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表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欺凌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欺凌的表现

校园欺凌的表现范文1

一、校园欺凌现象的表现形式

校园欺凌现象的表现形式多以心理施压和身体攻击两种方式存在。心理施压主要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进行辱骂、蔑视、叫绰号、孤立、中伤等形式来实现。身体的攻击是指欺凌对被欺凌者直接进行身体攻击,一般地点选在校园中较偏僻的地方或上下学途中,宿舍,厕所等老师不易发现的场所。

二、校园欺凌现象多发的原因

1. 学校的评价机制是产生心理失衡的关键。目前,很多学校唯分数而论的评价机制,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失衡,为了寻找心理平衡和自身的成就感而选择欺凌别人。

2. 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的不当是造成行为失当的必然。家庭是塑造孩子早期行为的关键场所。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

3. 现代媒体负面的影响是造就校园欺凌的根源。一些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促使他们组成团伙,形成所^的帮派。这种团伙规模或大或小,一旦形成就一定是校园欺凌产生的主要人群。

4.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校园欺凌的推手。农村甚至县城一级的学校中“留守儿童”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要么独立默默承受,成为被欺凌的一方,要么加入其他同伙成为欺凌人的一方。

三、校园欺凌现象的危害

校园欺凌现象的危害应该以被欺凌这和欺凌者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被欺凌的角度分析:儿童少年时期长期处于被欺凌状态而又无力保护自己,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封闭、注意力分散、成绩下降、失眠呆滞、逃学辍学,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从欺凌者角度来看,其不良的习惯和个性特点会妨碍他和其他学生的正常交往,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一方面会对欺凌者的人格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又会使这些有共同特征者结成团伙,进一步放纵其行为。

四、校园欺凌行为的纠正

1. 通过情景再现来换位感知。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双向思考,让其在思想上认识到被欺凌者所受的伤害,从而在实际中控制自己的行为。

2. 通过素质教育来提升情感。部分高校高中已在尝试将学生的综合评价成绩纳入到招生成绩当中,这无疑对学校在抓好学生成绩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3. 通过家庭关爱来影响性格养成。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婚姻关系美满融洽的父母能更加积极、敏感地感知到孩子的需求,会用一致的积极行为方式对待孩子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表现范文2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内外发生的,可能造成受害者身体、心理、性等方面伤害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的常见表现形式包括身体暴力、情感或心理暴力、性暴力和欺凌。反对校园暴力的倡议书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反对校园暴力倡议书范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反对校园暴力倡议书范文1各位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对于“校园欺凌”可能不太熟悉,总感觉这词离我们十分的遥远,当我们在影院观看了《当悲伤逆流成河》和《少年的你》,才发现,常常忽略的这一问题,很有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

“校园欺凌”,总共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人体上实施暴力:这多数发生在中小学,分为单人和多人实施暴力。他们通过殴打他人来发泄,实施环境多为学校及周边,甚至是在学校内的公共场合明目张胆地实施暴力,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二是人物关系欺凌:也就是挑拨同学们的人物关系,孤立他人,在班级上到处散播谣言,使与之关系较好的同学疏远他(她),嘲笑他(她)。这虽然对肉体上没有明显的伤害,但在心理上却造成了极大的阴影,也属于“校园欺凌”,但常常被人们忽视。不少同学遭受“校园欺凌”,没有救助的渠道,无法解决,最后抑郁或选择轻生!

因此,身为少先队员的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预防校园欺凌这件事,这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事,而是可以改变我们校园风气的大问题,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我代表全体少先队员提议:

1、我们不单单只是反对校园暴力,更要与身边的同学团结友爱、和谐相处。

2、如果自己遭受“校园欺凌”,不能自行解决,在校园里一定要及时向领导、老师寻求帮助。

3、如果在校园里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在可以自保的情况下,也不要单独面对,一定要选择告知老师,向大人寻求帮助。

4、我们可以在校园里开展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和认识“校园欺凌”。

5、我们的家长,要重视亲子关系,更是要密切关注同学的情绪动态,一发现不对劲,要及时与同学交流沟通。

同学们,让我们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创造一个友爱的和谐学习环境,反对“校园欺凌”,共建美好校园,让同学们都能愉快的学习和成长!

熊谭婷玥

2019年11月16日

反对校园暴力倡议书范文2我们都知道校园是文明的殿堂,是一方净土,也是培养我们读书、学习的地方,这里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但是,这片神圣的净土如果发生欺凌事件,就会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一层阴影。近日,国务院督导委员办公室、天津市教委、南开区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并且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工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疏导,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培养自身积极行为。

什么是校园欺凌?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有以下表现:

1.语言暴力。

把脏话变成了口头禅,称呼他人使用侮辱性绰号,侮辱其人格;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暴力解决矛盾与问题;

4.索要他人钱物;

校园欺凌不仅给同学们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深深的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做好校园欺凌预防工作,共建和谐校园。

在此,我倡议我们在校园内要做到:

1.尊重同学、平等待人、不说脏话。

2.不欺侮同学,不拉帮结派,不与社会不良青年打交道。

3.放学按时回家,不在学校附近逗留,不去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

在学校加强安保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遇到危险的应急方法:

1.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冷静面对确保自身安全并想方设法逃离;

2.遇到威胁要及时上报老师和学校。

同学们,我们要有健全的人格,做文明学生,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时,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多参加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

我们美丽的南开园因为历史文化深厚,学校管理严格,基本上没有校园欺凌发生。但是我们每个同学仍然需要重视这件事,注重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健康;有问题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敬互爱,继续营造南开园温暖和谐的气氛,助力每位同学的健康成长。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现在做起。

反对校园暴力倡议书范文3___:

校园暴力已经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拒绝校园暴力迫在眉睫.2016年的春天,社会各界向各大中小学、师生、家长发出倡议和呼吁:

1、校园小霸王们,请停止你们的暴力行为!请停止威胁恐吓等语音攻击和拳打脚踢等暴力行为,暴力并不能赢得尊重!校园暴力,害人害己!若想赢得同学们的敬佩,不如从小霸王变成小学霸!

2、漠视校园暴力的同学们,请放下冷漠,用力所能及的力量,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冷漠围观、消极观望并不能自保:忍气吞声、缩首躲避也不是长久之计.向校园暴力说不,需要智慧和勇气.请对身边的校园暴力受害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以援助之手.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们从小学会担当.

3、还在欺凌其他学生的小霸王,请收起你的巴掌、收回你的谩骂!冷嘲热讽、侮辱人格并不能彰显自己的实力: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任意殴打他人,肆无忌惮的欺凌同学迟早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若想得到同学们的拥护和信任,就要献出真情、帮助身边的同学

4、校方管理者们,请立即做出行动!长期忽视、掩盖问题并不能解决校园暴力.请加强学校管理,构建校园安全网络,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的校园,文明的校风,需要校方有力的监管和行动!

5、与校园暴力息息相关的家长老师们,请不要纵容溺爱!太多校园施暴者都是从家长宠爱中滋生源头.纵容溺爱不是爱,面对校园暴力,也不要错误引导孩子消极自保或以暴制暴.孩子的“有所谓有所不为”,需要你们首当其责.

6、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暴力.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推进设立反对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依法惩治,让肆意施暴者受到相应的处罚,让身处七零环境的孩子知道他们可以有所求助,有所庇护.

7、建议我国设立“反对校园暴力日”,让全社会时刻警醒,警惕校园暴力隐患,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8、每一位在校生同学,请从我做起,鉴定勇敢的向校园暴力说不,用统一的决心,反对校园暴力!提示:学生间有了矛盾纠纷必须告诉老师,由老师处理.自己采取暴力手段解决的,一律严肃处理.

倡议人:___

校园欺凌的表现范文3

一、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校园欺凌,新媒体时代下的校园欺凌在欺凌主体、欺凌条件、欺凌过程和欺凌后果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1.颠覆力量原则,欺凌主体扩大在传统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一般在人数、年龄、身体特征等方面占据“优势”,有学者将校园欺凌的这种现象称为“力量原则”。新媒体时代,网络欺凌的出现颠覆着这种“力量原则”[3]。现实中具有欺凌动机但处于“力量原则”下的弱势学生,可以凭借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依仗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匿名性和网络信息传播的低成本实施网络欺凌。此外,网络欺凌中旁观者向欺凌者的身份转化现象同样扩充了欺凌的主体。有研究者曾经针对此问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13%的网络旁观者加入过网络欺凌者的行列[4]。2.打破时空限制,欺凌条件简化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等传统欺凌一般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现实场所,且欺凌时间相对短暂,第三方的现场进入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校园欺凌发生进程,降低伤害程度。新媒体时代,在欺凌主体扩大且不需要借助外在优势的同时,各种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甚至各类网络游戏均可能成为实施欺凌的渠道,且由于新媒体工具的便携性,以及欺凌行为脱离现实场所后难察觉和难阻止,这类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的欺凌行为可以随时随地24小时不间断发生。欺凌主体借助网络的便捷,打破时空限制,降低欺凌成本,从而简化了校园欺凌发生的条件,使得网络校园欺凌更为易发。3.摆脱情境约束,欺凌过程失控相比传统欺凌中欺凌者的可视性,网络欺凌倾向于采用匿名、化名等方式进行,即使学校发现了这类欺凌行为,也难以及时对欺凌者进行制止、追查和处分。同时,由于网络欺凌的非及时反馈性,欺凌者的移情障碍可能会由此而增加,从而更为肆无忌惮地实施欺凌。此外,进入到网络的欺凌信息使被欺凌者暴露在一个开放式交流平台中,网络欺凌事件由此往往在失控的局面下被广泛传播,而网络交往中视觉线索的缺失也容易造成信息传播者对语义的理解偏差,加大了网络欺凌被及时控制、解决的难度。欺凌过程的失控,不仅给被害学生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理伤害,也为校园欺凌治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4.污染愈合环境,欺凌伤害反复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交互性、弥散性使得欺凌信息被多次、多样、有意、无意地提及,多群体参与的特点在网络欺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加上网络交往的去人格化和共情缺口的加大,每一次新参与者的不良言论,都使受害者的心理创伤程度不断被加深。长此以往,受欺凌者容易形成内归因的归因习惯,从而产生悲观、低自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情绪过激者还可能产生自残甚至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二、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因其在信息传播、资源种类、技术复合性等方面的特点,给校园欺凌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和匿名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新媒体的出现,为受众的信息接受、传播、主动参与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挑战着其所承载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网络信息环节,由于主体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媒介“把关人”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很多时候都只能是“事后追责”;在网络信息传播的环节,传播者鱼龙混杂,个体脱离了群体限制,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IP,真实身份的遮蔽和网络伦理的虚化,使得一些人抛弃了道德规范和约束,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2.新媒体资源的异质性削弱了教育效果由于新媒体资源的异质性和无序性,中小学生可能受到暴力游戏、野蛮文字、血腥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Slater等人就曾对2000名中学生进行过调查研究,评估了观看动作类电影、玩暴力电子游戏、访问暴力倾向网站的学生的攻击性,他们发现,媒介暴力接触和使用是预测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主要依据[5]。如此一来,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不仅有可能冲击和抵消线上线下教学的积极的教育效果,还可能让学生萌发出实施校园欺凌的心理冲动,在一定程度上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3.新媒体工具的技术复合性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环境下,技术更新速度快、信息互动性强、平等性突出等特点要求新媒体资源使用者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察觉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和熟练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的能力。对于中小学从事校园欺凌防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教学目标实现、课堂秩序管理、科研工作重荷等已经让很多教师处于高压状态,部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呈现出了发展上的惰性。如何帮助教师提升对新媒体技术的价值认同,主动参加信息素养培训,从而有效参与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媒体时代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带来的机遇

虽然新媒体时代对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但是,新媒体在资源、平台和工具等方面的诸多优势,也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开展开创了新的局面。1.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有助于提升校园欺凌防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上丰富全面的专题案例和研究成果不仅能拓宽相关教育者的眼界,也能提供系统性、主题式的课程资源。同时,网课的兴起有助于因校制宜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工作。另外,新媒体便利的传播平台和多样的传播手段可以很好地摆脱传统教育中课堂教学、现场讲座等活动的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为学生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新媒体所带来的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欺凌防治的主动性,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校园欺凌防治教育的效果。2.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加强各教育参与者之间的联结一方面,新媒体平台有助于建立师生无障碍沟通的桥梁。新媒体平台交流的即时性和匿名性,一定程度能消除受欺凌学生对于被取笑、报复等的顾虑和担忧,便于他们向学校和老师进行有关事件的反映和反馈,为防治校园欺凌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新媒体有助于加强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在校园欺凌的防治上,家校间的信息互通、行动趋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学校可以依托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家长及时便利地沟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等及时把握,加强多方面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提升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时效性和深入性。3.新媒体工具的高效性和精准化有助于提高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效率新媒体时代,校园欺凌的相关统计数据、典型案例和教育经验总结可以借助专业化的工作平台和存储空间及时被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分析软件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传统数据处理手段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量,同时能把更广、更大范围内的校园欺凌事件整合起来进行更高层面的对比分析,在宏观上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效率。同时,新型的移动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智能过滤工具拥有强大的信息筛选功能,有助于中小学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信息筛选系统。

四、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的创新策略

1.提升教育工作者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理性自觉校园欺凌防治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是提升教育工作者参与工作的理性自觉。新媒体时代,校园欺凌在主体范围、时空限制、欺凌方式等方面有着新的发展。防治校园欺凌急需教育工作者打破对校园欺凌的刻板印象,强化对这一工作的职责意识,加强对“打架互怼”“打闹捉弄”“报复”等类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识别和监管[6],防止各类校园安全事件向更为严重的校园欺凌升级。教育工作者还要强化信息化观念,培养信息化情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将利用新媒体进行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内化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需求,在提升对这一工作参与的理性自觉中实现自身教学生命的优化。2.创新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新媒体时代,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通过新媒体工具放大、穿插、重复、定格等功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刺激,突破学生的知觉限制,弥补传统防治校园欺凌教育中学生的情感匮乏。此外,还可以利用线上模拟体验技术为学生构建“校园欺凌虚拟体验室”,在不违背伦理性原则的前提下,设计校园欺凌环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模块,让学生在体验校园欺凌中提高共情能力和道德想象力,帮助学生在真正面对校园欺凌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3.构建多方参与式数字化校园欺凌防治平台防治校园欺凌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的多方协作。学校作为防治校园欺凌的主阵地,在提升教育工作者理性自觉、创新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实施路径的同时,还可以发挥新媒体设备强大的宣传功能,统筹协调校园中各类新媒体工具,形成多主体、多维视角的宣传方阵,营造校园欺凌防治的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在加强反欺凌立法和监管宣传之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为我国中小学生设计反校园欺凌网站、小程序或APP,设置信息宣传、师生交流、家校合作、心理咨询等栏目,助力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家长、社区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设备积极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消除对青少年欺凌行为的认识与评价偏差,从家庭层面进行欺凌预防以及支持反欺凌教育,形成校园欺凌防治合力。

参考文献

[1]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2):43-50+118.

[2]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10-14.

[3]石国亮,徐子梁.网络欺凌的界定及其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5-8.

[4]莫梅锋,宋飞颐.道德推脱与身份转化:社交网络欺凌中的旁观者效应[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2):156-160.

[5]李岩,高焕静.网络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网络暴力治理[J].新闻界,2014(22):67-70+76.

校园欺凌的表现范文4

共情智慧 同伴依恋 校园欺凌 干预路径

校园欺凌多诱发于中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自我认知发展模糊的时期,加之情绪不稳定,性格叛逆,很容易在自我情绪管理失调的情况下走向校园欺凌的暴力行为中。校园欺凌不仅给被欺凌者带来了伤害,还给欺凌者的未来埋下了隐患。同伴作为最重要的同辈群体,彼此之间的依恋对于他们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一、校园欺凌与社会依恋的背离

校园欺凌本质上是一种反校园行为,是对校园主流文化蔑视的一种行为外化,这种与他人之间的消极的情感纽带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内化的依恋关系形成了鲜明的背离,不符合个体情感社会化的要求。

1.意愿的背离

依恋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的,是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1],具体来说,当个体产生对某人的依恋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接近他人的行为表达。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社会依恋的个体有一种亲社会的意愿,希望通过遵守甚至服从规则,融入一个集体中成为社会人,与他人构建和谐的同伴关系,是一种趋同亲近的内心反应。校园欺凌是一种校园攻击行为,是指力量占优势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实施的攻击。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个体0~9岁处于从避免服从到相对功利的阶段,9~15岁是从寻求认可到遵守法规的阶段,15岁以上个体的道德认知才会从社会法制发展到普遍伦理。从参与校园欺凌的青少年来看,他们的认知并没有发展到“遵守法规”的地步,甚至是停留在“避免服从”的阶段,即内心对于遵守校园规则有着排斥的意愿,这种意愿让他们在与校园正式群体分离甚至疏远的过程中并不会感受到焦虑,反而是一种展示自己身份独特的象征。

2.行为的背离

通过对依恋理论的深入研究,鲍尔比提出了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它是指当个体内心有亲近他人的意愿之后,会评估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引起依恋对象的反应,还会对依恋对象采取一定的判断,分析对方是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支持或者回应。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个体会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决定自己面对刺激事件应该采取何种行动,这是一种双赢行为,是个体主动向依恋对象靠近的良好行为。校园欺凌主要发生在校园周边,为了达到目的,往往采取肢体欺凌、言语侮辱、敲诈勒索的反校园行为,甚至在意识到被欺凌者没有能力还击的时候,会再次刺激欺凌行为,导致欺凌成为一种重复性事件。这种行为与良好依恋行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欺凌者更多希望被欺凌者采取逆来顺受、忍耐服从的软弱行为,而不是积极的支持和回应,是希望自己从欺凌行为中获得最大利益的回报――成就感的满足,而不是双方都能够从中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改善。

3.结果的背离

根据对校园欺凌的研究发现,容易产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儿童往往是学业困难群体,而容易遭受到校园欺凌的往往是“边缘群体”,他们普遍的特征是性格内向,不被老师重视,不被班级主流同学接纳,存在学习障碍,性格软弱,没有主见。虽然欺凌双方都是学业困难群体,但是主动实施欺凌行为的青少年在性格方面往往要更有一定的主见,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会在欺凌之后威胁甚至恐吓被欺凌者不许举报或告发,否则会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而那些被欺凌的青少年因为本身具有的边缘特征,一般会采取忍耐的懦弱行为,这种行为抑制了个体自主性的形成,阻碍了他们外界探索能力的增强,降低了其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形成一种马太效应,更加无法得到同辈群体中重要他人的支持。

拥有良好社会依恋的青少年在拥有积极依恋意向、采取积极行动之后,会从依恋对象处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帮助自己建立起对外界事物更为开放的信任感,让人感受到满足和稳定。这种稳定的风格一经形成,会在人际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悦纳自己,还能够接受他人,从而实现亲密关系质量改善和个人安全成长的双向促进。

校园欺凌使得青少年在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在亲密关系中如坐针毡,在害怕、回避中错过了美好年华,这与拥有良好社会依恋的青少年的学生时代的体验完全相反,与在性格发展关键期内形成正确三观的校园主旨严重背离。

二、基于“共情”的校园欺凌干预

共情是由爱德华・布雷福德・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在1990年提出的,是指人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2]。即在一个事件发生过程中,个体通过情绪认知推测他人的情感状况,从而与他人的情感逐渐趋近的一种情绪感知能力。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分享,有了共情能力,我们就能够深入他人的内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和维护他人的尊严,从而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共情是对积极情绪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消极情绪的一种抑制。

1.组建兴趣小组,提升共情能力

校园欺凌中,欺凌者对被欺凌者采取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这种行为是从自己的认知出发,认为这些被欺凌的学生应该被欺凌,是缺乏共情的一种表现。相关研究表明,共情能力不足甚至低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因为他们不能对别人的情感形成正确的认知,阻碍了共情能力的产生。

场域是“一个客观力量的有一定类型的体系……一个具有某种特定禀赋的关系性格局,而一切进入这个场域的客体与行动者都要经受这种特定的重力”[3]。因为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如果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划分阶层的话,那么这些欺凌的学生通常是学困群体,处于底层。他们身处一个独立的社会场域,一方面深受学校当中“唯分数至上”的掣肘,另一方面又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看似去欺凌其他同学,实则是用这种过激行为进行维权,这是对他们自身利益的一种特殊诉求,所以只有通过充满悖论而又矛盾的冲突事件及其“底层人物”的意愿和行为的凝视,才能清晰地看到隐藏在他们话语背后的微妙因素,理解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行动密码”。

那些学习好深受学校表扬、老师喜爱的学生,在学校场域中扮演着知识精英的角色,他们和“底层人物”一样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知识精英只需要一直保持着成绩好,用知识就可以获得权力,权力的稀缺性决定了底层人物必须通过实在的行动和具体的利益诉求才能得到自己所想。研究表明,容易对他人实施欺凌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受到了团队的排斥,这种排斥更多的是因为学校以学习成绩为杠杆,由于学习不好,他们被老师和同伴群体排斥在外。为了能够保护好自己,避免这种因为排斥所带来的痛苦,个体会暂时关闭情绪通道,使得对周围的事物缺乏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削弱了共情能力。学困群体和学习标兵只是因为学习上对于知识的理解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能力所以得到班级正式群体的不同等待遇,但是对于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我们要减少潜在的校园欺凌者的行为,就要设置一个中介,纠正对于学困群体的认知,改变他们在团体中的刻板印象。

同伴作为学生时代的重要他人,是青少年重要的情绪表达通道,要减少欺凌学生的攻击行为,就要充分发挥同伴在学生中的情绪倾听和重要支持作用,通过倾听和支持建立和谐氛围,消除欺凌产生的土壤。比如,以个人所长将班级同学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在学习小组中,可以让学困群体和学习标兵互相帮扶,每当双方有一定的进步,就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强化这种亲校园行为。学习是一个逐渐习得技能技巧的过程,同伴之间处于相似的认知发展阶段,对于知识的理解更能够形成一种认知共鸣。相互帮扶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结束每周的学习后,以小型演讲的方式进行学习情境追忆,让不同的个体表达自己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感知。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感知和行为模式,降低个体的个性化行为。

2.开展趣味活动,倡导雅闲同学关系

在校园欺凌中,除了有一对一,更多的时候是一对多的局面,甚至欺凌事件会由一个偶发性事件上升为一种重复性事件,尤其在一对多的欺凌事件中,同伴的参与增加了欺凌团体的力量,恶化了同伴之间良好的关系。

场域理论认为,在不同场域中,社会成员按照各个场域的运作规则参与竞争,于是,各种复杂的矛盾在场域内部及场域之间不断展现和整合,进而不断重构和搭建。场域中的人们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符号和身份并凭借此符号和身份出入场域。在这里,场和域的结合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地理和物理意义,被赋予了社意义[4]。欺凌是校园生活中一个特殊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同学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个独立的场域得以重构、激化,每个身处这个场域的个体拥有独立的符号和身份,并运用这种标签赋予的意义将校园欺凌演变成为一种泄愤事件。这种有着泄愤事件的校园欺凌在文化视角下是一种反校园行为,是我国当前教育中闲暇教育缺位的体现。闲暇教育是指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会表现在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或娱乐环境之中。因此,要消除反校园文化对于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就要让那些“捣乱者”从心理上真正认同校园文化的“雅闲”,共同倡导科学、文明的雅闲同学关系和文化。

闲暇教育是一种精神生活文化,旨在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在平等、激励、包容、互助的文化中走向广阔的自然,增强彼此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和谐共处。同伴不止是学生学习中的同学,还是一起共度休闲时光的玩伴。因此,在闲暇教育中,要注意挖掘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闲暇因素,并将这种因素以实实在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个愿意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学生,是不会有心思去欺凌其他同学的,因为他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习得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个体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双赢的心态,这与那些欺凌者“损人利己”的心态完全相反。趣味活动是青少年闲暇校园生活的剂,如障碍跑、扭转乾坤、协力竞走、袋鼠跳,全面参与性、丰富互动性的特点不但让活动本身具有观赏性,还在参与的过程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和谐了人际关系,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活动操作简便,从前期的策划到中期的招募再到后期的活动开展,全员参与、共享快乐的氛围能够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彼此的付出以及团队生活的乐趣,领悟到自己有责任维护集体的声誉,共情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尤其当个体在活动的组织中习得成员资格并使之内化后,校园欺凌的土壤就会逐渐缩小,因为一旦自己加入校园欺凌的队伍,就是辱没了社群组织,为辱没声誉付出的后果要远远大于遵守组织主流文化带来的收益。

三、借鉴价值澄清理论遏制中小学生欺凌

价值澄清理论是路易斯・拉思斯(Louis E.Raths)在《价值与教学》中提出的一项理论,它认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冲击,让人们的思想意识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混乱的价值观的误导下,帮助学生减少价值混乱,提高分析问题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的价值澄清理论应运而生。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他是如何形成他的思想的”比“他得到了甚么”更为重要[5],强调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让儿童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自主选择、反省、确定,从而形成稳固的价值观。

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价值是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外界被动灌输的结果,用价值澄清理论遏制校园欺凌就是在这种非权威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自己解决问题,在经验的不断生长中儿童澄清了自己的价值,获得发展性的价值观。同伴是儿童价值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彼此之间相近的生活体验使得他们能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行动力,发挥同伴在价值澄清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使用价值澄清的可选途径。

1.增强情感支持,弱化冲突卷入

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批判教育学领军人物亨利・吉鲁(Henry A.Giroux)认为,“反校园文化”标签下的校园欺凌更多是以一种俯视的视角来看待攻击行为,这不利于平等关系的形成,在他看来校园欺凌在更多时候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逃离。在“攻击性逃离”者的世界中,嘲弄、恶作剧、欺凌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是他们获得认同和存在感的生活哲学,这种行为模式背后实则是当前的教育观中更多鼓励同学之间的隐性甚至是显性的竞争,这种竞争让同伴之间缺乏包容,处于一种校园文化下的同伴拒绝心理,价值的形成来源于每个人不同的生活体验,被同伴接纳的程度越低,所显现出来的攻击就会越多,卷入冲突的机会也就会越多,最终诱发同伴侵害行为的发生。

单向的情感交流是空洞无意义的,而且这种交流会增强主体的孤独感,强化习得性无助,但是双向及多向的情感就会使得积极情感在互动过程中获得分享,消极情感得以消除。鉴于情感在交流中的流动性,为了增强同伴情感支持,成立小组之间、宿舍之间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制度,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援助途径的过程中了解同伴的心理动态,启动朋辈心理危机干预。一方面,比起老师的心理辅导,向同伴进行倾诉是青少年学生获得安慰、帮助、劝导和支持的主要途径,也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另一方面,心理辅导是价值观互相交流并引发大家思考和选择的过程,在对方倾诉的过程中,青少年学会如何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接纳别人、如何帮助别人走出心理阴霾,体验到了对方的情感,澄清了已有的价值观。

2.鼓励心理情景剧创作,开辟第二课堂

“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话说明了道德教育重在让个体自己领悟、行动,而不是外界强行灌输。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在1923年提出首属群体问题,所谓首属群体是指个体生活在这个群体中,并与群体中其他成员形成了亲密交往的关系,在青少年时期,同伴是除了父母之外重要的首属群体,在儿童性格发展和行为纠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社会学家哈图谱认为儿童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垂直关系,主要是指儿童与成人的关系,比如父母、老师;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自己有着相同权利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比如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与成人关系的亲密度逐渐减弱,与同伴关系的亲密度得到增强,并且影响力也得到提升。同伴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首属群体特征和垂直关系给价值澄清理论开辟了新的土壤。

心理情景剧兼具心理感悟和情景创作的成分,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青少年以课文为依托,将课文情景自编自演、大胆质疑、发挥想象,在表达中释放了自己的天性,挖掘除了学习之外的天赋,增加了同伴之间的相互了解。价值澄清理论强调在价值观熏陶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自我感受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只有个体对不同的价值观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才能在选择中获得更适合个体发展、更符合主流文化的价值观。这种心理置换的方式让青少年在重温剧本、情感追忆的过程中懂得同情他人,疏通他们对同伴的情感理解通道。

美国心理学家哈瑞斯(Harris)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相比家庭成长氛围,同伴的共享环境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有更大的影响,因为文化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群体而不是个体,同伴之间没有批评与指导,可以更加自由地在群体中尝试着各种社会角色,采取自由的行动,这一切都有助于儿童价值观的主动选择和形成。在同伴这种人际关系中儿童学会了合作、尊重、互助的社交技能,为今后人生中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奠定了基础。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他们身上的某种特质都值得我们去反思,被欺凌者需要我们的关爱,因为他们在没有伤害别人的情况下遭受到了无辜的伤害,但是欺凌者也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号召如何惩罚欺凌者,而不去关注他们欺凌行为背后的逻辑,那么我们就是将他们再一次推向了道德的冷漠边缘,从而形成“马太效应”。同伴是我们学生时代的重要他人,彼此之间更重要的是包容、理解和尊重,而不是欺凌、辱骂和伤害。充分发挥同伴在欺凌中的作用,构建文明校园文化、和谐同学关系是我们将欺凌事件置于“禁于未发”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英芊,邹泓.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2).

[2] 高芳.学龄中期儿童共情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3] 李钧鹏.行动、动机与自我概念:兼论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校园欺凌的表现范文5

校园欺凌的界定

为校园欺凌下一个可操作的定义,借此定义有效开展应对工作并非易事。有人认为,界定是否构成校园欺凌,要看被欺负同学的主观心理感受,被欺负者认为自己不能接受,有受欺负感就可算是欺凌,因为作为低龄学生,欺凌者也许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给同学带来多大伤害。该定义主要关注受欺凌者的感受,有可能泛化欺凌现象。

去年4月,国务院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出,校园欺凌即“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从国家层面发出整治通知看,既说明校园欺凌面临的严峻形势,也对校园欺凌做出了指导性原则,那就是校园欺凌基本概括为4要素,学生之间、蓄意恶意动机、实施手段、伤害。不难看出,家长校园、校外人员来校闹事、老师体P虐待学生等不属于校园欺凌。

强调蓄意或恶意动机,现实中不好评估,也有可能把发生在低龄儿童间的欺负行为或那些感受到欺凌、甚至出现严重后果的欺凌现象排除在外。综合而言,校园欺凌是学生间的一方,通过不良言语、行为或借助网络侵害等方式,导致另一方躯体或心理受到伤害的过程。同为祖国的幼苗、“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为何有的学生成了欺凌者,有的却总感受到被欺凌,欺凌现象背后有着众多的心理线及复杂的社会现象侵入。

校园欺凌的心理线索

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会有有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只不过由于年龄、心理发育程度及所处年龄段人文特征、人际交往互动的差异,欺凌现象形式、频度有所不同而已,尤其中小学生,年龄7至15岁的儿童少年更是校园欺凌现象的主体。

受欢迎与欺凌关系

与人交往是人们重要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学生与同伴交往是社会心理发展的必然途径。交往使学生处于复杂的关系系统中,在如此关系中学生有着各自地位、角色并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按学生受欢迎的人气特点可分为三种:

1、受欢迎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学习好,有主见、独立能力强,易于合作,是同学尊重的对象,老师眼中的红人,有群体支持感,因此很少成为欺凌的对象,也很少挑起事端欺凌别人。

2、不受欢迎的学生:这类同学往往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别人缺乏合作精神,经常有恶作剧,不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差。为显示自己存在,有时采取欺凌别人引起关注。

3、受忽视的学生:此类学生多表现退缩,安静、存在依赖性、顺从性、胆小怕事,既不被同伴喜欢,也不被同伴过分讨厌,缺乏群体支持,易被欺凌。

欺凌发生的理论解释

经常受到欺凌的学生或感到受到欺凌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孤独、学业下降,失眠甚至出现自损等严重事件,而欺凌者欺负他人任其发展也可能造成以后行为失调或出现暴力犯罪。欺凌发生的心理原因有许多解释,了解这些理论,有助于应对欺凌现象。

1、竞争假设理论:学生在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尤其看中学习成绩的当今,一旦学习进程不顺利,学习不能使他们成为自豪的东西,就有可能导致他们与欺凌现象挂钩。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学生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学习参与竞争或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果真如此,如何处理学生学业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业成绩很重要。

2、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学生心理发展程度不同,长相不同,各具特点,而处于成长阶段、自控力弱,还难以理解别人感受的年幼学生更易受外部感官、线索的干扰,在有意无意互动中产生了欺凌的效果。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少年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因为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讲方言、口吃、戴眼镜、长相缺陷等。类似的欺凌现象在中小学很常见,嘲笑、讽刺、起外号等,的作用,令被欺凌者痛苦万分,超出皮肉之苦,甚至引起悲剧。如何引导学生、孩子尊重别人,如何提升易受欺凌学生的自信与坚强值得思索。

3、依恋理论:不安全感会使人谨小慎微,过于依赖别人,自立自主性差,易于成为欺凌对象,而一旦受威胁,为了安全就会随波逐流,成为欺凌者的帮凶,成为被动欺凌者。依恋理论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感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何摆脱家庭父母依赖、形成独立健康人格是很重要的事情。

4、儿童欺凌的“心理理论”:欺凌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或他人的行为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有着一定的推理与认知。儿童脑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动机的方式。换言之,欺凌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如何伤害对方自己又安全无恙,或者说欺凌儿童对对方心理有机哦啊好的把握,他们就是喜欢给别人带来麻烦与痛苦。果真这样,教育学生对欺凌现象说“不”,敢于和欺凌现象作斗争显得格外重要。

欺凌发生个体心理特征

1、寻求:校园欺凌者欺负别人,借助围观者的无责任营造的声势,甚至得到捧场,从而获得。

2、投射:当一个人之前受过他人的欺凌,有可能将过往的经历投射在他人身上,有的学生就会对那些被忽视的、看不顺眼的人进行欺凌。

3、模仿:暴力倾向受到了暴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善于观察学习、喜欢模仿的学生,暴力情节无疑成为了模仿的对象。

4、存在感:学习方面不行,只有另辟途径,靠恶作剧博得眼球。

5、特质:欺凌者多为漠视社会规范、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易怒、不在意自己或他人安危、无责任感或人格偏离。

校园欺凌的社会心理因素

校园欺凌现象,反映在学生身上,背后与现实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孩子养育、教育管理等社会诸多因素导致学生无论从心理还是个性特征上易于受到欺凌现象的干扰。

过于放纵,导致学生个性偏狭自私与冷酷

独生子女政策只有一个孩子或孩子成为生活的重心,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甚至被认可、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正是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养成了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

过于溺爱,孩子价值取向易混乱

现代家庭与生活,对孩子似乎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对于孩子来讲,一切理所应当,丧失了感恩的思想,只有唯我独尊、自我中心。如此情况下,孩子不能承受任何轻视嘲弄。一旦遇到人际矛盾或冲突,他们很难处理。重要的是,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希望时时刻刻能站在上风,希望大家都能听命于自己。然而,目前的孩子都有这样心态,谁让谁,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就会诱发欺凌现象。

只重成绩,淡化素质教育,孩子易放纵

教育重点只关注教育,当前环境下学校对孩子的管理也面临挑战,不管不行、严管也带来一些困惑。绝大多数学校不敢轻易地处分学生,个别学生有恃无恐,畸形心理的自由萌发,使得丑陋和猥亵都变得无所畏惧。反过来,在惩戒、严管日益退缩中,欺凌现象也就难免,严重干扰正常的学校教学。

社会风气等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与认知活动

自我膨胀、追求利益、淡化责任、焦躁奢侈、缺乏主流价值观等造就的社会风气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邪恶的认同和膜拜,这种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因为反叛,他们便只想依照自己的规矩行事;因为仇视,他们便采用欺凌的的手段来对待他人。

校园欺凌的表现范文6

校园欺凌与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据自治区检查机关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区三级检察院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77人,受理审查83人,经审查,70人,不13人。与外显的校园暴力相比,较为隐蔽的校园欺凌则更难发现与统计,从记者的调查采访情况来看,所采访的几所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校园欺凌现象。

“这可不是在开玩笑”

“一些校园欺凌行为,看起来像是学生的玩笑。”南宁市某小学的黄老师告诉记者,“深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你就会发现,这可不是在开玩笑。”黄老师所在的小学是市区学校,班额大,学生多,学生间的矛盾也相对会多一些。“学生打打闹闹的事情经常有,但如果某个学生多次向老师报告被人欺负,这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黄老师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名男生被同学捉弄,在沙坑里栽倒,啃了满嘴沙子。该男生向老师哭诉后,黄老师找到参与的三名学生,这三名学生称是“跟他开玩笑的”,并愿意向该男生道歉。但黄老师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她已经两次接到这名男生的报告称被欺负,经过了解,黄老师发现这三名学生经常欺凌该男生。

“玩笑具有偶发性,无论是参与的学生还是被捉弄的学生,过后一般会和好。但如果被捉弄的学生事后出现不良情绪,害怕或者记恨同学,估计这里面已经构成校园欺凌了。”黄老师说。

这样的事件,在很多中小学校都曾发生。去年12月,发生在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的一起学生伤害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报道,该校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在学校被两名同学欺凌,在厕所被扣了垃圾篓,回到家后“抖成一团”“嚎啕大哭”,并出现失眠、厌食、恐惧上学等症状。学校调查后,认为该事件属学生的恶作剧行为,“其中一名学生把垃圾篓扔进受害学生的厕间里,不小心扣到其头上”,“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不构成欺凌,但受害学生家长对此处理结果并不认同。

此处就存在一个很大的争议,即如何判定校园欺凌行为。按照专家界定,欺凌一般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不均衡性”。目前这三个特征已被众多校园欺凌问题研究者所接受。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南宁市第二中学心理辅导教师谭行绩认为,一名或多名学生对另一名明显处于弱势的学生进行恶意物理性攻击,如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撕脱衣裳、使用管制刀具或棍棒制造伤害等,均属于显而易见的校园暴力。这些行为是显性的,容易判定其性质,也较为容易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处理。

在这些显性的校园暴力之外,还有一些较为隐性的欺凌行为,如通过言论手段侮辱受害者人格、分派系结党孤立或排挤受害者、威迫受害者做不想做的事等,这些行为往往不易被外人所察觉,其行为一般不会对受害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却会对受害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老师、家长引起足够重视。

“就是看你不顺眼”

刘河(化名)目前在我区某市一所普通高中读高二,因上课积极回答老师问题,遭到同班的一名男生伙同别班的几名男生当众威胁。

“当时是大课间时间,我在座位上喝水,他们就进来了。”刘河说。同班的这名同学指着他说:“看你不顺眼,不要这么‘窜’(方言,爱出风头的意思)!”其他班的几名男生也在一旁威胁,叫刘河小心些。

“当时尽管没有被打,但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自己感觉还是受到很大的侮辱。”刘河说。

刘河的遭遇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不管是实施欺凌者,还是遭受欺凌者,多少都有些显性特征。实施欺凌者,往往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比如身材较高大、家境较好、拥有实施欺凌和暴力的支持者。

“那些敢于欺负人的同学,好像都认识社会上的一些人。上次威胁我的那个同学,据说就在社会上认了‘大佬’。”刘河告诉记者。这个所谓“大佬”,其实是指校外的一些闲杂人等,某些还可能带有黑社会性质。“这些同学仗着外面有人撑腰,往往比较横行霸道,比如打饭、打水时常常插队”。

而被欺凌者,除了性格较为懦弱、存在自卑心理、不合群,以及身体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如矮小瘦弱、过于肥胖等原因外,很多时候某些方面过于“突出”,如成绩好、爱表现、长相好、故作清高等,也容易成为受欺凌的对象。

“这是实施欺凌者嫉妒心理过分扭曲的直接体现。”谭行绩老师分析道。

当然,实施欺凌的学生,其言行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来自家庭的不良示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表明,许多施暴的孩子都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有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家庭暴力不断,或者在家庭中经常遭受惩罚与虐待的孩子,容易形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心理和倾向。

长期以来,社会没有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行为的严重性,许多旁观者没有意识到欺凌行为会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因而在许多情况下,欺凌行为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2016年5月,山西运城发生“少年在网吧被同学殴打致死”案件,该少年在网吧被殴打长达4个小时,期间旁观者无人制止。可见,社会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没有足够的认识,是导致校园恶性欺凌事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认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宣泄情绪、释放情感,最终选择了暴力方式解决问题。

受欺凌或许影响一辈子

“要说校园欺凌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那真是挺大的。”南宁市某中学的欧老师告诉记者,“轻一点的危害是情绪低落,不想上学;重一点的危害则导致性格孤僻,甚至有轻生和自杀倾向。”

欧老师所说绝非危言耸听。近年来,全国因为遭受校园欺凌而出现极端行为的案件不在少数。2015年3月,山东胶州的初三学生小姜因为不堪同学欺辱,从学校四楼跳下,摔伤致残,影响终生;2016年6月,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威远初中八年级学生小陶,因不堪在学校中被同学欺凌,选择用服毒的方式结束了年仅15岁的生命。

“尽管我们学校未出现这类极端例子,但这方面的影响决不能忽视。”欧老师说。欺凌如果上升至暴力层面,其带来的伤害显而易见,尤其是如果伤害手段特别恶劣和残忍,往往会带来重伤、死亡等悲剧,造成的结局几乎无法挽回。而对于一些相对隐性的校园欺凌,其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一经发现,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就有可能带来更多、更大的系列问题。

相关研究显示,遭受欺凌会严重伤害受欺凌者的自尊心,降低其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感,久而久之会形成内向、孤僻、自卑等消极人格特征。更严重的是,由于长期遭受欺凌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释放,受欺凌者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更容易爆发攻击行为,由此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就是一个悲剧例子。

受欺凌的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现象,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校里都存在。在英国中小学中,有14.8%的学生认为最初逃学就是因为遭受欺凌,18.8%的学生将欺凌当作持续逃学的原因。遭受欺凌的学生会对曾经受到伤害的地点和场所产生恐惧、不安等情绪,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对上学逐渐失去兴趣,甚至离开学校。

“欺凌行为会导致受欺凌学生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致使学业受到严重影响。”欧老师表示。她在初中从教近20年,遇到较多的情况是受欺凌的学生学业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另外,据她观察,遭受欺凌的学生在社会交际等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障碍,“遭受欺凌的学生往往会受到别的同学排D,久而久之会害怕与人交往”。

受欺凌学生是受害者,但反过来看,实施欺凌的学生其实也是受害者。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对同学造成了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也难获得社会认可,那些常在学校打架、欺负别人的学生,容易形成唯我独尊、不尊重他人、无视规则等性格,长此以往极易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欧老师还告诉记者,欺凌行为除了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外,还会扩散影响到其他学生或群体,引起个别性或群体性模仿,催生出更多欺凌者。另外,欺凌行为对整个校园环境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会让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存在诸多防治短板

“老师们忙于日常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确实少一些。”桂中地区某初中的朱校长告诉记者。因为有升学压力,学校基本都把精力放在教学方面,“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防治举措,这个真没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余雅风指出,目前国内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规范主要依靠传统法律,缺乏针对性和指代性,对未成年人不良或不当行为的教育主要依赖家庭和学校。可是,当前国内学校与家庭在防治校园欺凌方面的举措存在各种短板。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中小学校对教师的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偏少,一些学校只是每学期或者每学年给教师们做一次集体法律知识培训,更多学校的相关培训几乎是空白,或者仅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才组织老师们参加法律学习,有限的法律教育,并不能增强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

“不能说老师们都是法盲,可一旦出现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究竟有几个老师懂得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处理?基本都是靠传统的批评教育吧。”朱校长质疑道。

确实,在防治和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这一问题上,我国的法制管理相对滞后,国内虽已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等多部针对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师生不受校园暴力的侵犯,但这些法律适用范围较为宽泛,未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法律条文。

国内法律规定: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十六周岁未能接受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对于未达到犯罪程度的校园暴力行为,公安机关可按照《行政处罚法》进行处理。

但是,不少学校在处理学生所犯暴力事件时,往往只是采取教育引导的方式,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实施有效约束,有些行为不良的青少年,对老师、家长的说教根本不当回事。

采访中,多位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学校实施的警告处分、说服教育、留校察看等措施,对施暴者来说其实太过“温和”,并没有让施暴者体会到教育惩戒所带来的震慑,施暴者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近年来,鉴于校园欺凌和暴力有多发趋势,不少法律人士建议从严处理,加大惩处力度,适当降低青少年的入刑年龄,但因为涉及未成年保护的问题,这一建议仍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尚未取得较大进展。

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针对保护未成年人、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因为缺乏相应的处理机制,不少学校一旦出现欺凌与暴力事件,往往会手足无措,有的学校甚至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封锁消息,导致后来的处理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