开展实验室研究工作一般是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所以创新实验室在这期间可以将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一起集合到实验室,对学生创新研究期间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在实验室内的研究主要靠自己完成,教师只需要在旁观察,不让学生出现危险就行,学生是真正的自主式管理。

2.2 创新实验室设备进行模块化管理

生物科学专业涉及微观和宏观世界,在实验中需要多种实验设备,为了提高设备的可发现性和利用率,可以对实验室内的设备进行模块化设计。创新实验室内的设备从大类上可以分为公共模块以及各类专业模块。公共模块基本上是所有实验人员都会用到的,各类专业模块则是根据研究项目不同而设置的独立模块。当学生按照特定的科研项目到实验室申请实验设备时,实验室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验要求分配合适的设备模块,方便学生实验操作。

2.3 提高创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我国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内,管理人员一般承担设备、仪器清洁工作,实验室打扫工作以及日常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员将不再与传统管理员一样。创新实验室管理员不仅要承担实验室日常安全护理和清洁工作,还有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比如对于实验室设备的摆放如何才能更加合理进行研究,同时还要能够为实验室内进行创新研究的学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管理员由过去只负责为进行实验的学生配制试剂向“多功能、全面”的管理员转变。同时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也要经常组织实验室管理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技能,争取在做好实验室管理的基础上,能够为学生的创新研究提供帮助。

2.4 加强创新实验室与外界先进实验室的交流

加强与外界先进的生物科学实验室进行交流,能够为实验室的管理以及学生的创新研究提供灵感和动力。

闭门造车是最坏的学习方式,为了要有创新还要走出去,在创新实验室管理上也要体现这一点。和外界实验室进行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与外界的交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与生物科学专业领域的一些科研人员进行交流,二是和生物科学产业的一些生产实践者交流。与生物科学专业领域的科研人员交流,能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从而根据动态调整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基础。与生产实践者多交流能够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实际中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指明方向,使研究的结果能够符合实践要求,在实践中创造价值。

3 结语

本科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建立和完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为了我国生物科学事业的发展进步,各高校应当都参与到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中来,共同商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本文从我国生物科学创新实验室建立的必要性出发,对创新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做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4个方面的详细建议,为我国本科生物科学创新实验室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对我国生物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义贤.生物科学专业“四层次”时间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1(1).

[2] 李佳音,官莹.浅谈实验室开放性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

[3] 江海.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3(4).

[4] 孙秀英,宋宏涛,尹燕霞,等.生物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2013(13).

[5] 王潇,莫日根,王迎春.生命科学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建设与实践[J].高校生物教学研究,2013(2).

[6] 周晓兰,陈寅山,张彦定.本科生创新实践室的建设与管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3(3).

科室业务管理范文4

关键词: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电子商务一般是指世界各地广泛的商业和贸易活动,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客户服务器的应用程序,买卖双方共同开展各种商务活动,以满足消费者的网上交易和商家之间的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业交易活动,是一种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企业电子商务管理涉及多个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等,综合性极强,需要较高的商务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的实践才能。虽然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开设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但在课程教学上还存在缺乏实践性的问题,关注理论知识传授多于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因此,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和革新很有必要。

1开设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的意义

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是集综合性和复杂性于一体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变革,需要学生投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课程主要围绕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和应用,探讨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从总体上学习、体验和实践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中的规划、实施和控制过程。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模拟和体验具体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是提高学生对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认识的基础方法,也是使学生掌握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能力的最佳途径。电子商务管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重视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挖掘,加大实践操作的课程力度,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根据互联网发展规律以及传统企业的革新,综合提升企业的管理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2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弊端

我国已进入科技快速发展的21世纪,电子商务在这个时代也在快速进步。如此重视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学生培养个人的商务实践能力。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既有多学科理论的交叉融合和统一,又包含众多的实践课程。学生在学习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的同时,还要注重其他学科的专业素质培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以及经济专业都涉及电子商务的基本课程,在这些课程中,通常是根据电子商务的模拟操作软件开展教学,包括模拟B2B、B2C或C2C的操作交易流程。学生即使掌握了B2C、C2C和B2B的操作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交易流程中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把电子商务的理念及技术融入企业管理。如此,学生就会对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学习渐渐失去兴趣,没有了学习的动力。电子商务管理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其教学更注重实践性,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实践操作经验,还需要在良好的互联网条件下进行操作。

3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完善措施

3.1企业项目管理与电子商务理论的结合

按小组实施具体项目,课程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责任分配矩阵和资源平衡法的运用。学生分解工作结构时,将项目细化为每个可执行的工作包,从而更清楚地了解项目;在完成责任分配矩阵时,明确每个任务的负责人和该任务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在资源平衡过程中,在制定进度计划时,要考虑各种资源的投资时间,并考虑成本计划、供应链管理、风险控制等,同时对电子商务的管理进行分类,学生以模拟企业经营为项目基础参与企业项目运维管理,并注入电子商务的理念与技术,从中体会企业管理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变革,还有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意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管理的兴趣,注重对电子商务管理能力的培养。

3.2实践教学与现实案例相结合

结合现实电子商务管理的案例是提升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电子商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结合现实的案例,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兴趣,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有利条件。根据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体系结构,合理选择实用的案例,并正确引导学生加以熟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切实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管理的流程,并对案例展开分析,深入理解企业通过引入电子商务的理念及技术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从而真正实现业务的协同。学生还可针对案例,根据自己收集及掌握的理论知识,提出相关问题并和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并可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管理的必然性。这样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进

在传统的电子商务管理课程教学中,一般都以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的主体是老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现代不断进步的互联网技术,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渐渐退出电子商务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重在革新现代电子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有以下几点:第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老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线上教学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课堂讨论和知识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管理课程的兴趣,加强电子商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第二,让学生积极参加电子商务活动或者比赛,通过参加院级、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电子商务比赛,比如“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三创大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增加实战操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不断挖掘自我潜能和才干。第三,建立校园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实践教学统一平台。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管理能为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多的市场发展机遇,因此需要掌握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这就要求建立校园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操作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由此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比如组织结构是否符合电子商务理念的扁平化的特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实践平台来实现上下流之间的协同作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模拟实现完整的电子化采购流程管理,等等。平台可以开放多个模块让学生自行选择,有利于学生从多个维度实践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的知识。第四,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电子商务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创业的核心内容课程,老师要积极地创新电子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将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与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把实践教学作为电子商务管理课程考核的核心内容,利用计算机测试实践报告及期末论文的形式,规划各项成绩所占比例以及学科之间的共同点。

科室业务管理范文5

在我国振兴物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物流业需求的人才是发展物流业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我们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旨在培养学拥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实践教学的开展多以授予学生技能为主,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更容易流于形式。现代物流管理人才除了要具备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还要通晓企业运作的管理方法,如人力、财务、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做支撑,同时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纵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出色的实践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

2实践能力的组成结构

实践能力是能力的一种,是个体通过形成实践观念、顺利完成某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知识,即一定的认识能力,从而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需要一定技能,来协调身体完成实践活动。[1][2]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个体掌握一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3]。对于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的广泛应用和迁移,分析形成问题的驱动因素,发现问题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认知逻辑中表达出来,并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将问题解决,这些活动则是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能力的构成要素庞杂、抽象,专业课程的教学不可能对所有能力要素实现发展。国外学者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本文认为物流管理岗位从业人员也应该需具备相应的关键能力,即物流管理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并具有迁移特性,不会因物流管理岗位的变换而消失,最终会融合发展成为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1]根据物流管理职业的基本要求,结合仿真课程的特点,这里确定该门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物流系统的运作能力、信息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资源统筹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样形成了以物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基础,关键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能力的基本结构。从而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3以flexsim为例的仿真软件课程设计

这里以Flexsim仿真软件为例,探讨如何设计基于能力的仿真软件课程。

3.1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根据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专业知识和仿真软件操作技能的教授是这门课的基础内容。那么,在课程学时分配上,要有一定的理论课时是必要的,让学生对系统仿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包括flexsim软件的基本概念。

3.2关键能力的培养

Flexsim的使用要在计算机实验室完成,因此实验性课程占主要学时。

3.2.1教学形式以案例式教学为主要内容,引入企业项目管理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并要求项目小组内部建立完整的项目组织,并要求学生将分工情况反馈给老师。这种形式摒弃了传统软件实验课程中,学生单纯的模仿教学内容。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有助于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3.2.2实验设计从教学的角度考虑,实验分为三大类:基础型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种实验逐级展开,由浅入深的提高学生的应用flexsim仿真的能力。①基础型实验设计这种类型实验主要帮助学生掌握flexsim的使用方法,加强认知与操作的能力。如案例1的设计:案例1:一个处理设备在处理完每个产品后,需要等待20秒,才能继续处理后面的产品,使用closeinput和senddelayedmessage函数实现此功能,并建立该模型。问题:如果此处理器工作台最多可以同时实现处理两个产品,每次处理完一批产品后需要等待,如何实现?这样的实验案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消息触发及命令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②设计型实验设计型实验采取创造性项目的特点来设计实验内容。通过设计好的实验环境,给定问题需求,让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案例2的设计:可以利用experiment工具案例2:一个工作车间有5个工作站,工作站之间有转运区,要求人员从工作站搬运产品到转运区,并操作机台加工产品,人员数量1-8,工作站加工时间对数正态分布(0,10.5,1)。请给出最佳人员数量。利用experiment工具设计仿真实验变量及仿真时间,并根据统计结果,选择合理的人员应用方案。这类实验旨在锻炼学生的物流系统运作能力,根据给定的题目环境,利用相关工具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设计实验进行过程,并最终给出优化的方案。③综合性实验项目的任务类型可分为确定性项目和创造性项目,确定性项目是指项目的工作目的和方法明确,且提前给出明确的任务结果。[3]这里将综合性实验定义为类似于确定性项目的形式的,明确任务的实验。综合性确定任务实验要求学生在既定任务目标下综合应用flexsim实体、命令、函数等,以及物流管理及物流操作等知识完成实验任务。这类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能力,在充分获取实验内容的信息基础上,应用数学知识,建立函数模型,并建立仿真模型。如案例3的设计:案例3:请根据如下材料及示意图,建立配送中心的仿真模型[4]。图1配送中心平面布局图学生首先根据给出的数据,利用flexsim的Optquest统计工具,拟合出入库的时间间隔函数,并根据出入库数据,计算配送中心各个区域所需面积,及需要的设备数量及规格,将所需的实体拖入到模型视图内;然后,设计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包括入库、检验、存储、包装、分拣等,并根据流程连接相应实体;最后,根据物流作业活动的需要合理设置实体的属性以及应用的策略。模型建好后,可以统计入库暂存区、叉车等搬运设备等的指标来衡量比较模型的中的不合理环节与配置,最终优化模型,给出完整的设计方案。

科室业务管理范文6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教育衔接专业课程;开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也逐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育是社会人才的培养渠道,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条件,我国现代教育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并逐步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教育内容的开发。物流管理专业是伴随社会电子商务平台产生的专业,做好新型人才专业理论与操作技术全面化发展,发挥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开展的实际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特征

物流管理专业主要针对电子商务运行的产品运输、检验、存储等第三方商品管理,物流管理不仅是企业经营成本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线上销售与线下运输合理配合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电子商务平台的逐步拓展,物流管理专业化操作,是保障管理队伍整合的有力措施,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特征,进一步开发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必须把握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灵活处理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社会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型人才。

二、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中的阻碍

物流管理与现代新型产业之间具有直接关联。由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起步较晚,在实际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对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带来了供应阻碍。一方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缺失。由于高职学生的在校时间较短,物流管理课程内容较多,实际开展教学时,仅仅对学生进行较为简单的主体理论教学,学生无法将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完善地连接为一个整体[2],在后期实践中,对工作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经常出现物流管理方式缺乏规律,物流仓储的信息记录不全,使社会物流管理工作的对接情况状况频频。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开展缺乏新意。物流管理专业是现代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但高职专业课程开展中,教师没有抓住课程的创新点,教学内容依旧是一板一眼的课堂教学,这与我国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相背离,无法发挥物流管理专业的优势,也影响了现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展价值。此外,物流管理专业内容中包括成本。如货物管理、质量检验等等方面,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相融合,但从实际教学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期间,往往过于侧重某一部分,忽略另一部分,导致现代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失去作用。

三、发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渠道

1.合理规划专业课程。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也是高等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过渡对接的主要保障。高职教育不仅可以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人才专业化训练,同样也要注重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质量。做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开发,实现有限的时间中开展无限的教学。例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展实施专业课程知识的压缩,课程内容压缩并不等同于课程内容的残缺,而是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容要精益求精,实现现代高职专业管理内容丰富,教学知识紧凑,为学生未来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物流管理理论保障;其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循序渐进的,依据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可以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为不同的教学水平,例如,某高等院校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在每一阶段,分别设定不同的专业课程教育目标,课程开展由浅入深,做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的完善过渡,推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改革与开发。2.教学形式多元化。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适合现代教育开展多元化发展,是提高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与物流专业相对完善的必然性保障。例如,我国实施现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教学中,包含物流运输、货物存储、仓库分配以及货物验收四部分,高职院校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善于借助多媒体等软件,为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一整套完整的课堂实践软件,将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融合在教学系统中,实现现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开展形式多样,课程教学内容也丰富多样;另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教学开展形式多样,发挥学生的内在作用,例如,教师在现代物流管理课堂教学中,不仅有理论教学,同时也是课堂情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渠道,进一步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带来有力的发展空间,推进现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人才供应的发展需求。3.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物流管理专业是社会电子商务平台工作管理的主要部分,为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施发挥其作用,必须保障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某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课程开发中[5],与当地大型物流企业进行教学联合,实施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应用相适应,学生可以在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后,在企业进行实际的上岗实践,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体现。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研究,主要从高职教育课程开发角度进行分析,实现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配合,为建立协调稳定的电子商务新平台提供人才供应。

作者:姜萍 邓小乐 单位:新疆商贸经济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