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养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专业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专业培养计划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1

1“卓越计划”在地方农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面的应用

目前,高校的常规模式为单纯的理论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课程,轻视实践内容,进而导致在当前的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出现陈旧僵硬的实践教学模式。生物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制药、食品、农业以及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操作能力在产品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则变得尤为重要。那么,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就需要注重实践能力。而相关的专业实践课程,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自己农业院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的特色的了解,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为培养具有农业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尝试将“卓越计划”应用于生物工程专业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科研水平。

1.1理论课教学方面

理论课方面,将以教师的“教”的传统模式,改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的课程模式,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例如,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严格考核学习过程,每次课都给学生设置开放性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针对生物热点和工程难点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者工艺流程。根据学生设计方案的合法性、安全性、环境效益、能源评价及经济效益给出设计成绩。每次课的设计成绩累计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50%。在此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1.2实验课方面

实验课,是大学最常见的实现实践技能锻炼的方法。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和了解各种现象,研究和探索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会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就某些特定问题进行观察、测量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得出或验证某些科学结论的课程。传统的实验课,通常是教师们准备好所需试剂和仪器,学生们根据拟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这样通常实现的是一些单纯的验证性实验[2]。在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实验教学方面,在未来的课程中,努力减少验证性实验,多开设设计型实验。例如,以简单的工程实际案例作为实践训练的内容,请知名企业的项目主师、总工为学生实践制定具体方案,使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加接近企业要求。

1.3实习方面

通过进入公司和工程进行社会实习,使学生参与实践生产的过程,让他们了解实际生产的相关手段,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基于“卓越计划”的培养需求,应改进原有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分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尽量做到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1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学生在校尽可能多的掌握理论知识。在企业这1年的时间中,主要通过企业指导学生解决完成各项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结语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2

关键词:辅导员 培养计划 计算机 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74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而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其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更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加强培养辅导员的计算机能力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还能够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对于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加强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本文就结合高校辅导员计算机技术在工作中运用的实际情况,分析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改进,保证高校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工作效率。

1 辅导员中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

现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飞速前进,信息化水平日渐提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各行各业都与计算机产生了密切联系,辅导员在学校管理中的工作亦是如此。在高校工作中实现辅导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量,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有效监管,并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具体来说,辅导员的工作不仅包括完成学校的日常任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还需要召开会议、通知、进行学生的信息档案管理等等,所以说,他们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计算机技术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综上所述,各大高校对具有计算机专业技术的辅导员的需求越来越高,也只有保证他们的良好计算机水平,才能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工作,不被社会所淘汰。

2 具有计算机专业技术的辅导员培养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计算机人才与辅导员的需求不符

据调查了解到,现如今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技术能力与高校辅导员所需要的实际要求不符,无法保证人员的有效利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比较少,无法满足各大高校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出现了供求矛盾。虽然,目前很多院校正在扩大招生规模或者建立计算机技术辅导员专业,但是毕竟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上很多高校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有限,就使得与辅导员相适应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与实际需求仍不相符;其次,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与辅导员的具体要求不适应。现如今,各大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选取上较之以往比较轻率,加上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他们的能力并不适应社会的具体要求,出现了严重的矛盾。

2.2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如今,各大院校都在逐渐扩张,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视程度逐步降低,很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素质与社会实际需求根本不符,缺乏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对关键技术掌握不彻底,知识储备量不足。另外,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空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能力,对计算机的具体构造了解甚少,只是一味的唯书本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 辅导员培养计划之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的具体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计算机专业技术的辅导员培养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提高辅导员的计算机能力,减少工作流程,节约时间,就一定要不断改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进而保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符。

3.1 夯实基础知识

想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计算机专业素质能力的高校辅导员,就一定要坚持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打好基本根基。具体来说,就是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坚持基础内容的教育,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术语,学会信息管理的方法,熟练运用数据系统进行开发设计,并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深入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把辅导员的具体工作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出高校真正需要的辅导员,实现对学生的良好管理,促进工作的有效落实。

3.2 坚持技能培训,提高实践能力

据调查了解到,目前高校的专业计算机辅导员人员大多只具有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无法在实际的工作中落实技能,导致了动手能力的缺乏。针对这样的现象,各大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针对计算机发展的新趋势来进行教学。另外,还要定期组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动手操作,加强能力的培养,并在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进行其他知识的讲解,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双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波.辅导员培养计划之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6):246-247.

[2]产学合作教育研究课题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研究――以嘉兴市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为个案[J].嘉兴学院学报,2002,(1):79-82.

[3]许智宏,顾军华,董永峰,张军,王靖鑫.工程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17):95-99.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3

关键词: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卓越计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18-02

一、前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主导的教育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威斯特(麻省理工学院名誉校长)曾经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这说明,推行“卓越计划”对于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测量学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育部推出的“卓越计划”显然对于提高测量学课程的教学水平,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极为重要的,对测绘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明确的方向。但目前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非测绘专业的测量学课程普遍被压缩到只有32~48课时,这样的课程安排在目前的教学计划下尚且很难保证能较为系统地完成测量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更谈不上“卓越计划”的贯彻实行。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要实施卓越教学计划,必须首先认识目前测量学课程的教学计划所存在的问题,其次必须对目前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等进行调整,才有可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目的。

二、目前非测绘专业贯彻卓越计划所面临的问题

1.教材内容老化。当今测绘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变化,部分传统方法技术(如平板仪测图、经纬仪钢尺导线等)已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在实际工作中已很少使用,因此这些部分的内容应该淡化,取而代之的应为现代测绘技术(如3S技术,全站仪、RTK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

但很多教材目前还依然保留这些传统内容,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也还存在这些内容,不但增加了教材的篇幅,同时也花费了大量不必要的课时。三要素测量基本知识目前还停留在传统光学测量技术(光学经纬仪等),而目前实际工作中,几乎都使用了全站仪,使教学与实际应用脱离,没有将现代测绘仪器设备融入基础内容教学中,影响了学生对现代测绘仪器设备的及时认识。

2.实践教学课时短、经费投入少。目前,工程测绘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少量的实验课,这种授课方式在理论上能够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并基本掌握工程测量的三基理论及技术,但却难以达到“卓越计划”所要求的培养目标。按照目前的教学计划中所给定的课时容量只够理论讲授,很难再有时间来安排工程实训,只能依靠短短的几次实验课来实现实践训练操作,这样很难达到要求。虽然另外还有实习课程,但实习课程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是经费问题。要想达到实践教学效果,就必须到校外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而到校外参加实践教学活动首先需要支付各方面的费用,包括路途交通费、师生食宿费,有时甚至包括场地使用费。而目前学校的教学经费不但没有提高,相反还受到压缩。这样便不能使教师充分安排教学工作,也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企业深度参与教学的难度大。行业的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这一点在目前的状况下是很难做到的。首先,企业的深度参与意味着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工程情况,让学生直接参加实际工程的操作,同时企业抽调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咨询,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及掌握实际工程操作中的关键技术及难点,可以提高处理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实现这一点难度相当大。因此也就容易给工程带来很多问题,小者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多的纠正或修补,大的则会给工程带来隐患,势必影响到企业的声誉,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从这点来考虑,企业是不太欢迎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操作的。其次,目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这是众多企业的座右铭,也是体现企业赖以生存的原则,脱离了这一点,企业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企业也不太欢迎学生进入企业工程环境中。

三、工程测量课程实行卓越计划的策略

由于卓越工程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要贯切“卓越计划”,就必须从其他方面去想办法。我个人认为,“卓越计划”的实施需要从两方面去做。

1.修订教学计划。要使“卓越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首先必须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修订,新教学计划既要保证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时又要满足“卓越计划”的教学要求,而在目前课时条件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调整,才能使“卓越计划”得以顺利实施。①修订教材。当今现代测绘仪器设备已经渗透到各个测绘领域、各个测绘阶层,因此教材章节的组织及编著也应作相应调整,把现代测绘仪器设备及技术贯穿到各个章节中,使测量学教材以现代测绘技术为主线,这样不但可以将现代测绘技术化整为零地融入日常教学中,能加速学生对现代测绘仪器设备的理解,而且还可避免单独开设现代测绘仪器设备的章节、达到了压缩所需课程的目的。②调整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传统方法、内容为主,这显然跟不上日益发展的测绘技术设备发展的步伐。因此,在教学内容与课时不协调的情况下,必然以调整教学内容为首选。应重点强调方法技术、减弱部分理论。尤其对于复杂的理论部分,应简化处理,提取纲要部分,淡化具体过程,使学生既能了解基本思想,又不花费过多课时。③调整授课方法。工程测量课程内容多,若按照上述课程内容选择来讲则基本上将课时已经全部占用,不可能有另外时间来加强实训操作,从而减弱了“卓越计划”的目的。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上加以调整。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及难度,采用讲授及学生自学的方法。分配合理的自学课时,不但能减小课堂授课时间、保证有足够的课时来开展实训,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建立固定实习基地。学校应该建立自己的固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形式:校内基地或校外基地。基地可根据本校的相关专业特点以及教学要求来规划。对于校内基地,重点以模拟训练为主,结合实际工程或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立题模拟训练,使学生通过这些课题在一定程度上熟悉科研流程或实际工程的操作流程。老师可从深层次、科研角度上对学生进行指导,系统性、完整性得到了体现,使学生掌握了工作或科研的基本流程。这个阶段与课程形式类似,但又比课程多了内容,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对于校外实习基地,应选择一些在技术实力以及工程、科研项目多的单位,一为这样的单位技术操作正规,可给学生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二为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比较多,项目类型多、研究课题广,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接触课题的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提供学生的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聘请资深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在面向企业建立测绘实习基地时机不成熟的条件下,可采取请入资深工程技术人员进入课堂开展工程施工课程讲授。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缩短学生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距离;二则学生从具体工程的实际操作中学习到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际工程例子,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创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冯仲科,韩熙春.高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与学科建设胡若干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37-139.

[2]焦明连,周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1):102-104.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4

关键词: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66-02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各大高校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训练计划。该训练计划是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设立了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1,2],主要目的是在通过实施训练计划时,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3]。

一、高校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它对于推动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不断扩招和国家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校毕业生在创新精神、主动性和开拓性等各个方面明显存在不足。所以,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为高校面对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同时,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能够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创业人才,不仅可以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自觉地将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相结合,自觉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获得全面的发展;还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矛盾,进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业型经济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石河子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的高校之一。笔者指导了多项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通过指导这些项目,笔者深切认识到这些项目的开展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以笔者指导的石河子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碳包覆SnO2空心球/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为例。项目确定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就出现在学生面前,如锂离子电池的原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基本要求、材料的合成方法、材料的表征手段与性能测试等内容都了解较少。为了项目顺利开展,学生主动要求指导教师,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自己的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解。同时,参加项目的学生深入实验室,学习如何使用相关专业仪器,集体讨论分享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加快,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均有显著提高,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不断加强。学生通过整理分析数据、撰写总结报告、学术论文、参加结题答辩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沟通与表达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开展项目能够提供给学生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也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并且让学生了解工程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例如,在“碳包覆SnO2空心球/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带领项目成员参观考察了石河子市天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让学生们切实感受电极材料实际生产、制备过程,并且让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座谈交流。实际的考察让学生们意识到在方案确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场地情况、技术条件、自身设备、具体问题等,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案来解决问题。与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同,这些工程思维的拓展,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有一定意义,更为学生就业后能尽快适应行业需求奠定了基础。

(三)学生知识系统性增强

参加项目之前,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都是抽象的,所学的知识比较离散、不系统,和实际需求、工程实践都是脱节的。实施项目时,学生才能够把之前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令本来很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真实具体,简易理解。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实际需要的推动下,需综合运用之前学过的课程知识“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分析与检测技术”等来解决具体问题,与此同时还能重新组织之前逐渐忘却的知识点。因此,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工程实践、实际需要与学生学到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系统性显著增强。

(四)学生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提升

开展项目会涉及到许多环节,学生想着顺利完成项目,就需要在每个环节中彼此相互配合与通力协作。因此,在初期确定项目时,需要先对每位成员进行分工,再一起相互交流讨论,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了解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背景、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的知识,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制作幻灯片,顺利通过申报评审环节。

实际实验中,一个人很难完成全部的工作,因实验模块多、重复次数多、涉及面广,所以工作量特别大,这就需要所有项目成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分工。通过完成项目,学生们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更加理解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真谛。同时,通过实验中遇到问题时共同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解决,增强了每个人的责任心,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考核评价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建立一个从实施过程到结果均能得到客观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评价往往忽视了过程管理,而太过于注重结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宣传较多。但是对失败案例报道较少,缺乏对失败原因的剖析及应对措施等的教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提倡主动实践、重在研究过程。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评价应增加项目的针对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评价成员们在实施过程中的努力、进步与收获,着重培养他们的素质与能力。

(二)处理好大学生学业和项目的关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修读的课程普遍较多,通过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得到学分对大学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对大多数准备就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增强他们就业竞争力事情无疑更具有吸引力。例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以及各种资格证书等。而对于准备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需要积极备考,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并不充裕。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调整激励措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如对于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项目申请人可申请代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对有志于进一步深造且对学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如果能为其保研加分或提供对考研面试有利的证明材料,无疑会更有吸引力。

(三)完善教师队伍激励

目前,各大高校对每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经费支持仍然有限,不足以支持项目开展所需的分析、检测、调研等的费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需要指导老师解决部分经费问题,造成教师的指导动力不足。就拿石河子大学化工院的情况来说,指导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教师基本都有主持的项目,研究经费比较充足,在学生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但这样的教师毕竟有限,造成了不少学生很难寻找指导老师。因此,各高等学校应就如何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教师指导一项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学生人数不少于3人,一年完成,计工作量60标准课时。每年评选若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成效突出的项目作为优秀项目,对其参加者和指导教师实行奖励,并对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的院(系)实行奖励。指导教师的指导成果可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这些措施对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结论

通过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项目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仍值得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

参考文献:

[1]武广臣,刘艳.“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推广[J].高教高职研究,2014,(30).

[2]史宝中,袁俊茹,张雅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0).

[3]鲁保富.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3).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车辆工程 实践体系 工程训练中心

[中图分类号] U46,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06-02

江苏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首批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是我校四个入选专业之一,学校和学院非常重视此次培养的契机,出台了江苏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行动计划,并在行动计划中明确了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任务、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基础性课程实践

卓越工程师计划重在构建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3+1”人才培养模式。要使得学生在最后的一年里能顺利地围绕专业知识进行集中的生产实践活动,前三年的理论教学及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将显得十分必要,否则第四年的实践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校依据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目标,构建“厚基础、宽知识、显特色、重应用”的车辆工程专业基础性课程实践体系,着重打造紧密联系车辆工程特色的力学、电学、计算机、控制工程等基础课程的实践体系,由浅入深、由简至繁,按层次递进,在上述课程传统实验基础上,融入体现车辆工程专业在上述领域应用实际的实验,在基础教学中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强化理论学习成果,拓宽学生知识面。

同时,基础性实践内容还包括课程设计,冷、热加工实践,校内专业实践等环节,通过这种体系化的基础性实践,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内专业实践教学方面,针对卓越计划要求,对车辆工程实践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实验,按照功能分为模型展示区、拆装实验区、检测与故障诊断实训区、自我创新设计实验区等,每个区域都能完成一个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创新实践项目,凸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用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取代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另外,将老师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应用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大量的实践项目让学生直接进行详细的实际操作训练,并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考核力度,改革考核方式,从而客观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及水平。

二、自主创新实践

学生自主创新实践主要是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科研课题等为牵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它是前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主要实践场所是我校江苏省车辆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中心、校企合作的工程训练中心等。

(一)以科技竞赛为导向,开展学生创新实践

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是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创新产品设计水平的重要手段与形式。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与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精心组织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作品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多次。参加历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FSAE)”、“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挑战杯”、竞技大赛等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爱校、爱专业意识,并在学生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二)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高等学校如何使卓越工程培养计划专业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相结合,一直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卓越计划培养中,车辆专业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汽车学院的科研经费在我校多年来一直排名前列,利用这一优势,以“导师制”、“双师制”,以及学院鼓励政策为平台,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教、帮、带”,激励车辆工程专业教师与本科生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大批学生科研论文、专利公开发表,这批骨干力量在校园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成为激发广大同学创新精神和参与科研的动力源。

同时组织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中的骨干力量,积极申报省级、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科技攻关。鼓励和扶持骨干团队出科技成果,做好学生科技成果的专利申请及成果鉴定等工作。两年来,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各类竞赛达千余人次,获得省级、市级以上创新奖多项。学生积极申请各级各类创新项目100余项,累计主持校级以上创新项目50余项,申请专利30余项。

三、校企工程训练中心实践

我校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中融入校企合作机制,与南京汽车集团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建的实践教学平台项目,按照“共建共享、互助互动、优质优先、分期分段”的建设方案,服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仅以高起点、高标准满足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更符合现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实践要求,为卓越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实验与教学方案

工程训练中心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学习教学计划,分操作实践和理论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除南汽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工装设备等专业课程,另外还增补南汽特色的教学内容,如:企业文化、质量管理、法治管理、岗位职业技能等。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感受企业氛围、学习技能本领。实训培养内容适应江苏大学的教学需求,在我校大学生来厂实习期间,南汽统筹安排学习与实训,明确实训标准,并结合专业方向,强化上岗训练,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实训中,由工厂提供工艺标准、工作量具和原材料,安排实训教师,通过生产现场讲解和上岗实习操作,实现工学结合。

(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

依据我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三)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前提是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为此,我校将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南汽集团工程岗位上工作1~2年,积累一定年限的企业工程实践经验。同时,我校也从南汽集团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担任本科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

(四)构建多功能校企合作车辆工程实践教育平台

工程训练中心以提高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创建高等工程教育开放型校企合作工程训练新体系,该体系以4个相互关联、递进提升的平台为主要特征,体现了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式、开放型的立体交叉式教学特色,实现了“纵向及顶”(即从专业技能培养逐步进入该领域学术前沿)、“横向达边”(即体现人才培养中各科知识的融合与贯通,以及学科专业的交叉和渗透)的现代工程教育目标。

四、结束语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提供了目标和方案,构建基于卓越计划,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突出学科与专业特色,融入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为工程实践夯实基础;以“科技竞赛”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工程素质与科研技能;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让企业担当更大的社会责任,让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全面升华,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从而全面建立我校工程能力系统化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为社会及汽车行业贡献更多的创新人才、一流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姝,亓昌,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2,15(3):40-42.

[2]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3] 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10,(8):9-10.

[4] 叶志攀,金佩华.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74-77.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6

关键词:能源动力;互动式教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郑州轻工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于1981年在机械和家电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原名称为制冷及低温技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制冷空调产品市场以每年20%~30%的比例增加,世界市场80%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需要大量精通专业技术和具有用英语进行专业技术交流与沟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加强能源能力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将专业英语作为选修课程,这使得专业英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和考核制度等方面,专业英语教学都处于薄弱环节,目前的教学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教学和学习目的不明确

由于授课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充分重视专业英语,致使大部分教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不明确,不能正确地去引导学生认识专业英语的学习目的,这会导致学生听课不积极,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去,在学习的时候只是为了翻译而去翻译,没有学会一种学习方法。

2.授课方式及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师基本上由专业课老师来担任,在上课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还是按照选定的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授课,内容只局限于教材,缺乏和学生的互动,这导致学生上课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去获取课本之外的知识的动力。

三、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研究

1.明确教学目的

专业英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听、说、写和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专业知识。

2.教学内容多样化

由于能源动力类专业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等专业,学院要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的方向来选定相应的教材。在授课过程中要逐步让学生去了解本专业的一些特定的专有名词。在选定教材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学校外文文献数据库去了解本专业方向的英文文献期刊,从期刊中了解目前专业的最新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3.考核方式

通过教学内容多样化和互动式教学,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也相应有变化。考核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单独考核个人,而是以分组来进行。根据前面所述的三阶段教学,当教学进行到第三阶段时,由各组对自己检索到的专业英文文献来进行翻译,并对其翻译结果进行讲述,由授课教师和各小组讨论,形成一定的评分标准后共同对翻译结果进行量化打分,最终确定各组的成绩。各组成绩确定以后,再由组长和授课教师根据每一小组内成员对团队的贡献来确定各个组员的成绩。

四、结语

笔者采取以上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通过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可以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扩大学习视野。第二,通过互动式教学,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授课教师去学习学生所检索到的英文文献,为教师的备课带来一定的挑战。第三,新的考核方式,可以使学生全程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其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小松,傅俊萍.能源动力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7):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