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定制消防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定制消防应急预案范文1
编制并演练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单位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扑救,避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灭火时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等消防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均应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实施演练,全面提高单位内部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减少火灾事故伤亡。
【第一节】应急预案概述
应急预案是指对单位火灾发生后灭火救援有关问题做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计划安排文书,是针对单位内部可能发生的火灾,根据灭火救援的指导思想和处理原则,以及单位内部现有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装备和单位内部员工的数量、质量、岗位情况而拟定的灭火救援应急方案。
应急预案作为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行动方案和依据,在处置事故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
针对设定的火灾事故的不同类型、规模及社会单位情况,合理调动、分配单位内部员工组成的灭火救援力量,正确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成功地实施灭火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二、编制应急预案的意义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可见,编制应急预案意义重大。
1、有利于掌握科学施救的主动权
1)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有助于单位员工熟悉本单位内部情琬,有助于把握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火灾特点、规律。
2)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有助于提高单位内部快速处置火灾能力,一旦发生火情,可以第一时间按照计划实施组织指挥,赢取时间,控制火势,疏散人群,减少损失。
2、有利于促进单位内部相互熟悉
在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经常性深入本单位内部,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不仅使应急预案的制定人员和单位内部员工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同时较好地促进了对单位周边和单位内部的交通道路情况,消防水源情况,单位内部建筑物的数量、分布或者楼层使用情况,建筑物重点部位情况,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情况,单位内部主要火灾事故的类型、处置的对策及基本程序,单位内部的消防组织及灭火救援任务分工等情况的熟悉。
3、有利于增强演练的针对性
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时,单位内部员工在进行情况熟悉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确保安全,同时为提高单位内部的灭火救援能力,单位内部员工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情况研究,依据新问题、新情况的危险特性,制定出较科学的处置对策。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也通过实战演练促使训练与实战相结合,提高了单位对火灾事故的快速处置能力,加强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提高了灭火救援准备工作的质量,有助于增强应急预案演练的针对性。
【第二节】应急预案编制
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进行火灾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普查,编制符合本单位特点、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三类:
1)法规制度依据,包括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涉及消防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
2)客观依据,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等。
3)主观依据,包括员工的变化程度、消防安全素质和防火灭火技能等。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
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主要包括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建重点工程、其他需要制定应急预案的单位或场所。
一般单位可参照本节内容制定应急预案,并可根据单位内部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
三、应急预案的分类
分类编制应急预案是指预案制定单位将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按不同性质和类别制定的应急预案。
分类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分别研究各类火灾事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特点,全面加强灭火救援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分类编制应急预案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对此类火灾事故情况的熟悉与掌握程度,有利于加强内部灭火救援器材的配置与建设,以便更加有效地实施各类应急处置行动。
根据火灾的类型,应急预案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六类:
1、多层建筑类
多层建筑类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具有一定规模(建筑规模由社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多层建(构)筑物,在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的情况下所编制的应急预案。
2、高层建筑类
高层建筑类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具有一定规模(建筑规模由社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高层建(构)筑物,在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的情况下所编制的应急预案。
3、地下建筑类
地下建筑类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具有一定规模(建筑规模由社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地下建(构)筑物,在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的情况下所编制的应急预案。
4、一般的工矿企业类
一般的工矿企业类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具有一定规模(建筑规模由社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工矿企业建(构)筑物,在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的情况下所编制的应急预案。
5、化工类
化工类应急预案是指针对生产与储存具有一定爆炸危险性的化工产品单位,在可能发生的爆炸、燃烧、有毒气体泄漏等灾害事故情况下所编制的应急预案。
6、其他类
其他类应急预案是指针对以上五类以外的单位,在可能发生各种火灾事故的情况下,根据其规律与特点所编制的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制定的程序
制定应急预案的程序是指其制定的方法和步骤。
一般来说,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明确范围,明确重点部位
各单位应结合其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或者部位。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制定应急预案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为使所制定的应急预案符合客观实际,应进行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要正确分析、预测单位内部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各种险情,制定出相应的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对策。
3、科学计算,确定人员力量和器材装备
通过计算,确定现场灭火和疏散人员所需要的人员力量、保障的器材装备和物资等方面的数量,为完成灭火救援应急任务提供基本依据。
4、确定灭火救援应急行动意图
根据灾情,对灭火救援应急行动的目标、任务、手段、措施等进行总体策划和构思。
其主要内容有:作战行动的目标与任务、战术与技术措施、人员部署与力量安排等。
5、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善
制定应急预案实行逐级审核制度。
单位安保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必须报请单位主要领导审核,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审核的重点应当侧重于情况设定、处置对策、人员安排部署、战术措施、技术方法、后勤保障等内容。
必要时还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充分论证并通过演练进行验证。
五、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
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应急组织机构、火情预想、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注意事项等。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
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消防组织、义务消防队人员及装备配备情况。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或二旦发生火灾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通过明确重点部位并分析其火灾危险,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二)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遵循归口管理、统一指挥、讲究效率、权责对等和灵活机动的原则,包括火场指挥部、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火灾现场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和机动组。
(1)火场指挥部。火场指挥部的主要职能是确定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主要负责根据方便现场指挥、通信联络畅通、保证自身安全的原则,将火场指挥部的地点设在起火部位附近或消防控制室、电话总机室,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根据火情决定是否通知人员疏散并组织实施,及时控制和扑救火灾。
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指挥员报告火场内的有关情况,按照指挥员的统一部署,协调配合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2)灭火行动组。灭火行动组由单位的志愿消防队员组成,可以进一步细化为灭火器材小组、水枪灭火小组、防火卷帘控制小组、物资疏散小组、抢险堵漏小组等。
灭火行动组主要负责现场灭火、抢救被困人员、操作消防设施。
(3)疏散引导组。疏散引导组主要负责引导人员疏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
(4)安全防护救护组。安全防护救护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视伤情转送医疗机构。
(5)火灾现场警戒组。火灾现场警戒组主要负责控制各出口,确保无关人员只出不进,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
(6)后勤保障组。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通信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供电控制、水源保障。
(7)机动组。机动组受指挥部的指挥,负责增援行动。
(8)技术保障队
(三)火情预想
火情预想即对单位可能发生火灾做出的有根据、符合实际的设想,是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
火情预想要在调查研究、科学计划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火灾特点,切合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其内容如下:
(1)重点部位和主要起火点。同一重点部位可假设多个起火点。
(2)起火物品及蔓延条件,燃烧面积(范围)和主要蔓延的方向。
(3)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如可燃液体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结构的倒塌,人员伤亡、被困情况等),以及火情发展变化趋势、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等。
(4)区分白天和夜间、营业期间和非营业期间。
(四)报警、接警处置程序
报警、接警处置程序如下:
(1)报警。以快捷方便为原则确定发现火灾后的报警方式,如口头报警、有线报警、无线报警等,报警的对象为“119”火警台(“三台合一”的地区为“110”指挥中心)、单位值班领导、消防控制中心等。报警时应说明以下情况:着火单位、着火部位、着火物质、有无人员被困、单位具置、报警电话号码、报警人姓名;同时,还要将火情报告给本单位值班领导和有关部门。
(2)接警。单位领导接警后,启动应急预案,按预案确定内部报警方式和疏散范围,组织指挥初期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疏散工作,安排力量做好警戒工作。有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值班员接到火情消息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前往核实火情,火情核实确认后,立即报告公安消防队和值班负责人,通知灭火行动组人员前往着火层。
(五)初期火灾处置程序和措施
初期火灾处置程序和措施如下:
1)指挥部、各行动小组和义务消防队迅速集结,按照职责分工,进入相应位置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2)发现火灾时,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当于1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如下措施:灭火器材、设施附近的员工利用现场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打“119”电话报警,报告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进行疏散。若火势扩大,单位应当于3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及时采取如下措施:通信联络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通知预案涉及的员工赶赴火场,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给有关员工;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利用本单位的消防器材、设施扑救火灾;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现场警戒组负责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3)相关部位人员负责关闭空调系统和煤气总阀门,及时疏散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及其他重要物品。
(六)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如下:
(1)疏散通报。火场指挥部根据火灾的发展情况,决定发出疏散通报。
优先通报的次序:着火层——着火层以上各层——有可能蔓延的着火层以下的楼层。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 654-2006
7.1 确认火灾发生后,起火单位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通知建筑内所有人员立即疏散,实施初期火灾扑救,并报火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
4.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应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
4.8.5 同一建筑内设置多个火灾声警报器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
4.8.6 火灾声警报器单次发出火灾警报时间宜为 8s~20s ,同时设有消防应急广播时,火灾声警报应与消防应急广播交替循环播放。
4.8.8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
4.8.9 消防应急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宜为 10s~30s ,应与火灾声警报器分时交替工作,可采取 1 次火灾声警报器播放、1 次或 2 次消防应急广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环播放。
4.8.10 在消防控制室应能手动或按预设控制逻辑联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系统,并应能监听消防应急广播。在通过传声器进行应急广播时,应自动对广播内容进行录音。
4.8.12 消防应急广播与普通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合用时,应具有强制切入消防应急广播的功能。
(2)确定疏散通报方式。
常用的疏散通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语音通报,即利用消防广播播放预先录制好的消防紧急广播录音带或由值班人员直接播报火情、介绍疏散路线及注意事项。语言通报应分别采用普通话和常用外语(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通报,并注意稳定人员的情绪。另一种是警铃通报,即通过警铃发出紧急通告和疏散指令。
(3)疏散引导。疏散引导工作主要分为四大块:
①划定安全区。根据建筑特点和周围情况,事先划定供疏散人员集结的安全区域。
②明确责任人。在疏散通道上分段安排人员指明疏散方向,查看是否有人员滞留在应急疏散区域内,统计人员数量,稳定人员情绪。
③及时变更修正。由于公众聚集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预案中担负灭火和疏散救援责任的人员变化后,要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④突出重点。把引导疏散作为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的重点,加强疏散引导组的力量配备。
(七)安全防护救护和通信联络的程序及措施
(1)安全防护救护和通信联络的程序及措施如下:建筑外围安全防护。清除路障,疏导车辆和围观群众,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维护现场秩序,严防趁火打劫;引导消防车,协助消防车取水、灭火。.
(2)建筑首层出入口安全防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起火建筑;对火场中疏散的物品进行规整并严加看管;指引公安消防人员进人起火部位。
(3)起火部位的安全防护。引导、疏散人流,维护疏散秩序;阻止无关人员进入起火部位;防护好现场的消防器材、装备。
(4)在安全区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将危重病人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5)利用电话、对讲机等建立有线、无线通信网络,确保火场信息传递畅通。
(6)火场指挥部、各行动组、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必须确定专人负责信息传递,保证火场指令得到及时传递、落实。
(7)安排专人在主要路口接应消防车。
(八)绘制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
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有助于指挥部在救援过程中对各小组的指挥和对事故的控制,应当力求详细准确,图文并茂,标注明确,直观明了。应针对假设部位绘制灭火进攻和疏散路线平面图。平面图比例应正确,设备、物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灭火设施和器材分布位置应标注准确,假设部位及周围场所的名称应与实际相符。
对于灭火进攻的方向,灭火装备停放位置、消防水源,物资、人员疏散路线,物资放置、人员停留地点以及指挥员位置,图中都应标识明确。
(九)注意事项
编制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包括:
1)参加演练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2)灭火疏散阵地设置要安全,应能进能退、攻防兼备。
3)指挥员要密切注意火场上各种复杂情况和险情的变化,适时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伤亡。
4)灭火救援应急行动结束后,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
5)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第三节】应急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编制后必须经过演练的检验方可确定,基本的检验标准是能否实现制定预案的预期目标。
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演练,使参加演练的每一位员工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通过定期培训使全体员工熟练掌握“三懂”“四会”等消防基础知识。
一、应急预案演练目的
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查对突发火灾事故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并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教。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二、应急预案演练原则
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救援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定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适当开展综合性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三、应急预案演练分类
按组织形式、演练内容、演练目的与作用等不同分类方法划分,应急预案演练可分为不同种类。
(一)按组织形式划分
按组织形式划分,应急预案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1、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2、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火灾事故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二) 按演练内容划分
按演练内容划分,应急预案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1、单项演练
单项演练是指只涉及应急预案定应急响应功能或现场处置方案中一系列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它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单位(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
2、综合演练
综合演练是指涉及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i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它注重对多个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特别是对不同单位(部门)之间应急机制和联合应对能力的检验。
(三)按演练目的与作用划分
按演练目的与作用划分,应急预案演练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1、检验性演练
检验性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
2、示范性演练
示范性演练是指为向观摩人员展示应急能力或提供示范教学,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开展的表演性演练。
3、研究性演练
研究性演练是指为研究和解决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
不同类型的演练相互结合,可以形成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示范性单项演练、示范性综合演练等。
四、应急预案演练规划
演练组织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每半年开展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其他单位应当每年开展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演练应在相关预案确定的应急领导机构或指挥机构领导下组织开展。演练组织单位要成立由相关单位领导组成的演练领导小组,通常下设策划部、保障部和评估组。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演练活动,其组织机构和职能可以适当调整。根据需要,可成立现场指挥部。
(一)演练领导小组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审批决定演练的重大事项。演练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其上级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主要协办单位负责人担任;小组其他成员一般由各演练参与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在演练实施阶段,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通常分别担任演练总指挥、副总指挥。
(二)策划部
策划部负责应急演练策划、演练方案设计、演练实施的组织协调、演练评估总结等工作。策划部设总策划、副总策划,下设文案组、协调组、控制组、宣传组等。
1、总策划
总策划是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等阶段各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具有应急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经验的人员担任;副总策划协助总策划开展工作,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参与单位的有关人员担任。
2、文案组
在总策划的直接领导下,文案组负责制订演练计划、设计演练方案、编写演练总结报告以及演练文档归档与备案等,其成员应具有一定的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经验。
3、协调组
协调组负责与演练涉及的相关单位以及本单位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其成员一般为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的行政、外事等部门人员。
4、控制组
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总策划的直接指挥下,控制组负责向演练人员传送各类控制消息,引导应急预案演练按计划进行,其成员最好有一定的演练经验,也可以从文案组和协调组抽调,常称为演练控制人员。
5、宣传组
宣传组负责编制演练宣传方案、整理演练信息、组织新闻媒伴和开展新闻等,其成员一般为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宣传部门的人员。
(三)保障部
保障部负责调集演练所需物资装备,购置和制作演练模型、道具、场景,准备演练场地,维持演练现场秩序,保障运输车辆,保障人员生活和安全保卫等,其成员一般是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后勤、财务、办公等部门人员,常称为后勤保障人员。
(四)评估组
评估组负责设计演练评估方案和编写演练评估报告,对演练准备、组织、实施及其安全事项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估,及时向演练领导小组、策划部和保障部提出意见、建议。其成员一般是应急管理专家、具有一定演练评估经验和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经验@专业人员,常称为演练评估人员。评估组可由上级或专业部门组建,也可由演练组织单位自行组建。
(五)参演队伍和人员
参演人员包括应急预案规定的有关应急管理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各类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等。
参演人员承担具体演练任务,针对模拟火灾事故场景做出应急响应行动。有时也可使用模拟人员替代未到现场参加演练的单位人员,或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顾客等。
五、应急预案演练准备
单位在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之前,应当做好下列四项准备工作。
(一)制订演练计划
演练计划由文案组编制,经策划部审查后报演练领导小组批准。其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演练目的,明确举办应急演练的原因、演练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
2)分析演练需求,在对事先设定火灾事故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调整的演练人员、需锻炼的技能、需检验的设备、需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需进一步明确的职责等。
3)确定演练范围,根据演练需求、经费、资源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确定演练事件类型、等级、地域、参演机构及人数、演练方式等。演练需求和演练范围往往互相影响。
4)安排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日程计划,包括各种演练文件编写与审定的期限、物资器材准备的期限、演练实施的日期等。
5)编制演练经费预算,明确演练经费筹措渠道。
(二)设计演练方案
演练方案由文案组编写,通过评审后由演练领导小组批准,必要时还需报有关主管单位同意并备案。其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演练目标
演练目标是需完成的主要演练任务及其达到的效果,一般说明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得什么效果。演练目标应简单、具体、可量化、可实现。一次演练一般有若干项演练目标,每项演练目标都要在演练方案中有相应的事件和演练活动予以实现,并在演练评估中有相应的评估项目判断该目标的实现情况。
2、设计演练情景与实施步骤
演练情景要为演练活动提供初始条件,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情景事件引导演练活动继续,直至演练完成。演练情景包括演练场景概述和演练场景清单。
演练场景概述要对每一处演练场景的概要进行说明,主要说明火灾事故类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发展速度,强度与危险性,受影响范围,人员和物资分布,可能造成的损失,后续发展预测,气象及其他环境条件等。
演练场景清单要明确演练过程中各场景的时间顺序列表和空间分布情况。演练场景之间的逻辑关联依赖于火灾事故发展规律、控制消息和演练人员收到控制消息后应采取的行动。
3、设计评估标准与方法
演练评估是通过观察、体验和记录演练活动,比较演练实际效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总结演练成效和不足的过程。演练评估应以演练目标为基础。每项演练目标都要设计合理的评估项目方法、标准。根据演练目标的不同,可以用选择项(如是/否判断,多项选择)、主观评分(如1——差、3——合格、5——优秀)、定量测量(如响应时间、被困人数、获救人数)等方法进行评估。
为便于演练评估操作,通常事先设计好评估表格,表格内容包括演练目标、评估方法、评价标准和相关记录项等。有条件时还可以采用专业评估软件等工具。
4、编写演练方案文件
演练方案文件是指导演练实施的详细工作文件。根据演练类别和规模的不同,演练方案可以编为一个或多个文件。编为多个文件时可包括演练人员手册、演练控制指南、演练评估指南、演练宣传方案、演练脚本等,分别发给相关人员。对涉密应急预案的演练或不宜公开的演练内容,还要制定保密措施。
1)演练人员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演练概述、组织机构、时间、地点、#演单位、演练目的、演练情景概述、演练现场标志、演练后勤保障、演练规则、安全注意事项、通信方式等,但不包括演练细节。演练人员手册可发放给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
2)演练控制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演练情景概述、演练事件清单、演练场景说明、参演人员及其位置、演练控制规则、控制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通信方式等。演练控制指南主要供演练控制人员使用。
3)演练评估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演练情况概述、演练事件清单、演练目标、演练场景说明、参演人员及其位置、评估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评估人员位置、评估表格及相关工具、通信方式等。演练评估指南主要供演练评估人员使用。
4)演练宣传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目标、宣传方式、传播途径、主要任务及分工、技术支持、通信方式等。
5)演练脚本。对于重大综合性示范演练,演练组织单位要编写演练脚本,描述演练事件场景、处置行动、执行人员、指令与对白、视频背景与字幕、解说词等。
5、演练方案评审
对于综合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应急演练,评估组要对文案组制订的演练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演练方案科学可行,以确保应急演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演练动员与培训
在演练开始前要进行演练动员与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
所有演练参与人员都要经过应急基本知识、演练基本概念、演练观场规则等方面的培训。对控制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过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对评估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评估方法、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对参演人员要进行应急预案、应急技能及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四)应急预案演练保障
1、人员保障
演练参与人员一般包括演练领导小组、演练总指挥、总策划、文案人员、控制人员、评估人员、保障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有时还会有观摩人员等其他人员。在演练的准备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时间;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和培训,提高演练人员素质和技能。
2、经费保障
演练组织单位每年要根据应急演练规划编制应急演练经费预算,并将其纳入该单位的年度财政(财务)预算,按照演练需要及时拨付经费。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演练经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
3、场地保障
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经现场勘察后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桌面演练的场地一般可选择会议室或应急指挥中心等;实战演练应选择与实际情况相似的地点,并根据需要设置指挥部、集结点、接待站、供应站、救护站、停车场等设施。演练场地应有足够的空间,良好的交通、生活、卫生和安全条件,尽量避免干扰公众的生产、生活。
4、物资和器材保障
根据需要,准备必要的演练材料、物资和器材,制作必要的模型设施等,主要包括:
(1)信息材料。信息材料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的纸质文本、演示文档、图表、地图、软件等。
(2)物资设备。物资设备主要包括各种应急抢险物资、特种装备、办公设备、录音摄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等。
(3)通信器材。通信器材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_话、对讲机、海事卫星电话、传真机、计算机、无线局域网、视频通信器材和其他配套器材。在进行ik急预案演练时应尽可能使用已有通信器材。
(4)演练情景模型。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时应搭建必要的模拟场景及装置设施。
5、通信保障
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应急指挥机构、总策划、控制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之间要有及时可靠的信息传递渠道。根据演练需要,可以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必要时可组建演练专用通信与信息网络,确保演练控制信息的快速传递。
6、安全保障
演练组织单位要高度重视演练组织与实施全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大型或高风险演练活动要按规定制定专门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并对关键部位和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针对性演练。根据需要为演练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购买商业保险。对可能影响公众生活、易于引起公众误解和恐慌的应急演练,应提前向社会公告,告示演练内容、时间、地点和组织单位,并制订好应对方案,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演练现场要有必要的安保措施,必要时对演练现场进行封闭或管制,保证演练安全进行。演练出现意外情况时,演练总指挥与其他领导小组成员会商后可提前终止演练。
六、应急预案演练实施
应急预案的演练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一)演练启动
演练正式启动前一般要举行简短仪式,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启动演练活动。
(二)演练执行
1、演练指挥与行动
1)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全过程的指挥控制。当演练总指挥不兼任总策划时,一般由总指挥授权总策划对演练过程进行控制。
2)按照演练方案要求,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各参演队伍和人员,开展对模拟演练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3)演练控制人员应充分掌握演练方案,按总策划的要求,熟练控制信息,协调参演人员完成各项演练任务。
4)参演人员根据控制消息和指令,按照演练方案规定的程序开展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5)模拟人员按照演练方案要求,模拟未参加演练的单位或人员的行动,并做出信息反馈。
2、演练过程控制
总策划负责按演练方案控制演练过程。
(1)桌面演练过程控制。在讨论桌面演练中,演练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由总策划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米取的行动。
在角色扮演或推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操作,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2)实战演练过程控制。在实战演练中,要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进程。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控制人员向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传递控制消息。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接收到信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时的应急处置程序,或根据应急行动方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行动。
控制消息可由人工传递,也可以用对讲机、电话、手机、传真机、网络等方式传送,或者通过特定的声音、标志、视频等呈现。演练过程中:控制人员应随时掌握演练进展情况,并向总策划报告演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演练解说
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可以安排专人对演练过程进行解说。解说内容一般包括演练背景描述、进程讲解、案例介绍、环境渲染等。对于有演练脚本的大型综合性示范演练,可按照脚本中的解说词进行讲解。
4、演练记录
演练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方式记录演练过程。文字记录一般可由评估人员完成,主要包括演练实际开始与结束时间、演练过程控制情况、各项演练活动中参演人员的表现、意外情况及其处置等内容,尤其要详细记录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如进入“危险”场所而无安全防护,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疏散等)及财产“损失”等情况。
照片和音像记录可安排专业人员和宣传人员在不同现场、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尽可能全方位反映演练实施过程。
5、演练宣传报道
演练宣传组按照演练宣传方案做好演练宣传报道工作。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媒体组织、广播电视节目现场采编和播报等工作,扩大演练的宣传教育效果。对涉密应急演练要做好相关保密工作。
(三)演练结束与终止
演练完毕,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并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或者组织疏散。保障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
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经演练领导小组决定,由演练总指挥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指令终止演练:
1)出现真实突发事件,需要参演人员参与应急处置时,要终止演练,使参演人员迅速回归其工作岗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
2)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妥善处理或解决时,可提前终止演练。
七、应急预案演练评估与总结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单位还应当对演练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根据演练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完善改进措施,提高演练和实战能力。
(一)演练评估
演练评估是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做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的过程。所有应急演练活动都应进行演练评估。
演练结束后可通过组织评估会议、填写演练评价表和对参演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也可要求参演单位提供自我评估总结材料,进一步收集演练组织实施的情况。
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二)演练总结
演练总结可分为现场总结和事后总结。
1、现场总结
演练的一个或所有阶段结束后,由演练总指挥、总策划、专家评估组长等在演练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总结。现场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本阶段的演练目标、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2、事后总结
演练结束后,由文案组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形成演练总结报告。演练参与单位也可对本单位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演练事后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单位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三)成果运用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等,并建立改进任务表,按规定
时间对改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文件归档与备案
演练组织单位在演练结束后应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对于由上级有关部门布置或参与组织的演练,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备案的演练,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将相应资料报有关部门备案。
定制消防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一体化;安全域;信息安全
1.引言:
随着全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消防信息化的深入,消防业务应用系统数量和提供服务的用户数不断增加,同时,公安部消防局统一开发的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在各总队深入推广应用,因此,为保障总队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总队在部局规划指导下,开展一体化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项目建设,构建设计动态积极安全防御体系,保障全局一体化业务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
2.系统特点
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是公安部消防局根据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统一规划设计,根据整体业务进行需求分析研发的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纵贯部局,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各级,横跨各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系统以基础数据及公众服务两大平台为建设核心,包含灭火救援指挥系统,消防监督管理系统,部队管理系统,公众服务平台,综合统计分析信息系统五大业务系统。并针对一体化业务平台,提供二次开发接口,保证和其他业务信息系统的衔接。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SOA的设计理念,最终实现音频,视频,数据的综合集成,使一体化业务系统能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
系统建设主要依托“金盾工程”,利用“金盾工程”的现有公安网基础网络和信息资源,按照网络应用环境不同,分为公安信息网(以下简称“公安网”)应用系统、互联网应用系统、公安网与互联网同步应用系统。公安网应用系统是指仅在公安网上运行的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互联网应用系统是指在非公安网运行的消防业务信息系统。公安网与互联网同步应用系统是指同时在公安网和非公安网开展业务应用、并且相互间有数据交换要求的消防业务信息系统。
根据部局的一体化系统建设指导方案和系统设计架构,总队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暂采用混合部署模式,即整个总队的一体化业务系统的应用及服务均部署于总队信息中心,由总队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展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体系建设。
3. 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为保证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可控性,总队按照武警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对全总队网络信息安全设备配备及部署进行统一规划、设计,购买相应设备,利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防护手段,构建与基础网络相适应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3.1总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域划分
由于总队内部计算机数量众多,并涉及到公安网,互联网以及政务网多个网络的应用,为便于管理和控制网络广播风暴的发生,应根据计算机所属部门、物理位置、重要性的不同,把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子网(VLAN1…VLANn)。根据各VLAN间的安全访问级别不同,实现各VLAN间的安全访问控制。
根据各类软硬件设备提供应用的范围、面向的用户群以及影响面、重要性的不同,站在全局的高度,合理划分安全域,确定安全需求和访问控制策略、安全硬件部署策略。
总队安全域划分:
(1)核心业务处理区:涉及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中的部分业务系统。该安全域中的业务系统支持本地内网的业务应用,无需与外部实体进行数据或业务的交互。
(2)119接处警系统区:涉及119接处警系统所有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字录音仪、接处警终端以及其它附属设备。本区域设备支撑119报警的受理、处置、调度、反馈以及灾后数据分析等全流程业务应用,为全内网应用。总队119接处警系统将与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灭火救援系统开发数据接口。
(3)特殊业务受理区:涉及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中部分业务系统,主要是面向移动终端的业务接入,包括灭火救援、消防监督的业务受理系统,特殊业务受理区的受理服务器可以将受理的业务数据“摆渡”到业务处理区进行处理,在得到处理区服务器的反馈后,再将反馈信息回传到移动终端上,完成整个业务处理流程。
(4)特殊业务处理区:涉及灭火救援指挥、消防监督的业务处理系统,实时处理由业务受理平台“摆渡”过来的数据,在处理后反馈给特殊业务受理区的受理服务器。
(5)内网终端区:由内网中的办公终端组成,内网终端区用户可以访问网络中授权访问的业务系统。
(6)内网管理区:将内网中的各类管理服务器置于内网管理中,集中进行安全策略的定制、下发,集中监控各类系统运行状态。主要包括设备管理、终端管理、防病毒管理等。内网管理区由内网中具备相应管理权限的管理员来访问。
3.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成
总队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由物理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数据安全、安全基础支撑和安全管理构成。其中,安全基础支撑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和数据安全提供支持,安全管理为整个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全面的管理。
安全基础支撑主要涉及总队一体化系统中的身份认证与授权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安全认证网关设备。通过部署身份认证与授权系统及安全认证网关于核心业务处理区,确保总队认证服务及CA系统正常运行,利用数字证书登录访问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模式,加强一体化系统的访问控制安全,提高一体化系统的安全级别,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和支撑,是实现总队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共性设施。
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库访问控制系统、数据库审计系统、数据容灾备份系统等,用于保障消防信息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库安全。
总队通过在涉及到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业务区对一体化业务系统数据库部署磁盘阵列以及硬盘自备份和移动存储备份方式,设置全量备份,增量备份策略,执行方式为日备份,周备份,月备份以及临时应急备份,确保一体化系统的数据安全可靠。同时通过部署数据库入侵监测及审计系统,加强系统的数据库安全,确保数据库无故障和稳定运行 。在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和需要重点保护的信息系统中部署数据审计系统,实时监控数据库各种账户的数据库操作行为(如插入、删除、更新、用户自定义操作等),从而降低数据库安全风险,保护数据库安全。
网络安全包括隔离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设备、信息内容审计监控等设备,主要在各级区域网络互连的边界位置进行安全防护和访问控制,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检测与访问控制,以发现异常流量,并进行分析、阻断和报告。
根据安全域划分,总队在各安全域间部署防火墙,并在防火墙上设置相应策略,实现安全域间的访问控制。在核心交换机上部署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在网络边界部署一台入侵防护系统,实现对外部流入数据的监测,一旦发现入侵行为及时报警并依据策略进行阻断。同时利用IPS系统的恶意代码防护模块对网络出口处的数据进行恶意代码防护。在核心交换机上利用入侵检测系统针对所要监控流量端口做镜像,实现对流经核心交换机的流量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入侵行为或恶意行为,及时进行报警。
计算环境安全:通过公安网一机两用监控系统以及互联网一机两用监控两套终端安全管理监测系统对安全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监测管理及系统补丁集中分发工作,结合部署在公安网和互联网上的防病毒软件系统服务器进行集中控制和病毒防控升级工作,对部署在总队局域网的计算机终端、服务器、及其运行的应用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物理安全包含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介质安全三个方面。通过信息中心机房的门禁系统、防雷设施、防火设施、稳压UPS电源,机房温、湿度监控系统及LED显示,声光报警等多种手段及措施,构筑我总队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管理主要指综合安全管理中心,通过集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整个安全系统在统一的安全策略指导下运作,通过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协议、安全管理接口规范和安全管理数据格式,实现对用户、设备、事件的统一集中管理,实现信息系统中各类安全设备的统一管理,安全服务的实时监控和安全审计,并提供安全策略的实施和维护。
目前,总队通过部署NCC网络监控和BCC业务系监控平台,对安全域的网络设备以及各业务服务器应用,数据库等设置阀值和策略,进行集中管理,通过NCC和BCC进行每日巡检。下一步将通过COSS管理平台并平台的二次开发接口,拟对一体化系统的深入推广应用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
3.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制定演练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保障一体化业务的正常稳定运行,各类防护措施的应用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安全风险,但由于各种新的病毒、黑客技术层出不穷,制订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系统遭受安全攻击后的可恢复性就成了系统防御的最后保障。
在应急预案中,应明确从单机故障到全网络瘫痪、从影响个人办公到全单位业务乃至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不同级别网络安全事件的定义,逐一制订对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处置、上报机制,明确每一个步骤的责任人、责任单位。在应急预案制订完成后,必须通过至少两到三次的不同级别、层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进行检验,查找缺陷,完善不足,同时根据单位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的发展和网络设备的更新不断进行调整,确保应急预案的最后保障作用。
4.结束语
通过安全技术措施及各类软硬件设备组合构筑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但安全事故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技术原因造成的,二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信息安全,以至于忽视了安全流程或者躲避技术控制措施,对于各类与外网逻辑隔离或物理隔离的专用网络(如公安网)来说,其源自于内部的网络安全威胁比例更高。因此,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内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就成为了增强内部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首选措施。
总队在加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保密管理,设置安全保密管理机构,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采用适当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将消防信息系统中的各种安全保密产品进行集成,并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将各类网路安全技术手段和硬件设备进行有机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以物理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数据安全、安全基础支撑和安全管理六大模块构成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并辅之以具有高度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和规范的运维机制,做到网络不断,业务不瘫,数据不丢。
参考文献:
定制消防应急预案范文3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1
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公司所在地区5~11月为台风季节,平均每年有台风影响3次,灾害最大台风为2015年8月8日,中心最大风力12级,2016年9月15日出现最大台风暴潮,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由于台风期风暴可引起增水,台风增水或汛期涨水;且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50mm,上述情况可能会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公司统一组织领导和分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参与救援行动的公司人员和机械设备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指挥,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救援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公司人员要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3、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1)总指挥:彭志洪
(2)副总指挥:吴小烽
(3)成员:蔡治寰、张清和、高海同、雷冬明、郭明祥、徐水土、王黎明、戴尧城、何文峰、尹克明、何贞贞、雷峰、胡新华、王涛
(4)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2)指挥机构职责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负责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单位组别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公司总经理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领导和公司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具体由王涛负责。
安全保卫组:由公司保安队负责,具体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由张清和负责。
抢险救援组:公司保安组负责,进行抢险救援;由张清和负责。
医疗救护组:公司保健室负责,行政部其它组别配合,联系XX医院急救中心,组织有关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部负责,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介入,配合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具体由吴小烽、高海同及有关专家成员组成。
善后处理组:由行政部和各单位等部门配合,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一)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通过设置的监控录像进行监控,监控录像由消防控制中心负责进行监控。
2、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监控,由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巡检方式进行监控。
3、通过日常气象信息收集,应急指挥组成员应定制中国移动(联通)天气预报信息服务,随时掌握天气情况。公司任何部门收到政府机构发出的防台风、防暴雨、防洪水紧急预防信息,必须马上同时转达到彭志洪、张清和、蔡治寰吴小烽处。
(二)防止台风、洪水、暴雨灾害的安全对策与措施
1、当气象预报发出台风、暴雨、特大洪水的红色预警警报时,应急指挥组自然成立,总指挥召开会议部署应急响应工作。应急指挥组应至少提前6小时向全公司发出预报信息。
2、工务部、公共事务部、行政部必须安排应急值班人员,并将应急值班人员向全公司通报(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值班地点)。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2
为确保选矿厂在发生破坏性暴雨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地暴雨急条例》结合我选厂工作实际,特制的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
选厂防暴雨灾工作在上级防暴雨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选厂防暴雨减灾领导小组由厂长为组长,副厂长和各工段长为小组成员,选厂调度为指挥部。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暴雨及防暴雨减灾工作的熟悉和了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长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质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质,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暴雨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度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生产秩序,全面保障生产和员工生活的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暴雨、临雨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负责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雨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抗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大广大员工宣传教育,做好员工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选厂产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质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生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暴雨后,领导小组立即赴本机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选厂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书店(应急照明系统除外),防止暴雨过后滋生其他灾害。
(3)迅速开展与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元转移并送至附件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施、重要物品的保护。
3、积极做好广大员工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选厂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公司办公室。
四其它
1、进入暴雨紧急状态后,选厂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3
为保证集团区域内发生暴雨洪水灾害时,应急处置工作能协调、高效、有序进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XX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七个工作组、一个办公室和一个督导组
设立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设立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督查组
二、责任片区划分
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启明同志负责集团防汛和预防暴雨洪水灾害的全面工作;第一工作组负责虎头岭农贸公司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二工作组负责黄金山农贸公司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三工作组负责农贸市场、娱乐场所、牛头山居民区、大湖池居民区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四工作组负责中学、小学、医院片区的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五工作组负责工、副业单位(含民营企业)片区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六工作组负责东风、红旗农贸公司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七工作组负责民主农贸公司、种猪场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督查组负责督查七个工作组和各二级单位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工作组之间的协调及材料报送等工作。各二级单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预案、明确责任片区、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
三、预警预防重点及工作要求
1、加强对中、小学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暴雨洪水可能给学校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予以排除,尤其要对学生公寓、教学楼、食堂、厕所实行重点监控以及小学教学网点的监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向集团暴雨洪水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教学楼、学校食堂、学生公寓有安全隐患时,停课后再组织抢修。
2、加强对居民住房、村民住房的安全监控。各工作组按责任片区落实领导责任制,督促相关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预案,逐村、逐户、逐片全面排查居民住房、村民住房安全隐患,发现情况及时告知居民或村民,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居民、村民生命安全。密切关注“五保户”、“困难户”、“打工户”和弱势群体对象住房及辅助设施情况,帮助他们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企业安全监控。全面排查企业生产区、生活区和辅助工作区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有单位不配合的视情况强制停业整顿。金凤凰装饰材料公司第三条生产线旁的山体有滑坡的可能,督促企业采取相应措施,中科实业在建工程在暴雨洪水期间停止建设,永恒纸业、佳丰香料、恒丰茶厂、食品厂、服装厂、建材厂、大米加工厂等企业都有不同程度安全隐患,逐一排查,确保企业员工生命安全。
4、确保山塘水库安全渡汛,斗门塘、龟山湖二十四小时派人值班,水位达到警戒线时及时泄洪,虎头岭、黄金山、民主等农贸公司的山塘水库每天派人巡查,做到蓄水、泄洪两不误。
5、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市管办二十四小时监控农贸市场安全,发现隐患及时向集团主要领导和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小组报告。暴雨比较集中时关停网吧。
6、加强供电设施管理。电力公司对集团区域内高压线路、已接管的低压线路全面负责,用电单位负责区域内的用电安全,各单位要做好预防雷电安全知识宣传。
四、严明工作纪律
各工作小组成员必须深入到责任片区,领导、督促责任片区相关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制,因工作马虎、麻痹大意、缺岗缺位造成的责任事故,依法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五、做好值班安排,按要求报告片区内暴雨洪水灾害情况
1、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设在集团招待所,联系电话。。
2、各二级单位从6月8日至6月11日安排人员值班,具体值班人员名单报集团备案。每天上午10:30时、下午15:30时向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报告灾情。重大灾情隐患随时向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报告,并向集团主要领导报告。
3、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和各二级单位值班室要作好值班记录,以便备查。并保持记录的整洁完整。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4
为进一步做好高温季节、强降雨、雨雪天气等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防止给敬老院内特困老人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
1、极端天气应急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组负责人及班组成员职责:
(1)做好日常巡查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带来的影响。
(2)一旦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导致大面积停电等事故时,及时做好相关应急工作,尽快恢复供电等。
(3)根据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带来的'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5)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6)全体成员应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做好极端气候的防范工作。
2、极端天气应急抢险队
队长:
队员:
(1)平时加强配电房、消防系统、电路系统、水电房的安全检查。
(2)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同时引发灾情时,组织人员实施救援行动。
(3)及时向自然灾害应急小组汇报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产生的后果。
(4)事后总结应急处置的工作经验。
(5)一旦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及时组织院内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确保院内老人生命安全。
二、应急程序
1、敬老院应急程序
(1)一旦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时,应迅速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2)及时报告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组长(夜间通知总带班人员),报告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造成的具体灾害(如雷击起火、雷击停电、雷击引起设备故障、洪涝灾害等)情况。
(3)如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由办公室以电话等多种形式向各部门发出通知,积极组织应对,尽量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
(4)如时间紧急,应立即报告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组长(夜间通知总带班人员),说明详细情况,向各部门发出通知,及时安排护理组妥善安排老人做好避险工作,如遇强雷雨天气,应提醒各班组将用电设备的电源切断,以防止雷击损坏设备。
(5)如极端天气引发洪涝灾害,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抗洪。
2、各班组应急程序
(1)各班组接到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通知后,应该在允许情况下把所有用电设备电源先行切断,待天气恢复正常后再投入使用。
(2)接到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的通知后,立即做好防火、防汛、防停电的准备。
(3)突然发生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引发的停电情况,应立即通知各班组开启应急灯照明、及时启用备用电源,并及时通知电工或值班人员积极配合处置。
(4)加强巡视老人房间,安抚院民,同时注意防火、防汛、防触电。
三、保障措施
1、办公室加强对院内安全隐患部位的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2、安全员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随时待命。
3、服务室常规备有应急灯、电筒等照明用物,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状态。
4、医务室加强日常管理,应急呼叫保持畅通,配备足够的救治药品。
定制消防应急预案范文4
关键词:城市应急联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空间信息;GIS
中图分类号: U64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每天都在地球上发生着,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城市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直接造成经济和政泊损失,而且对其进行应急处置也常常不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同时应急的效率也直接决定了事件的影响和损失程度。所以,如何实现一个城市快速反应的高效率的应急联动,是每一个城市管理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1研究背景
1.1国外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应急联动指挥已成为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美国于1967年规划建设了全美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将报警号码统一为911。目前在美国各大城市都建立了统一、高效的“9ll”指挥系统,将匪警、火警、消防,医疗救护等部门从管理上聚合起来,保证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各部门人员能够同时出动,密切协作。欧盟于6年前做出规定,将各成员国报警电话号码统一为“112”,原有的治安、消防、医疗等应急指挥系统照常运行,并作为“111’处警系统。香港地区已实行了统一的“999”警号码。南宁市建设了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将公安、消防、医疗急救等纳入了该系统,实行统一接处警。
1.2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应急处理工作处于只有应急,没有联动的状态,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存在多个公众特服号码,如:公安-110。火警-119,交管-112,医疗急救-120,其他煤、水、电、气等公共事业的服务号码更加繁多,市民难以记住这么多号码,这样大大延误了求助求救的时间。
(2)各行业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应急指挥中心,重复投资,且造成分散到各指挥调度中心的建设资金不足,同时各应急单位发展不平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3)信息系统没有互联,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缺乏统一的指挥体系结构,没有核心指挥调度平台。不同警种和不同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很好地配合与协调,无法高效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甚至贻误战机造成恶劣后果。
(4)没有完善的预警机制和预警系统。
(5)相关立法滞后,无法可依,责权不明,使联动处于松散状态,严重影响处置效果。
2 重要联动构架
1)监控管理:通过该联动效果实现对所有应用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包括进程监控和管理,应用日志统一管理,系统级配置运行管理。
2)管理共享:通过该联动实现方案预案可视化和可操作化,可以基于电子地图制作图文并貌的应急方预案,可以进行模拟应急方预案演练。
3)GIS/GPS共享:联动城市GIS/GPS,为政府及相关业务单位提供空闻展示、分析与定位等服务,同时提供GIS数据的统一管理、分级维护。
4)知识管理共享:实现应急事件处理过程巾的专家支持,同时可利用该平台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
5)资源管理共享:实现相关部门的各种物资、人员、专家和装备的信息管理与分析。
6)信息共享交换:是整个构架的核心,实现各部门各类信息的共享与交换,保证政府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决策,协调各方采取统一的行动。
7)通信集成服务:利用公用通信网,有线、无线网、卫星、微波通信系统等通信系统确保应急指挥等处置工作通信畅通,该通信服务平台无缝集成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无线集群通信、IP语音通信、短信、传真、GPRS数据、IP视频等通信模式,即保证通信的多样性,又提供通信的快速操作。
8)数据库共享:采用逻辑统一,物理分布的模式,物理上分布在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和其他专业应急指挥中心,主要包括GIS数据库、预案数据库、知识数据库、专家库、各类资源库、决策信息数据库、危险源数据库、应急案例数据库等。应急业务层预制了多种应急应用系统,如接处警系统、辅助决策分析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作战标绘系统、信息系统、灾害跟踪评估系统等,各应急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基于应急联动服务平台进行定制或开发。
3 应急联动的一般流程
报警一接警一调度一处置一处置结束,同时移动指挥车可实时地将现场情况通过视频和通话传递到指挥中心,并可直接参与指挥调度。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统一指挥城市110、119、120、122等部门处置一般突发事件。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将指挥权上移至市委市府的决策中心。
4 技术探讨
应急联动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有线/无线通信、网络、软件、数据库等技术和产品的大型复杂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有线/无线通信技术、GIS技术、图像监控技术、数据库技术、异构数据交换与共享技术、计算机辅助调度技术等多种关键技术。
1)集群通信技术
矿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首先是一个专网应急通信系统,是一个有线/无线综合通信及指挥调度平台。其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分组调度指挥灵活、呼叫
建立快速、共享信道资源等。集群通信系统最大优势在于:即使致有一个信道,也能指挥调度所有用户。
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是矿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辅助应急指挥方案。GIS系统可以在接到各类报警信息后,及时通过GIS系统定位报警信息所在地的位置,显示该区域的警力分布、地理环境等信息,并按照应急事故等级分类,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CTI)
CTI的核心技术有交换机/BY队机、呼叫处理、数字脉冲识别、主叫号码识别、自动号码识别、数字网络接口等。矿山安全应急联动中心是CTI技术应用的一个主要领域。
4)网络平台
通信网络平台为应急指挥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速度快、覆盖广、安全性高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互通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连接应急中心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中心局域网,以及逐级应急中心和其联动单位的广域网。
参考文献:
[1] 张兴凯,李彪.城市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 .劳动保护,2004(4):26—31.
定制消防应急预案范文5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为自身业务系统建立灾难备份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本文从专业灾难备份服务提供商的角度,对灾备系统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描述,指出建设一个成功的灾难备份系统,有五点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充分的业务影响分析、恰当的技术方案设计、有效的灾备系统实施、严格的灾备中心运营管理和完善的应急切换策略。参照上述建议,选择最合适的灾难备份服务,将有助于实现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
灾备必不可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T系统和其承载的数据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IT系统失效会直接影响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会导致市场和客户流失,甚至会造成对企业诚信度的损害。与此同时,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灾难在对企业造成威胁。
为了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灾难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企业越发重视对自身业务连续性的管理,重视各项灾难备份和灾难恢复工作。很多企业在埋头动手建立灾备系统之前,已开始放眼四周,寻求适合自身的灾难备份服务。
灾备走向外包
早期的灾备系统建设,主要围绕IT系统的备份工作,实现IT系统的本地或异地高可用。这一阶段的灾备系统建设,更多依赖于各项信息技术,如存储技术、数据复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存储技术的发展,容灾产品功能更加完善,能够支持和实现更多级别的数据和应用容灾,性价比方面也有了更大提升。
当然,企业对灾备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从最初的关注数据备份,到如今更加关注灾难发生时是否真正能够做到最快恢复和最小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灾难恢复计划和应急响应预案。因此,企业在技术上实现了IT系统的灾难备份后,开始建立灾难恢复的计划和预案,从而使灾难发生时的各项业务恢复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企业的IT系统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为了确保企业的业务连续性能够达到企业需要,必须对灾备系统、灾难恢复计划、应急预案等进行持续的维护和管理。这使得灾备行业进入企业业务连续管理的新篇章,灾备外包正成为其中一个发展趋势。外包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让最具灾备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经验的专家为企业完成灾备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而企业可将主要力量投入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业上,这样不仅可以缩短灾备系统上线时间、降低灾备系统建设风险,实现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还可将各项灾难恢复工作规范化,实现灾备系统的持续高可用,促进企业对自身业务连续性的管理。
按需定制灾备服务
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是一项周密的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灾难备份系统主要由备份中心设施资源、技术实现手段、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完善的运营管理所组成(如右图)。
灾备中心设施资源:灾难备份中心的设施资源包括备份处理系统、备份网络等在灾难发生时接替业务系统运行的信息处理资源,还包括机房供配电系统、机房装修、机房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消防报警及自动气体灭火系统、中心闭路监控系统、中心门禁系统、漏水检测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场地监控系统、专用专线光纤及通讯系统等基础设施资源。
技术实现手段:灾难备份系统一般由数据复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备份网络系统等组成。数据复制是灾难备份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和关键,指将数据完整地实时复制到灾难备份中心。企业核心交易系统对数据恢复时间和程度要求较高,通常采用实时复制模式,可保证数据丢失很少甚至没有数据丢失。数据处理系统是指在灾难恢复时需配备的主机系统、存储系统、应用软件等。备份网络系统是指灾备中心对外的连接网络,用以连接分支机构、关联单位、用户等。灾难备份系统所需要达到的处理能力和范围应基于恢复目标及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业务连续性计划:业务连续性计划是为了规范灾难恢复流程,使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地恢复业务处理系统运行和业务运作而制定的灾难恢复预案、切换手册等一系列流程、计划等;应急预案是业务连续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应急预案对灾难备份中心的恢复能力进行测试和演练。灾难恢复预案需要日常维护、定期测试和演习以及审核,以保持其持续可用。
运营管理体系:为保证灾备系统7×24小时的系统可靠性,使灾备系统能与生产系统保持一致,需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并执行,如安全管理、运维管理、恢复管理、变更管理等。运营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灾备系统能否在灾难发生时成功恢复,这需要有相应的运营人员、运营手段和运营流程。
链 接
安全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
以GDS服务多年的银行客户为例,GDS承担了该银行的灾难备份系统建设及灾备中心运营外包项目,为其提供了业务连续性咨询、灾备方案设计、灾备系统建设及灾备中心运营维护等多项服务。在服务期内,该银行多次进行灾备系统的切换演练和业务恢复演练,每次灾备系统都成功完成了系统切换。
当企业准备建设灾难备份系统时,首先应该对自身业务现状、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业务影响有清醒认知,得出最准确的灾难备份及业务恢复要求。因此,建设灾备系统的首要措施,就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这是实现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基础。
GDS为某银行进行的风险分析是业务影响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银行信息系统、人为因素风险,以及信息系统所依赖的周边环境、安全及管理流程、场地设备支持等运营支持体系的全面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同时分析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制订控制措施的投资,达到消减风险的目的。
说到风险分析的流程,首先是识别确认潜在的威胁,然后判断这些威胁可能利用哪些脆弱性对企业安全造成损害,最后评估这些损害对企业可能产生的风险。
GDS向客户提交的风险分析报告,是一份有关风险效益分析的详细陈述报告。其中包括对威胁以及威胁发生可能性的精确描述,对脆弱性以及脆弱性厉害关系的精确描述,风险分析方法的描述及论证以及风险值的计算和分析。
定制消防应急预案范文6
如图所示,各层次的安全技术,分别与不同层面的安全风险和技术对策相对应,每一层次的安全是支撑更高层次应用的基础,而上层安全对策的实施也会相应地对下层的安全技术提出要求和制约。
基础环境层主要考虑核心设备机房在环境安全风险方面的技术对策,包括供配电、接地、机房温湿度控制、防静电、消防、防雷击、防电磁泄漏和干扰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按照G.YJ 43-90《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室内环境要求》、GA586-2005《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等相关国标和行标的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保证环境温湿度,防静电、防雷、接地等条件到位,确保计算机设备和电视专业设备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2)供电系统必须将动力、照明与工艺用电线路分开。并配置相应结构的主备电源和UPS,合理配置功率负载,同时制定使用规范;(3)结合人力巡查与动力和环境监控系统随时查看设备/环境状态,不正常时及时处理。
网络交换层主要考虑基础网络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服务质量,重点是避免各业务板块之间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病毒、木马的攻击和扩散,保证关键业务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1)合理划定安全等级。构建安全的网络架构。对单纯的后期网来说,一般不与互联网进行直接物理连接,平时可采取移动介质进行必要的数据传输,当需要与播出、办公等平台连接时可以采取高安全区和网闸等技术手段,同时进行流程监控、审计以保证网络边界的安全。(2)建立域环境,并正确配置域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的权限,对网络中计算机的数据、用户、系统、外部设备等各种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对数据交换比较频繁的文稿工作站等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增强终端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3)核心设备采用冷/热备份,基础网络采用链路备份以及负载均衡技术,确保链路可靠性和足够的传输带宽。
系统平台层主要考虑系统总体架构、设备链路冗余及平台软件安全,避免单点故障造成网络瘫痪。措施主要包括:(1)在不降低兼容性的前提下对核心环节采用特殊、异构的操作系统(sun Solaris/Linux)和数据库平台(Ora-cle),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2)硬件设备选用具有大量应用案例、可靠性指标高的产品(如交换机采用Cisco、Bro-cade等),并配备冗余、可热插拔的存储控制器、网卡、硬盘、电源、风扇等部件,提高设备可靠性,保证不因为部件或电源单点故障而停机,对关键设备还配有多台冷/热备份;(3)尽量选用支持本地和远程的管理、监控,并具备自动报警、日志及自动诊断功能的设备;(4)由于设备寿命周期的问题,需要建立部分备品及备件库,并对设备生产和集成厂家的售后服务能力有一定要求:(5)对磁盘阵列的TIER、LUN以及光交换机的FabricOS、Zoing等进行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