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欺凌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欺凌概念范文1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DFES)对校园欺凌进行的官方界定是:持续的、有意的或者反复的、故意制造伤害的行为,但是某些偶然发生的事情在特定的情况下也被视作欺凌行为;个人或群体有目的施加有害行为……。
在全球各个国家,每天都发生着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时有关于校园欺凌的恶性事件的报道,校园欺凌已经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校园欺凌的表现也不同,但是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近年来,校园暴力及欺凌事件在全国各地频发,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诸多因素,均难辞其咎。而校园暴力问题的严峻程度也愈发升级。在网络搜集“校园暴力”,仅视频就超过一万多条。比照纷繁复杂的社会,学校可以说是文明神圣的。但是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摄、持刀威胁……这些触目惊心的细节被曝光时,难以想象是发生在本应平静安全的校园内。是谁放纵了这样的不正风气的蔓延?暴力事件为何在学校频频出现呢?第一,作为学校必须要正视日益严重的校园欺凌现象。在处理欺凌事件时,学校制定长远的反欺凌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尽力创建和谐校园,将和谐文化融入到学校政策中,将欺凌现象的防治列入到校规中,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和教师对欺凌行为的了解,同时也强调了学校面对欺凌的立场和目的。学校要把欺凌行为的明确定义及处理步骤列入校规执行并形成约束力,在遏制欺凌行为的同时也能教育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这一问题。因此,学校应尽量创造和谐校园的氛围、融洽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创建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改善校园环境。第二,作为教师应该多留心欺凌现象的征兆。高中阶段的校园欺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身体上的攻击和心理上的攻击。身体的攻击容易发现,如果发现学生有显示的身体外伤、逃学、人际交往中胆怯畏缩、学习成绩下降等都可以看作是欺凌现象的前兆。心理的攻击多表现为孤立,学生之间如果出现孤立现象,教师可以建立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来帮助被欺凌者融入其中,但是教师的协助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避免被欺凌者持续受到孤立。第三,有研究表明,学生对于欺凌现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欺凌者,他们对于欺凌现象造成的后果及严重性都一无所知,而其他旁观角色的学生对此没有意识。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使得欺凌现象自然地发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将这一现象的定义、行为或方式告知学生,教师也应该对欺凌行为背后的情感、行为原因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欺凌行为。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欺凌现象进行讨论,通过谈话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深刻认识,这样,在欺凌现象发生时也可以挺身而出来捍卫被欺凌者的利益。第四,通过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父母参与问题的解决,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处理和监控,让孩子的父母了解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一起制定计划,减少一些媒介对孩子们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家长的协助和支持,欺凌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防治。第五,加强对欺凌者的了解。作为教师应采取温和的态度来处理欺凌行为,倾听欺凌者的言说,了解造成欺凌行为的原因与动机,并进一步发掘此行为的真正原因。必要时也可与家長联系,形成家庭、学校的双面支持,使其意识到学校与家庭对于遏制欺凌行为的坚决态度。
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通过对普通和大量出现,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及欺凌现象的深入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滋生的土壤及蔓延的趋势,对症下药,提出防范的具体措施,反思社会前进步伐间留下的顽固疾病,为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实施对学校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作决策时的一些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
研究目标:
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然而身心发育又是最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法制观正处于形成的过程的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往大的方面说,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主人;往小的方面说,是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链条。一旦这个特殊群体出了问题,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研究内容:
拟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的性格、思想和社会的角色;二是家庭的影响和父母所起的作用;三是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四是有暴力倾向的中小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关注度和法制教育的力度;五是网络、手机、书刊、杂志等暴力文化的影响。
研究重点:
越演越烈的校园暴力及欺凌现象的深层社会根源是什么?如何预防、监管和有效地遏制?在这种现象下,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角色该如何定位?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该采取些什么具体的管理措施,如何实施这些措施,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基本思路(技术路线):①研究高中学生校园暴力及欺凌的各种现象②分析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角色③一步一步地剥开其引发的根源④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研究⑤提出建设性的长效性的有效策略或方法。
校园欺凌概念范文2
【关键词】校园欺凌 反欺凌法 社交情绪学习 男生问题 性别的协同性
一、引言
为了减少校园欺凌,创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校园文化,美国开展了一系列反校园欺凌运动,每个州都进行了校园运动、立法改革、政策倡导等。尤其为了提高男生的校园表现,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中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引人注目的是自2006年开始的《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及其标准建立以来,公立学校更容易申请单一性别教育项目。欺凌问题和男生在学校中差强人意的表现,这两个问题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K-12 schooling)紧迫的社会问题,近期,学校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两项运动。这两个问题的紧迫性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包括人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重点是什么,校园欺凌是否是新问题,与以前相比是否更加糟糕,改革是否使情况更加恶化等,这些问题备受质疑。本文探讨两项运动如何相互影响,作者认为在一些重要上,各方可能存在误解。
我们对男生问题介入的前提是:男生是独特的,他们具有希望成年人理解、接纳并支持他们的天性。他们不愿被规则束缚,得不到太多关注、往往具有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他们具有探索精神,他们身强力壮,争强好胜。换言之,试图解决“男生问题”者普遍接受男生及其男性化特征的刻板印象,与男生打交道时也遵从既有教育体系对男生的判定。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要介入欺凌问题,却需要持有不同的观点,即认为性别固化对个体境遇和个人归属感是危险的,他们通常不愿意像大部分墨守成规的男生或者女生一样,这些孩子将通过他们的同伴来理解性别刻板印象。多数情况下,未成年人因为性别不协同而遭到欺凌。性别不协同性的案例从非常明显的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或者问题少年,到欺凌具有某种性别特点者,比如面貌和运动能力不同的孩子。在建立文化融合和去除非协同性过程中,最好的反欺凌实践是破坏固化期待。特别是学校设置了社交情绪课程,教授学生社交能力,而不是通过攻击或者自我破坏的行为方式表达情感。无形的在欺凌改革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校园文化,超越了对男生的刻板印象,鼓励在校园内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沟通。强调男生问题与解决欺凌问题存在紧张关系。
二、男生的问题
有研究人员从批判的视角研究了“男生问题”。在学校里,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将之概括为“数量、成绩与行为”三个方面。“数量”主要指与女生相比,男生的逃学率更高;他们完成高中学业、进人大学并顺利毕业的数量更低。尤其非白人男生更是如此。“成绩”是指男生子在许多语言艺术课程方面的成绩偏低,他们的平均成绩点数(Grade Point Av-erage,GPA)不理想,在一些科目中成绩偏差。“行为”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过诊断被认为具有行为偏差、情绪失调和多动症(ADHD);自杀率高;经常有危险,比如醉驾。“行为”也包括暴力行为,他们经常打架斗殴、犯罪、也极为可能成为犯罪活动的受害者。而非白人男生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则更大。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男生问题”通常会涉及到对男生的刻板印象:他们的行为不受规则约束;有多动症(ADHD);不太听话,精力过剩,具有攻击性;他们感情用事,讲哥们义气。传统规则假定这些男生有“问题”的,并在这一假定的基础上关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学校是给女生设计的,而在学校里,却同样要求男生久坐、与对手合作、讨论问题、遵守课堂纪律。有些规则制定者基于上述担心而提出男女生分校管理,也有人提出男女生同班,更注重男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需求。我们在讨论“男生问题”这一话题时,可取的态度是男生行为不应该被病态化,而应该得到尊重和非评判的赞赏。男生不能为了赢得在学校的认可而失去他们的天性。
我们已经明确应对“男生的特点不适合学校”这一论点进行批判,所以笔者对男生问题只做简短分析,进而要讨论席卷全美校园的反欺凌运动。《反欺凌法》及其政策已经悄然改变了校园的性别文化。这种重大的转变可以描述为:校园欺凌危机导致加强立法以督促学校减少欺凌,学校引入认识欺凌的课程,包括教授学生破除对男生天性的偏见,减少欺凌的影响。
三、欺凌问题
(一)欺凌的危害
反欺凌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的枪击事件。两名哥伦比亚中学的学生(他们被认为是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持枪袭击校园。他们枪杀了名教师、12名学生,并造成23人受伤,然后饮弹自尽。社会公众关心校园欺凌带来的暴力和自杀问题,而通过对欺凌问题的长期研究,管理部门更加关注与欺凌行为相伴的出勤率、表现不佳、压抑程度、犯罪行为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反欺凌运动的产生并非空洞无物,它由一系列运动组成。反欺凌运动将很多有着深刻根源的微观问题连接在一个宽泛的概念下,有不同的参与者。例如美国女歌手Lady Gaga的生而如此基金会(Born This Way Foundation)为了实现为青年赋权的使命,明确拒绝反欺凌运动,为青年赋权的使命体现在建立“更加善良与勇敢的世界”项目(The Kinder & Braver World Project),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学者参与了对欺凌问题的研究。这些领域包括预防青少年自杀、因欺凌导致的逃学、对欺凌者零容忍政策而导致的出勤率低;预防校园暴力、涉枪暴力犯罪;反欺凌立法对青年人精神健康支持;社交情绪课程与教育;身份平等性的认知,包括同性恋者的权益、残障者的权益、性骚扰和对《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Title IX)的关注。
(二)法律应对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美国为应对校园欺凌而建立了一套法律机制。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校园枪击事件后出台了第一部《反欺凌法》。如今,共有49个州通过了《反欺凌法》,一些州已经通过了第二轮的更为详细、深入而成熟的法律。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每个学生都受到了《反欺凌法》的影响。目前还很难评估这一运动在美国教育系统中的影响。
在以往的运动中,比如预防青少年自杀运动(Youth-Suicide-Prevention Movement)和基于身份的平等运动(Identity-Based Equality Movement),每个内容都需要我们充分运用既有研究进行干预,而这其中很多方面涉及法律问题。但最近的立法改革明确以反欺凌立法为特点,而且相当全面、广泛。由于立法刚刚出台,所以尚无这些法律对学生行为影响的权威评估报告。笔者认为,这一影响会在很长时间内显现出来,这可能超出法律制定者的预期。这些法律的特点是帮助学校朝着减少欺凌事件数量的目标迈进的。法律激励学校找到减少欺凌的方法。而这一路径可能带来社会文化的实质变迁。
尽管《反欺凌法》的内容在每个州有所差异,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点。最早的法规有些是激励性的,它们鼓励学校采取反欺凌措施,或者学习认识欺凌行为,而不要求地区或者学校采取行动。晚近的法律规定无论在特殊性还是在强制力方面都更健全。各个州的《反欺凌法》不同,但是基本都含有下面内容。
1.立法的主要对象是学校,即将学校作为法律规制的主体。媒体报道中认为孩子是受管制的主体,但是很少有州立法以可能实现的方式直接对孩子提出要求。
2.要求学校实施反欺凌措施。法律也逐渐地吸纳了某些学校措施的合理内容。这些法律规定包括欺凌的定义、不同族裔群体的融合,比如同性恋、有色人种学生、残障学生。有些州要求在提及欺凌问题时要以上述问题为基础,这一做法在很多州引起了争议。争议的支持者认为,立法并不必然以文化观念上的分离为起点,而笔者认为文化分离将源于这些法律。
3.要求学校教职工向学校领导报告欺凌事件。这要求跟踪研究,揭示出成人在欺凌问题上的介入往往是不充分的。
4.要求学校调查已报告的欺凌事件。一些立法要求学校政策要事先公布对特定行为将采取何种处置及其结果,一旦出现让公众能够依照政策有所预期。换言之,这些法律要求对欺凌事件有明确的处理方式和程序。有人批评这些内容有时太接近执法模式(“Law Enforcement”Model),虽然法规通常不规定任何后果,而是让学校教育自由处置,而不是涉及执法。无论学校选择哪一种公开反欺凌的方式,都要求学校按照自己的流程对欺凌事件做出反应,凸显学校领导的作用,激励学校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
5.要求报告和记录保存。跟踪学校在减少欺凌方面的进展,对学校施加压力以减少欺凌事件。
6.早先的法律主要是对学校施压,间接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后来颁布的法律更为明确而直接的要求预防欺凌。例如,后来的法律通常要求教师、学生、父母接受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培训,向学生和教师讲解预防欺凌研究中发现的促进欺凌的因素(Bullying Dynamics)。法律通常要求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有r要求这些课程建立在“循证”(Evidence Based)的基础上。法律规定中的其他方面,如报告和介人,鼓励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这些课程并未鼓励学校改变性别文化,但正如本文第四部分所示,这些要求确实带来了性别文化的改变
媒体高度关注由欺凌行为引发的自杀和校园暴力,欺凌问题短期与长期的研究发展,以及现代电子通讯方式对青少年欺凌事件的记录。媒体的高度关注度也引起了美国文化、教育和法律界对青少年文化中欺凌问题的普遍关注。法律的干预措施能鼓励学校减少欺凌,但是实现减少欺凌这一目标的措施却可能扰乱既定的性别规范,这也是措施带来的副作用。
四、对性别规范的悄然破坏
就第一部分中提出的男生问题,国家反欺凌法律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互动课程和社会能力技能培训。反欺凌课程教孩子如何避免这一行为,包括个人和社会的侵犯。但更为普遍而有效的措施聚焦在如何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Positive School Climate),因为消极的校园环境通常与欺凌相伴。社会科学研究认为,欺凌是校园环境功能失调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个人问题,欺凌产生的根源是校园环境,而不是所谓的坏孩子。因为循证课程致力于改善校园环境,所以极大地减少了欺凌事件,新的反欺凌立法鼓励学校积极管理同伴群体。
(一)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一词用来描述校园内的社会和情绪氛围。“输入”的是孩子之间以及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质量、真正的社会行为规范、融合行为和归属感。积极的校园环境与低欺凌率相伴,而从糟糕的校园环境到积极校园环境的治理过程往往会降低欺凌。在积极的校园环境中,欺凌不是对规则的破坏,而是对关系的破坏。
实现积极学校环境的重要元素是社交情绪学习,它能够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Collaborative for Social,Emotional,and Academic Learning,CASEL)调查研究并制定了一套社交情绪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的核心技能。这些是反欺凌法案鼓励的标准技能。社交情绪课程的主要技能学习自我认知(识别你的感受)、自我管理(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地表达感情)、社会意识(换位思考)、人际关系技巧(建立基于合作和解决人际冲突的积极健康的关系)。社交情绪课程教会个人沟通技巧,提高整个同辈群体的沟通水平。
社会环境的改善对儿童的情感体验、学校成绩和减少欺凌事件影响显著。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项目取得的成果。教授学生社交技能,构建安全的学校环境,这样他们长大成人时就可能带来互动文化规范的变迁。美国文化中广为熟知的紧张关系,在反欺凌改革的讨论中并不明确。在立法辩论时,文化中的紧张关系不受重视,而且表述不充分,当国家积极支持受欺凌的非异性恋少年,而没有维护保守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和宗教情感时,这些保守势力则试图通过立法反对非异性恋者。最近,密歇根州《反欺凌立法》的斗争就聚焦在这一特别冲突上。虽然立法辩论表面上重视文化冲突,但是并未着眼于表达模式(例如如何认知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而只作为表达的议题(在道德上是拥护还是反对非异性恋少年)。充分调查的地区很可能面临着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法律介入反欺凌和“男生危机”关系,这是一个是新领域,笔者只是发现了一部分。
总之,在减少欺凌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大有作为,《反欺凌法》也对此作出肯定。人们想知道反欺凌改革中哪部分发挥作用导致了欺凌案件的减少。于是在研究效果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根据研究,改革力图创造一个充满归属感和包容性的环境。学校教会孩子们如何社交,并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这些技能减少了学生的情绪冲动,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和运用更高层次的沟通技巧。社会变迁对性别期待提出了挑战。在许多法律中,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进行社会情感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反欺凌是学校的职责。法律实施后,兴起了社会情感教育,因为法律要求在课程中加强社交能力的培训,基于社交情绪学习是减少欺凌的措施之一。
(二)性别不协同与男生的非正式情感教育
1.性别不协同与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和“问题”少年往往成为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但是相对于年龄较大且能够明确自己为非异性恋者而言,6到9岁的孩子,我们在欺凌的研究中很难明确将之界定为非异性恋者,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是遭到欺凌最多的。研究人员将孩童时代性别协同性的衡量范围和程度做成量表,惊奇的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更容易成为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此外,当研究人员调查儿童欺凌的原因时,大量孩子回答说他们可以通过外貌、运动能力等来判断性别是否协同。
男生和女生在经历欺凌时表现是不同的。女生的攻击性更多体现在语言上,包括社会隔离。男生则更多的是身体上的冲撞和攻击。一些研究表明,最有可能成为其他男生持续性身体攻击目标的男生通常是不随意与其他人有身体接触,或者不愿参与恶作剧者。
2.嬉闹游戏和男生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更倾向于嬉笑打闹。学者认为,从发展上讲,男生使用这些嬉闹方式学习彼此之间的界限和交流方式。在心理学文献中,嬉闹游戏被认为是学习交流的方式。换言之,男生进行“身体交流”,通过身体接触学习交流技巧。这个意义上而言,在男生世界的语言中,那些不参与嬉闹游戏的男生不与他们交流,也最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一项对幼鼠的研究内容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过程。
我们认为打闹是重要而固有的社会行为,如果幼鼠不这样做,他长大后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些幼鼠对良性的社会接触反映过度,比如社会性嗅探,这使得他们社会防卫过度,更容易升级为攻击行为。进而,在被带进大鼠的领地时,面对大鼠的主导地位,他们并没有表现出适当的顺从,他们不嘟行侵略性的攻击。他们采取的策略也无法避免优势鼠的愤怒。此外,童年期间没有打闹经历的白鼠,一旦遇到此类情况会表现得非常焦虑。最后,这些白鼠在协调与其他同类的关系时也会遇到困难。
尽管我们不能把白鼠和人类青少年的行为相提并论,但这一研究从侧面体现了人类嬉闹行为的原因。毫无疑问,白鼠的性别对分析问题很重要。对人类嬉闹行为的研究可能更为深入,但是同样认为身体接触是男生发展沟通技巧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
无论基于动物研究,还是神经心理学或文化规范,如果将身体接触作为我们对男生情感教育的中心,那么需要明确以学校为基础的社交情绪课程是社会沟通中自我认知的重要内容。
3.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的欺凌问题比较。很多人寄希望于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的男生在学校的表现能优于男女混合学校中的男生。《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颁布后,公立学校单一性别项目大量增加。但是这场运动的背后是政治认同。支持者们的受害叙述都是基于对男性的刻板印象。相比之下,单一性别学校重视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据说这些差异与反欺凌课程中认为的威胁相反。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与男女混班或者混校的情况相比,单一性别班级或学校应该采取何种反欺凌措施。
对单一性别学校中欺凌问题的研究不多。2005年美国教育部报告评估了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在很多方面的差异,结论是:“学校中的欺凌事件并没有作为独立问题而被充分审查”。在2009年5月,一份非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多米尼克・约翰逊(Dominique Johnson)认为当考虑到性别协同性问题时,单一性别校园中对欺凌的评估会出现不同结果。约翰逊通过分析性别协同的学生和性别不协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性别影响。约翰逊还考虑了特定学校中性别协同性的数量。她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和女生更有可能被欺凌。她认为单一性别学校对性别不协同的女生而言更安全,但是学校安全与否似乎取决于整个学校的男女性别协同性。她对已有的男生数据持怀疑态度,但她解释说,事态可能被扭转: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在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当学生不遵从学校的性别规范时,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已有文献尚无定论,这使得嬉闹游戏的研究备受关注,即研究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受到的惩罚,是来自于同伴欺凌,还是来自于单一性别学校为培养性别协同性而施加的惩罚。一些学校鼓励男生进行肢体沟通,他们鼓励表达的形式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相反,而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能够降低欺凌事件,创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既有学校教育模式在男生身上体现了失败,如果基于此我们将男生分离出来,他们会无所适从。对刻板印象威胁的强有力研究表明,学生按照群体对他们的期望行事。许多基于族裔的研究表明,由于成绩不好而将男生分离出来将同样影响男生的表现。但是欺凌问题更重要的方面是,对男生的刻板印象导致他们表现不佳。反欺凌立法下诞生了社交情绪课程,但是单一性别教育可能与这一课程的设想南辕北辙。
(三)新的隐性课程
我们已经探讨了男生危机、反欺凌立法、社交情绪学习课程项目、男生的“身体沟通”以及性别不协同性与欺凌的关系,现在我们再回到法律和政策上来。现在得出立法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我们应该看到法律将会在性别交流方面会带来重要的文化变迁。
《反欺凌法》要求并鼓励学校制定政策和开设课程,这会导致学校和地区对欺凌事件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定期对学生的欺凌经历进行调查。这些公开的评估和报告包括学校环境问题的所有原因,能给学校领导施加压力,进行改善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学校没有正确解决欺凌问题,他们或拥护零容忍(Zero-Tolerance)政策,或和政策玩躲猫猫游戏,或对公开的政策置若罔闻。但是对那些真正践行反欺凌法律政策的学校而言,他们不仅按照要求行事,而且扩展了反欺凌的内容,从零容忍到对欺凌事件的处置方法,社交情绪课程和校园文化和环境治理措施,都非常有效地降低了欺凌问题的发生率。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了社交情绪课程的方式来降低欺凌事件。由于既有的不温不火的介入策略令人失望,法律则更加严格,我们希望社交情绪课程的应用更为广泛。社交情绪课程教会孩子们如何辨识自己的情绪,直接的表达情绪,使用语言而不是肢体,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换位思考,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而不是处处找茬。学校要教授学生如何交往,如何融入社会,如果学生有进攻性的行为,要给予制止和指导,学校有义务减少欺凌事件。
社交情绪课程带来的改变可能远远超出立法者的预期。进一步的影响可能更令人意想不到。立法者歪打正着地建立了一个更融洽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每个人有着更丰富的情感和更融洽的社会交往。立法者当然也没有讨论学校中女性化的沟通方式和破坏男性沟通方式。他们已经着手减少严重的欺凌事件和与欺凌相关的自杀数量。
然而,当我们走过一个循证、有效应付欺凌的实践阶段后,我们看到学校文化的展开不知不觉中破坏了男生的情绪表达,不符合男生危机为导向的政策(Boy-Crisis-Oriented Policy)。这不仅是学校或者教育界的趋势,也是悄然影响到法律界。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认为“当今,男生需要防御的恰恰是那些声称捍卫他们的人;需要救援的正是那些拯救他们的人。”
五、结论
校园欺凌概念范文3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一】 一、校园暴力的几种表现
(一)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大同学,自以为有力气,就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来殴打校内外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这伙中学生与另一伙中学生相互殴斗的现象,也称为学生打群架。中学生打架斗殴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难发现,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
(1)放学 时。中午或傍晚放学,特别是周末中午,一些与校内学生有联系的校外少年,还有被学校开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门口寻找机会打架。同时,大批学生出校时易因发生碰撞而引发打架。
(2)考试结束时。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老师忙于批改试卷,学生普遍松口气,一些不良学生就惹是生非,易发生打架斗殴。
(3)秋季开学时。新生刚入学,学校老同学串联的,其中有因过去的仇恨而算账的,往往采用暴力攻击的手段来解决。
(4)课外游乐活动时间。不少学生喜欢到校外去打桌球、玩电子游戏和相聚郊游等。由于社会活动场所管理不严,人员复杂,学生之间常因争输赢、争地盘而发生冲突,导致打架斗殴。
(5)节假日。由于休息时间,有的学生家长又不在家中,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跑到外面去,易发生打架,甚至相约互斗。
(二)强索钱财。
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比较普遍且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往往发生在中小学校门口或附近地区,大年龄的中学生向低幼学生强索钱财,以暴力相威胁,逼迫低年龄学生交出零用钱或学习用品等,并不准他们告诉学校和家长。此类事件不仅摧残了被袭击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造成许多家长人心惶惶,对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担惊受怕。
(三)毁坏物品。
有的中学生由于心中的不满、怨恨等情绪作用,通过毁坏物品来表现和发泄。在一些中学生里可以看到被学生破坏的课桌椅、墙壁、门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学生发泄情绪实施攻击的结果。这类攻击行为的目标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四)争风吃醋。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而早恋给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往往会因为女生而产生嫉妒、排挤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为缺乏沟通和引导而酿成打架甚至凶杀等暴力事件。
(五)心理障碍。
青少年攻击行为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就是由于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所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具有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在于他们的意识障碍、幻觉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碍、情绪情感激烈等。在这种异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引起攻击性行为,给他人造成轻重不等的伤害,极端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比如常见的少年多动综合症,表现为多动、多话、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并会干扰社会秩序。有多动综合症的少年行为,常有攻击性,一次性精神症状有突然发怒、行为冲动的表现,二次性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暴力攻击行为,在生活中显得喜与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障碍,造成行为混乱,在兴奋之下会伤人或物。再如,少年躁狂症者有的经常惹是生非,发生打闹等冲动行为,造成对他人的攻击。鉴于这些攻击行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碍,而是在精神障碍的情形下发生的,所以应提醒人们给予特殊的注意。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暴力病态在向校园延伸的结果。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给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隐患。这种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造成的校园恶瘤,如果不在校园内得到应有的遏制,那么以后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一)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们大多受到极度贫困、父母离异甚至家庭暴力等负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可见,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老师对学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
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老师施暴在前,学生想要对抗在后,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吧!
现在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件,虽还是时有发生,但已大大减少,这正是教师观念进步的体现。而校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略。校园冷暴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不理睬、疏远、隔离及在语言上进行讽刺等行为。这些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动,但其杀伤力更大。老师如果对向个性较强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话,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的后果,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暴力事件: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暴力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暴力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活动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归纳有关校园暴力常见的情形,然后,让学生讨论后为事件里的主人翁出主意,教主人公几招预防暴力的办法。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校园欺凌概念范文4
教育既需要赏识,也需要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学生犯了错误,就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有权力和义务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惩戒。但到目前为止,除了新闻中提到的《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还没有哪个规章将“惩戒”合法化。尽管各种教育法规也提出教师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但也不敢明确提出教师可以惩戒学生。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提到“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写明班主任可以惩戒学生。
我国古代私塾用戒尺教育学生,其实也是一种惩戒教育,如今提倡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导致这一传统逐渐淡化了。实际上,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是有本质区别的。体罚会给学生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殴打、恐吓、挖苦学生等,而惩戒则是使用适当的强制方法,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如严厉批评、口头警告、打扫卫生、短时罚站、写反省等。惩戒对学生身心一般不构成伤害,通过惩戒,学生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
当然,如果不注意边界和尺度,惩戒也有可能沦为体罚与变相体罚,这或许正是相关部门闭口不谈惩戒合法化的原因。因此,要想促使教育惩戒行为合法化,让老师敢于实施惩戒教育,相关部门必须将惩戒的规定细化,明确惩戒的方式、范围和分寸。
不少国家对惩戒教育的规定非常细化,有的规定在我们看来几乎就是一种体罚,但因为其操作性较强且公平公开,所以学生及家长普遍能接受。韩国规定教师可以实施一定程度的体罚教育,但在实施体罚前要向学生讲清理由,要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进行检查评估,学生还可提出以校内义务劳动来代替体罚,并且体罚必须在校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韩国还规定,对小学、初中生进行体罚教育,可用直径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木棍直径可在1.5厘米左右,长度不超过60厘米。体罚时,男生只能打臀部,女生只能打腿部,等等。美国、英国也有类似的详细规定。
根据国内的法律规章,国外的这些做法已经涉嫌殴打学生,我们难以照搬。但是,他们将惩戒教育作科学细化处理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遵循教育科学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明确哪些行为属于体罚与变相体罚,哪些行为属于教育惩戒,尽量扩大教师实施惩戒教育的权限。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做过于繁琐,但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潜移默化而又十分繁琐的事情,不可能走捷径、图省事。
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却没有进行惩戒教育的权利,这种责权不统一的局面,导致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进退两难,既不敢不管,又不敢放手管。笔者甚至认为,正是因为长期以来教师未能获得惩戒的合法授权,不敢大胆实施惩戒教育,才会造成一些学生有恃无恐,围殴老师、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
校园欺凌概念范文5
关 键 词校园欺负;人际关系;干预
作者简介刘思硕,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所谓欺负行为是一种故意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行为,它是侵犯行为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受伤害的对象不具备有效的反击、报复的手段和条件。[1]校园欺负是指任何发生在校园、上下学路上或者以校园为媒介的社交群体内的欺负行为,是青少年当中的一种不良行为。近些年,校园欺负案件频频见诸报端,校园欺负现象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校园欺负行为的分析,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青少年欺负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对广大学校、教师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遏制校园欺负行为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校园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的人格特点影响欺负行为的发生
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他们在人格上都呈现出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Olweus将受欺者分为被动型受欺负者和攻击型受欺负者。①被动型受欺负者自我认同感比较低,性格内向,自尊心较脆弱,对外界的刺激往往比较敏感;攻击型受欺负者在人格特质上往往过度活跃,他们性情暴躁、易激动,喜欢挖苦别人。这两类受欺负者呈现出相似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比较差,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对于欺负者,相关研究显示,一些欺负者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通过对他人实施攻击行为来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综上,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都有着不为同学喜欢的人格特点。
(二)旁观者效应的助推作用
旁观者是指某件事情的知情者、目睹者和干预者。根据旁观者行为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协助者(对于欺负者的欺负行为,不但不干预,反而协助欺负者对受欺负者进行欺负)、煽动者(不采取直接欺负行为,而是采用煽动性的语言或者行为鼓动欺负者)、看热闹者(不介入欺负行为,没有明确的态度倾向)、干预者(直接制止欺负者的行为或者向老师汇报,请老师出面制止欺负者)。
Christina等人的研究显示:旁观者的态度与班级欺负的发生频率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学生中对于欺负行为持协同态度的越多,班级出现的欺负行为就越多;对欺负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学生越多,班级中的欺负现象就越少。②旁观者的态度和行为无形中会助长或者阻止欺负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三)同伴关系对欺负行为的影响
同伴关系是中小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王美芳等人的研究显示:校园欺负者在班级当中不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但是他们也有自己忠实的粉丝,为少部分同学认同和接纳。这少部分学生可能是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他们给了欺负者比较大的社会支持。Boulton和Salmivalli的研究显示:受欺负者在同学当中同样不受欢迎,人缘比较差。当他们遭受校园暴力时,往往缺乏来自同伴群体的支持,这使得他们成为连续性暴力事件的受害者。③综合来看,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他们的人际关系状况都比较差,这是导致发生欺负行为的重要原因。
(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存在认知偏差
目前,一些学校的管理层、教师对校园欺负行为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一方面,对校园欺负涉及的学生人数估计不足,认为欺负只是个别学生之间的打打闹闹,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另一方面,对欺负行为导致学生的身心伤害没有足够重视,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结束,学生就会慢慢忘却,没必要过多介入。很多研究证实,常被欺负的儿童,可能会经常逃课旷课、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身心疾病。认识的不足导致对事件处理不到位,结果就变成学校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教育管理工作常常陷入被动。
(五)家庭因素对校园欺负行为的影响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欺负行为有着较大影响。目睹过家庭暴力或受过身体虐待的儿童涉及欺负或被欺负事件的概率是没有这些经历的儿童的三至七倍。研究显示,亲子关系越融洽,同伴关系也会越好,学生参与欺负或者成为受欺负者的几率就越低。Anderlee研究发现,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大都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与双亲没有太多的心理上的深入交流。研究特别指出,这些孩子与父亲的关系都很疏远。④Mak的研究同样显示,感知到父母温暖、理解的青少年有着更低的违法行为。⑤因此,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也是影响校园欺负行为的重要因素。
(六)班级氛围对学生欺负行为的影响
班级氛围是指班级的和谐稳定程度,表现为班级成员之间积极互动、频繁冲突等不同层次差异。[2]班级氛围包括师生关系、生生互动、班级的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内容,是一所学校社会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有促进作用。国外有研究显示,不良的师生关系能够导致儿童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结可能会增加小学生的攻击行为和青春初期学生的偷窃、攻击、抽烟、喝酒等冒险行为。李丹等人的研究也证实,积极的班级氛围能够降低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频率。[3]
二、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措施
(一)建立完善高效的干预机制
建立完善高效的干预机制能够对校园欺负M行有效的事前干预。
首先,各级各类学校应成立校园欺负干预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牵头,全体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作为成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便于开展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其次,制定完善的预防和应对校园欺负的相关制度。以教育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反校园欺负的制度。制度制定后,提交给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经批准后,由学校统一印刷成册,教师、家长和学生认真研读学习,提升全体教师的监督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规则的敬畏意识。再次,完善校园欺负监督网络和举报机制。建立学校、班级、学生三级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对勇于制止和干预校园欺负的学生进行奖励。建立线上线下多种举报途径,便于学生在遭受欺负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反映。
(二)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
课程是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课和心理健康课的育人功能。德育教师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为基础,结合一些校园欺负现象,请学生就校园欺负的危害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讨论,通过研讨,提升学生对校园欺负行为的认识,提高学生应对欺负的技巧。
心理活动课和辅导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课程。借助心理课,以情景剧的方式,请学生扮演欺负者和受欺负者,通过角色扮演,帮助那些有欺负行为的学生体验和感受受欺负者的心理感受,提升欺负者的移情水平。情景剧还能够将旁观者的作用呈现出来,提高旁观者对校园欺负行为的主动干预性。心理教师还可以使用多种心理咨询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攻击性比较强的学生开展心理干预,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
(三)发挥心理辅导的事后干预作用
校方和教师对于发现的校园欺负行为,情节较轻的往往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情节较重的给予班规、校纪处分,涉及到严重人身伤害的由家长之间协商或者走司法途径解决。这些处理方式,看似对欺负行为起到了惩戒作用,其实学生深层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能从根本上消除受欺负者因受欺负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也未能帮助欺负者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方式的成因。因此,针对校园中的欺负行为,心理教师应进行事后干预,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受欺负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缓解受欺负者的负面情绪,指导受欺负者学会人际交往和自我保护的技巧。对于欺负者,不应疏远、歧视、讽刺挖苦,应了解欺负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形成辅导方案,与任课教师、家长一起帮助欺负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使欺负行为不再反复。
(四)营造良好的校风和班级氛围
校风和班级氛围是学校一种重要的、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感染力、同化力和约束力,作为看不见的集体教育力量,能够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与濡染,有效遏制学生之间不良行为的发生。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良好的班级氛围与欺负行为呈负相关。良好的校风和班风能够从环境上有效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向着积极的行为习惯迈进。
因此,学校要重视自身在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关于校风、校训等优秀文化内容的积淀和传承,通过学校的重大节日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把各种校内、校外活动,都作为弘扬学校优秀文化和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机,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正能量。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使得班级内的欺负行为无处容身。
(五)重视对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引导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中自发组织起来的,由于共同的兴趣、感情、共同的目标等自愿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4]近几年,网络报道的多起校园欺负案件中,非正式群体参与的案件比例在不断上升。研究显示,相比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攻击,群体面对个体时,呈现出更强的攻击性。[5]
因此,教师要重视对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了解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不排斥他们,尊重、爱护他们;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学校、班级活动让非正式群体的学生突破自己的圈子,融入到班集体的大家庭中;引导非正式群体成员树立与班级发展相一致的奋斗目标,将非正式群体的发展纳入到班级发展轨道上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友谊观,减少班级管理的不安定因素。
(六)家校联手,提高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
研究显示,那些有着良好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学生,很少会受到欺负。[6]亲子关系比较好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能够主动结交朋友,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因此,学校应利用家长会、家校活动、亲子活动等各种机会,聘请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辅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家访,近距离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学校通过组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增加家长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校和老师通过学校和班级的微信群,经常为家长推送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学思想和理念,D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校园欺负现象是长久的研究课题,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各方共同配合,才能有效降低校园欺负事件发生的几率,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注释:
①参见Olweus D:《Bullying at school: Basic facts and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program》,《Promotion & Education》,1994年第4期,第27-31页。
②参见Christina Salmivalli、Marinus Voeten、Elisa Poskiparta:《Bystanders Matter: Associations Between Reinforcing, Defending, and the Frequency of Bullying Behavior in Classrooms》,《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2011年第5期,第668-676页。
③参见MJ Boulton、PK Smith:《Bully/victim problems in middle-school children: Stablity, self-perceived competence, peer perceptions and peer acceptance》:《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年第12期,第315-319页;Salmivalli C、Lagerspetz K、Osterman K、Kaukiainen A:《Bullying as a Group Process: Participant Rol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Social Status within the Group》:《Aggressive Behavior》,1996年第22期,第1-15页。
④参见金凤仙、程灶火:《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研究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3期,第468-472页。
⑤参见Hoeve、Dubas、Eichelshei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and delinquency: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9年第6期,第749-775页。
参考文献:
[1]陈世平,乐国安.中小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2(3):355-356.
[2]Gazelle.Class climate moderates peer relations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in children with an early history of anxious solitude:A child environment model[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42(6):1179-1192.
[3]李丹,宗利娟,刘俊升.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之关系:班级氛围的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3(9):1015-1025.
[4]吴江霖,戴健林.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90.
[5]宋广文,刘思硕.初中男生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2):98-103.
[6]陈健芷,刘昭阳,刘勇.初中生受欺负现状及其与亲子依恋和同伴关系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5):795-799.
校园欺凌概念范文6
绿色教育理念
“绿色教育”源于对于现代社会与教育的反思。是指尊重、理解与关怀每一个生命个体,遵循生命成长规律、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差异,努力唤醒与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与发展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绿色教育的核心是“三个尊重”,即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和尊重差异,以下分别予以阐释。
1.尊重生命
学校教育面对的对象是人,人与物具有本质区别,人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因而,绿色教育首先强调尊重生命。在学校教育中,尊重生命表现在: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其中是安全的,不会受到欺凌、侮辱或伤害;给予孩子生命的尊严和自尊,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尊严的人,要自觉通过行动、良好表现去建立和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认可、肯定孩子,经常鼓励、赞美孩子,促使孩子形成自尊心和自信心;理解孩子、关心和爱护孩子,通过教师的言行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与关心,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情感,内心充盈生命的美好与力量;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成就感、价值感,感受和经历生命的自我实现;促使生命不断认知人生与世界,通过每一个教育契机的引导,让孩子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创造机会扩大孩子的知识和实践视野,不断扩充孩子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习惯和意志品质,能够善良、友爱、乐观,学会理性、自制、自省、勤劳、审美,等等。
2.尊重规律
万事万物皆有规律,认识和遵循规律,可以与万物和谐相处,事半功倍,提高实践行动的效率。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和尊重规律,围绕“教书育人”目标开展各种活动,促使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认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促进孩子身体健康成长,遵循心理规律促进孩子心理的不断成长和成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方法;认识和遵循学科及学科教学的规律,每个学科都有其知识、能力建构和情感形成的逻辑和方法,教师要深刻理解本学科的本质、结构、思想、价值与方法,认识学科教与学的规律,形成方法意识,在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采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去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认识和理解学生学习的规律,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任何的知识、能力、情感要想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都需要一个自主认识与领悟和过程,因而,绿色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体验、思考、探究、归纳和抽象,学会自主发现学科学习和各种认知的规律和方法,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能力技巧、精神世界和认知方法。
3.尊重差异
万事万物都以独特的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差异是客观的。每个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体现在家庭背景、知识基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学习风格、思维风格、心理需求等各个方面,“绿色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偏好,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需要;根据学生智力、知识基础等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和性格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长善救失;根据学生的习惯特点,有意识地去改变其不良习惯、形成良好习惯;根据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此外,学校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天赋和特长,为学生开设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选修课程等,提供给学生多种个性选择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和发掘自身的潜能、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绿色教育区域行动策略
围绕“绿色教育”的“三个尊重”的基本理念,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四项行动:
1.教师“绿色教育”价值观行动
①开展“绿色教育”价值观个人专题报告
在“绿色教育”理论探索基础上,我们组织区域教科研人员、教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到学校去开展“绿色教育”价值观个人专题报告,报告主题内容为:“绿色教育”之“三尊重”理论、“绿色教育”之“尊重生命”解读、“绿色教育”之“尊重规律”解读、“绿色教育”之“尊重差异”解读,以及围绕三个主题开展的相关理论。
②编制《“绿色教育”核心理念(25条)》和《学校行动改进关键词(8组)》,宣传“绿色教育”的价值观
在“三个尊重”理论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我们研制了《“绿色教育”核心理念(25条)》和《学校行动改进关键词(8组)》,将“绿色教育”基本理论以简短凝练、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干部工作会议上进行,并责成学校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本校教师进行宣讲和解读,促使全区教师对“绿色教育”价值观形成共识。
③征集和评选反映教师“绿色教育”价值观的教育案例
为了促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并以“绿色教育”的“三个尊重”价值观指导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我们组织了“绿色教育”优秀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教育案例分为“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和“尊重差异”三个主题。教师根据绿色教育“三个尊重”的理念,结合自身经验和案例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促进绿色教育价值理念的认同、理解与内化。
④组建“绿色教育”讲师团,开展交流分享
为促进绿色教育实践经验的交流分享,我们按照“绿色教育”三个主题“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差异”,组建了三个“绿色教育”讲师团,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宣讲教师个人的“绿色教育”案例和经验,阐释个人对于“绿色教育”理念的理解。
2.绿色课堂改进行动
①全区教师基于“三个尊重”理念自主进行绿色课堂改进
将《“绿色教育”核心理念(25条)》下发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对照核心理念,自省自悟,探索绿色教育课堂改进,每年区教育教学研讨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等都以“绿色教育”核心理念为主题展开,每年征集绿色教育课堂改进论文,促使教师深刻理解“绿色教育”理念和研究绿色课堂实践策略。
②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进行绿色课堂改进专题研究
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一般对学科教学有着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因而,在绿色教育推进过程中,我们着力发动这些力量,促使其对学科教学价值、学科课程内容、学生学习特点和学科教学策略等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带动区域整个学科组绿色课堂改进的深入。
③实验校基于学科教研组进行绿色课堂改进行动研究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学科教学研究的平台。我们要求学校教研组基于绿色教育理念和学校学科教学实际,开展绿色课堂改进行动研究。教研员和教科研员定期去学校进行指导。同时,在区规划办课题立项时,设立教研组绿色课堂改进研究专项,推动课堂改进的深入研究。
3.绿色学校文化建设行动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在“绿色教育”实践中,我们促进学校梳理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育人目标等文化要素,并深刻理解学校文化与绿色教育理念的内在契合。
①成立“绿色学校文化立校联盟”
为促进学校深入理解绿色教育理念于学校文化中的渗透,学习其他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经验,我们组织成立了“绿色学校文化立校联盟”。每个学期每个学校承办一次绿色学校文化交流活动,分享自己学校的文化理念,交流自己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提出自己学校在文化建设中的思考、困惑与困难,聘请专家指导,联盟校集体研讨,共同推动绿色学校文化建设。
②学校自主研究和发展绿色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生于学校、发展于学校、成熟于学校的,学校是自身文化的源泉。因而,我们提倡学校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家长的力量,挖掘学校文化和精神内涵,根据绿色教育理念推动学校文化发展,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将文化理念落到实处,让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学校文化,促使学校文化影响每一位师生的思想、情感和言行。
4.学生绿色健康成长行动
①开展学生生涯教育行动
我们制定了生涯教育的总目标和分学段目标,探索生涯教育内容体系、实施策略和途径,在实践中开展生涯教育活动。
②改进营养餐管理
我们首先调查和分析了学生在校用餐状况的满意度,以及存在问题、原因,然后变革管理机制,成立营养餐管理机构负责营养餐管理,保障了学生的营养健康。
③开展学生绿色成长评价
通过培训、阅读和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了解动机理论,理解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教师在实践中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和成长。
④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每年征集“绿色教育优秀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并开展分享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形成理性和研究思维,学会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