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城市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学城市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学城市设计

建筑学城市设计范文1

1“生成式教学”的概念

探讨“生成式教学”这一新兴概念,最先需要了解的是它的定义与范畴。从反面来考察,“生成”所针对的是“预设”。传统的预设式教学,其特征呈线性、封闭、确定性,强调教师对课堂秩序、节奏与语境的掌控,该教学模式固然顺利流畅,但却丧失了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以及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在根本的理念上并未深入触及问题的核心所在。于是,教育学研究者提出了“生成式教学”。在《教育大辞典》(第五卷)中,有关教学的“生成”定义如下:“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后现代主义教学观的提倡者多尔曾明确表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它并不意味着某种绝对真理,相反却赋予了每个人探究与理解的权利[1]。基于此定义,可得出一个基本的概念,即教学中的“生成”或“生成式教学”是一个主动的、变化的、各种因素建构的,强调互动、开放性的动态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内化”课程相关信息,而课程会在已有经验和新信息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中逐步生成。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以学生为中心”而放任自流的教学过程,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仍是非常重要的。如此理解“生成式教学”应是较为妥帖的:“‘生成’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动态性、不确定性展开状态的刻划。即强调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呈现出有机关联性的行为,并不断产生新的、具有情境性和针对性的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学活动呈现出指向教学目标的动态推进过程。”[2]由是,生成式教学可在“生成”的概念基础上,建构起其机制,体现出独特内涵,并蕴涵着交往互动性、动态性、开放性、过程性、非线性与创造性等诸多特征[2],形成对传统预设式教学、或是稍后的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批判、借鉴与超越。

2建筑设计课程与生成式教学的特殊联系

建筑学专业的范畴涉及甚广,兼有工程技术和艺术等相关学科的特点,强调技术与人文、艺术等的结合,强调应用创新和艺术创新的结合,突出应用创新[3]。因而,相较于其他专业,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与教学方式。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设计课程,它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基础概念讲解-教师布置设计任务书-学生自行设计-教师讲解与批改-学生修改。后两个阶段不断反复,直至成图。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学成果本身就是多元而开放式的,其教学目标也应真正着眼于学生设计能力的切实提高与创造性的发挥。设计没有固定答案,教师的偏好也不该作为准绳或铁则。长期的预设式教学带来的固有思想与其说束缚了教师,不如说更多地束缚了学生,因为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迎合教师的设计准则或倾向,尽管教师可能一再强调独立思考和自由创造。那么,这一设计课程,本身蕴涵着哪些与生成式教学的特殊联系呢?设计本身即是“生成”的。任何设计均是设计者固有的知识系统与认知结构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在具体任务的指引下结合给定的新信息、新概念建构出新的设计成果的一个过程。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基于自身的认知去理解任务书与基地环境、了解类似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而提出设计方案。此过程中,设计者必须积极地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环境、任务或理念的新信息相互作用,才能主动建构新的设计方案。如勒•柯布西耶设计郎香教堂时,在动笔之前,便充分考察基地环境,深入了解宗教文脉,结合自己对教堂设计的认知,提出了设计的核心理念———“形式领域的听觉器件”(象征着人与上帝沟通的渠道和关键),同时从内在的知识系统中提取巨量元素———薄壳屋盖形式源自蟹壳与飞机、采光井形式源自古罗马石窟、墙面处理方法源自北非民居等[4]。他谈及自己的创作方法便是先将任务存于脑中并不动笔,但尽可能输入与任务有关的大量信息,让“内在的自然的创作过程完成”。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生成”的方式。如果以生成式教学的六个特征(交往互动性、动态性、开放性、过程性、非线性、创造性)来审视建筑设计课程,我们便能发现课程与生成式教学的固有联系:“学生设计-教师修改”这一反复的过程,较一般课程拥有更多的交往互动性;建筑设计本身即具有动态与发展的特性,因而不可用静态观念待之;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蕴涵着开放性的可能,而其成果本就将是开放而多元并存的;建筑设计课程真正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教学也应当重在过程本身的设计,即强调“过程性”;建筑设计本身所蕴含的复杂多维、灵活多变也决定了课程教学不应当用线性、单向的思路去完成,而要体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非线性与复杂性;“创造性”是所有设计必备的特征,而设计的教学就更是如此,以学生为设计者、教师为指导者,一方面将真正的教学过程创造出来,另一方面也将设计成果创造出来。因而,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提倡生成式教学是顺理成章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3“生成式教学”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运作方式

“‘生成性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为:问题式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过程。”[5]这虽是谈论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教学中的“生成式教学”,但就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专业相似度而言,是可以借鉴的。如何真正地将生成式教学理念导入建筑设计课程中,笔者认为可从五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3.1考虑任务书的“生成”建筑设计的起点即是任务书。在大学建筑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如下方式:在讲解基础概念之后,布置任务书,学生基于对基础概念与任务书的理解开始进入设计阶段。一般而言,任务书是由教师讨论设计出来的,并无“生成”的必要。但笔者在湖南大学本科时期所经历的一个学期的带有试验性质的设计课却并非如此。当时教师出了“吃•喝•玩•乐”这样一道题,任由学生分为四组,各选一字,在给定的基地上自拟任务书自行设计,功能不限但须合情合理。这一新颖的题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很多有趣而精彩的设计就此诞生。笔者认为可使用类似竞赛的宽泛而概念化的题目,例如本院杨健老师在设计周中所提供的题目“平凡的建筑”,让学生们在一个抽象概念的指引下,结合自己的理念和灵感自行“生成”自己的任务书。当然这种题目要和传统的类型化的题目相互结合、穿插交互,以免偏颇而使得学生过于讲究自由创作而难以适应传统设计方式。

3.2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教师要明确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能力与教学实施的能力是统一的,只有将课堂教学设计看成是一种实时的动态设计过程,才能避免静态教学设计与动态教学实施的矛盾。”[6]换言之,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生成”,不过分拘泥于原本的教学设计,随机应变,在互动中不断启发学生“生成”新概念、新思想。如先不揭示正确概念与答案,而是针对学生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加以诱导和启发,以使他们自己“生成”正确的概念;可从身边的建筑物实例出发,让学生自行总结出不同建筑的风格特征与设计要点。这些做法虽然简单,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设计思路的打开有很大好处。

3.3强调设计过程中的“生成”局限于固有的观念,学生总是单向而线性地思考任务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期望得到“最优解”,但实际上建筑设计是不存在“最优解”的。每个设计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素养与认知结构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解”,也因此,设计者必须尝试大量的方向、绘制大量的草图、阅读大量的资料去整合自己的诸多思路,以此“生成”属于自己的方案。一方面应向学生强调多方案、多方向探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摒除他们脑海中固有的指向单一结果的思想;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自己的“预设”可能带来的困扰,不要让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倾向束缚了学生的思路。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多个教师联合评图改图的方式,来规避一些个人倾向所带来的问题。

3.4强调设计中的交流与互动,“生成”设计氛围要强调交流与互动。首先,不仅师生间,生生间更要强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发现,师生交流的密度强度远超过生生交流。换言之,学生们本身相互交流探讨的氛围并不是很容易建立,这当然也是固有观念带来的影响。在带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定期讨论,很多问题在自行讨论中解决,很多灵感也就在其中诞生,同时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效果相当不错。其次,与外界的互动。如促成学生接触校外的实际项目,结合真实项目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或是促成学生学会与甲方、政府人员、使用者等之间的沟通,当然这一部分在实习中也将涉及,在设计课程中作为一些辅助要素加入即可。

3.5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式,结合“生成式教学”如近来引起了极大关注的“生成设计”与“仿生设计”。生成设计是使用特定的计算机生成系统来实现诸多设计元素的自组织方式排列组合,以此来激发设计者借助传统方法不能得到的灵感与思想[7]。仿生设计是一种新的建筑教学方法论,提供了关于自然功能的根本信息,以便将自然界的结构法则应用在建筑中。仿生方法在建筑中的应用是一种基于自然现象观察规律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生成设计”与“生成式教学”并无概念上的联系。“生成设计”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对设计加以“生成”的设计方式,“生成式教学”是一种注重“生成”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生成设计”与“仿生设计”等全新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式,其本身就极具开放、多元与创造性等特性,因此与“生成式教学”的相似性极高,完全可以成为“生成式教学”的教学手段,对“生成式教学”做有力的补充。

4结语

建筑学城市设计范文2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实践教学;模型演示;灾害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60-02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结构的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效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手段。结构抗震设计是为了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而进行的专项结构设计,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开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使学生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的主要抗震措施,这可以让土木工程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抗震防灾意识,对于提高我国建筑的抗震能力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高校都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十分重视该课程的建设。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特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工程类课程,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结构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课程内容与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其他结构设计规范密切相关,是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广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学时一再缩减,大多数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学时设置都比较少,课程学分一般为2~2.5,学时从24到40不等,有限的学时设置往往使老师无法全面介绍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具体做法。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主要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三方面系统阐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及其依据的基本理论。结构抗震计算的理论基础为结构力学及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其中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求解涉及到微分方程的求解,难度大,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抗震概念设计的内容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受力特点、结构延性的概念、结构体型的规则性等方面的要求,由于在校大学生一般没有实际结构设计经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容易全面掌握概念设计的要求。抗震构造措施的内容细致繁杂,大部分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内容,学生不容易记忆掌握。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的特点,课堂讲授的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发现将演示实验与建筑震害实例融入到理论教学的方法效果较好。实验模型的动态演示往往能够吸引绝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实验模型的亲自动手操作,可以较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分析与结构模型的实际振动反应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建筑实际震害的图片和录像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带给人类的伤痛,熟悉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物在实际地震中容易发生破坏的薄弱环节,这种多媒体的展示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引起学生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视。

二、课堂演示实验举例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计算的基本理论十分必要。然而,地震反应谱的计算涉及到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微分方程求解,直接从理论的角度讲解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笔者曾经尝试采用反应谱计算模型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示地震反应谱的含义,效果都不够理想。后来,笔者先后用竹片材料、弹性钢片和钢珠制作了一排固定木板上的逐渐增高单质点弹性体系模型,并在课堂上采用手动输入振动的形式随机演示,同学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自振周期的单质点弹性体系的不同反应,不同的学生可以亲自拿着模型随机振动并观察振动频率不同时模型质点反应的不同情况,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深刻体会到了随着振动输入的变化单质点弹性体系反应的不同变化,更容易理解地震反应谱能够反映输入地震动频谱特性的关键知识。笔者还使用钢板和弹性钢片制作了单榀剪切型框架模型,用于课堂演示框架结构层间变形以剪切型变形为主的知识点。另外笔者利用土木工程模型实验室的多个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模型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解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措施的具体内容。课堂模型动态演示及静态模型展示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作用明显。

三、建筑实际震害贯穿课程始终

实际震害的考察与震害经验的总结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结工程设施在地震环境下保持安全的成功经验、吸取工程设施遭受震害的经验教训,是结构抗震研究的基本途径。迄今为止的抗震设计基本上仍是经验行为,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抗震措施都是长期经验的总结。因此,将实际建筑震害的展示、观察、思考和总结贯穿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既生动形象,又客观地向学生展示了结构抗震研究的基本途径,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建筑物震害、亲身体验建筑物震害当然是最好的方法,目前汶川地震中北川老县城的实际建筑震害保存的比较完整,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实践有机会到北川地震遗址亲身体验建筑实际震害,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在北川地震遗址对震害遗址工程中典型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震害都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并且可以通过对比遗址中未倒塌的建筑物与局部倒塌的建筑物之间设计的差别深刻领会建筑结构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大震不倒的概念。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将建筑实际震害的图片展示和建筑模型振动台试验过程录像的形式使学生亲眼看到建筑震害,建筑实际震害图片的展示贯穿课程绪论和各种结构形式建筑物的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的始终。在绪论中,根据震害原因的不同将震害分为静力破坏和动力破坏两种,分类归纳不同结构的震害照片进行展示,期间穿插着思考提问。在各种结构形式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往往是几张震害照片跟着一条或几条抗震措施,因为抗震措施是从实际震害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样的衔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抗震措施并记住抗震措施的具体内容。

四、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学城市设计范文3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使用,4A网络课程已成为最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基于自主学习理念,进行4A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结合“环境监测”4A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经验,研究认为设计理念是4A网络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点,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强目标设计与试题设计。

【关键词】

自主学习;环境监测;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0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为保证学生拥有更多开放、自主、自由的学习时间,职业教育课程及学时进行了全面调整,其中大部分课程讲授学时都被压缩,课堂教学时间的减少,给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能够更好地将知识、技术、技能与方法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对此问题,我国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实施信息化建设,使用4A网络教学平台,很多学校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校自开始实施4A网络课程建设以来,共有100余门课程建设与使用4A网络课程,已经构建成“课堂教学+4A网络课程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对《环境监测》课程的4A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建设与使用经验总结,发现只有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才能够发挥出网络课程的价值与作用。

1基于自主学习4A网络课程设计理念

1.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A网络课程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教育、教学应用的体现,是可行、高效、科学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师生交流、交互式学习的有效平台,具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作用[1]。利用网络课程实施教学,学生在无人监督下进行学习,主要是依靠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唯一的主体,教师的监督机制在学生看来如同虚设,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网络课程设计理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的网络课程具备“有新知识新观点”(与课堂讲授不一样)、“有学生关心的话题”、“能够进行自我价值体现”、“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有实践操作环节”。例如,2015年《环境监测》4A教学平台了一个土壤与农作物种植分析报告,三天之内回帖数达到70余条,其中就有6人提出要对自家土地进行测试要求,经过学生网络交互讨论后形成4组,撰写实验设计4份,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得以完善,利用开放实验室对7种土样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全班参与度近100%。

1.2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

21世纪是科技时代,同时也是合作时代,人际交往、协作能力、合作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素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不再是以知识传授为唯一目的,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4A网络课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交互学习关系,特别是4A教学平台中论坛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学生与教师能够利用平台表达自我观点,观点与目的相同的同学即会组建实验小组,多个实验组的形成不但呈现出学生之间的竞争性,更多地为同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协作与合作机会。对此,教师要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同时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实验环境。自2014年起,《环境监测》课程实验内容,基本都来源于教师给予出相关资料,学生就其关心的问题,组建实验小组,通过自学的方式,设计实验方案,由教师通过4A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指导,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完成。

1.3实施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网络课程教学并不代表不需要课堂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应是课堂教学有机补充,只有实现网络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会真正发挥出教育的价值与作用。现阶段我校4A网络课程教学基本有2个结症,一个是,网络课程是课堂教学再复制,即把课堂教学内容搬到4A教学平台上;另一个是,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密切,片面强调知识丰富性,脱离教学实际。教与学是知识的传习过程,教育是知识传授、认知、体验、升华、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如果简单说可以认为是教与学,而网络课程教学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体验、升华与建构,只有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产能够最大化地实现教育的价值。

2基于自主学习环境监测4A网络课程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网络课程设计的基础[2]。“环境监测”网络课程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要相辅相成,课堂教学是网络课程教学目标的总纲,网络课程教学目标重点要着重将课堂教学目标细化。可以将环境监测4A网络课程目标设计为四领域三等级制,五领域主要包括学习参与目标、知识点掌握目标、动手实践目标与合作交流目标。学习参与目标主要是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网络课程内容学习,考查学生参与度和参与水平。知训点掌握目标主要是指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掌握情况、知识点应用情况、指导同学学习情况与能力水平。动手实践目标主要是指学生利用课堂学习及网络学习知识点情况,结合教师给予出的实验题目,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与操作能力[3]。合作交流目标主要针对实验课程完成与实验设计过程,学生间合作完成能力培养进行的目标设计,重点考查学生学习互补性与沟通能力。三等级制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可以进行等级设定,让学生从低起点开始,进入高终点,同时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一级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有思维过程、知识点基本掌握、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参与实验过程。二级目标重点在于设计过程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知识点能够利用、学生间能够自由组合。三级目标体现出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寻找实验内容,利用所学进行实验设计,同学间能够实现无障碍沟通。

3基于自主学习环境监测4A网络课程试题设计

环境监测4A网络课程试题设计要重视试题的多样性,知识点的饱和性[4]。通过应用的实践过程中,4A网络课程初期实用过程中,试题好象是学生最关心的,主要是由于试题学生独自就可完成,另外部分同学以考试成绩作为学习第一要素,他们认为做好4A网络课程安排的试题自己就可以获得高分。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主这样使作网络课程将失去网络课程真正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因此在教学与使用过程中,逐渐减少课堂教学知识点,改为利用事实与案例形式进行试题设计,学生通过使用也发现,答案在此不是唯一,他们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自学后,才能完成试题。以此达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议在4A网络课程试题设计过程中要增加开放知识点题型设计,同时重要引导学生通过试题完成,进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作者:孙晶 刘立红 历亳 朱明霞 陈丽华 陈利强 单位:黑河学院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邹原,肖峰等.基础医学4A数字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3):545-55.

[2]陈光任.基于4A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3-44.

建筑学城市设计范文4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学培养计划中,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为112学时,共18周,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一学年的学习,让学生对建筑的场所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质与建构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因此,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块合理整合,将原有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小品模型足尺搭建与小型建筑设计三个环节打包,构成相互关联的教学模块。具体而言,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期内,在同一个地块内分别进行场地环境、小型建筑与小品构成设计。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与安排,将三个相对独立的要素加以整合,最终形成要素丰富、形态统一的整体设计。这一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建立对场所环境、材料尺度与空间功能的基本概念,以不同的视角来培养学生对场所、建筑与小品之间的观察与综合能力,最终提升学生在今后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观、空间观与整体观。

二、教学过程的模块分解

(一)场所环境设计

在给定的场地中,对场地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在对场地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体考虑的基础上,从形态构成着手,采用合适的“点、线、面”等设计要素,对整个地块的空间进行划分,形成变化丰富、空间灵活而又不失理性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同时,在设计中需要预留2个地块,为后续的小品足尺搭建与小型建筑预留场地。该环节旨在使学生在对场地环境认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尺度、材料、功能等表达对外部空间环境的理解。同时,结合人在外部空间中的行为关系,培养学生在限定条件下的空间组织与空间构成能力,提高学生对场地意识与环境分析的思考与理解。

(二)足尺小品搭建

在地块预留的场地内进行小品设计,要求小品与场地的整体环境协调。以形态构成为基础,根据形式美的原则进行小品构成设计,注意比例尺度、量感动态、整体融合,考虑小品的空间限定与色彩材质,同时还要考虑小品按照等比例进行足尺搭建的可能性。此环节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立体思维组织形态,锻炼造型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在足尺搭建过程中,了解不同材料的美学特征和力学性能,启发学生对材料、技术和构造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从小品的角度,推敲小品与场地在风格特征与空间限定等方面的整体性。

(三)小型建筑设计

在预留的建筑场地内设计一座小型建筑,与场地环境风格协调一致。根据地块所处的周边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建筑类型,如茶室、展廊、工作室或书吧等,进行合理的功能布置与流线组织。同时,注意外部空间环境与建筑的功能流线要协调统一,组织有序。采用合理的造型手段对建筑的形体进行构思,考虑人体尺度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调整空间构成形式,形成良好的空间互动关系。该环节旨在使学生理解场地、空间与建构之间的关联性,初步建立建筑设计的场地概念。了解小型建筑的设计过程与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力。同时,学习与借鉴形体塑造、空间组织、环境功能对应的设计能力,了解建筑材料的初步表现及其相应的结构、构造与空间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方法

(一)模型操作与搭建

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从功能平面入手的教学方式,通过制作大量的草模与正式模型,使学生从立体空间的角度去考量与设计,不再停留于传统的单一平面或单一立面设计,全方位地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设计的完成度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提升。此外,在设计中需要结合人体尺度,关注人在场所环境与空间中的行为方式,真实模拟现实空间。同时,模型制作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及建造的逻辑,这也是设计教学中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二)空间观察与分析

对于无任何专业背景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对空间的认识与分析往往来源于其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以“认知———分析———设计”为主线,从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各种空间的存在特征与空间趣味,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与自信,提高空间观察的眼力,最终完成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将设计从无意识的状态转化为有意识的观察与分析,逐步提高其对空间生成、空间限定与空间观察自我分析的能力。

(三)团队形式的组合

在教学中改变传统以个人为单位的设计模式,以2~3人为设计团队,每个团队选择相同的地形,在设计前期对场地进行调研与分析,对环境空间进行有序组织与梳理。针对教学中的各个模块,每位学生都要进行单独的构思与分析,在团队讨论中进行深化与发展,在规定时间内绘制相关的图纸,形成完整的个人设计成果。在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团队内对各自方案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选择,针对“场地、建筑与小品”风格统一、整体性强的成果再次进行整体设计,不断完善,最终形成相对完整的团队设计成果。从一年级学生开始采用团队设计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其团队意识并学习与借鉴他人的设计成果与设计方法,不断总结与完善其个人的设计,而且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融入更多团队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成果总结

经过几年不断地探索,教学模式与教学环节不断改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场地-空间-建构”的整体性加强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打破以往专题训练的教学框框,将建筑设计与小品建构、室外场地环境设计相融合,将三个不同的专题加以整合,通过“环境中的建筑”“建筑外的环境”“环境与小品”等训练,引导学生以整体的观念来研究“场地、空间、建构”三者之间的联系。

(二)构成要素“点—线—面”的多重训练

以专题模块整合训练为基础,在三个设计教学环节中均以“点—线—面”为主线,强化教学模式的一贯性。以此为手段,结合空间环境、建筑形态中线性与点状构成等训练,强化学生的体块造型能力。贯穿始终的教学模式与训练手段,使得形态构成与空间观察成为该学期空间、环境与建构教学的重点,学生最终完成经过整合的点状小品建构、线性空间序列与面状体块空间的整体设计。

(三)多维视角转换下的思维开拓

此次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专题训练中单一的观察视角,考虑场地中的环境、建筑与小品等诸多要素之间“观察—被观察”的关系,站在不同的视角观察其它的对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场地中建筑存在的认识深度,也可以拓宽学生对建筑及其环境整体性设计的思维广度。(本文来自于《高等建筑教育》杂志。《高等建筑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五、教学反思

(一)教学最终成果的整合

尽管在教学中强调“场地—小品—建筑”的整体设计,但从目前完成效果来看,只有部分学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从教学环节上分析,在场地环境设计模块中大部分学生进行了初步设计,但是当其他两个教学模块完成后,没有很好地将“小品与建筑”整合到场地环境中去。要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还需要对场地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而受学生个人能力与教学安排所限,部分学生没有进一步深入设计与修改。

(二)教学学时的分配

建筑学城市设计范文5

关键词:工学结合;建筑设备;多媒体技术

作者简介:肖才远(1979-),男,贵州威宁人,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讲师;张桂菊(1979-),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师。(湖南?邵阳?42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JG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79-01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根据邵阳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我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将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作为我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建筑设备”进行有益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提出在工学结合模式的理念下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一、“建筑设备”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建筑设备”是以建筑给排水、通风、供暖、空调、电气技术为手段,创造、维持与改善建筑内部的生活、生产环境的一门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设备所涉及的范围已由原来单一的生活给排水发展成为以解决必须的给水、排水、消防给水、供暖、建筑防排烟技术、照明、供配电、以及高层建筑有组织通风、智能建筑系统等等,成为建设工程领域内的一门新兴学科。学完该课程后,一方面学生要掌握建筑给排水和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系统组成、常用设备、工作原理,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另一方面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建筑设备”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建筑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材内容更新慢,专业针对性不强,与现代建筑设备的新规范、新技术、新成果发展不能完全同步;第二,课堂学时少,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专业跨度大,涉及面广,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第三,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向结合不紧密;第四,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较少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五,师资力量弱,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课改小组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充分遵循学生职业理论培养的基本规律,淡化学科中相互独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对课程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突出职业定向性。将知识和技能隐含在工作任务中,将课堂教学活动的逻辑主线定位在实践活动上,理论知识的组合按照实践训练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不同的任务按照不同特点,组合对应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实施情景式教学。为此,将“建筑设备”课程整合为三个知识模块(见下表1)进行教学。

表1?教学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

模块 课程内容 合计 理论授课 实习参观

水 建筑设备基础知识 4 4

室外给排水 2 2

建筑给水工程 10 8 2

建筑排水工程 6 6

暖通 建筑采暖与燃气供应 8 6 2

通风与空调系统 8 6 2

电 建筑电气系统 10 8 2

总??计 48 40 8

另外,在课程结构上实行以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即将知识和技能隐含在工作任务中,将课堂教学活动的逻辑主线定位在实践活动上,理论知识的组合按照实践训练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不同的任务按照不同特点,组合对应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让学生融入工作情景,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课程改革以来,课改小组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模式。即教师提出一个实践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导入几个理论知识点,学生完成一项综合实践训练。如施工图识读案例,教师展开施工图案例,重点引发学生思考,进行必要的系统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管材、附件、设备理论知识等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教学,赋予学生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必需的理论、知识、理念,再通过参观,管道、设备安装等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对理论教学的难点的理解、然后回到课堂,由教师对大部分课业的“学习准备”阶段采用正面课堂教学,部分采用学生独立学习;多数实施阶段采用小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设置与岗位工作内容一致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让学生把学习成果公开展示,共同交流、相互观摩,进行总结。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工程相结合,在交流与表述中完善自己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工学结合实训操作模式。即学生参与一套实践训练或观摩一个实验演示,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得到一个简单理论总结,导入一部份理论知识。该方法的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达到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新知识获取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的目的。

(3)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既是辅助了教学演示,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与情感激励;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简化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建筑设备更新,多媒体课件更有利于精选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更新,表达设备工程的流程、工作原理、设备外形、内部构造,充分传达教师的教学意图。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方式,加强教与学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4)加大师资力量培养。因该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专业跨度大,涉及面广,课程中“水、暖、电”三部分由一位教师难以讲授。实施课改以后建筑设备(水、暖、电)课程拆分成建筑设备(水)模块、建筑设备(暖)模块和建筑设备(电)模块,由专业和相近专业的教师讲授,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发课程,学习情境构建、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及时掌握建筑设备方面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及新规范,同时也要注重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参加科研、设计施工相关活动,不断传授新知识。特别在建筑设备教学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因此课题小组采取下企业锻炼、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培训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三、结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设备”课程改革长期而艰巨,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建筑设备”课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时代脉搏,与时俱进。通过对“建筑设备”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讨论中,建立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授课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程实践,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EB/OL]..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建筑学城市设计范文6

关键词 程序设计 自主学习平台 WebQuest 学科竞赛

中图4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lanning and Practice of Programming Courses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 in programming courses learning, expounded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building programming courses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The system, including running, management, learning the three platforms WebQuest, network examination courses and academic competitions four modules, with superior resources integration, series courses seamless and enha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stepped. The article elaborat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self-learning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lf-learning system in programming courses building to explore a set of effective solutions.

Key words programming design; autonomous learning platform; WebQuest; academic competitions

1 自主学习体系的规划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以“程序设计基础”为基础,以“数据结构”为支撑,系列课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递进关系。随着课程体系的延伸,学生的知识构成和综合能力呈阶梯状向上的形态。课程的受众面广泛,分为理工科、文科、信息类和计算机四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规划自主学习体系时,应综合考虑各类受众的特点,注重全面性、多层次、多平台。全面性是指能覆盖多类不同受众;多层次是指将平台上完整的知识体系划分为若干层次,既满足基础学习的需要,又使每一层次的学习目标递进式地上升;多平台是指提供多种学习手段和学习环境,满足学习的个性化需要,使不同的受众都能在平台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保护和促进个性化发展,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自主学习体系的构成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体系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体系包含“三个平台、四大模块”,服务于“四个对象”,保证了“双能力”的发展。其“四个对象”是指全校理工科、文科、信息类、计算机四大类学生;“双能力”指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从图1可见,自主学习体系的“三个平台”和“四大模块”整合了课程建设和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源,呈现多层次、立体化的结构。其三个平台是:运行平台、管理平台和学习平台。

(1)运行平台。运行平台是学习体系的基础,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硬件环境,它本质是一个多层次、一体化的开放实验系统。在终端层实现多系统应用,在管理层实现中心机房一体化集中管理。

(2)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包含“四大模块”,分别是:WebQuest①教学模块、网络化考试模块、课程学习模块和学科竞赛模块。WebQuest模块实现引导功能。它包含系列课程的学习导航和知识模块入口,可以全面支持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网络化考试模块实现评价功能,通过网络化的考试形式实现自主测试、实时反馈,以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课程学习模块实现训练功能。它提供了多元化的切入途径,包括系列课程的教辅系统、课程网站、教学视频、文档资料等,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学科竞赛模块实现提升功能,它包括建立校级、市级学科竞赛人才梯队、规划并实施各类竞赛的选拔和培训体系。例如通过参加和举办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形成长效的竞赛选拔和培训体系,并建立起ACM竞赛资源库,为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3)学习平台。学习平台是一个资源库。它包括课程网站中的资源建设、系列课程的试题库系统、各类教辅系统,如数据结构算法演示系统、编译原理演示系统,还包括针对竞赛模块建立的学科竞赛资源库。这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库覆盖全面、形式多样,可以有效地支撑管理平台上四大模块的正常运行。管理平台和学习平台统称为信息平台,它们构成了自主学习体系的软环境。

3 实践方案

自主学习体系是一个学习平台,要充分发挥该平台的效果,还需多方面的配合。

(1)优化教学内容。按“课程综合化”的理念,对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定前修后续课程的衔接知识点,对其中有逻辑关系的内容在前修课程中强化,在后续课程中直接应用。对程序设计开发类课程,不需讲解理论基础,只介绍实际应用案例。使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富有整体性和连贯性,实现无缝连接;(2)丰富管理平台的功能。在现有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研究更丰富的学习手段,例如研发更多的教学辅助系统,对现有课件进行完善加工等,以帮助理解、提高学习兴趣;(3)实践教学按“层次化”的思想展开。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将系列课程的实验环节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应用层、创新层四大层次。同时在学习平台上建立相应的实验教学资源,并在管理平台上提供多点切入的访问途径,以支撑分层实验的开展;(4)持续更新教学资源库。学习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资源库需要不断更新,使更多优质资源能被用户访问,以支撑“四大模块”有效地工作;(5)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资源库。在建设学习平台的案例资源库时,更多地引入教师的最新研究课题和成果。在运行平台上提供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实际项目的接口,例如通过网站信息,或在应用型、创新型实验中以实际项目为背景设置实验案例等,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4 结束语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体系以课程改革为目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多方位地调动有效的教学资源为本科人才培养服务。从实践效果看,近5年来我校学生广泛参与市级、国家级竞赛项目,如ACM竞赛、数据库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多次荣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及市级奖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开发能力为知名IT企业所认同。实践表明,程序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体系的规划和实践,是在推进自主学习、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