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想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欺凌的想法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1

一、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校园欺凌,新媒体时代下的校园欺凌在欺凌主体、欺凌条件、欺凌过程和欺凌后果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1.颠覆力量原则,欺凌主体扩大在传统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一般在人数、年龄、身体特征等方面占据“优势”,有学者将校园欺凌的这种现象称为“力量原则”。新媒体时代,网络欺凌的出现颠覆着这种“力量原则”[3]。现实中具有欺凌动机但处于“力量原则”下的弱势学生,可以凭借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依仗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匿名性和网络信息传播的低成本实施网络欺凌。此外,网络欺凌中旁观者向欺凌者的身份转化现象同样扩充了欺凌的主体。有研究者曾经针对此问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13%的网络旁观者加入过网络欺凌者的行列[4]。2.打破时空限制,欺凌条件简化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等传统欺凌一般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现实场所,且欺凌时间相对短暂,第三方的现场进入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校园欺凌发生进程,降低伤害程度。新媒体时代,在欺凌主体扩大且不需要借助外在优势的同时,各种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甚至各类网络游戏均可能成为实施欺凌的渠道,且由于新媒体工具的便携性,以及欺凌行为脱离现实场所后难察觉和难阻止,这类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的欺凌行为可以随时随地24小时不间断发生。欺凌主体借助网络的便捷,打破时空限制,降低欺凌成本,从而简化了校园欺凌发生的条件,使得网络校园欺凌更为易发。3.摆脱情境约束,欺凌过程失控相比传统欺凌中欺凌者的可视性,网络欺凌倾向于采用匿名、化名等方式进行,即使学校发现了这类欺凌行为,也难以及时对欺凌者进行制止、追查和处分。同时,由于网络欺凌的非及时反馈性,欺凌者的移情障碍可能会由此而增加,从而更为肆无忌惮地实施欺凌。此外,进入到网络的欺凌信息使被欺凌者暴露在一个开放式交流平台中,网络欺凌事件由此往往在失控的局面下被广泛传播,而网络交往中视觉线索的缺失也容易造成信息传播者对语义的理解偏差,加大了网络欺凌被及时控制、解决的难度。欺凌过程的失控,不仅给被害学生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理伤害,也为校园欺凌治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4.污染愈合环境,欺凌伤害反复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交互性、弥散性使得欺凌信息被多次、多样、有意、无意地提及,多群体参与的特点在网络欺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加上网络交往的去人格化和共情缺口的加大,每一次新参与者的不良言论,都使受害者的心理创伤程度不断被加深。长此以往,受欺凌者容易形成内归因的归因习惯,从而产生悲观、低自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情绪过激者还可能产生自残甚至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二、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因其在信息传播、资源种类、技术复合性等方面的特点,给校园欺凌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和匿名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新媒体的出现,为受众的信息接受、传播、主动参与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挑战着其所承载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网络信息环节,由于主体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媒介“把关人”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很多时候都只能是“事后追责”;在网络信息传播的环节,传播者鱼龙混杂,个体脱离了群体限制,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IP,真实身份的遮蔽和网络伦理的虚化,使得一些人抛弃了道德规范和约束,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2.新媒体资源的异质性削弱了教育效果由于新媒体资源的异质性和无序性,中小学生可能受到暴力游戏、野蛮文字、血腥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Slater等人就曾对2000名中学生进行过调查研究,评估了观看动作类电影、玩暴力电子游戏、访问暴力倾向网站的学生的攻击性,他们发现,媒介暴力接触和使用是预测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主要依据[5]。如此一来,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不仅有可能冲击和抵消线上线下教学的积极的教育效果,还可能让学生萌发出实施校园欺凌的心理冲动,在一定程度上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3.新媒体工具的技术复合性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环境下,技术更新速度快、信息互动性强、平等性突出等特点要求新媒体资源使用者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察觉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和熟练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的能力。对于中小学从事校园欺凌防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教学目标实现、课堂秩序管理、科研工作重荷等已经让很多教师处于高压状态,部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呈现出了发展上的惰性。如何帮助教师提升对新媒体技术的价值认同,主动参加信息素养培训,从而有效参与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媒体时代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带来的机遇

虽然新媒体时代对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但是,新媒体在资源、平台和工具等方面的诸多优势,也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开展开创了新的局面。1.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有助于提升校园欺凌防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上丰富全面的专题案例和研究成果不仅能拓宽相关教育者的眼界,也能提供系统性、主题式的课程资源。同时,网课的兴起有助于因校制宜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工作。另外,新媒体便利的传播平台和多样的传播手段可以很好地摆脱传统教育中课堂教学、现场讲座等活动的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为学生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教育。新媒体所带来的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欺凌防治的主动性,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校园欺凌防治教育的效果。2.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加强各教育参与者之间的联结一方面,新媒体平台有助于建立师生无障碍沟通的桥梁。新媒体平台交流的即时性和匿名性,一定程度能消除受欺凌学生对于被取笑、报复等的顾虑和担忧,便于他们向学校和老师进行有关事件的反映和反馈,为防治校园欺凌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新媒体有助于加强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在校园欺凌的防治上,家校间的信息互通、行动趋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学校可以依托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家长及时便利地沟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等及时把握,加强多方面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提升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时效性和深入性。3.新媒体工具的高效性和精准化有助于提高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效率新媒体时代,校园欺凌的相关统计数据、典型案例和教育经验总结可以借助专业化的工作平台和存储空间及时被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分析软件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传统数据处理手段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量,同时能把更广、更大范围内的校园欺凌事件整合起来进行更高层面的对比分析,在宏观上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效率。同时,新型的移动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智能过滤工具拥有强大的信息筛选功能,有助于中小学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信息筛选系统。

四、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的创新策略

1.提升教育工作者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理性自觉校园欺凌防治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是提升教育工作者参与工作的理性自觉。新媒体时代,校园欺凌在主体范围、时空限制、欺凌方式等方面有着新的发展。防治校园欺凌急需教育工作者打破对校园欺凌的刻板印象,强化对这一工作的职责意识,加强对“打架互怼”“打闹捉弄”“报复”等类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识别和监管[6],防止各类校园安全事件向更为严重的校园欺凌升级。教育工作者还要强化信息化观念,培养信息化情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将利用新媒体进行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内化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需求,在提升对这一工作参与的理性自觉中实现自身教学生命的优化。2.创新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新媒体时代,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通过新媒体工具放大、穿插、重复、定格等功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刺激,突破学生的知觉限制,弥补传统防治校园欺凌教育中学生的情感匮乏。此外,还可以利用线上模拟体验技术为学生构建“校园欺凌虚拟体验室”,在不违背伦理性原则的前提下,设计校园欺凌环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模块,让学生在体验校园欺凌中提高共情能力和道德想象力,帮助学生在真正面对校园欺凌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3.构建多方参与式数字化校园欺凌防治平台防治校园欺凌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的多方协作。学校作为防治校园欺凌的主阵地,在提升教育工作者理性自觉、创新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实施路径的同时,还可以发挥新媒体设备强大的宣传功能,统筹协调校园中各类新媒体工具,形成多主体、多维视角的宣传方阵,营造校园欺凌防治的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在加强反欺凌立法和监管宣传之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为我国中小学生设计反校园欺凌网站、小程序或APP,设置信息宣传、师生交流、家校合作、心理咨询等栏目,助力校园欺凌防治教育;家长、社区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设备积极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消除对青少年欺凌行为的认识与评价偏差,从家庭层面进行欺凌预防以及支持反欺凌教育,形成校园欺凌防治合力。

参考文献

[1]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2):43-50+118.

[2]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10-14.

[3]石国亮,徐子梁.网络欺凌的界定及其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5-8.

[4]莫梅锋,宋飞颐.道德推脱与身份转化:社交网络欺凌中的旁观者效应[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2):156-160.

[5]李岩,高焕静.网络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网络暴力治理[J].新闻界,2014(22):67-70+76.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2

关键字:欺凌;同侪压力;班会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40-02

新学期开学一个月以来,班级一直坚持着班干部负责制。班干部每天要写工作总结,总结自己一天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渐渐地,我在有些班干部的总结里面看到了这样的话:“今天,非非(化名)同学和小陈、小凡、小升几个同学打闹,我出面制止他们叫他们不要在班级打闹,但是他们不听。后来非非被他们弄哭了,他们把非非摔在地上!”看到这里我心里一颤,难道我一直在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吗?

一、谈话取证,侧面调查

对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来讲,同学关系是一个很严肃也很严重的问题。因此,这件事情我从侧面进行了调查。首先,我找到了班级的几个班干部,问了以下几个问题:

1.班级最近怎么样?(这个问题很笼统,学生会以为老师只是简单地了解班级情况)

2.你所负责的纪律(或者卫生、队列等方面)表现怎么样呢?有没有同学不听管理啊?(涉及到班委具体工作的问题,学生知道,老师这是在检查工作)

3.你和同学相处怎么样?班级其他同学之间相处怎么样?有没有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的?(这个问题便引入到了我想调查的事情)

我询问了4个班委,他们都不是当事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询问,3个班委提到了非非同学被另外几个孩子欺负哭了的情况。

于是我便进一步询问。

4.发生了什么事情?非非为什么会哭呢?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几个班委所描述的事情经过基本上是一致的。原来是小凡和非非打闹,开始没什么,但是后来有点不合,于是小凡就叫上其他几个同学一起要把非非的衣服脱下来侮辱他。最后在班长的制止下并未成功,但是却把非非弄哭了。

了解了事情以后,我就在思考该怎么做。如果我直接去批评几个欺负别人的孩子,会不会造成几个孩子表面听话,背地里却加倍欺负别人呢?如果我直接去找非非,他又会不会碍着面子不跟我讲实话呢?

二、巧妙地解决问题

1.研究问题,寻找突破。在查阅了关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问题的一系列书籍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同侪压力”。所谓“同侪”,就是你的同辈,你的朋友,你所认识的其他孩子,或泛指所有年龄与你相当的人。而“同侪压力”指的是受到他人的压迫、教唆、影响、游说,而去做(或不去做)某件事。另一种解释是:由于考虑到你的朋友可能会有什么想法或做法,你只好违背自己心里的真正感觉,依照他人所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做事。(引自《“同侪压力”对中学生影响的研究报告》)

那么在我们班级发生的这次事件中,是否存在“同侪压力”呢?我于是朝着这个方向去调查。

2.联系家长,合作教育。第一时间,分别和几个欺负人和受欺负的孩子的家长取得了联系。

跟家长联系也要方法巧妙。如果我直接把问题抛给家长,家长肯定会有意见。所以我先和家长沟通了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在一些方面提出了表扬后,才讲出所发生的欺凌事件。另外,跟家长表明,家长不要直接批评孩子,请家长侧面了解情况,确认情况的属实性。

这样,几位家长很配合,并且承诺会和孩子谈谈,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并且侧面了解所发生的事情。

周末收到了几个家长的回电,其中非非很爱面子,绝口不提自己被欺负的事,甚至妈妈问道:“你长得这么瘦小,有没有人欺负你啊?”他还是不说自己受欺负了。另外的几个孩子中有人提到,自己本来不想去欺负同学,但是那个大个子的同学做什么事情总是叫上他,他也不好拒绝。还说自己后以会注意。我知道了,原来真的有同学受到了“同侪压力”的影响!

3.拓展事例,班会育人。经过几番思考后,我决定开一次班会,用事实说话,教育学生“拒绝暴力,远离欺凌”。在搜集了一系列的材料以后,我召开了一次“No Bullying!”的班会。通过大量的新闻和宣传视频,例举了先后发生在山东、邯郸和广州等地的因为欺凌而引发的悲剧,同时渗透给学生同侪压力的含义。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该如何面对同侪压力?如何面对校园欺凌?

在班会课上,这次事件的当事人也踊跃发言。最后小城同学主动说出了欺凌同学这件事儿,而且总结了自己欺凌同学时的心理,并且做出了自我批评。

班会从头至尾,我都没有提到此次班会的真正起因,但是最终已经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班会在全班同学宣誓拒绝欺凌中结束。

三、总结

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环境下。只有全面且有效地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打造适应现阶段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地进行有关学生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践行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国新教育奠定理论基础。教师的教育应体现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即教育的实践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揭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即现代化、普及化和时效性。实践表明,管理班级是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

这次虽然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却体现了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心理问题。这次事件不但让我更加了解了学生,同时也让我在管理班级方面得到了成长。相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我的学生一定会做到“远离校园欺凌”的!

参考文献:

[1]胡莹,张玥唯,张婧红,等.“同侪压力”对中学生影响的研究报告[BD/OL].(2011-6-29).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0486.

[2]托露之草.谈“追求个性”与“同侪压力”的关系与矛盾[BD/OL].(2004-10-11).

http:///bbs/plan_disp.asp?topid=6284590&own

er=B021&ID=6284590.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3

1、知识与能力:知道维权的途径有哪些,提高维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交流获得知识,树立维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自觉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维权的途径有哪些,知道依法维权要靠证据。

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如何依法维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素材

【教学课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依法维权,乐享和谐!我们都知道,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众多的权力。你知道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哪些权利?(生回答: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那么这些权利在实际生活中会不会出现被侵犯的现象呢?一旦侵权,我们该如何去做呢?我们要采取哪些正确的途径去维权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依法维权有途径

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新授课:

(一)依法维权有途径

(师:侵权行为一般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下面我们一次来看)

(课件出示:案例分析)

1、侵权行为来自家庭:

故事一:(情景剧叙述—我想上学)。

正在上四年级的刘睿,母亲身体不好,父亲认为女孩子上学没啥大作用,于是想让他退学。好朋友劝他跟爸爸谈谈,可刘睿说她不敢,害怕爸爸又该打他了。

分析问题:刘睿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她应该怎么办呢?(指名回答)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阅读P90内容,说说未成年人依法维权有哪三条基本途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途径及时将情况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

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

2、侵权行为来自学校:

故事一:(情景剧表演---放学路上)

放学路上,一名同学被几个同学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几位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欣赏表演,思考问题)

思考:⑴分析受害者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他可能会怎么样?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

(出示课件 图片)一般表现为索要财物、拳打脚踢,摔跤,揪头发,抓耳朵,掰手指,更严重的有拍、动刀子。

(3)受到侵害怎么办?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

师:为什么不告诉家长和老师呢?被欺负的事情,你们自己已经不能解决了。这需要介入其他力量才能解决。在成年人社会里,发生打斗的事件也会报警,由警察去处理,校园欺凌跟社会上的打斗事件是一样严重的,大人都要找警察去处理了,作为未成年人更应该找其他力量介入去处理。

校园欺凌违法吗?请看视频。(教师播放视频)

故事二:校园里打闹引发的危险(课件出示)

现在的校园伤害案中,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发生打闹。

校园打闹到底有多危险: 2016年,河南省桐柏县一间小学里,7名同学课间打闹,其中一人撞到桌角,伤到内脏,因为救治不及时,8岁学生死亡。

同桌讨论:读完故事你有何想法? 课间怎样防范风险?

生:不在楼道踢球、追逐打闹。不攀爬阳台、窗台。下楼梯不拥挤。小心使用剪刀、笔等文具.不拿教室里的清洁用具打闹 。不冲撞教室门口、讲台、书桌。不从阳台往下扔东西。上体育课按老师要求使用体育器材

3、侵权行为来自社会:

故事一:学生自读第91页的案例,机智自救的梁晓慧。

小组讨论:关于梁晓慧的故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您认为谁说的有道理?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是应该如何应对?

课件出示两种观点:

观点一:小会沉着机智、巧妙周旋,保全自己值得学习。

观点二:小慧胆子太小了,他一开始就应该与歹徒作斗争,顽强抵抗。

四人小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害,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故事二:拐卖、绑架儿童(出示课件图片)

师:为什么要拐卖儿童?为什么要绑架儿童?

生:为了钱,有的是因为自己本来没有小孩,想要小孩养老。

师:被拐卖的儿童一般去哪了呢?

生:人贩子拐卖儿童主要是将儿童卖到偏远地方,做别人的养子女,卖到工厂矿区里做苦力,有些还会被打残废,放在路边当乞丐,行乞赚钱。有些同学可能觉得,人贩子拐卖的只是年龄更小的小孩,实际上在拐卖的案件里头,二、三十岁的大人也会成为被拐卖的对象。

绑架就是将小朋友绑起来,关起来,问家长拿钱,之后才能放人,有些犯人担心小朋友会透露自己的信息,可能会撕票,撕票的意思是,不论收不收到钱,都将小孩杀死。

我来问,你来答:

1.陌生人向你问路,你带不带?

2.陌生人说顺路将你接送回家,你上不上车?

3.陌生人拿饼干给你吃,你吃吗?拿果汁给你喝,你喝吗?

4.有人强行将你抓走,怎么办?

(播放人贩子拐卖儿童视频)

故事三:的魔爪伸向未成年人(课件出示)

1、你知道有哪些种类?(看出示图片思考回答)

2、你知道对人的伤害吗?生回答。

师:我们学校已多次邀请市禁毒所的叔叔们向同学们讲过的危害。吸食后会上瘾,也就是想继续吸食,否则全身难受。当前中危害比较严重的是海洛因和冰毒。人在吸食海洛因后,会出现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冰毒和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当前在国内大肆流通,的魔抓已经伸向未成年人。,是千万不能试的东西,一试毁终身。试了之后,你现有的这种优质的生活就全没了。民警常说:“染毒只要1分钟,戒毒却需几十年。”

教师总结:吸毒者不仅毁灭自己,祸及家庭,也危害社会。

我们为什么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呢? 因为有法律、纪律,我们才能安全地成长。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都在跟法律打交道。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作为小学生很难独立用法律来保护自已的权益,可以在监护人的帮助下(代维权)或老师的指导下用法律来依法保护自我权益。我们要记得及时向家长、老师、警察请求帮助。

播放禁止吸毒视频

(二)依法维权靠证据:

课件出示:依法维权证据有哪些?

1、 请阅读课本P92的内容并完成 “活动园” 。

2、集体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证据:依法维权要靠证据,

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

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课件出示:(1)请阅读完成P92“活动园”内容。(2) 集体交流

四、拓展内容(故事精粹)

1、昊强和妈妈餐厅吃饭,发现菜里有一根头发丝。他该怎么办?(视频5)

2、王芳去爷爷家的路上被一条狗咬了,他该怎么办? (视频6)

3、假期李敏和几个同学去打工,结果被骗,老板不给他们发工资。他们怎么办? (视频7播放学生打工被骗维权视视频)

五、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生说 教师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1、维护权利的途径: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者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

2、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

3、依法维权要靠证据。

六、总结提升

师:依法维权,我们在行动,依法维权,我们有途径。

生:(齐)让我们勇敢地对侵权行为说“不”,不做忍气吞声的懦弱者,也不呈鲁莽冲动的匹夫勇,沐浴守法春风,共享和谐社会。

七、板书设计

依法维权有途径

及时将情况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途径 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

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

依法维权要靠证据,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4

[关键词]年轻人用语 年轻人用语的特点 年轻人用语的作用 年轻人用语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D43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12-02

一、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特点

为了分析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特点,本文根据(2002)的分类、从造词法的角度对其特点进行了整理。年轻人用语在造词上最具特点、最常使用的就是派生词。

(一)动词的派生

通过在词尾加「る将其动词化。 例如将「マクドナルドへ行く说成「マクる、将「コンパをする说成「コンパる等,用词尾「る替代了“去麦当劳”的“去”、“举行联欢会”的“举行”等动词,使一句话缩减成一个词、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聊天的效率与节奏。

(二)名词的派生

通过在词尾添加称呼男性的接尾词「君「男等将其名词化,用以形容做某些事的男性或具有某种特质的男性。这是近年流行的方式,也可看做是年轻女性为了强调与男性的对等意识,或是将男性商品化的一种体现形式。例如有「アッシ君代表「足代わりにで女性を送迎する男性,是“免费车夫”的意思,「キプ君代表「本命の男性がれるまでのつなぎの男性,是“备胎”的意思。表示亲密的接尾词「ちゃん偶尔也有此种用法,例如「おちゃん代表「酸素Oのように存在感のない人,是指“对方像氧气一样没有存在感”等。无需过多说明,通过一个标签化的称呼即可形象地表达做某些事的男性或具有某种特质的男性,这也极大地简化了语言表达,使聊天更具节奏感。

(三)形容词的派生

通过在词尾添加接尾词「い「ぽい等将其形容词化,例如「アホっぽい「今い等表达。或是直接将形容词词尾「い省略,仅用词干表达,如「きも、「あつ等。

从以上造词法的分类来看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语言的简短化”。其原因考虑有二:一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影响,二是为了娱乐性。用现有的词汇语言表达枯燥无趣、聊起来没劲,通过简短具有节奏感的年轻人用语可以在平凡无奇的对话中添加新意、助兴,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聊得更起劲。

二、日本年轻人用语的使用、目的与作用

为了弄清日本年轻人用语的使用情况及其目的,本人曾在多年前对日本金泽市的高中生进行过问卷调查。②对象为3学年各一个班、共计127人。

(一)使用情况

首先对于“你有意图地使用过年轻人用语吗”这一提问有58%的学生回答“是”。对下一个问题 “跟朋友聊天时如果出现没听过的年轻人用语,你会在意吗”这一提问,明确回答“我不在意”的人仅为30人,仅占整体的25%。

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多数的年轻人在意年轻人用语并有意图地使用它。

(二)使用目的

关于年轻人用语的使用目的给出的选项有“因为有意思”“大家都在用,就自己不用不好”“平时说不出口的话,用年轻人用语可以很轻易就说出来”“不用的话跟大家聊不到一起去”“很短节奏感好”“可以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新鲜”“感觉它有力量”等。其中选择“很短节奏感好”的人最多,占31%,其次为选择“因为有意思”的人占25%。从这两点可以看出,使用年轻人用语的目的是为了聊天时有意思可以聊得更起劲。

(三)作用

对于年轻人用语的作用这一选项给出了“想愉快地聊天”“聊得起劲需要它”“增强伙伴意识”“传达画面感”“照顾对方”“发泄不快情绪”“其他”等。选择最多的是“聊得起劲需要它”,其次是“想愉快地聊天”,然后是“传达画面感”。问卷的结果显示年轻人用语在发挥着使聊天更有意思更起劲的作用。

选择第四位的是“增强伙伴意识”,另外从“你觉得使用共通的年轻人用语,对形成伙伴意识有影响吗”这一设问中近半数的人觉得“有影响”。还有25%的学生回答“有只在伙伴之间使用的年轻人用语”。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年轻人用语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增强伙伴意识。

三、日本年轻人用语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表面热闹下的伤害

“年轻人用语和正常表达相比,你觉得语感发生了变化吗”,对于这一设问觉得“语感轻了”的人有74人,觉得“语感重了”的人仅为6人。

“平时说不出口的话,用年轻人用语可以很轻易就说出来吗”,对于这一设问回答“是”的人是“不是”的两倍。

问卷中还举出了年轻人经常脱口而出的贬义的年轻人用语,如「きしょい、うざい、ぶす…即“让人恶心、真烦、丑八怪……”等18个词来询问使用意图时,多数回答“没什么想法”“有意伤害对方”。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年轻人用语较正常表达语感变轻,导致轻易就使用贬义的年轻人用语的人增多。

而当被问道“如果有人这么说你”时,大家都答道“会受伤”或是“虽然不喜欢、但会当成玩笑”。

自己听着会受伤的话,为什么会对别人使用呢?这里可以看出年轻人的人际关系中「ノリ文化即“起劲文化”,也就是“维持表面的热闹”这一点非常重要。年轻人的聊天中需要年轻人用语来助兴,因此在大家的起哄下轻易就说出了伤人的话,而被说的那个人也真的受到了伤害。可以说这也是近年校园欺凌问题变得隐蔽化的一个原因。

(二)增强“集团”凝聚力与排他性

土井(2004)提到过,有个中学生说“班不同则不同省,学年不同则不同国”,由此可见在日本校园里“集团”的凝聚力非常高,相对地集团间隔绝得也非常彻底。因此,一旦进入了某一个圈子很难再转入其他圈子,这直接导致自己圈子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同时拒绝圈外人的倾向也跟着越来越强。这样一来,即便真有热闹表象下的欺凌等问题的存在,被欺负的那一个怕脱离圈子也不愿意声张。年轻人之间增强集团凝聚力、增强伙伴意识的手段之一就是使用年轻人用语。年轻人用语赋予年轻人共通的认同感,同理,集团内共通的年轻人用语也赋予集团伙伴间共通的认同感。

四、结语

从以上的考察中可以看出,日本年轻人用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简短化”。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聊天时有意思,可以聊得更起劲。问卷的结果显示日本年轻人用语也正在发挥着使聊天更有意思、更起劲的作用与增强伙伴意识的作用。可这表面热闹的背后也隐藏着伤害,增强了伙伴凝聚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小集团的排他性,这也是集团欺凌、自杀等围绕日本青少年的社会问题变得隐蔽、日益深刻的原因之一。如何避免克服这一问题将成为日本学者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注释:

①本文是考察年轻人用语与青少年问题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米川(1996)中对年轻人用语的分类,本文中使用的年轻人用语指“校园用语・学生用语”。

②问卷的部分选项内容参考了米川(1996)中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春夫.新はこうして造られる[M].岩波店,2002.

[2]土井孝.性を煽られる子供たち[M].岩波店,2004.

[3]米川明彦.代若者ことば考[M].丸善ライブラリ,

1996.

[4]米川明彦.若者を科学する[M].明治院,1998.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5

丰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想象。声像资料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信息的情感,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如我在教授《找春天》时,先呈现大量春景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学习课文,最后,激发学生想象,同时配以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山林、田野、校园”等等,图像与声音的结合顿时激活学生的想象,他们阅读所体验到的就不单局限在课文里,而是延伸到生活中去了。

创新看图写话,激发写话热情。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动物、任务、背景等的小图片提供给学生。由学生从电脑上自由选择图片,组合成图,编成故事,然后写下来;或以自己在电脑中完成的绘画作业为元素,看图写话,把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激发出写话兴趣及热情。

延伸课堂教学,培养综合素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各种信息。鉴于此,我开展了一次做手抄报“我来当导游”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一张手抄报介绍一个省的风景名胜及特产。很多学生借助网络,收集到大量的诗歌、文章、新闻、图片,以此充实自己的小报。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是作者,又是编辑;既是设计师,又是美术师。不知不觉中,整合信息的能力获得了很大提高,语文素养也大幅提升。

儿童的感知具有模糊性,对音形相近的字母容易混淆,若采用编写好的儿歌、口诀,在课堂上用媒体播放,学生学后会印象深刻。例如:上两点的省写规则可以编成:“小鱼真骄傲,两眼往上翘,j、q、x,来帮助,摘掉了骄傲帽”;或者:“小鱼见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再如:“b b b听广播,p p p把水泼,小马快跑d d d,气球上升q q q,拐棍加横f f f,伞把撑开t t t,小鸽子g g g,小草蝌蚪k k k,像把椅子h h h”等。这些儿歌突出了字母形体的特点,形象生动,学生便于记忆。教学实践证明,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时,学习才更为有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情、激情,将师生情感融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全过程,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促其较快地掌握汉语拼音。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儿童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寓拼音教学于儿歌、故事、音乐、游戏、表演之中,让儿童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6

【关键词】青少年;希望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130-03

一、研究青少年儿童希望感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青少年儿童能否取得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Snyder等学者研究发现,希望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深刻,而且希望感与青少年的幸福感呈正相关。各项国内外希望感相关研究表明,希望感较高的青少年,情绪上更趋于平缓,普遍有更高的情绪控制力,在面对挫折时有着更高的心理调适能力。这一系列研究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即希望感水平正向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网络的兴起以及普及,我国的青少年有着较上一辈更加开阔的眼界以及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也会常常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绪困扰。因此,教会他们应对压力及各种消极情绪必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式上依然故步自封,一味地给予压力和指责,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孩子所处的困境不屑一顾。种种不当的教育方式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认可程度,使他们陷入盲目焦虑,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也会使他们自信心降低,而随之降低的还有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徐强等人的研究证明,希望感水平较高的个体有着较低的焦虑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倾向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所以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有着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综上,希望感的研究对于青少年缓解消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能够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接纳自我、缓解焦虑情绪,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从而健康成长。

但是,由于希望感相关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仍然需要各界的注意和重视,使社会、学校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希望感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青少年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未来。

二、希望感的概念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希望感作为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心理学界通常把积极心理学研究划分为三个板块: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在积极情绪的研究中,常常以主观幸福感为重点,研究积极情绪的产生机制及其发展模式。而其中又包含了生活满意度及希望感。希望感是指个体对未来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根据杨青松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希望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保护作用,能够帮助个体面对各种压力,应对焦虑等消极情绪。任何个体在工作生活中都会无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挫折,或者陷入情绪低谷。而适当的希望感水平能够帮助个体以更好的心态去调整自己,不仅能够提升应对挫折能力,在受到挫折后仍然能够认可自己,不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也能适当提高自我认可水平以及自尊水平。可见,希望感的研究对于帮助青少年应对消极情绪、对压力以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是有着很大帮助的。

三、影响希望感的因素研究

根据已有的研究,影响希望感的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1. 内在因素

影响希望感的内在因素包括个体的自身心理素质、个体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体的解释风格或归因方式等因素。

(1)自身心理素质因素。徐强等人研究了大学生的希望感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希望感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等呈显著负相关。证明个体间不同的自身心理素质会导致个体不同的希望感水平。自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有着更高的情绪控制能力,更擅长应对压力,他们在自我认知方面往往也更加统一,也有着更高的希望感。

(2)个体的生活方式。根据禹玉兰等人对大学生希望感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希望感与个体的生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即拥有更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的个体,比如适当的睡眠时间、适度地运动等。身体的健康程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些有着更积极的生活方式的个体更倾向于有高的希望感水平,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良好的作息带来良好的生活状态,而良好的生活状态让他们能够用更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业,而他们往往也有更高的抗挫折能力和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3)个体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这一概念源于积极心理学,指个体在面对不可控事件的时候,内心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倾向。积极心理学界通常将解释风格划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南京师范大学随洁英等人通过对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共317人的希望感水平及解释风格的研究,得出结论,解释风格显著影响希望感水平。悲观型解释风格会导致低希望感水平,而乐观型解释风格引起较高希望感水平。即面对问题时,拥有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倾向于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困难,而他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体验,而这些成功经验又会成为他们面对挫折困难时的勇气。而这一良性循环让他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成功体验,所以说,他们往往有着更高的希望感水平。

2. 外在因素

在以往的希望感研究中,影响希望感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学因素。在所有相关研究中都会考量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教育水平、性别等对希望感造成的影响。但在随洁英等人的针对中学生的希望感的研究中表明,性别和年级并不会对中学生的希望感造成影响。她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以及大环境下的男女平等政策让整个社会在教养方式上逐渐淡化了或者说缩小了因为性别产生的差异化。

(2)家庭因素。家庭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每个个体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往往也影响着个体的一生。根据禹玉兰等人对大学生希望感的研究,家庭氛围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都对个体希望感有一定的影响。较强的家庭凝聚力与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能够为青少年带来无可替代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能够在他们情绪波动大,或者陷入自我冲突的时候及时安抚、开导他们。这也会慢慢提高他们面对挫折和挑战的能力,减缓他们在青春期常常出现的焦虑情绪,从而为他们带来更高的希望感水平。而根据杨新华等人对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感的研究中表明,父母的缺位会直接降低儿童的希望感水平。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保护者。父母缺位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安全感的缺失。而青春期正是他们找寻自我、面对深刻内在冲突的关键时期。在最关键的时期缺失了最关键的安全感,会让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焦虑情绪,更难去实现自我认可、自我接纳。而焦虑不安情绪的时常造访以及第一保护者的长期缺位无疑会加重他们成长中的心理负担。而心理负担又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进而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希望感。

(3)学校因素。学校因素对希望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与学业成绩方面。

一是人际关系。根据彭海霞等人对大学生希望感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表明,个体如果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有更高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而有着更高的希望感水平。对于青少年来说,同伴接纳是他们衡量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在学校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代表他们被接纳,而这一点往往会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认可自己,而自我接纳程度的提高,也更有利于他们的希望感水平的提高。

二是学业成绩。禹玉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业成绩等因素正向影响着个体希望感水平,即成绩差的学生更倾向于拥有较低的希望感水平。在学校环境里,成绩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因素。成绩的差异,往往也会让老师的态度有所差异。在实际生活中,成绩好的学生获得的关注更多,老师也常常对他们更加和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信,而正向循环,这样的自信也有利于他们的成绩。所以说,成绩好的学生在这种正向循环中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希望感水平往往会比成绩差的学生高。所以,联系实际来看的话,学校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更有必要关注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用消极的态度对待他们的话,会损伤他们的自信心,进而降低他们的希望感水平。

四、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 培养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

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每个个体心理品质的塑造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家长应该言传身教,从小培养青少年自尊自信的品质。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如青春期常常出现的抑郁焦虑情绪。不能仅仅只从衣食住行上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及时关注他们的情绪问题,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也应该聚焦于日常对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而并非仅仅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才加以干预。

2.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据上文所述,良好的生活方式正向影响着个体的希望感水平。中学时期巨大的学习量让许多学生渐渐养成了熬夜的习惯,长期来看,不仅不利于学习,反而会因为缺乏睡眠而难以集中注意力、效率低下。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会损害身体以及心理健康。因此,家长务必督促学生遵循正确的作息规律,特别是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而健康饮食也是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物资丰富,因而要更加注意学生的营养搭配,良好的身体是良好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

3. 培养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

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常会把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比如自身的能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比如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这样的一种归因方式有利于他们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挑战,而新的成功体验又将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此循环,他们的希望感水平自然会比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高。根据赛琳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父母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解释风格。因此,家长需要在平r的生活中言传身教,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归因,从而建立更科学的自我认知,更加勇敢、积极地面对挫折,不要因为消极的归因方式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

4. 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之所以被称为每个人的港湾,是因为它为人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家长应该重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到真心的爱和接纳,而不仅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除此之外,家庭氛围也对孩子的希望感有着正向影响,温馨和谐的氛围无疑会让孩子有更稳定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反之,混乱消极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陷入焦虑,随之而来的是自我否定和逐步降低的心理健康水平。

5. 建立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

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教育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认识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并非上级对下级,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增加和每个学生的互动,不言语攻击,更不能体罚学生。在同伴关系方面,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鼓励他们建立友善的同伴关系。引导他们正确的面对同伴之间的冲突与摩擦。一旦发现校园欺凌事件,需要教育工作者坚决制止。情节严重的需要通知家长一同解决问题。校园欺凌事件往往会对受害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创伤,如果得不到良好的事后心理干预治疗,甚至会影响未来一生的工作与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为了大事化小,采取和稀泥的态度,或者干脆放任不管。所以说,完善的教育体系还需要教育部门对学校的合理监管。

6. 更加关注成绩落后学生

青少年正处于敏感时期,情绪波动大。学业成绩自然是影响他们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校园中影响他人评价的重要因素。据上文提到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绩差的学生更倾向于有较低的希望感水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关注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因为成绩奚落取笑他们。除了帮助他们提高成绩之外,更应该在精神上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关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不要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产生消极情绪,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 Snyder,C.R.(2002).Hope theory: rainbow in the mind. Psychological Inquiry,13(4),249-275.

[2] 徐强.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78-181.

[3] 杨青松.社会支持对留守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3):534-537.

[4] 徐强.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78-181.

[6] 随洁英.初中生的希望感和解释风格[J].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2009.

[8] 禹玉兰.大学生希望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8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