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认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认知范文1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职业能力;协同机制
一、研究背景
自2001年起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创新高,从2001年的114万,到2017年的795万,差不多翻了七倍。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也出现了毕业就失业的现象,部分高校、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不高,近日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含海归人员)技能结构与市场脱节,眼高手低,工作满意度低;而约有70%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实用性不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也同样存在类似的状况,这类专业在很多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时也都是热门专业,但是在学生毕业时,毕业生的就业却没有那么热了。人才的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着结构性偏差,职业能力的培养缺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研究综述
高等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认识与本质研究。职业教育当中的职业是指一般职业非专门职业,即Vocation而不是Profession。那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一般职业导向性,教育内容的选择以一般职业为导向,教学环境应建立与一般职业相类似的真实情景为基础,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能够在一般职业中就业并且得到发展为主要目标。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认知。应用型大学首先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并投入教学实践,相关研究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根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1、5A2和5B三种类型,分别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应用科技大学即相当于5A2类型。有学者认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工商管理职业教育课程,就是对高等专科课程甚至是本科课程的复制,有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存在严重的照抄照搬现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果以工商管理类课程作为主导课程,对操作环节忽视,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不是实用性的话,不能够完成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两者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的侧重点也不同。因为工商管理类职业能力教育的职业性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中要传递给学生更多的工商管理职业活动经验。
三、目前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
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人才与企业等市场主体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存在结构性矛盾。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跨入大众教育阶段,经过约20年的扩招,现在每年本科大学生的招生规模已经达300多万,很多高校已经建设了新的校区,师资队伍的规模也相应增大了许多。但是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方面的改革还远远没有到位,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情况,据有关调查显示,不能学有所用,专业对口的就业情况更是普遍,很多大学生觉得学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企业等用人单位反映难以招聘到优秀学生,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职业能力欠缺,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定位不清晰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特色不足。目前我国本科高校主要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不同类型的高校能够获取的有关办学资源差别很大,传统的985、211高校比一般普通高校可获得更多的教学科研资源,造成很多高校的办学定位依旧以研究型综合大学为努力方向,不能准确定位自身的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按照传统老牌高校的标准来,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工商管理类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沿袭精英教育的思路,偏重于研究型人才培养,而脱离了应用型本科的定位,使得各个学校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三)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考评不合理
目前对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考核与其他高校教师的考核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高校教师的考评特别是职称的评聘,各类型的本科高校主要还是以课题、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而人才培养的因素,特别是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投入与取得的成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课题与论文也是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考核及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不在教师职称考核晋级的考核指标体系内,使得高校教师与经济社会生活脱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师不懂经济管理实践,从理论到理论,偏重学术研究,本身不具备有关的职业能力,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也理解不深刻,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学生。
(四)有关的多主体缺乏协同
高校、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企业等人才需求方在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方面不够。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离不开企业等其他主体的协同。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仅仅依靠学校本身的师资、教学条件等还远远难以满足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开始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开设课堂、请企业人员到学校课堂授课等多种方式推进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企业等校外主体的积极性还不足,校内外不同主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方案都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其中的协调工作非常巨大。
四、建立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
(一)准确定位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工商管理类人才也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资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调研市场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准确把握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对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是高校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工商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
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涉及到多个主体,其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人才培养有关政策规划的制定者,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和更新相关制度,而高等学校是核心,承担着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计划、实施等工作,企业等市场主体是人才的需求方,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最终需要市场来检验,同时企业等市场主体也应该参与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全程介入。
(三)重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考评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区别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高校,应用型特别强调学生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一线中,具备从事某一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高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依据以传统的知识考试为主,而忽视了职业能力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依旧以传统的课题论文为主,而忽视了教师本身的职业能力的考核,对应用型高校的考核评价也往往与其他类型的高校采取同样的考核标准,难以体现出应用型特色要求。因此有必要重塑应用型高校学生、教师及高校本身的考评体系,充分考虑职业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起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庞世俊.职业教育视域中的职业能力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工商管理认知范文2
关键词:可雇佣能力 工商管理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90-02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商企业管理人才需求仍存较大缺口,同时对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水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征和课程设置,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与市场更贴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可雇佣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高层次人力资源就业的特点和规律,也能够为其他专业学生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为出发点,结合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尝试建立多维度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力图使学生能够更贴切市场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可雇佣能力,同时帮助学校提升学校的就业质量。
一、建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作为特定知识和技能的所有者,是未来企业优质人力资源的后备力量,也是未来企业价值的重要创造要素。但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为实现企业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可雇佣能力,并致力于打造一支能征善战、远见卓识、门类齐全和实力雄厚的精英团队。但就现实来看,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还不能够很好地同市场需求相吻合,其可雇佣能力还有待探索。特别是在当下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时代,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也需要管理自己的职业路径, 因为职业发展是所有企业员工工作的期望,职业发展意味着员工能沿着组织层级阶梯的晋升而获得内心的成就感,或者能跨越组织间流动而获得的自我价值感。而职业发展须具备明确工作动机、信念、价值观、态度,具备相关的职业可雇佣能力、技能、专长,掌握适当的社会网络、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本。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要保持自己在将来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可雇佣能力,强化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影响力、创造力、亲和力、穿透力、执行力、学习力、企划力和控制力。从本质来看就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可雇佣力,只有这样,才能直面挑战,科学发展。因此,如何站在可雇佣能力的角度,来建构一个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的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效果的重要工具之一。建构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归宿就是能够充分揭示导致高可雇佣能力所必需具有的可雇佣能力要求,其作用在于它可以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为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品质和工作能力。可以让我们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定义和相应层次的具体行为的描述,确定可雇佣能力的组合和完成特定工作所要求的熟练程度。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调查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来总结和搜集具体指标,以可雇佣能力为侧重点进行探讨,设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以达到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升可雇佣能力的努力进行评估。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表1的基础上,构造判断矩阵,得出指标权重。在模型中,每个因素对整个Y构的价值或者说重要程度都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采用比较法来构造判断矩阵,并通过矩阵运算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2所示。
根据表2,据此类推,可得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表,如表3所示。
根据表3中的权重结果可知,就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可雇佣能力组成要素而言,业务能力是最重要的,其权重达到 0.3095,之后是个性品质(0.3040)和社会资本(0.2803),最后是组织与发展(0.1062)。从具体二级指标中发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应变能力、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风险意识、团队管理与合作、人际关系、行业和区域背景等都是组成可雇佣能力要素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三、结语
由上可知,建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就学生自身而言有利于提早认知职业发展的构成要素,对其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积极的影响;对学校而言,有利于学校优化培养方案,培养更多能够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具有较强可雇佣能力的学生;对社会而言,拥有较强的可雇佣能力可以减少就业或者择业的困难,有利于当下就业择业难问题的解决。当然,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可雇佣能力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可雇佣能力提升,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与全力配合来实现。
[课题项目:1.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科研课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LXC-01);2.惠州市2016年人才工作课题研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人才评价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C16011)]
参考文献:
[1] 陈广,张好徽.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与开发探析[J].文教资料,2015(21)
[2] 袁庆宏,王春艳,陈琳.基于职业生涯成功的大学生可雇佣性养成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3] 田双喜,田艳媚.以可雇佣性为导向的高校就业指导实践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1)
[4] 苏文平等,构建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5] 孙俊华,汪霞.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研究:分析视角、构成维度和测量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0(08)
[6] 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
[7] 宋国学,谢晋宇.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述评与实践应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6(02)
(作者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惠州 516000)
工商管理认知范文3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管办分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国家文化部继而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实行试点工作,自此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列入文化行政部门的主导工作之一。公共图书馆管理上实行法人治理对以往政府管事业、政府包事业将是一个颠覆性地改变,它将事业单位的角色转化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真正体现其作为公共服务的本色。本文中我们就公共图书馆管理上法人治理的运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公共图书馆管理上法人治理的建立健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现状
由于多个部门需要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操作、指导、控制以及监督工作,因此各机构间的权力义务关系就需要由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来进行明确。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进行行政管理的,分为从中央到地方乡镇共有五级的管理,每层的管理都有多个部门构成,上下级的政府管理部门大多形成对应关系,但是在行政级别较低的地区,为了节约经费、控制成本,经常将多个管理功能进行合并,减少政府机构数量。每层政府都有分馆文化的部门,这些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地方的公共图书馆,贯彻上级文化管理部门指定的政策、完成管理任务、制定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对馆长进行考核和任命,以及对图书馆的绩效进行评估。但是鉴于地方文化管理部门不仅掌握着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权、规划权、财政权以及决策权、还是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者和主办单位,这就在国家出台相关公共图书馆法律法规之前,导致公共图书馆几乎不受任何的权利约束及监督。此外,公共图书馆由于缺乏足够自,造成了用人制度陈旧、管办不分、政事不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以及缺乏活力的情况。
2 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
“法人治理结构”一词是从企业领域启用的,因此英文“Corporate Governance”开始多将其译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在市场竞争中越发激烈的角逐,为了最大限地保证其强有力的竞争力、保证出资人的权益、明确各层级的责权,企业内部将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的责权及利益进行有效分配。这种各层级利益得到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使企业内部管理明晰、得当,因此各企业对其屡试不爽。国外公共文化机构借鉴企业的管理制度,即广泛将法人治理结构运用于公共事业及文化管理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近些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也渐趋引进法人治理结构,并建立试点单位,在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管理制度的同时希望法人治理的运用真正将我国公共图书管理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 公共图书馆管理上法人治理的具体运用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运用其核心环节即建立并完善理事会制度,突破传统公共图书管理上出现的责权不明晰,切实将图书馆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剥离开来,这一管理制度的建立必将带领公共图书馆打破传统阴霾,向行政化和专业化迈进。理事会在公共图书馆的运营过程中不仅要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作以规划,还要对关乎图书馆生死存亡的财务问题进行预算和决算,图书馆的人事任免及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同样由理事会承担,并要对本单位的运行全局进行有效监督,因此,理事会不仅是决策机构,而且是监督机构。
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是吸收和引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治理结构上二者有相同之处,即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理事会也是由利益的相关者构成,形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经理角色在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中体现于馆长,在公共图书馆的运营过程中通过明晰的责权,形成互动互利的运行机制,在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约束的同时也对其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在一张一弛中促进公共图书馆的良性发展。但由于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隶属于事业单位的范畴,因此它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又有所区别。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为了独立行使决策权力、自主管理、责任承担而依法建立的一套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操作上实行决策层、管理层及监督层“三权分立”、三方面相互协调并制约。
3.1 权力决策层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中其决策的权利由理事会行使。理事会成员的构成一般为政府主管部门派遣的代表以及相关社会人士(包括相关行业组织、学术团体及公众代表)。理事会是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环节,它对图书馆的一切重大事件具有决策权,如理事会章程的审议、图书馆发展方针的制定、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的确定、图书馆相关的人事任免权的行使,包括图书馆行政负责人的推荐及聘用、图书馆财务预算和决算指导,与此同时其决策层还承担定期对组织的政策、方案及运行进行检查的责任,并确保图书馆与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实时沟通。因此权力决策层要从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如图书馆的服务人群、图书馆的规模等实际情况,兼顾代表性和效率,将理事会的规模和构成结构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在此基础上理清与政府举办部门的关系,履行好决策和监督的职责,实现管办分离,自主运行。
3.2 管理执行层
公共图书馆的权利决策层只对图书馆的大正方针政策做出相关规定、起到决策作用,但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由管理执行层负责,对理事会做出的决策进行具体实施。管理执行层的具体工作职责包括:对图书馆的年度工作及未来发展做出具体规划、绩效评估,对人力资源、财务、行政等图书馆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管理层由馆长及其副职组成,对图书馆的日常运行全权负责,履行管理层的实际管理职能,对理事会相关决策的做出具有参与权,对于本机构的运行情况要定期向理事会汇报,接受理事会监督并对理事会负责,为决策层的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3.3 监督约束层
图书馆理事会对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权力决策,馆长及其副职等管理执行层则负责图书馆运行工作的具体实施,但为确保图书馆长期良性发展,一定的监督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公共图书馆一般设置监事会或监督委员会对理事会做出的决策的合理合法性、管理层对理事会做出决策的执行力、馆长及副职是否各司其职、图书馆财务流向等诸多问题进行有效监督。
4 总结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文化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文化产业治理模式渐趋显露弊端。在吸收和引进企业及国外的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法人治理逐步踏入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平台,但此种治理模式对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既是一个机遇又面临极大的挑战。它将行政管理由法人取而代之,这一探索的有效进行,也必将促进公共图书馆走向多元化、自主化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拓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深度及广度,使公共文化事业呈现新的发展气象、文化服务水平也将得到明显的提升和改善。
【参考文献】
[1]王书华,张林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组织模式初探[J].中国人才,2012(6).
工商管理认知范文4
1.人才培养定位偏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较高人文素养,能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然而随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呈现层次性和阶梯性的特征,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朝硕士或博士生转变,高职院校处于较低的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应与社会行业实际需求相吻合。
2.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从课程设置来看,大部分是理论教学。目前,大多数院校在教学安排上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实践环节很少。国内很多的现行管理方面的教材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然而,外国的教材引进国内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国内院校的部分教材还是国外很陈旧的知识,当代国外最新的管理理论知识,并未及时传播到国内。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这些理论知识,是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3.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完善理论教学的不足。但与院校合作的企业,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责任大于回报,导致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多数校企合作属于短期的,不规范,靠人脉资源维系较低层次的合作。学生去企业实习,只是仅仅了解企业的工作形式,未能真正深入了解企业的全面工作运作流程,导致学生在企业未能得到有效地锻炼,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4.专业设置毫无自身特色。工商管理专业不同学历层次间的培养目标设置没有明显区别,从而导致培养人才的特点不够鲜明,没有层次性,缺乏自身的特色。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看,范围很广但不集中。一般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都要学习:公司理财、生产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等等,即什么都要学,但什么都学不精,缺乏知识的纵向深入。很多学生求职非常迷茫,感觉什么都懂一点点,但具体到某一工作岗位,往往无所适从。因此,专业设置没有自身的特色,这样培养的人才也毫无特色可言。
二、完善现有培养模式的若干建议
当我们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由包分配转变成自主择业时,如何培养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高职管理类人才,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
1.界定高职类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也在明显下降。高职学生是高招最后批次录取的,分数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有区分,把曾经培养目标为高素质的高端管理类人才,转变为与实际的生源,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来适应整个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即高职培养目标应界定为在工商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连锁经营、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及管理咨询等中基层市场或销售类岗位。这样培养目标,能够为高职管理类毕业生指明了就业方向,同时能够更好的与本科教育及本科以上层次教育区分开来。此外,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详细,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实际用人要求相符合,从而使我们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更切合社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把高职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
2.教学方法的创新。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不同课程,交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层面是课堂教学层面,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角色演练、专题式研讨、演讲、辩论、情景设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学习环境,突出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角,强化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第二层面,课外教学层面,把专业课教学延伸到课堂外,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例如,在《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专业课程第二章选址与设施布置教学中,有课外实践训练模块。假定你所在学校的旁边有一家小餐厅需要改进它的布置(自己观察并选择一家),请收集相关数据以帮助这家小餐厅出谋划策。实训的目的:通过参观小餐厅的服务状况,来规划小餐厅的整体布置,以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周末的时间,做这项实践活动。通过在小餐厅,对其客户资源、服务状况进行客观调查,然后画出一张布置图,完成之后,将布置图放在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岗位,为将来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信息平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微信等媒介与学生建立互动桥梁,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外交流,并随时指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第三个层面,打破传统课程各自为政的格局,加强各个专业课程的良性互动,使管理类学生能更好掌握整个企业运营管理的过程。
3.进一步深化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应试考试模式,突出体现本专业实践性的特征,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试和评价体系。首先,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改变以往以教师评价为重点的模式。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和班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动态性、过程性。评定的指标尽量做到细化又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评价的内容应体现综合性和专业性,尽量避免考“死知识点”,既要考核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测试。再次,考核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开卷和闭卷结合,笔试和口试结合,平时作业和期末测试结合的综合性考评体系。此外,要改变学生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应结合具体专业课程,学科性质和高职学生自身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考核,使专业课程与企业实际运营有机结合起来。
工商管理认知范文5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中国6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将向职业教育转型,这既是中国产业机构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的时势要求,同时更否意味着以社会“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市场将面临重大变革[1]。
2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根据应用型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和地方本科院校的具体条件,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时应该选择“官-产-学”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1强调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性
科技再强大也只是一个工具。师生之间深层次的交流很复杂的,既不是工具,也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一种有意义生活的目的和结果,而且这将激发最令人惊喜的求知欲望。因为“教育体系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最全局性的一个体制”。特别是要科学、技术和社会一体化背景下,大学生结束学校“全日制”的求知学习,并不意味着“求知”的结束,而是在迈进人生职场,依旧需要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汲取足够的知识养料去实现人生道路的精彩竞技。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所描绘的全球化3.0时代已然降临———“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些壁近。”而这种状况,也正在向“求知”领域中同步。而在“求知”的方式里,“教育产业”似平正遭遇新形式向传统方式的挑战。高校“求知”所学的知识,在就业市场并没有受到青睐,更多的是“屠龙之术”的学子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仅需“杀鸡之技”企业人才需求。故在2014年年初的改革计划中,教育改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毕业”与“就业”不在仅仅政策层面的革新,更是每个人以自身所处之位的所思与所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1]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注重介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与规定等,并且对人才的外语熟悉程度要求较高。同时,在人才的素质培养方面,也需要体现较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等。
2.2强调知识的技能性和可操作性
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和学位教育是平等的,是高等育这个有机整体的两翼,不仅仅是充当简单的培养人才、满足就业需求作用,更重要的是成为全社会的稳定阀。今后更多的地方技术类学院将重新回归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舞台,一些被合并的学校也许又分离了出来,一些新鲜的带有技术、技能教育特色的“工场”会出现在校园里,一些企业和校园的距离也将拉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将有力地解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断层的问题,因为这一方案给予了企业参与专业需求的设定。但从长远来看,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其到底应在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占什么样的地位?目前美国的很多就业岗位在30年前并不存在,因此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由市场信号去引导变化的领域,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然不是几年的类似大学教育可以完成的。因此,地方高校如何转型,怎么“市场化”,需要留给社会培育能够承担授业责任的师傅的时间,留给职业教育养成合理教学方式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更容不得“”。实际上,技能型人才的“技能”应该主要是指对知识的应用,而不是单纯某项实际技能的应用。或者说,“应用”也应该是分层次定位的。高职院校应该是强调专业的岗位技能技巧的应用,而地方本科技术大学应该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2],即强调人才对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商务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他们能够掌握现代企业商务理论知识,并在这此前提下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现代企业商务工作中去,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2.3立足区域,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是普通类高校,相比起中央直属、部属的大学,综合性较差,专业性、地域性比较强。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承载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任务,在其人才培养、学科设置、发展定位上都要体现扎根于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点。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时应该立足于当地的经济产业,了解当地经济产业的开放程度和对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具体要求,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实现“订单化”生产[3]。新加坡在作为亚洲地区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崛起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加坡的高等技术教育也保持适度的发展,始终控制在5%~10%之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避免人才培育结构的失调,造成高级人才的过剩和资源的浪费。
3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官-产-学”三位一体培养机制的完善对策
“官-产-学”模式即将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四方面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合作模式,主要是要求学校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充分与企业、科研单位、用人单位等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各机构的资源进行人才培养[4]。这种模式促使学校打开校门,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室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陈旧模式,是将学校教育、产业发展、企业经营、科学研究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系统工程。地方本科院校在“官-产-学”三位一体的模式下培养人才不仅顺应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也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强调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对接的方针[5],突出了高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促使高校实行开放式人才培养,即要求高校尊重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同培养人才。这种模式是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教育模式[6]。
3.1依据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人才培养流程设计工读结合模式
“工读结合、工学交替”是国外高校比较推崇的一种做法,即让学生在校期间有一部分在学校学习,有一部分时间则在企业或用人单位学习、实习、工作。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称为理论学期,在企业或用人单位的时间称为实践学期[7]。一般是采用“3+1”的培养方式,也就是前三年的六个学期为理论学期,最后一年的两个学期为实践学期。这种做法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是比较适宜的,应用型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8],而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能有较长的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去参与实践、接触社会,也能促使社会参与到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计划中来,较好的体现了“官-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科研机构、产业组织紧密结合的教育观念[9]。
3.2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官-产-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
“官-产-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的所有环节都要是由人设计,所有项目的细节是由人完成的,所以说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技能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主要是要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校内的老师走出学校,多到企业或科研机构中去锻炼自己,取得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各类资格证,提高人个的业务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外老师的培养,可以以聘请客座教授、校外实验(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方式,引进一些高素质、高能力的校外人士作为教师来充实高校的教师队伍。
3.3从重“专业知识”向重“专业能力”转变,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共建研发机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就业率是77%。但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与美国作过一个对比:在制造业领域,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中国10.3%,美国30.6%;交通业,中国10.8%,美国27.1%;商贸业,中国是11%,美国28.6%,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数没有多、没有过剩,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我们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办什么类型的大学非常重要。600多所在2000年前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这一重大调整,其实是远远滞后于现实需求的调整。这一调整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举措和新的人才培养政策,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的调整”[1]。如果认定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切实推进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顺利促进教育体制,真的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并遵从市场需求,那就必须率先建立公正、公平、透明的互动合作机制,以此为前提,确保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相应的地位和独立性,且权利能得到保障。同时,以就业为导向的动机中,切忌不能忘记以学生为本,以学校为主体这一教育业健康成长的根本。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也可以考虑与企业或科研机构共建研发设计机构,企业或科研机构提出命题,教师和学生提供科技服务,对企业及企业所在的整个产业或科研机构的重大管理难题、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合作与科技创新。高校师生可以以各种方式参与到企业或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中,服务于这些科研工作,同时也能从这些科研工作中获得知识的提升与能力的锻炼。比如,有的高校与企业共建开发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担负着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重任,应该注意按当地产业组织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10],动态的调整课程设置,体现“官-产-学”三位一体的教育指导方针。地方本科院校的优势专业、重点学科应该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应。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在高等教育观念上实现了从重“专业知识”向重“专业能力”的转变。这一转变是通过服务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来实现的。普通高校专业培养方案多使用“三段式课程体系”教学计划,但高等技术大学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建立了以职业岗位为主线进行课程配置的“岗培式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地方企业管理职能和服务岗位为导向,以能力分析与分解为基本依据,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所需要的产业技能训练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下的“岗培式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和实际职业环境相结合,将专业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及毕业设计工作均安排在校内外的实习基地中完成,并按照教学计划在合作企业独立进行实践性实习工作,加快“学生”身份尽早地向适应职业岗位的“学员”身份转变[11]。
3.4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实践教学模式
工商管理认知范文6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等方面一般高校都应有的内容和适应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需要、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特殊内容。这些内容,重点如下:1、比较广泛的人文知识除通过文史哲美的学习,掌握一般高校学生应掌握的人文知识外,还应重点学习哲学、历史、文化学、心理学、艺术等学科中与人们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联系紧密的知识。2、适应专业需要的人文技能能够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综合分析经济、文化现象,管理过程善于运用人文知识。3、拥有的敬业精神和品质符合专业需要企业文化的兴起,意味着从事管理的专业人才要善于运用文化理念和知识进行管理。既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诚信的职业道德、善于合作的职业精神,坚忍不拔的职业意志,又应具有优雅得体的礼仪、善解人意的沟通能力、高尚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不足
(一)淡薄的人文素质教育意识
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在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中比较为淡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本土性与根基性的特点,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然而很多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却忽略了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尤其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往往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未引起足够重视。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在强烈呼吁人文素质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掌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促进健全人格的养成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还普遍对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清晰的认识,因而阻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有缺陷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直接受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影响。由于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各不相同,有些院校还依然面临办学力量不足、教学资源整合等问题,因而导致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与其他高职专业在课程进行对比,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自身特色不足,并在编写教材时,未充实人文方面知识,人文资源分散度高,科学化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难以形成。
(三)不够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虽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一些高职院校得到提倡,但是专业化的人文素质教师数量很少,这方面的教育效果很差。目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缺乏相应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小组,人文教育更无法落实。除此之外,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师后续发展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使得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四)人文知识储备不足
高职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文、史、哲、艺术等基础知识,但这种知识储备显然是无法完全适应企业管理的职业所需的。这些知识,学生不是理解后消化,而是机械式记忆。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中与企业管理密切联系的内容没有准备好。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有人文素质课,但学生对此比较忽视,用在这上面的实践和精力不足。
(五)缺乏人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基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要求,人文知识应用能力缺乏表现为:一是知识与实践脱节。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应考答题,不能内化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对社会事务的认识,不能指导自己的实践,知与行不能合一。二是综合思维能力不足。对所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缺乏对社会生活的文化分析视角和文化理解深度,没有掌握应有的文化分析思维工具。
三、优化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对策
(一)转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这种品质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通过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形式来表现,能极大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既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意志坚强的专业人员。人文素质教育目的就是引导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还要熟悉优秀的人类社会文化积淀,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精神和素养,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品质、情操意志、心理乃至人性,并把学到的这些知识与能力能在专业技能的操作过程中体现出来,从而更好地完成专业工作,有效推进自我实现和获得社会承认。人文素质的教育对学生的的影响要更长远、更持久技能要求在不断变化,人文素质在日积月累中进一步沉定,能更深远的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要改变以往对素质教育不重视,砍减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的做法,从观念上转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适当的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培养知识全面综合,具有人格魅力的管理人才。
(二)拓宽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较短,除去顶岗实习,见习等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环节外,在校学习的时间也有一半以上。因此,缺少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时间。当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开设的人文课程有大学语文、体育、演讲与口才和现代礼仪等,和大量的专业课程比起来,比例偏小,课时也少,这不利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因此,应该大力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增加选修课程如艺术、伦理、哲学等课程,拓宽学生学习人文素质课程的机会;成立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社团,如健美操,音乐爱好者协会等社团,让学生有机会间接体会,参与人文素质知识的学习,培养其良好的社交技能;开展实训过程中,教师讲课柔和人文内容并给学生安排素质教育作业,比如阅读一定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的赏析等,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让其增加人文素质知识;以定期检查的方式来强化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等通过多种途径,多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拓宽其知识面。
(三)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师资
强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力度,同时也优化人文师资工作和,将能促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目前,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生源清况来看,大多数是文化成绩不太好,英语分数比较低的学生报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积极性比较高。由于学生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力普遍不行,教师的素质和方法就显得很重要。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和专业教师相处时间较多,专业教师人文素质水平很关键,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课能融合人文内容,可以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起到催化剂作用。而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专业技能进行讲解与指导,忽略对其他相关知识的介绍,这样专业课程课堂会显得枯燥,学生不太爱听,况且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堂缺乏人文知识铺垫也是不理想的。
(四)打造良好校园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大多体现为校园的自然风貌、风气训言、文化场馆、人文景致、校舍建筑等,这些是学校进行人文教育的隐性资源。因此,建立良好的校园人文素质的环境有利于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通过建设人文素质相关的社团,如音乐美术爱好者协会等,定期开展文学、音乐、美术、影视、唐诗和宋词等方面欣赏活动,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五)以深化校企合作来提升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